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风下一句是什么(“君子之德风 堂下一句是什么)

“君子之德风,堂下一句是什么?“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此语见《论语》:,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

君子之风下一句是什么(“君子之德风 堂下一句是什么)

“君子之德风 堂下一句是什么?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此语见《论语》: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
  这里君子小人是从地位上区分。君子指在位者,治国为政的君臣;小人指庶民百姓。孔子把在位者的德比做风,庶民百姓的德比做草。说“草上之风必偃”,风吹到草上,草必定会倒伏。这样来说明官德和民风的关系:民风之正,关键在于君子之风。君子之风正,则民风正;君子之风不正,则民风衰。上梁不正下梁歪,在位者自身不正,下面的风气自然就歪。《论语》多处说到这一思想:

孟子离娄上君子之德下一句

我把《孟子离娄上》搜了一遍,真没找到你要的句子。不过下面这个材料也许是你想要的答案。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此语见《论语》: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

  这里君子小人是从地位上区分。君子指在位者,治国为政的君臣;小人指庶民百姓。孔子把在位者的德比做风,庶民百姓的德比做草。说“草上之风必偃”,风吹到草上,草必定会倒伏。这样来说明官德和民风的关系:民风之正,关键在于君子之风。君子之风正,则民风正;君子之风不正,则民风衰。上梁不正下梁歪,在位者自身不正,下面的风气自然就歪。《论语//www.souquanme.com》多处说到这一思想:

   你的认可是我解答的动力,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所帮助。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是什么意思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该句出自《论语颜渊篇》,意思为: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全文如下:

论语颜渊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www.souquanme.com,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www.souquanme.com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翻译: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www.souquanme.com,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对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检讨自己的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论语颜渊》简介:

《颜渊》是《论语》的第十二篇,在《论语》中是比较重要的一篇。其中关于“克己复礼为仁”的记述,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孔子认为,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您好,该句出自《论语 颜渊》。
这里君子小人是从地位上区分。君子指在位者,治国为政的君臣;小人指庶民百姓。孔子把在位者的德比做风,庶民百姓的德比做草。说“草上之风必偃”,风吹到草上,草必定会倒伏。这样来说明官德和民风的关系:民风之正,关键在于君子之风。君子之风正,则民风正;君子之风不正,则民风衰。上梁不正下梁歪,在位者自身不正,下面的风气自然就歪。
希望能够帮到您。

《论语》君子之风

《论语》君子之选自哪里?????急求。。。。。。
《论语》中的君子之风[ 2009-7-16 19:27:00 | By: 任晓丹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善其身是为人从政的前提。而谈到论语中的修身之道,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君子之风”。“君子”二字在论语这本区区两万言的经典中,就出现了107次之多。但究竟什么是孔子本人眼中,乃至儒家理论学说的君子的定义呢?这显然不是能够一言以蔽之的,那么,让我们回到论语的原文中,来略作分析吧。一,君子之孝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6�1学而》) 在这一篇中,君子之风体现为“孝悌”二字。孝者,孝顺父母,悌者,敬爱兄长。“孝悌”乃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作为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所必备的品质中最为基础的一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连犬马,出于本能,都知道应该要供养父母;而作为君子,当然不仅仅是要知道供养父母,而更应该怀着一颗感恩孝敬的心来侍奉父母。只有做到这基础的一点,才可立本,才可能在道德修养上有更高层次的发展。 在当今这个繁华社会中,我们奔忙于日新月异之间,但我相信,君子之本却依然是所谓的“孝道”。我们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有学历、地位、财力等等,但“孝顺”却是一个人为人最基础也最本真的要义。我们剥离开这社会附加给人的一切粉饰的外在,留下来的那些最为人性的的纯粹之中,一定有一个“孝”字。我曾不止一次的见过许多身陷囹圄的人们,他们或许曾经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无一例外的是,当谈及家中牵挂的老人时,潸然泪下,悔不当初。在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人最后也最耀眼的光芒,那么我会说,他是一个做了错事的,好人。相反,如果一个人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却无法做到孝顺父母关爱家人,那么我们又如何能相信他能为朋友两肋插刀,为事业鞠躬尽瘁? 中华传统,百善孝为先,我们应该感恩、回报,以立君子之本。 (2)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长寿而欢喜,一方面因为他们年事已高而忧虑。这种略带矛盾的心态将一颗孝子之心刻画的淋漓尽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或许是世上最无奈也最痛彻心扉的悲凉了。父母将他们的青春无所保留的奉献给了我们,看着我们一路成长。但往往当我们羽翼丰满之时,却恍然发现父母竟已是一夜白头般突然老去。于是,我们只能焦急又心痛的珍惜他们的夕阳时光了。所谓君子,正是在于他能够体味到父母的奉献,并时刻警醒着自己,回报父母的时光有限,不要留到时不我待之后才后悔莫及黯然神伤。君子之孝,正是体现在这一喜一惧之中。而我认为惧的感情其实更深刻,也更动人。我们只有时刻心怀着这对于岁月无情的畏惧,才是爱之深,情之切。二,君子之学(3)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6�1雍也》)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曾说“君子不器”,所谓器,即像器皿一样只有一定的用途。这与本章中所说的“博学”显然形成了一种对比。《论语译注》中说“古代知识范围狭窄,孔子认为应该无所不通。后人还曾说,一事之不知,儒者之耻。” 由此可见,在孔子心目中,真正的君子,应该是不同于“百工之人”的。百工之人,往往长于一事,不及其他, 以一技之长谋求生计。而“君子”,则应该有着广博的学识。但是事实上,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有一技之长足以谋生就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应而也难怪会有人讽刺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因此来批评他的“君子不器”这一观点。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想,所谓的“君子不器”实际上解释了一种人生态度,正如庄子所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也就是说,孔子所阐释的“君子不器”,如果我们将其看作是他对于自己,同时也是对于诸多君子的求学态度的一种要求,那么也未尝不可。而实际上,孔子也在其一生中也表现出了他的这一态度,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已经是晚年的孔子,仍然如此痴迷于《易》,甚至希望再多活几年,以把《易》“吃透”,可见其好学之处。君子的广博学问,其实也就是在这种好学不已的态度下产生的结果。(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这一章中,孔子提出了“知”与“智”关系。如果说前一章的“君子博学”讲究的是君子之学的内容,那么这一章阐述的就是君子之学的态度。求学之人追求的,无非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问及“知道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洋洋洒洒滔滔不绝。但敢于承认“不知道”的,我认为,这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勇气。说是智慧,是因为“知道我还不知道什么”比“知道我知道什么”更高了一个层次。只知自己所知的东西,无形中就把视线局限在自己的领域中,固步自封,止步不前。但只有知道了自己还不知道的东西,才意味着你看见了更广阔的世界,你知道了自己应该努力和追寻的目标,也才能继续把“不知道”,变为“知道”。 说是勇气,是因为这种“不知为不知”事实上是一种对自我的充分的自信和坦率,敢于正视自己,完善自己。正是这“不知”,让我们摆脱了一叶障目的伪装,摆脱了向周围人们博取赞赏的虚荣。勉强自己无所不知,只会让自己的灵魂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坦然的承认自己不知,反而意味着一种释然,一种淡定,一种高高在上的无所畏惧。三,君子之乐(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本章从学习入手,但想谈的应该不仅限于学习,而是谈了在成就君子的道德风范的过程之中的三层境界。如果我们审视这三个境界,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由己及人的蜕变。第一层境界就是“学而时习之”,是学习而且付诸行动。说的是“学用之乐”,学习而有所得 ,可以传授、分享给别人,就进入第二层境界——“有朋自远方来”,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知道与不知道的知识与大家交流,互通有无,这是“沟通之乐”;遇到别人对自己的不了解、不理解也感到懊恼,才是君子的第三层境界——“人不知而不愠 ” 即“修德之乐”。君子之乐,不在锦衣玉食,不在平步青云,而恰恰在这“学用——沟通——修德”的修善其身的过程中,自得其乐,陶然忘返。(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第六》粗茶淡饭,身居陋室,为何颜回不忧反乐?孔子曾评价颜回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在孔子眼里是没有人能达到颜回的好学程度的。“颜回之乐”不是喜欢“箪瓢陋巷”式的生活,也不是能够在贫困的生活中换个思维角度而“想得开搜趣网”的“自得其乐”,更不是在穷日子中“找乐子”。“颜回之乐”其实是一个有社会责任的青年学者专心钻研学问并在学问的提升中感受到的乐趣。颜回的“不改”正是“安贫乐道”之“安”;颜回“其乐”正是“安贫乐道”之“乐”;颜回之乐正是这种“得道之乐”。于丹教授说,“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的确,在现代人眼中,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求得安乐,更应该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的有所作为,去追求更多的完善和幸福。但我们讨论的是,在儒家理论中的所谓君子,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居陋室,心系天下。颜回的安贫乐道,并不是一种屈服和沉沦,更是一种“君子之志”——志在治学,志在安民,志在报国。他们出离于自身际遇的患得患失,在一种远大之中安宁淡薄。 四,君子之友(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君子讲团结,而不会互相勾结;而小人反之。君子讲有原则的团结而不盲从附和,而小人亦反之。君子庄矜而不争执,合群而不闹宗派。孔子在谈到君子的为人处世时,巧妙的应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君子和小人的迥异跃然纸上。关于这一章,我联想到了在国际关系中,我国向来主张的“求同存异”。其实想来,中华古国,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的也一直都是一个翩翩君子的形象,用君子之友来论述也恰如其分。当今世界,有人提出了文化冲突论,预言文化差异将成为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在这日新月异百花齐放面前,我国却提出了一个“和谐世界”的概念。何谓“和谐”,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相生相成。我们寻找不同国家之间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利益,来达到一种平衡的稳定;而不是指望着将几股力量纠结成一派势力,更不想在某一方的压力下亦步亦趋。小人之友,不过是一处杂草丛,看似紧密,却朝向不同的方向,一场风雨就打得支离破碎。君子之友,正如一片竹林,保留有每一个个体独立而执着的品格与操守,又共同汇成了一片绿海,风过之处,心旌荡漾,同呼吸,共命运。五,君子之义(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的义利观应该如何?孔子的言论为我们解答得清晰又透彻。就好像之后的亚圣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利与义之间,小人们会更倾向于前者,而对比之下,君子们则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但是相比之下,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孔子比起孟子,更为高明。原因就在于,他的“义”与“利”的选择,取决于“仁”。他在里仁一节中说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相比起孟子的“义无反顾”地在二者之间只取其一,孔子所说的“见利思义”“以其道得之”显得更具有可行性,也更符合人们的一般认识。在“仁”的大前提下,君子有权进行自主的选择,两者兼得。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所谓的“利”,而君子之所以是“君子”而不是“小人”,就是因为他内心的一把“仁”的标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不是“小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孔子口中的“ 君子”,不是毫无变通地否定全部,而是有原则地进行取舍。这才是真正明智的君子之所为。 如果要将以上十章中的君子之风略作概括,我选择“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之于孝,孝悌为先,心系感恩;君子之于义,见利思义,以道得之,此为仁。为人则仁,便能无所忧。君子之于学,博学广达,务实求知,此为智。治学则智,便能无所惑。君子之于乐,自得其乐,泰然处之;君子之于友,求同存异,翩然独立,此为勇。处世则勇,便能无所惧。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