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不可说不可说的前一句("佛曰:不可说 不可说 "的出处及原文)

佛说不可说不可说出处佛经中如果真有一模一样的偈子,我估计要哭了,题主也太瞧不起译经的大德了,哪怕一个中学古文水平的人,稍微琢磨下,也可不可能写出......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的前一句("佛曰:不可说 不可说 "的出处及原文)

佛说不可说不可说出处

佛经中如果真有一模一样的偈子,我估计要哭了,题主也太瞧不起译经的大德了,哪怕一个中学古文水平的人,稍微琢磨下,也可不可能写出文义水准如此不堪的偈子。
“不可说”在佛经中出现得比较多,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字面意思,不可言说,另一个意思是形容数量多。
至于真如实相超越思辨,不可言说,这个说法在经典中多有宣说:
《大宝积经》卷二十二,被甲庄严会:音声及文字,不应随顺转,应知真实义,无行以随行。实义无音声,亦无有文字,超过语言数,乃名为实义。
《大宝积经》卷九十二,发胜志乐会:譬如甘蔗味,虽不离皮节,亦不从皮节,而得于胜味。皮节如世话,义理犹胜味,是故舍虚言,思惟于实义。
《楞伽经》卷四:真实义者,微妙寂静,是涅槃//www.souquanme.com因。言说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大慧,真实义者,从多闻者得。大慧,多闻者,谓善于义,非善言说。
《楞伽经》卷三:我谓二种说: 宗通及言说,说者授童蒙,宗为修行者。
《佛说华手经》卷六:佛所言说有出世间,出世间法则无言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楞伽经》卷二:谓第一义圣乐言说所入,是第一义,非言说是第一义。
《大乘宝云经》卷六:假说世法,非第一义故,虽得世法而不执着;假说佛法,非第一义故,虽得佛法而不执着;假说菩提,非第一义故,虽得菩提而不执着得菩提者。善男子,假名言说,名字论量,名为世谛,于世法中无第一义;虽然,若离世法,第一义谛不可得说。
《大宝积经》卷五十二,菩萨藏会:如来依世俗谛为众生说,若有众生于此言教起于执着,如是等类,不应依趣。
《华严经》卷十六,须弥顶上偈赞品:言词所说法,小智妄分别,是故生障碍,不了于自心。
《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如以空拳诱小儿,示言有物令欢喜,开手拳空无所见,小儿于此复号啼。
如是诸佛难思议,善巧调伏众生类,了知法性无所有,假名安立示世间。
《华严经》卷五十二,如来出现品:如来以一切譬喻,说种种事,无有譬喻能说此法。何以故?心智路绝,不思议故。诸佛菩萨但随众生心,令其欢喜,为说譬喻,非是究竟。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
《无量义经》: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言说,所以者何?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 ……是故初说、中说、后说,文词是一,而义别异。
《大般若经》卷八十一,告天子品:佛言:我曾于此不说一字,汝亦不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文字言说皆远离故,由于此中说者、听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
《楞伽经》卷三:佛言: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人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当说。
藕益《阅藏知津》卷二十二:佛言:我于诸法都无所见,故无所说。乃至般若不可说示。
《金刚经》: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
《金刚经》: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婴儿行品:如来虽为一切众生演说诸法,实无所说。何以故?有所说者名有为法,如来世尊非是有为,是故无说。
释迦牟尼佛付法偈《五灯会元》卷一: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圆觉经》卷上: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
《楞严经》卷二: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应当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为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马鸣《大乘起信论》: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不可说相。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
《六祖坛经顿渐品》: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随方解缚,假名三昧。
《维摩经》卷中,观众生品:言说文字皆解脱相。 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话解脱也。
《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回向品:不取众生所言说,一切有为虚妄事。虽复不依语言道,亦复不着无言说。
《大宝积经》卷一百,无垢施菩萨应辩会:诸智慧者,于无文字假说文字,然不着文字,法性无碍,是故智者不碍文字。
《大宝积经》卷一○二,善位意天子会:凡有听受,则为取着。
……如是听受,当知彼住三种缚中,何谓三缚?一见我缚,二见众生缚,三见法缚。天子,若无如是三种见缚而听法者,当知彼住三种净中,何谓三净?一者不见自身,不分别,不思念,不证知;二不见说者,不分别,不思念,不证知;三不见所说,不分别,不思念,不证知。
《楞伽经》卷三:彼生灭者是识,不生不灭者是智……。复次,无碍相是智,境界种种碍相是识。复次,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识,无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复次,得相是识,不得相是智。
《大宝积经》卷三十七,菩萨藏会:从境界生,是名为识;从作意生,是名为识;从分别生,是名为识。
无取无执、无有所缘、无所了别、无有分别,是名为智。所言识者,住有为法。
何以故?无为法中识不能行,若能了达无为之法,是名为智。住生灭者,名之为识;不生不灭、无有所住,是名为智。
《华严经》卷四十,十定品:现量所得,以智自人,不由他悟。体性如实,净眼现证。
《大宝积经》卷五十二.菩萨藏会:若诸经中,宜说于道,如是言教名不了义;若诸经中,宣说于果,hMtulX如是言教名为了义。若诸经中说世俗谛,名不了义;说胜义谛名为了义。若诸经中,有所宣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名不了义;若有宣说生死涅槃无二元别,是名了义。若诸经中,文句广博,能令众生心意踊跃,名不了义;若有宣说文句及心皆同灰烬,是名了义。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的出处及原文

北本《大般涅盘经》卷二十一则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说六句之不可说,即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佛曰:将生命结束在爱人面前,瞬间的痛苦,永恒的幸福,无法抵挡的诱惑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佛曰:不可说 不可说 请问,何不可说?此句出于何处?

 「不可说」是「不可以说出来」的意思,在佛经中,“不可说”的意思并不一定是这样。
而是数字4659798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华严经》「不可言说不可说,充满一切不可说,不可言说诸劫中,说不可说不可尽,……於一微细毛端处,有不可说诸普贤,……一毛端处所有刹,其数无量不可说……」在第四十五卷中,有将近四百个不可说。
    《地藏菩萨本愿经》「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这里用了两个不可说。
    《小般若经》「一切法不可说,须菩提,一切法空相不可说……」
    「不可说」倒底有多大,我们试着找找看:
  
    《华严经》世尊为心王菩萨详细解说了佛所使用的计量单位。经上说∶「尔时,心王菩萨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演说、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
    『世尊,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耶?』心王菩萨问世尊,您常说诸佛hMtulX如来的数目,所用的各种单位如「阿僧祇、演说」…搜趣网…一直到「不可说不可说」倒底是什麽意思?
    世尊回答「善男子,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从这里开始,世尊便详细的说明了佛所用的计量单位。一个洛叉是十万,也就是 10^5 (10的 5次方)。
  
  1、俱 胝 =100洛叉=100100000=10000000=10^7 (1千万)
  2、阿庾多 =俱胝俱胝 = 10^14 =1的后面接 14个 0
  3、那由他 =阿庾多阿庾多=10^28 =1的后面接 28个 0
  4、频婆罗 =那由他那由他 =10^56=1的后面接 56个 0。
  
  列出来就是: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5、矜罗羯 =频婆罗频婆罗 =10^112
  6、阿伽罗 =矜罗羯矜罗羯 =10^224
  7、最胜 =阿伽罗阿伽罗 =10^448 (如此一级一级的推,下一级就是:
  8、摩罗婆 = 10^896 =1的后面接 896 个 0
  9、阿婆罗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是什么意思呢出处

南无阿弥陀佛


净空法师---“开口便错,动念即乖”,那是真实的,那叫真实说。

1 佛法,它的大原则,就是破执着。我们凡夫执着有,佛常常讲空,破我们“有”的执着;二乘人执着空,佛对他们说法,统统讲有,破他“空”的执着。

2 为什么佛一会儿说空,一会儿说有?好像是自相矛盾,其实不是的,佛是破执着而已!

3 佛有没有说法呢?佛没有说法。你执着有,佛说空,把你“有”破掉,“空”是破你执着的一个手段,你不执着“有”,那“空”也没有了。

4 可是,我们的毛病,往往就是非要执着一桩不可。我们现在执着“有”,佛说“有”是假的、是虚幻的;我们不执着“有”了,我们又执着“空”。

5 不执着这一边,就执着那一边,佛说两边都不可以执着,这才叫中道。你要是执着一个“中道”,那你又错了!要晓得,中道本来也没有,那是不得已而建立的。

6 佛法自始至终,无非破执着而已!有执着就错了,一定要明白这个真理。一切都不执着就是佛,如果你执着一个“我一切都不执着了”,你还是凡夫。

7 佛讲经说法,所说的这些话都是方便说//www.souquanme.com,都不是真实说。真实说怎么说法?真实说就不能开口,那就是真实的,一开口就错了;真实的不能动念,一动念就错了。“开口便错,动念即乖”,那是真实的,那叫真实说。

8 所以讲到真实之处,的确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开不得口的,一开口就错了,一动念头就错了。一动念就是起心、就是执着,所以经上常说,“开口便错,动念即乖”。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