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娉袅袅十三余下一句?
豆蔻梢头二月初。
这句诗讲的是,女子姿态万千,举止言谈优雅,正是年轻时候,就像是二月初,豆蔻花刚刚露出棱角一样。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www.souquanme.com。娉娉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十三余:言其年龄。豆蔻:豆蔻花生于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谓之含胎花,常以比喻处女,后也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
这句诗出自唐代杜牧创作的七言绝句《赠别二首》,全诗原文如下: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mOhLnJUSmK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白话文意思是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搜趣网明。
扩展资料
这首组诗是诗人杜牧在大和九年(835年),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之作,第一首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
全诗正面描述女子美丽的就只第一首第一句,第二句不再写女子,转而写春花,是将花比女子,“二月初”的豆蔻花正是这种“含胎花”,用来比喻“十三余”的小歌女,是形象优美而又贴切的。第一首从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
而组诗的第二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唯觉樽前笑不成”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www.souquanme.com委婉尽致,极有情味。“蜡烛有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娉娉袅袅十三馀”是什么意思?
《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娉娉袅袅十三余意思是说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
婷婷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是以物喻人吗
婷婷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是以物喻人吗第二句是以物喻人,用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比喻少女,正在发育成长中。
注:“豆蔻”也被称为“含胎花”,人们习惯称十三四岁是女孩子的豆蔻年华。因为豆蔻含苞待放苞之时,是很丰满的,开放的豆蔻花是很美的。
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它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出自唐代杜牧《赠别//www.souquanme.com二首(其一)》,原文为: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译文: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都比不上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杜牧在大和九年(835年),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之作。
思想主题:
这首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着重写扬州一位歌妓的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引起惜别之意。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赠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