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戟得矛上一句(亡戟得矛出自于哪)

亡戟得矛出自于哪?此典出自《侣氏春秋·离俗览·离俗》。齐、晋两国交战,平阿邑的一名预备役士兵在作战时丢失了戟却拣到了一支矛,撤退时他很不痛快,对......

亡戟得矛上一句(亡戟得矛出自于哪)

亡戟得矛出自于哪?

此典出自《侣氏春秋离俗览离俗》。
齐、晋两国交战,平阿邑的一名预备役士兵在作战时丢失了戟却拣到了一支矛,撤退时他很不痛快,对路边的人说:“我丢了支戟,拣到支矛,可以回去吗”那人说:“戟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了兵器又拣到兵器,为什么不能回去”士兵继续往回走,心里还是不痛快,路上,又碰到高唐邑的一个孤儿叔无孙,他就拦在叔无孙的马前说:“今天打仗,我丢了支戟,拣到支矛,可以回去吗”叔无孙说:“矛不是戟,戟不是矛,虽然你丢失了戟,拣到支矛,但两者不能相抵,你回去后难道能够当得住上司的责问吗”听了此话,那个士兵说:“噫!回去//www.souquanme.com打仗,现在赶快回去还来得及。”他终于战死在疆场。叔无孙知道后,说:“我听说:君子使人遭受祸患,就一定要和他共患难。”说完,快速策马奔赴战场,结果也死在战场上没能活着回来。

亡戟得矛的成语典故

【出处】: 《吕氏春秋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成语故事】:
鞍(春秋时属齐,今山东济南市)之战是《左传》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开始时,齐军小胜。齐侯误以为晋军怯弱,不堪一击,命令士兵打败晋军后,再吃早饭战役开始时,一个齐军战士落在大队人马后,正在手握长戟向前猛冲,突然从侧面杀出两名晋军拦住去路。齐军士兵独自一人毫不畏惧,将长戟抡动如飞,猛刺晋军。两名晋军奋勇对敌,一前一后用长予与齐军格斗。双方经过一番苦斗,齐军士兵终是单人不敌四手,手中长戟被晋军打掉了。齐军没了兵刃,转身逃去。两名晋军表现得十分仁义大度,他们不屑追杀失去兵器的勇士,掉头奔向大战场。齐军士兵逃跑时发现草丛中有战死士兵丢弃的长矛,他顺手抄起来准备重新参战。他向前跑了几步,猛然想起,战场上丢失兵器,按齐军军法是要受惩处的。他开始犹豫起来,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访径无计的时候,//www.souquanme.com他发现远处有个人影向他缓缓走来。他想:“应该向别人请教一番,该如何摆脱困境。”齐军士兵急忙向来人跑去,跑至近前一看,来人像个读书人。齐军士兵心中大喜,立在路旁,向来人抱拳行礼,然后恭敬地问道:“请问先生,我在作战时失掉大戟,但又抬到一条长矛,您看,我还会受到惩罚吗?”读//www.souquanme.com书人觉得这不是个问题,就不假思索地说:“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了戟,得到一条矛(亡戟得矛)得失相当嘛,不会受处罚的。”读书人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齐军士兵仍然不放心,他认为,一个书生哪里会懂军中法规,摇摇头,叹口气,仍感到十分为难。他心情沮丧地站在原地发呆。突然,他隐隐听到远处传来阵阵銮铃声响。原来是镇守高唐的齐国大www.souquanme.com夫经过这里。齐军士兵向大夫报告了亡戟得矛的过程,然后问,是否可以回营。齐大夫大怒,训斥道:“戟是戟,矛是矛,两者不能相抵,你等着受军法惩处吧。”这位士兵不愿受军法惩治,此时战事齐军渐渐不支,纷纷后退。这位齐军却坚持作战。他的同伴劝他一同逃命,他悲壮地说:“与其回去受军法处置而死,还不如多杀几个敌人,战死沙场乃是战士的本色。”他说完,抱着必死的决心返身投入战斗,直至战死。

亡戟得矛是何意?出自于哪?

【释义】亡:丢失,失掉了戟,得到了矛。比喻有失有得,得失相当。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离俗览》。
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齐国和晋国发生了战争,双方战斗很惨烈。在混战之中,有一名齐兵丢失了自己的武器——戟。但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正好有一支矛,那是晋兵丢下的。于是他急忙捡起来,准备继续交战,心里却害怕这样做长官会处罚。小卒一时没有了主意,忙问道上的行人,行人说:“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一件www.souquanme.com换一件,得失相当,有什么不行的?”
这时防守高唐的齐国大夫骑马奔过来。小卒忙跑到马前,问道:“大人,我在战场上丢了戟、捡到矛,可以平安归队吗?”
大夫气急败坏地训斥道:“你这个笨蛋,戟不是矛,矛也不是戟,你丢了戟,得了矛,也是抵偿不了的。”
小卒害怕受到长官的处罚,回身又冲进敌阵,直到战死。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