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恐后抢座位 (打《里仁第四》一句)(来自论语)

论语,里仁第四,解释"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翻译,于,和,矣,的意思,还要写出这句话的寓意等.,我还有一个问题,三年,在这里只多......

争先恐后抢座位 (打《里仁第四》一句)(来自论语)

论语 里仁第四 解释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翻译 于 和 矣 的意思,还要写出这句话的寓意等. 我还有一个问题 三年 在这里只多长时间? 今晚急需,望各位帮忙
里仁篇第四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评析】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评析】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原文】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原文】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评析】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评析】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原文】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原文】
412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释】
(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2)怨:别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评析】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注释】
(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评析】
孔子把“礼”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然而,在近代以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卖国主义”了。
【原文】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评析】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
【原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原文】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评析】
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事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评析】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原文】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注释】
(1)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评析】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www.souquanme.com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别强调“孝”。所以这一章还是谈“孝”,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绝对服从父母,这是要给予批评的。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评析】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原文】
423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注释】
(1)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原文】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原文】
426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论语》里仁第4的内容

《论语》里仁第四则记载,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将仁作为自己坚守的原则,其身上是不会有邪恶的。也可以认为,如果一个人心存仁道,是不会作恶的。

文言文里仁第四,全文是什么?作者是谁

《论语》
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仲弓,子夏,子贡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论语》:里仁篇第四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原文】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原文】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原文】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原文】
412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释】
(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2)怨:别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注释】
(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原文】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原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原文】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原文】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注释】
(1)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原文】
423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注释】
(1)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原文】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原文】
426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跪求三个《论语.里仁》中的成语或熟语

55555,明天就要上学了,请各位帮帮忙吧~~
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造次颠沛 zào cì diān pèi 流离失所,生活困顿。 《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心有余而力不足
观过知仁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无适无莫
礼让为国
一以贯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
劳而不怨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中的成语熟语汇总:
熟语,《辞海》释: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
《论语》里面有很多至今仍广泛使用的成语等类熟语,今逐一拣择出来,方便记忆。
素菜一道,请同好笑纳。
●《学而第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犯上作乱
孝悌为仁之本
巧言令色
三省吾身
节用爱民
使民以时。
入孝出悌
行有余力
贤贤易色
言而有信
慎终追远
温良恭俭让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以和为贵
小大由之
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正有道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如切如磋
●《为政第二》
众星拱北
一言以蔽之
有耻且格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犬马之养
温故而知新
周而不比
比而不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多闻阙疑
举直错枉
举枉错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见义勇为
●《八佾第三》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戒奢宁俭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告朔饩羊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成事不说
遂事不谏
既往不咎
尽善尽美
居上不宽
为礼不敬
临丧不哀
●《里仁第四》
造次颠沛
心有余而力不足
观过知仁
朝闻道,夕死可矣
恶衣恶食
无适无莫
礼让为国
一以贯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
劳而不怨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公冶长第五》
闻一知十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山节藻棁
三思而后行
愚不可及
斐然成章
不知所以
不念旧恶
匿怨而友
计过自讼
●《雍也第六》
行不贰过
肥马轻裘
周急继乏
犁牛骍角
犁牛之子
箪食瓢饮
不堪其忧
不改其乐
中道而废
行不由径
祝鮀之佞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敬鬼神而远之
先难后获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中庸之道
博施济众
立人达人
能近取譬
●《述而第七》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梦见周公
自行束修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反三
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
临事而惧
执鞭随蹬
三月不知肉味
求仁得仁
曲肱而枕
乐在其中
富贵浮云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生而知之
怪力乱神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亡而为有
虚而为盈
约而为泰
难乎有恒
奢则不孙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威而不猛
●《泰伯第八》
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犯而不校
六尺之孤
大节不夺
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笃信好学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洋洋盈耳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巍巍荡荡
于斯为盛
●《子罕第九》
空空如也
河不出图
仰之弥高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循循善诱
欲罢不能
韫椟而藏
善贾而沽
待价而沽
各得其所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苗而不秀
秀而不实
后生可畏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松柏后凋
勇者不惧
●《乡党第十》
侃侃谔谔
侃侃而谈
侃侃而言
侃侃訚訚
鞠躬屏气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鱼馁肉败
食不语,寝不言
席不正,不坐。
寝不尸,居不容
●《先进第十一》
言必有中
不得其死
升堂入室
过犹不及
鸣鼓而攻之
有勇知方
沂水弦歌
各言其志
●《颜渊第十二》
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内省不疚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敬而无失
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浸润之谮
肤受之诉
足食足兵
无信不立
驷不及舌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片言折狱
成人之美
察言观色
色仁行违
居之不疑
一朝之忿
不可则止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路第十三》
必也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无所措手足
不令而行
虽令不从
鲁卫之政
胜残去杀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欲速则不达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行己有耻
不辱君命
和而不同
同而不和
泰而不骄
骄而不泰
刚毅木讷
兄弟怡怡
●《宪问第十四》
克伐怨欲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修饰润色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
谲而不正
正而不谲
一匡天下
披发左衽
匹夫匹妇
匹夫沟渎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夫子自道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以德报怨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怨天尤人
下学而上达
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知其不可而为之
深厉浅揭
老而不死
老而不死是为贼
●《卫灵公第十五》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无为而治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求生害仁
杀身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末如之何
言不及义
好行小慧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没世无称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
以言举人
以人废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直道而行
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过而不改
如蹈水火
当仁不让于师
敬事后食
道不同,不相为谋
辞达而已
●《季氏第十六》
陈力就列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虎兕出柙
龟玉毁椟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
大动干戈
季孙之忧
祸起萧墙
事在萧墙
萧墙祸起
良师益友
血气方刚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君子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求志达道
隐居求志
无德而称
●《阳货第十七》
怀宝迷邦
岁不我与
性相近,习相远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莞尔而笑
杀鸡焉用牛刀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兴观群怨
正墙而立
色厉内荏
穿窬之盗
道听途说
患得患失
无所不至
恶紫夺朱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礼坏乐崩
食稻衣锦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博弈犹贤
恶居下流
居下讪上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mCNRecfM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微子第十八》
枉道事人
父母之邦
三日不朝,孔子行。
来者可追
不敢问津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杀鸡为黍
降志辱身
无可无不可
故旧不弃
求全责备
●《子张第十九》
见危致命
见得思义
执德不弘
信道不笃
荡检逾闲
小德出入
洒扫应对
有始有卒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不得其门而入
不阶而升
●《尧曰第二十》
允执其中
天下归心
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
不教而杀
出纳之吝

出自论语子张子罕述而雍也为政学而篇的成语?

爱素好古    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暴虎冯河    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浮云富贵    浮云:飘浮的云彩。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富贵浮云    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怪力乱神    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诲人不倦    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举一反三    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乐在其中    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临事而惧    临:遭遇,碰到;惧:或惧。遇事谨慎戒惧。    

求仁得仁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三月不知肉味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生而知之    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述而不作    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死而无悔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文行出处    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信而好古    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学而不厌    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一隅三反    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饮水曲肱    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用舍行藏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用行舍藏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择善而从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执鞭随蹬    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搜趣网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饭蔬饮水    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一虎不河    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比喻不顾一切。    

一举三反搜趣网    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www.souquanme.com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