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的下一句是什么?
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下一句是什么
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下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有人不了解你而不对他生气,不也是君子之行的一种表现吗?
愠这个字通常被解释为“生气”、“怨恨”。这个字的精确的意思是“没有发作出来的怒气”,是“隐含怒意”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
原文www.souquanme.com: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是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有学生从远方来(请教),不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有人不了解你而不对他生气,不也是君子之行的一种表现吗?
扩展资料
评价:
钱穆先生说:“本章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学而搜趣网时习,乃初学事……有朋远来,则中年学成后事……最后一境,本非学者所望。……圣人深造已极,自知弥深,自信弥笃,乃曰:知我者其天乎。然非浅学所当骤企也。”
李泽厚先生的解读也非常有意思:“本章开宗明义,概而言之:‘学’者,学为人也。学为人而悦者,因人类即本体所在,认同本体,‘悦’也。
友朋来而乐,可见oNggOdXDu此本体乃群居而非个体独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则oNggOdXDu虽群却不失个体之尊严、实在与价值也。此三层愈转愈深,乃仁说之根本……作为《论语》首章,不亦宜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下一句应该怎么说?
下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处】《论语》——春秋孔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是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有学生从远方来请教,不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有人不了解你而不对他生气,不也是君子之行的一种表现吗?
扩展资料
1、《论语》创作背景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这个语录集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www.souquanme.com念及教育原则等。
2、《论语》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微言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