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不肯精神露下一句是什么(“肯分神精不梨花露十”能组成什么诗句)

拣尽寒枝不肯栖的下一句是什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出自北宋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

十分不肯精神露下一句是什么(“肯分神精不梨花露十”能组成什么诗句)

拣尽寒枝不肯栖的下一句是什么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出自北宋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赏析
  这是苏轼的一首名词《卜算子》。现在通行的各个版本的词选中都有一个小序:“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3年(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又是一个多么孤寂的夜晚呀!月儿似乎也知趣,搜趣网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又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呢?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桐枝。PwcrKdskG有恨的,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静夜如此寂寞,又何须漏壶提醒辰次?月儿依然残缺。不见有清满的佳期!疏淡的笑墨,似写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词境,难歇哀愤的心。作为刚到黄州时的词作,可以看出作者心内的紊乱。可正是在黄州,作者完成了自己处世哲学的形成。《赤壁怀古》、《赤壁赋》等篇章,才是作者对人生乐观冷静的态度。而写作此词时,应该还没有完成这种成熟。所以,从词中,读者看到的是一种冷清与寂寞的情怀。即使如此,此词还是很受后人推崇,如《山谷题跋》有云:“语意高妙,似非吃人间烟火语。”而“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则不能到。但是,正因为此词的仙骨气质,历来对这首词的主旨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为王姓女子而作,有人认为是为温都监女作,即这是一首爱情词;但也有人认为是作者对现实不满,抒发愤懑之情的,也就是说这是一首影射、刺时之作;还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写作者的寂寞之情的。有一种说法最为有趣。据《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载,此词还有一序,讲的是一个美丽而凄凉的故事。摘录如下: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前半段写的虚幻迷离,要不是前面有段引言:“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颇有点遇仙的感觉。
  苏轼寓居定惠院,每到他深夜吟诗时,总有一位美女在窗外徘徊。当推窗寻找时,她却已经翻墙而去。此情此景岂非正是苏轼词上阕所写:“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由此说来,句中的幽人该是指那位神秘美丽的女子,上阕则是记录此事了。
  当时苏轼六十几岁,张先七十还纳妾,六十岁也不算什么的。有人很愤慨他为什么不纳那个女子为妾,却物色王郎之子与她为姻,最终使她郁郁而亡。
  这个女子好像是为苏轼而存在,在苏轼离开惠州后,女子就死去了,遗体埋葬在沙洲之畔。当苏轼回到惠州,只见黄土一堆,个中幽愤之情可想而知。于是,就赋了这篇著名的《卜算子》。由此可见,此首词的下阕是为了纪念那女子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篇序言,短短的数十个字,就婉娩道出了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真是精彩绝伦,令人拍案叫绝。
  吴曾《能改斋漫录》云:“其属意盖为王氏女子也,读者不能解。张右史文潜继贬黄州,访潘邠老,闻得其祥,题诗以志之云:空江月明鱼龙眠,月中孤鸿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边,葛巾藜杖眼窥天。夜冷月堕幽虫泣,鸿影翘沙衣露湿。仙人采诗作步虚,玉皇饮之碧琳腴。”
  这个记载好像是为了证明那个序言的真实性而作,甚至还有诗为证。且不论其可信度到底有多高,这个故事在当时深入人心是肯定了的。
  现今一般以唐圭璋先生的注释为准,他认为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此词借物比兴。人似飞鸿,飞鸿似人,非鸿非人,亦鸿亦人,人不掩鸿,鸿不掩人,人与鸿凝为一体,托鸿以见人。东坡又有诗云:“人似秋鸿来有信,去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二日与潘郭二生出郊游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并韵》)比喻人生来去如鸿雁,代代往复,生生不已。但一个人的经历又像春梦一样,去而无踪,难以追怀。可以作为对照。这首词应该是有政治寄托的,周济论词主“有寄托”与“无寄托”之说,以为“非寄托不入”,而“专寄托则不出”。东坡此词能臻此境,在于“非因寄托而为是词”,乃“触发于弗克自己,流露于不自知”。这正是苏轼的才学,气度,思想的体现。

人冯喜事精神药到病除下一句

如果你已经失去了金钱,失去了一点;如果你失去了朋友,失去了许多;如果你失去了失去一切的勇气。
- (德国)歌德谁
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 (德国)歌德
你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必须创造价值的世界。
- (德国)歌德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德国)歌德
我们报效祖国,也以同样的方式被使用,每个人都应该遵循的恩赐,不管。 - (德国)歌德
勇气是最宝贵的一切人的性格性格
的 - (美)约翰F肯尼迪
人生应该像蜡烛到底从顶部燃烧,有已经亮了。
- 生活即它的人民为当代规模所做的工作萧楚女
价值。
- 许巍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写出来。人的一举一动都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春蚕到丝方尽,到百岁老人谁也不休。呼吸应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豫章
唯一的缺点我们不纠正的弱点。
-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应该占主导地位的习惯,决不让习惯的人,一个人不能改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烧人的一生也可能是腐败的,我能不腐烂,我愿意燃烧起来!
- (苏)
奥斯特洛夫斯基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应该有准备的掌舵人。
- (丹麦)易卜生
蓝调,孰不爱生?热爱生活到极致,然后再爱群。
- 秋瑾
洋溢着喜悦和人民的斗争精神,总是与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 (英国)赫胥黎
生活就是战斗。 - (俄)柯罗连科
1安不忘危,盛将考虑坏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半马10英尺红绡绫,木炭直线电荷头。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6。落笔。 (“汉书”)
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7。时间。
8。幸存者,并拖累早已不复存在。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2。常记溪亭落日,沉醉不知归路。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从好高登,从恶如崩。
15。说一千爱好者,概念和知识是千剑。差
16。毫厘,谬以千里。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8。泉台移动这个老单位,十万旗斩地狱。
19,但使龙城飞将不教胡马度阴山英寸
2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许多,失道寡助
23。道义上的支持。
24。东走了,非桑角落晚。
25多。不义,必自毙。
26书读百遍,从视图中它的意义。
27。独立学校没有朋友,孤陋而寡闻。
28。儿童相见不相识,问客从何处来笑。
29。听到更好的目见,目见不如足够的练习。
30。辕门有下暮雪,凛冽的寒风并没有变成红色按钮。
3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致远。
32。林叶催陈叶,让一波又一波的水前后。
33。光彩无关,非学校,非志无以学校。
34。Gufanyuanying天空尽,惟见长江流入天空。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6。苟全性命于乱世,无异味的诸侯。
37。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38。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所伏。
40。知音远方带来了一个遥远的地方附近。
41。忽如一夜春风来,梨花盛开的树。
42。沙漠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4。听别人的,局部的字母是黑暗的。
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蜀圆桌会议的国家。
46。江山代有才人,几年来的主要趋势。
47。仍处于培育,俭以养德。
48。然后荷花无穷碧日,其他红色的花朵。
49。鞠躬尽瘁,而后已。
5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52。再看看好动,已经被取代。
53。可怜的身体的衣服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54。枯藤昏鸦树木,小桥流水人家。
5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5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9。青山两侧出一条船每天的边缘。
60。良药苦口,怨恨利于行。
6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4。吓坏了喜鹊不要拍月亮,晚风鸣蝉。
65。卖炭得钱营,谁的衣服口中的食物。
66。木受绳则直,然后在研磨的利息支付。
67。南朝四百八十寺,塔,在烟雨的数量。
68。而坚持你的枪。
6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70。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1。秦时明汉时关,万里长征谁没有呢。千里
72。旅,始于足下。
7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6。说服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
77。学习过去的。
78。千里送鹅,礼轻情意重。
79。成千上万的堤,溃于蚁穴英里。
80。七八星空,两三点雨山前。
81。车覆,后车圈之前。
82。人无远虑,必有后顾之忧。
83,每个人都了,留取丹心照汗青。
8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85。日出林霏开,云暗下去,而洞穴。
86。日出火焰,春风又绿江如蓝。
8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8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8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90。水何澹澹,岛举。
91。山电路,但不是国王,离开马过来的雪线。
92,生于忧患,于安乐。
93。书山有路的铁轨,学习是无止境的苦作舟。
94。潜入夜的风,润物细无声。
9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96。少小离家老大回,没有变化鬓毛衰口音。
97。朔空降金柝,寒光照铁衣。
98。损失他劈了。
9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00知道盘中餐,八戒就成。
101。由办公室之际,危难之间有序击败。
102。葬礼为起点,有没有更多的失败。
103。超越别人的力,自胜者强。
104。水是船,水会覆舟。
105。树德艾滋病服务,外邪。
10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07。桃李,曾任教。
108。踏破铁鞋无觅处,都来全不费功夫。
牛羊10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掠草场。
110。兴亡,匹夫有责。
1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4。润街小雨如酥天,草色遥看近却无。
11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17。有鸿儒笑,往来无布衣。
118。无为在十字路口,孩子们沾巾。
1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120。做任何事情,熟悉燕归来。
121。横刀到,因为我笑了一天,两个肝胆昆仑命运。
122。无边落木萧萧下,无头轧制长江。
12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士若飞。
124。问渠哪得清,为有源头活水来。
125,我祈求神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2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27。小而为之勿以恶,勿以善小而不为。
128,我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
129 ..从桥上禁止,而那些谁犹可追。
130。山9码,功亏一篑。
131。永远不会嫌晚。
1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4所学校,然后知不足;教和知困。
135。标题的远山,吞长江。
136。得寸进尺,不知疲倦。
13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享受。
138。行远必自尔,自卑将攀升。
13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在上面。
140。掩盖不可告人的意图。
141。野芳发而幽香,繁阴佳木秀。
14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经济。
143。言必信,行必果。
144。夜来雪一尺之外,萧碳汽车碎冰赛道驾驶。
145。保护水绕的绿色田野,两个绿色山推门送。
146。君离别与意义,同样官方所有的人。 。
14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4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149。夜阑卧听风吹雨落冰入睡。
15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也不行。
151。某些事情,那么你就可以看好。
风暴152天,寒冷的十天。
153。勤奋,荒于嬉。
15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5。竹桃32,春江水暖鸭先知之外。
156,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57。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更正。
15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59。沾益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60。正是江南山水,花时节又逢王。
16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6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63。被誉为知道,我不知道,因为我不知道,是知也。
164。认识和提出问题,然后就可以了。
16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6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16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动,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68。爱国者不喝水小偷,廉谁不是施舍。
169。狼亦黠矣,2当场亡,可变几何欺诈兽圣?增笑耳。
170。走黄河云层之间,孤城爬上了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71。离别家乡多年,最近花一半的人员。只有在镜湖水面前,春不改变旧的浪潮。
172。豆生南国,春天来了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73。莫前路无知己,谁不识君。
174。真东侧,万紫千红总是春。
175。枯藤昏鸦树木,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76。学习和学习的时候,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而不愠,不亦君子!
177。敏感而好学,不耻下问。
178。三人行,必有我师。
179。然后颜色的所有客人离开时,手臂袖口奋。两个共享和平,几欲先走。
180。发三千丈,愁似个长边。我不知道在哪里明镜,其中有秋霜?
181,这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82。绿地边合,青山郭外斜。
183。行慈母手中,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84千万儿童日间幼儿一天。,新的总换旧符。
18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深,有龙则灵。斯里兰卡是陋室,但我德馨。
186。苔痕绿,草色入帘青。
18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8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89。张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9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91。葡萄美酒夜光杯,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几人回到古代征服。
192,因此将降大任天这样的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枯竭,他们已经可以有利没有。
193。唉!孰知赋敛毒有什是蛇差不多!其中有人说,要尽快老公是风燕观看的人。
194。居庙堂之高,关心人,最远的角落都关心的君主。
19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复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正义的典故,以堵塞道路的忠谏也。 。
196亲贤臣,远小人,这是中国第一等繁华;亲小人,远贤臣,汉所以倾颓也
197天唱醉酒,年轻的伴侣。好还乡。前
198。老严王谢堂,飞入寻常百姓家。
199,失道寡助之至亲戚的银行。多助搜趣网之至,天下顺之。
200人有常数,可以改变;被困在脑海中,价值的考虑,然后作出;征色,发于声,而后喻。
201。残疾人进入刷不了家,国外患者是无敌的,国恒亡。
20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天空颜色的总长度。
203。担心工人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
204。松下问男孩,做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的。
205。保管恋旧林鸟,鱼,并认为它是深刻的。时间长了禁闭,复得返自然。
206。人非圣贤,孰能吗?过去,可以改变地狱。
20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难过。
208。YiZhangYiChi说,文武双全。
20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1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11。损失东隅,以及收益。
212,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13。海上升明月,。
21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1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
216。天然搜趣网去雕饰。
21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来。
218。露从夜白,月是故乡明。
219。东边日出西边雨,说是没有晴天。
220。不同的世界的人,相逢何必曾遇见。
生活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221。经验。
22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
223。溪阁,神韵初期,山雨欲来风满楼。
224。衣带不悔渐宽终,为伊消得人憔悴。
22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马可波罗。
226。横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27。生当作人杰,亦为鬼雄。
228。文章在天上,通过的机率。
229。青山不从东逝水覆盖的河流。
230。绿杨烟晓寒轻,红杏闹枝春之外。
231。囤地,阳光明媚的春天的花朵容易。
232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墙上;山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33风,雨,读书,耳朵;。家庭,国家,乃至世界都关注的事情了。每月
234。酷人的欢乐精神,中秋节是分外耀眼。
235。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236。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37。虚幻真的还是假的,还有,有没有不作为。
238。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39以铜为镜,可以打扮;。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优劣。
240健康和强壮,而移白首心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41。已经没有人之前,可以看到。阅读冗长的天地,只有伤心,但涕下。
24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43。天堂君不见黄河之水,倾入大海,再也没有回来。
244。水抽刀流,喝了愁愁更愁。
245。两个黄鹂鸣翠柳,在天空行白鹭。西岭千秋雪窗,门泊东吴万里船。
24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蓑笠翁船,独钓寒江雪。
247。天空颐和排气云会导致碧霄诗歌。
248,东风不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与周郎。
249。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宫较差。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50。赴国难,如者突然返回。
251。叶匡天低树,江清月的邻居。
252。华晨马蹄疾,长安花天天看着。
253。他们来了,安全。
254。众鸟不飞,孤云独去闲。第二阶段轮胎只有敬亭山。
它的机身255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56。我清除举世皆浊,众人皆醉我独醒。
257。听到的只有几公里的声音,老不相往来。
258。不应雨水和绸缪,不临渴而掘井。
259。明天,明天,明天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浪费。
26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61。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262。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263,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264。荔枝味三百天,不辞长岭南人。 。
265行太阳和月亮的,这要是出;星亮的,如果它的里面出来。

翻译此词,词人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生查子 独游西岩》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原文
生查子①
独游西岩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编辑本段注释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
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③生:语助词、无义。
[1]
编辑本段作者
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2]
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辛弃疾的始祖辛维叶,在唐曾任大理寺评事,由陇西狄道迁济南,故为济南人。高祖辛师古,曾任儒林郎。曾祖辛寂,曾任宾州司户参军。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仕于金,先后为谯县、开封等地守令。辛弃疾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 辛弃疾的画像(20张)
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又圆滑、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另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使他的官职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并在江西上饶的带湖畔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于当年重回故宅闲居。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天溘然长逝,享年67岁。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他作为南宋朝廷大臣而写的一篇文章《议练民兵守淮疏》,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这篇应用散文感情炽热,构思缜密,层层深入,有理有据,语言也精确、简洁。文章仅用了六百余字,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不枝不蔓,一气贯通,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预测、字字落到实处,质朴无华,明晓畅达。一位豪迈旷达的词人,根据不同的文体的需要,能够写出如此严谨、朴实的应用文,可见一位大手笔,在写作中是不能囿于一个狭窄天地中的,应该熟练地掌握几套笔墨,既有自己喜爱的体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写出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别类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术家,虽擅长一种兵刃,但对其他武器也能舞动一样。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节选自《应用写作》1998年第1期,《词坛巨擘 公文高手——读辛弃疾<议练民兵守淮疏>》)。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南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词中,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另外,在《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安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胸怀壮志无处可用,表现在词里就是难以掩饰的不平之情。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他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成悲壮的基调。辛词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他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他将豪放词推帜至一个顶峰.
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而对于庸俗圆滑、面对民族危亡无所作为的官僚,辛弃疾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厌恶,在《千年调》中他勾勒了这类人物的丑态:“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然而正是这样的人充斥官场,把持权位,引导着一条苟且偷安的道路。他愤慨地写道:“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卜算子》)
当辛弃疾带领不多的人马冲过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在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当代注本以邓广铭先生作的《稼轩词编年笺注》最为流行。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编辑本段赏析

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
在古代游纪体诗词中,以“独游”为内容的十分鲜见。“独游”,顾名思义,就是孤孤单单没有人为伴的游历,同时心情又很郁闷,很显然,作者辛弃疾此时就属这一类。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冬,他被诬陷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纪游之作。
开头“青山”两句,写出了词人对青山的一片痴情。他似乎想把巍然独立的青山招到近旁,可青山却无动于衷,于是便发出善意的埋怨:青山啊,你那么高傲,有谁会喜欢你呢?“偃蹇”,有高耸、傲慢之意。青山屹立不移,不随人俯仰,这或许就是词人想象中的高人逸士的性格吧!苏轼诗云:“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越州张中舍寿乐堂》)。看来,巍巍青山绝不同于热衷功名利禄的市侩之辈。在辛弃疾的笔下,青山也总是被写得气象不凡、通达人情的。比如他写:“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虞美人》)。“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作者同青山之间,“情与貌,略相似”,真可谓彼此仰慕,心心相印了。
“岁晚”两句写貌似傲岸的青山对词人充满了情意。岁暮寒冬,青山劝词人到山中溪边来住,相互为伴,以御寒风。可见,作者“独游西岩”是在冬天。但更深一层揣摩,似乎应该把自然界的寒,理解为政治上的失意。作者正是在恶劣的政治气候逼迫下,闲居山野,得到青山深切关怀的。
下片着重写山中明月,既承接上片“劝我溪边住”,又另辟新的境界,展示明月与词人的情谊。“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人在山中,见不到地平线上升起的皓月;当月露山头,已是高悬中天了。这两句写出了山中望月的特点。那一轮素月,是悄悄爬上山头,关切地探望可敬的词人呢,还是高高地亮起一盏天灯,遍洒银辉,和青山、溪水一起形成一种令人沉醉的意境,给词人带来不尽的遐想?
结尾两句,由抬头望空中明月到低头见溪中月影,好似明月由“天高处”进入溪水中来了。词人形影相吊,住在山中溪畔,唯有流水中浮动着的月影相陪,这是多么难得的伴侣,多么难得的友情!“夜夜”句还表明,这次游山逗留了不止一日。明月不仅有形有影,而且有意有情,你看它默默地听着词人读《离骚》呢。从明月由“来”到“去”,说明词人深夜未眠,足见其忧愤之至。
这首词语言简洁,内容深刻含蓄。初读全词,似乎作者寄情山水,与青山明月相交游,心情轻松愉快。细加品味则不然。词中描写的是: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词人孑然一身居于山中溪畔,长夜无眠,独咏《离骚》。这是一幅多么凄清、幽独而又含有晶莹色泽的图画!这图画中的主人公,不正是有志难申、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作者形象吗?
词中的青山和明月,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的偏见,高尚、正直而又纯洁。当作者罢官之际,被“严寒”所逼之时,得到敬重的,只有它们——青山和明月,情深意切,成为自己的知音。
在章法上,上片不说自己游山,而说青山“劝我溪边住”;下片不说自己月夜读《离骚》,而说明月听《离骚》。以客写主,不仅含蓄蕴藉,情趣横生,而且有力地衬托出作者的高洁品格。尽管他为世所弃,无从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却仍然保持着“一片丹心在玉壶”的美好情操。
听读《离骚》,从“读”这个行动来说,是写实,但其中另有寓意。《离骚》抒发了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郁愤不平之情。辛弃疾一生渴望收复中原,却屡遭投降派排斥和打击,不为朝廷所用,不得已闲居乡里,“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满腔忧愤之气,很难用一二句话表达出来,借用屈原的《离骚》,恰好充分地表现了作者的心情。看似信手拈来,不留痕迹,却显出作者的非凡功力。轻轻一笔,就使全词的主题思想迅速得到升华。[3]

西岩,在今江西上饶市南六十里。此地岩石拔地而起,形如覆钟,中空而悬石如螺,有滴水缘石垂落,水气清冷,为游览胜地。时作者闲居上饶带湖。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欲招青山,而青山不来,于是责怪青山骄傲、傲慢,说从此有谁会再来喜欢你?妙语解颐,并非真的怨山,只是从侧面表现出诗人的孤寂情怀。本来,山何尝能“招之即来”,语似“无理”,愈见此刻难以自处,无限悲凉。“偃蹇”,《左传哀公六年》:“彼皆偃蹇,将弃子之命”。杜预集解:“偃蹇,骄敖(傲)”。或谓原义高耸,引申为骄傲、傲慢。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怜”,宠爱,喜欢。白居易《白牡丹》诗:“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三、四句一转,别出新意:“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时移景异,瞬息到了寒冬腊月,青山也感到冷落孤单,它主动邀我来到溪边同住。这时山与人的关系称得上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生”,语助词。水光山色,竞来与人相娱了。李白《独坐敬亭山》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钟惺评曰:“胸中无事,眼中无人”(《唐诗归》)。胸中坦荡,虽“独”而不孤;眼中容不得半点尘埃,白眼看那些丑恶庸俗之辈。上片不露声色,作者的郁勃之情,于下片始显露出来。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从上片“唤我”已见青山多情,而如今原在九天搜趣网高处的明月也在山头出现,似也视我为知己了。物、我、景、情融溶亲密,一派恬淡自适情怀。最后浅浅着笔,深沉含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不说清溪映月,却说月潜入清溪,而它只到听我读完《离骚》方才回转。“去”,表示行动的趋向。“卒章显其志”,却仍然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这首词题作《独游西岩》,实为西岩夜读。先说青山招而不来,后却发生了变化,不仅不用“招”,反而来“唤我”。用笔轻灵,奇思妙趣,触处可见。“辛之造语俊于苏”(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于此词可见。而且在表现作品的思想内涵时,“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只从“读《离骚》”轻轻逗出。司马迁曰:“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史记》卷八十四《屈原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这部“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鲁迅语)的作品,全诗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屈原在楚怀王时曾任仅次于令尹的要职左徒,积极从事改革活动,一度得到怀王的信任,后遭谗见疏。楚顷襄王时由于执政者的嫉恨,被放逐到江南。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结果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许多方面屈、辛有相似处。
作者文治武功,才气超然,但和屈原一样,未得施展抱负。虽然上饶带湖的豪华别墅,朱熹路过时,“潜入去看,以为耳目所未尝睹”(陈亮《与幼安殿撰》),但对于只愿“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的辛弃疾来说,仍是何等难堪!明乎此,对题虽曰《独游西岩》,而全词关脉则在夜读《离骚》,当可有深一层了解也。
http://baike.baidu.com/view/2781336.htm

上一篇: 清风徐来慢拂柳下一句(清风徐来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篇: 这是最后一篇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