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上一句(谁知道“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最早出处)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下一句没有下一句。“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出处是徐特立。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又名徐立华,原名懋恂,......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上一句(谁知道“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最早出处)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下一句

没有下一句。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出处是徐特立。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又名徐立华,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他是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

徐特立的三点读书方法:

1、一边读一边想;

2、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要能够背才行;

3、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可以写心得、记体会。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义:

1、"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

2、“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

不动笔墨不读书下一句

不动笔墨不读书,不经三思不求教。意思是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勤于动笔并乐于思考,与学习相关的句子还有:

1、不耍小聪明,不作弊应当是我们学习的原则,也应当是我们做人的原则。这样做的根基在于,相信自己,不仅相信自己现有的实力,也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取得的进步。

2、“讲效率”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作不惜工本的事,二是作省时省力的事。动作快是讲效率;有条理是讲效率;聚精会神是讲效率;计划得当也是讲效率。

3、以搜趣网解决自己的问题为目标,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正视自己的问题,设法解决它,这是成功的捷径。谁能塌下心来把目光凝集在一个个小漏洞、小障碍上,谁就先迈出了一大步。

4、学习是一次独立的行动,需要探索、琢磨、积极应战、顽强应战,艰辛由你独自承担,胜利由你独立争取。

5、勤思则得,善问则裕,广泛交流,深入切磋。

6、高考励志:不经三思不求教,不动笔墨不读书。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计划要细,动手要早,落实要准。计划与目标、行动一致。

9、什么是不容易?把同学们都认为容易的题目百分之百的做对,就是不容易;什么是不简单?把学习中每一个简单的知识点都掌握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学习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弄懂就是不平凡。

10、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为目标,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正视自己的问题,设法解决它,这是成功的捷径。谁能塌下心来把目光凝集在一个个小漏洞、小障碍上,谁就先迈出了一大步。

11、对付“上课走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的神尽情地走,看它能走到哪,等它走的累了或无路可走的时候,你就可以好好地听讲了”;对付“厌烦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你讨厌它之前,开始学习”。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谁说的?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谁说的?
徐特立
是指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不//www.souquanme.com搜趣网笔墨不读书,是指用笔圈圈点点或写读书动笔,能够帮助你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你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扩大你的知识面,提高你的分析综合能力.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你不妨养成这样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能够帮助你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你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扩大你的知识面,提高你的分析综合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思?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思是:不动笔去记录而只一味的读和背,就不算真正的读书。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可以写心得、记体会。

谁知搜趣网道“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最早出处?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出处是徐特立。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又名徐立华,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他是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

扩展资料

1、“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毛泽东同志非常赞赏的他的老师徐特立的读书方法。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的SVSMHClx身体力行这条成功的治学经验,而且坚持不辍。他常说,读书的方法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这里说的多写,也就是多做读书笔记。

2、毛泽东的读书笔记有以下几中形式:

(1)内容摘录:毛泽东青年时代,课堂听讲写“讲堂录”,课后自修写读书录,选抄全篇文章的选抄本,摘录精要的摘录本,共有好几网篮。毛泽东长期保持着这种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延安时期,毛泽东看了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摘录,约三千字。

他写信给这位哲学家,说:“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最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其中有一些疑点(不是基本的不同),请你再考虑一下……”这样就把读书与研究、探讨结合了起来。

(2)标记符号:毛泽东每读一本书,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早年读的德国鲍尔生著、蔡元培译的《伦理学原理》,全书逐字逐句都用毛笔加以圈、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延安时期读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许多段落、章节都作了圈点与勾划。

五十年代初开始一直陪伴他的一套乾隆十二年武英殿版线装《二十四史》,850册每册都有他圈点、勾划的标记。现存中南海的毛泽东藏书,由于不少书反复阅读,每读一次就用一种颜色的笔圈点、勾划,以至朱墨纷呈、点线交加。

(3)旁注批评:他在《旧唐书》中《李义府传》、《杨再恩传》、《刘幽求传》的页边上分别写道:“李义府笑里藏刀”,“杨再恩是佞人”,“刘幽求能伸不能屈”。寥寥几字,把读书的“意见和感想”表达得相当精辟。

(4)改错纠谬:对书中不正确的观点或引用不当的材料,也用笔记形式改正。如《南史》的《孔靖传》说“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毛泽东指出此说不正确,十岁为盗,长大不一定为盗,可惜这种形而上学的推论,“今天也还有之”。

在《辩证唯物论教程》旁批中,毛泽东用简略的话指出不正确处,如:“此例不甚清”、“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等等。毛泽东读书非常仔细,连书中错别字、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也一一加以纠正。这反映了毛泽东的严谨治学精神与刻苦的功读精神。

(5)评价推荐:毛泽东笃志嗜学,博览群书、孜孜不倦,读到具有现实意义的要篇时,就热心向全党或党的领导干部介绍推荐。五十年代,他读到《三国志》的《张鲁传》、《郭嘉传》,向党内作了推荐。在推荐《郭嘉传》时,他希望领导干部从中得到启示,说话办事情要“多思”、“多谋”,反对少谋武断。读到汉代文学家枚乘的《七发》,

他又写了千余字的书评,一起印发党内。1965年,当他读到《后汉书》中的《黄琼传》、《李固传》时,又认为两人的传值得一读,在反复研读后,批了“送刘、周、邓、彭一阅”、“送陈毅同志一阅”。毛泽东这种独特的读书笔记对全党读书学习风气的形成,无疑是个有力的推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_徐特立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