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潮汕人做生意全带上家人,湛江人连亲兄弟姐妹都不帮?
各个地方的文化习俗不一样而已,潮汕人更相信自家人一些,会导致愿意带上家人一起。
潮汕习俗
潮汕婚俗
潮汕人对于婚礼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托媒提亲 合婚定亲
“提亲”、“合婚”、“定亲”,即“四礼”的“文定”。首先由媒人到男、女方家提亲。经女家同意后,再由媒人到女家问明姓名、生辰八字、//www.souquanme.com籍贯、祖宗三代,并写成庚帖送交男方,若男方家里三日内没有发生不吉利的事(俗称“三日顺”),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与女方,双方即可占卜合婚(也称合时日)。“定亲”又称 “订婚”、“行定”、“食定”,是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家下定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只金戒指,还有饼食、糖果、白糖和面条等,女方必有回礼。定亲时男方要到女家去“食定”,一般是食甜蛋或甜面(若是四个甜蛋,只能吃两个;若是两个,只能吃一个,另一个要用箸一分为二)。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戚、朋友、四邻送饼食、甜面汤(现多数是送面条和白糖),报告亲事已定。
行聘择吉 操办嫁妆
“行聘”又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清以前及民国初,富家除送金银、彩缎外,还有猪羊、酒果;贫家除送鸡酒外,还送槟榔;大多数地方还要送猪肉,俗称“洗屎肉”,以示报答女方父母养育之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银外,还送收音机(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现在多数是纳聘金。女方在收到男方的聘礼之后,具帖复聘,并回复一定的礼物,主要有:鸳鸯蕉(双孖的香蕉,喻夫妻亲密无间)、猪肝猪心(表示肝胆同心)、雌雄鸡各一只(象征鸳鸯比翼)等。女方在复聘时,还要考虑男方堂上的老人,若老妈(祖母)在堂,须加送“老妈糕”;祖父在堂,应加送“老公饼”。女家在送猪心给男家之前,须切出一片,配糖、葱煮熟后,与女同吃;男方家收到女方送来的猪心猪肝后,也要配糖、葱煮熟后与家人及亲友同吃,取义“男女同心”。
“请期”也称 “择日”、“送日”、“提日”。行聘过后,男方即择定结婚吉日,包括裁剪结婚礼服、“挽面”和沐浴、确定迎娶的时间及时辰,并通知女方。手帕捻红糖,新娘出阁伊始要把包着红糖的手帕捻在手中,到夫家后,在盖井之前,要将红糖www.souquanme.com倒入井中,寄意新娘“合内合外合厝边”,“过门合人惜”;花头”、扇子(谐音“送子”)等。富有人家旧时嫁女,除办嫁妆和上述特殊物品外,还陪嫁田地,甚至寿板(棺材);现在则陪嫁电器、摩托车或汽车等。
迎娶新娘 仪式隆重
最后一礼是“迎亲(迎娶)”,即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迎亲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新郎上门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门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家门口等亲,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迎亲的程序繁多,仪式隆重,。新娘在娘家和到夫家后都要分别 “食五碗头”,出门前还要给兄弟姐妹“分钱米”,吃“姐妹桌”。新娘上轿前,家人要端一盆清水,轻洒向花轿,有的则提一小桶清水,用红花(即石榴花)蘸清水喷洒花轿和花轿经过的一段路程。现在虽多用自行车、摩托车、小车迎娶,但仍有人保留此一习俗。花轿一般都要“彩青”。“彩青”主要是彩榕树(潮人称为 “成树”)枝和青翠的竹枝,以示对“夫有成,妻有德”的祝福。婚娶之日,男方家出入的门都要贴上婚联,门楣正中要贴上一条写有“麒麟到此”的红纸条。新娘到男方家门口,新郎要“踢轿门”、“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烟”。新郎新娘进入洞房要吃“合房圆”。吃“合房圆”时“青娘母”要“做四句”,新郎新娘各吃两粒甜圆后互换圆盏,再吃两粒圆,俗称交杯换盏。此时,“青娘母”又要“做四句”。“做四句”要贯穿于迎娶的全过程,从新娘出门上轿到进入洞房,“青娘母”都要“做四句”。“闹洞房”时“青娘母”要代新娘与客人对歌,若遇到一些淘气者作歪诗打趣时,“青娘母”要立即“做四句”回击,帮助新娘化解尴尬局面。迎娶之日,要设婚庆喜宴,宴请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
除上述仪礼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举行“开井”、“舂米头”、“搅泔”等仪式;满十二天或满四个月要行“归宁”礼——“返厝”。头、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烟起时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过夜。
我所知道的潮汕——风俗
对潮汕略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潮汕人,特别是在农村,经常要拜神,次数之频繁平均下来我想不少于4次/月吧,这要问我奶奶比较清楚,反正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是少不了的。于是,这样的习俗容易被外人等同于迷信。但在这里拜神反而更像是一项文化活动,人们把需要拜神的日子称之为做节,也便是节日。而入门媳妇的必修课之一便是要懂得在做节时提着贡品到某座庙祭拜。从小就习惯被勒令在先祖或者众神的牌位面前跪着,大人念念有词地教些说法,最经常说的一句就是保佑我读书长大,不敢为难先祖和众神,所以要求一般都是合理的,很小的时候偶尔也曾贪婪地想要考试考一百分。后来知道原来在流星面前许愿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流星一闪而过,下一次便很难凑巧再遇到同一颗了。相对拜神就比较固定啦,所以这样的愿望更像是承诺,彼此之间的。
除了拜神,潮汕其他的风俗也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比如中秋节,在这里赏月吃月饼并非重头戏,拜月娘(月亮)和烧瓦窑才是不可或缺的。拜月娘是我比较喜欢的,因为是女性神灵的缘故吧,祭拜的物品都比较绿色化,水果,糕点,甜茶,还有作业本,哈哈,小时候都要留些崭新的本本拜月娘,相信每个潮汕人都有这样的童年回忆吧。烧瓦窑,便是在空地上面用砖瓦搭一个塔,小孩子搭小塔大人搭高塔,往塔里面装些木头之类的易燃物,点燃。俨然便是一个大火塔,周围的人会向火塔泼些盐,可不只是单单为了钠燃烧好看的蓝色火焰,而是说这样便可以驱除家里的蚂蚁了或者来年丰收吧,呵呵好像是这样,奇怪的想法。烧瓦窑这个习俗相传是元末之时,为联合抗击外族人的侵略,地方居民中秋时候通过儿媳回娘家带书册糕(一种糕点)传递起义的信息,然后在晚上以瓦窑点火为起义信号,一举消灭侵略者。其实我也好久没有看过烧瓦窑了,都是儿时的回忆—_—!
儿时的回忆当然就少不了成人礼啦,当地称为“出花园”,“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最鲜艳...”当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快高长大之后,就要出花园了,大概是这样的。哈哈曲解了,其实潮汕的小孩子一出世,便是由花公花麽两位神灵庇护着看着长大,15周岁那年便要择日来答谢他们两位老人家这些年的的照顾,长大以后他们便可以省点心,腾出多些时间去照顾其他的小孩子^_^“出花园”那天,主角要穿着新衣服待在家里,拜花公花麽,宴请亲友,咬鸡头等等,哈哈,其实我也忘得差不多了。
其实,各地的农村都有自己地方特色的一些风俗,并且在慢慢丢失。。。
潮汕人对于婚礼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托媒提亲 合婚定亲
“提亲”、“合婚”、“定亲”,即“四礼”的“文定”。首先由媒人到男、女方家提亲。经女家同意后,再由媒人到女家问明姓名、生辰八字、//www.souquanme.com籍贯、祖宗三代,并写成庚帖送交男方,若男方家里三日内没有发生不吉利的事(俗称“三日顺”),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与女方,双方即可占卜合婚(也称合时日)。“定亲”又称 “订婚”、“行定”、“食定”,是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家下定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只金戒指,还有饼食、糖果、白糖和面条等,女方必有回礼。定亲时男方要到女家去“食定”,一般是食甜蛋或甜面(若是四个甜蛋,只能吃两个;若是两个,只能吃一个,另一个要用箸一分为二)。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戚、朋友、四邻送饼食、甜面汤(现多数是送面条和白糖),报告亲事已定。
行聘择吉 操办嫁妆
“行聘”又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清以前及民国初,富家除送金银、彩缎外,还有猪羊、酒果;贫家除送鸡酒外,还送槟榔;大多数地方还要送猪肉,俗称“洗屎肉”,以示报答女方父母养育之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银外,还送收音机(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现在多数是纳聘金。女方在收到男方的聘礼之后,具帖复聘,并回复一定的礼物,主要有:鸳鸯蕉(双孖的香蕉,喻夫妻亲密无间)、猪肝猪心(表示肝胆同心)、雌雄鸡各一只(象征鸳鸯比翼)等。女方在复聘时,还要考虑男方堂上的老人,若老妈(祖母)在堂,须加送“老妈糕”;祖父在堂,应加送“老公饼”。女家在送猪心给男家之前,须切出一片,配糖、葱煮熟后,与女同吃;男方家收到女方送来的猪心猪肝后,也要配糖、葱煮熟后与家人及亲友同吃,取义“男女同心”。
“请期”也称 “择日”、“送日”、“提日”。行聘过后,男方即择定结婚吉日,包括裁剪结婚礼服、“挽面”和沐浴、确定迎娶的时间及时辰,并通知女方。手帕捻红糖,新娘出阁伊始要把包着红糖的手帕捻在手中,到夫家后,在盖井之前,要将红糖www.souquanme.com倒入井中,寄意新娘“合内合外合厝边”,“过门合人惜”;花头”、扇子(谐音“送子”)等。富有人家旧时嫁女,除办嫁妆和上述特殊物品外,还陪嫁田地,甚至寿板(棺材);现在则陪嫁电器、摩托车或汽车等。
迎娶新娘 仪式隆重
最后一礼是“迎亲(迎娶)”,即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迎亲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新郎上门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门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家门口等亲,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迎亲的程序繁多,仪式隆重,。新娘在娘家和到夫家后都要分别 “食五碗头”,出门前还要给兄弟姐妹“分钱米”,吃“姐妹桌”。新娘上轿前,家人要端一盆清水,轻洒向花轿,有的则提一小桶清水,用红花(即石榴花)蘸清水喷洒花轿和花轿经过的一段路程。现在虽多用自行车、摩托车、小车迎娶,但仍有人保留此一习俗。花轿一般都要“彩青”。“彩青”主要是彩榕树(潮人称为 “成树”)枝和青翠的竹枝,以示对“夫有成,妻有德”的祝福。婚娶之日,男方家出入的门都要贴上婚联,门楣正中要贴上一条写有“麒麟到此”的红纸条。新娘到男方家门口,新郎要“踢轿门”、“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烟”。新郎新娘进入洞房要吃“合房圆”。吃“合房圆”时“青娘母”要“做四句”,新郎新娘各吃两粒甜圆后互换圆盏,再吃两粒圆,俗称交杯换盏。此时,“青娘母”又要“做四句”。“做四句”要贯穿于迎娶的全过程,从新娘出门上轿到进入洞房,“青娘母”都要“做四句”。“闹洞房”时“青娘母”要代新娘与客人对歌,若遇到一些淘气者作歪诗打趣时,“青娘母”要立即“做四句”回击,帮助新娘化解尴尬局面。迎娶之日,要设婚庆喜宴,宴请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
除上述仪礼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举行“开井”、“舂米头”、“搅泔”等仪式;满十二天或满四个月要行“归宁”礼——“返厝”。头、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烟起时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过夜。
我所知道的潮汕——风俗
对潮汕略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潮汕人,特别是在农村,经常要拜神,次数之频繁平均下来我想不少于4次/月吧,这要问我奶奶比较清楚,反正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是少不了的。于是,这样的习俗容易被外人等同于迷信。但在这里拜神反而更像是一项文化活动,人们把需要拜神的日子称之为做节,也便是节日。而入门媳妇的必修课之一便是要懂得在做节时提着贡品到某座庙祭拜。从小就习惯被勒令在先祖或者众神的牌位面前跪着,大人念念有词地教些说法,最经常说的一句就是保佑我读书长大,不敢为难先祖和众神,所以要求一般都是合理的,很小的时候偶尔也曾贪婪地想要考试考一百分。后来知道原来在流星面前许愿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流星一闪而过,下一次便很难凑巧再遇到同一颗了。相对拜神就比较固定啦,所以这样的愿望更像是承诺,彼此之间的。
除了拜神,潮汕其他的风俗也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比如中秋节,在这里赏月吃月饼并非重头戏,拜月娘(月亮)和烧瓦窑才是不可或缺的。拜月娘是我比较喜欢的,因为是女性神灵的缘故吧,祭拜的物品都比较绿色化,水果,糕点,甜茶,还有作业本,哈哈,小时候都要留些崭新的本本拜月娘,相信每个潮汕人都有这样的童年回忆吧。烧瓦窑,便是在空地上面用砖瓦搭一个塔,小孩子搭小塔大人搭高塔,往塔里面装些木头之类的易燃物,点燃。俨然便是一个大火塔,周围的人会向火塔泼些盐,可不只是单单为了钠燃烧好看的蓝色火焰,而是说这样便可以驱除家里的蚂蚁了或者来年丰收吧,呵呵好像是这样,奇怪的想法。烧瓦窑这个习俗相传是元末之时,为联合抗击外族人的侵略,地方居民中秋时候通过儿媳回娘家带书册糕(一种糕点)传递起义的信息,然后在晚上以瓦窑点火为起义信号,一举消灭侵略者。其实我也好久没有看过烧瓦窑了,都是儿时的回忆—_—!
儿时的回忆当然就少不了成人礼啦,当地称为“出花园”,“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最鲜艳...”当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快高长大之后,就要出花园了,大概是这样的。哈哈曲解了,其实潮汕的小孩子一出世,便是由花公花麽两位神灵庇护着看着长大,15周岁那年便要择日来答谢他们两位老人家这些年的的照顾,长大以后他们便可以省点心,腾出多些时间去照顾其他的小孩子^_^“出花园”那天,主角要穿着新衣服待在家里,拜花公花麽,宴请亲友,咬鸡头等等,哈哈,其实我也忘得差不多了。
其实,各地的农村都有自己地方特色的一些风俗,并且在慢慢丢失。。。
潮汕婚俗有哪些?
潮汕婚俗有哪些?或者有没有介绍这类型的网站介绍几个来看看? 潮汕婚俗
潮汕人对于婚礼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
潮汕人对于婚礼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 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托媒提亲 合婚定亲
“提亲”、“合婚”、“定亲”,即“四礼”的“文定”。首先由媒人到男、女方家提亲。经女家同意后,再由媒人到女家问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并写成庚帖送交男方,若男方家里三日内没有发生不吉利的事(俗称“三日顺”),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与女方,双方即可占卜合婚(也称合时日)。“定亲”又称“订婚”、“行定”、“食定”,是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家下定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只金戒指,还有饼食、糖果、白糖和面条等,女方必有回礼。定亲时男方要到女家去“食定”,一般是食甜蛋或甜面(若是四个甜蛋,只能吃两个;若是两个,只能吃一个,另一个要用箸一分为二)。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戚、朋友、四邻送饼食、甜面汤(现多数是送面条和白糖),报告亲事已定。
行聘择吉 操办嫁妆
“行聘”又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清以前及民国初,富家除送金银、彩缎外,还有猪羊、酒果;贫家除送鸡酒外,还送槟榔;大多数地方还要送猪肉,俗称“洗屎肉”,以示报答女方父母养育之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银外,还送收音机(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现在多数是纳聘金。女方在收到男方的聘礼之后,具帖复聘,并回复一定的礼物,主要有:鸳鸯蕉(双孖的香蕉,喻夫妻亲密无间)、猪肝猪心(表示肝胆同心)、雌雄鸡各一只(象征鸳鸯比翼)等。女方在复聘时,还要考虑男方堂上的老人,若老妈(祖母)在堂,须加送“老妈糕”;祖父在堂,应加送“老公饼”。女家在送猪心给男家之前,须切出一片,配糖、葱煮熟后,与女同吃;男方家收到女方送来的猪心猪肝后,也要配糖、葱煮熟后与家人及亲友同吃,取义“男女同心”。
“请期”也称“择日”、“送日”、“提日”。行聘过//www.souquanme.com后,男方即择定结婚吉日,包括裁剪结婚礼服、“挽面”和沐浴、确定迎娶的时间及时辰,并通知女方。此时,男女方的亲戚朋友都要送贺礼。送女方的贺礼称为“送花粉”。女方除准备好嫁妆外,还要准备出嫁时携带的特殊物品,主要有:一是“上轿鞋”5双,春夏秋冬各一双,另加水鞋一双,表示夫妻风雨同心,共同走好今后的道路;二是乌丝和白丝缚箸,喻婚后早得贵子,夫妻白头偕老;三是桔饼、龙眼干各一碗(俗称“公婆碗”),用于新婚时拜“花公妈”,并以此象征生活甜蜜,“桂子兰孙满堂前”;四是香粉及五色丝线。女方出嫁前,要用丝线“挽面”,意谓“去开额”(开窍、会持家),出嫁满月和四个月,也要“挽面”,俗称“挽脱产”。“挽面”用过的丝线要挂在石榴花上;五是红壳、酒饼、绿豆、早粟、芝麻等五色种子,寓意“五子登科”,财丁兴旺;六是“鸳鸯肚兜”(也称“荷包”、“腰袋”)一个,用于装五色种子和新剪的“鸳鸯草”(双株的厚香草)草头及一对“如意”,喻结发夫妻,成双成对,吉祥如意。七是手帕捻红糖,新娘出阁伊始要把包着红糖的手帕捻在手中,到夫家后,在盖井之前,要将红糖倒入井中,寄意新娘“合内合外合厝边”,“过门合人惜”;八是“花头”、扇子(谐音“送子”)等。富有人家旧时嫁女,除办嫁妆和上述特殊物品外,还陪嫁田地,甚至寿板(棺材);现在则陪嫁电器、摩托车或汽车等。
潮汕人对于婚礼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
迎娶新娘 仪式隆重
最后一礼是“迎亲(迎娶)”,即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迎亲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新郎上门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门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家门口等亲,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迎亲的程序繁多,仪式隆重,。新娘在娘家和到夫家后都要分别“食五碗头”,出门前还要给兄弟姐妹“分钱米”,吃“姐妹桌”。新娘上轿前,家人要端一盆清水,轻洒向花轿,有的则提一小桶清水,用红花(即石榴花)蘸清水喷洒花轿和花轿经过的一段路程。现在虽多用自行车、摩托车、小车迎娶,但仍有人保留此一习俗。花轿一般都要“彩青”。“彩青”主要是彩榕树(潮人称为“成树”)枝和青翠的竹枝,以示对“夫有成,妻有德”的祝福。婚娶之日,男方家出入的门都要贴上婚联,门楣正中要贴上一条写有“麒麟到此”的红纸条。新娘到男方家门口,新郎要“踢轿门”、“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烟”。新郎新娘进入洞房要吃“合房圆”。吃“合房圆”时“青娘母”要“做四句”,新郎新娘各吃两粒甜圆后互换圆盏,再吃两粒圆,俗称交杯换盏。此时,“青娘母”又要“做四句”。“做四句”要贯穿于迎娶的全过程,从新娘出门上轿到进入洞房,“青娘母”都要“做四句”。“闹洞房”时“青娘母”要代新娘与客人对歌,若遇到一些淘气者作歪诗打趣时,“青娘母”要立即“做四句”回击,帮助新娘化解尴尬局面。迎娶之日,要设婚庆喜宴,宴请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
除上述仪礼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举行“开井”、“舂米头”、“搅泔”等仪式;满十二天或满四个月要行“归宁”礼——“返厝”。头、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烟起时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过夜。有些地方在新婚后第一个元宵节,还要举行婚礼追忆仪式,新娘打扮如初,端坐厅堂或站于村头、井边,让亲朋、四邻再看“新娘”,好事者还可敲锣打鼓再闹一番“洞房”。此仪式现已基本废除。
新婚礼俗会因时因地而异,虽然移风易俗之后,已逐步朝向婚事新办,但一些有意义的礼俗仍保留下来。
潮汕人对于婚礼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
潮汕人对于婚礼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 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托媒提亲 合婚定亲
“提亲”、“合婚”、“定亲”,即“四礼”的“文定”。首先由媒人到男、女方家提亲。经女家同意后,再由媒人到女家问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并写成庚帖送交男方,若男方家里三日内没有发生不吉利的事(俗称“三日顺”),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与女方,双方即可占卜合婚(也称合时日)。“定亲”又称“订婚”、“行定”、“食定”,是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家下定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只金戒指,还有饼食、糖果、白糖和面条等,女方必有回礼。定亲时男方要到女家去“食定”,一般是食甜蛋或甜面(若是四个甜蛋,只能吃两个;若是两个,只能吃一个,另一个要用箸一分为二)。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戚、朋友、四邻送饼食、甜面汤(现多数是送面条和白糖),报告亲事已定。
行聘择吉 操办嫁妆
“行聘”又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清以前及民国初,富家除送金银、彩缎外,还有猪羊、酒果;贫家除送鸡酒外,还送槟榔;大多数地方还要送猪肉,俗称“洗屎肉”,以示报答女方父母养育之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银外,还送收音机(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现在多数是纳聘金。女方在收到男方的聘礼之后,具帖复聘,并回复一定的礼物,主要有:鸳鸯蕉(双孖的香蕉,喻夫妻亲密无间)、猪肝猪心(表示肝胆同心)、雌雄鸡各一只(象征鸳鸯比翼)等。女方在复聘时,还要考虑男方堂上的老人,若老妈(祖母)在堂,须加送“老妈糕”;祖父在堂,应加送“老公饼”。女家在送猪心给男家之前,须切出一片,配糖、葱煮熟后,与女同吃;男方家收到女方送来的猪心猪肝后,也要配糖、葱煮熟后与家人及亲友同吃,取义“男女同心”。
“请期”也称“择日”、“送日”、“提日”。行聘过//www.souquanme.com后,男方即择定结婚吉日,包括裁剪结婚礼服、“挽面”和沐浴、确定迎娶的时间及时辰,并通知女方。此时,男女方的亲戚朋友都要送贺礼。送女方的贺礼称为“送花粉”。女方除准备好嫁妆外,还要准备出嫁时携带的特殊物品,主要有:一是“上轿鞋”5双,春夏秋冬各一双,另加水鞋一双,表示夫妻风雨同心,共同走好今后的道路;二是乌丝和白丝缚箸,喻婚后早得贵子,夫妻白头偕老;三是桔饼、龙眼干各一碗(俗称“公婆碗”),用于新婚时拜“花公妈”,并以此象征生活甜蜜,“桂子兰孙满堂前”;四是香粉及五色丝线。女方出嫁前,要用丝线“挽面”,意谓“去开额”(开窍、会持家),出嫁满月和四个月,也要“挽面”,俗称“挽脱产”。“挽面”用过的丝线要挂在石榴花上;五是红壳、酒饼、绿豆、早粟、芝麻等五色种子,寓意“五子登科”,财丁兴旺;六是“鸳鸯肚兜”(也称“荷包”、“腰袋”)一个,用于装五色种子和新剪的“鸳鸯草”(双株的厚香草)草头及一对“如意”,喻结发夫妻,成双成对,吉祥如意。七是手帕捻红糖,新娘出阁伊始要把包着红糖的手帕捻在手中,到夫家后,在盖井之前,要将红糖倒入井中,寄意新娘“合内合外合厝边”,“过门合人惜”;八是“花头”、扇子(谐音“送子”)等。富有人家旧时嫁女,除办嫁妆和上述特殊物品外,还陪嫁田地,甚至寿板(棺材);现在则陪嫁电器、摩托车或汽车等。
潮汕人对于婚礼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
迎娶新娘 仪式隆重
最后一礼是“迎亲(迎娶)”,即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迎亲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新郎上门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门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家门口等亲,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迎亲的程序繁多,仪式隆重,。新娘在娘家和到夫家后都要分别“食五碗头”,出门前还要给兄弟姐妹“分钱米”,吃“姐妹桌”。新娘上轿前,家人要端一盆清水,轻洒向花轿,有的则提一小桶清水,用红花(即石榴花)蘸清水喷洒花轿和花轿经过的一段路程。现在虽多用自行车、摩托车、小车迎娶,但仍有人保留此一习俗。花轿一般都要“彩青”。“彩青”主要是彩榕树(潮人称为“成树”)枝和青翠的竹枝,以示对“夫有成,妻有德”的祝福。婚娶之日,男方家出入的门都要贴上婚联,门楣正中要贴上一条写有“麒麟到此”的红纸条。新娘到男方家门口,新郎要“踢轿门”、“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烟”。新郎新娘进入洞房要吃“合房圆”。吃“合房圆”时“青娘母”要“做四句”,新郎新娘各吃两粒甜圆后互换圆盏,再吃两粒圆,俗称交杯换盏。此时,“青娘母”又要“做四句”。“做四句”要贯穿于迎娶的全过程,从新娘出门上轿到进入洞房,“青娘母”都要“做四句”。“闹洞房”时“青娘母”要代新娘与客人对歌,若遇到一些淘气者作歪诗打趣时,“青娘母”要立即“做四句”回击,帮助新娘化解尴尬局面。迎娶之日,要设婚庆喜宴,宴请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
除上述仪礼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举行“开井”、“舂米头”、“搅泔”等仪式;满十二天或满四个月要行“归宁”礼——“返厝”。头、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烟起时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过夜。有些地方在新婚后第一个元宵节,还要举行婚礼追忆仪式,新娘打扮如初,端坐厅堂或站于村头、井边,让亲朋、四邻再看“新娘”,好事者还可敲锣打鼓再闹一番“洞房”。此仪式现已基本废除。
新婚礼俗会因时因地而异,虽然移风易俗之后,已逐步朝向婚事新办,但一些有意义的礼俗仍保留下来。
潮汕风俗女人出嫁用给未出嫁的小姑子送礼吗?
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来说,当然是需要的
潮汕结婚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 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潮汕结婚习俗大致如下:
一、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二、合八字(合婚)。旧俗的合婚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www.souquanme.com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www.souquanme.com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事只好告吹。当代人崇尚自由恋爱,虽然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交换庚帖这一旧俗也已被废弃,但不少人还保留“合八字”这一环节。
三、合“八字”择吉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称“定”。礼物通常是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等金银首饰,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订婚的信物。女方要有回礼。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
四、定亲后便行聘礼。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当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备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衣服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事,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送给新娘礼物,这叫“送花粉”。
五、择日。行聘礼后,男方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潮州人所选择的时辰大多在深夜里,潮俗保持深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在古时候,婚礼总是以昏为期,因此迎亲一定要在黄昏之后,甚至深夜。
六、迎亲。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旧俗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当代大多是新郎自己迎亲。在迎亲前前后后整个过程中,女方男方各自要举行一些习俗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
临嫁前,新娘要用仙草、石榴花等十二种花草泡水沐浴,浴后穿上“五裾齐”的上衣,也称“上轿衫”,意取五福齐全。有些地方的新娘在沐浴后,要坐在浴盆里吃下两颗熟鸡蛋,以祈婚后产育顺利。而且,新娘穿的衣服里里外外都不能缝上袋子,意在不把父母的幸运带走。
迎娶之前,新娘要“分钱米”,即把一大堆混有钱币的大米,均分给家中兄弟姐妹,表示把财富分给大家。新娘出门前的早上,娘家会煮一顿四道菜或九道菜式的早饭供新娘享用,其中必定有煮猪肠、猪肚、卤菜及好合菜等四款寻常菜式,而给新娘的饭要装得满满,但新娘子只可吃一边(即半碗),表示出嫁后,也要有余钱留给娘家。
迎亲前,新郎在布置新房时,要举行庄严的“安床”仪式。安床要选择吉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安床完毕,要将一条“安床大吉”和“麒麟到此”的条联贴在床上,然后叫一个男孩到床上躺一会,意味着早生贵子。结婚当日,新郎到新娘家,用自行车、摩托车或汽车把新娘载回,伴娘、阿舅(新娘的兄弟)伴新娘而至。阿舅要备有礼品到男方家,这礼品除要有雌雄鸡一对外,特别要备上一瓶灯油,其意为男方“添丁”,现在,有的用化妆油代替灯油。小舅子到了亲家家里,会受到热烈款待。
出嫁时,新娘要带上嫁妆。嫁妆中,必须有灯、木屐、针线、镜子、梳子、尺子、米筒、草头肚兜(肚兜中夹上两株连根的草头香,即莎草)等,要备上送给儿童的玩具、文具,送给亲朋好友的袜子。其中带木屐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趋”之意;带梳子象征着新娘做事有如梳头,有条不紊。现在有的用小孩用的小被子叠成肚兜状,在被中夹上草头,便成草头肚兜。
进洞房后,新娘要吃“五碗头”:龙箭鱼、猪肝煮葱、韭菜炒猪肉、肉丸、甜碗——糯米饭或芋泥。桌上四角放四个甜杯,杯里放红糖,每挟一菜都粘一点红糖,意取从头到尾件件甜。龙箭鱼象征能干,猪肝煮葱象征有官做、聪明、通情达理,韭菜象征长命和快发,肉丸象征团圆,甜碗取生活甜蜜,都属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新郎新娘要坐在床的两端吃“合房圆”,即吃甜汤圆,在吃一半之后将剩余的交换着吃。
潮汕结婚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 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潮汕结婚习俗大致如下:
一、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二、合八字(合婚)。旧俗的合婚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www.souquanme.com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www.souquanme.com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事只好告吹。当代人崇尚自由恋爱,虽然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交换庚帖这一旧俗也已被废弃,但不少人还保留“合八字”这一环节。
三、合“八字”择吉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称“定”。礼物通常是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等金银首饰,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订婚的信物。女方要有回礼。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
四、定亲后便行聘礼。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当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备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衣服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事,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送给新娘礼物,这叫“送花粉”。
五、择日。行聘礼后,男方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潮州人所选择的时辰大多在深夜里,潮俗保持深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在古时候,婚礼总是以昏为期,因此迎亲一定要在黄昏之后,甚至深夜。
六、迎亲。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旧俗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当代大多是新郎自己迎亲。在迎亲前前后后整个过程中,女方男方各自要举行一些习俗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
临嫁前,新娘要用仙草、石榴花等十二种花草泡水沐浴,浴后穿上“五裾齐”的上衣,也称“上轿衫”,意取五福齐全。有些地方的新娘在沐浴后,要坐在浴盆里吃下两颗熟鸡蛋,以祈婚后产育顺利。而且,新娘穿的衣服里里外外都不能缝上袋子,意在不把父母的幸运带走。
迎娶之前,新娘要“分钱米”,即把一大堆混有钱币的大米,均分给家中兄弟姐妹,表示把财富分给大家。新娘出门前的早上,娘家会煮一顿四道菜或九道菜式的早饭供新娘享用,其中必定有煮猪肠、猪肚、卤菜及好合菜等四款寻常菜式,而给新娘的饭要装得满满,但新娘子只可吃一边(即半碗),表示出嫁后,也要有余钱留给娘家。
迎亲前,新郎在布置新房时,要举行庄严的“安床”仪式。安床要选择吉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安床完毕,要将一条“安床大吉”和“麒麟到此”的条联贴在床上,然后叫一个男孩到床上躺一会,意味着早生贵子。结婚当日,新郎到新娘家,用自行车、摩托车或汽车把新娘载回,伴娘、阿舅(新娘的兄弟)伴新娘而至。阿舅要备有礼品到男方家,这礼品除要有雌雄鸡一对外,特别要备上一瓶灯油,其意为男方“添丁”,现在,有的用化妆油代替灯油。小舅子到了亲家家里,会受到热烈款待。
出嫁时,新娘要带上嫁妆。嫁妆中,必须有灯、木屐、针线、镜子、梳子、尺子、米筒、草头肚兜(肚兜中夹上两株连根的草头香,即莎草)等,要备上送给儿童的玩具、文具,送给亲朋好友的袜子。其中带木屐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趋”之意;带梳子象征着新娘做事有如梳头,有条不紊。现在有的用小孩用的小被子叠成肚兜状,在被中夹上草头,便成草头肚兜。
进洞房后,新娘要吃“五碗头”:龙箭鱼、猪肝煮葱、韭菜炒猪肉、肉丸、甜碗——糯米饭或芋泥。桌上四角放四个甜杯,杯里放红糖,每挟一菜都粘一点红糖,意取从头到尾件件甜。龙箭鱼象征能干,猪肝煮葱象征有官做、聪明、通情达理,韭菜象征长命和快发,肉丸象征团圆,甜碗取生活甜蜜,都属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新郎新娘要坐在床的两端吃“合房圆”,即吃甜汤圆,在吃一半之后将剩余的交换着吃。
普宁婚礼习俗?
快要结婚了,男友是梅州的我是普宁云落的,两边的习俗不太一样,弄的乱七八糟,我想知道,我们这边的订婚都需要准备什么?需要什么人?还有结婚前一天又需要干什么?普宁婚嫁通常程序有:
1,合婚
凡求婚者一般托媒说合,也有由亲戚朋友介绍的。媒人取女方生辰庚帖送到男方,男方便将议婚男女双方生辰请星家合婚,经推算后认为双方生肖不会“相冲”,即把庚帖陈于“灶神”前,俟三天内家庭各事无损,便可认为吉祥可相合,否则将女方庚帖送回。
2,开聘
男女双方合婚相宜,便可行相亲,审视家庭条件。一般为女方到男家看厝屋、家庭陈设等,谓之“看家风”。若无异议便可议聘、开聘。开聘要在12版红帖上开列男方聘礼和女方妆奁数目。男方聘礼要列明聘金多少,布料、金银首饰多少,及茶仪糖料若干斤等。客俗旧时聘礼称“酒水”,什么“酒水”配什么嫁妆。“酒水”高低不等,低等的谓食“公鸡酒”,即由男方送女方两只公鸡,两斤猪肉,两壶酒和几对鸡蛋则可,而女方父母给的嫁妆也很少。较高等的“酒水”称食“箩格”;再高一等的称“箩”;更高一等的称食“些”;最高等的称食“盛”,其聘礼和妆奁都相对特别丰盛。客俗聘金的尾数一般要有两个“9”的数码,客音“9”与“久”谐音,取长长久久的好兆头。聘单红帖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后,女方若认可,男方便可送聘定亲。
3,送聘定亲
送聘也称纳彩。男方择吉日把议定聘金送到女家,女方交点后回送男方两个糖包并插上石榴花谓之受聘。旧时普宁洪阳习俗,女方受聘后除回敬男方糖包外,还要送上春草二丛,谓之草头结发;猪心一个,谓之同心;五样种子(稻谷、绿豆、酵母饼、龙眼干、薯粉圆),谓之五子登科;香蕉若干,谓之招子成行;甜糖乌豆球,谓之克绍箕裘。送聘受聘后,男女双方各包糖包分送亲戚朋友,谓之“食甜”。亲戚朋友各送礼物以贺,送给女方的布料、花粉等礼品谓之“添箱”。
4,出嫁
男女择定迎娶日期,用红帖写明送达女家,谓之“报日”。女方出嫁前要请老年婶姆挽面整容。出嫁前夕邀同寅姐妹食厚合甜菜,共睡于下垫稻草上披草席的灶前。传说古有继母虐待前氏女者令其如此睡法,后前氏女出嫁竟发达兴旺,故效其法,沿成此俗。客俗出嫁女则于出嫁前夕与母同睡,出嫁前当天早晨要与家人及同寅姐妹共进早餐,谓之吃“姐妹饭”。饭后要分“姐妹钱”,即把铜钱撒在米筛上,然后由兄弟姐妹从大到小依次摸取。 迎娶 完婚日,男家抬结彩花轿一乘,导以鼓乐,亲友盛服陪新郎至女家迎娶。新娘父亲或族老以碗水泼于轿顶说好话:“碗水泼上轿,女儿变做夫人样。”伴娘及同寅姐妹多人伴轿而至,阿舅(新娘之弟)“掼油”,送花头“朋兜”。客俗还要由伴嫁娘挑红布袋在后“压轿”。花轿抬到男家门口,由一男孩拜轿门,然后新郎用纸扇在轿前扣三下,新娘头盖红布由一家庭和乐的“好命婆”牵出轿门入屋。新郎新娘到家后先拜祖先后拜父母及伯叔上辈,然后夫妻相拜,鞭炮鼓乐声喧,礼成新娘入洞房。男方中午宴请亲朋。新郎新娘共餐,夫妻交杯换盏,谓之“合卺酒”。午宴结束后由新娘向家族中上辈亲属及姻亲来宾由外到内,从长辈到晚辈依次敬茶,敬茶时对长辈要跪敬,被敬者扶起饮茶双杯,赠新娘红包或金银首饰,俗谓之“赏面钱”。 完婚当晚,左邻右舍,男男女女说说笑笑,食喜糖,看新娘,闹洞房。 旧时男女婚姻受封建礼教束缚,婚烟多不能自主,且婚事礼俗陋习,繁文缛节甚多,造成不少婚恋苦果和悲剧。
现代一般是男方到女方相亲,女方到男方看家庭条件,双方满意后作婚前身体检查,到政府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然后送聘,迎娶。聘礼嫁妆高低不等,高聘礼、讲排场奢风仍存在。聘礼多为现金,精美首饰,嫁妆也多为男方出资,有长衣柜、单车、缝衣车、彩电、电风扇等。新娘出嫁由新郎或亲友用自行车、摩托车、甚至租用小汽车结红彩迎回。但多数青年自由恋爱,结合重志同道合,重品德、文化修养,婚事新办,或则举行集体婚礼,开小型茶话舞会庆贺,或则旅游结婚等已蔚成风气。
1,合婚
凡求婚者一般托媒说合,也有由亲戚朋友介绍的。媒人取女方生辰庚帖送到男方,男方便将议婚男女双方生辰请星家合婚,经推算后认为双方生肖不会“相冲”,即把庚帖陈于“灶神”前,俟三天内家庭各事无损,便可认为吉祥可相合,否则将女方庚帖送回。
2,开聘
男女双方合婚相宜,便可行相亲,审视家庭条件。一般为女方到男家看厝屋、家庭陈设等,谓之“看家风”。若无异议便可议聘、开聘。开聘要在12版红帖上开列男方聘礼和女方妆奁数目。男方聘礼要列明聘金多少,布料、金银首饰多少,及茶仪糖料若干斤等。客俗旧时聘礼称“酒水”,什么“酒水”配什么嫁妆。“酒水”高低不等,低等的谓食“公鸡酒”,即由男方送女方两只公鸡,两斤猪肉,两壶酒和几对鸡蛋则可,而女方父母给的嫁妆也很少。较高等的“酒水”称食“箩格”;再高一等的称“箩”;更高一等的称食“些”;最高等的称食“盛”,其聘礼和妆奁都相对特别丰盛。客俗聘金的尾数一般要有两个“9”的数码,客音“9”与“久”谐音,取长长久久的好兆头。聘单红帖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后,女方若认可,男方便可送聘定亲。
3,送聘定亲
送聘也称纳彩。男方择吉日把议定聘金送到女家,女方交点后回送男方两个糖包并插上石榴花谓之受聘。旧时普宁洪阳习俗,女方受聘后除回敬男方糖包外,还要送上春草二丛,谓之草头结发;猪心一个,谓之同心;五样种子(稻谷、绿豆、酵母饼、龙眼干、薯粉圆),谓之五子登科;香蕉若干,谓之招子成行;甜糖乌豆球,谓之克绍箕裘。送聘受聘后,男女双方各包糖包分送亲戚朋友,谓之“食甜”。亲戚朋友各送礼物以贺,送给女方的布料、花粉等礼品谓之“添箱”。
4,出嫁
男女择定迎娶日期,用红帖写明送达女家,谓之“报日”。女方出嫁前要请老年婶姆挽面整容。出嫁前夕邀同寅姐妹食厚合甜菜,共睡于下垫稻草上披草席的灶前。传说古有继母虐待前氏女者令其如此睡法,后前氏女出嫁竟发达兴旺,故效其法,沿成此俗。客俗出嫁女则于出嫁前夕与母同睡,出嫁前当天早晨要与家人及同寅姐妹共进早餐,谓之吃“姐妹饭”。饭后要分“姐妹钱”,即把铜钱撒在米筛上,然后由兄弟姐妹从大到小依次摸取。 迎娶 完婚日,男家抬结彩花轿一乘,导以鼓乐,亲友盛服陪新郎至女家迎娶。新娘父亲或族老以碗水泼于轿顶说好话:“碗水泼上轿,女儿变做夫人样。”伴娘及同寅姐妹多人伴轿而至,阿舅(新娘之弟)“掼油”,送花头“朋兜”。客俗还要由伴嫁娘挑红布袋在后“压轿”。花轿抬到男家门口,由一男孩拜轿门,然后新郎用纸扇在轿前扣三下,新娘头盖红布由一家庭和乐的“好命婆”牵出轿门入屋。新郎新娘到家后先拜祖先后拜父母及伯叔上辈,然后夫妻相拜,鞭炮鼓乐声喧,礼成新娘入洞房。男方中午宴请亲朋。新郎新娘共餐,夫妻交杯换盏,谓之“合卺酒”。午宴结束后由新娘向家族中上辈亲属及姻亲来宾由外到内,从长辈到晚辈依次敬茶,敬茶时对长辈要跪敬,被敬者扶起饮茶双杯,赠新娘红包或金银首饰,俗谓之“赏面钱”。 完婚当晚,左邻右舍,男男女女说说笑笑,食喜糖,看新娘,闹洞房。 旧时男女婚姻受封建礼教束缚,婚烟多不能自主,且婚事礼俗陋习,繁文缛节甚多,造成不少婚恋苦果和悲剧。
现代一般是男方到女方相亲,女方到男方看家庭条件,双方满意后作婚前身体检查,到政府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然后送聘,迎娶。聘礼嫁妆高低不等,高聘礼、讲排场奢风仍存在。聘礼多为现金,精美首饰,嫁妆也多为男方出资,有长衣柜、单车、缝衣车、彩电、电风扇等。新娘出嫁由新郎或亲友用自行车、摩托车、甚至租用小汽车结红彩迎回。但多数青年自由恋爱,结合重志同道合,重品德、文化修养,婚事新办,或则举行集体婚礼,开小型茶话舞会庆贺,或则旅游结婚等已蔚成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