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虱谈天下的前一句(扪虱而谈是何意·出自于哪)

王猛扪虱谈天下桓温第一次北伐驻军灞上的时候,有一天,一个穿着一身破旧短衣的读书人到军营前求见桓温。桓温正想招揽人才,听说来了个读书人,很高兴地接......

扪虱谈天下的前一句(扪虱而谈是何意·出自于哪)

王猛扪虱谈天下

桓温第一次北伐驻军灞上的时候,有一天,一个穿着一身破旧短衣的读书人到军营前求见桓温。桓温正想招揽人才,听说来了个读书人,很高兴地接见了他。
这个读书人名叫王猛,从小家里很贫困,靠卖畚箕过活。但是他挺喜欢读书,学问渊博。当时关中士族嫌他出身低微,瞧不起他,他毫不在乎。有人曾经请他在前秦的官府里做小官吏,他也不愿去。后来索性在华阴山隐居了下来。这次听到桓温打进关中,特地到灞上求见桓温。
桓温想试试王猛的学识才能,请王猛谈谈当今天下形势。
王猛把南北双方的政治军事形势分析得一清二楚,见解十分精辟,桓温听了不禁暗暗佩服。
王猛一面谈,一面把手伸进衣襟里摸虱子(文言是“扪虱”,扪音mén)。桓温左右的兵士们见了,差一点笑出来。但是王猛却旁若无人,照样跟桓温谈得起劲。
桓温问他说:“这次我带了大军,奉皇上的命令远征关中,为百姓除害。但是为什么我来到这里,地方上的豪杰都不来找我呢?”
王猛淡淡一笑说:“您不怕千里跋涉,深入敌人腹地。但是长安近在眼前,您却不渡过灞水。大家不知道您心里怎么打算,所以不愿来见您啊。”
王猛这一番话正说中了桓温的心事。原来桓温北伐,主要是想在东晋朝廷树立他的威信,制服他在政治上的对手。他驻军灞上,不急于攻下长安,正是想保存他的实力。
桓温无话可答。但是他看出王猛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从关中退兵的时候,他再三邀请王猛一起南下,还封他一个比较高的官职。王猛知道东晋王朝的内部矛盾很大,拒绝了桓温的邀请,仍旧回到他的华阴山去了。
但是这样一来,这个摸虱子的读书人却出了名。
后来,前秦的皇帝苻健死了,他的儿子苻生是一个十分残暴的人,很快就被他的堂兄弟苻坚推翻。
苻坚是前秦王朝中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在即位以前,就想找一个得力的助手。有人向他推荐王猛。
苻坚派人把王猛请了来,两个人一见如故,谈起历史上兴亡大事,见解完全吻合。苻坚高兴得了不得,认为真像刘备找到诸葛亮一样。
苻坚即位后,自称大秦天王。王猛成为他最亲信的大臣,一年里被提升五次,权力大得没人能跟他比。
那时候,王猛才三十六岁,年纪轻轻,又是汉族人。前秦的氐族老臣见到苻坚这样信任王猛,哪会心服。有个氐族大臣樊世,是跟着苻健一起打下关中的。有一次见到王猛,很生气地骂他:“我们耕种好土地,你倒来吃白饭。”
王猛也顶了他一句说:“你们不但要耕种,还要给我做饭呢!”
樊世更冒火了,说:“我不把你的头割下来挂在长安城头上,我也不想活了。”
隔了几天,樊世和王猛在苻坚面前又争论起来,樊世当着苻坚的面,要想打王猛。苻坚觉得樊世闹得不像话,把他办了死罪。从此以后,氐族官员再不敢在苻坚面前说王猛的坏话了。
王猛受苻坚的信任,帮助苻坚镇压豪强,整顿朝政。王猛兼任京兆尹的时候,太后的弟弟、光禄大夫强德酗酒闹事,强抢人家财物和妇女。王猛一到任,就逮//www.souquanme.com捕了强德,一面派人报告苻坚。等到苻坚派人来宣布赦免强德,王猛早已把强德处决了。以后几十天里,长安的权门豪强,皇亲国戚,被处死、判刑、免官的二十多人。朝廷官员大为震惊,坏人也不敢胡作非为了。苻坚赞叹说:“我现在才懂得国家应该有法制呢。”
过了十几年,前秦在苻坚和王猛的治理下,国力越来越强大,先后灭掉了前燕、代国和前凉三个小国,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
公元375年,王猛得了重病。苻坚去探望他。王猛恳切地对苻坚说:“东晋虽然远在江南,但是它继承晋朝正统,而且现在朝廷内部相安无事。我死之后,陛下千万不要去进攻晋国。我们的敌手是鲜卑人和羌人,留着他们总是后患。一定要把他们除掉,才能保障秦国的安全。”

扪虱而谈的原文

北海王猛,少好学,倜傥有大志,不屑细务,人皆轻之。猛悠然自得,隐居华阴。闻恒温入关,披褐诣之,扪虱而谈当世之务,旁若无人。
温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将锐兵十万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得,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今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为知公心,所以不至。”温嘿然无以应,徐曰:“江东无卿比也!”乃署猛军谋祭酒。

“扪虱而谈”是什么意思

“扪虱而谈”,说谈话时不拘小节,从容不迫。晋朝大将军桓温率军讨伐前秦,前秦的王猛披着衣服去求见,一面手扪虱子,一面纵论天下,ZReFYP说得桓大将军无言可对,十分佩服。后来王猛当了前秦国王苻坚的谋士,成了我搜趣网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所谓“扪虱而谈”,就是一面在身上捉虱子,一面纵谈天下大事。在这四个字中包含着很深的文化意蕴。这个典故出自晋代的王猛。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县西南)人,侨居魏郡(今河北临漳县西北)。他家里很穷,年少时靠卖簸箕为生。他曾经到洛阳去卖簸箕。有一次,有个人要买他的簸箕,出很高的价钱,但是说没有带钱在身上,要王猛跟他去家里取。王猛觉得很划得来,就跟着他走。走了很久,忽然来到一座深山,看见一位老翁,头发胡须都白了,盘坐在胡床上。左右站着十来个人。那带王猛来的人叫王猛拜见老翁,说:“这就是无念大师。”原来这就是嵩山。无念是一位道行高深的隐者,他很欣赏王猛具有良好的素质,于是派人引他入山,收为徒弟。王猛从师学习,尤爱读《阴符经》,通晓姜太公兵法。长大成人以后,王猛告别师傅,四处游历,来到邺都(今河北临漳县)。但是两晋时代是重门阀世袭的时代,出身名门贵族的子弟,尽管肚子里一肚子的草,也能做官,ZReFYP而且做高官;出身贫寒的士族,尽管一肚子学问,还是被人瞧不起,他们被阻断了仕进之路。王猛在邺都,就受到那些纨哑子弟的歧视,因此愤而隐居于华山,一面修炼自己,一面等待时机。
晋穆帝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桓温率兵北伐,进军灞上(今陕西西安东)。王猛听说,穿着粗麻布做的短衣,去见桓温。桓温初至关中,想了解关中人士的动向,于是接见了王猛。王猛毫无拘束之态,坐在客座上高谈阔论,一面手里在短褐中掏来掏去,半天,两个手指捏住一个什么东西,在光亮下照了照,是只虱子,一下丢进口中,还嚼了一嚼。这一切,桓温都看在眼里,心想:名士怪癖!在魏晋时代,许多名士都有各种各样的怪癖,不以为奇。到底有没有真本事?桓温想试验一下他,于是问王猛说:“我奉晋天子之命,率10万精锐之师,征讨叛逆的秦王,这是替百姓驱除残贼,可是三秦的豪杰之士,却很少有人来拜见我,这是什//www.souquanme.com么原因呢?”
王猛狡黠地笑了笑,回答说:“公不远数千里,深入寇境,可是离长安已近在咫尺,却停扎于灞上,不渡过灞水继续前进,你猜百姓们怎么看?”桓温不解地问:“百姓们怎么看?”王猛说:“百姓们心想:这位将军到底是为国家之公呢,还是为一己之私?”

扪虱而谈是何意?出自于哪?

【释义】“扪虱而谈”形容举止言谈不凡,态度从容不迫,无所顾忌。
【出处】此典出自《晋书王猛传》:“猛瑰姿俊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少游于邺都,时人罕能识也。唯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于华阴山。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王猛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小时候以卖畚为业,养家糊口。
王猛俊秀而高大,又博学多识,喜读研读兵书,性情严谨庄重,态度严肃,气度不凡,志向远大,从不考虑琐事,也不屑参拜天地神灵,更不与他人来往。因此,那班华而不实的士人都轻视他、嘲笑他。王猛心安理得,从不放在心上。少年时代,他到邺都游历,当时很多人都不欣赏他。只有徐统认为他有杰出的才能,想征召他为功曹。但是,王猛不肯答应,溜到华阴山隐居。他有济世的志向,希望出现一个贤明有为的君主。他收拢着翅膀,以等待展翅高飞的机会。桓温率领军队进入函谷关时,王猛身披麻布短衣,前去求见。他一面同桓温谈论天下大事,一面把手伸进衣服内旁若无人地捉虱子。桓温看见王猛在捉虱子,感到很惊异,问道:“我是奉天子的命令,率领精锐部队十万人来匡扶正义,讨伐叛逆,为老百姓扫灭残败的贱人的。可是,三秦的英雄豪杰都不来见我,这是为什么呢?”王猛回答道:“桓公能不远数千里深入贼寇的境地,可是长安离这个地方这么近,却不肯过灞水,老百姓不知你心中的想法,所以不来拜望。”桓温被说得哑口无言。桓温退兵时,赐给王猛车辆马匹,任他为督护高官一起去江南。王猛回到华阴山同师傅商议,师傅说:“你同桓温怎么能同时在世上存在呢!你留在这里,将来也会得到富贵,何必远行!”于是,王猛没有跟随桓温而去。王猛心里明白,回到高级士族专权的东晋朝,自己不可能有前途,与其帮着桓温来篡晋,还不如留在关中再找机会。不久,王猛就成为苻坚的亲信人,发挥了他杰出的政治才干。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