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利合于主前一句(进不求名 退不避难 为民是保 而利和于主)

进不求名,退不避难,为民是保,而利和于主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出自《孙子兵法,地形》您将其中的部分字改去,想表达一......

而利合于主前一句(进不求名 退不避难 为民是保 而利和于主)

进不求名,退不避难,为民是保,而利和于主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出自《孙子兵法 地形》
您将其中的部分字改去,想表达一下你对于国家现状的心境吧。希望领导人能看见你所写的,有所改变。

请列出《孙子兵法》中的名句...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兵者,诡道也。
故兵贵胜,不贵久。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破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 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故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补故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 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势者,因力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计篇第一>>
兵闻拙速,未睹工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兵贵胜,不贵久. ----<<作战篇第二>>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不得已也.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谋攻篇第三>>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形篇第四>>
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势篇第五>>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走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
兵无成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虚实篇第六>>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军争篇第七>>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速忿,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九变篇第八>>
卒为专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专亲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合之以文,齐之以武.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
-----<<行军篇第九>>
料敌制胜,计险扼远近,上将之道也.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地形篇第十>>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兵之情主速.
投之死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九地篇第十一>>
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
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火攻篇第十二>>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
-----<<用间篇第十三>>
始计第一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
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
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
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
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yfkRJFppWZ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
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
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
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
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第二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
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
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
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
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中原、内虚于
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
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①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
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
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①:“忌”加“艹”头。
谋攻第三
孙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
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①□②,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
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
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
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
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
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
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
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
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注:】①:〔车贲〕。②:“温”字“氵”旁换“车”旁。
军形第四
孙子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
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
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
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
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
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苤�兀
��皇兄�芤病J枪适け*
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
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兵势第五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www.souquanme.com,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
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①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
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
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
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
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
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
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
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注:】①:“瑕”的“王”旁换“石”旁。
虚实第六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
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
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
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
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
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
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
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
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
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
者也。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
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
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
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
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
短长,月有死生。
军争第七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
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
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
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
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
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
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
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
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
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
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
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常�槭*
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九变第八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
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
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
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
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
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行军第九
孙子曰: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
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
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
军也。平陆处易,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
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
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流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
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旁有
险阻、潢井、蒹葭、小林、□①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
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
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
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
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
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杀马肉食者,军无粮
也;悬□②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③□③,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
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
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
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
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
相得也。
【注:】①:“翳”加“艹”头。②:〔垂瓦〕。③:〔讠翕〕。
地形第十
孙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
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
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
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
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
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
不可不察也。
凡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灾,将
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
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
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
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
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
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
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
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九地第十一
孙子曰:
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围地,有
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撸��岬兀晃业靡嗬�*
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
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泛
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
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
掠,泛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
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
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
兵计谋,为不可测。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
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
所之。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
颐,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也。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
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
也,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如一,政之
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
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
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
也。
九地之变,屈伸之力,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彻者,衢地也;入深者,
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交地吾将
固其结,衢地吾将谨其恃,重地吾将继其食,泛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
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
导,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
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
城可拔,其国可隳。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
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是故政举之日,夷
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
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火攻第十二
孙子曰: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
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
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
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则上。火可发于外,无
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
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夫战胜攻取而不惰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惰之,非利不动,
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
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
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用间第十三
孙子曰: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
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
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
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
神纪,人君之宝也。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
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故三军之
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
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
者,间与所告者兼死。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
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
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
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
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
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孙武为何不显于春秋之世

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被人们誉为“兵圣”;《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学文化最早、最杰出的代表,被当今人们誉为世界军事理论“瑰宝”。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在誉为信史的《左传》和《国语》中对孙武和《孙子兵法》却无只字述及。在较早的先秦著作如《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管子》等书中也毫无孙武和《孙子兵法》的踪迹可言。《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等军事著作仅在字里行间不同程度反映了孙武的某些军事思想,远非对孙子的介绍。只是到了战国后期如《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才提到孙武及其兵法。人们更多了解孙武和《孙子兵法》,乃是通过很久以后的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以及东汉问世的《越绝书》、《吴越春秋》等书的记载,而这与孙武所处时代相距已三百多年了。 正是因为《左传》和《国语》没有孙武和《孙子兵法》的任何记载,从而引发后世、特别是宋代以后人们对此问题的诸多猜疑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使有些疑问得到澄清,但一个根本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这就是“为什么《左传》对孙武及其兵法没有任何记载” 的问题。以往学界对此问题都有所述,但笔者认为所述理由仍不能令人心服,故作文以求教诸仁。 一、以往对“孙武及其兵法不见于《左传》记载”问题的解释及笔者歧异 (1)比较权威的对“孙武不见于《左传》记载”给以解释的是清末著名学者毕以珣。他说“按武惟为客卿,故春秋左氏传言伍员而不详孙武也。其史称伐楚及齐晋者。盖武以客卿将兵故也” (1)。这里毕氏把孙武不见于《左传》的原因归结为孙武是“客卿”。(严格意义上说,毕氏称孙武为“客卿”是不妥的。“客卿”乃战国秦官名,其意指以客礼待外国来的、地位相当于“卿”的人。此处应该称“客官”较为妥当,《吴越春秋》有“客官于吴”语。如果是对人的敬称,则可。本文作者只把“客卿”作为敬称或客官。)但是,据《左传》记载,早在吴国首次称王的寿梦二年,到吴国教吴国人射御、乘车、战阵的第一个人,就是楚国人巫臣,身份也是客卿。“巫臣请使于吴,晋侯许之。吴子寿梦悦之。乃通吴于晋,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阵,教之叛楚” (2)。正是在客卿巫臣的谋划下,吴国在发展史上实现了两个飞跃,一是学会了车战、阵战并在对楚的战争中取得连续的胜利;二是使吴国在外交上摆脱了封闭状态,开始了和中原大国的交往,“通吴于上国”。对于客卿巫臣,《左传》记载的字数较多。 其次,和孙武同时代,在吴国和孙武同为客卿的还有伯嚭、伍子胥、华登、徐承等人,伯嚭、伍子胥为楚国人,华登为宋国人(后奔楚),徐承为徐国人。前二人都对吴国作出重要贡献,华登、徐承对吴国没有伍子胥等人贡献大,但《左传》、《国语》都有他们的记载。至少也提到他们的名字和主要事迹。可见毕以珣所说孙武因为是客卿而不见于《左传》记载是不对的。 (2)另一种意见认为《左传》没记载孙武是因为《左传》记北方的史实较详,对南方则不免遗漏。意思是说,因为孙武所在的吴国在南方,所以《左传》遗漏了对孙武的记载。(3) 这种因地域方位而导致《左传》没有记载孙武的解说之词,很难令人心服。因为同为南方之国,《左传》对楚国的军事、政治、人物及国家的有关活动的记载是很详细的。甚至很多北方大国也没有象楚国那样被《左传》记载的细微。我们只要打开《左传》便一目了然。更不要说与孙武同在南方的吴国,《左传》对伍员的详细记载了。(包括伍员缘何由楚国到吴国、奔吴国的过程和参与帮助阖闾夺取政权等)因此,地域和方位不是问题的关键。 (3)有人认为,历史是客观存在,人写历史就有倾向性,就有详略之分,并以《资治通鉴》未见屈原之名为例说明(4)。另有意见也认为《左传》未记载孙武“有《左传》作者的立场问题”(5)。这种说法在理论上是没错的。但是,具体到孙武及其《孙子兵法》为何不见于《左传》记载,不能仅凭猜测。对于几乎有同样的经历和实践,《左传》对其他人记得详,对孙武却只字不提,笼统的用这一道理概括是不能令人心服的。《左传》作者的“历史倾向性”是甚麽?为甚麽对其他人就应该“详”?为甚麽对孙武就该“略”?作者的立场与孙武究竟有何相悖?为甚麽在记载上对伍员和孙武有如此大的反差?不知此种意见所指“《左传》作者的立场问题”含义是甚麽? (4)一种意见认为《左传》未记载孙武“有孙武本人方面的原因”,具体说就是孙武淡于名利,正如孙武自己在《地形篇》所云“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这种说法,清人孙星衍很早就提出来了。他说孙武“入郢、威齐晋之功归子胥,故春秋不载其名,盖功成不受官” (6)。 此说法令人不能信服之处在于,把孙武对功名态度的主观愿望与《左传》对史的记载原则混为一谈。换句话说,孙武希望不希望史家记载他的功绩是一回事,而史家能不能记载他的事迹则又是另外一回事。况且,伍子胥在吴国强国过程中的功劳,也不是因为孙武“功归子胥”的结果。因此,认为孙武淡于名利、功成身退是《左传》对其只字不提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5)有人认为“孙武事吴虽贡献巨大,而其身份是客将,并且是协助伍子胥参与吴国霸业的,没有点出孙武之名是可以理解的(7)。 就“客”而言,客将与客卿等位,所以此种理由与第一种意见类同,无须反驳。况且“贡献巨大”与“身份是客将”并不是天然的一对矛盾。《左传》作者不会置孙武“巨大贡献”于不顾,以其“身份是客将”为由不予记载。至于“协助伍子胥”,首先要看伍子胥本人在吴军中的地位,要看孙武的功绩与伍员相比是否突出。如果他功绩超过伍员,则这种理由是没有说服力的。其次,姑且不论孙武是否是“协助伍子胥”,即使是“协助伍子胥”,那也决不是《左传》只字不提孙武的理由,因为在《左传》里,作为协助主帅的将军都不乏记载。如,伍胥和伯嚭在阖闾三年曾就以协助主帅吴王伐楚而被《左传》记载。因身为“协助”地位而《左传》“没有点出孙武之名”恰恰是不“可以理解的”。 (6)明代宋濂认为孙武不见于经传是正常现象。他说:“春秋时列国之事赴告者则书于策,不然则否。二百四十二年之间,大国若秦楚,小国若越燕,其行事不见于经传者有矣,何独武哉!”//www.souquanme.com(8)我们现在认为孙武不载于《左传》、《国语》是不可思议之现象,而鸿儒宋濂却轻描淡写的认为是很自然的事。窃以为,其主要原因是,在落后封闭的封建专制社会里,封建文人既不可能充分认识《孙子兵法》的价值,更不可能预见到《孙子兵法》在今天国内外各领域所体现出的伟大意义。 二、孙武虽然“卒以为将”,但却没有担任过统帅或主将 孙武是在阖闾三年(前512年)通过向吴王晋献兵法和“小试勒兵”的面试考核而“卒以为将”的(9)。从此,吴国对外的军事活动较为频繁。从现有记载看,孙武没有担任过统帅和主将。如:孙武为吴将的当年,吴国伐徐国,据《左传》(10)、《史记》(11)载,此次统帅为阖闾。 阖闾四年(前511年),《左传》记载“吴人侵楚”,属偏师疲敌行为,《左传》(12)、《史记》都没提统帅为谁的问题(13)。但决不会是孙武。 阖闾五年,吴伐越,这次战役是吴越交兵之始。《左传》(14)、《史记》(15)都认为吴军统帅为吴王阖闾。 阖闾六年,楚、吴豫章之战,《左传》未提(16),《史记》明确指出统帅是伍子胥(17)。 阖闾九年,吴楚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战役,这就是柏举之战及其后的五战五捷和入郢之役。从《左传》(18)、《史记》(19)记载看,这次战役的统帅也是吴王自己。 阖闾十一年,吴伐楚。《左传》载统帅为终累( 20)。《史记》载是夫差(21)。 阖闾十九年,吴伐越。《左传》(22)、《史记》(23)两书都载明,吴军的统帅是阖闾。 夫差二年(前494年),吴伐越。《左传》(24)、《史记》(25)都记载吴统帅为夫差。 又,夫差二年,吴侵陈。《左传》(26)、《礼记》(27)载统帅为吴王。《史记》无载。 夫差三年,吴应蔡昭公之请,遣师入蔡,迁蔡于州来。《左传》(28)载吴师统帅为泄庸。 夫差七年,吴伐陈。此事《左传》载(29)。《中国历史大事编年》(30)云统帅是吴王自己。 夫差八年,吴伐齐至鄫,《左传》(31)、《史记》都载(32),这次行动统帅是吴王。 夫差九年,吴伐鲁。《左传》(33)、《史记》(34)两书都认为统帅是吴王夫差。 同年夏,吴伐邾。《左传》载“大宰子余讨之”(35),子余即伯嚭。统帅当然是伯嚭。 夫差十一年,吴伐齐。《左传》(36)、《史记》(37)都记载统帅是夫差,舟师主将是徐承。 同年冬,吴救陈。《左传》载(38),这次军事行动的统帅为季子。 夫差十二年,吴伐齐。《左传》(39)、《史记》记载(40),这次战役吴国统帅为吴王(兼中军主将),其余上军、下军、右军主将分别是胥门巢、王子姑曹、展如。 夫差十四年,吴王与诸侯会黄池。《左传》(41)、《史记》(42)都载统帅是吴王。 因为,从司马迁《史记》“阖闾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43),以及“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44)的记载看,笔者以为,所谓“北威齐晋”就是指的夫差十二年艾陵之战大败齐国和夫差十四年与晋国的黄池之盟。“南服越人”在“北威齐晋”之前, 按司马迁之说,我们把孙武的军事活动的终了也定格于黄池之盟。 以上是笔者列举的孙武到吴国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区间内所发生的吴国对外战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列举的吴国对外十八次战役行为中,吴王亲自担任主将或统帅就有十二次。另外伍子胥、伯嚭、终累、泄庸、季子各一次。不知统帅为谁一次(此役是采纳伍员偏师伐楚的建议而进行的)。从记载看,孙武没有担任过统帅或主将。从《左传》记载看,在吴国,由吴王及王室成员亲自担任对外战争统帅似乎是很自然的事。如,伍员初到吴国曾建议吴王僚伐楚,遭到还没做吴王的阖闾极力反对而作罢。阖闾当了吴王于伐楚之前(阖闾三年),对伍员的一段话很说明问题。“初而言伐楚,余知其可也,而恐其使余往也,又恶人之有余之功也,今余将自有之矣。” 三、孙武虽然身后以兵法成名,但在当时兵法却为他人而作 古人以至今天的我们,主要是通过《孙子兵法》而了解孙武的。孙武的身后成名,也主要是《孙子兵法》使然。没有《孙子兵法》的称名于世,当然也就没有孙武的成名于世。这在春秋末期亦然,孙武军事活动的时代,尽管吴国的强盛是孙武兵法谋略实践的结果,但由于《孙子兵法》没有称名,所以孙武在当世也就不会成名。孙武所作兵法不是为自己而作。因为在今天看来这个兵法通篇都是以统帅或主将的口吻和身份所写,当然也就是为身份是统帅或主将的人所用。而孙武未来能否担任统帅或主将,在他写兵法时纯属未知数。从上面所列史实我们看到,孙武没有担任过统帅和主将。 《史记》载孙武“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45),曹操在《孙子序》文中说孙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十三篇”(46)。孙武写兵法是为吴王而不是为自己个人而作,至目前看是没有异议的。至于孙武为什么为吴王写兵法?唐陈嗥说“孙武以书干阖闾……庶必见用” (47 ),宋梅尧臣也认为“武以十三篇以干之”(48),毕以珣《孙子叙录》也认为“是其干之之事也”。为吴王写兵法以“干吴王”,是孙武给吴王写兵法的目的,也是没有异议的。“干“字,在此作自荐于、迎合、求取解。孙武迎合吴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通过给吴王写兵法这种自荐形式,以求取自己的政治地位。既然孙武是为吴王而写兵法,当然就不会在兵法前面署上“孙武”的名字。既然没署“孙武”的名字,别国当时也就不知道有《孙子兵法》,也就自然不会知道有孙武其人(孙武既非统帅主将,也非公子公孙卿大夫公室公族之人)。 孙武给吴王所写兵法的书名,也就是现今《孙子兵法》的最早名称,笔者认为应该是《十三篇》或《兵法十三篇》。因为,我们把吴王“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这句话,可以按今天的语法,句读为“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孙武为吴王写兵法,没有使自己在当时成名,但却为吴国的对外战争提供了理论支撑。使吴国在指导战争过程中由盲目走向自觉,由感性走向理性。同时,也使吴国进入军事上的辉煌时期。为说明孙武所写兵法的作用,笔者仅以吴国对外战例来解析说明。 孙武于阖闾三年见吴王并被任为将军。在见吴王之前,孙武把兵法已经交给吴王了。这说明孙武所写兵法至少在此之前就为吴王所了解;由于孙武是被伍员引荐给吴王的,所以,孙武给吴王所写的兵法,伍员会了解的更早。因此,我们探讨孙武军事思想对吴国的影响,就时间来说,要稍微超前。且,这种影响只能在阖闾上台前的吴国和阖闾上台后的吴国之间进行比较,才有说服力。 (1)阖闾上台后,励精图治,国内出现欣欣向荣景象。阖闾三年冬,楚国正直而有卓识的政治家令尹子西谈到吴王时说“吴光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49)。说他遇到天灾“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不知旷”。吴王在国内实行的治国思想乃是受孙武军事思想影响的结果。孙武在兵法中强调“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民不畏危”(50),“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51)。阖闾的做法与孙武兵法中的主张,何其相似乃尔。 (2)阖闾三年冬,吴王问伍员:“伐楚何如?”伍员说:“若为三师以肄焉,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则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52 )伍员的疲敌战术正好是孙武兵法所特别强调的一贯思想。孙武在兵法中反复提出:“佚而劳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53),“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54),“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故敌佚能劳之”,“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55),“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从中可以看到,伍员向吴王提出的的疲敌战术完全吻合孙武的疲敌思想。伍员是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年)到楚国的,与阖闾相识已十年多了;伍员向吴王物色刺客专诸而成为阖闾心腹也有多年;阖闾上台也已是第四个年头了,伍员是在阖闾刚上台的当年就被任命为预谋国事的负责外交的高官。令人惊讶的是,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吴王和伍员都没提出过上述治国思想和疲敌战术,而恰恰在孙武向吴王献出兵法后,吴王和伍员都提出了新的治国治军思想。这难道是巧合吗 ?这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孙武的军事思想已成为吴国的治国治军纲领。 (3)阖闾七年(前508年),“楚囊瓦伐吴,师于豫章,吴人见舟于豫章 ,而潜师于巢。冬十月,吴军楚师于豫章,败之,遂围巢,克之,获楚公子繁”(56)。这种示形于东而击于西,分与合结合战术是典型的孙武兵法思想,“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57)。这次战役与孙武“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为巧能成事者也”(58)的说法,简直是互为翻版。令人惊叹不已的是,究竟这次战役是完全按孙武的军事思想布置的结果,还是孙武的上述军事思想是对此战役的科学总结;拟或二者兼而有之?世上竟有如此吻合之事? (4)阖闾九年,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伐楚战役。由开始的三战三捷,柏举之战,清发之战,雍澨之战,五战五捷及郢,达到了吴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整个战争过程充分体现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柏举之战阖闾之弟夫概王看准楚国令尹“囊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发制人大败楚军(59),正是依据战前伍员、孙武对“楚将囊瓦贪,而唐蔡皆怨之”敌情的客观估计(60),这实质也是孙武“主孰有道,兵众孰强”(61),“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62)原理的运用;后来夫概王提出的“困兽犹斗必败我”,乃是孙武“穷寇勿迫”(63)原理的运用;夫概王紧接着提出“半济而后可击”,乃是直接运用孙武“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64)的兵法内容;后来发生的“楚人为食,吴人及之,食而从之”,乃是孙武“故智将勿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65)的实战运用(这次战役的统帅是阖闾,夫概王是主将之一)。这场大战役,孙武的军事思想得到较系统的运用和检验。从吴王、夫概王、伍员等能把每一步军事行动建立于自觉的军事思想指导之下,这说明孙武的《十三篇》兵法理论已经被吴国领导集团所掌握,并成为吴国的军事纲领。为吴王作兵法,其实就是为吴国作兵法。笔者冒昧的认为,孙武最早献给吴王的兵法很有可能是以吴国国家的名义发布的。 此次伐楚,是在短时间内连续大败楚师而占领楚国首都郢的。在楚国逗留了近一年,第二年秋,吴王又大败而归。这近一年的时间引发的矛盾有:越国王允常趁吴师在楚之机,率师进入吴国;阖闾之子子山与阖闾之弟为争楚国令尹之第发生矛盾;秦国出兵援楚大败吴军;阖闾弟夫概王回吴自立为王;楚国兴楚集团的复国运动(66);长达一年的战争也必定给吴国国力以极大削弱,因为尽管第二年有吴太子终累败楚舟师之举,在以后长达八、九年的时间,吴国都没有发动对外战争。此次吴国由迅速而连续的取得大胜利到后来的大败而归,又从反面验证孙武军事理论没有得到完整而全面的运用。 因为,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多次提出军队大规模、长时间的远征所带来的危害问题。这种危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旷日持久会使军队疲敝,锐气受挫,军力耗损,“久则钝兵挫锐、屈力殚货”;二是长期在外作战就会造成国家开支不足,从而造成国家贫穷、百姓贫穷;“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三是造成农业生产力的的巨大破坏;“丘牛大车,十去其六”,“百姓之费,十去其七”(67),“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68);四是长久的对外作战,也给其他诸侯国的进犯以可乘之机;“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69)。事实上,在吴国以后长时间、远距离征伐齐国及黄池之盟期间,“越子伐吴……大败吴师”(70),楚国乘吴国新败而伐吴,“楚子西、子期伐吴”(71)。从中,一方面我们可看到孙武在军事上的英明和远见卓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孙武在吴军中的地位既不是主将或统帅,更不是决策者,否则吴国不会面临上述危害。笔者认为,孙武关于如何争取战争胜利的战略战术思想,吴王掌握运用较好;而对于孙武兵法思想的完整性,特别是战略性方面,吴王(特别是夫差)掌握运用的较差。 吴国因为运用孙武兵搜趣网法思想而“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使吴成为大国、强国。但是,同时也因为吴国不能完整全面掌握运用孙武思想、孙武没有担任统帅或主将,使吴国在到达事业顶峰后迅速衰落,以至灭亡。这也就是孙武为他人作兵法,而自己又不能直接决策、实践兵法的历史局限性和悲剧。 四、孙武虽然与伍员等同属客卿,但地位相差较大 孙武与大约同时的伍员、伯嚭、徐承等客卿(客官)相比,在吴国政权机构内,实权地位有较大的差别。 首先,孙武与伍员、伯嚭、徐承等的职官等级差别。伍员、伯嚭、徐承的职官等级为“大夫”。伯嚭是在阖闾三年,“伯州犁之孙伯嚭亡奔吴,吴亦以嚭为大夫”(72)。“徐承率舟师将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杜预注“承,吴大夫” (73)。“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申胥谏曰”。注曰“申胥,吴国大夫”(74)。“吴王还自伐齐,乃讯申胥曰‘……此则大夫之力也’”(75)。孙武,按司马迁的记载,只是“卒以为将”,没有在《史记》的任何篇章标明其为“大夫”。司马迁是历史上第一个向后人系统介绍孙武的人,如果孙武被封为大夫,司马迁是决不会漏误的。周代,宗周及诸侯职官等级分为卿、大夫、士,卿分上、中、下三级,大夫也分上、中、下三等。这些职官等级在西周分封制下,都被每个诸侯国的公族所把持。特别是卿一级。春秋时,特别是春秋末期,这种状况被打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被打破。西周分封制从根本上被打破乃是战国时候的事。因此,春秋末外来人能在吴国任为“大夫”,反映了一个人的地位问题。这就是孙武和伯嚭、伍胥在职官等级上的地位差别。 其二、孙武和伍员、伯嚭在政权职务上的地位差别。伍员在政权机构中的职务是负责诸侯国之间外交事务的高级官员“行人”。在阖闾一上台时,伍子胥马上就被任命为此职,“阖闾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76)。伯嚭的行政职务最高担任至“太宰”,“搜趣网伯州犁之孙为大宰以谋楚”(77)。这个职务春秋时在各国都不是最高官,惟独在吴国却相当于宰相。而孙武,《左传》我们且不论,至少《史记》没有记载他担任何种行政职务。“行人”和“太宰”,属于政权机构中的高官,特别是相当于宰相的“太宰”,这不是一般的担任“将军”职务的人所能比拟的。 其三、孙武与伍员、伯嚭在职权方面的地位差别。对孙武,开始吴王阖闾只是说“知孙子能用兵”而任孙武为将。对伍员则是“与谋国事”(78)。这明白不过的说明伍员除参与军事上的谋划之外,主要是参与国家重大国事的谋划,也就是说伍员已是上层参与决策者之一,随之而来的就必然是职权的扩大。至于伯嚭,由于身为相当于宰相的太宰,其职权范围是不言而喻的。仅据《左传》记载,除谋国政之外,伯嚭参与对外战争的战略谋划——“谋楚”(79);有外交权,鲁、吴两君会于鄫,“大宰嚭召季康子……”(80),“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大宰嚭请寻盟”(81);此外,伍员与伯嚭还作为吴王的助手随军出征(82)。 其四、孙武与伍员、伯嚭在军权方面的差别。据《左传》和《史记》的共同记载,伍员和伯嚭都担任过统帅或主将,即是说二人都有统兵权。“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将兵伐吴,吴使伍员迎击,打败楚军于豫章”。“邾子又无道,吴子使大宰子余讨之”。其次,伍员和伯嚭有训练军队之权。“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83)。“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84)。 其五、孙武与伍员对吴国的强大和称霸所起作用有差别。孙武对吴国强大所起作用,按司马迁的说法,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而伍员的作用则远不止此。《国语》有这样一段记载,吴王(夫差)乃讯申胥曰:“……昔先王体德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85)这段对伍员评价的话含两个方面,一是说吴王和伍员就象两个农夫并排耦耕那样共同治理吴国,这既说明伍员在吴国的地位,以及伍员和吴王(阖闾)之间的关系,更说明伍胥在吴国强大方面所起的无与伦比的作用;二是说使吴国打败、并且威名于楚国是伍胥的力量和功劳。又,伍子胥自刎前说:“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于我。”(86)这段话说了三层意思:主要是我的努力才使你的父亲吴王阖闾称霸;你夫差能当上吴王,是我伍员拼死争来的;由于我的功劳大,所以你曾要裂土分封于我。将夫差与伍员的话相对照,知伍员在吴国争霸、强国、拥立等决定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上的作用是除吴王之外最重要的决策人,其地位和作用显然不是孙武所能与之比拟的。 正是由于伍子胥对吴国功劳大,所以能赐封邑。吴国封伍子胥于“申”,所以伍子胥又被称为“申胥”(87)。 此处笔者所谓孙武地位逊于伍员,主要是指爵位分封等级而言。 五、孙武虽然无实际统兵权,但却位尊为吴国军事灵魂 孙武在吴国的地位和作用,只是和伍子胥、伯嚭相比略逊一筹。在吴国的强大和争霸过程中,孙武在军事领域战略战术和谋略的运筹帷幄方面,却是其他人所望尘莫及的。 孙武在吴国军事方面的地位,关键是孙武所任“将军”一职的定位问题。孙武在兵法中对“将军”列为四个等次。一是整个军队最高统帅或主将,即“道、天、地、将、法”(88)、“三军恐惧,大将欲进”(89)、“将受命于君”(90)、“夫将者,国之辅也”(91)等内容所说之“将”。二是最高统帅领导下的具体指挥各军军队之主“将”,即“百里而争力,则擒三将军”、“五十里而争力,则蹶上将军”(92)中之“将”。据《左传》载吴军有时为中、右、左三军,有时为中、上、下、右四军。三是一般的参将、裨将,即“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93)之“将”。这句话,此前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把“将”字作连词用,意思是说如果听从我的谋划,用兵必然取胜,我就留下来。另一种说法把“将”作“裨将”解,意思是裨将听从我(孙武)的军事谋划,用他必定取胜,就把他留下来。笔者认为后一说法较为合理,但不妥之处在于把“吾”字诠释为“孙武”是不对的。理由是,此话出自《计篇》,而《计篇》是《孙子兵法》的总纲,即总的兵法原则,孙武不会把具体的个人,特别是自己写进总纲的总原则中;再者,孙武是以统帅或主将的口吻写的兵法,而他又不是统帅或主将,怎能认为“吾”字就是指“孙武”?退一步说,把“吾”字理解成“吴王”也比理解成“孙武”通顺得多,因为吴王基本上始终是吴军的统帅。“吾”在此处,笔者认为不指代任何具体的人,而是代指“统帅或主将”。如此,则这句话就表达了一条基本的军事原则:将军们听从统帅的军事谋划,指挥他们打仗就必定取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