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前3句是什么`?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经有哪些名言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
灭度者。灭度者。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
诸善根。诸善根。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何以故?何以故? 须菩提!须菩提!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
此经出。此经出。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
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 ◎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
,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须菩提!须菩提! 当知是人,成就最上当知是人,成就最上
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
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 ◎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
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
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当知此处,则为是塔,当知此处,则为是塔,
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 ◎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 以今世以今世
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
人闻, 心则狂乱,狐疑不信。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须菩提!须菩提! 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须菩提!须菩提! 说法者,无法可说,说法者,无法可说,
是名说法。是名说法。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云何为人演说? ◎云何为人演说? 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
灭度者。灭度者。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
诸善根。诸善根。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何以故?何以故? 须菩提!须菩提!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
此经出。此经出。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
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 ◎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
,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须菩提!须菩提! 当知是人,成就最上当知是人,成就最上
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
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 ◎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
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
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当知此处,则为是塔,当知此处,则为是塔,
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 ◎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 以今世以今世
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
人闻, 心则狂乱,狐疑不信。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须菩提!须菩提! 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须菩提!须菩提! 说法者,无法可说,说法者,无法可说,
是名说法。是名说法。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云何为人演说? ◎云何为人演说? 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如是我闻... ...是出自什么经典?
如是我闻,彼岸有曼珠沙华,生于三途之河,花开不见叶,叶不见花,既生生相错,何曾绚烂如火?如是我闻,阿加尼咤天有曼陀罗花,昔者世尊开金口,说破无尚妙法,天花乱坠,莲清如水,独不见离人泪。如是我闻,佛祖曾于灵鹫闪说法,大梵天乃献金婆罗花,佛祖捻之不语,众人以目,唯迦叶破颜轻笑,得大道也,以袭衣钵,是谓明心见性。... ...出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释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
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
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
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
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
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
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
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
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释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释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
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释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
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释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做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
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
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
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
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
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
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
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
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
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释尊。”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
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
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
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
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
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
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
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
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所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
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
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
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
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
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
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
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
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
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
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
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
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
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
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
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
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
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
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
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
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
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
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
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
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
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
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
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
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
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
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无边阿僧只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
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
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
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
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
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
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
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三
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
来得阿耨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
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
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
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
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
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
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
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
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
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
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
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
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法界通分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
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
得福德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
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
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
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
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
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
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
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
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
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
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
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威仪寂净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
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
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
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
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知见不分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
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
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
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
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
是名法相。”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
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
演说,其福胜彼。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释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
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
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
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
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
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
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
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
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释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释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
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释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
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释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做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
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
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
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
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
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
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
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
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
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释尊。”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
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
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
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
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
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
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
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
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所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
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
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
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
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
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
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
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
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
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
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
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
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
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
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
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
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
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
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
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
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
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
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
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
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
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
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
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
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
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
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
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无边阿僧只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
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
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
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
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
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
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
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三
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
来得阿耨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
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
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
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
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
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
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
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
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
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
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
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
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法界通分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
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
得福德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
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
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
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
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
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
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
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
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
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
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
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威仪寂净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
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
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
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
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知见不分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
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
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
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
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
是名法相。”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
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
演说,其福胜彼。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请教一个佛教偈子的出处。
一个佛教的偈子,大意是说一个和尚和他的师兄在一座山上修行,他问师兄如何才能入道,该看什么佛经,该去学谁等等。可师兄却总不理他,结果到了后来他反倒悟道了。 大意是如此吧,说的也不是很准确,哪位大大能告诉我出处或原文内容,不胜感激。 在金刚经中: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建议将金刚经下载念熟:
金刚般 若 波 罗 蜜 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
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
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搜趣网、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
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ULJmmBWwnC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搜趣网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文章类型:金刚经说什么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2月14日1:23
今天要讲的金刚经,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金刚经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我们研究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佛在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说,佛认为古往今来一切圣贤,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个人程度深浅不同,因时、地的不同,所传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金刚经的这一个重点,彻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它与佛教一部大经——华严经的宗旨一样,承认一个真理、一个至道,并不认为一切宗教的教化仅限于劝人为善而已。在座的诸位先生女士们,大概也各有不同宗教的信仰,我们今日研究金刚经,先把自己观念意识里宗教的界限和形式放在一旁,然后再来研究金刚经的要点与精神,这样才会得益。
在所有的佛经,以及后世菩萨高僧大德们的著作中,金刚经在学术的分类上,归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什么叫般若呢?大致上说,大智慧就叫做般若。因为过去翻译佛经的原则是观念不完全相同的字不翻,宁可译音再加以注解。就像现在中西文化交流,遇到翻译气字(气功的气,修道的气)就不能翻,因为不能译成瓦斯,也不能译成空气,或其他的气。由于外文每一个气都有一个专有的字,而中国字欲不同,气字上面多加一个字意思就不同了。空气、煤气、电气,就是人发脾气,都是气字上面加字不同而有异,所以单独一个气字只好翻音,然后再加注解。当时般若不译成大智慧,也是这个原因。
所谓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也是一个名称,拿现在观念来讲,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两个字,不能代表般若的整个含义。
般若这个智慧包含五种,就是所谓的五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五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见性所悟的那个道体。在佛学的文字上,悟道就是见到那个道体的空性,叫做实相般若,属于智慧的部分。我们聪明只是意识部分,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范围,以及现有的经验与感觉想像的范围。真正的道体是不可思议的,是不可以用我们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思想、讨论、研究的。大家要注意!他并没有说不能思议啊!
「不可」是遮法,遮住,挡住,不准看,不可以用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推测、去思想道是什么。假如实相道体能够用思想得到的话,那还是属于妄想意识的范围。
所以说不可思议,并不是说不能思议;因为这是修持求证的境界,不是思议的境界。
到了后世禅宗,讲一个道字,无所在,无所不在,很难表达。如果讲一个佛字,又带了一个佛的观念。虽然有时侯佛法里头,佛字就代表了这个道体,但是一般人一听到佛,脑子里马上想到大殿上那个塑得发亮发光的佛像,不免又著相了。所以,唐宋以后,禅宗乾脆不用道,也不用佛,就是这个,这个就是那个,那个就是这个,反正都是代名辞而已。华严经上说:叫它道也可以,天地也可以,上帝也可以,神也可以,主也可以,佛也可以,真如也可以,涅盘也可以,说了一大堆,一百多个名辞,反正这些都是代号,代表实相般若道体。世界上很多人都追求这个东西,找到了这个东西才认识了自己生命的本源,所以,实相般若是属于般若中最根本的。
境界般若
这些年来,有许多外国同学研究如何翻译境界两个字,我说假使翻成外文的话,勉勉强强可翻译成现象,但是那仍属于自然界的观念。境界就是境界,只能加注解,很难翻译。譬如修道见道的境界,药山禅师就讲:「云在青天水在瓶」,这是很自然的,天上的云在飘,水在瓶子里,摆在桌上,一个那么高远,一个那么浅近,这就是个境界。又譬如唐人诗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我们常在讲悟道,或者般若的部分时,就会引用到这两句话。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照到地上的千万条江河,每条河里都有一个月亮的影子,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的晴空,如果没有一点云的话,整个的天空,处处都是无际的晴天,所以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一很好的境界,很多禅师们因这些境界而悟道。
有一个和尚住茅蓬的时侯,就写了一副很好的对子:「万里青天开笑口,三间白屋竖拳头」。
像弥勒菩萨一样,哈哈大笑,就是我们喜欢塑的一个咧嘴笑,大肚子的和尚,悟了道,什么都空掉,什么都喜欢。三间白屋就是三间空空洞洞的白屋,自己在那里海阔天空。像这一类的文字,就描写一种境界,但也并不足以代表悟道那个境界。我们的人生随时有境界,痛苦的时侯想到那些痛苦,痛苦还没有来的时侯,脑海中又随时出现痛苦的威胁,这是苦恼的境界。高兴的时侯,又越想越得意。尤其年纪大的人,不大喜欢想未来,因为前面的路程太远了,没有力气走了,专门回头想少年时代的事。有时侯自己坐在那里想起来,还摇个头笑一下,回味那个境界。这些都属于境界,所以境界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
此外,一个人修道,或者读书,一步有一步的不同境界。像一个学艺术的人,今天有了一个新的灵感,或者画一张画,特别有一种心得,就是有它的境界。一个做水泥工的,今天突然一砖头下去,用水泥一抹,特别平,心里头很舒服,原来这样砌才好,这是他做水泥工时侯的境界。所以,境界包含一切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两分的成就,就有两分的不同。换句话说,人修到了某一种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朗到某一种程度。
至于我们没有修道的人,有什么境界呢?也有境界,就是一切众生所有的苦恼境界。如古人诗中所讲的:「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
这是普通人生的境界,不是烦恼,就是病痛,或者是衰老了,眼花了,头发白了,这就是人生苦恼境界。所以古人说:「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因为他的境界、气派、胸襟与众不同。这种不同的境界从那里来呢?从实相般若而来,是道体上所产生的,自然而来的。因此,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的名辞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发了,天上天下,无所不知。这就是境界般若。
文字般若
我们晓得,文字本身就具备了智慧,文字也就是言语;因为把我们言语记录下来,就变成了文字。中国人的言语思想符号就叫做中文,英语系统人的言语思想符号就是英文,其它法文、德文、俄文,都是代表他们的思想、言语的记号。文字有它的境界,我们大家都读过书,都认得字,可是很少有人变成真正的文学家;因为优美的句子出不来,没有文字的般若。有的人出语成章,话一讲出来就是文章,每一句话都很优美,很漂亮,因为他有文学的境界,有文字般若。
金刚经在中国,为什么那么吃得开呢?是鸠摩罗什的文字般若所造成。他翻译了很多经典,其中金刚经以及法华经,影响中国文化极大。尤其它文字的格调,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优美、感人的佛教文学。此外还有维摩经的文字,也都很特别,是另创一格的文字意境。后来玄奘法师等人的翻译,在文学境界上,始终没有办法超过鸠摩罗什,这就是文字般若不同的原故。
所以同样的读书学文字,并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文学家。同样的修道,有些只能够成为修行人,而不能够成佛,这与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建议将金刚经下载念熟:
金刚般 若 波 罗 蜜 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
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
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搜趣网、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
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ULJmmBWwnC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搜趣网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文章类型:金刚经说什么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2月14日1:23
今天要讲的金刚经,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金刚经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我们研究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佛在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说,佛认为古往今来一切圣贤,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个人程度深浅不同,因时、地的不同,所传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金刚经的这一个重点,彻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它与佛教一部大经——华严经的宗旨一样,承认一个真理、一个至道,并不认为一切宗教的教化仅限于劝人为善而已。在座的诸位先生女士们,大概也各有不同宗教的信仰,我们今日研究金刚经,先把自己观念意识里宗教的界限和形式放在一旁,然后再来研究金刚经的要点与精神,这样才会得益。
在所有的佛经,以及后世菩萨高僧大德们的著作中,金刚经在学术的分类上,归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什么叫般若呢?大致上说,大智慧就叫做般若。因为过去翻译佛经的原则是观念不完全相同的字不翻,宁可译音再加以注解。就像现在中西文化交流,遇到翻译气字(气功的气,修道的气)就不能翻,因为不能译成瓦斯,也不能译成空气,或其他的气。由于外文每一个气都有一个专有的字,而中国字欲不同,气字上面多加一个字意思就不同了。空气、煤气、电气,就是人发脾气,都是气字上面加字不同而有异,所以单独一个气字只好翻音,然后再加注解。当时般若不译成大智慧,也是这个原因。
所谓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也是一个名称,拿现在观念来讲,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两个字,不能代表般若的整个含义。
般若这个智慧包含五种,就是所谓的五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五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见性所悟的那个道体。在佛学的文字上,悟道就是见到那个道体的空性,叫做实相般若,属于智慧的部分。我们聪明只是意识部分,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范围,以及现有的经验与感觉想像的范围。真正的道体是不可思议的,是不可以用我们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思想、讨论、研究的。大家要注意!他并没有说不能思议啊!
「不可」是遮法,遮住,挡住,不准看,不可以用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推测、去思想道是什么。假如实相道体能够用思想得到的话,那还是属于妄想意识的范围。
所以说不可思议,并不是说不能思议;因为这是修持求证的境界,不是思议的境界。
到了后世禅宗,讲一个道字,无所在,无所不在,很难表达。如果讲一个佛字,又带了一个佛的观念。虽然有时侯佛法里头,佛字就代表了这个道体,但是一般人一听到佛,脑子里马上想到大殿上那个塑得发亮发光的佛像,不免又著相了。所以,唐宋以后,禅宗乾脆不用道,也不用佛,就是这个,这个就是那个,那个就是这个,反正都是代名辞而已。华严经上说:叫它道也可以,天地也可以,上帝也可以,神也可以,主也可以,佛也可以,真如也可以,涅盘也可以,说了一大堆,一百多个名辞,反正这些都是代号,代表实相般若道体。世界上很多人都追求这个东西,找到了这个东西才认识了自己生命的本源,所以,实相般若是属于般若中最根本的。
境界般若
这些年来,有许多外国同学研究如何翻译境界两个字,我说假使翻成外文的话,勉勉强强可翻译成现象,但是那仍属于自然界的观念。境界就是境界,只能加注解,很难翻译。譬如修道见道的境界,药山禅师就讲:「云在青天水在瓶」,这是很自然的,天上的云在飘,水在瓶子里,摆在桌上,一个那么高远,一个那么浅近,这就是个境界。又譬如唐人诗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我们常在讲悟道,或者般若的部分时,就会引用到这两句话。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照到地上的千万条江河,每条河里都有一个月亮的影子,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的晴空,如果没有一点云的话,整个的天空,处处都是无际的晴天,所以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一很好的境界,很多禅师们因这些境界而悟道。
有一个和尚住茅蓬的时侯,就写了一副很好的对子:「万里青天开笑口,三间白屋竖拳头」。
像弥勒菩萨一样,哈哈大笑,就是我们喜欢塑的一个咧嘴笑,大肚子的和尚,悟了道,什么都空掉,什么都喜欢。三间白屋就是三间空空洞洞的白屋,自己在那里海阔天空。像这一类的文字,就描写一种境界,但也并不足以代表悟道那个境界。我们的人生随时有境界,痛苦的时侯想到那些痛苦,痛苦还没有来的时侯,脑海中又随时出现痛苦的威胁,这是苦恼的境界。高兴的时侯,又越想越得意。尤其年纪大的人,不大喜欢想未来,因为前面的路程太远了,没有力气走了,专门回头想少年时代的事。有时侯自己坐在那里想起来,还摇个头笑一下,回味那个境界。这些都属于境界,所以境界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
此外,一个人修道,或者读书,一步有一步的不同境界。像一个学艺术的人,今天有了一个新的灵感,或者画一张画,特别有一种心得,就是有它的境界。一个做水泥工的,今天突然一砖头下去,用水泥一抹,特别平,心里头很舒服,原来这样砌才好,这是他做水泥工时侯的境界。所以,境界包含一切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两分的成就,就有两分的不同。换句话说,人修到了某一种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朗到某一种程度。
至于我们没有修道的人,有什么境界呢?也有境界,就是一切众生所有的苦恼境界。如古人诗中所讲的:「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
这是普通人生的境界,不是烦恼,就是病痛,或者是衰老了,眼花了,头发白了,这就是人生苦恼境界。所以古人说:「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因为他的境界、气派、胸襟与众不同。这种不同的境界从那里来呢?从实相般若而来,是道体上所产生的,自然而来的。因此,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的名辞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发了,天上天下,无所不知。这就是境界般若。
文字般若
我们晓得,文字本身就具备了智慧,文字也就是言语;因为把我们言语记录下来,就变成了文字。中国人的言语思想符号就叫做中文,英语系统人的言语思想符号就是英文,其它法文、德文、俄文,都是代表他们的思想、言语的记号。文字有它的境界,我们大家都读过书,都认得字,可是很少有人变成真正的文学家;因为优美的句子出不来,没有文字的般若。有的人出语成章,话一讲出来就是文章,每一句话都很优美,很漂亮,因为他有文学的境界,有文字般若。
金刚经在中国,为什么那么吃得开呢?是鸠摩罗什的文字般若所造成。他翻译了很多经典,其中金刚经以及法华经,影响中国文化极大。尤其它文字的格调,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优美、感人的佛教文学。此外还有维摩经的文字,也都很特别,是另创一格的文字意境。后来玄奘法师等人的翻译,在文学境界上,始终没有办法超过鸠摩罗什,这就是文字般若不同的原故。
所以同样的读书学文字,并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文学家。同样的修道,有些只能够成为修行人,而不能够成佛,这与
谁知道《金刚经》的全文?谢谢
能否告诉我《金刚经》全文,谢谢了您好!
《金刚经》全文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十方一切如来
南无十方一切如来
南无十方一切如来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qi)树给(ji)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fu)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fou)?”“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www.souquanme.com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Shen)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www.souquanme.com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补阙真言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
金刚赞
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叹无穷。
南无只园会上佛菩萨
南无只园会上佛菩萨
南无只园会上佛菩萨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普愿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金刚经》全文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十方一切如来
南无十方一切如来
南无十方一切如来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qi)树给(ji)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fu)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fou)?”“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www.souquanme.com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Shen)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www.souquanme.com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补阙真言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
金刚赞
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叹无穷。
南无只园会上佛菩萨
南无只园会上佛菩萨
南无只园会上佛菩萨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普愿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