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明镜台的前一句(我本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染尘埃 知否)

“身日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的出处?前半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后半句: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心如明镜台的前一句(我本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染尘埃 知否)

“身日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的出处?

前半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后半句: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请问这两句出自哪里?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这是和尚神秀和慧能一段对话。
神秀 (606?-706),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隋末出家。唐高祖武德年间在洛阳受戒。五十岁时嗣禅宗五祖弘忍,历六年,升为上座僧。弘忍卒后,移住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开禅宗北宗一派。卒谥大通禅师。
身是觉悟的根本(菩提是觉悟的意思,以前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觉悟成佛,后世便将此树称为菩提树),心像明镜一样,能照万物。物象来时,镜不增加,物象去时,镜不减少。这里的“身”和“心”,实是互文,意思相同,只是为了符合诗歌的句法而作的安排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NWcID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在英语里,“菩提树”一词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类学//www.souquanme.com中,菩提树的拉丁学名为Ficus religosa,有神圣宗教之意。
慧能对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出自神秀《神秀偈》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意思是:身如一棵菩提树,人心像一块明亮的镜台,明净纯洁;要时时勤快地拂拭(注意修身的功夫)。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字面意思是: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扩展资料

神秀《神秀偈》: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①明镜台:比喻心之本性明净纯洁。

②神秀:佛教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六祖慧能的师兄。 

③偈:佛教徒的短诗警句。

这几句的意思是,人身如一棵菩提树,人心像一块明亮的镜台,明净纯洁;要时时勤快地拂拭(注意修身的功夫),不要让明亮的镜台,沾染上污垢尘埃(摒除各种贪欲杂念,使心性永远保持洁亮光明)。以物喻理,说明佛教“空无”的观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求出处?

是两首诗?好像是两句话。。?参悟不太明,求解?
  资料摘录------------------
  这个涉及关于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和神秀大师的典故
  佛教禅宗第五祖弘忍大师,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希望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www.souquanme.com弘忍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NWcID,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大家的谈论,被厨房里的杂役,没有正式出家的慧能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就是名垂青史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心法,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下属不满而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
  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我本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知否?

您好!是两句话“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www.souquanme.com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详见《坛经》。 “菩堤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讲的是“空”的境界,是没有“相”的束缚的。而前一句“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讲的“身”与“心”均被物相“菩提树”和“明镜台”束缚住了!和那些名利,欲望等的束缚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了一个更华丽的枷锁即“菩提”和“明镜”而已!有了束缚就没办法通达佛道,佛道讲究的是在“阴和阳”的转换中,观照自己的每一个心念,使其不离佛道的本质。(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暂时只能理解如此。仅供参考!如果有谬误和诽谤佛经之处!请您一定指出,谢谢!)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