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道岭前一句是什么(“地狱门前僧道多” 民间为何一直流传着这句话)

“不交僧道便是好人”,这句话的上半句是什么呢?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明朝时期的儿童启蒙读物,其中收集了很多名言警句,十分具有教育意义。放到现在......

僧道岭前一句是什么(“地狱门前僧道多” 民间为何一直流传着这句话)

“不交僧道便是好人”,这句话的上半句是什么呢?

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明朝时期的儿童启蒙读物,其中收集了很多名言警句,十分具有教育意义。放到现在,其中一些观点肯定是不适合的,毕竟时代在发展,但绝大多数还是非常精辟,作为小孩子的启蒙读物还是不错的,只是家长要学会鉴别。

比如这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劝人行善,古人相信因果报应,行善不但是一个人道德品质高尚的表现,更是为自己和家人子孙积德。所以只管去做好事,不要问做了好事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因为善有善报。

当然了,如今社会,行善还是要长个心眼,我们不求行善为自己带来天大的好处,但是也不要让行善为自己带来恶果。

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这一句太过武断,带有明显的刻板偏见。

上句讲行善,下句肯定会说到作恶。字面上没有直接写出,但是结合上文,可以自己理解。

通常来说,结交僧道,是为了向神灵祈求平安,大部分善男信女是这样的,但有一部分人,是在作恶之后,因为心中恐惧,所以采取拜佛求道的方式,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有句俗话叫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反过来说,你做善事多,不用刻意去寻求神灵保护,神灵自然也会庇佑你。

这里说不交僧道,是说不刻意去结交僧道,求仙也好拜佛也好,讲一个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都不是刻意为之的。

所以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不因做了恶事而刻意去结交僧道,这样的人是好人。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与僧道结交就是坏人。

这个因果关系很重要。


僧与道

另外,僧道也并非全是坚定的信徒,特别是在古代,僧道里面更是龙蛇混杂,如果相交不慎,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

《水浒传》中就有非常明显的例子,鲁智深去当和尚,是因为身负命案,法律规定不追究和尚的刑事责任,所以鲁智深不是诚心信佛,而是把出家当做逃避法律责任的一条路罢了。好在鲁智深本性不坏,是《水浒传》中为数不多的真英雄,你要让宋江、吴用直流去当和尚,整个门派都完了。

后来鲁智深火烧瓦罐寺,不就是因为在瓦罐寺遇到了催到成和丘小乙这一僧一道么,他们就是妖僧淫道的代表。

《朱子家训》也有类似的说法:“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三姑就是道姑、尼姑、卦cKfUbnTfC姑,这都是淫盗之媒,可见在古代,人们对僧道的印象却是不太好。

当然,真正有修为的高人并不在此范围类,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僧道,这也是我说“不交僧道,便是好人”这句话太过武断,带有明显的刻板偏见的原因。

不交僧道,便是好人。这句话什么意思啊?

来自增广贤文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增广贤文》之中说“不交僧道,便是好人”,是什么意思?】
因为环境不同时代不同,很多人对于古人留下的国学智慧总是产生一些误解。
很多人听到《增广贤文》之中的“不交僧道便是好人”这句话,总会产生一些误解,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搜趣网交僧道便是好人,这一句话出自于《增广贤文》之中,完整的话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意思就是说:做好事的初衷是为了给别人提供帮助,解人之难是高尚的情操,不能掺杂于私心的成分,只要秉持善心做事,不要问以后的结果,更不要希望得到别人回报。
而“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则有着两层意思:
一:一生都不从事僧人和道士等职业,便是好人
首先,我们需要结合另外一句话“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来分析,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家中的双亲就是活菩萨,何必要去灵山拜如来佛祖呢。
《增广贤文》说这一句话的出发点,并不是让我们不要去交往僧人和道士,而是不要去做和尚或者道士,而是在家侍奉自己的双亲父母。
无论是僧还是道,入了僧道之门,就是断绝了红尘,无法在红尘中尽孝,对于父母而言,养育儿女之后竟然遁入空门,对于父母就是最大的一种辜负,甚至有的人抛妻抛家弃子,自毁前程,这更是对于人生的亵渎和大不敬。
在古代几千年的发展中,儒学都是占据主流之位,在儒学之中非常注重孝道,所有违背孝的行为都被人不耻。
所以古人自然认为搜趣网断绝红尘是背道而行,而且在古代,通常会有一些人在红尘知识做了恶事之后,再去遁入空门洗净自己的邪恶,而有些僧道出家之前可能都是大奸大恶之徒,通过遁入空门逃避惩罚和寻找自内心平衡,也是让人诟病和不耻的行为。
二:不与僧人道士交往
这就是大多数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不与僧人和道士交往,才算是一个好人。
现在在我们的心里,僧人和道士都是一种善良,慈悲,而又清静的形象,但是在古代,僧人和道士在人心中的地位并不那么高大上。
在古代读书人的眼里,出家人的形象并不高尚,认为很多出家人都是贪婪狠毒之人,甚至对僧道之人的称呼中,经常出现一些侮辱性的字眼,比如说秃驴、牛鼻子、妖道等等。
之所以有这种现象,原因可分为3点:
01:在古代,百姓需要交税,也就是人头税,但是出家人不需要交税,百姓辛辛苦苦劳作赚钱,而出家人可以给人做做法事,坐在庙里等人送香火钱,甚至有的僧人像地主一样,这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正是因为和尚没有交税的压力,甚至会有一些酒肉和尚出现。
02:古代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因为人口流动性低,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人与人之间相对于闭塞。
但是出家人可以利用化缘的机会云游四方,而且经常会打听传递一些流言蜚语,甚至会有一些居心叵测的出家人,利用这样的机会走街串巷,作奸犯科,带来一些治安问题。
03:儒家对于佛道两家的排斥
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长期争夺对于社会大众的影响力,儒家也特别排斥僧道两家,自汉代起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认为其他的都是旁门左道。
而且儒家对于佛教的态度就是以攻击和排斥为主,到了唐朝的时候,韩愈给唐宪宗上的奏章中说:“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更是体现了儒家的态度。
而《增广贤文》其中的思想都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智慧,所以从这一个角度去理解,其中出现一些反对和僧人与道士交往的言论,就不足为怪了。
以上就是对于这一句话的意义阐述,我们学习和接受一些文化和思想的时候,要有一种容纳的态度,更要有一种辨别的心思,不能偏听偏信,这才能更好的以文化修身,以道德正性

地狱门前僧道多的下一句?

“地狱门前僧道多”是一个完整语句,没有下语句。这个其实是一个赞扬修行人不辞辛苦,度化诸罪苦众生的词句,如同“医院门前医护多”、“火灾门前消防多”、“学校门前教师多”。不能用负面的心去想这句话,那是阴暗的思想。

‘僧道尼姑莫往来,庭前莫走卖花婆’中 ‘庭前莫走卖花婆’是什么意思啊。。。。

卖花婆是卖花的老太太。不让卖花的老太婆进入庭院,是因为当时的女孩在出嫁前是不能上街的(别相信电视上的古装剧,大家闺秀拿把剑到处晃来晃去),所以会对外面很好奇,而卖花的老太婆接近庭院后,她的叙述的故事会不可避免的会引起仿佛拘禁一样的女孩的好奇,知道了外面的五彩世界会让女孩有出去的愿望,而一出去就会不可避免的遇到青春的同性,然后就不可避免的坠入爱河。对于现在的家庭来说,早恋仍是一个难题,对于几百年前的家庭来说,更加是个灾难。不经过家庭的允许而自行恋爱是会引为奇耻大辱,女孩甚至会丢掉性命。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些情况,在一般家庭来说,是不允许外人进入庭院,也就是内宅的,特别是僧道媒婆这些灾难的源头,是会给平静的家庭带来太多的变数。

“地狱门前僧道多”,民间为何一直流传着这句话?

所谓“地狱门前僧道多”这句话,既非佛家语,也非道家语,更不是所谓的在民间经久不衰的名言,而是在明朝之后,从一些斋教的乩坛、灵媒的口中传出。

所谓的斋教徒众都是在家人,他们剽窃儒、释、道三家流传搜趣网千古的若干名词和观念,似是而非地组成新兴宗教和秘密结社之民间信仰,因为他们是在家人的宗教组织,所以在排斥他教及吸收信徒的利益冲突之下,不得不跟出家的僧侣及道士采取敌视对立的态度,因而传出“道降火宅”的口号,鼓吹俗人修行容易生天得道,渲染捏造出家修道者的困难、黑暗、腐败,宣扬僧道都下地狱的观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在通过市井间的口耳相传,便成了一句“地狱门前僧道多”的流行语,既可丑化僧道的形象,也可吓阻优秀的俗人出家为僧道。然其既非出于佛经道典,各位自可不必介意。不过必须指出,这句口号乃是出于斋教徒的杜撰故事,目的是为了侮辱佛道二教。根本没有所谓的典籍记载可言。

但从另一个方向看,须知凡有人事就有弊端,僧道等出家人也不是圣人,难保没有破戒、犯戒的人,释迦制戒就是为了防范、制裁、处理这些事件。儒家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家的凡夫在未修成圣贤之前的修学阶段,因为不清净所以要求戒,受戒是修行的起点,跌倒了再爬起来,犯了戒再忏悔,乃是正常的事。再说就算是圣人,难道就可以保证自己不做错吗?

斋教徒们自己不愿受出家戒的约束,反而诋毁出家人持戒不严,并且夸张出家人的犯戒罪行,其存心显而易见,就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有异曲同工之妙。

  像民国九年,云南昆明西边洱源县的几个斋教乩坛所著的《洞冥宝记》中, 就极力指控僧侣不守清规,捏造和尚堕地狱、受刑罚的一些故事。此见于中央研究院的宋光宇为护航而写的《天道钩沈》三十页。

宋氏虽未承认是一贯道的信徒,而该书凡是涉及佛教的和尚之处,便采攻击、辱骂、尖酸刻薄的态度,否定出家修行者的道德价值,而一味地引述强调在家斋教徒如先天、龙华、一贯道等//www.souquanme.com所谓道亲之间的利乐,虽然引用了不少资料,但都缺少理性的抉择,乃是出于一种情结的表现。从他的那本书中,可以领略到传教师的狂热气,却无法想像他是一位中央研究院的学者。

再多说一句,不管是什么宗教,劝人向善的就是好的,在这里我比较欣赏道家,用一句比较潇洒的话就是,爱信信,不信别打扰老子修仙。而所谓基督教。。。。。不说也罢,经历过的人应该懂。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