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民间疾苦前一句是什么(不知民间疾苦的前面一句什么)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上一句是什么?是谁写的?杜甫,“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是朱德同志参观杜甫草堂时的题词;“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不知民间疾苦前一句是什么(不知民间疾苦的前面一句什么)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上一句是什么?是谁写的?

杜甫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是朱德同志参观杜甫草堂时的题词;“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先生撰写的对联。在成都杜甫草堂的诗史堂,可以见到这两幅对联。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郭沫若先生的对联高度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疑是民间疾苦声上一句

疑是民间疾苦声上一句:
衙斋卧听萧萧竹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_百度汉语
[作者] 郑燮
[全文]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疑是民间疾苦声全诗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
[ 清 ] 郑板桥
原文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
在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州县官吏)的感情。
词句注释
1.署:衙门。
2.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3.中丞:清代将巡抚称为中丞。
4.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
5.萧萧: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声。
6.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
7.吾曹:我们。
8.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
9.关情:牵动情怀。 [1] [2]
白话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搜趣网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1]
创作背景编辑
该诗是郑燮于乾隆十一、二年(1746年—1747年)间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科举时代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包括即是郑燮的年伯,他当时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清代巡抚又称中丞,“大”是表示尊敬之意。郑燮曾画过一幅《风竹图》呈送包括,该诗即是题写在这幅画上的。 [3]
作品鉴赏编辑
文学赏析
该诗是一首题画诗,第一、二句点明诗人身份与周边环境,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衙斋”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同时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诗人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他在任期间确实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宫污吏的直接利益,而被诬告罢官。
第三、四句写诗人事无巨细、永远恪尽职守、关怀百姓。诗人直陈自己官职卑微,只是一个普通县官,语虽自谦,却用“吾曹”点出像诗人等这种下级基层官员的数量之广,将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末句语带双关,还是用题咏画竹的方式说明,然而只要是有关民众疾苦www.souquanme.com,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放在心上。由题竹始,又终于咏竹,表面上看是咏竹,实际上却比喻民问疾苦,虚实相间,意味深长。为民解忧,是为官者责任所在,这两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照应了画意和诗题。
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4-6]
名家点评
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夏传才《中国好诗歌最美的古诗词》:卧听竹声, “疑是民间疾苦”,寥寥两笔,绘出一种画境。这首诗既有对自己的激励,也饱含着对同僚的劝勉,一个爱民清官的形象跃然纸上,具有借鉴价值。 [7]
辽宁散文学会会长邓荫柯《中华诗词名篇解读》:这首诗体现出封建时代的官员难得的人性光彩、人情温暖、人文关怀。对普通百姓的关怀牵挂,不是随便说说,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痛切感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什么意思?

意思:在衙门里休息的搜趣网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作者】郑燮 【朝代】清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第一、二句点明诗人身份与周边环境,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衙斋”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同时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

第二句诗人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他在任期间确实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宫污吏的直接利益,而被诬告罢官。

第三、四句写诗人事无巨细、永远恪尽职守、关怀百姓。诗人直陈自己官职卑微,只是一个普通县官,语虽自谦,却用“吾曹”点出像诗人等这种下级基层官员在全国的数量之广,将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

末句语带双关,还是用题咏画竹的方式说明,然而只要是有关民众疾苦,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放在心上。由题竹始,又终于咏竹,表面上看是咏竹,实际上却比喻民问疾苦,虚实相间,意味深长。为民解忧,是为官者责任所在,这两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照应了画意和诗题。

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四句诗把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是题画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于乾隆十一、二年(1746年—1747年)间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科举时代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包括即是郑板桥的年伯,他当时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清代巡抚又称中丞,“大”是表示尊敬之意。郑板桥曾画过一幅《风竹图》呈送包括,此诗即是题写在这幅画上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上层不知下层疾苦的诗句

      1.描述不识民间疾苦的诗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三吏,三别” 三吏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一作却)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一作固)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一作致此)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2.关于关心民生疾苦的诗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联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搜趣网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春望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马嵬坡 郑畋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韩奕 诗经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 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      夙夜匪解,虔共尔位,朕命不易。 干不庭方,以佐戎辟。      四牡奕奕,孔修且张。 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      王锡韩侯,淑旗绥章,簟茀错衡。 玄衮齿舄,钩膺镂钖,鞹鞃浅幭,鞗革金厄。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 其肴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      其赠维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      韩侯迎止,于蹶之里。 百两彭彭,八鸾镪镪,不显其光。      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俟顾之,烂其盈门。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      韩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 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 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      实墉实壑,实亩实籍,献其貔皮,赤豹黄罴。 烈文 诗经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      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 於乎前王不忘。      时迈 诗经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序有周。 薄言震之,莫不震叠。      怀柔百神,及河乔岳。 允王维后,明昭有周,式序在位。      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我求懿德,肆jtipyl于时夏,允王保之。      隋宫 李商隐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3.找 关于百姓疾苦的诗句      李白:《丁都户歌》,反映纤夫之苦。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还是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 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 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 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 三谢不能餐。      还有杜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吏、《茅屋被秋风所破歌》等,太有名了。 白居易《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4.表现关心人民疾苦的诗句      观刈麦      作者: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后两句都行!      望采纳5.关心民生疾苦的诗句      1、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二首》唐代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      其一: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其二: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墨竹图题诗》清代: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释义: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3、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雪》唐代: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释义: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在长安还有许多饥寒交迫的人,即使是瑞雪,也还是不宜多下。      4、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蒿里行》两汉: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释义:      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