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下句
明镜亦非台
菩提偈_百度汉语
[作者] 惠能
[全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菩提本无树的下一句是什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个是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
这是从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
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搜趣网。(捻花微笑,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
时时不断地观照自己,
不让尘垢障蔽光明的本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出于此)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
明亮的镜子比喻心境也并不是清静心。
本来应无所住,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菩提本无树”的下一句是什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个是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
这是从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
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捻花微笑,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
时时不断地观照自己,
不让尘垢障蔽光明的本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出于此)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
明亮的镜子比喻心境也并不是清静心。
本来应无所住,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菩提本无树,后面那句是怎么说的呢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原文解释:
这个是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
这是从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搜趣网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
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捻花微笑,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
时时不断地观照自己,
不让尘垢障蔽光明的本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出于此)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
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
本来清静,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菩提本CNLZlgG无树”的后面几句话是怎么说的?
请教完整的句子,并解释其含义后面几句是: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释义: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作者与出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当年刚入佛门修行时,他的师父出题让他们写一首偈语来阐述自己对佛法的领悟,于是大师兄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则对大师兄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感悟,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扩展资料:
此句由来:
此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CNLZlgG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www.souquanme.com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
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参考资料:菩提本无树-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