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之士的上一句是什么(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解)

“半床明月半床书”的上一句是什么?出自哪里?“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出处,“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七言绝句出自《清诗纪......

高洁之士的上一句是什么(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解)

“半床明月半床书”的上一句是什么?出自哪里?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出处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七言绝句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第21册),第15106页,最后一行。
  
  追溯前缘:
  《封神演义》第十九回,“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乃妲己因爱伯邑考,为所拒绝,故发此言。“照”一作“满”。
  
  元.高明《琵琶记》:
  
  第三十一出几言谏父
  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卷三十六东廊僧怠招魔 黑衣盗奸生杀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在中国近代及现代文学著作中被引用的次数太多了,只不过是稍变了几个字,但本意却是相同的。多见于他人评价及追忆李清照、胡适、老舍等著名学者的文章之中,很多知识分子也曾经吟此句以为解嘲。在白话文小说,戏剧,诗歌,对联之中也都有见引用。多了不说,且举两本大家都熟悉的小说。
《轻掬你心》作者席娟,第三章----“呜呀!我欲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还叫我要把地板扫干净,我好歹命哪……”;
《新月格格》作者琼瑶,第13章----骥远在好几张宣纸上,写满了相同的两个句子:“本待将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这两本都是大家常说的言情小说,此语在文章中的意义大体相同,此话自古有之,席娟和琼瑶二人皆为引用。哪里有更早的出处呢?我在四本古典小说中找到了出处。
《封神演义》作者陈仲琳,第十九回----且说妲已深恨:“这等匹夫!轻人如此。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满沟渠?反被他羞辱一场。管教你粉身碎骨,方消我恨!”
《初刻拍案惊奇》作者凌蒙初,卷三十六----那女子不曾面订得杜郎,只听他一面哄词,也是数该如此,凭他说着就是信以为真,道是从此一定,便可与杜郎相会,遂了向来心愿了搜趣网。正是: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国色天香》作者吴敬所,第八卷----贞低首微诵曰:「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金瓶梅传奇》作者郭戈,第四回----柔玉见世贞语意皆坚,垂泪叹道:“唉!罢了,正是,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奴有从兄之意,兄却如此无情;如今在你面前,我丑态尽露,反招君笑,有何脸面为人,留得此画又有何用,罢!不如与画同尽,抹去世上耻笑。”
在网络上还有书籍中,对此语出处,流传较广的说法是:“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明凌蒙初拍案惊奇卷卅六〕”。现在看来确实有误,因为《初刻拍案惊奇》成书于明朝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第二年由尚友堂书坊刊行问世。而其它几本明代的小说的成书时间一定是早于《初刻拍案惊奇》的,所以凌蒙初一定是引用别人的。在这几部小说中,成书较早的是《国色天香》,此乃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中的一部,于明朝万历年间就已被禁。《金瓶梅传奇》并非是大家所熟知的《金瓶梅》,但是却不无关系。我曾看过名IiuOX为《血写金瓶梅》的***,就是根据这部古典小说改编而成的。“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这个自古广为传颂的名句难道真的原出自古代淫书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当代文人学者研究《封神演义》的作者为谁的考证中,有人顺便提出小说的第十呕刂幸�玫恼饩浠笆鞘堋蹲谧酉嗉�罚ㄗ髡咦诔迹��烙凇端目馊�椤罚┑挠跋欤�胰床徽庋�衔��蛭�啾戎�掠朊鞒�庑┲��墓诺湫∷党墒槟甏�嘟���峭�倍家�昧舜司洌�杉�司湓诘笔钡奈幕�撞隳酥琳�錾缁嵋压惴毫鞔�T儆锌梢匀范ǖ氖牵�斗馍裱菀濉肥歉谋嘧栽��ò灿菔峡�尽段渫醴ユ�交啊罚�谑俏矣衷谠��奈南字胁檎业搅顺龃?
《幽闺记》(又名《拜月亭》)作者施惠,第三十七出----(末、丑上)指望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个中一段姻缘事,对面相逢总不知。老爷、老夫人,官媒婆、院子叩头。
《琵琶记》作者高明,第三十一出----(外怒介)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听啊。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比较《幽闺记》和《琵琶记》的作者年代,不难发现《幽闺记》的创作年代明显早于后者。在元曲中找到此话的出处却也不出人意料,而且还是不止一处,可谓是“天下文章一大抄”。而且创作较晚的《琵琶记》是高明根据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收录于《南词叙录》)改编而成的。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由此诗可以看出蔡伯喈的故事在南宋已成为民间讲唱文学的流行题材。线索已逐渐清晰,此名句的出处应该早于元朝。
我在唐宋诗词中检索过,其中诗句中含有“明月”字样的诗句不下千万首,而含有“沟渠”字样的仅几十首,“明月”和“沟渠”同在一诗中的检索结果就是零。虽然有些失望,但是却有些收获,在《全唐诗》第20卷找到了这样一首诗:
【相和歌辞.长门怨】齐浣
茕茕孤思逼,寂寂长门夕。妾妒亦非深,君恩那不惜。
携琴就玉阶,调悲声未谐。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
这分明是“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上半句的出处。我又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索查找,但是也未找到类似“明月照沟渠”的诗句。由于本人的相关资料有限,而且检索《四库全书》全部资料尚需时日,所以要得到确切的最早出处还有一定难度。不过还有一条较为可信的线索:在赵景深所著《中国小说从考》中,赵老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据戴望舒说,他在宋人的笔记中也见过的。最近我看见元代的《琵琶记》第三十一出《几言谏父》中也有此而语。”赵老认为“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这句话只是两句普通的谚语,并非是出自名家名著。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此名句应该至少出于宋朝以前,而创作之人也不曾想到此语会被后世文人无数次地传颂引用,影响远大于绝大多数传世的唐宋诗词。更有可能创作者的名字我们永远也无法考证了,在这一点上我绝无半点失望,在历史长河中,众多的人与事任随“长沟流月去无声”,但是能够流传下来的应属精品之中的精品,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了解的。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为何人所作,在此虽不能给朋友一个圆满的答案,但是我能够借此机会回溯历史,看到唐朝诗人“将心托明月”,而后世宋朝之人却让月亮下了沟渠,更是别有一番诗情画意的。

“实淡泊而寡欲兮, 独怡乐而长吟, 声皦皦而弥厉兮, 似贞士之介心”的现代意思是什么?

“实淡泊而寡欲兮, 独怡乐而长吟, 声皦皦而弥厉兮, 似贞士之介心”的意思是想着自己淡泊而无所求的想法,独自快乐的吟唱着,皦皦的声音一声响过一声,好像是呼喊着忠贞之士高洁的心

诗人李商隐的《蝉》,第四句为什么会被誉为神句?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大中五年(851年)起,李商隐任东川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僚,在梓州住了四年多,这首《蝉》大概写于这个时期。李商隐为人正直,在牛李党中依然洁身自爱,不肯为了禄位而攀附某一方势力。但逐渐得势的“牛党”,特别是令狐楚之子令狐绚,始终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极力加以排挤,使他怀才不遇,仕途困顿,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而这首《蝉》诗就是借蝉自喻,表达自己即使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也要坚持清高纯洁的操守和心志。

诗的首联“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字一语双关,既指蝉栖高树,亦暗喻自己品格高洁。蝉在高树餐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的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

诗人认为自己像蝉一样,品德高尚,不干那些卑污苟贱之事,正因为这样,自己拼尽力气,却也难求一饱。但诗人并非沉默不语,也向当权者发出求助的呼吁,吐露自己的不平和不幸。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但最终却又是徒劳无功的。不论是向人求告也罢,写诗自嘲也罢。都是自费唇舌,劳而无功的。所以又说“徒劳恨费声”,而句中着一“恨”字,可知诗人愤懑不平的心情。

颔联接着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意思是说:蝉声不断,一直悲鸣到了五更,但是它的力气却逐渐微弱,声音也时断时续,然而还是那样凄凉呜咽,断而又续,可想它的心情是多么悲哀。

但此时诗人笔锋一转:那满身闪亮着碧翠鲜绿的大树,只顾欣赏自己那一身美丽的打扮,对于鸣声如此凄凉哀怨的蝉儿,连一丁点儿同情的心思也没有。“一树碧无情”多么令人震惊的一笔!颜色本身无所谓情感色彩,这正是由于诗人“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在诗人看来,蝉的悲鸣,仿佛是诗人自己在向当权者发出的求助的呼吁,而蝉栖身的碧绿的高树,正像诗人所处的牛李党争的漩涡一样冷酷无情。这样的描写一方面是凄怨欲绝的哀鸣,另一方面却是残忍而冰冷的无情,两相对照,竟显得世间如此冷酷无情。使人禁不住想起杜甫著名的诗句: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呼号也没有用,痛哭也无济于事,还是沉默,沉默,把眼//www.souquanme.com泪擦干净吧。两位诗人都正视着惨淡的人生,而且还看透了它的内幕了。所不同的是,杜甫是正面指斥,如长矛直刺;而李商隐则委婉陈词,以蝉寓意罢了。难怪清初诗人朱彝尊评此诗说“第四句更奇,使人思路断绝。”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誉此联为“取题之神”。

前两联,诗人借蝉抒情,接下来,诗人便直抒胸臆。颈联是说自己官职卑微,漂泊不定,长年客居于外,想那故乡家园已经荒芜一片。其中“梗犹泛”、“故园”均属用典。“梗犹泛”是用了《战国策秦策》中的一个故事:

“今者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土偶曰:‘今子东之桃梗也,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水而去,则子漂漂然者将何如耳?’”

这里用桃梗随水漂流来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为宦生涯。他十七岁当了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幕客,数年后又追随华州刺史崔戎掌、章奏,二十岁登进士第,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下,以后作了一任秘书省校书郎,随后又东西游宦,先后在郑亚、卢弘正、柳仲郢等人的幕下工作。行止无定,随人作嫁,真像桃梗那样永远逐水漂流。

长期漂泊不定的“薄宦”生活,使他生出故园之思和归隐之心。故乡田园已是杂草丛生,一片荒芜,自己却身不由己,有家难回,欲归不得。“故园”一句化用了卢思道《听呜蝉曲》中的二句:

“故乡已超忽,空庭正芜没。”

可见诗人悲苦的心情。这不禁又让人想起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田园将芜胡不归”之句,陶渊明在田园将芜之时归隐,而李商隐是“故园芜已平”,却无法弃官归隐。寥寥数字,写出了诗人为宦生涯的落魄处境和心情。从这两句,可以发现诗人运用典故轻盈隐约,不着痕迹,也可见李商隐高明的艺术技巧。

尾联是对树上的鸣蝉说的:真是烦劳你了,你是最能警动我和引起我身世之感的,听到你的呜声,马上就使我警觉起来,原来我一家人同你一样,都是一清如水。这是诗人将蝉视为知己,说的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语。其言外之意:惟有餐风饮露,居高难饱的蝉是最能理解他。至于官场上那些追名逐利之徒,只会把他看做不识时务的傻子。

这两句和开头的“高难饱”是正面呼应,同“恨费声”却又是反面激荡,一开一合,用笔极细。说它正面呼应,因为“高难饱”的蝉正是“高难饱”的诗人的影子;说它反面激荡,因为刚才还“恨”它“费声”,如今却又感激它的“相警”了。诗人听着蝉声,那矛盾而又复杂的心情,不是分明如揭吗?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

“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碧’字的很好说明)。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呜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

钱先生指出不仅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进一步说明咏蝉与抒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诗人咏蝉,蝉中有我,我中有蝉,物我交融,感人至深。

这是一首咏物诗的佳作。好的咏物诗要求“极摹形绘状之工,托兴寄情之致。”此诗虽没有对蝉进行细腻的描绘,但他突出蝉的品质和处境,通过“蝉”的处境与“我”的某些相似之处来抒怀寄兴。这首蝉诗中,既有蝉的特点,又有我的情思,两者相互渗透,互为依存,以咏物为手段达到抒发情怀的目的。纪昀论此诗云:

“前四句写蝉即自喻,后四句自写,仍旧到蝉,隐显分合,章法可玩。”

这里所说的“隐显分合”的确道出了此诗结构上的特色:前半写蝉,后半写自己,但并没有给人以蝉人割裂的感觉,一句“烦君最相警”//www.souquanme.com,很自然地把蝉与人联系起来。这是从表面上看,而从暗线说,全诗都贯穿着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内涵:以蝉喻己志高洁、行清廉。而诗人官卑禄薄,梗泛漂泊,孤寂无援,悲愤无告的人生境遇在这一蝉一我,亦我亦蝉的短短四十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最后饿死的古代高洁之士是指谁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长也;夷,谥。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

清代戚惠琳的《素履之往》,求翻译!大概要表达什么思想?

素履之往,其行天下。士如皓月,其心朗朗。素履之往,彼道坦坦。士如昭日,其姿阳阳。君子之行,君子之往。山兮悠悠,水兮泱泱。幽人其幽,良人其良。独行愿也,志兮四方。
这是说布衣书生的凌云壮志。
穿着干净整洁的鞋子行走天下,高洁之士如天空皓月,心地坦荡。
穿着干净整www.souquanme.com洁的鞋子步履坦荡,高洁之士如天空旭日,资容阳刚。
君子走路,来来往往,山峰悠远,河水浩荡。
志向高洁,喜爱清幽。
愿一人独行,志在四方!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