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高者得的下一句
价高者得的下一句落锤成交。
价高者得规则是指拍卖标的应卖给出价最高的竞买人的成交规则。
我国《拍卖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竞买人的最高应价经拍卖师落槌或者以其他公开表示买定的方式确认后,拍卖成交。”
简介
价高者得规则的例外。在拍卖中,只有底价规则可以对抗价高者得规则:即虽然产生了最高价,但这一最高价若低于保留价的话,价高者不能得到拍卖标的物,拍卖结束。如果因买受人身份导致成交无效,则应选择次高价,拍卖标的物属于该应价人,这种情况仍未违背价高者得规则。
相同高价的处理。拍卖中,由于竞争的激烈或者其他原因,可能出现相同最高价格,即在同一时间,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竞买人报出相同的最高应价。此时,应由拍卖师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认谁的应价为有效应价;如果情势复杂,难以决断,应在此价格基础上继续应价,直至最高应价产生。
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故事是真是假?
这么隐秘的事,历史书记载有多少可信度,还是后人污蔑秦王 应该是真的,史记中也有记载
史记 吕不韦列传 原文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书名:史记 作者:司马迁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馀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适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馀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柰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适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曰:“吾闻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今夫人事太子,甚爱而无子,不以此时蚤自结于诸子中贤孝者,举立以为适而子之,夫在则重尊,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此所谓一言而万世之利也。不以繁华时树本,即色衰爱弛后,虽欲开一语,尚可得乎?今子楚贤,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为适,其母又不得幸,自附夫人,夫人诚以此时拔以为适,夫人则竟世有宠於秦矣。”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间,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适嗣,以讬妾身。”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适嗣。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名誉益盛于诸侯。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围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归秦。
秦王立一年,薨,谥为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所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真母夏姬尊以为夏太后。
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不韦家僮万人。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令太后闻之,以啖太后。太后闻,果欲私得之。吕不韦乃进嫪毐,诈令人以腐罪告之。不韦又阴谓太后曰:“可事诈腐,则得给事中。”太后乃阴厚赐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诈卜当避时,徙宫居雍。嫪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于嫪毐。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馀人。
始皇七年,庄襄王母夏太后薨。孝文王后曰华阳太后,与孝文王会葬寿陵。夏太后子庄襄王葬芷阳,故夏太后独别葬杜东,曰“东望吾子,西望吾夫。后百年,旁当有万家邑”。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后”。于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九月,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于雍。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及齐人茅焦说秦王,秦王乃迎太后于雍,归复咸阳,而出文信侯就国河南。
岁馀,诸侯宾客使者相望於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秦王所加怒吕不韦、嫪毐皆已死,乃皆复归嫪毐舍人迁蜀者。
始皇十九年,太后薨,谥为帝太后,与庄襄王会葬茝阳。 太史公曰:不韦及嫪毐贵,封号文信侯。人之告嫪毐,毐闻之。秦王验左右,未发。上之雍郊,毐恐祸起,乃与党谋,矫太后玺发卒以反蕲年宫。发吏攻毐,毐败亡走,追斩之好畤,遂灭其宗。而吕不韦由此绌矣。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
译文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太子去世了。到了昭王四十二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屯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子楚,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子楚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子楚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顺便谈及子楚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子楚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道:“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不趁这时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而又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时受到尊重,丈夫死后,自己立的儿子继位为王,最终也不会失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能得到万世的好处啊。不在容貌美丽之时树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宠爱失去后,虽然想和太子说上一句话,还有可能吗?现在子楚贤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为继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宠爱,自己就会主动依附于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时提拔他为继承人,那么夫人您一生在秦国都要受到尊宠啦。”华阳夫人听了认为是这样,就趁太子方便的时候,委婉地谈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子楚非常有才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接着就哭着说:“我有幸能填充后宫,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儿子,我希望能立子楚为继承人,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决定立子楚为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都送好多礼物给子楚,而请吕不韦当他的老师,因此子楚的名声在诸侯中越来越大。
吕不韦选取了一姿色非常漂亮而又善于跳舞的邯郸女子一起同居,知道她怀了孕。子楚有一次和吕不韦一起饮酒,看到此女后非常喜欢,就站起身来向吕不韦祝酒,请求把此女赐给他。吕不韦很生气,但转念一想,已经为子楚破费了大量家产,为的借以钓取奇货,于是就献出了这个女子。此女隐瞒了自己怀孕在身,到十二个月之后,生下儿子名政。子楚就立此姬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前257),派王齮围攻邯郸,情况非常紧急,赵国想杀死子楚。子楚就和吕不韦密谋,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给守城官吏,得以脱身,逃到秦军大营,这才得以顺利回国。赵国又想杀子楚的妻子和儿子,以子楚的夫人是赵国富豪人家的女儿,才得以隐藏起来,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秦昭王五十六年(前251),他去世了,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也护送子楚的夫人和儿子赵政回到秦国。
秦王继位一年之后去世,谥号为孝文王。太子子楚继位,他就是庄襄王。庄襄王尊奉为母的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称为夏太后。庄襄王元年(前249),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
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后死去,太子赵政继立为王,尊奉吕不韦为相国,称他为“仲父”。秦王年纪还小,太后常常和吕不韦私通。吕不韦家有奴仆万人。
在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秦始皇越来越大了,但太后一直淫乱不止。吕不韦唯恐事情败露,灾祸降临在自己头上,就暗地寻求了一个阴茎特别大的人嫪毐(làoǎi,烙矮)作为门客,不时让演员歌舞取乐,命嫪毐用他的阴茎穿在桐木车轮上,使之转动而行,并想法让太后知道此事,以此事引诱她。太后听说之后,真的想在暗中占有他。吕不韦就进献嫪毐,假装让人告发他犯下了该受宫刑的罪。吕不韦又暗中对太后说:“你可以让嫪毐假装受了宫刑,就可以在供职宫中的人员中得到他。”太后就偷偷地送给主持宫刑的官吏许多东西,假装处罚嫪毐,拔掉了他的胡须假充宦官,这就得以侍奉太后。太后暗和他通奸,特别喜爱他。后来太后怀孕在身,恐怕别人知道,假称算卦不吉,需要换一个环境来躲避一下,就迁移到雍地的宫殿中来居住。嫪毐总是随从左右,所受的赏赐非常优厚,事事都由嫪毐决定。嫪毐家中有奴仆几千人。那些为求得官职来当嫪毐家门客的多达一千余人。
秦始皇七年(前240),庄襄王的生母夏太后去世。孝文王后叫华阳太后,和孝文王合葬在寿陵。夏太后的儿子庄襄王葬在芷阳,所以夏太后另外单独埋葬在杜原之东,称“向东可以看到我的儿子,向西可以看到我的丈夫。在百年之后,旁边定会有个万户的城邑”。
秦始皇九年(前238),有人告发嫪毐实际并不是宦官,常常和太后淫乱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都把他们隐藏起来,还和太后谋议说“若是秦王死去,就立这儿子继位”。于是秦始皇命法官严查此事,把事情真相全部弄清,事情牵连到相国吕不韦。这年九月,把嫪毐家三族人众全部杀死,又杀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并把太后迁到雍地居住。嫪毐家的食客们都被没收家产,迁往蜀地。秦王想杀掉相国吕不韦,但因其侍奉先王功劳极大,又有许多宾客辩士为他求情说好话,秦王不忍心将他绳之以法。
秦始皇十年十月,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等到齐人茅焦劝说秦王,秦王这才到雍地迎接太后,使她又回归咸阳,但把吕不韦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又过了一年多,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前来问候吕不韦。秦王恐怕他发动叛乱,就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一想到自己已经逐渐被逼迫,害怕日后被杀,就喝下酖酒自杀而死。秦王所痛恨的吕不韦、嫪毐都已死去,就让迁徙到蜀地的嫪毐门客都回到搜趣网京城。
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太后去世,谥号为帝太后。与庄襄王合葬在芷阳。
太史公说:吕不韦带及嫪毐贵显,吕不韦封号文信侯。有人告发嫪毐,嫪毐听到此事。秦始皇查讯左右,事情还未败露。秦王到雍地祭天,嫪毐害怕大祸临头,就和亲信同党密谋,盗用太后的大印调集士兵在蕲年宫造反。秦王调动官兵攻打嫪毐,嫪毐失败逃走,追到好畤将其斩首,就把他满门抄斩。而吕不韦也由此被贬斥。孔子所说的“闻”,指的正是吕不韦这样的人吧!
史记 吕不韦列传 原文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书名:史记 作者:司马迁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馀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适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馀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柰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适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曰:“吾闻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今夫人事太子,甚爱而无子,不以此时蚤自结于诸子中贤孝者,举立以为适而子之,夫在则重尊,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此所谓一言而万世之利也。不以繁华时树本,即色衰爱弛后,虽欲开一语,尚可得乎?今子楚贤,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为适,其母又不得幸,自附夫人,夫人诚以此时拔以为适,夫人则竟世有宠於秦矣。”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间,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适嗣,以讬妾身。”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适嗣。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名誉益盛于诸侯。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围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归秦。
秦王立一年,薨,谥为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所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真母夏姬尊以为夏太后。
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不韦家僮万人。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己,乃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令太后闻之,以啖太后。太后闻,果欲私得之。吕不韦乃进嫪毐,诈令人以腐罪告之。不韦又阴谓太后曰:“可事诈腐,则得给事中。”太后乃阴厚赐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爱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诈卜当避时,徙宫居雍。嫪毐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于嫪毐。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馀人。
始皇七年,庄襄王母夏太后薨。孝文王后曰华阳太后,与孝文王会葬寿陵。夏太后子庄襄王葬芷阳,故夏太后独别葬杜东,曰“东望吾子,西望吾夫。后百年,旁当有万家邑”。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后”。于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九月,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于雍。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及齐人茅焦说秦王,秦王乃迎太后于雍,归复咸阳,而出文信侯就国河南。
岁馀,诸侯宾客使者相望於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秦王所加怒吕不韦、嫪毐皆已死,乃皆复归嫪毐舍人迁蜀者。
始皇十九年,太后薨,谥为帝太后,与庄襄王会葬茝阳。 太史公曰:不韦及嫪毐贵,封号文信侯。人之告嫪毐,毐闻之。秦王验左右,未发。上之雍郊,毐恐祸起,乃与党谋,矫太后玺发卒以反蕲年宫。发吏攻毐,毐败亡走,追斩之好畤,遂灭其宗。而吕不韦由此绌矣。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
译文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太子去世了。到了昭王四十二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屯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子楚,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子楚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子楚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顺便谈及子楚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子楚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道:“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不趁这时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而又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时受到尊重,丈夫死后,自己立的儿子继位为王,最终也不会失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能得到万世的好处啊。不在容貌美丽之时树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宠爱失去后,虽然想和太子说上一句话,还有可能吗?现在子楚贤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为继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宠爱,自己就会主动依附于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时提拔他为继承人,那么夫人您一生在秦国都要受到尊宠啦。”华阳夫人听了认为是这样,就趁太子方便的时候,委婉地谈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子楚非常有才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接着就哭着说:“我有幸能填充后宫,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儿子,我希望能立子楚为继承人,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决定立子楚为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都送好多礼物给子楚,而请吕不韦当他的老师,因此子楚的名声在诸侯中越来越大。
吕不韦选取了一姿色非常漂亮而又善于跳舞的邯郸女子一起同居,知道她怀了孕。子楚有一次和吕不韦一起饮酒,看到此女后非常喜欢,就站起身来向吕不韦祝酒,请求把此女赐给他。吕不韦很生气,但转念一想,已经为子楚破费了大量家产,为的借以钓取奇货,于是就献出了这个女子。此女隐瞒了自己怀孕在身,到十二个月之后,生下儿子名政。子楚就立此姬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前257),派王齮围攻邯郸,情况非常紧急,赵国想杀死子楚。子楚就和吕不韦密谋,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给守城官吏,得以脱身,逃到秦军大营,这才得以顺利回国。赵国又想杀子楚的妻子和儿子,以子楚的夫人是赵国富豪人家的女儿,才得以隐藏起来,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秦昭王五十六年(前251),他去世了,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也护送子楚的夫人和儿子赵政回到秦国。
秦王继位一年之后去世,谥号为孝文王。太子子楚继位,他就是庄襄王。庄襄王尊奉为母的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称为夏太后。庄襄王元年(前249),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
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后死去,太子赵政继立为王,尊奉吕不韦为相国,称他为“仲父”。秦王年纪还小,太后常常和吕不韦私通。吕不韦家有奴仆万人。
在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秦始皇越来越大了,但太后一直淫乱不止。吕不韦唯恐事情败露,灾祸降临在自己头上,就暗地寻求了一个阴茎特别大的人嫪毐(làoǎi,烙矮)作为门客,不时让演员歌舞取乐,命嫪毐用他的阴茎穿在桐木车轮上,使之转动而行,并想法让太后知道此事,以此事引诱她。太后听说之后,真的想在暗中占有他。吕不韦就进献嫪毐,假装让人告发他犯下了该受宫刑的罪。吕不韦又暗中对太后说:“你可以让嫪毐假装受了宫刑,就可以在供职宫中的人员中得到他。”太后就偷偷地送给主持宫刑的官吏许多东西,假装处罚嫪毐,拔掉了他的胡须假充宦官,这就得以侍奉太后。太后暗和他通奸,特别喜爱他。后来太后怀孕在身,恐怕别人知道,假称算卦不吉,需要换一个环境来躲避一下,就迁移到雍地的宫殿中来居住。嫪毐总是随从左右,所受的赏赐非常优厚,事事都由嫪毐决定。嫪毐家中有奴仆几千人。那些为求得官职来当嫪毐家门客的多达一千余人。
秦始皇七年(前240),庄襄王的生母夏太后去世。孝文王后叫华阳太后,和孝文王合葬在寿陵。夏太后的儿子庄襄王葬在芷阳,所以夏太后另外单独埋葬在杜原之东,称“向东可以看到我的儿子,向西可以看到我的丈夫。在百年之后,旁边定会有个万户的城邑”。
秦始皇九年(前238),有人告发嫪毐实际并不是宦官,常常和太后淫乱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都把他们隐藏起来,还和太后谋议说“若是秦王死去,就立这儿子继位”。于是秦始皇命法官严查此事,把事情真相全部弄清,事情牵连到相国吕不韦。这年九月,把嫪毐家三族人众全部杀死,又杀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并把太后迁到雍地居住。嫪毐家的食客们都被没收家产,迁往蜀地。秦王想杀掉相国吕不韦,但因其侍奉先王功劳极大,又有许多宾客辩士为他求情说好话,秦王不忍心将他绳之以法。
秦始皇十年十月,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等到齐人茅焦劝说秦王,秦王这才到雍地迎接太后,使她又回归咸阳,但把吕不韦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又过了一年多,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前来问候吕不韦。秦王恐怕他发动叛乱,就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一想到自己已经逐渐被逼迫,害怕日后被杀,就喝下酖酒自杀而死。秦王所痛恨的吕不韦、嫪毐都已死去,就让迁徙到蜀地的嫪毐门客都回到搜趣网京城。
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太后去世,谥号为帝太后。与庄襄王合葬在芷阳。
太史公说:吕不韦带及嫪毐贵显,吕不韦封号文信侯。有人告发嫪毐,嫪毐听到此事。秦始皇查讯左右,事情还未败露。秦王到雍地祭天,嫪毐害怕大祸临头,就和亲信同党密谋,盗用太后的大印调集士兵在蕲年宫造反。秦王调动官兵攻打嫪毐,嫪毐失败逃走,追到好畤将其斩首,就把他满门抄斩。而吕不韦也由此被贬斥。孔子所说的“闻”,指的正是吕不韦这样的人吧!
《宋史 苏轼传》的部分节选翻译 急!
1.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2.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3.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4.夫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强而复之,则难为力。5.陛下视祖宗之世,贡举之法,与今为孰精?言语文章,与今为孰优?所得人才,与今为孰多?天下之事,与今为孰办?较此四者之长短,其议决矣。6.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镇以安静,待物之来,然后应之7.臣之所欲言者,三言而已。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8.以万乘之主而言利,以天子之宰而治财,论说百端,喧传万口,然而莫之顾者,徒曰:“我无其事,何恤于人言。”操网罟而入江湖,语人曰“我非渔也”,不如捐网罟而人自信。驱鹰犬而赴林薮,语人曰“我非猎也”,不如放鹰犬而兽自驯。故臣以为欲消谗慝而召和气,则莫若罢条例司。9.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薄厚,不在乎富与贫。人主知此,则知所轻重矣。故臣愿陛下务崇道德而厚风俗,不愿陛下急于有功而贪富强。爱惜风俗,如护元气。圣人非不知深刻之法可以齐众,勇悍之夫可以集事,忠厚近于迂阔,老成初若迟钝。然终不肯以彼易此者,知其所得小,而所丧大也。10.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恒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11.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12.司马君实时望甚重。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纳之,乃以靖为司徒。许靖且不可慢,况君实乎13.此先帝意也。先帝每诵卿文章,必叹曰:‘奇才,奇才!’但未及进用卿耳。”轼不觉哭失声,宣仁后与哲宗亦泣,左右皆感涕。14.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帮忙翻译下这些 谢谢了 现在急用 好的我追加分、 1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成年后,苏轼博通经学史学,写文章每天能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不久又读《庄子》,叹道:“我当初有一些自己的见地,但总说不出来,今日读到这本书,发现这本书真是深得我心啊。”
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在梁山伯上泛滥,就要溢出南清河。水汇集在城下,涨水时不时地会泄入城中,城市就要败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走,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却没有沉。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士兵们全都出了城。
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成语出人头地的出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6、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7、打饼祭佛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8、吟诗赏月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着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9、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右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
10、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11、生死一线
苏轼入狱后,神宗皇帝为了试探他有没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东坡同睡。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倒头睡,小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不理不会,用鼾声回答。小太监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说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险至极啊。只要苏轼有一点牢骚和吃不香睡不稳的异样举动,危在旦夕。其实神宗皇帝也是糊涂人,派个太监去凭苏轼的才智又怎么可能瞧不出来呢?
12、涵养
朝廷保守派复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盘被废。此时,同为保守派的苏轼却主张对新法不能全盘否定,应存良箅渣区别对待,因此与司马光发生激烈冲突,再度被贬瓜州。苏轼虽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闻得瓜州金山寺内有一法号为佛印的和尚名气极大,苏轼听说后不服气,就决定到山上会一会老和尚!在庙里,苏轼从皇帝讲到文武百官,从治理国家讲到为人之道。和尚静静听着,苏轼见佛印一直一言不发就从心里有点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说他有本事,原来草包一个,来这里是骗几个香火钱的吧!话题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这时候佛印问道:“在先生眼里老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正满肚子鄙视,随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有本事,但那是因为他们浅薄,实际上你每天故弄玄虚,没有真才实学,是个骗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应声。苏轼看到他这个样子不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来,便乘兴问道:“在你眼里我苏大学士又是一个什么人呢?”“你是一个很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老纳自亏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后,苏轼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给小妹讲了一遍,苏小妹听后笑得饭都喷出来了。苏轼懵了忙问道:“小妹为何发笑?”“你贬低和尚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把你赞扬了一番,你说谁有修养?没有学问哪来的修养?你还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苏轼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与佛印大师成了莫逆之交。
13、“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14、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15、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搜趣网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 。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www.souquanme.com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16、三人对必有我师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 , 淡月隐梅花。小妹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轼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 , 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苏轼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17、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18、巫山河水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辙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工稳。
19、联气小妹
久未与友谋面的苏轼邀黄庭坚来家做客,小妹见兄长亲自出门迎接,便出了个上句相戏,句云: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为“朋”字。苏轼知小妹是和自己开玩笑,当即对道:小妹窗前捉半风。“半”对“双”,“风”对“月”,甚为妥贴。有趣的是,“风”的繁体字“风”,半风即“虱”,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气得扭头就走。
20、皛饭与毳饭
苏轼复官后,曾跟黄庭坚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黄庭坚奇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黄庭坚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jiǎo)饭。苏轼欣然应约,并对夫人道:“黄庭坚乃当世学士,读书甚多,他这皛饭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ì)饭。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mǎo,“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21、死了好
到了晚年,苏轼临死时,问环伺在床边的几个儿子问道:“你们说,死了好不好?!”小儿子神秘的抢答道:“一定很好。”苏轼奇道:“你怎么那么肯定的知道好呢?!”小儿子道:“您想啊,若是不好,那些死去的人还不都回来吧。千百年下来没一个人回来,可见死了一定很好!”
22、苏轼与高俅
《水浒传》第二回讲述太尉高俅的发迹史,说他原本是开封府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在临淮州住了几年后,经人介绍,来到京城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士家,董将士不想留他,于是转荐他到“小苏学士”处,“小苏学士”只留高俅在府中住了一夜,便又把他介绍给了驸马都尉王晋卿,此后结识了当时为太子的宋徽宗,由于踢得一脚好球,平步青云,做了太尉。
读者诸君大概不清楚这位“小苏学士”究竟是何人,怎么能有这么大的面子,把一个卑微小吏推荐给当朝驸马爷。原来这位“小苏学士”是《水浒》的作者笔下之误,应该是鼎鼎大名的“大苏学士”,就是人人熟知的东坡居士苏轼。宋人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七对高俅的发迹言之较详,我们再结合其他相关资料,知道高俅原本是苏东坡府中的小吏,苏学士见高俅的文章颇具风采,故而很欣赏他。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苏轼自翰林院出任中山府(今河北省定州市)知府,便将他举荐给翰林学士承旨曾布,曾布府中属僚本已不少,所以没有接纳,苏轼又将高俅转而荐于驸马都尉王晋卿。高俅在王府中一住就是七年,直到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端王。事有凑巧,一个月后,哲宗驾崩,端王即皇帝位为徽宗,高俅受到徽宗的“不次迁拜”,数年后官至节度使,渐升为枢密使相。“遍历三衙者二十年,领殿前司职事,自俅始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父高敦复升为节度使,兄高伸也借着高俅的势焰,位居显臣之列,其子弟皆为郎官,一门荣耀至极。
再说苏轼由于朝廷内部党争,屡屡遭贬,元佑八年(1093年),宣仁皇太后崩,哲宗亲政。身为旧党人物的苏轼知道自己的政见为新政所不容,很识趣地自请外补为中山知府。不到一年,政局变得越来越坏,绍圣元年(1094年)闰四月,朝臣弹劾他在担任翰林学士时所作的制词中有讥谤先朝之语,被贬为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市)知州,还没到任,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于惠州。这个所谓的“节度副使”,不过是皇帝给大臣留的一点面子,实际上他已是被监视居住的犯人了。这还不算,没过多久,他被再贬为琼州(今海南省琼山县)别驾,居住在昌化军(今海南省儋县西南),过着“非人所居,药饵皆无有”的艰难生活,直到徽宗即位(1101年),才遇赦北归,不久死于常州。可以说,高俅飞黄腾达之日,正是苏轼遭遇灭顶之灾之时。此后二人之间尚有何联系呢?《挥麈后录》说:高俅始终对苏轼感恩戴德,念念不忘苏学士奖拔之情,每当苏轼的子孙亲友来京师时,高俅都要亲自抚问,赠以金银财物,以周济其贫。由此看来,苏轼把高俅荐给王晋卿,并非是由于厌恶他轻薄浮浪,恰恰是出于对他才干的欣赏。苏轼一生磊落豪侠,对人从不设防。宋人高文虎《蓼花洲闲录》说:“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尝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子由(其弟苏辙,人称‘小苏学士’)晦默少许可,尝戒子瞻择友,子瞻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人世间的事往往就是这样富于戏剧性,苏轼和高俅在政治上见解相左,在人生取向上也大相径庭,可以说完全不是同道之人,然而当苏门子弟贫不能存的时候,恰恰是高俅反过来救了他们的命,使苏轼子侄得以在南宋重振家风,这或许正得益于苏轼一生“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对谁都以诚相待,才使得政敌也为他的宽阔襟怀所感动。
这里顺便再交待一下高俅的晚年。靖康初,高俅护送徽宗南逃,到了临淮突然发病,不得不返回京城。当时大奸臣童贯、梁师成等人都由于民愤极大而被朝廷诛杀,蔡京被流放。惟独高俅免于此祸,后来病死于家中。这大概是由于他这一生对得起苏学士,阎王老子没有让他做刀下之鬼。
23、进京赶考
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辰。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破例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愧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应声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有情景,有过程,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可视为巧对。
24、苏东坡有泄题之嫌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当地人李方叔很同情他的遭遇,常去探访,两人结为至交。后苏东坡被召回京,仍与李方叔书信往来,亲密如前。宋元佑中,苏东坡奉命知贡举,李方叔也参加了考试。史书上称:李方叔落榜,后知情者去见苏东坡,求他给个“人情”,但苏东坡没有答应,他在写给李方叔的信中说:“君子之交,务相勉于道,不务相引于利也……”方叔读后,深为感动,两人的友谊更加深笃。
但近读明朝胡俨所著《胡氏杂说》,却有另一种说法。胡在书中说,苏东坡颇为欣赏李方叔。考前某日,苏东坡令其子苏叔党持一书简给李方叔,恰值李方叔外出,李的仆人就代收了信函,放置在茶几上。随后不久,章敦之子章持和章援来访,李方叔仍然未归。章持、章援二人顺手在茶几上取简拆阅,是《刘向优于扬雄论》二篇。章持、章援兄弟知其中必有消息,于是悄悄将此书简带了回去,仔细研读。
不久,苏东坡入帏命题,果然是《刘向优于扬雄论》。榜出,章援高中第一名,章持中第十名,而李方叔竟告落第。李方叔之母叹道:“苏公知贡举,而吾儿竟不第,命也。”苏东坡初以为第一名必为李方叔。及至出帏,方才知道是章援,不禁大为惋惜,还寄诗给李方叔,其中有诗句说:“平生浪说古战场,遇镜空迷日五色。”也是莫可奈何解嘲的意思。《胡氏杂说》附记云:苏东坡此诗“真迹今在南昌李士濂家,与徐铉书稿及张即之手帖,共为一卷,字画皆可爱也。”胡俨在明亦为名儒,颇有盛誉,不像胡说之人,只是他未说明故事自何而来。
苏东坡若真的以考题暗示于所属意者,应该构成
回答者: wo344349678 - 一级 2010-1-3 20:29
史可法 [foundera] 于:2004-06-20 21:25:18
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南明大臣,抗清名将,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围困扬州,他拒降固守,城破被俘,不屈牺牲。副将史德威寻遍遗骸不得,遂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修墓并增建祠堂。
恩师知遇 饱学成才
史可法的祖先史应元、父亲史从质、母亲尹氏,对他自幼寄望极殷,虽家境贫寒,他仍苦学不辍。明天启元年(1621)冬,19岁的史可法独身赶往祖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应试,寄宿于大兴县郊一所古寺中。时任京畿视学的名臣左光斗带着几个随从,到大兴县微服私访,因避风雪进入这座古寺。见一书生伏案而卧,案上放着刚写成的一篇文稿。左光斗拿起一读,非常赞赏他的志略和刻苦精神,再看书生衣衫单薄,熟寐不醒,心知苦读劳累。左光斗怕他感受风寒,便把自己的貂裘脱下来,盖在熟睡的史可法身上,掩门而去。出来问寺僧,方知书生名叫史可法,留下深刻印象。20岁时史可法在府中会考,左光斗选拔他为北直隶八府之冠,而且怜他家贫,收作弟子,留于馆署。此后,他愈加刻厉不懈,发愤苦学,饱受恩师濡染,立志以身报君许国。左光斗在公务之暇,常与他交谈时事,辩论古今,看出其宏大抱负和超凡才略,认为:“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天启五年(1625年),左光斗受到魏忠贤阉党的诬陷,下了东厂监狱,一时京中人士避祸惶惶,噤若寒蝉。史可法不顾可能受到的残酷迫害,从早到晚在狱门外等待,却苦于无法入狱探望恩师。不久得知左光斗受了炮烙酷刑,早晚将死,更忧心如焚,千方百计筹集了50两白银,痛哭着跟狱卒协商,使狱卒深受感动,方能化装进狱探视。史可法乍看到恩师席地倚墙而坐,面目焦烂难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忍不住跪下,膝行到左身前,悲痛交加,呜咽哭泣,左光斗虽睁不开眼,却能辨识出声音,为爱惜人才,不愿史可法受连累,克制着似同父子之情,怒斥史可法速去。史可法只得忍痛挥泪而别。从此,史可法由起初只是感激左光斗的知遇之恩,发展到深思如何为官、为国。他深感祖父和父亲的教育,主要出于期望家道之复昌,而恩师左光斗的尽心栽培,却是欲使之作“志事”、“支柱”、“天下事”,成为国家栋梁。相比之下,左光斗的学识、品格、气节和博大的胸襟,使史可法由衷钦敬,刻骨铭心。他常常对人“流涕述其事”,并说:“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可以说,史可法后来受人称颂的政绩,和死守扬州所表现的崇高的民族气节,是左光斗给了他十分重大的影响,左光斗对塑史可法的精神品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cchere.com 西西河 foundera]
国难当先 为官清廉
回答者: Jamerly - 一级 2010-1-4 18:17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的时候,父亲苏洵去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听到古今成败的事件,马上能够说出其中要义。程氏读东汉人物《范滂传》,感慨而叹息,苏轼问母亲:“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答应吗?”程氏说:“你能做到范滂,我难道就做不了范滂的母亲吗?”
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写文章每天可以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后来读《庄子》,感叹说道:“我以前也有一些观念,但总是表达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觉得真是深入我心!”嘉佑二年,参加礼部的考试。当时文风崇尚诡谲不合正道,主考官欧阳修想拯救这种现象,看到了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大为惊喜,想要选为众人之冠(第一),但犹然怀疑是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于是只排在第二。后来用《春秋对义》考试又得第一,参加殿试,中了乙科。后来以书信形式进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应该避让一下,好让这个人出人头地。”听说的人开始都不相信,时间久了才最终信服。
苏轼因为母亲去世服丧在家。嘉佑五年,调任为福昌主薄。欧阳修认为苏轼才能学识兼备,推荐他入了秘阁。考试六论,之前做文章都不起草,所以文章大多不工整。苏轼做文章开始起草之后,文采意思都粲然可观。之后对答制策,考入三等,自宋朝以来,制策进入三等的,只有吴育与苏轼两人而已。
熙宁四年,适逢元宵节,皇帝下令压低价格为宫中购买花灯。苏轼上书说:“您哪里是自己喜欢看花灯呢?您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让皇太后高兴罢了。而老百姓却不可能全都明白您的用心,都认为您是为了满足眼睛观赏这样小的需要,夺取了他们吃饭穿衣所必需的钱财。这件事很小,但它的影响很大,希望您收回这个命令。”皇帝于是下诏停办这件事。当时王安石正在创行新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面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做了杭州通判。
这时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调任密州。司农下令实施新法,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反国家制度判罪。轼对提举官说:“违反制度的判罚,如果是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是擅自制定律法。”提举官害怕地说:“请您先不要追究这件事。”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姓利益,于是下令废除了它。
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成年后,苏轼博通经学史学,写文章每天能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不久又读《庄子》,叹道:“我当初有一些自己的见地,但总说不出来,今日读到这本书,发现这本书真是深得我心啊。”
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在梁山伯上泛滥,就要溢出南清河。水汇集在城下,涨水时不时地会泄入城中,城市就要败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走,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却没有沉。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士兵们全都出了城。
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成语出人头地的出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6、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7、打饼祭佛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8、吟诗赏月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着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9、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右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
10、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11、生死一线
苏轼入狱后,神宗皇帝为了试探他有没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东坡同睡。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倒头睡,小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不理不会,用鼾声回答。小太监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说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险至极啊。只要苏轼有一点牢骚和吃不香睡不稳的异样举动,危在旦夕。其实神宗皇帝也是糊涂人,派个太监去凭苏轼的才智又怎么可能瞧不出来呢?
12、涵养
朝廷保守派复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盘被废。此时,同为保守派的苏轼却主张对新法不能全盘否定,应存良箅渣区别对待,因此与司马光发生激烈冲突,再度被贬瓜州。苏轼虽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闻得瓜州金山寺内有一法号为佛印的和尚名气极大,苏轼听说后不服气,就决定到山上会一会老和尚!在庙里,苏轼从皇帝讲到文武百官,从治理国家讲到为人之道。和尚静静听着,苏轼见佛印一直一言不发就从心里有点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说他有本事,原来草包一个,来这里是骗几个香火钱的吧!话题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这时候佛印问道:“在先生眼里老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正满肚子鄙视,随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有本事,但那是因为他们浅薄,实际上你每天故弄玄虚,没有真才实学,是个骗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应声。苏轼看到他这个样子不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来,便乘兴问道:“在你眼里我苏大学士又是一个什么人呢?”“你是一个很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老纳自亏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后,苏轼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给小妹讲了一遍,苏小妹听后笑得饭都喷出来了。苏轼懵了忙问道:“小妹为何发笑?”“你贬低和尚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把你赞扬了一番,你说谁有修养?没有学问哪来的修养?你还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苏轼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与佛印大师成了莫逆之交。
13、“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14、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15、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搜趣网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 。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www.souquanme.com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16、三人对必有我师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 , 淡月隐梅花。小妹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轼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 , 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苏轼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17、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18、巫山河水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辙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工稳。
19、联气小妹
久未与友谋面的苏轼邀黄庭坚来家做客,小妹见兄长亲自出门迎接,便出了个上句相戏,句云: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为“朋”字。苏轼知小妹是和自己开玩笑,当即对道:小妹窗前捉半风。“半”对“双”,“风”对“月”,甚为妥贴。有趣的是,“风”的繁体字“风”,半风即“虱”,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气得扭头就走。
20、皛饭与毳饭
苏轼复官后,曾跟黄庭坚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黄庭坚奇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黄庭坚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jiǎo)饭。苏轼欣然应约,并对夫人道:“黄庭坚乃当世学士,读书甚多,他这皛饭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ì)饭。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mǎo,“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21、死了好
到了晚年,苏轼临死时,问环伺在床边的几个儿子问道:“你们说,死了好不好?!”小儿子神秘的抢答道:“一定很好。”苏轼奇道:“你怎么那么肯定的知道好呢?!”小儿子道:“您想啊,若是不好,那些死去的人还不都回来吧。千百年下来没一个人回来,可见死了一定很好!”
22、苏轼与高俅
《水浒传》第二回讲述太尉高俅的发迹史,说他原本是开封府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在临淮州住了几年后,经人介绍,来到京城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士家,董将士不想留他,于是转荐他到“小苏学士”处,“小苏学士”只留高俅在府中住了一夜,便又把他介绍给了驸马都尉王晋卿,此后结识了当时为太子的宋徽宗,由于踢得一脚好球,平步青云,做了太尉。
读者诸君大概不清楚这位“小苏学士”究竟是何人,怎么能有这么大的面子,把一个卑微小吏推荐给当朝驸马爷。原来这位“小苏学士”是《水浒》的作者笔下之误,应该是鼎鼎大名的“大苏学士”,就是人人熟知的东坡居士苏轼。宋人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七对高俅的发迹言之较详,我们再结合其他相关资料,知道高俅原本是苏东坡府中的小吏,苏学士见高俅的文章颇具风采,故而很欣赏他。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苏轼自翰林院出任中山府(今河北省定州市)知府,便将他举荐给翰林学士承旨曾布,曾布府中属僚本已不少,所以没有接纳,苏轼又将高俅转而荐于驸马都尉王晋卿。高俅在王府中一住就是七年,直到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端王。事有凑巧,一个月后,哲宗驾崩,端王即皇帝位为徽宗,高俅受到徽宗的“不次迁拜”,数年后官至节度使,渐升为枢密使相。“遍历三衙者二十年,领殿前司职事,自俅始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父高敦复升为节度使,兄高伸也借着高俅的势焰,位居显臣之列,其子弟皆为郎官,一门荣耀至极。
再说苏轼由于朝廷内部党争,屡屡遭贬,元佑八年(1093年),宣仁皇太后崩,哲宗亲政。身为旧党人物的苏轼知道自己的政见为新政所不容,很识趣地自请外补为中山知府。不到一年,政局变得越来越坏,绍圣元年(1094年)闰四月,朝臣弹劾他在担任翰林学士时所作的制词中有讥谤先朝之语,被贬为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市)知州,还没到任,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于惠州。这个所谓的“节度副使”,不过是皇帝给大臣留的一点面子,实际上他已是被监视居住的犯人了。这还不算,没过多久,他被再贬为琼州(今海南省琼山县)别驾,居住在昌化军(今海南省儋县西南),过着“非人所居,药饵皆无有”的艰难生活,直到徽宗即位(1101年),才遇赦北归,不久死于常州。可以说,高俅飞黄腾达之日,正是苏轼遭遇灭顶之灾之时。此后二人之间尚有何联系呢?《挥麈后录》说:高俅始终对苏轼感恩戴德,念念不忘苏学士奖拔之情,每当苏轼的子孙亲友来京师时,高俅都要亲自抚问,赠以金银财物,以周济其贫。由此看来,苏轼把高俅荐给王晋卿,并非是由于厌恶他轻薄浮浪,恰恰是出于对他才干的欣赏。苏轼一生磊落豪侠,对人从不设防。宋人高文虎《蓼花洲闲录》说:“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尝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子由(其弟苏辙,人称‘小苏学士’)晦默少许可,尝戒子瞻择友,子瞻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人世间的事往往就是这样富于戏剧性,苏轼和高俅在政治上见解相左,在人生取向上也大相径庭,可以说完全不是同道之人,然而当苏门子弟贫不能存的时候,恰恰是高俅反过来救了他们的命,使苏轼子侄得以在南宋重振家风,这或许正得益于苏轼一生“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对谁都以诚相待,才使得政敌也为他的宽阔襟怀所感动。
这里顺便再交待一下高俅的晚年。靖康初,高俅护送徽宗南逃,到了临淮突然发病,不得不返回京城。当时大奸臣童贯、梁师成等人都由于民愤极大而被朝廷诛杀,蔡京被流放。惟独高俅免于此祸,后来病死于家中。这大概是由于他这一生对得起苏学士,阎王老子没有让他做刀下之鬼。
23、进京赶考
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辰。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破例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愧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应声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有情景,有过程,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可视为巧对。
24、苏东坡有泄题之嫌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当地人李方叔很同情他的遭遇,常去探访,两人结为至交。后苏东坡被召回京,仍与李方叔书信往来,亲密如前。宋元佑中,苏东坡奉命知贡举,李方叔也参加了考试。史书上称:李方叔落榜,后知情者去见苏东坡,求他给个“人情”,但苏东坡没有答应,他在写给李方叔的信中说:“君子之交,务相勉于道,不务相引于利也……”方叔读后,深为感动,两人的友谊更加深笃。
但近读明朝胡俨所著《胡氏杂说》,却有另一种说法。胡在书中说,苏东坡颇为欣赏李方叔。考前某日,苏东坡令其子苏叔党持一书简给李方叔,恰值李方叔外出,李的仆人就代收了信函,放置在茶几上。随后不久,章敦之子章持和章援来访,李方叔仍然未归。章持、章援二人顺手在茶几上取简拆阅,是《刘向优于扬雄论》二篇。章持、章援兄弟知其中必有消息,于是悄悄将此书简带了回去,仔细研读。
不久,苏东坡入帏命题,果然是《刘向优于扬雄论》。榜出,章援高中第一名,章持中第十名,而李方叔竟告落第。李方叔之母叹道:“苏公知贡举,而吾儿竟不第,命也。”苏东坡初以为第一名必为李方叔。及至出帏,方才知道是章援,不禁大为惋惜,还寄诗给李方叔,其中有诗句说:“平生浪说古战场,遇镜空迷日五色。”也是莫可奈何解嘲的意思。《胡氏杂说》附记云:苏东坡此诗“真迹今在南昌李士濂家,与徐铉书稿及张即之手帖,共为一卷,字画皆可爱也。”胡俨在明亦为名儒,颇有盛誉,不像胡说之人,只是他未说明故事自何而来。
苏东坡若真的以考题暗示于所属意者,应该构成
回答者: wo344349678 - 一级 2010-1-3 20:29
史可法 [foundera] 于:2004-06-20 21:25:18
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南明大臣,抗清名将,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围困扬州,他拒降固守,城破被俘,不屈牺牲。副将史德威寻遍遗骸不得,遂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修墓并增建祠堂。
恩师知遇 饱学成才
史可法的祖先史应元、父亲史从质、母亲尹氏,对他自幼寄望极殷,虽家境贫寒,他仍苦学不辍。明天启元年(1621)冬,19岁的史可法独身赶往祖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应试,寄宿于大兴县郊一所古寺中。时任京畿视学的名臣左光斗带着几个随从,到大兴县微服私访,因避风雪进入这座古寺。见一书生伏案而卧,案上放着刚写成的一篇文稿。左光斗拿起一读,非常赞赏他的志略和刻苦精神,再看书生衣衫单薄,熟寐不醒,心知苦读劳累。左光斗怕他感受风寒,便把自己的貂裘脱下来,盖在熟睡的史可法身上,掩门而去。出来问寺僧,方知书生名叫史可法,留下深刻印象。20岁时史可法在府中会考,左光斗选拔他为北直隶八府之冠,而且怜他家贫,收作弟子,留于馆署。此后,他愈加刻厉不懈,发愤苦学,饱受恩师濡染,立志以身报君许国。左光斗在公务之暇,常与他交谈时事,辩论古今,看出其宏大抱负和超凡才略,认为:“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天启五年(1625年),左光斗受到魏忠贤阉党的诬陷,下了东厂监狱,一时京中人士避祸惶惶,噤若寒蝉。史可法不顾可能受到的残酷迫害,从早到晚在狱门外等待,却苦于无法入狱探望恩师。不久得知左光斗受了炮烙酷刑,早晚将死,更忧心如焚,千方百计筹集了50两白银,痛哭着跟狱卒协商,使狱卒深受感动,方能化装进狱探视。史可法乍看到恩师席地倚墙而坐,面目焦烂难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忍不住跪下,膝行到左身前,悲痛交加,呜咽哭泣,左光斗虽睁不开眼,却能辨识出声音,为爱惜人才,不愿史可法受连累,克制着似同父子之情,怒斥史可法速去。史可法只得忍痛挥泪而别。从此,史可法由起初只是感激左光斗的知遇之恩,发展到深思如何为官、为国。他深感祖父和父亲的教育,主要出于期望家道之复昌,而恩师左光斗的尽心栽培,却是欲使之作“志事”、“支柱”、“天下事”,成为国家栋梁。相比之下,左光斗的学识、品格、气节和博大的胸襟,使史可法由衷钦敬,刻骨铭心。他常常对人“流涕述其事”,并说:“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可以说,史可法后来受人称颂的政绩,和死守扬州所表现的崇高的民族气节,是左光斗给了他十分重大的影响,左光斗对塑史可法的精神品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cchere.com 西西河 foundera]
国难当先 为官清廉
回答者: Jamerly - 一级 2010-1-4 18:17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的时候,父亲苏洵去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听到古今成败的事件,马上能够说出其中要义。程氏读东汉人物《范滂传》,感慨而叹息,苏轼问母亲:“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答应吗?”程氏说:“你能做到范滂,我难道就做不了范滂的母亲吗?”
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写文章每天可以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后来读《庄子》,感叹说道:“我以前也有一些观念,但总是表达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觉得真是深入我心!”嘉佑二年,参加礼部的考试。当时文风崇尚诡谲不合正道,主考官欧阳修想拯救这种现象,看到了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大为惊喜,想要选为众人之冠(第一),但犹然怀疑是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于是只排在第二。后来用《春秋对义》考试又得第一,参加殿试,中了乙科。后来以书信形式进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应该避让一下,好让这个人出人头地。”听说的人开始都不相信,时间久了才最终信服。
苏轼因为母亲去世服丧在家。嘉佑五年,调任为福昌主薄。欧阳修认为苏轼才能学识兼备,推荐他入了秘阁。考试六论,之前做文章都不起草,所以文章大多不工整。苏轼做文章开始起草之后,文采意思都粲然可观。之后对答制策,考入三等,自宋朝以来,制策进入三等的,只有吴育与苏轼两人而已。
熙宁四年,适逢元宵节,皇帝下令压低价格为宫中购买花灯。苏轼上书说:“您哪里是自己喜欢看花灯呢?您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让皇太后高兴罢了。而老百姓却不可能全都明白您的用心,都认为您是为了满足眼睛观赏这样小的需要,夺取了他们吃饭穿衣所必需的钱财。这件事很小,但它的影响很大,希望您收回这个命令。”皇帝于是下诏停办这件事。当时王安石正在创行新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面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做了杭州通判。
这时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调任密州。司农下令实施新法,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反国家制度判罪。轼对提举官说:“违反制度的判罚,如果是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是擅自制定律法。”提举官害怕地说:“请您先不要追究这件事。”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姓利益,于是下令废除了它。
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
成语釜底抽签出自那一个历史故事
请写明该历史故事 釜底抽薪目录
发音
释义
出处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示例
典故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案例】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案例】
[编辑本段]发音
fǔ dǐ chōu xīn
[编辑本段]释义
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编辑本段]出处
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编辑本段]近义词
抽薪止沸
[编辑本段]反义词
火上浇油、沸汤沸止
[编辑本段]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非常彻底。
[编辑本段]示例
如今有个道理,是“~”之法,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
[编辑本段]典故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公元1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当时,曹操据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二万多人。两军离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曹操表面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摆开渡河架势。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谁知曹操虚晃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
由于两军相持了很长时间,双方粮草供给成了关键。袁绍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曹操探听乌巢井无重兵防守,决定偷袭乌巢,断其供应。他亲自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衔枚急走,夜袭乌巢,乌巢袁军还没有弄清真相,曹军已经包围了粮仓。一把大火点燃,顿时浓烟四起。曹军乘势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车粮草,顿时化为灰烬,袁绍大军闻讯,惊恐万状,供应断绝,军心浮动,袁绍一时没了主意。曹操此时,发动全线进攻,袁军士兵已丧失战斗力,十万大军四散溃逃。袁军大败,袁绍带领八百亲兵,艰难地杀出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其他】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野心勃勃,他串通楚汉等七个诸侯国,联合发兵叛乱。他们首先攻打忠于汉朝的梁国。汉景帝派周亚夫率三十万大军平叛。这时,梁国派人向朝廷求援,说刘濞大军攻打梁国,我们已损失数万人马,已经抵档不住了,请朝廷急速发兵救援。汉景帝命令周亚夫发兵去梁国解危。周亚夫说,刘濞率领的吴楚大军,素来强悍,如今士气正旺。我与他们正面交锋,一下恐怕难以取胜。汉景帝问周亚夫准备用什么计谋击退敌军。周亚夫说,他们出兵征讨,粮草供应特别困难,我们如能断其粮道,敌军定会不战自退。
荥阳是扼守东西二路的要冲,必须抢先控制。周亚夫派重兵控制荥阳后,分两路袭击敌军后方:派一只部队袭击吴、楚供应线,断其粮道;自己亲自率领大军袭击敌军后方重镇冒邑。
周亚夫占据冒邑,下令加固营寨,准备坚守。刘濞闻报大惊,想不到周亚夫根本不与自己正面交锋,却迅速抄了自己的后路。他立即下令部队迅速往冒邑前进,攻下冒邑,打通粮道。刘濞数十万大军气势汹汹,扑向冒邑。周亚夫避其锋芒,坚守城池,拒不出战。敌军数次攻城,都被城上的乱箭射回。刘濞无计可施,数十万大军驻扎城外,粮草已经断绝。双方对峙了几天,周亚夫见敌军已数天饥饿,士气衰弱,已经毫无战斗力了。他见时机已到,调集部队,突然发起猛攻。精疲力竭、软弱无力的叛军不战自乱。叛军大败,刘濞落荒而逃,在东越被杀。
[编辑本段]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①,而消其势②,兑下乾上之象③。
【注释】
①不敌其力:敌,动词,攻打。力,最坚强的部位。
②而消其势:势,气势—。
③兑下乾上之象:《易经》六十四卦中,《履》卦为 “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兑为泽。又,兑为 阴卦,为柔;乾为阳卦,为刚。兑在下,从循环关系和规律上说,下必冲上,于是出现“柔克刚”之象。此计正是 运用此象推理衍之,喻我取此计可胜强敌。
【按语】
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阳中之阳也,锐不可当;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势也,阴中之阴也,近而无害;故力不可当而势犹可消。尉缭子曰:“气实则斗,气夺则走。”面夺气之法,则在攻心,昔吴汉为大司马,有寇夜攻汉营,军中惊扰,汉坚卧不动,军中闻汉不动,有倾乃定。乃选精兵反击,大破之:此即不直当其力而扑消其势也。宋薛长儒为汉、湖、滑三州通判,驻汉州。州兵数百叛,开营门,谋杀知州、兵马监押,烧营以为乱。有来告者,知州、监押皆不敢出。长儒挺身徒步,自坏垣入其营中,以福祸语乱卒日:“汝辈皆有父母妻子,何故作此?叛者立于左,胁从者立于右!”于是,不与谋者数百人立于右;独主谋者十三人突门而出,散于诸村野,寻捕获。时谓非长儒,则一城涂炭矣!此即攻心夺气之用也。或日:敌与敌对,捣强敌之虚以败其将成之功也。
【解析】
水凉水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要使锅中的水沸腾,在锅底生火并加柴草即可。若不想让水沸腾,可以加进一些凉水,即扬汤止沸,也可以抽掉锅底的柴草,即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水一时凉了,很快又会再沸。没有从根本上止沸。釜底抽薪,因为水靠火沸,火要薪生,便从根本上消除了水沸的基础或依靠物。
世间很多事物的初始与发展,和水凉水沸形式相似,生生变化之理相同。对立势力便是如此,与对立势力较量,道理和制止水沸相同。正面攻击,等于热水止沸,可能劳而无功;消除对立势力的生存根源,便是釜底抽薪。
古今战争中,粮草为部队生存之根本,为部队战斗力的本源,因此,总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操与袁绍征战,正面交锋,曹可能永远也无法击败袁,曹很聪明,烧了袁军的粮屯,断了袁军之根本与能源,因而大败了袁军。这是极为高明的釜底抽薪。
在现代经商赚钱中,经营者不论实力强大的一方,还是实力微弱的一方,都可以使用此计,以削弱对手势力而使之不攻自破。
【探源】
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个比喻很浅显,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兑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来的,根本的办法是把火退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故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釜底抽薪的关键是关于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时做,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约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指挥员要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比如粮草辎重,如能乘机夺得,敌军就会不战自乱。三国时的官渡之战即是一个有名战例。
[编辑本段]【案例】
●精工企业扼其生源痛击“老虎屁股”
1945年1月2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这一天,盟国空军的飞机编队对日本东京的新宿区进行了一个下午的轮番轰炸,空袭引起了熊熊大火,繁华的街道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这场大火使新宿区变成了废墟瓦砾,一片狼藉,但奇怪的是,服部钟表店的时钟塔在火灾中丝毫没有受损,依然高高耸立着,也许这意味着精工企业未来的重新崛起。
精工企业的前身诹访工厂,原来是服部钟表店下属的第二精工舍的龟户工厂,为躲避战火而迁至诹访。战后的日本,物资极度短缺,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诹访工厂开始了企业的振兴。他们将损坏的机器修复后重新使用;为了避开停电,他们放弃休假,并且常常通宵达旦地参加夜间作业。不久,诹访工厂试制出了妇女用5型手表,投放市场后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一炮打响之后,企业员工精神振奋,工人干劲十足。从此,诹访工厂进入了漫长的创业和发展时期。
1960年5月,诹访精工合并了当地的大和工业,实力大增,他们推出的“马贝尔”牌钟表在国内钟表行业精确度竞赛中连续3年获得优胜,成为全日本最畅销的钟表商品之一。这些成绩表明,诹访精工至此已在日本崛起,成为钟表行业的新生代。它拥有40栋建筑,占地7300坪,并且在所有员工的一致喝彩声中,开始了自己的“虎山行”计划,向钟表王国瑞士挺进。
瑞士是老牌的钟表王国。谈起钟表仪器,第一个跳入人们脑海里的准是瑞士。瑞士这个地处欧洲的国家,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他们制造的钟表也给全世界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进入20世纪后半期,世界政局基本稳定,经济复苏,世界钟表行业发展迅速,一些新生的实力派企业不断崛起,渐渐开始威胁瑞士钟表王国的地位。日本的诹访精工就是瑞士钟表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欧米茄是驰名全球的瑞士名牌钟表,在1964年东京第18届奥运会之前的历届奥运会都使用欧米茄计时钟表,创下了17次独占计时权的辉煌历史。在东京举办奥运会的消息传出后,精工企业集团的员工们个个群情激奋,他们不能容忍欧米茄独占东京奥运会的计时权,决心要利用这次有利时机同欧米茄一比高低,使精工成为日本的骄傲。他们确信精工的技术已经赶上了瑞士,其推出的产品已经进入超越普通钟表的豪华精工阶段。在慕尼黑奥运会期间,精工企业为了摸清瑞士欧米茄的详情,派出考察队前往考察情况。通过这次考察,他们了解到欧米茄的计时装置几乎都是机械式钟表,只有几部是石英表而且还都笨重不堪时,得出了欧米茄不足惧的结论。
精工企业集团在取得了东京奥运会计时权后,调集下属3家公司的20多名技术精英组成计时装置的开发队伍。派出了3000多名技术人员,耗资30亿日元,策划了日本精工走向世界的重大方案。在各个比赛项目中,都以精工表计时。如此一来,精工表不仅映入百万现场观众的脑际,而且世界各地亿万观众都通过电视屏幕认识了精工表。
精工表果然不负众望,在东京奥运会上大出风头。当来自非洲的运动员阿贝贝在马拉松比赛中飞奔过终点时,精工瞬间数字跑表立即定格,正确地指着2.12.11.2。阿贝贝以2小时12分11秒2创造了奥运会马拉松赛的最好成绩。全场立即欢声雷动。那块在赛程中时刻追踪阿贝贝的数字跑表还是世界上最早的干电池驱动便携式石英表,平均日差仅0.2秒。如此高精确度的精工表在东京奥运会上亮相,令同行们刮目相看。
当各项比赛结束时,优秀运动员的名字就显示在精工表旁,获奖选手所代表国家的国旗也在精工表的上方冉冉升起。更令人叫绝的是,一个特殊的精工水底表被装在游泳池内,当所有的电视镜头对着正在比赛的游泳选手时,自然而然地把水下的精工表摄入了镜头之内。奥运会期间,所有的裁判员都佩戴精工表。精工表在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很快就被人们所熟悉。而欧米茄未能再一展风采,悄然隐退,其气大消。
日本精工企业的崛起,的确使昔日的钟表王国瑞士吃惊非小。瑞士国内的欧米茄、浪琴、爱佰力等名牌企业开始警戒。早在东京奥运会的前一年,在瑞士纽沙贴夫天文台举办的世界钟表竞赛上,精工表经过45天测验,以其过硬的技术取得了10、11、12名的成绩,给瑞士的厂商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瑞士举办纽沙贴夫天文台钟表比赛的目的,就是为宏扬瑞士表的威名。其实瑞士表是靠钟表调整师的技术取胜。调整师谙熟机械表的性能,对调整机械表的温度差、姿势差等整合误差有着世界最高的技术水平。在这一点上,日本人也自叹不如。但他们善于避实击虚,精工企业遂将目标转向石英表以期突破。石英表的运行原理是在石英上通入电流,使其发生伸缩性规律振动,将此振动以电气的方法连结马达来划出时间。从振动的正确性来说,机械表根本无法跟石英表相比。只要拥有耐震的能力,石英表计时并不受温度等变化的影响,能达到准确无误的程度。
当1968年精工表再次参加纽沙贴夫天文台的钟表比赛时,15块精工石英表的参赛成绩令考评官哑口无言:瑞士表都排在了日本精工表之后。恰如当头挨了一记闷棍,瑞士人久久无法回过神来。在这一沉重的打击下,瑞士厂商忧心忡忡,坐立不安,直到第二年才将得分表寄往日本,没有公开名次,宣布从此停止纽沙贴夫天文台的钟表竞赛。精工表初战告捷,有着百余年辉煌历史的瑞士表的黄金时代彻底结束。
纽沙贴夫天文台“比武”的失败,让瑞士人脸上无光,为了雪耻,为了有朝一日能夺回失去的自信和荣誉,瑞士人一味地追求机械钟表的极致和高精确度,而忽视了钟表耐震差、成本高等难以商品化的缺点。他们从惨败中逃出,却又步入了误区。日本人则相反,没有居功自傲,而是迅速转移思路,准备将成绩转化为生产力,作出了将石英表商品化的战略决策。大赛中获得的知名度,又起到了为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走向市场鸣锣开道的作用。
经过不断的改进、创新,精工在石英表技术方面独领风骚,引导国际新潮流,在市场上所向披靡,盛销不衰。精工进入了强盛时期,乘胜开拓,在国际市场上势不可挡。
精工表强行在瑞士表占统治地位的欧洲登陆,通过其在瑞典的连锁店代理商立足,进行渗透。利用其质高价廉的优势,加上销售网点的支持,很快就占领了瑞典市场。在此基础上,精工进军希腊,然后又挥师挺进法德市场,将瑞士名牌表逼得步步后退。精工还为欧洲的许多运动会免费提供计时钟表,以大造声势,树立威望。在1965年英国世界业余摔跤运动会上、第27届巴尔干运动会上、第9届雅典欧洲田径选拔赛上,精工集团没有放过一次向欧洲消费者展示自家产品风采的机会。
借助一次次的公关活动,精工表又占据了英国市场,并在70年代遍布美国市场。
●汤姆森削其气势,假日旅游出“杀着”
去莫斯科度周末,是令人向往的。但莫斯科冬季的周末,却让人止步不前。英国的汤姆森公司假日旅游项目的经办人,带了一批报界人士去莫斯科度了一个示范性的冬季周末,赢得了各大报刊连篇累牍的报道,使这一在隆冬季节去莫斯科度周末的旅游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这是汤姆森公司假日旅游项目的成功事例之一。汤姆森公司负责假日旅游项目的只有3人,为首的是道格拉斯古德曼。十多年来,他们坚持不懈地使用公关战术,为公司成为该行业中首屈一指的公司,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10年来,他们最成功的杰作是1983年的旅游项目。
经营旅游业,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推出新的度假旅游活动。这对市场开发部门来说,就意味着今年的活动还在进行,明年的详细计划已在制定。
1983年,汤姆森公司准备推出的夏季旅游项目有:夏日阳光、湖光山色、亲密友好、马车、别墅和公寓。为了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这些项目,公司定于1982年9月1日发放100万份关于5种不同的度假旅游活动的便览。
大多数度假者心中已有了自己出国休假的时间,因为工厂的休假日程是早已排定的,去哪里度假也早有打算。所以,对经营旅游业务,尽早推销是非常重要的。在你的竞争对手推出他们的活动之前,越早落实你的活动便越有利。汤姆森公司就习惯于抢前发售《旅游便览》。1981年9月,刚发售《旅游便览》一周,汤姆森公司就订出了6万张票,一些旅游商店甚至排上了队。
当然,率先推出旅游项目也有不利之处,其他的旅游公司可以在最后确定自己的价格之前,看一看汤姆森的订价,然后在推出自己的旅游项目时,把价格订得比汤姆森公司的低些。这样,竞争对手便有了有利条件,可以借此在广告和公共关系活动中大加宣扬。对此,汤姆森公司已早有准备。
1982年9月1日,汤姆森公司开始发售1983年夏季的《旅游便览》。由于3个月前就已经确定好了日期,并安排好了各项活动,第二天,5家全国性的报纸、BBC广播电台和各地方报纸、地方电台,以及旅游出版物,都大张旗鼓地为汤姆森公司进行宣传,引起了度假者的注意。当9月下旬,其他旅游公司开始推出他们1983年的《旅游便览》时,汤姆森公司指定的假日旅游价格亮相了:比竞争对手的价格低得出乎人们的意料。公司的应变计划生效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英镑的疲软,引起海外旅游项目成本上升,迫使各旅游公司收取10%的附加费,让旅游者承担。虽然收取附加费令游客不快,但多年来在包价旅游中已为人们所接受。10月份,有一家著名的旅游公司推出旅游项目,对旅客承诺不收附加费。汤姆森公司在几个小时之内就作出了反应,允诺不收附加费,并对自己的旅游项目进一步宣传。
到了11月,旅游业的老板们感觉有点不对劲,早先预订的旅游票没能兑现。往年9、10、11三个月通常是订票稳定的时期,但今年的订票情况很糟,订票量只有去年的70%。由于去年秋季的预订销售就不振,各旅游公司都在怀疑明年夏季的包价旅游能不能摆脱经济衰退的影响。
以往,圣诞节后的几周,总是订票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往往能销售约一半的旅游票。前两年就已经看出人们有推迟订票的倾向,报纸上也是积极地鼓动人们稳住劲,等待最后的讨价还价。汤姆森公司正是看到了这一有利的时机,决定主动采取行动,重新争取价格上的主动权,鼓励人们订票。
汤姆森公司的主要应变措施之一就是在必要的情况下,重新印制和发售《旅游便览》,提供更低的价格。这将使公司的假日旅游项目价格非常有竞争力,使得其他的旅游公司措手不及。此举大大繁荣了假日旅游业务,这是人们所没有意料到的。
汤姆森公司的《旅游便览》是由设在意大利的印刷公司分批印制的,共计300万份。100万份用于9月份推出旅游项目时发售,到12月份由旅游代理商全部发完;150万份准备在12月和1月的旅游高峰时期发售。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汤姆森公司重新印制了320页彩色的《旅游便览》,其中有50多个假日旅游项目减价10~50英镑,几乎在《旅游便览》的每一页上都有新的标价。《旅游便览》的封面也予以重印,印上了“不收附加费”的保证和减价的声明。《旅游便览》被悄悄地运回了伦敦的仓库,只对有关职员透露了实施的计划。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经营活动中,不允许走漏一点有关重新推出《旅游便览》的消息。报刊上哪怕用最微不足道的言词,说汤姆森公司正在筹划什么,都会使竞争对手警觉,使他们有时间采取行动。
1982年12月6日,星期一,汤姆森公司重新推出假日旅游项目。由于在此之前已做了周密的安排,被邀请的人在短期内就被召集起来,无一人缺席。记者招待会开得非常成功。当天的晚报、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都给予报道。首先报道这一新闻的是伦敦广播公司。它广播了对汤姆森公司新任董事约翰麦克奈尔的采访。然后是IRN报业辛迪加的报道和地方电台对当地汤姆森公司发言人的采访。国际电视网作了长篇新闻报道。BBC电视台在汤姆森公司的总部办公室,拍摄了供晚上9点新闻播放的采访。《标准晚报》以通栏标题,宣布了这次隆重推出,用显著的版面报道了这则新闻。
令汤姆森公司难以忘怀的是12月7日,星期二这天,汤姆森公司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报纸覆盖。每家全国性的报纸都刊登了消息,有些甚至还在头版,报道的质量令人惊喜。其中9家全国性的报纸提到汤姆森公司72次,若干种地方报纸在头版头条给予报道。报纸和电台的报道持续了整整一周。电台和电视台还在全国的假日节目中发布了消息。竞争对手的反映是可以预料的,他们称之为“杀着”。其他旅游公司都来不及重新印制他们的《旅游便览》,因而处于被动地位。一家较大的旅游公司在圣诞节前没有相应地降低价格,电台在采访该公司的发言人时,开门见山地说:“你们公司是否被汤姆森公司这着棋弄得狼狈不堪?”
报刊上连篇累牍的报道,使汤姆森公司的名气大增。在重新推出假日旅游项目那一周的周末,有一个调查机构做了专门的调查,测试各公司的知名度,结果显示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汤姆森公司,对汤姆森公司的假日旅游项目有强烈的购买意向。
各旅游刊物都用大量的篇幅介绍这次重新推出,旅游代理商热烈欢迎并对之予以很高的评价。许多旅游专栏作家都赞赏汤姆森公司的行动,开始鼓励游客早订票,以得到早订票的价格折扣。声望极高的旅游期刊《旅游代理》在1月号载文说:“汤姆森公司瞅准了时机,不给竞争对手在圣搜趣网诞节前作出反应的时间。实际上汤姆森公司的这一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它的公共关系优势,发起行动的时间恰到好处。”
1月份创造出了新的订票记录,到月底,旅游业务急剧回升。汤姆森公司推动了旅游活动,1983年的夏季旅游呈现出了良好的前景。
●博取众家之长使自己永立不败之地
这是指在商业经营中,及时捕捉市场信息,进行科学的决策,生产出独具特色的产品供给广大消费者使用,这里的“鲜”,是指商品的品质好,具有新、特、奇等方面的优点。这条生意经意在表明:经营者的这种经营不是靠什么外在的力量和偶然的机遇,而是依靠自己的眼力、观察市场发展趋势,以自己所具有的生产能力、生产工艺、生产技能、生产出市场上独一无二的适用产品。广销各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50年代有个叫鬼冢喜八郎的日本人,得知体育运动要大发展,便想从生产运动鞋上发财致富。但他一无资金,二无生产设备,怎么能与已有的厂家竞争呢?只好另谋良策。他走访了许多优秀篮球运动员,与他们一起练球,终于亲身验证了篮球鞋的缺点:容易打滑,止步不稳,影响投篮的准确性。怎样扬长避短,生产出独具特色的运动鞋呢?鬼冢喜八郎饮食无味,昼思夜想,终于从鱿鱼触足长着的一个三吸盘上受到启发,决定把平底改为凹凸底,以防止打滑。试验一举成功,鬼冢的新型球鞋排挤了所有厂家的同类产品,人们争相购买,产品备受欢迎。这个实例说明,“一招鲜”就是在博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提高,顺从消费者的需要生产,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中,使自己的产品保持销售旺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让顾客先尝后买名扬四海
这是一种古老的生意经。“先尝后买”它给顾客提供了一个选择商品的自由,让顾客自己去检验商品的质量,评判商品质和价是否相称。消费者经过亲自的检验,感觉商品质量不错,就会产生购买动机。
我国各地的农贸市场,卖食品的摊贩常常用“先尝后买”的办法主动热情地招待顾客。卖西瓜的切一块让你品品味道甜不甜,卖花生的请你吃几颗评评脆不脆。这种“先尝后买”的经商之道,可算是摸透了顾客的心理。可惜,这种传统的生意经还没有被国营商店所广泛采用。
在成都,一些大商店也开始时兴“先尝后买”了。一些商场的糕点经营部开辟了“一分货”专柜。他们把各种糕点切成小块,顾客花一分钱,取一块尝尝,然后再决定买不买。这种办法很受顾客的欢迎。
台湾的HT茶庄当顾客上门时,总会先享受到一杯香醇的佳茗,这其中有着深刻的奥秘。负责人LXF说,这杯茶水不仅增加了顾客对公司的亲切感,也常由它促进双方的感情,交流彼此对茶叶的研究体会心得;再说,有许多顾客喝了这杯浓郁甘润的茶水,也会兴起尝试的念头,而买回去让家里人品茗。若是觉得合乎口味,以后也许会成为这茶的爱好者,就会经常上这儿来买。谁能小看这杯茶的功用呢?
河北某某镇食品公司试制了一种新酒,拿到各个门市部零售时都附有一瓶样酒,供顾客试尝。由于货真价实,迅速地打开了销路。现在许多商店在出售商品时都实行了这种“先尝后买”的方式。如电视机试看、电冰箱试用、自行车试骑、服装试穿等等。顾客是最公正的,如果你的商品确是物美价廉,只要让顾客“品尝”,自会名扬四海,货畅其流。反之,要是质次价高,当然是买者寥寥无几。不过,从顾客品尝后的反映里,可以找出差距,以便改进生产。所以,“先尝后买”这个生意经既有利于消费,又有利于生产。
发音
释义
出处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示例
典故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案例】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案例】
[编辑本段]发音
fǔ dǐ chōu xīn
[编辑本段]释义
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编辑本段]出处
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编辑本段]近义词
抽薪止沸
[编辑本段]反义词
火上浇油、沸汤沸止
[编辑本段]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非常彻底。
[编辑本段]示例
如今有个道理,是“~”之法,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
[编辑本段]典故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公元1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当时,曹操据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二万多人。两军离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曹操表面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摆开渡河架势。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谁知曹操虚晃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
由于两军相持了很长时间,双方粮草供给成了关键。袁绍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曹操探听乌巢井无重兵防守,决定偷袭乌巢,断其供应。他亲自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衔枚急走,夜袭乌巢,乌巢袁军还没有弄清真相,曹军已经包围了粮仓。一把大火点燃,顿时浓烟四起。曹军乘势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车粮草,顿时化为灰烬,袁绍大军闻讯,惊恐万状,供应断绝,军心浮动,袁绍一时没了主意。曹操此时,发动全线进攻,袁军士兵已丧失战斗力,十万大军四散溃逃。袁军大败,袁绍带领八百亲兵,艰难地杀出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其他】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野心勃勃,他串通楚汉等七个诸侯国,联合发兵叛乱。他们首先攻打忠于汉朝的梁国。汉景帝派周亚夫率三十万大军平叛。这时,梁国派人向朝廷求援,说刘濞大军攻打梁国,我们已损失数万人马,已经抵档不住了,请朝廷急速发兵救援。汉景帝命令周亚夫发兵去梁国解危。周亚夫说,刘濞率领的吴楚大军,素来强悍,如今士气正旺。我与他们正面交锋,一下恐怕难以取胜。汉景帝问周亚夫准备用什么计谋击退敌军。周亚夫说,他们出兵征讨,粮草供应特别困难,我们如能断其粮道,敌军定会不战自退。
荥阳是扼守东西二路的要冲,必须抢先控制。周亚夫派重兵控制荥阳后,分两路袭击敌军后方:派一只部队袭击吴、楚供应线,断其粮道;自己亲自率领大军袭击敌军后方重镇冒邑。
周亚夫占据冒邑,下令加固营寨,准备坚守。刘濞闻报大惊,想不到周亚夫根本不与自己正面交锋,却迅速抄了自己的后路。他立即下令部队迅速往冒邑前进,攻下冒邑,打通粮道。刘濞数十万大军气势汹汹,扑向冒邑。周亚夫避其锋芒,坚守城池,拒不出战。敌军数次攻城,都被城上的乱箭射回。刘濞无计可施,数十万大军驻扎城外,粮草已经断绝。双方对峙了几天,周亚夫见敌军已数天饥饿,士气衰弱,已经毫无战斗力了。他见时机已到,调集部队,突然发起猛攻。精疲力竭、软弱无力的叛军不战自乱。叛军大败,刘濞落荒而逃,在东越被杀。
[编辑本段]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①,而消其势②,兑下乾上之象③。
【注释】
①不敌其力:敌,动词,攻打。力,最坚强的部位。
②而消其势:势,气势—。
③兑下乾上之象:《易经》六十四卦中,《履》卦为 “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兑为泽。又,兑为 阴卦,为柔;乾为阳卦,为刚。兑在下,从循环关系和规律上说,下必冲上,于是出现“柔克刚”之象。此计正是 运用此象推理衍之,喻我取此计可胜强敌。
【按语】
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阳中之阳也,锐不可当;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势也,阴中之阴也,近而无害;故力不可当而势犹可消。尉缭子曰:“气实则斗,气夺则走。”面夺气之法,则在攻心,昔吴汉为大司马,有寇夜攻汉营,军中惊扰,汉坚卧不动,军中闻汉不动,有倾乃定。乃选精兵反击,大破之:此即不直当其力而扑消其势也。宋薛长儒为汉、湖、滑三州通判,驻汉州。州兵数百叛,开营门,谋杀知州、兵马监押,烧营以为乱。有来告者,知州、监押皆不敢出。长儒挺身徒步,自坏垣入其营中,以福祸语乱卒日:“汝辈皆有父母妻子,何故作此?叛者立于左,胁从者立于右!”于是,不与谋者数百人立于右;独主谋者十三人突门而出,散于诸村野,寻捕获。时谓非长儒,则一城涂炭矣!此即攻心夺气之用也。或日:敌与敌对,捣强敌之虚以败其将成之功也。
【解析】
水凉水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要使锅中的水沸腾,在锅底生火并加柴草即可。若不想让水沸腾,可以加进一些凉水,即扬汤止沸,也可以抽掉锅底的柴草,即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水一时凉了,很快又会再沸。没有从根本上止沸。釜底抽薪,因为水靠火沸,火要薪生,便从根本上消除了水沸的基础或依靠物。
世间很多事物的初始与发展,和水凉水沸形式相似,生生变化之理相同。对立势力便是如此,与对立势力较量,道理和制止水沸相同。正面攻击,等于热水止沸,可能劳而无功;消除对立势力的生存根源,便是釜底抽薪。
古今战争中,粮草为部队生存之根本,为部队战斗力的本源,因此,总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操与袁绍征战,正面交锋,曹可能永远也无法击败袁,曹很聪明,烧了袁军的粮屯,断了袁军之根本与能源,因而大败了袁军。这是极为高明的釜底抽薪。
在现代经商赚钱中,经营者不论实力强大的一方,还是实力微弱的一方,都可以使用此计,以削弱对手势力而使之不攻自破。
【探源】
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个比喻很浅显,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兑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来的,根本的办法是把火退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故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釜底抽薪的关键是关于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时做,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约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指挥员要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比如粮草辎重,如能乘机夺得,敌军就会不战自乱。三国时的官渡之战即是一个有名战例。
[编辑本段]【案例】
●精工企业扼其生源痛击“老虎屁股”
1945年1月2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这一天,盟国空军的飞机编队对日本东京的新宿区进行了一个下午的轮番轰炸,空袭引起了熊熊大火,繁华的街道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这场大火使新宿区变成了废墟瓦砾,一片狼藉,但奇怪的是,服部钟表店的时钟塔在火灾中丝毫没有受损,依然高高耸立着,也许这意味着精工企业未来的重新崛起。
精工企业的前身诹访工厂,原来是服部钟表店下属的第二精工舍的龟户工厂,为躲避战火而迁至诹访。战后的日本,物资极度短缺,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诹访工厂开始了企业的振兴。他们将损坏的机器修复后重新使用;为了避开停电,他们放弃休假,并且常常通宵达旦地参加夜间作业。不久,诹访工厂试制出了妇女用5型手表,投放市场后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一炮打响之后,企业员工精神振奋,工人干劲十足。从此,诹访工厂进入了漫长的创业和发展时期。
1960年5月,诹访精工合并了当地的大和工业,实力大增,他们推出的“马贝尔”牌钟表在国内钟表行业精确度竞赛中连续3年获得优胜,成为全日本最畅销的钟表商品之一。这些成绩表明,诹访精工至此已在日本崛起,成为钟表行业的新生代。它拥有40栋建筑,占地7300坪,并且在所有员工的一致喝彩声中,开始了自己的“虎山行”计划,向钟表王国瑞士挺进。
瑞士是老牌的钟表王国。谈起钟表仪器,第一个跳入人们脑海里的准是瑞士。瑞士这个地处欧洲的国家,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他们制造的钟表也给全世界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进入20世纪后半期,世界政局基本稳定,经济复苏,世界钟表行业发展迅速,一些新生的实力派企业不断崛起,渐渐开始威胁瑞士钟表王国的地位。日本的诹访精工就是瑞士钟表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欧米茄是驰名全球的瑞士名牌钟表,在1964年东京第18届奥运会之前的历届奥运会都使用欧米茄计时钟表,创下了17次独占计时权的辉煌历史。在东京举办奥运会的消息传出后,精工企业集团的员工们个个群情激奋,他们不能容忍欧米茄独占东京奥运会的计时权,决心要利用这次有利时机同欧米茄一比高低,使精工成为日本的骄傲。他们确信精工的技术已经赶上了瑞士,其推出的产品已经进入超越普通钟表的豪华精工阶段。在慕尼黑奥运会期间,精工企业为了摸清瑞士欧米茄的详情,派出考察队前往考察情况。通过这次考察,他们了解到欧米茄的计时装置几乎都是机械式钟表,只有几部是石英表而且还都笨重不堪时,得出了欧米茄不足惧的结论。
精工企业集团在取得了东京奥运会计时权后,调集下属3家公司的20多名技术精英组成计时装置的开发队伍。派出了3000多名技术人员,耗资30亿日元,策划了日本精工走向世界的重大方案。在各个比赛项目中,都以精工表计时。如此一来,精工表不仅映入百万现场观众的脑际,而且世界各地亿万观众都通过电视屏幕认识了精工表。
精工表果然不负众望,在东京奥运会上大出风头。当来自非洲的运动员阿贝贝在马拉松比赛中飞奔过终点时,精工瞬间数字跑表立即定格,正确地指着2.12.11.2。阿贝贝以2小时12分11秒2创造了奥运会马拉松赛的最好成绩。全场立即欢声雷动。那块在赛程中时刻追踪阿贝贝的数字跑表还是世界上最早的干电池驱动便携式石英表,平均日差仅0.2秒。如此高精确度的精工表在东京奥运会上亮相,令同行们刮目相看。
当各项比赛结束时,优秀运动员的名字就显示在精工表旁,获奖选手所代表国家的国旗也在精工表的上方冉冉升起。更令人叫绝的是,一个特殊的精工水底表被装在游泳池内,当所有的电视镜头对着正在比赛的游泳选手时,自然而然地把水下的精工表摄入了镜头之内。奥运会期间,所有的裁判员都佩戴精工表。精工表在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很快就被人们所熟悉。而欧米茄未能再一展风采,悄然隐退,其气大消。
日本精工企业的崛起,的确使昔日的钟表王国瑞士吃惊非小。瑞士国内的欧米茄、浪琴、爱佰力等名牌企业开始警戒。早在东京奥运会的前一年,在瑞士纽沙贴夫天文台举办的世界钟表竞赛上,精工表经过45天测验,以其过硬的技术取得了10、11、12名的成绩,给瑞士的厂商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瑞士举办纽沙贴夫天文台钟表比赛的目的,就是为宏扬瑞士表的威名。其实瑞士表是靠钟表调整师的技术取胜。调整师谙熟机械表的性能,对调整机械表的温度差、姿势差等整合误差有着世界最高的技术水平。在这一点上,日本人也自叹不如。但他们善于避实击虚,精工企业遂将目标转向石英表以期突破。石英表的运行原理是在石英上通入电流,使其发生伸缩性规律振动,将此振动以电气的方法连结马达来划出时间。从振动的正确性来说,机械表根本无法跟石英表相比。只要拥有耐震的能力,石英表计时并不受温度等变化的影响,能达到准确无误的程度。
当1968年精工表再次参加纽沙贴夫天文台的钟表比赛时,15块精工石英表的参赛成绩令考评官哑口无言:瑞士表都排在了日本精工表之后。恰如当头挨了一记闷棍,瑞士人久久无法回过神来。在这一沉重的打击下,瑞士厂商忧心忡忡,坐立不安,直到第二年才将得分表寄往日本,没有公开名次,宣布从此停止纽沙贴夫天文台的钟表竞赛。精工表初战告捷,有着百余年辉煌历史的瑞士表的黄金时代彻底结束。
纽沙贴夫天文台“比武”的失败,让瑞士人脸上无光,为了雪耻,为了有朝一日能夺回失去的自信和荣誉,瑞士人一味地追求机械钟表的极致和高精确度,而忽视了钟表耐震差、成本高等难以商品化的缺点。他们从惨败中逃出,却又步入了误区。日本人则相反,没有居功自傲,而是迅速转移思路,准备将成绩转化为生产力,作出了将石英表商品化的战略决策。大赛中获得的知名度,又起到了为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走向市场鸣锣开道的作用。
经过不断的改进、创新,精工在石英表技术方面独领风骚,引导国际新潮流,在市场上所向披靡,盛销不衰。精工进入了强盛时期,乘胜开拓,在国际市场上势不可挡。
精工表强行在瑞士表占统治地位的欧洲登陆,通过其在瑞典的连锁店代理商立足,进行渗透。利用其质高价廉的优势,加上销售网点的支持,很快就占领了瑞典市场。在此基础上,精工进军希腊,然后又挥师挺进法德市场,将瑞士名牌表逼得步步后退。精工还为欧洲的许多运动会免费提供计时钟表,以大造声势,树立威望。在1965年英国世界业余摔跤运动会上、第27届巴尔干运动会上、第9届雅典欧洲田径选拔赛上,精工集团没有放过一次向欧洲消费者展示自家产品风采的机会。
借助一次次的公关活动,精工表又占据了英国市场,并在70年代遍布美国市场。
●汤姆森削其气势,假日旅游出“杀着”
去莫斯科度周末,是令人向往的。但莫斯科冬季的周末,却让人止步不前。英国的汤姆森公司假日旅游项目的经办人,带了一批报界人士去莫斯科度了一个示范性的冬季周末,赢得了各大报刊连篇累牍的报道,使这一在隆冬季节去莫斯科度周末的旅游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这是汤姆森公司假日旅游项目的成功事例之一。汤姆森公司负责假日旅游项目的只有3人,为首的是道格拉斯古德曼。十多年来,他们坚持不懈地使用公关战术,为公司成为该行业中首屈一指的公司,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10年来,他们最成功的杰作是1983年的旅游项目。
经营旅游业,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推出新的度假旅游活动。这对市场开发部门来说,就意味着今年的活动还在进行,明年的详细计划已在制定。
1983年,汤姆森公司准备推出的夏季旅游项目有:夏日阳光、湖光山色、亲密友好、马车、别墅和公寓。为了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这些项目,公司定于1982年9月1日发放100万份关于5种不同的度假旅游活动的便览。
大多数度假者心中已有了自己出国休假的时间,因为工厂的休假日程是早已排定的,去哪里度假也早有打算。所以,对经营旅游业务,尽早推销是非常重要的。在你的竞争对手推出他们的活动之前,越早落实你的活动便越有利。汤姆森公司就习惯于抢前发售《旅游便览》。1981年9月,刚发售《旅游便览》一周,汤姆森公司就订出了6万张票,一些旅游商店甚至排上了队。
当然,率先推出旅游项目也有不利之处,其他的旅游公司可以在最后确定自己的价格之前,看一看汤姆森的订价,然后在推出自己的旅游项目时,把价格订得比汤姆森公司的低些。这样,竞争对手便有了有利条件,可以借此在广告和公共关系活动中大加宣扬。对此,汤姆森公司已早有准备。
1982年9月1日,汤姆森公司开始发售1983年夏季的《旅游便览》。由于3个月前就已经确定好了日期,并安排好了各项活动,第二天,5家全国性的报纸、BBC广播电台和各地方报纸、地方电台,以及旅游出版物,都大张旗鼓地为汤姆森公司进行宣传,引起了度假者的注意。当9月下旬,其他旅游公司开始推出他们1983年的《旅游便览》时,汤姆森公司指定的假日旅游价格亮相了:比竞争对手的价格低得出乎人们的意料。公司的应变计划生效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英镑的疲软,引起海外旅游项目成本上升,迫使各旅游公司收取10%的附加费,让旅游者承担。虽然收取附加费令游客不快,但多年来在包价旅游中已为人们所接受。10月份,有一家著名的旅游公司推出旅游项目,对旅客承诺不收附加费。汤姆森公司在几个小时之内就作出了反应,允诺不收附加费,并对自己的旅游项目进一步宣传。
到了11月,旅游业的老板们感觉有点不对劲,早先预订的旅游票没能兑现。往年9、10、11三个月通常是订票稳定的时期,但今年的订票情况很糟,订票量只有去年的70%。由于去年秋季的预订销售就不振,各旅游公司都在怀疑明年夏季的包价旅游能不能摆脱经济衰退的影响。
以往,圣诞节后的几周,总是订票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往往能销售约一半的旅游票。前两年就已经看出人们有推迟订票的倾向,报纸上也是积极地鼓动人们稳住劲,等待最后的讨价还价。汤姆森公司正是看到了这一有利的时机,决定主动采取行动,重新争取价格上的主动权,鼓励人们订票。
汤姆森公司的主要应变措施之一就是在必要的情况下,重新印制和发售《旅游便览》,提供更低的价格。这将使公司的假日旅游项目价格非常有竞争力,使得其他的旅游公司措手不及。此举大大繁荣了假日旅游业务,这是人们所没有意料到的。
汤姆森公司的《旅游便览》是由设在意大利的印刷公司分批印制的,共计300万份。100万份用于9月份推出旅游项目时发售,到12月份由旅游代理商全部发完;150万份准备在12月和1月的旅游高峰时期发售。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汤姆森公司重新印制了320页彩色的《旅游便览》,其中有50多个假日旅游项目减价10~50英镑,几乎在《旅游便览》的每一页上都有新的标价。《旅游便览》的封面也予以重印,印上了“不收附加费”的保证和减价的声明。《旅游便览》被悄悄地运回了伦敦的仓库,只对有关职员透露了实施的计划。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经营活动中,不允许走漏一点有关重新推出《旅游便览》的消息。报刊上哪怕用最微不足道的言词,说汤姆森公司正在筹划什么,都会使竞争对手警觉,使他们有时间采取行动。
1982年12月6日,星期一,汤姆森公司重新推出假日旅游项目。由于在此之前已做了周密的安排,被邀请的人在短期内就被召集起来,无一人缺席。记者招待会开得非常成功。当天的晚报、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都给予报道。首先报道这一新闻的是伦敦广播公司。它广播了对汤姆森公司新任董事约翰麦克奈尔的采访。然后是IRN报业辛迪加的报道和地方电台对当地汤姆森公司发言人的采访。国际电视网作了长篇新闻报道。BBC电视台在汤姆森公司的总部办公室,拍摄了供晚上9点新闻播放的采访。《标准晚报》以通栏标题,宣布了这次隆重推出,用显著的版面报道了这则新闻。
令汤姆森公司难以忘怀的是12月7日,星期二这天,汤姆森公司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报纸覆盖。每家全国性的报纸都刊登了消息,有些甚至还在头版,报道的质量令人惊喜。其中9家全国性的报纸提到汤姆森公司72次,若干种地方报纸在头版头条给予报道。报纸和电台的报道持续了整整一周。电台和电视台还在全国的假日节目中发布了消息。竞争对手的反映是可以预料的,他们称之为“杀着”。其他旅游公司都来不及重新印制他们的《旅游便览》,因而处于被动地位。一家较大的旅游公司在圣诞节前没有相应地降低价格,电台在采访该公司的发言人时,开门见山地说:“你们公司是否被汤姆森公司这着棋弄得狼狈不堪?”
报刊上连篇累牍的报道,使汤姆森公司的名气大增。在重新推出假日旅游项目那一周的周末,有一个调查机构做了专门的调查,测试各公司的知名度,结果显示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汤姆森公司,对汤姆森公司的假日旅游项目有强烈的购买意向。
各旅游刊物都用大量的篇幅介绍这次重新推出,旅游代理商热烈欢迎并对之予以很高的评价。许多旅游专栏作家都赞赏汤姆森公司的行动,开始鼓励游客早订票,以得到早订票的价格折扣。声望极高的旅游期刊《旅游代理》在1月号载文说:“汤姆森公司瞅准了时机,不给竞争对手在圣搜趣网诞节前作出反应的时间。实际上汤姆森公司的这一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它的公共关系优势,发起行动的时间恰到好处。”
1月份创造出了新的订票记录,到月底,旅游业务急剧回升。汤姆森公司推动了旅游活动,1983年的夏季旅游呈现出了良好的前景。
●博取众家之长使自己永立不败之地
这是指在商业经营中,及时捕捉市场信息,进行科学的决策,生产出独具特色的产品供给广大消费者使用,这里的“鲜”,是指商品的品质好,具有新、特、奇等方面的优点。这条生意经意在表明:经营者的这种经营不是靠什么外在的力量和偶然的机遇,而是依靠自己的眼力、观察市场发展趋势,以自己所具有的生产能力、生产工艺、生产技能、生产出市场上独一无二的适用产品。广销各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50年代有个叫鬼冢喜八郎的日本人,得知体育运动要大发展,便想从生产运动鞋上发财致富。但他一无资金,二无生产设备,怎么能与已有的厂家竞争呢?只好另谋良策。他走访了许多优秀篮球运动员,与他们一起练球,终于亲身验证了篮球鞋的缺点:容易打滑,止步不稳,影响投篮的准确性。怎样扬长避短,生产出独具特色的运动鞋呢?鬼冢喜八郎饮食无味,昼思夜想,终于从鱿鱼触足长着的一个三吸盘上受到启发,决定把平底改为凹凸底,以防止打滑。试验一举成功,鬼冢的新型球鞋排挤了所有厂家的同类产品,人们争相购买,产品备受欢迎。这个实例说明,“一招鲜”就是在博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提高,顺从消费者的需要生产,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中,使自己的产品保持销售旺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让顾客先尝后买名扬四海
这是一种古老的生意经。“先尝后买”它给顾客提供了一个选择商品的自由,让顾客自己去检验商品的质量,评判商品质和价是否相称。消费者经过亲自的检验,感觉商品质量不错,就会产生购买动机。
我国各地的农贸市场,卖食品的摊贩常常用“先尝后买”的办法主动热情地招待顾客。卖西瓜的切一块让你品品味道甜不甜,卖花生的请你吃几颗评评脆不脆。这种“先尝后买”的经商之道,可算是摸透了顾客的心理。可惜,这种传统的生意经还没有被国营商店所广泛采用。
在成都,一些大商店也开始时兴“先尝后买”了。一些商场的糕点经营部开辟了“一分货”专柜。他们把各种糕点切成小块,顾客花一分钱,取一块尝尝,然后再决定买不买。这种办法很受顾客的欢迎。
台湾的HT茶庄当顾客上门时,总会先享受到一杯香醇的佳茗,这其中有着深刻的奥秘。负责人LXF说,这杯茶水不仅增加了顾客对公司的亲切感,也常由它促进双方的感情,交流彼此对茶叶的研究体会心得;再说,有许多顾客喝了这杯浓郁甘润的茶水,也会兴起尝试的念头,而买回去让家里人品茗。若是觉得合乎口味,以后也许会成为这茶的爱好者,就会经常上这儿来买。谁能小看这杯茶的功用呢?
河北某某镇食品公司试制了一种新酒,拿到各个门市部零售时都附有一瓶样酒,供顾客试尝。由于货真价实,迅速地打开了销路。现在许多商店在出售商品时都实行了这种“先尝后买”的方式。如电视机试看、电冰箱试用、自行车试骑、服装试穿等等。顾客是最公正的,如果你的商品确是物美价廉,只要让顾客“品尝”,自会名扬四海,货畅其流。反之,要是质次价高,当然是买者寥寥无几。不过,从顾客品尝后的反映里,可以找出差距,以便改进生产。所以,“先尝后买”这个生意经既有利于消费,又有利于生产。
成语接龙.急急急急急!!!!!!!!!!!!!!!!!!
越长越好,越多越好.呆若木鸡 鸡飞蛋打 打抱不平 平起平坐
坐井观天 天真烂漫 漫不经心 心旷神怡
怡然自得 得心应手 手舞足蹈 蹈常袭故
故作高深 深入浅出 出生入死 死里逃生
生生不息 息交绝游 游手好闲 闲花野草
2瞒天过海 海底捞月 月黑风高 高枕无忧
忧愤成疾 疾风迅雷 雷厉风行 行尸走肉
肉食者鄙 鄙俚浅陋 陋巷箪瓢 瓢泼大雨
雨丝风片 片瓦不存 存心不良 良药苦口
口诛笔伐 伐功矜能 能征惯战 战天斗地
地下修文 文从字顺 顺手牵羊 羊质虎皮
皮里春秋 秋毫无犯 犯上作乱 乱箭攒心
心神不宁 宁缺毋滥 滥竽充数 数九寒天
天灾人祸 祸从天降 降志辱身 身败名裂
裂石穿云 云游四海 海外奇谈 谈虎色变
变本加励 励精图治 治国齐家 家徒四壁
壁垒森严 严辞拒绝 绝无仅有 有心无力
力排众议 议论纷纷 纷至沓来 来去分明
明察秋毫 毫不在意 意在言外 外强中干
干净利落 落落大方 方领矩步 步履维艰
3六神无主 主敬存存 诚心实意 意在笔先
先礼后兵 兵多将广 广阔天地 地瘠民贫
贫病交迫 迫不及待 待时而动 动辄得咎
咎由自取 取长补短 短绠汲深 深恶痛绝
绝处逢生 生杀子夺 夺眶而出 出没无常
常胜将军 军令如山 山穷水尽 尽力而为
为人陷害 害群之马 马革裹尸 尸鸠之平
平白无奇 奇谈怪论 论功行赏 赏罚分明
明目张胆 胆小如鼠 鼠目寸光 光明磊落
落花流水 水到渠成 成千上万 万古长青
青红皂白 白头偕老 老态龙钟 钟鸣鼎食
食无饥饱 饱以终日 日积月累 累世穷年
尽诚竭节→节俭躬行→行间字里→里丑捧心→心比天高→高岸为谷→谷马砺兵→兵败将亡→亡不旋跬→跬步不离→离本依末→末路之难→难得糊涂→涂不拾遗→遗编绝简→简而言之→之死靡二→二八年华→华不再扬→扬长避短→短刀直入→入鲍忘臭→臭不可当→当道撅坑→坑绷拐骗→骗吃混喝→喝西北风→风飑电击→击钵催诗诗肠鼓吹→吹竹调丝→丝恩发怨→怨府祸梯ZjneBloXjR→梯荣阶禄→禄无常家→家半三军→军不血刃→刃没利存→存而不议→议论纷纷→纷不一→一败如水→水波不兴→兴复不浅→浅尝辄止→止暴禁非→非常之谋→谋臣猛将→将寡兵微→微不足道→道边苦李→李代桃僵→僵李代桃→桃红柳绿→绿林大盗→盗铃掩耳→耳顺之年→年高望重→重操旧业→业业矜矜→矜寡孤独→独霸一方→骖并路→路长日暮→暮爨朝舂→舂容大雅→雅量高致→致命遂志→志诚君子→子孙后代→代拆代行→行数墨寻→寻风捕影→影单形只→只谈风月→月闭花羞→羞花闭月→月旦春秋→秋波盈盈→盈科后进→进道若退→退避三舍→舍安就危→危而不持→持鳌封菊→菊老荷枯→枯本竭源→源头活水→水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相比→比比皆然→然糠照薪→薪贵于桂→桂殿兰宫→宫车晚出→出尘之表→表里如一→一败涂地→地不爱宝→宝钗分股→股肱耳目→目不给赏→赏贤使能→能不称官→官卑职小→小本经济→济寒赈贫→贫病交攻→攻城夺地→地丑德齐→齐镳并驱→驱骥捕鼠→鼠臂虮肝→肝肠寸断→断臂燃身→身败名裂→裂地分茅→茅茨不翦→翦草除根→根柢未深→深闭固拒→拒虎进狼→狼狈不堪→堪托死生→生财有道→道不掇遗→遗编坠简→简纲捷端→端本澄源→源源本本→本本分分→分外之物→物阜民丰→丰标不凡→凡百一新→新陈代谢→谢馆秦楼→楼船箫鼓→鼓唇弄舌→舌敝唇枯→枯肠渴肺→肺腑之谈→谈不容口→口碑载道→道不举遗→遗臭千代→代代相传→传道穷经→经邦论道→道不拾遗→遗臭千年→年高有德→德被四方→方寸不乱→乱臣贼子→子为父隐→隐恶扬→美不胜收→收兵回营→营私罔利→利不亏义→义薄云天→天保九如→如臂使指→指不胜数→数奇不偶→偶变投隙→隙大墙坏→坏车杀马→马齿徒长→长材短用→用非所长→长材茂学→学如不及→及瓜而代→代马望北→北窗之友→友风子雨→雨愁烟恨→恨海愁天→天崩地解→解衣衣人→人才济济→济河焚舟→舟车劳顿→顿挫抑扬→扬长而去→去暗投明→明白如画→画饼充饥→饥不遑食→食必方丈→丈二和尚→尚德缓刑→刑措不用→用非所学→学如登山→山崩川竭→竭诚尽节→节俭力行→行伍出身→身不由己→己溺己饥→饥不暇食→食辨劳薪→薪桂米珠→珠璧交辉→辉光日新→新仇旧恨→恨海难填→填海移山→山崩地裂→裂裳裹膝→膝下承欢→欢迸乱跳→跳出圈子→子夏悬鹑→鹑居鷇食→食不充肠→肠慌腹热→热肠古道→道不相谋→谋臣如雨→雨凑云集→集思广益→益国利民→民保于信→信笔涂鸦→鸦巢生凤→凤泊鸾漂→漂漂亮亮→亮亮堂堂→堂而皇之→之死靡他→他山攻错→错过时机→机不旋踵→踵接肩摩→摩顶放踵→踵决肘见→见弹求鹗→鹗心鹂舌→舌敝耳聋→聋者之歌→歌功颂德→德本财末→末如之何→何必当初→初出茅庐→庐山面目→目不给视→视财如命→命舛数奇→奇才异能→能不两工→工愁善病→病病歪歪→歪八竖八→八百孤寒→寒蝉凄切→切齿愤盈→盈满之咎→咎由自取→取长弃短→短绠汲深→深闭固距→距人千里→里出外进→进德修业→业业兢兢→兢兢干干→干脆利索→索尽枯肠→肠回气荡→荡荡默默 →默不作声→声驰千里→里勾外连→连鳌跨鲸→鲸波鳄浪→浪蝶狂蜂→蜂缠蝶恋→恋酒迷花→花不棱登→登木求鱼→鱼帛狐声→声出金石→石城汤池→池鱼笼鸟→鸟得弓藏→藏锋敛锐→锐挫气索→索居离群→群策群力→力倍功半→半半拉拉→拉捭摧藏→藏锋敛颖→颖脱而出→出尘之想→想当然耳→耳边之风→风兵草甲→甲兵在胸→胸喘肤汗→汗不敢出→出陈易新→新愁旧恨→恨穷发极→极恶不赦→赦不妄下→下比有余→余杯冷炙→炙凤烹龙→龙驰虎骤→骤不及防→防蔽耳目→目不苟视→视丹如绿→绿林豪客→客客气气→气充志定→定谋贵决→决不待时→时不久留→留犊淮南→南船北马→马齿徒增→增收节支→支策据梧→梧凤之鸣→鸣凤朝阳→阳阿薤露→露出马脚→脚不点地→地丑力敌→敌不可假→假痴不癫→癫头癫脑→脑满肠肥→肥冬瘦年→年谷不登→登崇俊良→良辰美景→景公求雨→雨打风吹→吹篪乞食→食不充饥→饥不择食→食不充口→口辩户说→说白道黑→黑白分明→明白如话→话不投机→机关算尽→尽辞而死→死搬硬套→套言不陈→陈陈相因→因败为成→成败利钝→钝兵挫锐→锐挫望绝→绝不轻饶→饶舌调唇→唇敝舌腐→腐肠之药→药笼中物→物阜民康→康哉之歌→歌声绕梁→梁木其坏→坏法乱纪→纪纲人论→论长道短→短褐不全→全福远祸→祸不单行→行行蛇蚓→蚓窍蝇鸣→鸣鼓而攻→攻城掠地→地大物博→博采群议→议论风发→发怒穿冠→冠绝当时→时不可逢→逢场竿木→木本之谊→谊不敢辞→辞鄙意拙→拙贝罗香→香车宝马→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败论人→人才难得→得不补失→失道寡助→助边输财→财不露白→白白朱朱→朱陈之好→好吃懒做→做刚做柔
胸有成竹 + 竹报平安 + 安富尊荣 + 荣华富贵 + 贵而贱目 + 目无余子 + 子虚乌有 + 有目共睹 + 睹物思人 + 人中骐骥 + 骥子龙文 + 文质彬彬 + 彬彬有礼 + 礼贤下士 + 士饱马腾+ 腾云驾雾 + 雾里看花 + 花言巧语 + 语重心长 + 长此以往 + 往返徒劳 + 劳而无功 + 功成不居 + 居官守法 + 法外施仁 + 仁浆义粟 + 粟红贯朽 + 朽木死灰 + 灰飞烟灭 + 灭绝人性 + 性命交关 + 关门大吉 + 吉祥止止 + 止于至善 + 善贾而沽 + 沽名钓誉 + 誉不绝口+ 口蜜腹剑 + 剑戟森森 + 森罗万象 + 象箸玉杯 + 杯弓蛇影 + 影影绰绰 + 绰约多姿 + 姿意妄为 + 为人作嫁 + 嫁祸于人 + 人情冷暖 + 暖衣饱食 + 食不果腹 + 腹背之毛 + 毛手毛脚 + 脚踏实地 + 地老天荒 + 荒诞不经 + 经纬万端 + 端倪可察 + 察言观色 + 色若死灰+ 灰头土面 + 面有菜色 +色授魂与 + 与民更始 + 始乱终弃 + 弃瑕录用 + 用舍行藏 + 藏垢纳污 + 污泥浊水 + 水乳交融 + 融会贯通 + 通宵达旦 + 旦种暮成 + 成人之美 + 美人迟暮 + 暮云春树 + 树大招风 + 风中之烛 + 烛照数计 + 计日程功 + 功德无量 + 量才录用+ 用行舍藏 + 藏头露尾 + 尾大不掉 + 掉以轻心 + 心急如焚 + 焚琴煮鹤 + 鹤发童颜 + 颜面扫地 + 地上天官 + 官逼民反 + 反裘负刍 + 刍荛之见 + 见微知著 + 著作等身 + 身强力壮 + 壮志凌云 + 云消雨散 + 散兵游勇 + 勇猛精进 + 进退失据 + 据理力争 + 争长论短+ 短小精悍 + 悍然不顾 + 顾影自怜 + 怜香惜玉 + 玉液琼浆 + 浆酒霍肉 + 肉薄骨并 + 并行不悖 + 悖入悖出 + 出奇制胜 + 胜任愉快 + 快马加鞭 + 鞭辟入里 + 里出外进 + 进寸退尺 + 尺寸可取 + 取巧图便 + 便宜行事 + 事与愿违 + 违心之论 + 论功行赏 + 赏心悦目+ 目光如豆 + 豆蔻年华 + 华而不实 + 实事求是 + 是古非今 + 今愁古恨 + 恨之入骨 + 骨腾肉飞 + 飞沿走壁 + 壁垒森严 + 严阵以待 + 待理不理 + 理屈词穷 + 穷原竟委 + 委曲求全 + 全力以赴 + 赴汤蹈火 + 火烧火燎 + 燎原烈火 + 火烧眉毛 + 毛羽零落 + 落井下石+ 石破天惊 + 惊惶失措 + 措置裕如 + 如运诸掌 + 掌上明珠 + 珠沉玉碎 + 碎琼乱玉 + 玉碎珠沉 + 沉滓泛起 + 起早贪黑 + 黑更半夜 + 夜雨对床 + 床头金尽 + 尽态极妍 + 妍姿艳质 + 质疑问难 + 难以为继 + 继往开来 + 来龙去脉 + 脉脉含情 + 情见势屈 + 屈打成招+ 招摇过市 + 市井之徒 + 徒劳往返 + 返老还童 + 童牛角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顾之忧 + 忧国奉公 + 公子王孙 + 孙康映雪 + 雪上加霜 + 霜露之病 + 病病歪歪 + 歪打正着 + 着手成春 + 春蚓秋蛇 + 蛇口蜂针 + 针锋相对 + 对薄公堂 + 堂堂正正 + 正中下怀+ 怀璧其罪 + 罪大恶极 + 极天际地 + 地丑德齐 + 齐心协力 + 力不胜任 + 任重道远 + 远见卓识 + 识文断字 + 字斟句酌 + 酌盈剂虚 + 虚舟飘瓦 + 瓦釜雷鸣 + 鸣锣开道 + 道不拾遗 + 遗大投艰 + 艰苦朴素 + 素丝羔羊 + 羊肠小道 + 道听途说 + 说长道短 + 短兵相接+ 接踵而至 + 至死不变 + 变本加厉 + 厉行节约 + 约定俗成 + 成仁取义 + 义形于色 + 色色俱全 + 全军覆灭 + 灭此朝食 + 食日万钱 + 钱可通神 + 神施鬼设 + 设身处地 + 地平天成 + 成年累月 + 月白风清 + 清净无为 + 为期不远 + 远交近攻 + 攻其无备 + 备多力分+ 分寸之末 + 末学肤受 + 受宠若惊 + 惊涛骇浪 + 浪子回头 + 头疼脑热 + 热火朝天 + 天高地厚 + 厚貌深情 + 情同骨肉 + 肉眼惠眉 + 眉来眼去 + 去伪存真 + 真脏实犯 + 犯上作乱 + 乱头粗服 + 服低做小 + 小试锋芒 + 芒刺在背 + 背井离乡 + 乡壁虚造 + 造化小儿+ 儿女情长 + 长歌当哭 + 哭天抹泪 + 泪干肠断 + 断鹤续凫 + 凫趋雀跃 + 跃然纸上 + 上树拔梯 + 梯山航海 + 海枯石烂 + 烂若披锦 + 锦绣前程 + 程门立雪 + 雪虐风饕 + 饕餮之徒 + 徒劳无功 + 功败垂成 + 成千上万 + 万象森罗 + 罗雀掘鼠 + 鼠窃狗盗 + 盗憎主人+ 人莫予毒 + 毒手尊前 + 前因后果 + 果于自信 + 信赏必罚 + 罚不当罪 + 罪恶昭彰 + 彰善瘅恶 + 恶贯满盈 + 盈科后进 + 进退两难 + 难分难解 + 解甲归田 + 田月桑时 + 时和年丰 + 丰取刻与 + 与世偃仰 + 仰人鼻息 + 息息相通 + 通权达变 + 变化无穷 + 穷途末路+ 路不拾遗 + 遗臭万年 + 年深日久 + 久悬不决 + 决一死战 + 战天斗地 + 地利人和 + 和而不唱 + 唱筹量沙 + 沙里淘金 + 金屋藏娇 + 娇生惯养 + 养精畜锐 + 锐不可当 + 当头棒喝 + 喝西北风 + 风雨同舟 + 舟中敌国 + 国色天香 + 香火因缘 + 缘木求鱼 + 鱼龙混杂+ 杂七杂八 + 八拜之交 + 交头接耳 + 耳鬓斯磨 + 磨砖成镜 + 镜花水月 + 月旦春秋 + 秋高气爽 + 爽然若失 + 失惊打怪 + 怪诞不经 + 经久不息 + 息事宁人 + 人言啧啧 + 啧有烦言 + 言必有中 + 中庸之道 + 道路以目 + 目瞪口呆 + 呆头呆脑 + 脑满肠肥 + 肥马轻裘+ 裘弊金尽 + 尽力而为 + 为富不仁 + 仁至义尽 + 尽心竭力 + 力透纸背 + 背道而驰 + 驰名中外 + 外合里差 + 差强人意 + 意在言外 + 外圆内方 + 方底圆盖 + 盖世无双 + 双管齐下 + 下车伊始 + 始终如一 + 一蹶不振 + 振臂一呼 + 呼风唤雨 + 雨沐风餐 + 餐风露宿+ 宿弊一清 + 清心寡欲 + 欲取姑予 + 予取予求 + 求神问卜 + 卜昼卜夜 + 夜不闭户 + 户枢不蠹 + 蠹众木折 + 折槁振落 + 落落大方 + 方寸已乱 + 乱琼碎玉 + 玉洁冰清 + 清风明月 + 月盈则食 + 食言而肥 + 肥遁鸣高 + 高朋满座 + 座无虚席 + 席卷天下 + 下不为例+ 例直禁简 + 简明扼要 + 要价还价 + 价值连城 + 城狐社鼠 + 鼠腹鸡肠 + 肠肥脑满 + 满腔热枕 + 枕石漱流 + 流离转徙 + 徙宅忘妻 + 妻儿老小 + 小本经营 + 营私舞弊 + 弊绝风清 + 清尘浊水 + 水磨工夫 + 夫唱妇随 + 随才器使 + 使贪使愚 + 愚昧无知 + 知书达礼+ 礼尚往来 + 来者不拒 + 拒谏饰非 + 非异人任 + 任人唯亲 + 亲密无间 + 间不容发 + 发指眦裂 + 裂土分茅 + 茅塞顿开 + 开路先锋 + 锋芒所向 + 向隅而泣 + 泣下如雨 + 雨丝风片 + 片言折狱 + 狱货非宝 + 宝山空回 + 回光返照 + 照本宣科 + 科班出身 + 身价百倍+ 倍日并行 + 行动坐卧 + 卧薪尝胆 + 胆破心寒 + 寒木春华 + 华不再扬 + 扬长而去 + 去粗取精 + 精诚团结 + 结党营私 + 私心杂念 + 念兹在兹 + 兹事体大 + 大势所趋 + 趋炎附势 + 势不两立 + 立此存照 + 照猫画虎 + 虎背熊腰 + 腰缠万贯 + 贯朽粟陈 + 陈词滥调+ 调嘴学舌 + 舌剑唇枪 + 枪林弹雨 + 雨过天青 + 青出于蓝 + 蓝田生玉 + 玉卮无当 + 当场出彩 + 彩凤随鸦 + 鸦雀无闻 + 闻风而起 + 起死回生 + 生拉硬扯 + 扯篷拉纤 + 纤芥之疾 + 疾风迅雷 + 雷打不动 + 动辄得咎 + 咎由自取 + 取辖投井 + 井井有条 + 条三窝四+ 四衢八街 + 街头巷尾 + 尾生之信 + 信口开河 + 河山带砺 + 砺山带河 + 河清难俟 + 俟河之清 + 清汤寡水 + 水滴石穿 + 穿云裂石 + 石沉大海 + 海立云垂 + 垂涎欲滴 + 滴水成冰 + 冰清玉洁 + 洁身自好 + 好肉剜疮 + 疮痍满目 + 目不识丁 + 丁公凿井 + 井中视星+ 星旗电戟 + 戟指怒目 + 目指气使 + 使羊将狼 + 狼心狗肺 + 肺石风清 + 清夜扪心 + 心织笔耕 + 耕当问奴 + 奴颜婢膝 + 膝痒搔背 + 背信弃义 + 义无反顾 + 顾全大局 + 局促不安 + 安步当车 + 车载斗量 + 量才而为 + 为渊驱鱼 + 鱼游釜中 + 中馈犹虚 + 虚有其表+ 表里如一 + 一呼百诺 + 诺诺连声
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安富尊荣-荣华富贵-贵而贱目-目无余子-子虚乌有有目共睹-睹物思人-人中骐骥-骥子龙文-文质彬彬-彬彬有礼-礼贤下士-士饱马腾-腾云驾雾-雾里看花-花言巧语-语重心长-长此以往-往返徒劳劳而无功-功成不居-居官守法-法外施仁-仁浆义粟-粟红贯朽-朽木死灰灰飞烟灭-灭绝人性-性命交关-关门大吉-吉祥止止-止于至善-善贾而沽沽名钓誉-誉不绝口-口蜜腹剑-剑戟森森-森罗万象-象箸玉杯-杯弓蛇影影影绰绰-绰约多姿-姿意妄为-为人作嫁-嫁祸于人-人情冷暖-暖衣饱食食不果腹-腹背之毛-毛手毛脚-脚踏实地-地老天荒-荒诞不经-经纬万端端倪可察-察言观色-色若死灰-灰头土面-面有菜色-色授魂与-与民更始始乱终弃-弃瑕录用-用舍行藏-藏垢纳污-污泥浊水-水乳交融-融会贯通通宵达旦-旦种暮成-成人之美-美人迟暮-暮云春树-树大招风-风中之烛烛照数计-计日程功-功德无量-量才录用-用行舍藏-藏头露尾-尾大不掉掉以轻心-心急如焚-焚琴煮鹤-鹤发童颜-颜面扫地-地上天官-官逼民反反裘负刍-刍荛之见-见微知著-著作等身-身强力壮-壮志凌云-云消雨散散兵游勇-勇猛精进-进退失据-据理力争-争长论短-短小精悍-悍然不顾顾影自怜-怜香惜玉-玉液琼浆-浆酒霍肉-肉薄骨并-并行不悖-悖入悖出出奇制胜-胜任愉快-快马加鞭-鞭辟入里-里出外进-进寸退尺-尺寸可取取巧图便-便宜行事-事与愿违-违心之论-论功行赏-赏心悦目-目光如豆豆蔻年华-华而不实-实事求是-是古非今-今愁古恨-恨之入骨-骨腾肉飞飞沿走壁-壁垒森严-严阵以待-待理不理-理屈词穷-穷原竟委-委曲求全全力以赴-赴汤蹈火-火烧火燎-燎原烈火-火烧眉毛-毛羽零落-落井下石石破天惊-惊惶失措-措置裕如-如运诸掌-掌上明珠-珠沉玉碎-碎琼乱玉玉碎珠沉-沉滓泛起-起早贪黑-黑更半夜-夜雨对床-床头金尽-尽态极妍妍姿艳质-质疑问难-难以为继-继往开来-来龙去脉-脉脉含情-情见势屈屈打成招-招摇过市-市井之徒-徒劳往返-返老还童-童牛角马-马首是瞻瞻前顾后-后顾之忧-忧国奉公-公子王孙-孙康映雪-雪上加霜-霜露之病-病病歪歪-歪打正着-着手成春-春蚓秋蛇-蛇口蜂针-针锋相对-对薄公堂堂堂正正-正中下怀-怀璧其罪-罪大恶极-极天际地-地丑德齐-齐心协力力不胜任-任重道远-远见卓识-识文断字-字斟句酌-酌盈剂虚-虚舟飘瓦瓦釜雷鸣-鸣锣开道-道不拾遗-遗大投艰-艰苦朴素-素丝羔羊-羊肠小道-道听途说-说长道短-短兵相接-接踵而至-至死不变-变本加厉-厉行节约约定俗成-成仁取义-义形于色-色色俱全-全军覆灭-灭此朝食-食日万钱钱可通神-神施鬼设-设身处地-地平天成-成年累月-月白风清-清净无为为期不远-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备多力分-分寸之末-末学肤受-受宠若惊惊涛骇浪-浪子回头-头疼脑热-热火朝天-天高地厚-厚貌深情-情同骨肉肉眼惠眉-眉来眼去-去伪存真-真脏实犯-犯上作乱乱头粗服-服低做小小试锋芒-芒刺在背-背井离乡-乡壁虚造-造化小儿儿女情长-长歌当哭哭天抹泪-泪干肠断-断鹤续凫-凫趋雀跃-跃然纸上-上树拔梯-梯山航海海枯石烂-烂若披锦-锦绣前程-程门立雪-雪虐风饕-饕餮之徒-徒劳无功功败垂成-成千上万-万象森罗-罗雀掘鼠-鼠窃狗盗-盗憎主人-人莫予毒毒手尊前-前因后果-果于自信-信赏必罚-罚不当罪-罪恶昭彰-彰善瘅恶恶贯满盈-盈科后进-进退两难-难分难解-解甲归田-田月桑时-时和年丰丰取刻与-与世偃仰-仰人鼻息-息息相通-通权达变-变化无穷-穷途末路-路不拾遗-遗臭万年-年深日久-久悬不决-决一死战-战天斗地-地利人和和而不唱-唱筹量沙-沙里淘金-金屋藏娇-娇生惯养-养精畜锐-锐不可当当头棒喝-喝西北风-风雨同舟-舟中敌国-国色天香-香火因缘-缘木求鱼鱼龙混杂-杂七杂八-八拜之交-交头接耳-耳鬓斯磨-磨砖成镜-镜花水月月旦春秋-秋高气爽-爽然若失-失惊打怪-怪诞不经-经久不息-息事宁人人言啧啧-啧有烦言-言必有中-中庸之道-道路以目-目瞪口呆-呆头呆脑脑满肠肥-肥马轻裘-裘弊金尽-尽力而为-为富不仁-仁至义尽-尽心竭力力透纸背-背道而驰-驰名中外-外合里差-差强人意-意在言外-外圆内方方底圆盖-盖世无双-双管齐下-下车伊始-始终如一-一蹶不振-振臂一呼呼风唤雨-雨沐风餐-餐风露宿-宿弊一清-清心寡欲-欲取姑予-予取予求求神问卜卜昼卜夜-夜不闭户-户枢不蠹-蠹众木折-折槁振落-落落大方方寸已乱-乱琼碎玉-玉洁冰清-清风明月-月盈则食-食言而肥-肥遁鸣高高朋满座-座无虚席-席卷天下-下不为例-例直禁简-简明扼要-要价还价价值连城-城狐社鼠-鼠腹鸡肠-肠肥脑满-满腔热枕-枕石漱流-流离转徙徙宅忘妻-妻儿老小-小本经营-营私舞弊-弊绝风清-清尘浊水-水磨工夫夫唱妇随-随才器使-使贪使愚-愚昧无知-知书达礼-礼尚往来-来者不拒拒谏饰非-非异人任-任人唯亲-亲密无间-间不容发-发指眦裂-裂土分茅茅塞顿开-开路先锋-锋芒所向-向隅而泣-泣下如雨-雨丝风片-片言折狱狱货非宝-宝山空回-回光返照-照本宣科-科班出身-身价百倍-倍日并行行动坐卧-卧薪尝胆-胆破心寒-寒木春华-华不再扬-扬长而去-去粗取精精诚团结-结党营私-私心杂念-念兹在兹-兹事体大-大势所趋-趋炎附势势不两立-立此存照-照猫画虎-虎背熊腰-腰缠万贯-贯朽粟陈-陈词滥调调嘴学舌-舌剑唇枪-枪林弹雨-雨过天青-青出于蓝-蓝田生玉-玉卮无当当场出彩-彩凤随鸦-鸦雀无闻-闻风而起-起死回生-生拉硬扯-扯篷拉纤纤芥之疾-疾风迅雷-雷打不动-动辄得咎-咎由自取-取辖投井-井井有条条三窝四-四衢八街-街头巷尾-尾生之信-信口开河-河山带砺-砺山带河河清难俟-俟河之清-清汤寡水-水滴石穿-穿云裂石-石沉大海-海立云垂垂涎欲滴-滴水成冰-冰清玉洁-洁身自好-好肉剜疮-疮痍满目-目不识丁丁公凿井-井中视星-星旗电戟-戟指怒目-目指气使-使羊将狼-狼心狗肺肺石风清-清夜扪心-心织笔耕-耕当问奴-奴颜婢膝-膝痒搔背-背信弃义义无反顾-顾全大局-局促不安-安步当车-车载斗量-量才而为-为渊驱鱼鱼游釜中-中馈犹虚-虚有其表-表里如一-一呼百诺-诺诺连声-声罪致讨讨价还价-价增一顾-顾盼自雄-雄心壮志-志美行厉-厉兵秣马-马工枚速速战速决-决一雌雄-雄才大略-略见一斑-斑驳陆离-离弦走板-板上钉钉钉嘴铁舌-舌桥不下-下马看花-花样翻新-新陈代谢-谢天谢地-地久天长长枕大被-被山带河-河落海干-干柴烈火-火上浇油-油腔滑调-调兵遣将将伯之助-助人为乐-乐而不淫-淫词艳曲-曲终奏雅-雅俗共赏-赏罚分明-明刑不戮-戮力同心-心心相印-印累绶若-若有所失-失张失智-智圆行方方枘圆凿-凿凿有据-据为己有-有眼无珠-珠光宝气-气味相投-投鼠忌器器宇轩昂-昂首阔步-步履维艰-艰苦卓绝-绝少分甘-甘雨随车-车水马龙龙飞凤舞-舞衫歌扇-扇枕温被-被发缨冠-冠冕堂皇-皇天后土-土阶茅屋屋乌之爱-爱莫能助-助我张目-目挑心招-招风惹草-草率收兵-兵不雪刃刃迎缕解-解衣推食-食古不化-化零为整-整装待发-发凡起例-例行公事事必躬亲-亲如骨肉-肉跳心惊-惊弓之鸟-鸟枪换炮-炮凤烹龙-龙蛇飞动动人心弦-弦外之音-音容笑貌-貌合心离-离心离德-德高望重-重蹈覆辙辙乱旗靡-靡靡之音-音容宛在-在所难免-免开尊口-口耳之学-学而不厌厌难折冲-冲口而出-出谷迁乔-乔龙画虎-虎踞龙盘-盘马弯弓-弓折刀尽-尽善尽美-美意延年-年高望重-重温旧梦-梦寐以求-求全之毁-毁家纾难难言之隐-隐恶扬善-善始善终-终南捷径-径情直行-行成于思-思潮起伏伏低做小-小恩小惠-惠而不费-费尽心机-机关算尽-尽忠报国-国士无双双宿双飞-飞灾横祸-祸从天降-降格以求-求同存异-异名同实-实至名归归真反璞-璞玉浑金-金玉锦绣-绣花枕头-头没杯案-案牍劳形-形单影只只字不提-提心吊胆-胆大心细-细枝末节-节用裕民-民脂民膏-膏唇试舌舌锋如火-火伞高张-张冠李戴-戴月披星-星移斗转-转祸为福-福至心灵灵丹圣药-药笼中物-物以类聚-聚蚊成雷-雷厉风行-行将就木-木本水源源源不断-断烂朝报-报冰公事-事预则立-立身处世-世外桃源-源源不绝绝甘分少-少不经事-事不师古-古今中外-外强中干-干城之将-将机就机机杼一家-家常便饭-饭糗茹草-草木皆兵-兵连祸结-结结巴巴-巴三览四四面楚歌-歌功颂德-德厚流光-光阴似箭-箭在弦上-上好下甚-甚嚣尘上上下交困-困知勉行-行若无事-事倍功半-半夜三更-更仆难数-数见不鲜鲜车怒马-马革裹尸-尸居余气-气冲牛斗-斗筲之器-器小易盈-盈盈一水水陆杂陈-陈规陋习-习焉不察-察察为明-明知故问-问道于盲-盲人摸象象齿焚身-身不由主-主客颠倒-倒凤颠鸾-鸾翔凤集-集苑集枯-枯木逢春春山如笑-笑里藏刀-刀山火海-海外奇谈-谈笑封侯-侯门如海-海阔天空空室清野-野草闲花-花颜月貌-貌合神离-离乡背井-井蛙之见-见仁见智智勇双全-全受全归-归马放牛-牛骥同皂-皂白不分-分香卖履-履舄交错错彩镂金-金城汤池-池鱼之殃-殃及池鱼-鱼烂而亡-亡羊补牢-牢不可破破颜微笑-笑逐颜开-开宗明义-义薄云天-天南地北-北辕适楚-楚囚对泣泣不成声-声嘶力竭-竭泽而渔-渔人之利-利令智昏-昏天黑地-地大物博博闻强识-识途老马-马到成功-功德圆满-满腹狐疑-疑神疑鬼-鬼使神差差三错四-四时八节-节衣缩食-食而不化-化整为零-零打碎敲-敲冰求火火树银花-花好月圆-圆颅方趾-趾高气扬-扬汤止沸-沸沸扬扬-扬幡招魂魂不附体-体无完肤-肤皮潦草-草长莺飞-飞鹰走狗-狗吠非主-主情造意意马心猿-猿猴取月-月露风云-云蒸霞蔚-蔚为大观-观眉说眼-眼馋肚饱饱食暖衣-衣架饭囊-囊空如洗-洗耳恭听-听而不闻-闻鸡起舞-舞文弄墨墨子泣丝-丝恩发怨-怨气冲天-天罗地网-网开三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可心如意-意气扬扬-扬眉吐气-气涌如山-山南海北-北叟失马-马仰人翻翻然改图-图穷匕见-见多识广-广开言路-路柳墙花-花遮柳隐-隐姓埋名名垂后世-世风日下-下车泣罪-罪孽深重-重于泰山-山盟海誓-誓死不二二心两意-意气相投-投机取巧-巧取豪夺-夺其谈经-经年累月-月下花前前思后想-想入非非-非亲非故-故弄玄虚-虚位以待-待人接物-物尽其用用兵如神-神差鬼使-使臂使指-指不胜屈-屈指可数-数一数二-二姓之好好高骛远-远走高飞-飞蛾投火-火上弄冰-冰天雪地-地狱变相-相机而动动如脱兔-兔丝燕麦-麦穗两歧-歧路亡羊-羊质虎皮-皮里阳秋-秋荼密网网开一面-面红耳赤-赤子之心-心高气傲-傲然屹立-立功赎罪-罪魁祸首首善之区-区闻陬见-见兔顾犬-犬马之劳-劳燕分飞-飞蛾赴火-火海刀山山高水低-低声下气-气象万千-千疮百孔-孔席墨突-突然袭击-击节叹赏赏一劝百-百年不遇-遇事生风-风雨交加-加人一等-等因奉此-此起彼伏伏地圣人-人欢马叫-叫苦连天-天高听卑-卑礼厚币-币重
坐井观天 天真烂漫 漫不经心 心旷神怡
怡然自得 得心应手 手舞足蹈 蹈常袭故
故作高深 深入浅出 出生入死 死里逃生
生生不息 息交绝游 游手好闲 闲花野草
2瞒天过海 海底捞月 月黑风高 高枕无忧
忧愤成疾 疾风迅雷 雷厉风行 行尸走肉
肉食者鄙 鄙俚浅陋 陋巷箪瓢 瓢泼大雨
雨丝风片 片瓦不存 存心不良 良药苦口
口诛笔伐 伐功矜能 能征惯战 战天斗地
地下修文 文从字顺 顺手牵羊 羊质虎皮
皮里春秋 秋毫无犯 犯上作乱 乱箭攒心
心神不宁 宁缺毋滥 滥竽充数 数九寒天
天灾人祸 祸从天降 降志辱身 身败名裂
裂石穿云 云游四海 海外奇谈 谈虎色变
变本加励 励精图治 治国齐家 家徒四壁
壁垒森严 严辞拒绝 绝无仅有 有心无力
力排众议 议论纷纷 纷至沓来 来去分明
明察秋毫 毫不在意 意在言外 外强中干
干净利落 落落大方 方领矩步 步履维艰
3六神无主 主敬存存 诚心实意 意在笔先
先礼后兵 兵多将广 广阔天地 地瘠民贫
贫病交迫 迫不及待 待时而动 动辄得咎
咎由自取 取长补短 短绠汲深 深恶痛绝
绝处逢生 生杀子夺 夺眶而出 出没无常
常胜将军 军令如山 山穷水尽 尽力而为
为人陷害 害群之马 马革裹尸 尸鸠之平
平白无奇 奇谈怪论 论功行赏 赏罚分明
明目张胆 胆小如鼠 鼠目寸光 光明磊落
落花流水 水到渠成 成千上万 万古长青
青红皂白 白头偕老 老态龙钟 钟鸣鼎食
食无饥饱 饱以终日 日积月累 累世穷年
尽诚竭节→节俭躬行→行间字里→里丑捧心→心比天高→高岸为谷→谷马砺兵→兵败将亡→亡不旋跬→跬步不离→离本依末→末路之难→难得糊涂→涂不拾遗→遗编绝简→简而言之→之死靡二→二八年华→华不再扬→扬长避短→短刀直入→入鲍忘臭→臭不可当→当道撅坑→坑绷拐骗→骗吃混喝→喝西北风→风飑电击→击钵催诗诗肠鼓吹→吹竹调丝→丝恩发怨→怨府祸梯ZjneBloXjR→梯荣阶禄→禄无常家→家半三军→军不血刃→刃没利存→存而不议→议论纷纷→纷不一→一败如水→水波不兴→兴复不浅→浅尝辄止→止暴禁非→非常之谋→谋臣猛将→将寡兵微→微不足道→道边苦李→李代桃僵→僵李代桃→桃红柳绿→绿林大盗→盗铃掩耳→耳顺之年→年高望重→重操旧业→业业矜矜→矜寡孤独→独霸一方→骖并路→路长日暮→暮爨朝舂→舂容大雅→雅量高致→致命遂志→志诚君子→子孙后代→代拆代行→行数墨寻→寻风捕影→影单形只→只谈风月→月闭花羞→羞花闭月→月旦春秋→秋波盈盈→盈科后进→进道若退→退避三舍→舍安就危→危而不持→持鳌封菊→菊老荷枯→枯本竭源→源头活水→水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相比→比比皆然→然糠照薪→薪贵于桂→桂殿兰宫→宫车晚出→出尘之表→表里如一→一败涂地→地不爱宝→宝钗分股→股肱耳目→目不给赏→赏贤使能→能不称官→官卑职小→小本经济→济寒赈贫→贫病交攻→攻城夺地→地丑德齐→齐镳并驱→驱骥捕鼠→鼠臂虮肝→肝肠寸断→断臂燃身→身败名裂→裂地分茅→茅茨不翦→翦草除根→根柢未深→深闭固拒→拒虎进狼→狼狈不堪→堪托死生→生财有道→道不掇遗→遗编坠简→简纲捷端→端本澄源→源源本本→本本分分→分外之物→物阜民丰→丰标不凡→凡百一新→新陈代谢→谢馆秦楼→楼船箫鼓→鼓唇弄舌→舌敝唇枯→枯肠渴肺→肺腑之谈→谈不容口→口碑载道→道不举遗→遗臭千代→代代相传→传道穷经→经邦论道→道不拾遗→遗臭千年→年高有德→德被四方→方寸不乱→乱臣贼子→子为父隐→隐恶扬→美不胜收→收兵回营→营私罔利→利不亏义→义薄云天→天保九如→如臂使指→指不胜数→数奇不偶→偶变投隙→隙大墙坏→坏车杀马→马齿徒长→长材短用→用非所长→长材茂学→学如不及→及瓜而代→代马望北→北窗之友→友风子雨→雨愁烟恨→恨海愁天→天崩地解→解衣衣人→人才济济→济河焚舟→舟车劳顿→顿挫抑扬→扬长而去→去暗投明→明白如画→画饼充饥→饥不遑食→食必方丈→丈二和尚→尚德缓刑→刑措不用→用非所学→学如登山→山崩川竭→竭诚尽节→节俭力行→行伍出身→身不由己→己溺己饥→饥不暇食→食辨劳薪→薪桂米珠→珠璧交辉→辉光日新→新仇旧恨→恨海难填→填海移山→山崩地裂→裂裳裹膝→膝下承欢→欢迸乱跳→跳出圈子→子夏悬鹑→鹑居鷇食→食不充肠→肠慌腹热→热肠古道→道不相谋→谋臣如雨→雨凑云集→集思广益→益国利民→民保于信→信笔涂鸦→鸦巢生凤→凤泊鸾漂→漂漂亮亮→亮亮堂堂→堂而皇之→之死靡他→他山攻错→错过时机→机不旋踵→踵接肩摩→摩顶放踵→踵决肘见→见弹求鹗→鹗心鹂舌→舌敝耳聋→聋者之歌→歌功颂德→德本财末→末如之何→何必当初→初出茅庐→庐山面目→目不给视→视财如命→命舛数奇→奇才异能→能不两工→工愁善病→病病歪歪→歪八竖八→八百孤寒→寒蝉凄切→切齿愤盈→盈满之咎→咎由自取→取长弃短→短绠汲深→深闭固距→距人千里→里出外进→进德修业→业业兢兢→兢兢干干→干脆利索→索尽枯肠→肠回气荡→荡荡默默 →默不作声→声驰千里→里勾外连→连鳌跨鲸→鲸波鳄浪→浪蝶狂蜂→蜂缠蝶恋→恋酒迷花→花不棱登→登木求鱼→鱼帛狐声→声出金石→石城汤池→池鱼笼鸟→鸟得弓藏→藏锋敛锐→锐挫气索→索居离群→群策群力→力倍功半→半半拉拉→拉捭摧藏→藏锋敛颖→颖脱而出→出尘之想→想当然耳→耳边之风→风兵草甲→甲兵在胸→胸喘肤汗→汗不敢出→出陈易新→新愁旧恨→恨穷发极→极恶不赦→赦不妄下→下比有余→余杯冷炙→炙凤烹龙→龙驰虎骤→骤不及防→防蔽耳目→目不苟视→视丹如绿→绿林豪客→客客气气→气充志定→定谋贵决→决不待时→时不久留→留犊淮南→南船北马→马齿徒增→增收节支→支策据梧→梧凤之鸣→鸣凤朝阳→阳阿薤露→露出马脚→脚不点地→地丑力敌→敌不可假→假痴不癫→癫头癫脑→脑满肠肥→肥冬瘦年→年谷不登→登崇俊良→良辰美景→景公求雨→雨打风吹→吹篪乞食→食不充饥→饥不择食→食不充口→口辩户说→说白道黑→黑白分明→明白如话→话不投机→机关算尽→尽辞而死→死搬硬套→套言不陈→陈陈相因→因败为成→成败利钝→钝兵挫锐→锐挫望绝→绝不轻饶→饶舌调唇→唇敝舌腐→腐肠之药→药笼中物→物阜民康→康哉之歌→歌声绕梁→梁木其坏→坏法乱纪→纪纲人论→论长道短→短褐不全→全福远祸→祸不单行→行行蛇蚓→蚓窍蝇鸣→鸣鼓而攻→攻城掠地→地大物博→博采群议→议论风发→发怒穿冠→冠绝当时→时不可逢→逢场竿木→木本之谊→谊不敢辞→辞鄙意拙→拙贝罗香→香车宝马→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败论人→人才难得→得不补失→失道寡助→助边输财→财不露白→白白朱朱→朱陈之好→好吃懒做→做刚做柔
胸有成竹 + 竹报平安 + 安富尊荣 + 荣华富贵 + 贵而贱目 + 目无余子 + 子虚乌有 + 有目共睹 + 睹物思人 + 人中骐骥 + 骥子龙文 + 文质彬彬 + 彬彬有礼 + 礼贤下士 + 士饱马腾+ 腾云驾雾 + 雾里看花 + 花言巧语 + 语重心长 + 长此以往 + 往返徒劳 + 劳而无功 + 功成不居 + 居官守法 + 法外施仁 + 仁浆义粟 + 粟红贯朽 + 朽木死灰 + 灰飞烟灭 + 灭绝人性 + 性命交关 + 关门大吉 + 吉祥止止 + 止于至善 + 善贾而沽 + 沽名钓誉 + 誉不绝口+ 口蜜腹剑 + 剑戟森森 + 森罗万象 + 象箸玉杯 + 杯弓蛇影 + 影影绰绰 + 绰约多姿 + 姿意妄为 + 为人作嫁 + 嫁祸于人 + 人情冷暖 + 暖衣饱食 + 食不果腹 + 腹背之毛 + 毛手毛脚 + 脚踏实地 + 地老天荒 + 荒诞不经 + 经纬万端 + 端倪可察 + 察言观色 + 色若死灰+ 灰头土面 + 面有菜色 +色授魂与 + 与民更始 + 始乱终弃 + 弃瑕录用 + 用舍行藏 + 藏垢纳污 + 污泥浊水 + 水乳交融 + 融会贯通 + 通宵达旦 + 旦种暮成 + 成人之美 + 美人迟暮 + 暮云春树 + 树大招风 + 风中之烛 + 烛照数计 + 计日程功 + 功德无量 + 量才录用+ 用行舍藏 + 藏头露尾 + 尾大不掉 + 掉以轻心 + 心急如焚 + 焚琴煮鹤 + 鹤发童颜 + 颜面扫地 + 地上天官 + 官逼民反 + 反裘负刍 + 刍荛之见 + 见微知著 + 著作等身 + 身强力壮 + 壮志凌云 + 云消雨散 + 散兵游勇 + 勇猛精进 + 进退失据 + 据理力争 + 争长论短+ 短小精悍 + 悍然不顾 + 顾影自怜 + 怜香惜玉 + 玉液琼浆 + 浆酒霍肉 + 肉薄骨并 + 并行不悖 + 悖入悖出 + 出奇制胜 + 胜任愉快 + 快马加鞭 + 鞭辟入里 + 里出外进 + 进寸退尺 + 尺寸可取 + 取巧图便 + 便宜行事 + 事与愿违 + 违心之论 + 论功行赏 + 赏心悦目+ 目光如豆 + 豆蔻年华 + 华而不实 + 实事求是 + 是古非今 + 今愁古恨 + 恨之入骨 + 骨腾肉飞 + 飞沿走壁 + 壁垒森严 + 严阵以待 + 待理不理 + 理屈词穷 + 穷原竟委 + 委曲求全 + 全力以赴 + 赴汤蹈火 + 火烧火燎 + 燎原烈火 + 火烧眉毛 + 毛羽零落 + 落井下石+ 石破天惊 + 惊惶失措 + 措置裕如 + 如运诸掌 + 掌上明珠 + 珠沉玉碎 + 碎琼乱玉 + 玉碎珠沉 + 沉滓泛起 + 起早贪黑 + 黑更半夜 + 夜雨对床 + 床头金尽 + 尽态极妍 + 妍姿艳质 + 质疑问难 + 难以为继 + 继往开来 + 来龙去脉 + 脉脉含情 + 情见势屈 + 屈打成招+ 招摇过市 + 市井之徒 + 徒劳往返 + 返老还童 + 童牛角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顾之忧 + 忧国奉公 + 公子王孙 + 孙康映雪 + 雪上加霜 + 霜露之病 + 病病歪歪 + 歪打正着 + 着手成春 + 春蚓秋蛇 + 蛇口蜂针 + 针锋相对 + 对薄公堂 + 堂堂正正 + 正中下怀+ 怀璧其罪 + 罪大恶极 + 极天际地 + 地丑德齐 + 齐心协力 + 力不胜任 + 任重道远 + 远见卓识 + 识文断字 + 字斟句酌 + 酌盈剂虚 + 虚舟飘瓦 + 瓦釜雷鸣 + 鸣锣开道 + 道不拾遗 + 遗大投艰 + 艰苦朴素 + 素丝羔羊 + 羊肠小道 + 道听途说 + 说长道短 + 短兵相接+ 接踵而至 + 至死不变 + 变本加厉 + 厉行节约 + 约定俗成 + 成仁取义 + 义形于色 + 色色俱全 + 全军覆灭 + 灭此朝食 + 食日万钱 + 钱可通神 + 神施鬼设 + 设身处地 + 地平天成 + 成年累月 + 月白风清 + 清净无为 + 为期不远 + 远交近攻 + 攻其无备 + 备多力分+ 分寸之末 + 末学肤受 + 受宠若惊 + 惊涛骇浪 + 浪子回头 + 头疼脑热 + 热火朝天 + 天高地厚 + 厚貌深情 + 情同骨肉 + 肉眼惠眉 + 眉来眼去 + 去伪存真 + 真脏实犯 + 犯上作乱 + 乱头粗服 + 服低做小 + 小试锋芒 + 芒刺在背 + 背井离乡 + 乡壁虚造 + 造化小儿+ 儿女情长 + 长歌当哭 + 哭天抹泪 + 泪干肠断 + 断鹤续凫 + 凫趋雀跃 + 跃然纸上 + 上树拔梯 + 梯山航海 + 海枯石烂 + 烂若披锦 + 锦绣前程 + 程门立雪 + 雪虐风饕 + 饕餮之徒 + 徒劳无功 + 功败垂成 + 成千上万 + 万象森罗 + 罗雀掘鼠 + 鼠窃狗盗 + 盗憎主人+ 人莫予毒 + 毒手尊前 + 前因后果 + 果于自信 + 信赏必罚 + 罚不当罪 + 罪恶昭彰 + 彰善瘅恶 + 恶贯满盈 + 盈科后进 + 进退两难 + 难分难解 + 解甲归田 + 田月桑时 + 时和年丰 + 丰取刻与 + 与世偃仰 + 仰人鼻息 + 息息相通 + 通权达变 + 变化无穷 + 穷途末路+ 路不拾遗 + 遗臭万年 + 年深日久 + 久悬不决 + 决一死战 + 战天斗地 + 地利人和 + 和而不唱 + 唱筹量沙 + 沙里淘金 + 金屋藏娇 + 娇生惯养 + 养精畜锐 + 锐不可当 + 当头棒喝 + 喝西北风 + 风雨同舟 + 舟中敌国 + 国色天香 + 香火因缘 + 缘木求鱼 + 鱼龙混杂+ 杂七杂八 + 八拜之交 + 交头接耳 + 耳鬓斯磨 + 磨砖成镜 + 镜花水月 + 月旦春秋 + 秋高气爽 + 爽然若失 + 失惊打怪 + 怪诞不经 + 经久不息 + 息事宁人 + 人言啧啧 + 啧有烦言 + 言必有中 + 中庸之道 + 道路以目 + 目瞪口呆 + 呆头呆脑 + 脑满肠肥 + 肥马轻裘+ 裘弊金尽 + 尽力而为 + 为富不仁 + 仁至义尽 + 尽心竭力 + 力透纸背 + 背道而驰 + 驰名中外 + 外合里差 + 差强人意 + 意在言外 + 外圆内方 + 方底圆盖 + 盖世无双 + 双管齐下 + 下车伊始 + 始终如一 + 一蹶不振 + 振臂一呼 + 呼风唤雨 + 雨沐风餐 + 餐风露宿+ 宿弊一清 + 清心寡欲 + 欲取姑予 + 予取予求 + 求神问卜 + 卜昼卜夜 + 夜不闭户 + 户枢不蠹 + 蠹众木折 + 折槁振落 + 落落大方 + 方寸已乱 + 乱琼碎玉 + 玉洁冰清 + 清风明月 + 月盈则食 + 食言而肥 + 肥遁鸣高 + 高朋满座 + 座无虚席 + 席卷天下 + 下不为例+ 例直禁简 + 简明扼要 + 要价还价 + 价值连城 + 城狐社鼠 + 鼠腹鸡肠 + 肠肥脑满 + 满腔热枕 + 枕石漱流 + 流离转徙 + 徙宅忘妻 + 妻儿老小 + 小本经营 + 营私舞弊 + 弊绝风清 + 清尘浊水 + 水磨工夫 + 夫唱妇随 + 随才器使 + 使贪使愚 + 愚昧无知 + 知书达礼+ 礼尚往来 + 来者不拒 + 拒谏饰非 + 非异人任 + 任人唯亲 + 亲密无间 + 间不容发 + 发指眦裂 + 裂土分茅 + 茅塞顿开 + 开路先锋 + 锋芒所向 + 向隅而泣 + 泣下如雨 + 雨丝风片 + 片言折狱 + 狱货非宝 + 宝山空回 + 回光返照 + 照本宣科 + 科班出身 + 身价百倍+ 倍日并行 + 行动坐卧 + 卧薪尝胆 + 胆破心寒 + 寒木春华 + 华不再扬 + 扬长而去 + 去粗取精 + 精诚团结 + 结党营私 + 私心杂念 + 念兹在兹 + 兹事体大 + 大势所趋 + 趋炎附势 + 势不两立 + 立此存照 + 照猫画虎 + 虎背熊腰 + 腰缠万贯 + 贯朽粟陈 + 陈词滥调+ 调嘴学舌 + 舌剑唇枪 + 枪林弹雨 + 雨过天青 + 青出于蓝 + 蓝田生玉 + 玉卮无当 + 当场出彩 + 彩凤随鸦 + 鸦雀无闻 + 闻风而起 + 起死回生 + 生拉硬扯 + 扯篷拉纤 + 纤芥之疾 + 疾风迅雷 + 雷打不动 + 动辄得咎 + 咎由自取 + 取辖投井 + 井井有条 + 条三窝四+ 四衢八街 + 街头巷尾 + 尾生之信 + 信口开河 + 河山带砺 + 砺山带河 + 河清难俟 + 俟河之清 + 清汤寡水 + 水滴石穿 + 穿云裂石 + 石沉大海 + 海立云垂 + 垂涎欲滴 + 滴水成冰 + 冰清玉洁 + 洁身自好 + 好肉剜疮 + 疮痍满目 + 目不识丁 + 丁公凿井 + 井中视星+ 星旗电戟 + 戟指怒目 + 目指气使 + 使羊将狼 + 狼心狗肺 + 肺石风清 + 清夜扪心 + 心织笔耕 + 耕当问奴 + 奴颜婢膝 + 膝痒搔背 + 背信弃义 + 义无反顾 + 顾全大局 + 局促不安 + 安步当车 + 车载斗量 + 量才而为 + 为渊驱鱼 + 鱼游釜中 + 中馈犹虚 + 虚有其表+ 表里如一 + 一呼百诺 + 诺诺连声
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安富尊荣-荣华富贵-贵而贱目-目无余子-子虚乌有有目共睹-睹物思人-人中骐骥-骥子龙文-文质彬彬-彬彬有礼-礼贤下士-士饱马腾-腾云驾雾-雾里看花-花言巧语-语重心长-长此以往-往返徒劳劳而无功-功成不居-居官守法-法外施仁-仁浆义粟-粟红贯朽-朽木死灰灰飞烟灭-灭绝人性-性命交关-关门大吉-吉祥止止-止于至善-善贾而沽沽名钓誉-誉不绝口-口蜜腹剑-剑戟森森-森罗万象-象箸玉杯-杯弓蛇影影影绰绰-绰约多姿-姿意妄为-为人作嫁-嫁祸于人-人情冷暖-暖衣饱食食不果腹-腹背之毛-毛手毛脚-脚踏实地-地老天荒-荒诞不经-经纬万端端倪可察-察言观色-色若死灰-灰头土面-面有菜色-色授魂与-与民更始始乱终弃-弃瑕录用-用舍行藏-藏垢纳污-污泥浊水-水乳交融-融会贯通通宵达旦-旦种暮成-成人之美-美人迟暮-暮云春树-树大招风-风中之烛烛照数计-计日程功-功德无量-量才录用-用行舍藏-藏头露尾-尾大不掉掉以轻心-心急如焚-焚琴煮鹤-鹤发童颜-颜面扫地-地上天官-官逼民反反裘负刍-刍荛之见-见微知著-著作等身-身强力壮-壮志凌云-云消雨散散兵游勇-勇猛精进-进退失据-据理力争-争长论短-短小精悍-悍然不顾顾影自怜-怜香惜玉-玉液琼浆-浆酒霍肉-肉薄骨并-并行不悖-悖入悖出出奇制胜-胜任愉快-快马加鞭-鞭辟入里-里出外进-进寸退尺-尺寸可取取巧图便-便宜行事-事与愿违-违心之论-论功行赏-赏心悦目-目光如豆豆蔻年华-华而不实-实事求是-是古非今-今愁古恨-恨之入骨-骨腾肉飞飞沿走壁-壁垒森严-严阵以待-待理不理-理屈词穷-穷原竟委-委曲求全全力以赴-赴汤蹈火-火烧火燎-燎原烈火-火烧眉毛-毛羽零落-落井下石石破天惊-惊惶失措-措置裕如-如运诸掌-掌上明珠-珠沉玉碎-碎琼乱玉玉碎珠沉-沉滓泛起-起早贪黑-黑更半夜-夜雨对床-床头金尽-尽态极妍妍姿艳质-质疑问难-难以为继-继往开来-来龙去脉-脉脉含情-情见势屈屈打成招-招摇过市-市井之徒-徒劳往返-返老还童-童牛角马-马首是瞻瞻前顾后-后顾之忧-忧国奉公-公子王孙-孙康映雪-雪上加霜-霜露之病-病病歪歪-歪打正着-着手成春-春蚓秋蛇-蛇口蜂针-针锋相对-对薄公堂堂堂正正-正中下怀-怀璧其罪-罪大恶极-极天际地-地丑德齐-齐心协力力不胜任-任重道远-远见卓识-识文断字-字斟句酌-酌盈剂虚-虚舟飘瓦瓦釜雷鸣-鸣锣开道-道不拾遗-遗大投艰-艰苦朴素-素丝羔羊-羊肠小道-道听途说-说长道短-短兵相接-接踵而至-至死不变-变本加厉-厉行节约约定俗成-成仁取义-义形于色-色色俱全-全军覆灭-灭此朝食-食日万钱钱可通神-神施鬼设-设身处地-地平天成-成年累月-月白风清-清净无为为期不远-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备多力分-分寸之末-末学肤受-受宠若惊惊涛骇浪-浪子回头-头疼脑热-热火朝天-天高地厚-厚貌深情-情同骨肉肉眼惠眉-眉来眼去-去伪存真-真脏实犯-犯上作乱乱头粗服-服低做小小试锋芒-芒刺在背-背井离乡-乡壁虚造-造化小儿儿女情长-长歌当哭哭天抹泪-泪干肠断-断鹤续凫-凫趋雀跃-跃然纸上-上树拔梯-梯山航海海枯石烂-烂若披锦-锦绣前程-程门立雪-雪虐风饕-饕餮之徒-徒劳无功功败垂成-成千上万-万象森罗-罗雀掘鼠-鼠窃狗盗-盗憎主人-人莫予毒毒手尊前-前因后果-果于自信-信赏必罚-罚不当罪-罪恶昭彰-彰善瘅恶恶贯满盈-盈科后进-进退两难-难分难解-解甲归田-田月桑时-时和年丰丰取刻与-与世偃仰-仰人鼻息-息息相通-通权达变-变化无穷-穷途末路-路不拾遗-遗臭万年-年深日久-久悬不决-决一死战-战天斗地-地利人和和而不唱-唱筹量沙-沙里淘金-金屋藏娇-娇生惯养-养精畜锐-锐不可当当头棒喝-喝西北风-风雨同舟-舟中敌国-国色天香-香火因缘-缘木求鱼鱼龙混杂-杂七杂八-八拜之交-交头接耳-耳鬓斯磨-磨砖成镜-镜花水月月旦春秋-秋高气爽-爽然若失-失惊打怪-怪诞不经-经久不息-息事宁人人言啧啧-啧有烦言-言必有中-中庸之道-道路以目-目瞪口呆-呆头呆脑脑满肠肥-肥马轻裘-裘弊金尽-尽力而为-为富不仁-仁至义尽-尽心竭力力透纸背-背道而驰-驰名中外-外合里差-差强人意-意在言外-外圆内方方底圆盖-盖世无双-双管齐下-下车伊始-始终如一-一蹶不振-振臂一呼呼风唤雨-雨沐风餐-餐风露宿-宿弊一清-清心寡欲-欲取姑予-予取予求求神问卜卜昼卜夜-夜不闭户-户枢不蠹-蠹众木折-折槁振落-落落大方方寸已乱-乱琼碎玉-玉洁冰清-清风明月-月盈则食-食言而肥-肥遁鸣高高朋满座-座无虚席-席卷天下-下不为例-例直禁简-简明扼要-要价还价价值连城-城狐社鼠-鼠腹鸡肠-肠肥脑满-满腔热枕-枕石漱流-流离转徙徙宅忘妻-妻儿老小-小本经营-营私舞弊-弊绝风清-清尘浊水-水磨工夫夫唱妇随-随才器使-使贪使愚-愚昧无知-知书达礼-礼尚往来-来者不拒拒谏饰非-非异人任-任人唯亲-亲密无间-间不容发-发指眦裂-裂土分茅茅塞顿开-开路先锋-锋芒所向-向隅而泣-泣下如雨-雨丝风片-片言折狱狱货非宝-宝山空回-回光返照-照本宣科-科班出身-身价百倍-倍日并行行动坐卧-卧薪尝胆-胆破心寒-寒木春华-华不再扬-扬长而去-去粗取精精诚团结-结党营私-私心杂念-念兹在兹-兹事体大-大势所趋-趋炎附势势不两立-立此存照-照猫画虎-虎背熊腰-腰缠万贯-贯朽粟陈-陈词滥调调嘴学舌-舌剑唇枪-枪林弹雨-雨过天青-青出于蓝-蓝田生玉-玉卮无当当场出彩-彩凤随鸦-鸦雀无闻-闻风而起-起死回生-生拉硬扯-扯篷拉纤纤芥之疾-疾风迅雷-雷打不动-动辄得咎-咎由自取-取辖投井-井井有条条三窝四-四衢八街-街头巷尾-尾生之信-信口开河-河山带砺-砺山带河河清难俟-俟河之清-清汤寡水-水滴石穿-穿云裂石-石沉大海-海立云垂垂涎欲滴-滴水成冰-冰清玉洁-洁身自好-好肉剜疮-疮痍满目-目不识丁丁公凿井-井中视星-星旗电戟-戟指怒目-目指气使-使羊将狼-狼心狗肺肺石风清-清夜扪心-心织笔耕-耕当问奴-奴颜婢膝-膝痒搔背-背信弃义义无反顾-顾全大局-局促不安-安步当车-车载斗量-量才而为-为渊驱鱼鱼游釜中-中馈犹虚-虚有其表-表里如一-一呼百诺-诺诺连声-声罪致讨讨价还价-价增一顾-顾盼自雄-雄心壮志-志美行厉-厉兵秣马-马工枚速速战速决-决一雌雄-雄才大略-略见一斑-斑驳陆离-离弦走板-板上钉钉钉嘴铁舌-舌桥不下-下马看花-花样翻新-新陈代谢-谢天谢地-地久天长长枕大被-被山带河-河落海干-干柴烈火-火上浇油-油腔滑调-调兵遣将将伯之助-助人为乐-乐而不淫-淫词艳曲-曲终奏雅-雅俗共赏-赏罚分明-明刑不戮-戮力同心-心心相印-印累绶若-若有所失-失张失智-智圆行方方枘圆凿-凿凿有据-据为己有-有眼无珠-珠光宝气-气味相投-投鼠忌器器宇轩昂-昂首阔步-步履维艰-艰苦卓绝-绝少分甘-甘雨随车-车水马龙龙飞凤舞-舞衫歌扇-扇枕温被-被发缨冠-冠冕堂皇-皇天后土-土阶茅屋屋乌之爱-爱莫能助-助我张目-目挑心招-招风惹草-草率收兵-兵不雪刃刃迎缕解-解衣推食-食古不化-化零为整-整装待发-发凡起例-例行公事事必躬亲-亲如骨肉-肉跳心惊-惊弓之鸟-鸟枪换炮-炮凤烹龙-龙蛇飞动动人心弦-弦外之音-音容笑貌-貌合心离-离心离德-德高望重-重蹈覆辙辙乱旗靡-靡靡之音-音容宛在-在所难免-免开尊口-口耳之学-学而不厌厌难折冲-冲口而出-出谷迁乔-乔龙画虎-虎踞龙盘-盘马弯弓-弓折刀尽-尽善尽美-美意延年-年高望重-重温旧梦-梦寐以求-求全之毁-毁家纾难难言之隐-隐恶扬善-善始善终-终南捷径-径情直行-行成于思-思潮起伏伏低做小-小恩小惠-惠而不费-费尽心机-机关算尽-尽忠报国-国士无双双宿双飞-飞灾横祸-祸从天降-降格以求-求同存异-异名同实-实至名归归真反璞-璞玉浑金-金玉锦绣-绣花枕头-头没杯案-案牍劳形-形单影只只字不提-提心吊胆-胆大心细-细枝末节-节用裕民-民脂民膏-膏唇试舌舌锋如火-火伞高张-张冠李戴-戴月披星-星移斗转-转祸为福-福至心灵灵丹圣药-药笼中物-物以类聚-聚蚊成雷-雷厉风行-行将就木-木本水源源源不断-断烂朝报-报冰公事-事预则立-立身处世-世外桃源-源源不绝绝甘分少-少不经事-事不师古-古今中外-外强中干-干城之将-将机就机机杼一家-家常便饭-饭糗茹草-草木皆兵-兵连祸结-结结巴巴-巴三览四四面楚歌-歌功颂德-德厚流光-光阴似箭-箭在弦上-上好下甚-甚嚣尘上上下交困-困知勉行-行若无事-事倍功半-半夜三更-更仆难数-数见不鲜鲜车怒马-马革裹尸-尸居余气-气冲牛斗-斗筲之器-器小易盈-盈盈一水水陆杂陈-陈规陋习-习焉不察-察察为明-明知故问-问道于盲-盲人摸象象齿焚身-身不由主-主客颠倒-倒凤颠鸾-鸾翔凤集-集苑集枯-枯木逢春春山如笑-笑里藏刀-刀山火海-海外奇谈-谈笑封侯-侯门如海-海阔天空空室清野-野草闲花-花颜月貌-貌合神离-离乡背井-井蛙之见-见仁见智智勇双全-全受全归-归马放牛-牛骥同皂-皂白不分-分香卖履-履舄交错错彩镂金-金城汤池-池鱼之殃-殃及池鱼-鱼烂而亡-亡羊补牢-牢不可破破颜微笑-笑逐颜开-开宗明义-义薄云天-天南地北-北辕适楚-楚囚对泣泣不成声-声嘶力竭-竭泽而渔-渔人之利-利令智昏-昏天黑地-地大物博博闻强识-识途老马-马到成功-功德圆满-满腹狐疑-疑神疑鬼-鬼使神差差三错四-四时八节-节衣缩食-食而不化-化整为零-零打碎敲-敲冰求火火树银花-花好月圆-圆颅方趾-趾高气扬-扬汤止沸-沸沸扬扬-扬幡招魂魂不附体-体无完肤-肤皮潦草-草长莺飞-飞鹰走狗-狗吠非主-主情造意意马心猿-猿猴取月-月露风云-云蒸霞蔚-蔚为大观-观眉说眼-眼馋肚饱饱食暖衣-衣架饭囊-囊空如洗-洗耳恭听-听而不闻-闻鸡起舞-舞文弄墨墨子泣丝-丝恩发怨-怨气冲天-天罗地网-网开三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可心如意-意气扬扬-扬眉吐气-气涌如山-山南海北-北叟失马-马仰人翻翻然改图-图穷匕见-见多识广-广开言路-路柳墙花-花遮柳隐-隐姓埋名名垂后世-世风日下-下车泣罪-罪孽深重-重于泰山-山盟海誓-誓死不二二心两意-意气相投-投机取巧-巧取豪夺-夺其谈经-经年累月-月下花前前思后想-想入非非-非亲非故-故弄玄虚-虚位以待-待人接物-物尽其用用兵如神-神差鬼使-使臂使指-指不胜屈-屈指可数-数一数二-二姓之好好高骛远-远走高飞-飞蛾投火-火上弄冰-冰天雪地-地狱变相-相机而动动如脱兔-兔丝燕麦-麦穗两歧-歧路亡羊-羊质虎皮-皮里阳秋-秋荼密网网开一面-面红耳赤-赤子之心-心高气傲-傲然屹立-立功赎罪-罪魁祸首首善之区-区闻陬见-见兔顾犬-犬马之劳-劳燕分飞-飞蛾赴火-火海刀山山高水低-低声下气-气象万千-千疮百孔-孔席墨突-突然袭击-击节叹赏赏一劝百-百年不遇-遇事生风-风雨交加-加人一等-等因奉此-此起彼伏伏地圣人-人欢马叫-叫苦连天-天高听卑-卑礼厚币-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