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史学著作中提到淮泗集团?
在一个史学论坛中讨论问题,提到了淮泗集团。在百度知道中搜了一下,淮泗集团是江东三大集团之一,是孙策从江北带来的人士,代表人物是张昭和周瑜。这肯定不是网友们自己划分的,而是史学家们研究历史时划分的。问题是,我找不到哪本史学著作中提到了淮泗集团。吕思勉的《三国史话》和黎东方的《细说三国》中我都没找到。易中天的《品三国》中是提到淮泗集团了,可是一般论史的人都不愿拿易中天的著作当权威。我想谁能帮我从一些史学家的著作当中找找关于淮泗集团的相关论述。一般sQiJN外来势力在当地比较受排斥,所以,当另一个外来势力(特别是强势势力)出现的时候,一般以张昭为首的那些士族采取合作的态度。但相对于当地的既得利益获得者,他们对待外来的强权势力(孙策为代表)很难合作,因为谁都不原意分出自己的那份“蛋糕”。
继续努力!
孙权手下有哪些官员是青州出身的,扬州刺史刘繇留下了什么?
提到东吴内部的政治环境,很多人会想到江东世家、淮泗集团、东吴宗室这样几支力量。其中江东世家和东吴宗室的组成比较单纯,而淮泗集团就比较复杂了。淮泗集团顾名思义,是江北的淮水流域和泗水流域,大概是淮南和青、徐的一部分地区。这是非常广袤的一片地区。除此之外,非淮泗地区的人来到江东,他的政治立场也偏向于淮泗集团,比如右北平人程普、辽西人韩当,也属于淮泗集团。可以说淮泗集团的组成是很复杂的。客居江东的江北人士,都可以划入淮泗集团中。下面我就来聊一聊其中青州出身的官员,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扬州刺史刘繇留下的遗产。
孔融与刘繇
在东吴或者说江东集团中的青州出身的官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北海国。我在《三国志·吴书》中找到的青州出身的东吴官员,几乎都是北海人,或者在北海有仕宦经历。比如太史慈、孙邵、是仪、滕耽、滕胄,其中或者有北海国仕宦经历,或者祖籍北海。我认为这种现象并非一种偶然。而是大批人才从北海相孔融那里流失到扬州刺史刘繇那里,这样一种规律。我也认为这种人才迁徙路线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首先来看北海的地理环境和孔融的性格能力。青州有济南国、平原国、乐安国、北海国、东莱郡、齐国六个郡国。其中平原国、济南国、乐安国、齐国是北方的大军阀袁绍、公孙瓒主要争夺的地方。而北海国和东莱郡处于青州东部,左边是泰山山脉,右边靠海,上有齐国的屏障。平原国等地过早参与军阀混战,人才流散,而北海国的局势相对稳定,北海相孔融又是天下名士,所以北海国保留了一定数量的人才,走出仕本郡本县佐吏的路子。
首先说一下孔融。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属于家学底蕴最深厚的文化世家。孔融本人也是年少成名,四岁能让梨;十岁与名士李膺交往;十三岁以孝扬名州里;十六岁时因为收留“党锢之祸”中被追捕的张俭,导致孔家遭难,孔融、孔褒(孔融的哥哥)、孔母一门三人争死,更让孔融扬名天下。孔融这个身份自带吸引名士的光环,何进就是看中他的名声,才礼辟孔融进大将军府。
后来董卓与孔融不合,当时北海有大量的黄巾余部(这也说明北海受中原战乱影响较小,否则不会出现大量的黄巾军流寇),于是将孔融扔到北海国。孔融在文化事业上是一把好手,但是在战争手段上是个弱鸡,黄巾、袁谭,一个都搞不定,最后被袁谭驱逐出青州。只能说孔融这个人吸引人才,但是保不住人才,毕竟自身都岌岌可危,怎么能给人才一个稳定的前途和事业呢?
再来说说刘繇。刘繇是青州东莱人,与北海相邻,与北海中的一些人物也有交往。刘繇是汉室宗亲,本身也是文化世家,祖父刘本是东汉大儒。刘繇本人因为救回被叛军劫掠的从父刘韪而扬名。刘繇当然不用出任县吏郡吏,举孝廉入仕,后来凭借汉室宗亲的身份和名声捞到扬州刺史的位置。不过这是虚的,因为当时扬州很大部分在袁术的手里。在袁术的支持下,刘繇得以渡江,然后侵吞了袁术控制的丹阳郡和吴郡,派兵到江边抵抗袁术,被汉廷升为扬州牧。
与孔融相比,刘繇的官职和控制范围更大;刘繇身为汉室宗亲,更容易做出一番事业;最重要的是刘繇从在扬州毫无根基到从袁术手中夺取丹阳、吴二郡,证明他不是一个在军事和权谋上的废物。而且随着北方军阀实力的扩张,北海的局势也无法再维持下去,江东大多是山越、宗帅、叛军等零散的势力,没有大规模的军阀混战。而且刘繇也是青州人,与北海相邻。在权衡利弊之下,北海一批人才从孔融那里迁徙到刘繇那里,又被孙氏所接收。
北海出身的官员
我上面也提到了,太史慈、孙邵、是仪、滕耽、滕胄都是北海国出身或者有仕宦经历的人,他们都是从北海到扬州辅佐刘繇,然后继续辅佐江东孙氏。下面我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些人物。
太史慈
太史慈应该是其中最著名的人物了。太史慈也是东莱人,为了郡守毁坏州章而出名,然后避难辽东。孔融听说太史慈的名声,很照顾他的母亲。太史慈为了报恩,到平原请刘备出兵,解除黄巾余部管亥之围。太史慈与刘繇都是同郡人,到扬州依附刘繇,但不受刘繇的重用。刘繇被孙策击败之后,太史慈在丹阳郡西部依托山地和山越人的支持,成为一个小军阀,但也被孙策击败。于是太史慈成为孙策的部曲,担任对荆州南部的战区长官——建昌都尉。可以说太史慈在江东集团的地位很高,但是不幸早逝,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因为太史慈的“山大王”的经历,陈寿将其与刘繇、士燮并列一传。
孙邵
孙邵在《三国志》中没有立传,但是地位也很高。据说孙邵不被立传是因为得罪张温、暨艳一派,修撰《吴书》的韦昭倾向于张温,所以不为孙邵立传,删掉已经存在的记注。孙邵曾经是孔融的功曹史,受孔融的重用,而后也来到扬州投奔刘繇,继而服务孙氏。在孙策时期,由于孙邵的理念与孙策不合(孙邵主张与曹操言和)没有受到重用,在孙权时期才崭露头角。孙邵也是东吴立搜趣网国之后第一任丞相,可惜缺少足够的史料,他的政治举措很模糊。
是仪
是仪本姓氏,因为孔融的嘲讽改为是。是仪先为北海郡吏,后投奔刘繇,也是在孙权时期被起用。是仪支持吕蒙袭取荆州;试图阻止东吴后期的“二宫之争”;为官清廉不置产业。总而言之东吴君臣对是仪的评价很高。
滕耽、滕胄
滕耽、滕胄是两兄弟,没有明确出仕北海郡吏的记载,滕家和刘家为世交,所以也就直接投奔刘繇去了,后来又服务孙氏。滕耽、滕胄两兄弟去世得早,滕胄的儿子滕胤在东吴可以说是官居要津。滕胤与孙权联姻;出任丹阳郡、吴郡、会稽郡太守;孙权去世后成为五个辅政大臣之一。
孙权死后辅政大臣为了争权展开激烈的火并,诸葛恪杀孙弘;孙峻杀诸葛恪;孙峻去世后孙綝上位,又引起吕据的不满。于是吕据联合滕胤对抗孙綝,但是没有成功。吕据被迫自杀,滕胤被孙綝夷族。
太史慈、孙邵、是仪、滕耽、滕胄等人都有鲜明的特性,即从北海来到刘繇这里,再服务孙氏。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其他方式来江东的青州出身的官员。比如平原人刘惇先是避难淮南,然后服务孙氏。不过《三国志·吴书》中这样的人物比较少,不具备代表性。总而言之,搜趣网由于孔融在军事上的软弱,以及刘繇这个青州东莱出身的扬州牧,导致一批青州北海出身的人来到江东。由于其淮泗集团的政治立场,也受到孙权的重用。这是东吴政局中存在的一种现象。
宾至如归的下半句或者是上半句是什么`?
宾至如归的下半句或者是上半句是什么`?宾至如归 ( bīn zhì rú guī )
解 释 服 宾:来宾,客人;至:到;归:回家。客人来到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来客感到满意。
出 处 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旅馆饭店等服务周到,起居饮食舒
示 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8回:“四方之客,一入鲁境,皆有常供,不至缺乏,~。
近义词 亲如家人、满腔热情、无微不至
反义词 冷若sQiJN冰霜、漠不关心
灯 谜 顾客之家
典 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盗寇,而亦不患燥湿。
子产,即公孙侨,是春秋时郑国的大夫,曾当过多年国相,执掌郑国政权。
公元前542年,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带去许多礼物。当时,正遇上鲁襄公逝世,晋平公借口为鲁国国丧致哀,没有迎接郑国使者。子产就命令随行的人员,把晋国宾馆的围墙拆掉,然后赶进车马,安放物品。
晋平公得知这一消息,吃了一惊,派大夫士文伯到宾馆责问子产。士文伯说:“我国是诸侯的盟主,来朝聘的诸侯官员很多为了防止盗贼,保障来宾安全,特意修建了这所宾馆,筑起厚厚的围墙。现在你们把围墙拆了,其他诸侯来宾的安全怎么办呢?我国国君想知道你们拆围墙的意图是什么。”
子产回答说:“我们郑国是小国,需要向大国进献贡品。这一次我们带了从本国搜罗来的财产前来朝会,偏偏遇上你们的国君没有空,既见不到,也不知道进见日期。我听说过去晋文公做盟主的时候,自己住的宫室是低小的,接待诸侯的宾馆却造得又高又大。宾客到达的时候,样样事情有人照应,能很快献上礼品。他和宾客休戚与共,你不懂的,他给予教导,你有困难,他给予帮助。宾客来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可是,现在晋国铜鞋山的宫室有好几里地面,而让诸侯宾客住的却是奴隶住的屋子。门口进不去车子,接见又没有确切的日期。我们不能翻墙进去,如果不拆掉围墙,让这些礼物日晒夜露,就是我们的罪过了。如果让我们交www.souquanme.com了礼物,我们愿意修好围墙再回去。”
士文伯把情况报告了晋平公,平公感到惭愧,马上接见子产,隆重宴请,绐了丰厚的回赠,并下令重新建造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