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有散席时 后一句(告别祝好的诗句)

商务礼仪基本常识言谈、举止…第一讲交往艺术与沟通技巧第一节,交际场合中的交往艺术1,使用称呼就高不就低;2,入乡随俗;3,摆正位置;4,以对方为......

终有散席时 后一句(告别祝好的诗句)

商务礼仪基本常识

言谈、举止…
第一讲交往艺术与沟通技巧
第一节 交际场合中的交往艺术
1 使用称呼就高不就低;2 入乡随俗;3 摆正位置;4 以对方为中心
交往以对方为中心,商务交往强调客户是上帝,客户感觉好才是真好。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就能妥善地处理好人际关系。
第二节 交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
1 语言技巧
现代交往中,大家都明白一个常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求,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可能大不一样。例如从事外事工作的人有一个特点:说话比较中庸,如果你问他们:这场球赛你认为谁会赢?他们不会告诉你谁会赢或者谁会输,而是告诉你都有胜的可能,不偏不倚,模棱两可。这就是职业使这些人形成的语言特点。
举例
2 看名片的技巧
交换名片时,从以下四点可以说明名片持有者的地位、身份以及国内外交往的经验和社交圈的大小。
看名片的四个要点
名片是否经过涂改:名片宁可不给别人也不涂改。名片如同脸面,不能随便涂改
是否印有住宅电话:人在社交场合会有自我保护意识,私宅电话是不给的,甚至手机号码也不给。西方人讲公私有别,特别在乎这一点,如果与他初次见面进行商务洽谈,你把你家的电话号码给他,他理解为让你到他家的意思,觉得你有受贿索贿之嫌
是否头衔林立:名片上往往只提供一个头衔,最多两个。如果你身兼数职,或者办了好多子公司,那么你应该印几种名片,面对不同交往对象,使用不同的名片
座机号是否有国家和地区代码:如你要进行国际贸易,座机号码前面应有86这一我国的国际长途区号,如果没有,那么说明你没有国际客户关系,如果没有地区代码,说明你只在本区域内活动
3 解决问题的技巧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
4 打电话挂机时的技巧
打电话时谁先挂,交际礼仪给了一个规范的做法:地位高者先挂电话。
5。出入电梯的标准顺序
(1)出入有人控制的电梯
出入有人控制的电梯,陪同者应后进去后出来,让客人先进先出。把选择方向的权利让给地位高的人或客人
(2)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
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时,陪同人员应先进后出并控制好开关钮。

第二讲交际交往中的礼仪重点
第一节 摆正位置,端正态度
(一)摆正位置,端正态度
学习礼仪首先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如你到国外,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是按照自己国家的规矩办,还是按照所在国的规矩办?除此以外,还有人的因素,譬如说我是主人,我会强调主随客便,尊重客人,但如果我是客人,我也会强调客随主便。人际关系是互动的,需要你摆正位置,端正态度。
(二)交谈的禁忌
1 忌打断对方
双方交谈时,上级可以打断下级,长辈可以打断晚辈,平等身份的人是没有权力打断对方谈话的。万一你与对方同时开口说话,你应该说“您请”,让对方先说。
2 忌补充对方
如果谈话双方身份平等,彼此熟悉,有时候适当补充对方的谈话也并无大碍,但是在谈判桌上绝不能互相补充。
3 忌纠正对方
尊重别人就是要尊重对方的选择。除了大是大非的问题必www.souquanme.com须旗帜鲜明地回答外,人际交往中的一般性问题不随便与对方论争是或不是,不要随便去判断,因为对或错是相对的,有些问题很难说清谁对谁错。
举例
4 忌质疑对方
对别人说的话不随便表示怀疑。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质疑对方并非不行,但是不能写在脸上,这点很重要。如果不注意,就容易带来麻烦。
第二节 交际三要素
(一)交际三要素
1 沟通;2 认知;3 互动
(二)餐桌五忌
1 吸烟;2 给他人夹菜;3 劝酒;4 整理服饰;5 吃东西发出声音
(三)正式场合自我修饰的注意事项
1 包与鞋的颜色一致;2 女士化妆要清新自然;3 男士腰上不挂任何物品

第三讲交际交往中的礼仪互动
第一节 角色定位
1 干什么要像什么
2 看对象讲规矩
礼仪就是各种各样的规矩。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到什么山上要唱什么歌”,因人而异是交际礼仪、交往艺术的基本要求。讲礼仪强调看对象讲规矩。
举例
3 乘坐轿车的位次排列
(1) 公务
参与活动的车辆一般是归属单位的,驾驶司机一般是专职司机。就双排座轿车而论,公务接待时轿车的上座是指后排右座,也就是司机对角线位置,因为后排比前排安全,右侧比左侧上下车方便。公务接待时,副驾驶座一般叫随员座,坐秘书、翻译、保镖、警卫、办公室主任或者导引方向者。
(2) 社交
第二种情况称为社交应酬。工作之余,三五好友外出吃饭活动,这时车辆的归属一般是个人的,开车的人是车主。车主开车时,上座是副驾驶座,表示平起平坐。在这种情况下让上宾坐后座,是不允许的。
(3) 重要客人
第三种情况是接待重要客人。当你接待高级领导、高级将领、重要企业家时你会发现,他们喜欢选择轿车的上座是司机后面的座位,因为该位置隐秘性比较好,而且是车上安全系数较高的位置。
第二节 双向沟通
(一)双向沟通
沟通是相互理解,既要了解别人,更要被对方所了解。通常,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般人都有了解别人的意识,但在商务交往和公关交往中,只了解对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被对方所了解的意识,也就是说要有表现自己的意识。在双向沟通意识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了解人尊重人。尊重的前提应该是了解对方,也让对方了解你,否则就无尊重可言。
(二)请客时要考虑的问题
1 请客的艺术
请客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吃饱第二个层次是吃特色,例如到北京一定要吃烤鸭,第三个层次是吃环境;第四个层次是吃文化。
2 民族饮食禁忌
满族、蒙古族、藏族、回族忌食狗肉,蒙古族不食三鸟(鸡、鸭、鹅)之内脏,穆斯林忌食猪狗驴肉、忌饮酒(严格的不仅不喝酒,而且所有含酒精的饮料都不行,如醪糟)抽烟、忌吃动物血液。

第四讲交际交往中的礼仪理念
第一节 尊重为本
1 自尊三要点
(1) 尊重自我;(2) 尊重自己的职业;(3) 尊重自己所在的单位
2 尊重他人五要点
(1) 尊重上级;(2) 尊重同事;(3) 尊重下级;(4) 尊重客户;(5) 尊重所有人
第二节 善于表达

1 拟谈的问题;2 格调高雅的话题;3 轻松愉快的话题;4 时尚流行的话题;5 对方擅长的话题
第三节 行事规范
1 领带打好后的标准长度
领带打好后的标准长度是领带的下端正好在皮带扣上面。
2 有所不为有所为
所谓有所不为有所为,指的是在交际交往中要明确自己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必须做。
3 穿西装的三色原则
所谓西装往往是指在西方国家较为通行的两件套,或者三件套的统一面料、统一色彩的规范化的用于正式场合穿着的男装。
第一节 文明待客
服务礼仪接待的基本要求是文明、礼貌、热情。要做到文明、礼貌、热情,就要做到“待客三声”。所谓“待客三声”是指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1 来有迎声
来有迎声的含义就是要主动热情而友善地与接待的客人打招呼,主动、热情而友善地向对方问候致意。
2 问有答声
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当班执勤时,面对客人有问必答,不厌其烦。论。
3 去有送声
当客人离去时,不论对方有没有主动与你道别,不论双方洽谈是否成交,本着自始至终,有始有终的原则。
第二节 礼貌待客
1 问候语
2 请求语
求助于人时,一定少不了一个‘请’字。
3 感谢语
得到他人帮助、理解、支持时,必须使用感谢语:“谢谢!”
4 道歉语
打扰、怠慢他人时,需要向对方道“抱歉”或“对不起”。
5 道别语
和交往对象告别时,应主动对对方说:“再见!”、“保重”或者“慢走”。
第三节 热情待客
接待来宾时,光有文明与礼貌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应当表现出热情,真心实意。如果只讲礼貌用语,只注意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但缺乏必要的热情,就会给别人以被勉强,被胁迫,不耐烦的感觉。从接待礼仪的角度而言热情待客有下列三个可操作的环节必须注意,即眼到、口到、意到,成为热情三到。
1 眼到
所谓眼到是指接待来宾时,一定要目视对方,注意与对方交流眼神。面对客人时,必须养成双眼正视对方的习惯,不看对方是失礼的行为,敷衍了事地看着对方也是失礼的行为,不用规范化的方法看对方更是失礼的行为。要注意自己看对方的时间长短是否合适,部位是否正确,要注意自己注视对方的角度是否给对方尊重友善之意,因为斜眼看对方,或者对对方进行全方位扫描的做法都是非常失礼的。
2 口到
待客之语,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听得懂,否则劳而无功。所谓“口到”的含义,主要有两个:
(1) 语言上无障碍
口到的第一个含义是语言上无障碍。使用普通话是在接待国内客人时必须注意的一个基本素养。会不会讲普通话,不仅仅是个人素质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单位的服务意识和对外开放的程度问题,所以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接待欧美客人时,一定要有精通外语的人在场,否则就会出现沟通障碍。
(2) 说话到位
口到的第二个含义是要求在与别人进行沟通时,要说话到位,避免出现沟通脱节问题,即你所说的与对方理解的不一样。如果客户到银行交违章罚款,交完罚款后,小姐仍然使用礼貌用语“欢迎再来”,此时客户会做何感想?这就出现了口到的问题。讲任何礼貌用语、文明用语都需要因人而宜,这是非常重要的。
3 意到
待客时,最佳的表情应当是自然而大方。意到就是表情、神态要热情、友善而专注,具体而论,意到有以下几个要求:
(1) 表情、神态自然
通常情况下,表情自然,表示我们见多识广,临阵不慌,表情过分严肃实际上有怯场之嫌,不合适。但是在非常危急的关口、非常重要的关口和突发性事件降临时,则另当别论。
(2) 注意与交往对象进行互动
表情要注意与交往对象进行互动,即你的表情应与对方的表情相宜,对方高兴的时候你不要不高兴,对方不高兴的时候你不要高兴,绝对不要以一种表情,比如微笑,来以不变应万变。
(3) 表情大方
表情应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这样的表情不仅代表本企业良好的管理水平,也代表员工的良好素质,会给客户留下对企业的美好印象。

本讲小结
商务接待工作是职业经理人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彼此往来的商务活动日趋频繁,接待工作也随着公司形象意识的增强而更讲究规范。此时所使用的接待礼仪,要求主人文明待客、礼貌待客、热情待客。如果商务接待工作在礼仪方面做到严谨、热情、周到、细致,会大大加深客商对公司的了解,从而增强与公司合作的信心,促进双方业务发展。
第六讲公关社交礼仪
第一节 着装礼仪
(一)商务人员职场着装六忌
穿凉鞋不穿袜子,有病的才穿袜子
1 过于鲜艳
2 过于杂乱
杂乱的着装极易给人留下不良的印象,容易使客户对企业的规范化程度产生疑虑。
3 过于暴露
4 过于透视
5 过于短小
6 过于紧身
(二)商务人员职场着装注意事项
1 符合身份
2 扬长避短
(1) 区分场合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商务人员的着装应当因场合不同而异,以不变应万变显然大为不妥。在不同的场合商务人员应该选择不同的服装,以此来体现自己的身份、教养与品味。一般而言,商务人员所涉及的诸多场合有三:公务场合、社交场合、休闲场合。
(2) 公务场合
所谓公务场合是指执行公务时涉及的场合,它一般包括在写字间里,在谈判厅里以及外出执行公务等情况。公务场合着装的基本要求为注重保守,宜穿套装、套裙,以及穿着制服。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选择长裤、长裙和长袖衬衫。不宜穿时装、便装。必须注意在非常重要的场合,短袖衬衫不适合作为正装来选择。
(3) 社交场合
对商务人员而论,所谓社交场合是指工作之余在公众场合和同事、商务伙伴友好地进行交往应酬的场合。虽然这些场合不是在工作岗位上,但往往面对的是熟人。社交场合着装的基本要求为时尚个性,宜穿着礼服、时装、民族服装。必须强调在这种社交场合一般不适合选择过分庄重保守的服装,比如穿着制服去参加舞会、宴会、音乐会,就往往和周边环境不大协调了。
(4) 休闲场合
休闲场合着装的基本要求为舒适自然。商务人员的穿着打扮可以完全听凭个人所好。一般而论,在休闲场合,人们所适合选择的服装有运动装、牛仔装、沙滩装以及各种非正式的便装,比如T恤、短裤、凉鞋、拖鞋等等。在休闲场合,如果身穿套装、套裙,往往会贻笑大方。
3 遵守裙服穿着常规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女装在塑造职业女性形象方面,能像套裙一样“一览众山小”。对于女性经理人来说,适宜地穿好套裙,形象立刻就会光鲜百倍。气质和风度显现出来,事业也就拥有了更多成功的契机。但下述四大禁忌,不可不察。
(1) 穿着黑色皮裙
在商务场合不能穿着黑色皮裙,否则会让人啼笑皆非。在外国,只有街头女郎才如此装扮。所以当你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尤其是出访欧美国家时,穿着黑色皮裙绝对不可以。
(2) 裙、鞋、袜不搭配
鞋子应为高跟或半高跟皮鞋,最好是牛皮鞋,大小应相宜。颜色以黑色最为正统。此外,与套裙色彩一致的皮鞋亦可选择。袜子一般为尼龙丝袜或羊毛高统袜或连裤袜。颜色宜为单色,有肉色、黑色、浅灰、浅棕等几种常规选择。切勿将健美裤、九分裤等裤装当成长袜来穿。 袜口要没入裙内,不可暴露于外。袜子应当完好无损。如你穿一身高档的套裙,而袜子却有洞,如此就显得极不协调,不够庄重。
(3) 光脚
光脚不仅显得不够正式,而且会使自己的某些瑕疵见笑于人。与此同时,在国际交往中,穿着裙装,尤其是穿着套裙时不穿袜子,往往还会被人视为故意卖弄风骚,展示性感之嫌。
(4) 三截腿
所谓三截腿是指,穿半截裙子的时候,穿半截袜子,袜子和裙子中间露一段腿肚子,结果导致裙子一截,袜子一节,腿肚子一截。
4 遵守西服穿着常规
1) 三色原则三色原则的含义是指男士在正式场合穿着西装套装时,全身颜色必须限制在三种之内。(2) 三一定律:三一定律的含义是指男士穿着西服、套装外出时,身上有三个部位的色彩必须协调统一,这三个部位是指鞋子、腰带、公文包的色彩必须统一起来。最理想的选择是鞋子、腰带、公文包皆为黑色。鞋子、腰带、公文包是白领男士身体上最为引人瞩目之处,令其色彩统一,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品味。
(3) 三大禁忌
三大禁忌简言之是指在正式场合穿着西服、套装时,不能出现的三个洋相。
袖口上的商标没有拆 袖口上的商标应该在买西装付款时就由服务人员拆掉。如果在穿着西装时,袖口上的商标还没有拆掉,就显得不懂行了。
在正式场合穿着夹克打领带 领带和西装套装是配套的,如果是行业内部的活动,比如说领导到本部门视察,穿夹克打领带是允许的。但是在正式场合,夹克等同于休闲装,所以在正式场合,尤其是对外商务交往中,穿夹克打领带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正式场合穿着西服、套装时袜子出现问题 一般人而论,穿袜子讲究不多,最重要的讲究是两只袜子应该颜色统一。但在商务交往中有两种袜子以不穿为妙,第一是尼龙丝袜,第二是白色袜子。

第二节 交谈礼仪
1 社交场合的忌选话题
在商务交往中,忌选的话题有六,统称“六不谈”。
(1) 不得非议党和政府
(2) 不可涉及国家秘密与商业秘密
(3) 不得非议交往对象的内部事物
(4) 不得背后议论领导、同事与同行
(5) 不得涉及格调不高之事
(6) 不得涉及个人隐私之事

2 交谈三忌
(1) 恶语伤人
(2) 三心二意
(3) 大声喧哗
第三节 会面礼仪
(一)介绍礼仪
在商务交往中,人们往往需要首先向交往对象具体说明自己的情况,即介绍。介绍一般可分为三种,即介绍自己、介绍他人、介绍集体。
1 介绍自己
应注意三点:其一,先递名片;其二,时间简短;其三,内容完整。一般而论,正式的自我介绍中,单位、部门、职务、姓名缺一不可。
(1) 姓名。应当一口报出,不可有姓无名,或有名无姓。
(2) 单位。供职的单位及部门,如可能最好全部报出,具体工作部门有时可以暂不报出。
(3) 职务。报出担负的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有职务最好报出职务,职务较低或者无职务,则可报出目前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举个例子,可以说“我叫唐里,是天秦广告公司的公关部经理”。
2 介绍他人
(1) 介绍人的选择
一般而言,家里来了客人,女主人就是介绍人;单位来了客人,一般是专职人员,如公关人员、文秘等担当介绍人;如果来了重要客人,应由本单位的最高领导担任介绍人,表示对重要客人的尊重。
(2) 介绍他人的先后顺序
介绍他人时,先后顺序的标准是:介绍双方时,先卑后尊。根据一般规则,为他人作介绍时的商务礼仪顺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 介绍上级与下级认识时,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
② 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
③ 介绍年长者与年幼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年幼者,后介绍年长者。
④ 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⑤ 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者认识时,应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
⑥ 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
⑦ 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⑧ 介绍与会先到者与后来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后来者,后介绍先到者。
3 介绍集体
介绍集体,一般是指被介绍一方或双方不止一人。实际上是介绍他人的一种特殊的情况。鉴于此,上述介绍他人的基本规则是可以使用的。其基本规则是:介绍双方时,先卑后尊。而在介绍其中各自一方的具体人员时,则应当自尊而卑。
(二)握手的礼仪
1 伸手的顺序
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应由职位、身份高者首先伸出手来。
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首先伸出手来。
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由已婚者首先伸出手来。
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首先伸出手来。
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首先伸出手来。
社交场合的先到者与后来者握手,应由先到者首先伸出手来。
主人待客时应先伸出手来,与到访的客人相握。
客人告辞时,应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

2 行握手礼的禁忌
握手时,另外一只手不要拿着报纸、公文包等东西不放,也不要插在衣袋里。
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应当依照顺序依次而行。
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被允许,而男士无论何时都不能在握手时戴着手套。
除患有眼疾或眼部有缺陷者外,不允许握手时戴着墨镜。
不要拒绝与他人握手,也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不要用双手与异性握手。
与基督教徒交往时,不要两人握手时与另外两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状。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在他们看来是很不吉利的。
握手时不要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或者上下左右抖个不停。
握手时不要长篇大论,点头哈腰,滥用热情,显得过分客套。
握手时不要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也不要只递给对方一截冷冰冰的手指尖。
不要用很脏的手与他人相握,也不能在与他人握手之后,立即揩拭自己的手掌。
(三)名片的索取与接受礼仪
1 名片的索取
一般而言,索取名片不宜过于直截了当。其可行之法有四:其一,交易法;其二,激将法;其三,谦恭法;其四,联络法。
(1) 交易法
交易法是指“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也就是说想索要别人的名片时,最省事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名片先递给对方。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当你把名片递给对方时,对方不回赠名片是失礼的行为,所以对方一般会回赠名片给你。
(2) 激将法
所谓激将法是指有的时候遇到的交往对方地位身份比自己高,或者身为异性,难免有提防之心。这种情况下把名片递给对方,对方很有可能不会回赠名片。遇到这一情况,不妨在把名片递给对方的时候,略加诠释,如“王总,认识您非常高兴,不知道能不能有幸跟您交换一下名片”。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就不至于不回赠名片给你。即便他真的不想给你他也会找到适当地借口不至于使你很尴尬。
(3) 谦恭法
谦恭法是指在索取对方名片之前,稍做铺垫,以便索取名片。比如见到一位研究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专家你可以说:“认识您非常高兴,虽然我玩电脑已经四五年了,但是与您这种专业人士相比相形见绌,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继续向您请教,不知道以后如何向您请教比较方便?”前面的一席话都是铺垫,只有最后一句话才是真正的目的:索取对方名片。
(4) 联络法
谦恭法一般是对地位高的人,对平辈,或者晚辈就不大合适。面对平辈和晚辈时,不妨采用联络法。联络法的标准说法是:“认识您太高兴了,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跟您保持联络,不知道怎么跟您联络比较方便?”
2 名片的接受
接受别人名片时,应有来有往,此外还需注意四点。对于第三点,尤其需要重视。
他人递名片给自己时,应起身站立,面含微笑,目视对方。
接受名片时,双手捧接,或以右手接过。不要只用左手接过。
接过名片后,要从头至尾把名片认真默读一遍,意在表示重视对方。
最后,接受他人名片时,应使用谦词敬语。如“请您多关照”。
第四节 礼品礼仪
在商务交往中,礼品往往必不可少。它既是一种纪念品,又是一种宣传品。选择礼品,关键要看对象、看关系、看场合、看目的,并据此确定有所为,有所不为。
1 宜选的礼品
在商务交往中,宜选的礼品均应具有一定的宣传性、纪念性、独特性、时尚性,有时还应令其具有便携性。
(1) 纪念性
在商务交往中,所使用的礼品要能达到使对方记住自己,记住自己的单位、产品和服务的作用,使双方友善和睦地交往。总之让对方记住自己是商务交往中礼品的主要功效之一。
(2) 独特性
商务交往中礼品应具有独特性。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力戒千人一面,否则就会给人以敷衍了事的感觉。
(3) 宣传性
在商务交往搜趣网中,首先要注意礼品的宣传性,即在商务交往中所使用的礼品,意在推广宣传企业形象,并非贿赂、拉拢他人。
(4) 时尚性
礼品不仅要与众不同,还应特别注意礼品时尚与否。总而言之,在商务交往中选择礼品时,不能太落伍,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5) 便携性
当客人来自异地他乡时,送给对方的礼品,要不易碎,不笨重,便于对方携带,否则会为对方平添烦恼,因此商务交往的礼品要注意它的便携性。
2 忌选的礼品
不能送大额现金和有价证券,否则就有收买对方之嫌。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金银珠宝也不适合送给别人。
粗制滥造的物品,和过季的商品,不能送给别人。否则有愚弄对方、滥竽充数之嫌。
不能送给对方药品和营养品,否则有暗示对方身体欠佳之意。老外
有违社会公德和法律规章的礼品是不能送给别人的。比如涉及到黄、赌、毒之类的物品。 有违交往对象民族习俗、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的物品不能送给别人,否则有不尊重对方之嫌。
带有明显广告标志和宣传用语的物品不能送给别人,否则有利用对方,为自己充当广告标志之嫌。
西方不用“贺”(流氓),菊花是死人专用。

告别祝好的诗句

告别朋友的精美语句,不舍离别 但祝好的诗句
离别总是感伤的,离别总是惆怅的。在文人眼中,离别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朋友离别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金陵歌送别范宣》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
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
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
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
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翻译】
石头山崖石高耸如虎踞,山下波涛汹涌,猛虎欲趁势凌波而去。钟山宛如巨龙盘旋逶迤而来,山上树木葱茏,横江岸而下,在历阳县内蜿蜒延伸。此地三百年来经历了四十多个皇帝,所有的功名事业都随流水东去。那骑白马的是谁家的纨绔子弟?原来是侯景啊!吹着口哨,虎啸着登上凤凰酒楼。往昔的金陵城多么壮观,几乎把天下英豪都席卷到了这里。可如今,他们的皇冠都散为烟尘,他们的金玉宝座都变为冷灰。我为之扣剑悲歌,空自叹息:梁陈朝代交替,战争残酷,白骨满地。连皇帝也躲进了水井,最后被捕,谁还在咏唱多年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的曲子呢?在此听闻,真是伤心难言,眼前看到的只是离离的青草。今日送你归山,我的心和江水一起陪你逆流万里,来年有机会一定去终南山看望你。
《九日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翻译】
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今日相会我们便一起饮尽杯中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全文古诗如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别董大》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高适。其全文古诗如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翻译】
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
《离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翻译】
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只希望余生能以修道来缓解对你的思念。
《芙蓉楼送辛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翻译】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irhlQxWn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春望》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适。古诗全文如下: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翻译】
我叹息与二位作别,不知有何意想?请下马,我们把盏谈谈贬谪的地方。李少府去巫峡,听到猿啼落泪数行,王少府到衡阳,多寄雁书是我所望。去长沙的可见到青枫江上远航秋帆;往巴东的可想象白帝城边古木疏黄。如今盛世,朝迁恩泽有如雨露普降;别离总是暂时的,请别再犹豫彷徨。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易水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骆宾王。其全文古诗如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翻译】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山中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第一首: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翻译】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第二首: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翻译】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 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 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 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九日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翻译】
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今日相会我们便一起饮尽杯中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谢亭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翻译】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赤壁歌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翻译】
两条英雄好汉在此处激烈战争,一决雌雄。顿时间,赤壁的江面上楼船遮天盖地。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烧得通红,那是周愉用火攻把曹操击败。你马上就要高飞远走,到那个世外桃源游山玩,你也会看到那场大战留下的残酷遗迹。你要详细地把你看到的一切写信来告诉我,我想我肯定会被你的描述而壮怀激烈,万分感动。
《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翻译】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你要到哪里去?你说因为不甚得志,要到终南山那边隐居。只管去吧,我不再多问,那白云没有穷尽的时候。
《送别出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子昂。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
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头翁。
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
君为白马将,腰佩騂角弓。
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
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鉴赏】
陈子昂在唐代诗歌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他的诗歌开创了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先河,可以说,他是初步奠定唐诗风神体貌的先驱。
知识扩展:朋友离别祝福语
1.我要离开你了,因为你欺骗了我,请不要来找我,也不要打电话,就当我在这令人伤心的世界上蒸发了吧!
2.轻轻的我来了,挥一挥衣袖,不带来一片云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不带走一片云彩,却带走了你无数地思念。
3.我只想在这有限的日子里,让你体会到我对你最深的爱,也给我自己留下一段美好也罢、伤心也罢的回忆!
4.既然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也不能使你幸福,而且我并不是您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所以我选择离开——祝你幸福!
5、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但忘不了我们在一起的朝朝暮暮,无论路途多遥远,无论天涯海角,请别忘记我送你的最衷心的祝福。
6、人生路漫漫,你我相遇又分离。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却是久长,唯愿彼此的心儿能紧紧相随,永不分离。
7、 飞吧,大雁!重振你娇健的翅膀。等候在前方的,不会永远是暴雨和恶浪。这世间还有真诚的友谊,为你铺展着宁静的湖荡。
8、凭着你的赤诚仁爱与多才多艺,纵使远离故土,浪迹天涯,又何愁寻觅不到情投意合的知音?
9.我们匆匆地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语言,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10、不要说珍重,不要说再见,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但愿,在金色的秋季,友谊之树上将垂下丰硕的果子。
11.人的一生,要面对很多次的离别,朋友的离别,亲人的离别,恋人的离别。离别的时候每一句话都是那么重,离别的时候每一句话都是那么轻,离别的时候每一句话都显得那么悲伤,离别的时候每一句话都显得那么珍贵……牛年网-特意为您送上离别祝福语。
12.尽管是匆匆地相逢,匆匆地离别,但短促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拥有着永恒,相信今日的友情是明日最好的回忆。
13.三年,在人生的旅程中不过是短短的一段,然而和你同桌三载,却一生难以忘怀。你是我记忆中的一粒珍珠,心的天幕上的一颗明星。

有没有语句优美的元旦诗歌?

元旦诗歌:
1、《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析: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2、《甲午元旦》
孔尚任
花枝含笑画犹存,偕老浑忘岁月奔。
红烛高烧人并照,绿云低覆镜回温。
新妆几换孤山面,浅笔终留倩女魂。
珍重玳梁香雪影,他生同认旧巢痕。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解析:孔尚任写这首《《甲午元旦》》时已六十六岁,在家乡曲阜简居。《甲午元旦》诗分两大段,前四句写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第三句过渡,借分赠。买春钱”暗示旧年已去,新岁已来。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孔尚任一颗赤诚的童心。《甲午元旦》全诗反映出他脱离官场后心情的恬静和愉悦。
3、《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解析: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则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帖。门簿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表达作者怡然自乐的心情。
4、《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解析:[注释]1.除夜:即旧历除夕。 2.凄然:凄凉,悲伤。 3.霜鬓:两鬓白如霜。 [释意]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包含了诗人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5、《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解析:这首诗叫“元日”,莲花漏是宋代一种计时器,一年滴尽莲花漏,就是指一年过去了 柏叶耐寒,古人用它来泡酒,在元旦时饮用,以祝长寿,和饮屠苏酒意思差不多。椒花颂,就是节日饮酒前的祝辞。有的酒同时浸泡了柏叶、椒花。总之,柏叶、椒花代表了古人春节时饮春酒的习俗,除了庆祝新年,还有驱除恶秽,以求延年益寿的意思,东君是日神,代表光和热,也预示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意思吧!这首诗字面上并没有提到蜜蜂,只是描写了新年贺岁和春寒料峭的初春景象。冬季是蜜蜂短暂休息的季节,冬天过去了,春天已经来了,春暖花开蜜蜂就要出来了。
6、《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姜夔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解析:绍熙二年(1191)冬,姜夔告别石湖别墅,除夕之夜乘舟归苕溪。落拓游子漂无定所,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姜夔心中始终怀着深深的落寞和孤寂,表面的热闹消隐后这种心境更无处遁形。 归途中,夜色苍茫,四野幽?,寒气袭人,诗人不禁心绪如潮,写下了这十首七绝。宋陈 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石湖范致能尤爱其诗,杨诚斋亦爱赏之,赏其《岁除舟行十绝 》 ,以为有裁云缝雾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声。”即谓这十首诗构思精心细密,格调谐婉高秀 。?   其一极具萧散简远之神。细草、沙地、吴宫、烟水、梅花、竹丛、石桥,建构出一个幽冷、 萧索 、缥缈的世界,人的灵魂似乎随着迢迢的流水、飘浮的暗香徜徉。写梅花遗貌得神,画图难足。清刘熙载《艺概》云:“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 在花则梅也。”此诗写梅亦如是。结句畅达悠扬。清幽冷寂的氛围中,愈能体味姜夔何以“ 体貌清莹,望之若神仙中人”(张羽《白石道人传》)。
7、《元会》
魏曹植
初岁元祚,吉日维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衣裳鲜洁,黼黻元黄。
珍膳杂还,充溢圆方。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室荣贵,寿考无疆。
解析:云会,又称正会。汉代即有正会礼,每年岁首元旦,君主便举行大规模的宴会,首先是进行受贺仪式,公侯大臣分别向君主敬献贺礼,二千石以上升殿称岁,然后共同作乐宴飨,即兴赋诗。这首诗反映的便是曹魏时期的一场盛大正会礼。诗分三章,首章四句点明宴会的举行原因和时间,次章十二句通过繁复的物象铺陈,渲染出礼仪之庄重、宴饮之欢畅、音乐之和美,以见宴会热闹华美的场景。末章八句为诗人的颂美祝福语。诗歌采用四言句式,尤显庄重典雅。
8、《屠苏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
解析:元日讲喝屠苏酒。这首诗告诉我们,酒是仙人的药方调制的,事前用红色囊袋装好,浸泡在井下。元日这天清晨倾于杯中,由年最少者先开口品尝,然后按年龄递增依次喝下去。
9、《已酉元旦》
陆游
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
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解析:这里,诗中所描绘的“桃符”便指的是春联。一夜的细雨融化了残雪,太阳放晴,将阴郁一扫而光,在这清新的日子里,把酒写联,辞旧迎新,让人好不惬意。“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邻居家正在庆贺新年,老人饮酒作诗,少儿齐声歌唱,全家老少,其乐融融。
10、《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白居易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
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解析:在辞旧迎新之际,别的老人都忧伤于时日不多,而他却不惧衰老,开心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份从容淡定的胸怀不禁让人折服。整首诗歌表达了他不惧衰老、昂首挺胸进入新年的豪情壮志。
11、《新年作》
宋之问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解析:那些罪臣流贬者,便也格外伤心,如初唐武则天时代的政治斗争牺牲品宋之问晚年流放,“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可谓在初唐时期难得的好句,没有流放贬谪的切身体验,是写不出来的,但以贾谊贬为长沙傅自比,却是没有人能够认同的,倒是与贾谊同样死在贬谪之地,倒是成为宋之问的谶语。不同的是,贾谊郁郁而死,为天下人所痛哭;而宋之问则是为睿宗皇帝赐死于贬谪之所钦州,为天下人所不齿。
12、《已酉新正》
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解析:这是一首写喜庆春节的五律诗。第一、二句,从气候角度写春节期间的祥和:无风无霜,春意盎然。第三、四句,日历上又多了一岁,新春代替了旧年。第五、六句,从树木的角度写春的到来,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显得冬天不雕的松树有了些老态。最后两句,写春节中的人,因为高兴饮了过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13、《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www.souquanme.com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解析:这是作者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庆祝1942年元旦时,用柳亚子怀人诗的原韵,即兴口占的一首七律。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岁月,但本诗却充满了革命豪情,作者对抗战胜利满怀信心。前四句热情洋溢,描述了欢乐的节日气氛;后四句感慨深沉,表达了诗人的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以及怀念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厚感情。柳亚子(1887—1958),名弃疾,别号亚子,江苏吴江人。我国近代著名诗人。清末宣传革命的文学社团南社的发起人。早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曾任孙中山秘书,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四一二”后被通缉,亡命日本。抗战时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同情和赞助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蒋独裁统治的斗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解放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50分来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吧

好的追加10分~~十分好的追加15分~~~非常好的追加20分...大家帮帮忙啦
  我看过太多,导致已经不会哭了,那个故事激活了我久违的泪水...名字叫《青春的一个转身》
  这是真的。
  她很美丽,十六七岁的时候就有清新地绽出花来。美丽的女孩子恋爱的总是早,因为追逐的男孩子太多,但她没有。
  她的名字叫蓝。
  高中毕业后蓝去很远的地方读了大学。
  那城市很小气候炎热,校园却出奇的大而雅致,像许多大学院校一样,校园建在市郊,在院校的四周甚至在校园低低矮矮的树林里就有着清代或近代的坟,因而树木生长得极为繁茂。花也开得比别处艳丽,蓝的笑容也像盛放的玫瑰,在校园里,在众人眼中一朵一朵开出来。
  蓝的美丽给这寂寞的大学生们极大的意外,当新一届校花选举会把结果半是无聊半是认真地揭示出来时,蓝的名字高高居上,蓝笑了,却不理会。蓝的样子最终不再是枝枝丫丫的肤浅吸引,蓝的专业是陈景润和算盘,却出人意料地一次次拿下全院每一次征文的头奖,进而成为全系全院各种汇演漂亮的主持人。当蓝长发长裙地出现在青红青紫的小男生面前时,蓝知道自己不再是可观不耐研究的盆景。
  大学时光极为仓促,甚至来不及恋爱。
  每到周末的时候,女生楼下站满了小男生,或是321或是109地叫着,随着喊声刚落,便有女生探出头来,一声娇滴滴的“来了”,然后两人相拥相携着走了。蓝的楼下也经常有大胆或羞怯的小男生的喊叫,可是几年的时光,同个宿舍的女孩的名字都被叫过了,却独独从未听过有人敢在众目睽睽的楼下,大大方方地叫蓝。
  所以之后很多年,蓝都能回忆起那种蚀心的寂寞。
  周末的晚上,寝室里的女孩子都走了,夜色还没来得及沉下来,风却大起来了,隔壁或是院广播站的音乐或隐或现地传来,窗帘迎着风一动一动的,偶而有些蝉声,也是寂寞的。一个人坐在蓝格子布的床上,有点饿,有点难堪,那种直挫到内心深处的痛楚是难过的,也是无法开口说的。
  别人想象中多而勇敢的追求者其实没有,也许人人都以为迟了,那样的女孩子,一定有人捷足先登了,所以谁也不去也不敢去了,所以蓝就那么独自美丽着那么骄傲地美丽着,青春里最好的时光,总是周末的晚上,一个人。
  然后的日子就那么过着,直到毕业前,人们才清楚地看到蓝仍是形只影单。
  离校前的几天,一个蓝同届不同系的男生,林,某省长的侄子,高大挺拔,向来目不斜视的一个男生。在喝醉了酒的雨天,一个人在蓝的楼下站了一夜,所有的人都知道为了蓝,蓝也知道,但蓝不说话。那已经是即将离别的夜晚,人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一夜,几乎所有能和蓝说上话的人都劝蓝,但蓝只说了一句,太迟了。真的,太迟了,谁也不知道我一个人寂寞地美了三年,骄傲的背后其实就空虚,既然已经是这样了,就不该旁逸斜出地生些最后的伤感来。蓝最终不再说话,所有人都哭了。
  那个同样骄傲地男孩子始终没有开口,回去后高烧了几天,在病中只喊一个字:蓝。当蓝出现在他门口的时候,男生宿舍里的人都无比惊讶,蓝站在林的床前不说话,他哭了,她也哭了。当晚蓝就离校了。没给这个校园留下一点神话。但蓝知道那个男生会一生记得她,记得这场哭泣,在那样的一段岁月里,有过那样一个女孩,和他在一起那样的痛哭过。也许他也想要一个结果,蓝想也许许多男生女生都希望在最后的日子里,蓝能在校园里留给他们一个爱情神话,可是等到林再去找她的时候,那个被誉为“花寝”的三楼某间宿舍,已经人去楼空,他上去的时候,只看见一地烧信的纸灰和蓝没有拿走的一副风铃。
  蓝最终没有给那段岁月留一个结果。
  在撒心裂肺的离别途中,蓝最终合上那本厚厚的留念册,只等玫瑰岁月的水分完全消失痛是必然的,而这样永生不能释怀的离别里没有爱情,结果还可以承受。那之后蓝总是梦到校园,梦到那些时光和那些凄艳绝美的花,蓝也知道,那个为她淋雨哭泣的男生最终颇有成就,毕业不久就在沿海的一座城市里风光得一塌糊涂。
  不去遗憾,就不会给生命最终的后果造成什么羁绊。蓝常有梦,梦中就是一些从四面八方过来的手,醒来,心有余悸。
  蓝是家中唯一的女孩,父母希望她毕业回来,蓝顺从。撕了派遣证,回到家乡那个小小的城市,九月后的在一个小企业开始了工作。
  蓝从此不再写诗,偶而回头,蓝依旧笑着,仍旧楚楚动人,却在那个秋天瘦得只剩下一双大眼睛。当青春的投影从模糊逐渐变得清晰,每一个仿佛都重复了的春天还是一个接着一个来临,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蓝依旧一个人走在冰冷的城市,一个人飘飞着长发走在这城市狭窄的路上,二十四岁的路上。
  蓝要好的朋友一个个嫁出去。母亲听后,看着蓝,不说话。
  蓝认认真真地想过,无论如何,爱的最后结果,一定要自己遇到,绝不是被安排和不情愿。可蓝没有,也遇不到。
  蓝是听话的孩子。
  四月底的一天,蓝答应母亲,晚饭回来后去相亲。然后,蓝就走了。
  是走了四年的通往单位的路,是走了四年的一个路口,一辆飞驰的货车超过蓝穿过蓝,拖了很远。送到医院的时候,蓝还有气息。身体已经碎了,只是脸却无比的完整,也许上天在带走蓝之前也怜悯这脸庞似玉一般完美的女孩。看见蓝最后一眼的时候,只是看见蓝的泪水。
  整理蓝厚厚的十几本日记和信件。看见蓝的大学留念册,我留了下来。
  在九月的时候上搜狐,突然想去看看蓝的同学录,找到她的班级登录,看到给蓝的一段留言:“蓝,请你与我联络。”我再上网易,上中华同学录,只要注册了蓝的班级的,里面都有这样的留言:“蓝,无论你在哪里,请你与我联络。”
  “无论你在哪里,请你与我联络。”是林。
  想了很久,我把蓝留下的留念册按他留的地址寄给了他。
  我想,他收到后,一定会在侧面的夹层里,看到蓝留下的四张卡片:
  第一张:在数学系和政教系那场足球赛上,看到一个男生,很让人喜欢的那种欢腾``````
  1993年3月23日
  第二张:今天终于知道了,他叫林,在去食堂的路上,他看了我一眼``````
  1993年6月16日
  第三张:就要去实习了,我选的是枣庄,林的家乡``````
  1993年12月6日
  第四张:我想,我是爱林的。可是,已经分配了``````
  1994年6月24日
  爱,总要在来得及的时候说出来,以为是一个转身,其实就是一辈子

给个红楼梦的人物评析

最好要详细一点有故事
红楼梦人物评析 史湘云
红楼写得唯美,美得让人沈醉,贯穿其中消极出世的思想在我欣赏美的同时,却不知不觉地病入膏肓,曾以为看破红尘,却不知自己已堕入迷津。
掩卷难忘的是那些并非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她们虽各有不足,但真实,且各有其可爱之处。宝钗世故,却体贴人情,豁达从时;黛玉小性儿,然真诚;探春对生母未免过于绝情,但她高雅脱俗,柔中有刚,有理家之才。况且她们个个聪明美丽。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都各有其欣赏之处。与黛玉、宝钗鼎足而三的史湘云,我就非常欣赏她的性格,欣赏湘云的才华在大观园众佳丽中绝对有鹤立鸡群的优越感。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为史湘云正名:
曹公在写《红楼梦》的时候,独对海棠春睡的典故特别感兴趣,一而再,再而三地引以套用在湘云身上,反复渲染。湘云醉酒后,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已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也掉到地下,半被落花埋了。大观园至纯至美的自然之子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至!
史湘云是以"天真豪爽"为其性格特征的。自小父母双亡,与林黛玉的身份颇为相似。但是她与具有叛逆性格的林黛玉之间几次发生冲突时,总是站在薜宝钗一边,对林黛玉进行露骨的攻击,因此,史湘云只能归到封建制度的拥护者的行列里。
湘云的结局,据推测,应是丈夫早亡,家破人亡。小时候问老一辈的老人,有的说她后来与贵族公子卫若兰结婚,婚后美满,但不久若兰死去,寂寞终生。有的说宝钗早卒,宝玉击,湘云沦为乞丐,最后宝玉与湘支结婚。不论有多少说法,史湘云的结局,与大观园里的众姐妹一样是悲剧性的。
湘云的正统思想非我所取,却喜爱她的性格。出身比黛玉还要孤苦的湘云,叔叔、婶婶显然没把她放在心上,家道中落,自免不了夜夜做活到三更,且不得有任何抱怨。然她的好处是不自苦,所以活得健康而乐观。正如她对黛玉所说:“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象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她的乐天大方胜过黛玉多多了。如斯,为什么大家都同情林黛玉而忘掉那个比黛玉更苦的史湘云呢?是因为黛玉的招人同情,或是她有一部哀艳浪漫的爱情故事?宝玉和黛玉是由青梅竹马自然地发展为知己之爱,生死之恋。而史湘云却是非常一般的,由父母包办的婚姻。曹公在《红楼梦》第五回暗示读者,史湘云的婚姻也很不幸:“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但这种朦胧的暗示很难激发起读者多大的感情共鸣,所以史湘云不幸的婚姻没有在读者群里博到更多的同情。
我自认红楼女儿里,湘云无疑是一个光彩照人的角色,不输薛林。美貌是出众的,仪态是大方的,观园见客,老太太首先就安排薛、林、史,然后才轮到正经的孙女,自然因为是能为贾府增光的人物。她不同于黛玉的柔弱,宝钗的端雅,其最惹人爱的是她的娇憨。比如有点饶舌,把“二”念成了“爱”,比如敢醉卧芍药荫,敢割腥啖膻,穿上小子衣服。如此自然、健康、可爱的人物,在红楼中并不多见。
湘云的才华是与林、薛二人并肩的,无论吟诗填词,联对行令,她的敏捷、灵活、新巧都令人叹而观止。但她并不象黛玉恃才自傲,也不似宝钗藏拙,一举一动都爽朗大方,实在可爱得很。
湘云说话待人均出自真心,毫无遮拦,人家都让着林妹妹,偏她直言快语也不怕得罪人。她与宝钗交好,当黛玉取笑宝钗为宝玉执绋绣花时,她顾左右而言它,不肯与黛玉一起取笑。其为人率真,自然天成就比过宝钗。
象这样一个人物,以她的聪明实际,辅佐丈夫不成问题,以她的乐观开朗,应付家族关系不成问题,以她的健康和才华,教养几个出色的孩子不成问题。本该是一个贤妻良母,可叹命运竟如此悲惨,从小是“纵居那绮罗中,不知娇养”,好容易嫁个如意郎君,还是痨病,贤妻做不成,良母也不可能了。
宝钗和黛玉。一位深明大义,一位敏感多情。娶了薛固然是仕途经济被鞭策,娶了林难道不是整天哭哭笑笑揣摩芳心?累傻人也。红楼女儿里,我觉得最理想的太太,莫过于史大姑娘。有云:生子当如孙仲谋,娶妻当娶史湘云。前一句是名句,后一句是我杜撰。
湘云的美貌,自不待言。一身男装时,都“原比她打扮成女儿更俏丽了些”。美貌之外,健康也重要。红楼女儿,美丽的生命多,旺盛的生命少,一大半病病歪歪。黛玉从会吃饭起就吃药,宝钗有“热症”,强如王熙凤,最亲近的平儿也知她是死撑。湘云却体健貌端,割腥啖膻,烧烤鹿肉,全不当一回事。喝醉了酒,枕着芍药花在石头上露宿,香梦沉酣,也不言她感冒。
大观园里,才思可堪与钗黛一拼的,只湘云一人而已。芦雪庭、凹晶馆以及历次赛诗联句,湘云都来得快且多,芦雪庭一役,湘云有鹿肉助兴,诗思敏捷,独战宝琴、宝钗、黛玉。凹晶馆,有她的“寒潭渡鹤影”,方有黛玉的“冷月葬诗魂”。
素有“话口袋子”的湘云,香菱要学诗,不敢罗唆宝钗,就向湘云请教。湘云便“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这份热情,十二钗中,首屈一指。且心地纯真,所以心直口快。她说演戏的小旦“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又常常夸宝钗,又嘲笑宝玉在黛玉面前低声下气。虽然是口无遮拦,但凭着实话实说,心底光风霁月,也没人能真的跟她生气,就是黛玉也不行,只好拿宝玉撒火。
网上曾有人说,生在今日,湘云定是那种能陪着丈夫看足球,甚至比丈夫还更像“超级球迷”的女人。我信。湘云对生活永远兴味盎然,属于她的色彩明快、温暖,一如雪地里戴着的大红猩猩昭君套。那是湘云最配的颜色啊。
黛玉敏感,宝钗成熟,湘云豁达。如她的诗句:清冷香中抱膝吟。看着清冷这样的字,却有香,有抱膝的悠然,有吟诗的心境。透着一个乐观主义者的生活姿态。
黛玉时时觉出风刀霜剑的寒气,湘云大大咧咧行走其间,视若无物。人有时候是要活得粗率一些,才能快乐一些的。因为看不到陷阱,也不放它在心上,反而履险如夷。所谓“傻人有傻福”,说的大概就这意思吧。
有湘云才貌的现代女性并不少见,修炼湘云的个性,却不容易。放宽心怀,方能履险如夷。就是不当人太太,生活也会因此多一些乐趣,少一些困扰。
记得前些天,女朋友跟我说:“我这几天想了很多,......从此要做个沉静的好姑娘了。”
当时听到这句话,心中升起一阵莫名的甜蜜、酸楚和痛心,这大概是类似血液的味道吧。
第二天,我突然明白了那种感觉是什么。便是《红楼梦》上宝玉挨打之后,湘云心疼的跟宝玉说的那句话:“你www.souquanme.com可真是个明白晚了的!”
马上把这告诉她,她说“你可真是个明白晚了的”。我黯然无语。
探春评析
在曹雪芹的笔下,《红楼梦》诸裙钗中,真正属于贾府的只有四位小姐(元迎探惜)。其中重彩描写的人物是三小姐探春。她是透过林黛玉的眼睛向读者介绍的,小说写道: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妈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俊眼修眉”倒还罢了,再加上“顾盼神飞,文彩精华”,怎能不让人“见之忘俗”!三小姐一出场就不同凡响。
其实,在我看来,曹雪芹描写三小姐探春的与众不同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就连她的闺房,那气象的疏朗、格局的空间感,以及室内的每一件摆设,都活脱脱地写出了探春高贵的性情、独特的风格。小说第四十回中写道: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槌。
这就是“秋爽斋”,人如其斋,斋如其人,一派清淡、高雅的气韵,就如那束白菊一样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然而,细心的读者一定会从那花梨大理石书案中看出冷硬的线条美,是探春理性人格的真实写照。汝窑花囊及囊中的白菊,既有主人的洒脱又有恣意的生活情趣。而那颜鲁公的书法,端庄雄伟,劲道郁勃,所具扛鼎之力,恰是探春怀有大丈夫之志的象征。
曹雪芹赐给探春一个“敏”字,这是最恰当最准确的评价。她性灵敏锐,作事敏捷,心地敏慧。贾府的人送她绰号“镇山太岁”,又称“玫瑰花儿”,好看扎人。说明探春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仪”,像一头藏爪狮子一样谁也招惹不得。倘若有人敢冒犯她,她就会像狮子一样伸爪扑倒任何人。因此,就连恃权横行的王熙凤也惧她三分。小说第五十五回王熙凤与平儿有一段对话,写出了对探春才干敏捷的评价来。文云:
还有一件,我虽知你极明白,恐怕你心里挽不过来,如今嘱咐你: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如今俗语说“擒贼必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倘或他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辩,你只越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一犟,就不好了。
第六十二回黛玉评价探春时对宝玉说:“你家三丫头倒是一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作起威福来了。”宝玉道:她“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止乖而已。”可谓评价中肯。王熙凤与探春都堪称现代女强人的典范,但是探春之所以高出王熙凤一头,最关键之处是探春“知书识字”,也就是文化素质高,所以王熙凤不得不承认探春比她“更利害一层了”。
如果说湘云的豪迈具有诗人气质、名士风度,那么探春的豪迈则更多地强调实现“自我”,希望生命之光能普照人间。她说过,自己但凡是一个男人就要到世上去干一番事业,正是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心声。这是一种政治家的气魄和风度。正因为如此,在贾府中探春最早感觉出这个大家族所潜伏的种种危机。只有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方能敏锐地体察出来,并且敢于指出它的弊端的严重后果。第七十四回发生“抄检大观园”之事,探春的伤心也好,愤怒也好,其实都是冲着一件事:这是自杀自灭的征兆。她愤怒地说:“别忙,抄你们的日子有呢!”这才是探春担心的真正缘由。只有探春一人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凤姐一流人物何能想到、看到、说出这一层来!
不过,探春之“敏”还有胎带来的“敏”——庶出的敏感。她生性反对迎春的懦弱忍受,也反对惜春的绕着是非走,她反对这种弱者行为。因此每当触及到她的出身时,她是不惜一切的抗争。这固然反映了她强的一面,但也透露她极为“敏感”的一面。有许多人评论到这件事时常以等级观念来批评探春。我以为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家族中,这不能不伤害探春的自尊心,但更重要的是她维护做人的尊严,她强烈地反对这种等级势力的束缚。当王善宝家的挨了她一巴掌后,她大怒地说道:
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几岁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在我们跟前逞脸!如今越发了不得了!你索性望我动手动脚的了!你打谅我是和你们姑娘那么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你就错了主意了……
声色俱厉,义正词严,这里维护的不仅是她个人的自尊心,而且维护整个家族的尊严。这种“狗仗人势”的奴才,欺负的不仅是一个小姐,是在颠倒一种社会关系,这才是探春所不能容忍的。
曹雪芹如此去写探春,是在塑造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然而她生于末世,命运不佳,只有千里东风与她相伴。这是探春的悲剧、贾家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她是贾氏四姊妹中的“尖子”,也是命运较好的一个。
小说反复写了探春的才情。特别是第五十五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更集中地描写了她这一性格特点,表现了她的才情和干练。凤姐儿小产卧病,王夫人委托探春管理家事。她一登上“议事厅”,几件事一过手,荣府的管事娘子们便感觉到“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儿”;平儿警告众媳妇说:“果然招她动了大气,……你们就现吃不了的亏。她撒个娇儿,太太也得让她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么样”;“你们都看见了,二奶奶在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单惧她五分。”平儿向凤姐儿汇报了探春理家的情形之后,凤姐儿连连夸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她不错。”“心里嘴里都也来得,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她……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她告诫平儿:“如今俗语说,擒贼必先擒王。她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倘或她要驳我的回,你可别分辩,你只越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凤姐儿是善识人的,她非常欣赏探春的才情,决心要和她“协同”,拉她“做个臂膀”。贾琏的小厮兴儿“演说荣国府”时,说探春是“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有些扎手。”就连从不过问家事的宝玉、黛玉也说探春是个“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乖人”。探春确实是贾氏姊妹中的佼佼者,她不仅是“心里有算计”,“事事明白”,“心里嘴里都也来得”,而且有心胸,有胆识,精明伶俐。她曾说:“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贾母因贾赦要讨鸳鸯做妾而动怒,在责骂邢夫人和众人时,王夫人也被冤枉了;可是,众人见此情景,都不敢发一言。
探春有心的人,想王夫人虽有委屈,如何敢辩; 薛姨妈现是亲妹妹,自然也不好辩;宝钗也不便为姨母辩;李执、凤姐儿、宝玉一发不敢辩:这正用 着女孩儿之时——迎春老实,惜春小——因此,窗外听了一听,便走进来,陪笑向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的事,小婶子如何知道?
在“用着女孩儿之时,心里想得到,敢于冒贾母的盛怒站出来;并且能用一句话为疼爱自己的王夫人解冤,让老太太承认自己胡糊涂;恐怕在贾氏妹妹中只有探春一人。
在上边众人评论里,要数宝黛评论最为深刻,一语道出了探春的机灵聪敏、巧于心计、为人乖觉的思想性格的本质特征。她的这一性格特点,是有其社会历史根源的。
她有一个与生俱来的“致命伤”——庶出。这在“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的封建社会,使探春处于尴尬不利的境地:一方面她是主子姑娘,享有封建贵族的一切特权;另一方面,她又是“姨娘姑娘”、为世俗所轻。
正如兴儿向尤氏姊妹夸赞探春之后所说:“可惜不是太太养的。”凤姐在连夸探春三个“好”之后,也颇为惋惜地说:“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太太肚子里。”她对平儿说:“将来攀亲,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是庶出,多为庶出不要的。”
“庶出”,是探春的一块治不好、挖不掉的心病,使她形成一种独特的心态;尽力向贾政、王夫人一边靠,也竭力离赵姨娘远些,最好让别人忘记自己是起姨娘所生,只知道她是“主子姑娘”。
然而,她不仅无法改变“庶出”这个事实,而且她的生母赵姨娘偏偏又是一个自轻自贱,为众人所不齿的人物;胞弟贾环更是猥琐不堪,处处遭人嫌弃。
因而,探春更处于难堪的地步。她的亲舅舅赵国基死了;赵姨娘想向管家的探春多讨一些殡埋银子,遭到探春的拒绝。
赵姨娘哭闹说:“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商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们尖酸刻薄!......如今没有长翎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探春没有听完,气的脸白气噎,哭问道:“谁是我舅舅?我舅舅早升了九省的检点了!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我倒素昔按礼尊敬,怎么敬出这些亲戚来了?——既这么说,每日环儿出去,为什么赵国基又站起来?又跟他上学?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款来?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怕人不知道,故意表白表白!也不知道是谁给谁没脸。”
请看,探春对“庶出”是多么敏感,反应是多么强烈!谁要一涉及“庶出”,就好像在她伤口处按了一把盐。一次,宝玉向探春学说赵姨娘因她给宝玉做鞋而不给贾环做鞋如何报怨时,探春登时发怒道:
“怎么,我是该做鞋的人吗?我不过闲着没事,做一双半双,爱给那个哥哥兄弟,随我的心,谁敢管我不成?”
当宝玉说赵姨娘心里“自然又有个想头了”时,
探春益发动了气。将头一扭,道:“连你也糊涂了。她那想头自然是有的,不过是那阴微鄙贱的见识,她只管这么想,我只认得老爷太大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
抄检大观图时,每到一处,都是伏首贴耳,任其抄检;唯独到了秋爽斋,遭到了探春的拒绝和抵抗。不但没有抄成,凤姐还遭到斥责。王善保家的挨了一记耳光。这自然也是出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家族的利益,但这种魄力和胆识,却是探春独有。
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是“主子姑娘”的身份和地位,百般忌讳“庶出”,是探春心态的突出表现,也是她思想性格的本质特征。有人说,探春的封建等级观念极浓,她连自己的身生母亲都不承认,真是冷酷无情。诚然如此,但她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生为女儿,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已是不幸,更何况又是庶出?特别是在“一个个好像乌鸡眼,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贾府,她要站隐脚跟,取得“主子姑娘”应有的尊严和地位,她必须割断与生母的天然脐带关系,与正室太太接上一条人工脐带关系。她的森严的等级观念和灭绝天性的冷酷无情,并非俱生而来,乃是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和封建贵族的伦理纲常所造成的。如果我们不从社会历史根源上去探讨,仅仅苟责于探春个人,那无疑是本末倒置。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