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则迁下一句是什么
见善则迁下一句是什么见善则迁,见过则改 。
出自《周易益象》。大意是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人不可能没有过错,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改正。
扩展资料
1、为《易经》补充作《易传》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记录在《论语》里的这句话,流传甚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再版。而不同于论述天人关系的《易经》,
孔qDmIKMR子讲述的大多都是做人道理,所以他在传授这句话之前还特意为弟子们增加了一个具体的生活化场景和易操作范式:就是但凡有多人在一起的时候,都要去发掘他人身上的优点,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也要明白他人身上的缺点,用于警醒和自我纠正。
2、武侠小说,也是在展示一个缺点重重的小人物,如何成长为一个光明磊磊的大英雄。比如在《神雕侠侣》中,主人公杨过,名过、字改之,就寓意着要他“过而能改”。杨过从一个偏执、任性、孤僻、冲动的少年,
最终磨砺成一位赫赫有名、威震武林的“神雕侠”,——作者让他当得起这一个“侠”字,就是在通过一个小说人物的成长历程,传递着“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人间道理,展示着过而能改、侠者居之的人生蜕变。
参考资料迁善改过_百度百科
言终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意思
言终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意思是言语忠诚老实,行为忠诚厚道而又严肃认真;压抑自己的欲望和怒气,改正自己的错误而向善。搜趣网
一、“言终信,行笃敬”出处:《论语 卫灵公》
原文: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译文:子张问自己的主张如何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敦厚恭敬,即使在蛮貊地区,也行得通。说qDmIKMR话不忠信,行为不笃敬,即使在本乡州里,能行得通吗?站着,仿佛看见“忠信笃敬”这几个字直立在眼前;坐车,仿佛看见这几个字依靠在车辕的横木上。这样做了以后就能行得通。”
二、“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出处:北宋 周敦颐《太极图说》
原文:君子乾乾,不息於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
译文:一个有德君子要乾而又乾,刚健不息于诚,并且要压抑自己的欲望和怒气,改正自己的错误而向善。
扩展资料
言终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引申用法:
言终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被朱熹引用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为了培养人才而制定的教育方针搜趣网和学生守则。它集儒家经典语句而成,便于记诵。
首先,它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明确“义理”,并把它见之于身心修养,以达到自觉遵守的最终目的。其次,它要求学生按学、www.souquanme.com问、思、辨的“为学之序”去“穷理”、“笃行”。再次,它指明了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作为实际生活与思想教育的准绳。
“见善则迁”的下一句话是什么 《陆象山集》
“见善则迁”的下一句话是:”有过则改”。
出处:《易益》——三国魏王弼
原文: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译文:
君子改正过失而向善,有过错就要改。
近义词:
改过迁善
用法:
作谓语、宾语、主语;指改正过错
扩展资料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迁善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