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诗 留得残荷听雨声 哪位请告知上句
散不尽,似愁秋云,更那堪,晚来霜风凄紧,留几扇,残叶败荷,待秋雨,滴滴敲打——到天明。鉴赏:读李商隐的诗,只能是体会和品味。力求把握诗作的审美意象 ,并且调动读者自己类似的心理经验,才可能沟通,才得以交流,而其他的办法是无能为力的。譬如说,这首诗中崔雍、崔衮是何许人?家世如何?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这类问题完全不必去寻找答案,甚至根本不该问。凭借诗人提供的文字语码,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处凤尾森森的竹坞,清幽之至,遗世超尘。非常奇怪又非常合理的是,越是在幽静的处所,思绪却偏偏象插上了双翅而飞翔起来,哪怕思念的对象隔着几重山水,几重城池。浓重的阴云沉积不散,寒霜的迟到才留下了几枝枯萎的荷叶在风中舞动,听上去仿佛是秋雨潇潇。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用一字一词来直接抒发他的情感,标明自己的情感状态究竟如何,只使用了一个非常平常的中性词——想思 ,而其他则全是关于自然物象的描写,是竹坞,是水槛,是秋阴,是枯荷。不过,这诸多物象竟然像是在黄连般苦涩的汁液中浸泡多时,等到嵌入这首感怀诗时,依然发散出沉重痛楚的伤感情调。这哪里是在写物?明明是在写心 !可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 ,这首诗又不是浪漫放肆,它的内部结构又充满了审美的秩序。纪昀解释这首诗时曾经指明 :‘秋雨不散'起‘雨声',‘飞霜'起‘留得枯荷',此是小处,然亦见得不苟。也就是说,物象渗透了心声,而心象却又不侵凌物象,两者之间达到了一合二,二合一的那种和谐境界。李商隐是开一代诗歌风气的天才。在李杜韩白这些大师的后面,创造显然是难事。也许可以说,李商隐有他自己不得不然的独特选择。较之前辈而言,他也许不够开阔宏大,不够积极乐观,但是他终究开辟了一条新路。这不仅意味着他拨转了诗歌的创作方向,使之内心化与个人化了,更意味着他在心象的驰骋与物象的驾驭之间,寻求到了一种新的审美的均衡,一种新的创造意象的方式。如果一言以蔽之,则可以说李商隐的诗,尽得曲涵含蓄之美,而这正好体现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艺术精神。思考题: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三、四两句突出了什么主旨?运用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写出骆氏亭清静寂寥的环境特点,既是客观的环境描写,又曲折地反映出诗人的情绪,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伏笔。突出了思念之情,采用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这两句诗人把自己的思乡之情融入眼前的景物之中,秋阴不散正是思情脉脉不息的形象写照,单调的雨打枯荷声更增添了环境的寂寥和诗人无法排遣的思念。
“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全诗是什么?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赏析李商隐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却在无意中陷入朋党争斗的旋涡中。于是接踵而至的便是一系列的不幸,这些不幸让他倍感人生早秀先凋的身世之苦。他的一生经历,颇多难言之痛,至闷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实在可谓“为情而造文”。因此,他的诗总显现出一种特别的“高情远意”,于一种假象的委婉中,寄寓一种深远的意韵。《宿驼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就是这样一首很有情韵的诗作。“竹坞无尘水槛清”,诗人起笔就以极为简练的笔调,勾画了驼氏亭的环境:水清、竹秀、亭静,这里一片的清幽雅洁。然而,也正是这幽静清廖的,远离了尘嚣的境地,牵引出诗人绵绵的相思。这种相思,了无痕迹地表现出清幽环境中诗人的孤寂;“相思迢递隔重城”,而地域的距离又是这样无情地阻隔了彼此的思情。诗人眼下所宿的驼氏亭与崔氏二兄弟居住的长安,远隔千山万水,诗人只能借助于风、于云,将自己的思念悠悠然地飘向远方长安,以求得寂寞中的慰藉,间隔中的契合了。读李商隐的诗,常常会在无意中发现一个“隔”字。而这个“隔”字,孕育其中的则是无尽的“怨”和“恨”。“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风雨》),是友人之间无法沟通的怨;“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www.souquanme.com),是情人之间天涯阻隔的恨;就是他写给妻子的那首极富盛名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同样也暗含着“隔”,那是情真意笃的夫妻之间无以剪烛夜话的惆怅和凄苦。这一个“隔”字,无疑还是诗人枯立于人世的写照,又正是这“隔”字,造成的太多的距离,成了诗人心灵深处的大痛。“秋阴不散霜飞晚”,此时此刻,仰头望天,雨意已浓,一片迷蒙。这样的物景,给本就不够明朗的心境,投上重重的阴影,心境的黯淡,又为物景抹上了一层灰色。情与景,心与物浑然于一体。“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直为后学所溢美的神来之笔。试想,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枯荷无疑是一种残败衰飒的形象,偶尔的枯荷之“留”,赢得的却是诗人的“听”,而诗人“听”到的,又只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个味?那枯荷莫不就是诗人的化身,而那“雨声”也远不仅是天籁之韵了,或许它还是诗人在羁泊异乡、孤苦飘零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呀!全诗紧紧扣住了诗题的“寄怀”,诗中的修竹、清水、静亭、枯荷、秋雨无不成了诗人抒发情感的凭藉搜趣网,成了诗人寄托情感的载体。诗的意境清疏秀朗,而孕育其中的心境又是极为深远的。诗人虽然与友人“身隔”,而却无不在祈盼着“情通”,这或许就是诗人所说的一种“心有灵犀”吧。这样看来,晚唐的那雨声,便也一直滴到今天,滴在我们的心上了。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含义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 ,希望能帮到楼主;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是李商隐的名诗《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留得枯荷听雨声”更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这首七绝和李商隐别的一些诗不同,它不用典,构思臻密,素洁含蓄,所写只是眼前的一些极其普通的景物:竹坞、亭槛、水流、枯荷。但诗人毕竟是大家,这些司空见惯的景物经诗人的巧手一缀,便构成了清幽绝妙的意境,并且把作者对崔雍、崔衮两兄弟丧父之悲的同情和相思以及诗人自己的寂寥之感深深打入读者的心中,勾起无限丰富的想象,引起对这位孤独悲凉却高傲执着灵魂的深切同情与共鸣,艺术感染力是异乎寻常之强,对人心的震撼也不是一般诗作可以比拟的。
首句写骆氏亭的环境。亭在水边,亭槛临水而清幽,围绕水亭的是一片地势较高且可泊船的竹坞,流水清洌,翠竹碧绿,一尘不染。特别强调“无尘”,是相对“尘土飞扬”的,暗示虽在驿路边,却因“竹坞”遮掩,水气氲氤而“无尘”,如系花园中亭榭,无须特说“无尘”。这里同时隐喻崔氏兄弟之父崔戎人品的高洁。二句写在此清幽的环境中引发对崔氏父子的思念。崔雍崔衮是李商隐的从表兄弟,是李的恩师、知己崔戎之二子。李商隐入崔戎幕,与雍、衮交好。但不到一年,崔戎病逝,李商隐失去依傍,又二次应试不第,前途渺茫,孑然一身,辗转于郑州及洛阳、怀州(今沁阳)、孟州、济源间。诗题直写崔氏兄弟之名,显系崔氏兄弟尚未入仕。“迢递”“隔重城”,皆言与崔氏兄弟相去之远。崔戎病故在兖州,回京后,李商隐又曾去长安吊祭(1)。可知崔氏兄弟或在兖州、或在长安,与怀州皆“迢递隔重城”也。“重城”相当于千山万水阻隔之意,不必去考究城墙有几重,犹不必去考究是几重山也。“秋阴”二句,上句写秋日的天气,下句写一夜的秋声。秋空中的阴云终日不散,飞霜的时节也迟了。留得凋残的荷叶,让人们在夜里去听那雨打荷叶的秋声吧!完全是一派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境界,而又别出心裁。“留得枯荷听雨声”七个字,已足千古,把彻夜不眠思念友人咬噬着心灵的痛苦,表现到了极至。但李商隐并非单纯写景。诗中透出其时崔戎已病逝,但“秋阴不散”,他仍活在李商隐、崔氏兄弟及兖州人心中;“留得”崔氏兄弟,“留得”诗人自己在凄风苦雨中深深地思念,长夜难眠。然而,荷叶虽然凋残了,却还要在深秋的寒夜听雨声哩!这里反过来又隐含着诗人人生信念的执着和孤傲,及对崔氏兄弟的激励。
此诗不用典,诗意索解较易。但题中“骆氏亭”在何处?多少年来也没有确切的结论,只好以“骆氏亭非当时名胜,无足深考”(2)作罢。清人朱鹤龄所提及的两地:长安骆氏池馆和王庭凑骆氏亭,因“一善事权相之胥徒,一引诱乱臣之相士”(3)轻易被否定。因人论史、先入为主,显然不是科学的态度。
长安的骆氏池馆,《唐语林》云:“骆浚者,度支司书手,李吉甫擢用之。后典名郡,有令名。于春明门外筑台榭,食客皆名人。卢申州题诗云:‘地甃如拳石,溪横心叶舟。’即骆氏池馆也。”论者以为骆氏池馆必有亭,且诗中的“隔重城”,指长安城墙重重(4)必须指出,骆氏亭是专用地名,没有任何资料显示骆氏池馆内有亭名骆氏亭的,专用地名,岂可臆造?按“亭”者,系盖于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是无法“宿”的。如果“二崔方官于朝,义山闲游宿此(5),则只可住在池馆的别处,题目应写成“宿骆氏池馆”,不会写成“宿骆氏亭”。事实上,其时二崔、商隐皆未入仕进朝,商隐潦倒蹇滞,来往于郑、洛、怀、孟、济间,不久即入玉阳山学道,无由进京住骆氏池馆。至于“隔重城”,是一般的修辞手法,像“山重重”、“水重重”一样,不必拘泥于到底有几重山,几条河。
关于王庭凑在河内构筑的骆氏亭,《唐年补录》记载颇详焉。文曰:“长庆元年三月,王庭凑使河阳回,及沇水,酒困于道。有济源骆山人熟视之曰:‘贵当列士,在今年秋。’既归,遇田弘正之难,军士拥为留候。访骆山人,待以函丈之礼。乃别构一亭,去则悬榻,号骆氏亭。”
这里叙述的是唐成德兵马使王庭凑由河北省的正定,出使河阳(今孟州)回,到了济水(据《汉书、地理志》:沇水即济水)河边,因酒困醉卧,路遇济源相士骆山人的故事。由河阳至正定,唐时有两条驿路:一条由河阳驿经由怀州至万善驿,(按《怀庆府志》:覃怀二驿:河阳、万善)北上太行,经泽潞再北,出娘子关,至正定;一条由河阳驿经由怀州向东,经卫辉北折,经安阳至正安。这两条驿路,都要经怀州,过济水,渡沁河。古时的沁河桥、沁河渡大抵在今沁阳市马坡村至王曲村一带。驿路奔沁河渡与济水交会的地方当在今沁阳市蔡湾、王占、南鲁村附近。因此,王庭凑“使河阳回,及沇水,酒困于道”的地方也当在此,即使酒困马游也不会太远。至于骆山人,不必考究是“骆山”人,还是姓骆的“山人”,总之,他是相士,走江湖的,四海为家,极有可能在这一带交通要冲居止谋生。王庭凑确实在这一带构建一个亭子,号骆氏亭。此亭较大,因为可以“悬榻”。《后汉书徐稚传》:“时陈蕃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李商隐之宿骆氏亭,可能是临时搭成的铺位,为途中暂宿之地,非为“以函丈之礼”受待贤者也。这正是李商隐的潦倒,如此而卧,才会对竹坞、亭槛、水流、枯荷、风雨有如此深切的感受。《怀庆府志图经济水》载:自济源出,向东流,直抵沁阳。所谓“济水穿怀”是也。而顺着济水的流程,正是济源直至沁阳的古驿道。即至今仍活在老百姓口头上的“小官路”。古时,济水流经沁阳,浩浩荡荡,据《通志》载,可以行舟:“舟车郡会,号称陆海”。沿济水是一片片茂密的竹林,有一个个竹坞,一方方湖沼,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虽经战火、砍伐,在蔡湾、王占、南鲁等村庄仍然保留着大片繁茂的竹林,竹坞和荷塘也偶有所见,与太行山下丹河流域的竹林遥遥呼应。如据《孟县志元获云观碑》所记,南鲁村原名古竹园村,村周围自古皆www.souquanme.com竹(6),元朝时已叫古竹园村,推想唐宋时已有竹林,至今,该村仍有十多亩大的竹园。一千多年前李商隐在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情景,在今蔡湾、王占、南鲁等村及其邻近村落,仍然依稀可见。只是年代久远,而www.souquanme.com“别构一亭”者,又是封建社会的乱臣贼子,亭榭早已荡然无存。但是,李商隐时代去王庭凑建骆氏亭时期不远,事件发生在唐长庆元年,即公元821年,李商隐宿骆氏亭当在公元835年前后,距建亭只十多年。其时王庭凑在成德节度使作上(7),亭榭仍在,李商隐常常来往于怀、孟、济之间,在此留宿。经过一千多年的山水变易,人事沧桑,虽已很难找到它的确切位置,但诗中所描摹的景物还在,骆氏亭的故事带在,骆氏亭就在沿济水这一带搜趣网村落是极有可能的。当然,也不能排除在济水流域的别的地方。但不会在济源,因为济源北上至正定从无古驿大道,即使有小路可通,尚需绕道,文中未言及有此必要。至于“济源骆山人”之称,更说明不在济源:这是古文习惯的称谓,在名字前面冠以籍贯,与事件发生的地点没有直接关系,倒是表明事件的发生不在此当事人的原籍,如在原籍发生,只呼其名便行了,再冠以籍贯,便成画蛇添足。
需要说明的是,济水另有一条古道猪龙河,与现今的猪龙河走向相仿佛,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沁阳,它与自河阳驿北上的古驿道交会地也在沁阳境内。但考察这里的地理环境,自然特征与诗中的描摹不合,距古驿道经过的沁河桥、沁河渡又较远,与济源相士骆山人可能居止之地也较远。当然,不能排除地理环境、自然面貌的变化,不能排除相士走江湖四海为家途中相遇的可能。即使如此,这个交会之地也在沁阳,骆氏亭也应当在沁阳境内。李商隐在沁阳宿骆氏亭的时间也与他当时的活动相吻合。
据此可以说,《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是李商隐入仕之前写于沁阳的诗,是《河内诗二首》之外的又一首描摹沁阳风物、抒发思友之情的著名诗篇。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是李商隐的名诗《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留得枯荷听雨声”更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这首七绝和李商隐别的一些诗不同,它不用典,构思臻密,素洁含蓄,所写只是眼前的一些极其普通的景物:竹坞、亭槛、水流、枯荷。但诗人毕竟是大家,这些司空见惯的景物经诗人的巧手一缀,便构成了清幽绝妙的意境,并且把作者对崔雍、崔衮两兄弟丧父之悲的同情和相思以及诗人自己的寂寥之感深深打入读者的心中,勾起无限丰富的想象,引起对这位孤独悲凉却高傲执着灵魂的深切同情与共鸣,艺术感染力是异乎寻常之强,对人心的震撼也不是一般诗作可以比拟的。
首句写骆氏亭的环境。亭在水边,亭槛临水而清幽,围绕水亭的是一片地势较高且可泊船的竹坞,流水清洌,翠竹碧绿,一尘不染。特别强调“无尘”,是相对“尘土飞扬”的,暗示虽在驿路边,却因“竹坞”遮掩,水气氲氤而“无尘”,如系花园中亭榭,无须特说“无尘”。这里同时隐喻崔氏兄弟之父崔戎人品的高洁。二句写在此清幽的环境中引发对崔氏父子的思念。崔雍崔衮是李商隐的从表兄弟,是李的恩师、知己崔戎之二子。李商隐入崔戎幕,与雍、衮交好。但不到一年,崔戎病逝,李商隐失去依傍,又二次应试不第,前途渺茫,孑然一身,辗转于郑州及洛阳、怀州(今沁阳)、孟州、济源间。诗题直写崔氏兄弟之名,显系崔氏兄弟尚未入仕。“迢递”“隔重城”,皆言与崔氏兄弟相去之远。崔戎病故在兖州,回京后,李商隐又曾去长安吊祭(1)。可知崔氏兄弟或在兖州、或在长安,与怀州皆“迢递隔重城”也。“重城”相当于千山万水阻隔之意,不必去考究城墙有几重,犹不必去考究是几重山也。“秋阴”二句,上句写秋日的天气,下句写一夜的秋声。秋空中的阴云终日不散,飞霜的时节也迟了。留得凋残的荷叶,让人们在夜里去听那雨打荷叶的秋声吧!完全是一派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境界,而又别出心裁。“留得枯荷听雨声”七个字,已足千古,把彻夜不眠思念友人咬噬着心灵的痛苦,表现到了极至。但李商隐并非单纯写景。诗中透出其时崔戎已病逝,但“秋阴不散”,他仍活在李商隐、崔氏兄弟及兖州人心中;“留得”崔氏兄弟,“留得”诗人自己在凄风苦雨中深深地思念,长夜难眠。然而,荷叶虽然凋残了,却还要在深秋的寒夜听雨声哩!这里反过来又隐含着诗人人生信念的执着和孤傲,及对崔氏兄弟的激励。
此诗不用典,诗意索解较易。但题中“骆氏亭”在何处?多少年来也没有确切的结论,只好以“骆氏亭非当时名胜,无足深考”(2)作罢。清人朱鹤龄所提及的两地:长安骆氏池馆和王庭凑骆氏亭,因“一善事权相之胥徒,一引诱乱臣之相士”(3)轻易被否定。因人论史、先入为主,显然不是科学的态度。
长安的骆氏池馆,《唐语林》云:“骆浚者,度支司书手,李吉甫擢用之。后典名郡,有令名。于春明门外筑台榭,食客皆名人。卢申州题诗云:‘地甃如拳石,溪横心叶舟。’即骆氏池馆也。”论者以为骆氏池馆必有亭,且诗中的“隔重城”,指长安城墙重重(4)必须指出,骆氏亭是专用地名,没有任何资料显示骆氏池馆内有亭名骆氏亭的,专用地名,岂可臆造?按“亭”者,系盖于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是无法“宿”的。如果“二崔方官于朝,义山闲游宿此(5),则只可住在池馆的别处,题目应写成“宿骆氏池馆”,不会写成“宿骆氏亭”。事实上,其时二崔、商隐皆未入仕进朝,商隐潦倒蹇滞,来往于郑、洛、怀、孟、济间,不久即入玉阳山学道,无由进京住骆氏池馆。至于“隔重城”,是一般的修辞手法,像“山重重”、“水重重”一样,不必拘泥于到底有几重山,几条河。
关于王庭凑在河内构筑的骆氏亭,《唐年补录》记载颇详焉。文曰:“长庆元年三月,王庭凑使河阳回,及沇水,酒困于道。有济源骆山人熟视之曰:‘贵当列士,在今年秋。’既归,遇田弘正之难,军士拥为留候。访骆山人,待以函丈之礼。乃别构一亭,去则悬榻,号骆氏亭。”
这里叙述的是唐成德兵马使王庭凑由河北省的正定,出使河阳(今孟州)回,到了济水(据《汉书、地理志》:沇水即济水)河边,因酒困醉卧,路遇济源相士骆山人的故事。由河阳至正定,唐时有两条驿路:一条由河阳驿经由怀州至万善驿,(按《怀庆府志》:覃怀二驿:河阳、万善)北上太行,经泽潞再北,出娘子关,至正定;一条由河阳驿经由怀州向东,经卫辉北折,经安阳至正安。这两条驿路,都要经怀州,过济水,渡沁河。古时的沁河桥、沁河渡大抵在今沁阳市马坡村至王曲村一带。驿路奔沁河渡与济水交会的地方当在今沁阳市蔡湾、王占、南鲁村附近。因此,王庭凑“使河阳回,及沇水,酒困于道”的地方也当在此,即使酒困马游也不会太远。至于骆山人,不必考究是“骆山”人,还是姓骆的“山人”,总之,他是相士,走江湖的,四海为家,极有可能在这一带交通要冲居止谋生。王庭凑确实在这一带构建一个亭子,号骆氏亭。此亭较大,因为可以“悬榻”。《后汉书徐稚传》:“时陈蕃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李商隐之宿骆氏亭,可能是临时搭成的铺位,为途中暂宿之地,非为“以函丈之礼”受待贤者也。这正是李商隐的潦倒,如此而卧,才会对竹坞、亭槛、水流、枯荷、风雨有如此深切的感受。《怀庆府志图经济水》载:自济源出,向东流,直抵沁阳。所谓“济水穿怀”是也。而顺着济水的流程,正是济源直至沁阳的古驿道。即至今仍活在老百姓口头上的“小官路”。古时,济水流经沁阳,浩浩荡荡,据《通志》载,可以行舟:“舟车郡会,号称陆海”。沿济水是一片片茂密的竹林,有一个个竹坞,一方方湖沼,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虽经战火、砍伐,在蔡湾、王占、南鲁等村庄仍然保留着大片繁茂的竹林,竹坞和荷塘也偶有所见,与太行山下丹河流域的竹林遥遥呼应。如据《孟县志元获云观碑》所记,南鲁村原名古竹园村,村周围自古皆www.souquanme.com竹(6),元朝时已叫古竹园村,推想唐宋时已有竹林,至今,该村仍有十多亩大的竹园。一千多年前李商隐在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情景,在今蔡湾、王占、南鲁等村及其邻近村落,仍然依稀可见。只是年代久远,而www.souquanme.com“别构一亭”者,又是封建社会的乱臣贼子,亭榭早已荡然无存。但是,李商隐时代去王庭凑建骆氏亭时期不远,事件发生在唐长庆元年,即公元821年,李商隐宿骆氏亭当在公元835年前后,距建亭只十多年。其时王庭凑在成德节度使作上(7),亭榭仍在,李商隐常常来往于怀、孟、济之间,在此留宿。经过一千多年的山水变易,人事沧桑,虽已很难找到它的确切位置,但诗中所描摹的景物还在,骆氏亭的故事带在,骆氏亭就在沿济水这一带搜趣网村落是极有可能的。当然,也不能排除在济水流域的别的地方。但不会在济源,因为济源北上至正定从无古驿大道,即使有小路可通,尚需绕道,文中未言及有此必要。至于“济源骆山人”之称,更说明不在济源:这是古文习惯的称谓,在名字前面冠以籍贯,与事件发生的地点没有直接关系,倒是表明事件的发生不在此当事人的原籍,如在原籍发生,只呼其名便行了,再冠以籍贯,便成画蛇添足。
需要说明的是,济水另有一条古道猪龙河,与现今的猪龙河走向相仿佛,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沁阳,它与自河阳驿北上的古驿道交会地也在沁阳境内。但考察这里的地理环境,自然特征与诗中的描摹不合,距古驿道经过的沁河桥、沁河渡又较远,与济源相士骆山人可能居止之地也较远。当然,不能排除地理环境、自然面貌的变化,不能排除相士走江湖四海为家途中相遇的可能。即使如此,这个交会之地也在沁阳,骆氏亭也应当在沁阳境内。李商隐在沁阳宿骆氏亭的时间也与他当时的活动相吻合。
据此可以说,《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是李商隐入仕之前写于沁阳的诗,是《河内诗二首》之外的又一首描摹沁阳风物、抒发思友之情的著名诗篇。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
秋阴不散霜飞晚”,此时此刻,仰头望天,雨意已浓,一片迷蒙。这样的物景,给本就不够明朗的心境,投上重重的阴影,心境的黯淡,又为物景抹上了一层灰色。情与景,心与物浑然于一体。“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直为后学所溢美的神来之笔。试想,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枯荷无疑是一种残败衰飒的形象,偶尔的枯荷之“留”,赢得的却是诗人的“听”,而诗人“听”到的,又只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个味?那枯荷莫不就是诗人的化身,而那“雨声”也远不仅是天籁之韵了,或许它还是诗人在羁泊异乡、孤苦飘零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