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夏传子的下一句是什么
夏传子 家天下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所处的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至于教育的诸多规律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zhù)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屠宰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dòu)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因而窦禹钧美名远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duò)
【译文】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译文】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玉不琢(zhuó)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也就成不了大器。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结交益友,学习学习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孝顺父母是儿女应该做到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美德,应该及早教育培养。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其次才是增广见闻学习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明白数字的变化,并研读古圣先贤的文章,来修养自己。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译文】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如此累计上去,可以无穷无尽。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译文】古人认为混沌初开时,气之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乾坤奠定后,世上的一切生物便在天地之间繁衍生长,永无休止。而人类则是最高等的生物。因此古人把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天、地、人称为“三才”。古代阴阳学家说认为,白昼的太阳为“阳气”之精髓,黑夜的月亮是“阴气”的魂魄,而群星则排列在天空中,灿烂辉煌,映衬日月。因此古人把日、月、星称为“三光”。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维持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要有亲情,夫妻www.souquanme.com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译文】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是一年四个季节,这四时季节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译文】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位置为准互相对应。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译文】金、木、水、火、土为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特性,称为“五行”。五行来源于天理。
十干者 甲至癸(guǐ) 十二支 子至亥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wù)、己、庚(gēng)、辛、壬(rén)、癸(guǐ),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yín)、卯(mǎo)、辰、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 日所躔(chán) 曰赤道 当中权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 赤道是地球的中线,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北半球的东边。
曰江河 曰准济 此四渎(dú) 水之纪
【译文】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dài)华 嵩(sōng)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译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称为“五岳”, 是中国的五大名山。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译文】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wěn)
【译文】仁、义、礼、智、信,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五种道理永远不变,必须遵守不容许混淆。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译文】大地所生长的生物,种类繁多,像草木是属于植物,遍及陆地上及水上。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译文】至于动物虫、鱼、鸟、兽,它们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shū) 麦黍(shǔ)稷(jì) 此六谷 人所食
【译文】稻子、高粱、豆子、麦子、糜子和谷子,是人类所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
马牛羊 鸡犬(quǎn)豕(shǐ) 此六畜 人所饲
【译文】马、牛、羊、鸡、狗和猪,叫六畜。它们是人类所蓄养的主要牲畜。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译文】高兴、生气、伤感、恐惧、喜爱、憎恶以及欲望,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utQdXfhe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译文】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我们很容易用眼睛辨别出来。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译文】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是食物中所包含的五种味道。
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译文】气味主要有五种: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烂的臭味,这是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五种气味。
匏(páo)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utQdXfhe,分为八种,即匏类[笙(shēng)等]、土类[埙(xūn)等]、革类[鼓等]、木类[柷(zhù)等]、石类[磬(qìng)]、金类[钟、铃等]、丝类[琴、瑟等]与竹类[管、箫等],称为“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译文】平、上、去、入,是古时候的“四声”。讲话时咬字发音应该正确,才能让人听得清楚明白。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以本人为中心,上数“四代”,下数“四代”,一共是九代,俗称“九族”。是家族中长幼尊卑基本的伦常关系。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译文】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夫妻感情和顺,兄长对弟弟的爱护,弟弟对哥哥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译文】前面所说的: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便是封建社会主张的“十义”。要求人人都应遵守的道德标准,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sī)麻 五服终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人教导子弟必备的六种技能,称为“”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这些技能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译文】天地之间的学问广大无边,如果都想要学,恐怕会无从学起,不如选择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日积月累功夫精深,自然水到渠成成就非凡,其余的只须知其概要,了解来源就可以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译文】读书求学,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始,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应先熟悉宋朝朱熹所著的小学这本书,学习洒扫应对及六艺等,再来深究四书当中修齐治平的大学问。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译文】《孟子》是学生万章与公孙丑等记录老师言行的书,共七篇,内容内容都是讲述道德仁义的事。
作中庸 乃孔亻及(jí) 中不偏 庸不易
【译文】中庸这一本书是孔夫子的孙子孔伋(jí)所作(孔伋字子思,古人以字相称,以字行之。)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庸是不易,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译文】大学这一本书是孔夫子的学生曾参所写,本书共有十章,内容阐述一个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译文】《孝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共十八章,是孔子门人所作,它论述了封建孝道。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因此古人研究学问,首先读孝经,要把孝经这一部书的道理,都融会贯通,再读四书,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并且有了学问的基础,然后才能研究六经这些深奥的典籍。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认真研读这些经典著作。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译文】古时候的易经有三种版本,分别为《连山》、《归藏》和《周易》,共称为三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了,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一种,孔老夫子曾经审订过,书中的理论比较详尽易懂。
有典谟(mó) 有训诰(gào) 有誓命 书之奥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这些都是《书经》的奥妙之所在。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译文】周公制定周礼,分官设职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六官即六卿,包含了天官:吏部大冢宰,地官:户部大司徒,春官:礼部大宗伯,夏官:兵部大司马,秋官:刑部大司寇,冬官:工部大司空,分属于天子之下,各司其职管理国家大事,为后世保存了良好的政治典范。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译文】西汉儒家学者戴德和侄子戴圣分别著《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其内容完整的保存了古圣先贤的言论。由于古代“礼”和“乐”常合在一起,而《小戴礼记》中收了《乐记》,所以《礼记》一书使“礼”与“乐”齐备无缺了。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译文】诗经“国风”、“大雅”、“小雅”、“颂”,四种文体称为“四诗”,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吟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译文】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作诗的风气就逐渐没落消失了,于是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译文】注释和解说《春秋》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称为“三传”,“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译文】把儒家的这些经典都通晓之后,方可读诸子百家的书。读诸子的书只要抓住其中的要点,记住主要内容就行了。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译文】经书和子书融会贯通之后,就可以开始研读各种史书,史书是记载一国兴亡的事,要从中考察历代王朝传承的世系,明白各国政治上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亡的原因,给自己一个警惕。
自羲(xī)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xùn) 称盛世
【译文】传至唐尧和虞舜合称“二帝”,他们都把国家当作公器,传贤不传子,把帝位禅让给贤能的人,因为没有一点私心,造就了一番太平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译文】后来夏禹准备把帝位传给益,因为人民怀念禹治水的功绩,加上儿子启又非常贤能,因此诸侯拥戴启为天子。中国从此变成家天下。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夏朝传了四百年就改朝换代了。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译文】周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与纣王决战,灭亡了商朝,建立周朝,周朝历时八百多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是统时间最长的朝代。
周辙东 王纲坠(zhuì) 逞干戈(gē) 尚游说
【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一些谋士与投机份子趁机崛起,周游列国担任说客谋取功名,在各国之间进行游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提倡合纵,从此兵连祸结,天下苍生不得安宁。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译文】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嬴(yíng)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译文】秦始王姓嬴名政,采用张仪的连横外交及远交近攻等策略,将六国个个击破,兼并六国的领土,统一天下(中国)自称秦始皇。只可惜不行仁政,暴虐无道民不聊生,传到第二代胡亥时就被抗暴队伍项羽和刘邦推翻了。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相争,两军交战七十多回合,最后项羽兵败自杀,天下又成统一的局面。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mǎng)篡(cuàn)
【译文】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外戚王莽篡夺了帝位,王莽篡汉后,改国号为新。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译文】刘秀推翻王莽,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建都洛阳,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共四百多年,到汉献帝时,被曹操之子曹丕所废。
魏蜀吴 争汉鼎(dǐng) 号三国 迄两晋
【译文】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懿(yì )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译文】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代。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今南京)。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兴高齐
【译文】北方北朝的拓拔圭(guī)建立北魏后,他注重礼乐及教育,又施行汉化政策,改姓元故称元魏,在历史上颇为有名。至孝武帝时分裂为东西魏,不久,宇文周篡西魏,建立北周,高洋篡东魏建立北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译文】等到杨坚建立了隋朝,才结束南北朝,统一天下(中国),即为隋文帝。文帝深知民间疾苦,一生勤俭爱民,只可惜识人不明,因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种下祸因;杨广即隋炀帝,荒淫无道,刚愎自用又好大喜功,连年征讨的结果,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引起各方声讨,只传了一代,才三十八年隋朝就灭亡了。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译文】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译文】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译文】,为了与前面的朝代有所区别,因此另加一‘后’字。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五代的生命都很短暂,其兴亡都有原因。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译文】赵匡胤接受了后周恭帝“禅让”的帝位(实际是逼恭帝逊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
辽与金 皆称帝 元灭金 绝宋世
【译文】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
舆图广 超前代 九十年 国祚(zuò)废
【译文】元朝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却因为种族歧视、宗教迫害与高压政策等因素(重武力轻文治),只传了九十年就被朱元璋推翻了。
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译文】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他自己当上了皇帝,号洪武,定都在金陵(今南京)。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译文】等到明成祖的时候,将国都迁往燕京(北京),又传了十六代,到崇祯皇帝时就结束了。
权阉(yān)肆(sì) 寇如林 李闯出 神器焚
【译文】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眼见大势已去,自缢于煤山,结束了明朝二百七十七年的历史。
清世祖 膺(yīng)景命 靖四方 克大定
【译文】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天下恢复安定。
由康雍 历乾嘉 民安富 治绩夸
【译文】清王朝的第一位皇帝,后来传//www.souquanme.com位给康熙,雍正历经乾隆、嘉庆,一百多年间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安定富裕,都是由于政治清明,治理的绩效良好所致,外族统治能够文武并重,实在值得赞赏。
道咸间 变乱起 始英法 扰都鄙
【译文】到了道光咸丰年间,国势逐渐衰弱,内忧外患纷纷而起,内乱是太平天国的//www.souquanme.com兴起,外患则是英法两国为了通商问题,时常来骚扰侵犯,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掌权,政治伦理荡然,加上无能又专断,宠信宦官且听信小人谗言,朝政大乱,种下清朝沦亡的祸因。
同光后 宣统弱 传九帝 满清殁(mò)
【译文】同治光绪皇帝之后,更由于列强入侵,清廷无能,屡战屡败,频频割地赔款,传到第九位皇帝宣统,国势更是积弱不堪,国父孙中山先生,为救亡图存起来革命,领导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推翻满清建立民国。
革命兴 废帝制 立宪法 建民国
【译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古今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译文】古往今来所发生的历史,上自三皇五帝下至清朝共有廿五个朝代全在这里。从各朝代的治乱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兴衰的原因,我们应当记取历史的教训,才不会重蹈覆辙。
史虽繁 读有次 史记一 汉书二
【译文】史书虽然繁多,研读时仍需依照次第,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首先要读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后汉三 国志四 兼证经 参通鉴
【译文】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这四种书号称“四史”。内容最为精要允当,同时还要寻求其他的经书来证实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所处的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至于教育的诸多规律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zhù)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屠宰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dòu)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因而窦禹钧美名远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duò)
【译文】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译文】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玉不琢(zhuó)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也就成不了大器。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结交益友,学习学习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孝顺父母是儿女应该做到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美德,应该及早教育培养。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其次才是增广见闻学习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明白数字的变化,并研读古圣先贤的文章,来修养自己。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译文】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如此累计上去,可以无穷无尽。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译文】古人认为混沌初开时,气之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乾坤奠定后,世上的一切生物便在天地之间繁衍生长,永无休止。而人类则是最高等的生物。因此古人把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天、地、人称为“三才”。古代阴阳学家说认为,白昼的太阳为“阳气”之精髓,黑夜的月亮是“阴气”的魂魄,而群星则排列在天空中,灿烂辉煌,映衬日月。因此古人把日、月、星称为“三光”。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维持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要有亲情,夫妻www.souquanme.com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译文】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是一年四个季节,这四时季节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译文】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位置为准互相对应。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译文】金、木、水、火、土为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特性,称为“五行”。五行来源于天理。
十干者 甲至癸(guǐ) 十二支 子至亥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wù)、己、庚(gēng)、辛、壬(rén)、癸(guǐ),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yín)、卯(mǎo)、辰、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 日所躔(chán) 曰赤道 当中权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 赤道是地球的中线,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北半球的东边。
曰江河 曰准济 此四渎(dú) 水之纪
【译文】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dài)华 嵩(sōng)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译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称为“五岳”, 是中国的五大名山。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译文】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wěn)
【译文】仁、义、礼、智、信,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五种道理永远不变,必须遵守不容许混淆。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译文】大地所生长的生物,种类繁多,像草木是属于植物,遍及陆地上及水上。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译文】至于动物虫、鱼、鸟、兽,它们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shū) 麦黍(shǔ)稷(jì) 此六谷 人所食
【译文】稻子、高粱、豆子、麦子、糜子和谷子,是人类所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
马牛羊 鸡犬(quǎn)豕(shǐ) 此六畜 人所饲
【译文】马、牛、羊、鸡、狗和猪,叫六畜。它们是人类所蓄养的主要牲畜。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译文】高兴、生气、伤感、恐惧、喜爱、憎恶以及欲望,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utQdXfhe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译文】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我们很容易用眼睛辨别出来。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译文】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是食物中所包含的五种味道。
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译文】气味主要有五种: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烂的臭味,这是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五种气味。
匏(páo)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utQdXfhe,分为八种,即匏类[笙(shēng)等]、土类[埙(xūn)等]、革类[鼓等]、木类[柷(zhù)等]、石类[磬(qìng)]、金类[钟、铃等]、丝类[琴、瑟等]与竹类[管、箫等],称为“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译文】平、上、去、入,是古时候的“四声”。讲话时咬字发音应该正确,才能让人听得清楚明白。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以本人为中心,上数“四代”,下数“四代”,一共是九代,俗称“九族”。是家族中长幼尊卑基本的伦常关系。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译文】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夫妻感情和顺,兄长对弟弟的爱护,弟弟对哥哥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译文】前面所说的: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便是封建社会主张的“十义”。要求人人都应遵守的道德标准,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sī)麻 五服终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人教导子弟必备的六种技能,称为“”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这些技能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译文】天地之间的学问广大无边,如果都想要学,恐怕会无从学起,不如选择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日积月累功夫精深,自然水到渠成成就非凡,其余的只须知其概要,了解来源就可以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译文】读书求学,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始,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应先熟悉宋朝朱熹所著的小学这本书,学习洒扫应对及六艺等,再来深究四书当中修齐治平的大学问。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译文】《孟子》是学生万章与公孙丑等记录老师言行的书,共七篇,内容内容都是讲述道德仁义的事。
作中庸 乃孔亻及(jí) 中不偏 庸不易
【译文】中庸这一本书是孔夫子的孙子孔伋(jí)所作(孔伋字子思,古人以字相称,以字行之。)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庸是不易,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译文】大学这一本书是孔夫子的学生曾参所写,本书共有十章,内容阐述一个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译文】《孝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共十八章,是孔子门人所作,它论述了封建孝道。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因此古人研究学问,首先读孝经,要把孝经这一部书的道理,都融会贯通,再读四书,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并且有了学问的基础,然后才能研究六经这些深奥的典籍。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认真研读这些经典著作。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译文】古时候的易经有三种版本,分别为《连山》、《归藏》和《周易》,共称为三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了,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一种,孔老夫子曾经审订过,书中的理论比较详尽易懂。
有典谟(mó) 有训诰(gào) 有誓命 书之奥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这些都是《书经》的奥妙之所在。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译文】周公制定周礼,分官设职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六官即六卿,包含了天官:吏部大冢宰,地官:户部大司徒,春官:礼部大宗伯,夏官:兵部大司马,秋官:刑部大司寇,冬官:工部大司空,分属于天子之下,各司其职管理国家大事,为后世保存了良好的政治典范。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译文】西汉儒家学者戴德和侄子戴圣分别著《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其内容完整的保存了古圣先贤的言论。由于古代“礼”和“乐”常合在一起,而《小戴礼记》中收了《乐记》,所以《礼记》一书使“礼”与“乐”齐备无缺了。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译文】诗经“国风”、“大雅”、“小雅”、“颂”,四种文体称为“四诗”,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吟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译文】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作诗的风气就逐渐没落消失了,于是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译文】注释和解说《春秋》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称为“三传”,“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译文】把儒家的这些经典都通晓之后,方可读诸子百家的书。读诸子的书只要抓住其中的要点,记住主要内容就行了。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译文】经书和子书融会贯通之后,就可以开始研读各种史书,史书是记载一国兴亡的事,要从中考察历代王朝传承的世系,明白各国政治上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亡的原因,给自己一个警惕。
自羲(xī)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xùn) 称盛世
【译文】传至唐尧和虞舜合称“二帝”,他们都把国家当作公器,传贤不传子,把帝位禅让给贤能的人,因为没有一点私心,造就了一番太平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译文】后来夏禹准备把帝位传给益,因为人民怀念禹治水的功绩,加上儿子启又非常贤能,因此诸侯拥戴启为天子。中国从此变成家天下。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夏朝传了四百年就改朝换代了。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译文】周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与纣王决战,灭亡了商朝,建立周朝,周朝历时八百多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是统时间最长的朝代。
周辙东 王纲坠(zhuì) 逞干戈(gē) 尚游说
【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一些谋士与投机份子趁机崛起,周游列国担任说客谋取功名,在各国之间进行游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提倡合纵,从此兵连祸结,天下苍生不得安宁。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译文】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嬴(yíng)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译文】秦始王姓嬴名政,采用张仪的连横外交及远交近攻等策略,将六国个个击破,兼并六国的领土,统一天下(中国)自称秦始皇。只可惜不行仁政,暴虐无道民不聊生,传到第二代胡亥时就被抗暴队伍项羽和刘邦推翻了。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相争,两军交战七十多回合,最后项羽兵败自杀,天下又成统一的局面。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mǎng)篡(cuàn)
【译文】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外戚王莽篡夺了帝位,王莽篡汉后,改国号为新。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译文】刘秀推翻王莽,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建都洛阳,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共四百多年,到汉献帝时,被曹操之子曹丕所废。
魏蜀吴 争汉鼎(dǐng) 号三国 迄两晋
【译文】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懿(yì )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译文】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代。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今南京)。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兴高齐
【译文】北方北朝的拓拔圭(guī)建立北魏后,他注重礼乐及教育,又施行汉化政策,改姓元故称元魏,在历史上颇为有名。至孝武帝时分裂为东西魏,不久,宇文周篡西魏,建立北周,高洋篡东魏建立北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译文】等到杨坚建立了隋朝,才结束南北朝,统一天下(中国),即为隋文帝。文帝深知民间疾苦,一生勤俭爱民,只可惜识人不明,因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种下祸因;杨广即隋炀帝,荒淫无道,刚愎自用又好大喜功,连年征讨的结果,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引起各方声讨,只传了一代,才三十八年隋朝就灭亡了。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译文】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译文】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译文】,为了与前面的朝代有所区别,因此另加一‘后’字。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五代的生命都很短暂,其兴亡都有原因。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译文】赵匡胤接受了后周恭帝“禅让”的帝位(实际是逼恭帝逊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
辽与金 皆称帝 元灭金 绝宋世
【译文】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
舆图广 超前代 九十年 国祚(zuò)废
【译文】元朝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却因为种族歧视、宗教迫害与高压政策等因素(重武力轻文治),只传了九十年就被朱元璋推翻了。
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译文】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他自己当上了皇帝,号洪武,定都在金陵(今南京)。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译文】等到明成祖的时候,将国都迁往燕京(北京),又传了十六代,到崇祯皇帝时就结束了。
权阉(yān)肆(sì) 寇如林 李闯出 神器焚
【译文】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眼见大势已去,自缢于煤山,结束了明朝二百七十七年的历史。
清世祖 膺(yīng)景命 靖四方 克大定
【译文】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天下恢复安定。
由康雍 历乾嘉 民安富 治绩夸
【译文】清王朝的第一位皇帝,后来传//www.souquanme.com位给康熙,雍正历经乾隆、嘉庆,一百多年间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安定富裕,都是由于政治清明,治理的绩效良好所致,外族统治能够文武并重,实在值得赞赏。
道咸间 变乱起 始英法 扰都鄙
【译文】到了道光咸丰年间,国势逐渐衰弱,内忧外患纷纷而起,内乱是太平天国的//www.souquanme.com兴起,外患则是英法两国为了通商问题,时常来骚扰侵犯,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掌权,政治伦理荡然,加上无能又专断,宠信宦官且听信小人谗言,朝政大乱,种下清朝沦亡的祸因。
同光后 宣统弱 传九帝 满清殁(mò)
【译文】同治光绪皇帝之后,更由于列强入侵,清廷无能,屡战屡败,频频割地赔款,传到第九位皇帝宣统,国势更是积弱不堪,国父孙中山先生,为救亡图存起来革命,领导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推翻满清建立民国。
革命兴 废帝制 立宪法 建民国
【译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古今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译文】古往今来所发生的历史,上自三皇五帝下至清朝共有廿五个朝代全在这里。从各朝代的治乱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兴衰的原因,我们应当记取历史的教训,才不会重蹈覆辙。
史虽繁 读有次 史记一 汉书二
【译文】史书虽然繁多,研读时仍需依照次第,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首先要读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后汉三 国志四 兼证经 参通鉴
【译文】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这四种书号称“四史”。内容最为精要允当,同时还要寻求其他的经书来证实
忠孝仁义礼智信指的是什么?
“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两字,支撑着这个国家、民族以至于整个家庭的“大厦”,就如“四根柱子”,屹立不动;否则,家国大厦将倾。“仁义礼智信”称之为“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这是立身之本。现在有必要学习发扬广大。 提倡“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忠的本义,是指人在祭祀时要保持肃穆恭敬的态度。后来,引申为人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一般特指为“忠君爱国”,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方面,抗金名将岳飞被认为是“忠”的典范。现在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单位、忠于你从事的工作。 提倡“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儿子继承老子,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称之为“孝”者。“百善孝为先”,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于天地之间。最典型的当属“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人非常强调孝道,并且有绝对化的思想,如“父命难违”、“父叫子亡子必亡”等,这些是不可取的。但是,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子孙不孝,这个家庭就将乱套,这个国家就将乱套。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尤其是对待父母,关键是要真心爱敬,缺乏爱敬,不赡养父母,就跟养个猪养个狗没有什么区别了。孝道的另一引申义,就是要尊老敬贤,一个社会只有这样,老者有所养,贤者有所尊,这个社会就文明进步。一个不孝者,他能蒙人一时,却不能蒙混一世一定会被社会抛弃的。 提倡“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孔子说,仁就是“爱人”。“仁”体现人的高尚情怀,是仅次于德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古代君主把推行仁政,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仁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关怀人、爱护人、发展人的目标出发,使这个国家民族达到和谐的最佳状态,《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能够做到上下相亲,这个社会一定是很和谐的。仁的思想,还体现在众生平等的状态,孔子的教育观是“有教无类”,社会平等才能体现爱心,如果对待别人,不是出于一种平等的理念,那么善良将成为怜悯,它就不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了。 提倡“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义的本义是合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舍生取义表明为了重信义可以牺牲生命。古代讲义气的典型人物,当属关羽第一。说到义字,就会想到朋友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这是小义。我们要讲的是大义,一种高于自我的善,一种超越自我的善。任何人,在关键时候不能做出危害国家、民族的事情;在敌人、困难面前,不能变节投敌。在社会上要坚持正义,敢于与丑恶势力做斗争,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当然,作为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对待朋友要讲义气,不能出卖朋友,不能损害朋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素质。作为我们来说,就是积极维护公司的利益,不能阴奉阳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不能做俗话说的吃里扒外的事情。 提倡“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礼”初始的意思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用珍贵的器物祭祀,表示对“天”的感谢和尊重。礼的核心就是“尊重”二字。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说到“礼”,就是要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礼仪、礼节和礼貌。大到国家的外交,要遵循它;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要遵循它。讲究礼仪、礼节和礼貌,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礼的实际运用,也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标志。难怪不讲“礼”的人,人们会鄙夷说他是个“动物”。 提倡“智”,就是提高素质,服务社会。知是智的古字,先有“知”字,方有“智”。“知”的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熟悉到可以脱口而出。因此,我们把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人,成为智者。可见,这个“智”的要求,是“大聪明”,不许耍“小聪明”;小聪明的人,不是“智者”。“智”首先体现的就是个人的能力。这个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如果都是无才无德的人,这个社会是不会发展的,甚至会陷入民族危机。作为每个人来说,首先要养家糊口,如果没有一技之长,那么不要谈服务社会,恐怕家庭都很难稳定。现在,竞争的形势非常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体现在个人能力上,读了大学找不到工作比比皆是。因此,只有强化自身的能力,才能谈得上为社会为家庭做贡献。 提倡“信”,就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信,心里有什么话就直说,古人说,言为心声,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真实的、不虚伪的。一个说话言不由衷、言行不一的人,肯定不是重“信”的。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孔子还把“信”上升到国家政权的高度,治国“三要”,即“足食,足兵,民信之”,也就是说,国家的根本,要让人民安居乐业,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来保护胜利果实,国家要用信用来维系整个统治体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对于一个人来说,更得信守承诺,讲究信用。一个没有信用的国家,一定没有前途,一定会灭亡的;同样,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在社会上是混不下去的,最终被社会抛弃
南海事件
对于南海事件,用外交的方法解决还是用武力解决?是个辩论题。。给点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啊。。目前,菲律宾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的10个岛礁,其中,第二大岛中业岛已被菲律宾设为南沙群岛的指挥中心,岛上有菲律宾驻军100余人,并建有军用机场。经过近30年的经营,目前菲律宾已在其所占岛礁上修建了两个小型空军基地,将其中的3个岛礁建成陆军基地。菲律宾军方还打算将中业岛设置为旅游景点。
显然南海形势已经非常严峻。除了菲律宾之外,越南蚕食中国南海岛屿的情况也令人无法容忍,马来西亚、印尼甚至文莱等国也都对南海提出了主权要求。
当务之急,中国要双管齐下,软硬兼施,先礼后兵。
在软的方面和“礼”的方面,首先是如北京专家刘江平所指出的,中国首先应该加快领海基线的确定,这对于与其它国家的外交斗争以及谈判桌上的争辩,至关重要。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区域,都要定位坐标,并且迅速立法。
其次是中国有必要与签署《南海各方行动宣言》的国家紧急磋商,要求各方必须遵守这一宣言。中国也可以在东盟的范围内或双边的基础上与相关各国交涉,严正要求停止对南海岛屿的侵占与蚕食。中国与越南不仅有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还有执政党之间的友好关系,中国需要从这两个层次向越南交涉。
中国更有必要加强在国际舆论的攻势,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主张与立场。
先礼后兵,仁至义尽,中国一直是采取这个立场,问题是周边的国家一直认为中国软弱。如果所有的交涉都无效,那么中国必须采取强硬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主权,中国现在已经有了这个能力,更有此需要。
在国际关系中,完全依靠谈判、依靠良好的愿望而能够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情况很罕见,更多的情况是必须依靠实力。上面提到的“礼”的部分,就是中国在外交方面运用软实力与巧实力维护南海主权。
“礼”不奏效,就必须用“兵”,这里说的“兵”有几方面的涵义,并非只是指打仗,而是指运用硬实力。据报道中国的海南省已经在筹建三沙市,这是从行政管理方面强化对中国在南海包括西沙、东沙与南沙群岛的必要举措,行政管理是需要一系列相应措施与体制保障的,包括海巡。中国正在建造的航空母舰,以及以海南为基地的经略南海的系列举措,都为未来在军事方面收复失地与防止邻国侵占做准备。即使现在中国海军还没有航空母舰,也有能力保卫自己的领海, 先打菲律宾,就能震慑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国家。此仗一打,中国海洋形势必然改观
显然南海形势已经非常严峻。除了菲律宾之外,越南蚕食中国南海岛屿的情况也令人无法容忍,马来西亚、印尼甚至文莱等国也都对南海提出了主权要求。
当务之急,中国要双管齐下,软硬兼施,先礼后兵。
在软的方面和“礼”的方面,首先是如北京专家刘江平所指出的,中国首先应该加快领海基线的确定,这对于与其它国家的外交斗争以及谈判桌上的争辩,至关重要。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区域,都要定位坐标,并且迅速立法。
其次是中国有必要与签署《南海各方行动宣言》的国家紧急磋商,要求各方必须遵守这一宣言。中国也可以在东盟的范围内或双边的基础上与相关各国交涉,严正要求停止对南海岛屿的侵占与蚕食。中国与越南不仅有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还有执政党之间的友好关系,中国需要从这两个层次向越南交涉。
中国更有必要加强在国际舆论的攻势,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主张与立场。
先礼后兵,仁至义尽,中国一直是采取这个立场,问题是周边的国家一直认为中国软弱。如果所有的交涉都无效,那么中国必须采取强硬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主权,中国现在已经有了这个能力,更有此需要。
在国际关系中,完全依靠谈判、依靠良好的愿望而能够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情况很罕见,更多的情况是必须依靠实力。上面提到的“礼”的部分,就是中国在外交方面运用软实力与巧实力维护南海主权。
“礼”不奏效,就必须用“兵”,这里说的“兵”有几方面的涵义,并非只是指打仗,而是指运用硬实力。据报道中国的海南省已经在筹建三沙市,这是从行政管理方面强化对中国在南海包括西沙、东沙与南沙群岛的必要举措,行政管理是需要一系列相应措施与体制保障的,包括海巡。中国正在建造的航空母舰,以及以海南为基地的经略南海的系列举措,都为未来在军事方面收复失地与防止邻国侵占做准备。即使现在中国海军还没有航空母舰,也有能力保卫自己的领海, 先打菲律宾,就能震慑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国家。此仗一打,中国海洋形势必然改观
文天祥就义
翻译,“初八日,召天祥至殿中,长揖不拜”我找了好久,下面是《文天祥从容就义》的全文和他的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全文:初八日,召天祥至殿中。长揖不拜。左右强之,坚立不为动。极言宋无不道之君,无可吊之民;不幸母老子弱,权臣误国,用舍失宜,北朝用其叛将、叛臣,入其国都,毁其宗社。天祥相宋于再造之时,宋亡矣,天祥当速死,不当久生。
上使谕之曰:“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为中书宰相。”天祥曰:“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愿一死足矣。”又使谕之曰:“汝不为宰相,则为枢密。”天祥对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遂命之退。
明日有奏:“天祥不愿归附,当赐之死。”麦术丁力赞其决,遂可其奏。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译文: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元世祖召唤文天祥到宫殿中。文天祥见了皇帝只拱手作揖而不跪拜。皇帝的侍臣强迫他,他仍然坚定地站立着,不被他们所动摇。他极力述说宋朝没有不循正道的国君,没有需要抚慰的人民;不幸谢太后年老而宋恭帝幼小,掌权的奸臣误害了国家,用人、行政,措施不当,你们元人利用我朝的叛将、叛臣,攻入我朝的国都,毁灭我朝的国家。我文天祥在大宋危急而力图恢复兴盛的时候辅佐宋朝,宋朝灭亡了,我文天祥应当尽快就死,不应长久苟且偷生。
元世祖派人告诉他说:“你用侍奉宋朝的忠心来侍奉我,就任用你当中书省宰相。”文天祥说:“我文天祥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灭亡了,只能死,不能偷生,希望一死就够了。”元世祖又派人告诉他说:“你不做宰相,就做枢密使。”文天祥回答说:“除了一死以外,没有什么事可做了。”元世祖就命令他退下。
第二天有大臣上奏说:“文天祥不愿意归顺服从,应当赐他死刑。”参知政事麦术丁极力赞成这个判决,元世祖就批准他们的奏议。
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表白,挂在衣带中。那文词写着:“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市区时,气概神色自然,态度从容,观看的人像墙一样团团围住。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我的事都已做完了。”问市场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到达时文天祥却已经死了。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
全文:初八日,召天祥至殿中。长揖不拜。左右强之,坚立不为动。极言宋无不道之君,无可吊之民;不幸母老子弱,权臣误国,用舍失宜,北朝用其叛将、叛臣,入其国都,毁其宗社。天祥相宋于再造之时,宋亡矣,天祥当速死,不当久生。
上使谕之曰:“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为中书宰相。”天祥曰:“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愿一死足矣。”又使谕之曰:“汝不为宰相,则为枢密。”天祥对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遂命之退。
明日有奏:“天祥不愿归附,当赐之死。”麦术丁力赞其决,遂可其奏。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译文: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元世祖召唤文天祥到宫殿中。文天祥见了皇帝只拱手作揖而不跪拜。皇帝的侍臣强迫他,他仍然坚定地站立着,不被他们所动摇。他极力述说宋朝没有不循正道的国君,没有需要抚慰的人民;不幸谢太后年老而宋恭帝幼小,掌权的奸臣误害了国家,用人、行政,措施不当,你们元人利用我朝的叛将、叛臣,攻入我朝的国都,毁灭我朝的国家。我文天祥在大宋危急而力图恢复兴盛的时候辅佐宋朝,宋朝灭亡了,我文天祥应当尽快就死,不应长久苟且偷生。
元世祖派人告诉他说:“你用侍奉宋朝的忠心来侍奉我,就任用你当中书省宰相。”文天祥说:“我文天祥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灭亡了,只能死,不能偷生,希望一死就够了。”元世祖又派人告诉他说:“你不做宰相,就做枢密使。”文天祥回答说:“除了一死以外,没有什么事可做了。”元世祖就命令他退下。
第二天有大臣上奏说:“文天祥不愿意归顺服从,应当赐他死刑。”参知政事麦术丁极力赞成这个判决,元世祖就批准他们的奏议。
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表白,挂在衣带中。那文词写着:“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市区时,气概神色自然,态度从容,观看的人像墙一样团团围住。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我的事都已做完了。”问市场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到达时文天祥却已经死了。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
仁礼仪是什么意思?
仁
拼 音 rén
部 首 亻 笔 画 4 五 行 金 繁 体 仁 五 笔 WF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仁爱:~心。~政。~至义尽。
2.敬辞,用于对对方的尊称:~兄。~弟。~伯。
3.姓。
4.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儿。核桃~儿。花生~儿。虾~儿。
礼仪 [ lǐ yí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lǐ yí ]
礼节和仪式:~之邦。~从简。~小姐。外交~。
拼 音 rén
部 首 亻 笔 画 4 五 行 金 繁 体 仁 五 笔 WF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仁爱:~心。~政。~至义尽。
2.敬辞,用于对对方的尊称:~兄。~弟。~伯。
3.姓。
4.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儿。核桃~儿。花生~儿。虾~儿。
礼仪 [ lǐ yí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lǐ yí ]
礼节和仪式:~之邦。~从简。~小姐。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