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可以使人明智下一句是什么?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出处:英国弗兰西斯培根《培根随笔》中的论读书。
培根曾有过经典的阐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也有过精辟www.souquanme.com的论述:“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至少还可以为学生认识、阐述、感受、体悟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提供一种惟有搜趣网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
读历史可以使人明智举例说明:
孙子的一句 "水无常形",四字道出了水的变幻莫测,或柔或刚。郑板桥的一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言明了竹的可曲可直,韧劲十足。艰难困苦磨炼着韩信的品性与意志,他这一路上忍辱负重,不断奋进,最终成就一番功勋伟业,青史留名。
做人要学会培养出他的这种品性,学习他似自然界当中的水,竹等事物可刚可柔,能屈能伸,变化多端。因为太过刚劲则易被折断,太过柔弱则难以坚强,我们需要刚柔并济,该刚时则刚,柔时则柔,如果能炼就这样的品质,我相信搜趣网每个人也一样能够获取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人生会有许多苦难,若想从苦难中胜出,并取得辉煌的人生就应当掌握化解苦难之法,也就是能屈能伸,刚柔并济。
读史常怀千古恨出自那首诗
读史常怀千古恨,举杯每思故人稀 这一句诗究竟是何人所作,估计没几个人知道了。
我以前也找过,发现貌似 司马中原 为 袁腾飞 的《两宋风云》一书写的序言里面出现过,然后就没有看到哪里有了!
我以前也找过,发现貌似 司马中原 为 袁腾飞 的《两宋风云》一书写的序言里面出现过,然后就没有看到哪里有了!
读史可以明鉴 知古可以鉴今的出处
“读史可以明鉴”原句是“读史可以明智”出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求知》一文中。
原文是:
《论求知》
作者:弗兰西斯培根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www.souquanme.com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愿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为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
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作者简介: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政治家、哲学家、语言大师,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他出身于伦敦一个贵族家庭。其父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培根少年时即已才华出众。12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读书。15岁作为英国大使的随员到法国工作。1582年成为律师,1607年任副检查长,1613年任总检查长,1617年任掌玺大臣,1618年被加封为大法官。
在历史上,除了培根,很少有哲学家曾担任这么高的官职的。1621年以后搜趣网因受贿被解职。此后培根脱离了政治,专心从事学术研究与著述。他的主要著作有:《新大西岛》、《伟大的复兴》、《论说随笔文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等。
扩展资料
《论求知》赏析:
第一部分
(1—6自然段):主要论述求知的正确目的。作者一开头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求知目的,接着分三层论述“消遣”“装潢”和“增长才干”,指出求知中的三种偏向。再用比喻的方法分析求知、实验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进而分析不同的人对待学问的不同态度,归纳出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第二部分
(7—11自然段):主要论述求知的方法。指出对好书、一般的书、粗糙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法,提倡多读、讨论和做笔记。对一般的书只须“浅尝”、“粗知”,对好书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对粗糙的书“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就行了”。最后说明读书、讨论、做笔记三种求知方法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12、13自然段):主要论述知识在塑造人格、健全精神方面的作用,鼓励人们去求知。分别论述了六门知识在塑造人格,弥补精神缺陷方面的作用。
原文是:
《论求知》
作者:弗兰西斯培根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www.souquanme.com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愿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为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
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作者简介: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政治家、哲学家、语言大师,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他出身于伦敦一个贵族家庭。其父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培根少年时即已才华出众。12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读书。15岁作为英国大使的随员到法国工作。1582年成为律师,1607年任副检查长,1613年任总检查长,1617年任掌玺大臣,1618年被加封为大法官。
在历史上,除了培根,很少有哲学家曾担任这么高的官职的。1621年以后搜趣网因受贿被解职。此后培根脱离了政治,专心从事学术研究与著述。他的主要著作有:《新大西岛》、《伟大的复兴》、《论说随笔文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等。
扩展资料
《论求知》赏析:
第一部分
(1—6自然段):主要论述求知的正确目的。作者一开头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求知目的,接着分三层论述“消遣”“装潢”和“增长才干”,指出求知中的三种偏向。再用比喻的方法分析求知、实验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进而分析不同的人对待学问的不同态度,归纳出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第二部分
(7—11自然段):主要论述求知的方法。指出对好书、一般的书、粗糙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法,提倡多读、讨论和做笔记。对一般的书只须“浅尝”、“粗知”,对好书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对粗糙的书“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就行了”。最后说明读书、讨论、做笔记三种求知方法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12、13自然段):主要论述知识在塑造人格、健全精神方面的作用,鼓励人们去求知。分别论述了六门知识在塑造人格,弥补精神缺陷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