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调虽自什么的下一句是什么(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是谁写的)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是谁的诗句﹖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译文:七弦琴上弹奏出清幽......

古调虽自什么的下一句是什么(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是谁写的)

“古 调 虽 自 爱,今 人 多 不 弹”是谁的诗句﹖

弹琴
唐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译文:七弦琴上弹奏出清幽的琴声,静静地听就像寒风吹入松林那样凄清。虽然我十分喜爱古老的曲调,但如今的人弹奏的不多了!

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下句是什么

下句是:”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听弹琴》

原文:

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译文:

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我虽然非常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如今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扩展资料:

刘长卿《听弹琴》还有一个版www.souquanme.com

原文: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译文:

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我虽然非常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如今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创作背景:

刘长卿刚中进士不久,还没来得及释褐便逢上安史之乱,于是逃至江苏一带,在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做了短暂的长洲尉和海盐令。这首诗大约作于这个时期。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通过慨叹古调受冷遇,不为世人搜趣网看重,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舒解世少知音的遗憾。全诗意境清雅,志趣高洁,语言含蓄,一语双关,弥漫于字里行间的寂寞情怀感人肺腑。

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出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刘长卿才华卓绝,却因诬陷等数遭贬谪。虽牢骚满腹,但对高洁的坚持使他不能与流俗相合,与众人为伍。这首诗贯穿了他对于高雅、高尚、高洁的赞美,抒发了他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持以及坚持背后的遗憾与清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听弹琴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听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诗题一作“弹琴”。2.泠泠:洋溢貌。3.七弦:古琴有七条弦,故称七弦琴。4.松风寒:松风,琴曲名,指《风入松》曲。寒:凄清的意思。
七弦琴上弹奏出清幽的琴声,静静地听就像寒风吹入松林那样凄清。虽然我十分喜爱古老的曲调,但现在的人弹奏的不多了。
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大历中,官至鄂岳转运留后,为观察使诬奏,系姑苏狱,后贬南巴尉。终随州刺史。
刘长卿“以诗驰名上元、宝应间”(《唐诗纪事》)。他的诗多写贬谪飘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闲情。擅长近体,尤工五律,曾自称为“五言长城”。风格含蓄温和,清雅洗炼,接近王孟一派。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www.souquanme.com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
长卿的五言排律今存53首,占总数的10%。五言排律在初盛唐可谓名家辈出、成就斐然。在此背景下,长卿的五排能够独辟蹊径,虽不能与盛唐诸家阔大的气势、奔放的节奏和高亢的声调争胜,但在思想的深邃、语言的流畅等方面则又大胜往昔。
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发情怀。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如今毕竟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www.souquanme.com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也是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即便不擅也必悬一二张于书斋。历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司马相如、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
古琴自一出世便中年已过,一派尘埃落定的沉稳,那是儒家的气质。别的乐器是声,而古琴是韵。它是一种主语状态的情绪,向内的,在最僻静处完成它的寂寞。“中正平和”“清微淡远”的琴道便是它的在野情怀。古琴的声形气韵清高纯古:泛音的轻灵清越,散音的沉着浑厚,按音的舒缓凝重,那指法,真正是蕴藉典雅、润匀透静,一如中国画的水墨烟云。
古人层层叠叠的指纹堆积如落叶,使搜趣网我终于不敢落指。每一落指都是曾经,感觉不是弹在弦上,而是摸在前人的指尖上。不知它是否也想念着久别的手指,不知谁又是它梦中的手指?正是“挽断罗衣留不住”,人已去,而他或她生前用过的琴却坚持着。被岁月还回来,但终于还是又拿走了。从此便惦着它,再也放不下来
我不过是一个路过古代的人。
我只能把古琴的古归还古琴。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李白有一首《山中与幽人对酌》,明白流畅,情致盎然: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由此看来,这诗中字句定是受了他癫狂饮酒与无弦瑶琴的启发。
  放旷如李白,也要从《桃花源记》中寻找灵感慰藉,以觅知音。雅兴忽来诗下酒,来来来,子当为我弹琴,我当为子高歌。纵使弹断七弦无人听,也要借昔年之酒,消心中块垒。
  醉时无烦无恼无牵无挂,又何必非要醒着。在这离乱的世间,醒时似醉,醉时方醒。或是如他半醉半醒,半癫半狂一般,方是入了化境,于心中自有大光明。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刘长卿《弹琴》
  古调虽好,只是如今这世界尘嚣日上,这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世间定是无人肯弹的了。然而琴依旧,酒依旧,菊花不曾坠北风,他却已翩然而去。
  只留一柱清香,半卷残文,山水杳杳,待你来寻。
古体诗词,这种近乎死亡的艺术,在当今铺天盖地的风雅小品、官样文章面前,岂不同样尴尬?“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不过,这样也好。清静。现在,是我最需要清静的时候。知音不必多,有三五个,足够了;读者何求繁?有七八人,不少啦。
在一百年前,中国人但说琴,指的就是古琴。它是我们中国最古老也最受推崇的乐器,是我们文化中的一件瑰宝。历朝历代的中国人无不爱琴,隋朝甚至将能否操琴定为天下取士的一个标准。而如今,许多国人是从电影《孔子》中才第一次见到古琴、听到琴音的。尽管唐刘长卿曾叹“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然近代以来古琴竟然式微到国人完全不识、有文化者都琴筝不分的程度,令人心惊!虽然2003年11月古琴艺术已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诗人刘长卿曾在《弹琴》一诗中哀叹: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1977年8月22日,美国宇宙飞船“旅行者”号发射的时候,随船有张代表地球的金碟唱片,收录的二十七首曲目中有一首便是管平湖弹奏的《流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著名古琴演奏家、广陵派传人陈雷激端坐于"画卷"之上,扬手抚琴,以纯熟的琴技、和雅的气质,让全世界第一次同时聆听中国最古老的古琴音乐!
吟诵着“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这样的句子,厌倦了城市的喧嚣,钟情于在大自然中心灵的释放。带着相机,用心去品尝人世间喜、怒、哀、乐、怨、恨、愁的百般姿态;用第三只眼睛记录普天下奇、雄、峻、险、真、善、美万种风情。踏上旅程,专注于旅途中历史、文化及思想的碰撞,从更深的层面去感悟世界。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感慨世事与人心的变化,人心不古。他以此来讽刺今人不如古人高尚,大有知音难觅的感觉,实际上也有“曲高和寡 ”的问题。
距离造成的美感往往在审美鉴赏上固执地表现出来。白居易《问杨琼》谓“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刘长卿《听弹琴》谓“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便是因时间距离久远所造成的美感,并非他们所处的唐代缺少佳歌妙曲,碍于近视罢了;而我辈隔着千余年看唐代歌、曲,又觉得那般典雅高逸,不可多得了,盖距离使我们思维空间疏朗,触发想象,而想象的沉浮往往过滤实际的功用,显露新的感知和体验,并以此为媒介,使审美心灵自由而充实。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只有诗能经得起时间风雨的侵蚀,保持着永不消褪的绿色。中国的唐诗,一千多年来一直震撼着中华儿女的心灵,而且必将万古长青,永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