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自何处?
孟子说:理想的政治,应确立如下原则: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from people, by people, for people)。
“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山川大地,五谷物产,乃是养育人民,建立国家的物质基础,当然十分重要。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所以也可以说“社稷”就是国家。作为一个国家,当然要有制度,要有宪法。但制度也好、宪法也好,终究还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所以社稷的地位次于人民。
“君为轻”,是说相对于民与社稷来说,君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君的地位与权力是民赋予的,没有民就没有君,君怎么可以与民相提并论呢?社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国家可以既没有山川大地,又没有五谷物产,也没有宪法制度。一个国家死掉个把国君,仍然不失为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社稷,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国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并论。
得到广大人民的任命,才有资格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任命,才可以做诸侯;得到诸侯的任命,才可以做大夫。可见一切政治权力,从根源上来说,都是来自于民众。
君主如果危害到社稷,危害到国家的利益,就应该将他罢免、撤换!
在古代,对于土地神和谷神,祭祀的物品没有欠缺,祭祀的时间也没有耽误,却仍然发生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就说明这个土地神或谷神不灵了。那就应当砸了它们的庙,毁了它们的神像和灵位,重新改造、撤换。
同理,如果某种思想、某种主义、某种理论、某种制度,用来治理国家,认真实行之后并不见效,那也要对它进行修正、改造乃至撤换。(
参考资料:www.confucius2www.souquanme.com000.com/scholar/xkqzmzxdbqyyjx.htm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谁说的?
这句话是孟子说的,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
原文: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1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2。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译文: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土谷之神次之,君主最轻。所以得到百姓的赏识便做天子,得到天子的赏识便做诸侯,得到诸侯的赏识便做大夫。诸侯危害国家,那就改立。牺牲既已肥壮,祭品又已清洁,祭祀也按时进行,但还是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文本解读
孟子的www.souquanme.com仁政思想,其道德基础最重要的是“仁者爱人”和“以民为本”的思想。民本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传统、而其最鲜明的一个表述就是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中国古代,以什么为“贵”,就是表示以什么为最有价值。
孟子在这里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说相对于社稷和君主而言,人民是最有价值的。在中国古代,“人”和“民”是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一般来说,“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民”是相对于国家政权和执政者而言。
“仁者爱人”的“人”包括了“民”在内,而“民”又是相对于国家政权和君主来讲的。在“民为贵”之后是“社稷次之”,“社稷”本是国家祭祀的土谷之神,它又成为国家政权的一个象征。
“君”虽然是最高的执政者,但是与人民和社稷相比,“君为轻”,君主的价值要次于人民和国家政权的价值。这就是“民贵君轻”,儒家文化的民本思想高于王权主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谁说的?
这句话是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引用。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原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翻译: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应允的做国君,得到国君应允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扩展资料:
1、“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民”作为一个集合的整体是贵的,重于国君的,但“民”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普通通的一介小民又怎么样呢? “民”这个整体,正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每一个个体都是应当受到尊重,正如当今社会,提倡民主,提倡平等,提倡包容,提倡多样性。
2、千年之前的孟子,其观念与当代民主观念不谋而合。孟子此处的阐述,绝非是封建主义,恰是中华文明的精华;而认为“个体之民,轻于国君”的思想,恰恰是封建主义的典型代表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