是为凡夫前一句(“心随境转是凡夫 境随心转是圣贤”是什么意思)

看世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什么意思看世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的意思是:克己复礼,看别人是菩萨,,故生恭敬尊重,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故须尊重......

是为凡夫前一句(“心随境转是凡夫 境随心转是圣贤”是什么意思)

看世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什么意思

看世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的意思是:

克己复礼,看别人是菩萨, 故生恭敬尊重,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故须尊重恭敬故,自己是凡夫,既知是凡夫,则当努力修道,希圣希贤,知自己本有佛性,与佛无二,故不妄自菲薄,也此乃印光大师开示法语,若能依印光大师开示生活、修学,则当生为世间贤人善人,将来作出世圣人也。

看世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的原文为: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出自:《印光法师文钞》• 复叶福备书

原文为: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代人之劳,成人之美。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

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他消灭。

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

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

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果能依我所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译文:

无论出家与否要有一颗尊老爱幼的心,对老人一定要体贴尊敬,对年幼的孩子一定要关心爱护。

每一个人都应当具备忍辱谦让的品格,难行能行的毅力。

自己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一把,以减少别人的劳累和困难。要具有发自内心的乐于助人的爱心。

我们每个人平时都能反省自己的过错,就会减少对别人的仇恨,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从早到晚穿衣吃饭要把佛经常挂在嘴边。

我们要见贤思齐,约束自我。我们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少看别人的缺点。

克己复礼,看别人是菩萨, 故生恭敬尊重,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故须尊重恭敬故,自己是凡夫,既知是凡夫,则当努力修道,希圣希贤,知www.souquanme.com自己本有佛性,与佛无二,故不妄自菲薄。

天长日久,你的人格修养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

如果能长久按此修行,定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

扩展资料:

1、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这两句话应放在一起看。是一种消除自己我慢心,虚心修行的方法。属于普贤十大愿行之一。经过净空老法师进一步解释,才知道,这两句话放一起等同于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的含义。

2、《印光法师文钞》今广为流通者有《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及《印光法师文钞三编www.souquanme.com》三大部。 

3、大师之文钞3巨编,洋洋百余万言,大体已含大师留世之书牍、论、疏、序、跋、记及杂著的全部文稿。《文钞》中的“《净土决疑论》、《宗教不宜混滥论》及《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等,皆言言见谛,字字归宗,上符佛旨,下契生心,发挥禅净奥妙,抉择其间难易,实有发前人未发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光法师文钞

请问众生皆是活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出自那位高僧的诗句?

印光大师开示: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是什么意思?

心随境转,是讲心随着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变化,遇到有益于自己的事就高兴,遇到不利于自己的事就烦恼,随外缘而喜怒哀乐,心不能自主,自然是一般的人(凡夫),因为一般的人都是这样的。


境随心转,是讲如果自己内心能从更高的层面看问题,从因缘的角度、从因果的角度分析。

遇到对自己有益的事,知道这是过去的善因和当前的缘聚合而成熟的善的果报,并不需高兴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知道这是过去的恶业,在当前的缘的条件下成熟,是恶果现前,也不需烦恼,并且可运用因果律,主动地忏悔、主动行善修行,自然会转恶为善,转不顺为顺利。此为境随心转。要做到这点,就是圣贤。


扩展资料

有句话叫“境随心转是圣贤,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堪比“境由心生”,对此,词典给出的解释是,“心情好坏影响人们看待景物的美丑”。而“心随境转”大意是,“心情的好坏,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显然,境随心转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

理论上讲,如果一个人总能保持一个好的心态,那么不论什么样的环境,在当事人的眼里都将是好环境,都是怡人所在。搜趣网正所谓心是美的,世上处处是美景;心是乐的,整个世界也如同玫瑰般绽放。

事实果真如此吗?客观事物的美丑,其实并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本身的美丑,就在那明摆着,美的丑不了,丑的也美不了。将两者混淆,那只是一厢情愿;硬将丑的说成是美的,那也只是自欺欺人罢了。人的微末心态,实质上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相反,心随境转,则是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好环境带来好心情,孬环境带来的是自然坏心情。在这里,环境决定了一切,左右着人的心情的幸福度。

对于圣贤,我想,不是每个人想做就能做的;而凡夫,多数时候来得比较真实。圣贤也好,凡夫也罢,实则我就是我,我并不想刻意地做成某某,有时随心地嬉笑怒骂,伴随着生命的律动,自然地去进退搜趣网伸缩,应是通达、快意的人生。

《楞严经》一句,求专业解答,感谢

“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惟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登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1﹒ 生死之结,在于六根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注释】
“为出世因”:“出世”,解脱、无为、远离世间有为生灭。然而得以究竟出离九法界之二种生死者,唯有“一乘”之旨,故此句之义为:为了建立一乘究竟出世之因;或,为众生作一乘究竟出世之因缘。
“作将来眼”:及作将来世众生修行大乘之人天眼目。所谓“眼目”者,即指导原则。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普”,普遍。“普佛世界”,即遍及十方佛世界。“六种震动”,为三种形体之物:“动、起、涌”,以及三种声之动:“震、吼、击”。“六种震动”,于浅义言之,即如来神力感动诸佛世界,而成此有相现象之反应。以深密之义言之,则表如来将欲开示之法门,将可解脱六道众生,此为一般之深义;而在本经此处之深义,则为暗示以及预示如来即将开演之六根解脱法门。
“微尘如来住世间者”:微尘沙数之如来,住其本所化世界,亦即于其本处。
“各有宝光……灌如来顶”:“灌顶”之本义为加持及印可。此即表示释尊欲开示之法,为十方世界诸佛之所共同护念、加持者。有此处言灌如来顶,而不灌别处,即表此法门为顶法,最上之法,亦即所谓“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之大法。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大众对佛之神力,及十方如来之神妙感应,得未曾有之叹异。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诠论】
十方诸佛在此开示阿难说:轮转生死的结之根头在于自己的六根,所以要解结,就要从六根下手。又,要证无上菩提,也要从六根下手。这也就是说,六根即是众生堕入生死轮回的关键,也是得证无上菩提的关键。
当然,从最广的意义来看,如释尊在前面所开示的,诸如来于六根、六尘、六识、七大等一一法皆已圆修,且皆证入无上菩提,只是阿难等人闇(yīn)钝,无法全部修习,所以只拣择一门去用功。因此,须知诸佛在此开示的,即是应机说fGKfhbJgHM法,亦即是开示适合阿难根机的说法。因为若言解脱与菩提,依理上而言,则任何一门应皆可通达宝所,这一点,以二十五圣自证圆通境界来看便可知。所以,以理言之,要得解脱、证菩提,并非只有六根一门,而是这一门最适合阿难,故诸佛作如是说。又,之所以诸佛异口同音如是开示,而非释尊直接开示的原因,这表示两层意义:一、为令阿难于此法速得信入;因为不只释尊如是说,十方如来皆如是说,所以阿难更不须疑。二、表示佛佛道同。
又,若以法相而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实已包括了众生的身与心两方面,只不过这里的“心”(意根)是指肉团心,是色法,而非“心识”之心,心识之心是心法。(然而须知,佛法所谓“肉团心”亦非生理学所说的心脏,而是比心脏更纯净、微细的色法,非肉眼可见;正如“眼根”并非眼睛或眼球一样。)所以六根一旦解脱,即身心俱解。
此于六根门头求解脱、证菩提的原理是这样的:若六根解脱,则根不缘尘、不取尘;根若不取尘,则识不生,识若不生,则无虚妄分别:无虚妄分别,则正智现前。又,若根不取尘,则尘不染心,根尘即不黏于湛然之性(所谓“脱黏”),亦即尘垢不覆与心;尘垢不覆于心,则心之本明显露。
又,虽说六根是解脱的下手处,但真正解脱的,是“心得解脱”,而非六根,因为六根是会坏灭的,而心不灭。所以若只是“根”得解脱,而“心”不解脱,那么此一生报尽,六根坏时,岂非解脱终竟?来世的六根是新得的,岂非复堕缠缚之中?又,根属于色,色法为物,而物本无知,故若只“根”得解脱而非“心”解脱——无心,谁知解脱?故知,所谓“六根解脱”,是指以六根为方便或下手处,而得解脱,并非真正在求六根解脱:其最终目标乃是在心,而非在六根。
“真性有为空”:真如自性所现之有为法,其根元为是空。
“无为无起灭”:无为法本无起灭,以无为法是不生不灭之境界故;又,以无为法是依有为法而有故:有为既已缘生如幻,而无为又是依有为而说,故知无为法实不生。
“言妄显诸真”:之所以说有为诸法是虚妄者,是为了突显无为法之真。
“妄真同二妄”:若说实有妄与真,则妄与真二者就都是虚妄了。
“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真性绝待,犹非可说是真或非真,如何还有能见之根,及所见之尘?
“中间无实性”:既然内根、外尘皆不可得,所以于根尘相接、中间所产生的识更加无实体性可得。
“结解同所因”:“结解”,结缚与解脱。“所因”,所依。凡夫之为结所缚、与圣人之得解脱诸缚,同是依于六根。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交”,交芦。你观察交芦中之性,则知空与有二者俱非。以若言其有,则中空无实体;若言其空,则芦相宛然而有。故知空与有俱说不得。(交芦用以比喻根与尘相依。)
“迷晦即无明”:迷其为有、或晦其为空,二者皆是无明。亦即;若立空有二种知见,即为迷与晦,即是结缚,是为凡夫,即堕生死法。又,此义亦即“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发明便解脱”:开发本明,离于空有,便得解脱。
“六解一亦亡”:“六”,六结,喻六根。“一”,一中,喻一真。六妄之结若解,则一真之名亦亡。以既无妄,何必立真?
“入流成正觉”:“入流”,入闻性之流。(此非指须陀洹之“入流”。)
【义贯】
“真”如自“性”所现之“有为”法其体本“空”,以其因“缘”而“生故”有“如幻”化。
“无为”法本“无起”无“灭”,以依有为而有故,(若无有为,无为亦无),故无为法亦“不实如”虚“空华”,(故于无为法中,亦无实法可得;若见无少法可得,此即真无为。)
之所以“言”有为是“妄”者,是为了托“显”无为“诸”法是“真”,故若说实有“妄”、或实有“真”,则此妄与真即“同”为“二妄”。
真性本来绝待,“犹非”可说“真”或“非真”,更“云何”实有能“见”之根与“所见”之尘可得?
根尘交接的“中间”所生之识本“无实”体“性,是故”知根尘二法有“若交芦”,不能各自独立而存在,故无自体;以无自体,故虽现有二相,无实二体。
凡夫之“结”缚与圣人之“解”脱,“同”于“所因”,成“圣”成“凡”并“无二路”,俱依六根;若六根结缚则为凡,六根解脱即成圣。
“汝观交”芦“中性”,即知“空”与“有二”合“俱非”可得。
“迷”其为有与“晦”其为空,皆“即”是“无明”;开“发”本“明”,离于空有,“便”得“解脱”。
欲“解”缠“结”要“因次第”(要照次第),“六”妄之结既“解”,则“一”真之名“亦亡”;以既已无妄,何须立真?
所修之“根”须“选择圆通”之根,循此根而“入”于闻性之“流”即得见性“成正觉”。

如果还不明白,可以去看慧律法师的讲解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