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语出《后汉书马援传》。男子汉应当为国家战死在边疆的战场上,用战马的皮。包着尸体回来安葬啊!表现为保卫国家情愿战死的雄心壮志。马革:战马的皮。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的下一句是什么
青山处www.souquanme.com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下一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处: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白话译文: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原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本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www.souquanme.com广泛,其中第125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沪教版)收录,以及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收录,七年级下册(2017版)还有一首《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败,洋溢着爱国热情。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www.souquanme.com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
《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言语之间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己亥杂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庵(ān)。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搜趣网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www.souquanme.com词近800首。有《定庵全集》。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出处在哪
男儿要死当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是谁的名言
男儿要死当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是我国东汉名将马援的名言 。
马援,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猛将,马援原本是刘秀的大对头隗嚣手下的将领,后来马援投奔了刘秀,刘秀也对其委以重任。
马援最早在王莽的新朝就出任官员,等到王莽覆灭的时候,马援和他的哥哥跑到凉州避难。等到刘秀称帝的时候,马援的哥哥去投奔刘秀,马援则受到陇右军阀隗嚣的重用。
成语“马革裹尸”,“穷且益坚“、“老当益壮”出自东汉名将马援之口。马援被光武帝刘秀封为"伏波将军",后人称他为马伏波。
扩展资料:
《后汉书马援列传》提到:“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扶风茂陵在今陕西兴平市。
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因赵奢被封为"马服君",子孙于是就以马作为姓氏。马氏家族出了不少名人。三国时期的名将马腾、马超都是马援后人,可谓文武皆备。
南征交阯之后,马援又主动请求北击匈奴、乌桓。直到建武二十四年,六十二岁的他还主动请求攻打武陵五溪蛮夷,最终病死在军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援
“男儿要死当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是谁的名言?
———— 《后汉书》 东汉名将马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