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洪波涌起的上一句是什么
出自东汉诗人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从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曹操的《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后面一句是什么?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的诗为什么最后一句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如(观沧海)和(龟虽寿)
诗史背景
两汉诗歌以乐府记录为主,整体来说,五言、七言、杂言在秦末楚邦的兴起后,进入一个漫长和繁杂的时代。
这个时期政治上以经学为主导,bKfDSqd西汉独尊董仲舒的汉儒学,东汉由于刘秀的榜样作用,皇帝们都执掌儒家领袖之职,逐渐形成了一个初具雏形的政教合一的强大王朝。
为什么说初具雏形呢?因为虽然皇帝都是儒家领袖,儒家也大力发展谶纬学,试图将儒家宗教化、神圣化,但这是与先秦儒家“子不语怪力乱神”相矛盾的。
儒家是入世之学,对迷信那一套一直是敬而远之——也正是这一根本特征防止了儒学流入迷信,在后期取佛道精神进化出理学、心学,成为哲学门派。
谶纬学在隋朝被官方禁止。
而在西汉和东汉之间的王莽篡汉,虽然最终被钉在儒家的耻辱柱上一万年,不过那只是精神层面上的努力遮掩,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实际上是人心已经活动——连王莽这样的大儒都可以不再信守君臣制约,经学那一套怎么还管得住升斗小民?
虽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反秦义军陈胜喊出来的,但是对天子的质疑,“皇帝轮流做”这种“痴心妄想”的叛逆种子,从这个时候已然发端。
到了东汉末年,皇家势弱,终于人心不古,经学崩溃,天下大乱。
诗歌在曹魏时代,也随着个人思想能力的提升,各路思潮流派的涌入,九州横行的眼界开阔,变得分外夺目。
当时文化还掌握在贵族手中,天下之事就是他们的目标,所以汉魏时代的诗风既光彩耀人,又极具社会责任感——后人称之为“汉魏风骨”,实在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当时的“三曹七子”,独领文坛风骚。第一位就是被《三国演义》贬低的大奸雄曹操曹孟德。
了解完诗歌文化的大时代背景,我们来看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观沧海》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古诗,但它其实只是曹操的乐府旧题《步出夏门行》的一部分。
这组诗共分五部分,首先是序曲“艳”,正文分四章。第一章《观沧海》;第二章《冬十月》;第三章《土不同》;第四章《龟虽寿》。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步出夏门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曹操这一篇,《宋书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夏门(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毫无关系,只是借古题乐曲创作新内容罢了。
汉代中央机构管理音乐的称为乐府。乐府将音乐做了很多整理,题目不是内容,而是音乐的名字。《步出夏门行》就是指一种音乐的旋律。在整理这组乐曲的时候,可能这个音乐的第一首歌的内容与“夏门步出”有关,就取了这个名字。
《将进酒》也一样是个乐府旧题。这种曲调填词,不管填的内容与酒有没有关系,只要填的这个调,就叫《将进酒》。
想到了什么?这不就是后来的词牌吗?
如果清楚诗词发展史就会知道,这其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古人的创作冲动和创作途径在这两千年中并没有什么不同,发展变化了的是世界观的拓宽,修搜趣网辞手法的变化,以及各类规则的细分。
但是总的来说,诗词同源这个说法,是绝对正确的。
内容赏析
乐府古题基本上都是四言诗,《观沧海》也是,我们bKfDSqd来具体看内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面向东。临,面临,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有登上的意思,如“君临天下”。所以这里是登上碣石。碣石山在河北昌黎。曹操经过这里,登上碣石山看海。以,以便,用来。 沧,苍茫的颜色,青色,黑乎乎,青绿色——这里就是指渤海湾。
我来到这里,面向东方,登上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首句总领全诗,下面写的就都是“观”到的。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何,多么的。澹澹,就是水波摇动的样子。何澹澹,就是多么的浩瀚、沉稳。竦就是高高的,峙就是立起来,挺立。对峙,对立。
海水是多么的浩浩荡荡,山岛是高高地挺立在海中。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前面是观远景,看完之后,视线内移,开始写近景,身边的碣石山上树木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写完身边,回头又看海。什么是观赏?就是来回、反复地看。洪,是大,波,是波澜。萧瑟就是指秋风特色,带点冷的落叶之风。
秋风吹得树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给人凄凉、悲凉的感觉。海里巨大的波浪开始涌动。
上句写山上秋风萧瑟,下句写海中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写完景色,诗人开始进入想象。太阳和月亮,好像从海里面出来一样。说明海面开阔,波浪浩荡。遥远、开阔的感觉。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汉,指银河,也称云汉 、银汉、天汉,也泛指浩瀚星空或宇宙。“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经大雅荡之什云汉》。
明亮且繁多,就是灿烂。换个字重唱一遍,若出其中(里)。所有的星星,就称为“星汉”。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指银河。
经天的日月,似乎是从海中升起;横贯长空的银河(星汉),又降落于海中。
实际上就是日月之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因为是诗,就重复“若出其中(里)”凑成四句咏唱,在格式上符合乐府诗的特征——其实也很像早期《诗经》的吟唱方式——再说白话一点,就类似于今天的歌词在填写时的为了乐曲节奏而故意拆分重复。
前面都是看到的景色,后面是带有一定的想象,但都是“观”的描写。
诗的内容其实到这里就完了。但是作为组歌,每一组的最后一句都是这八个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就是高兴,甚,就是到了一定程度。至,顶点。
我高兴到头了,怎么办呢?就用唱歌来表达一下我内心的志向、我的心情。
最后一句其实就是衬词。我们去看《步出夏门行》的四章结尾,都有这样一句,以示完结和回环。
横扫六合之志
曹操为什么会写这么一组诗呢?他这一组诗表达了什么样的心境?
《观沧海》这个短诗在文学史上非常有意义,在历史上也有其特定标锚性。
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解决了称霸中原最大的威胁袁绍。袁绍儿子袁尚、袁熙跑到东三省的乌桓。谋士郭嘉出了个奇谋,退兵一段距离驻扎,不进也不退。果然二袁与乌桓很快反目,曹操抓住机会一举灭掉了乌桓,统一了整个北方。
曹操自此实力大增,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才敢南下发动歼灭吴国的赤壁之战。
而这组诗就写在他统一北方后,胜利班师,路过昌黎的时候。
这时候的曹丞相,四个字可以概括他的心态——志得意满。
志得意满,并且对未搜趣网来充满希望。雄心壮志,统一天下的感觉被激发出来了。整首诗场面宏大,隐隐有帝王之气。所观皆是波澜壮阔的景象,所想都是龙吞日月,星汉入图的未来搜趣网。
这正是他胜利后的信心,也是对前途踌躇满志的心情。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志向何其雄伟。全宇宙都在他的眼皮下面,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整首诗表现的是他这种志得意满,天下唾手可得的心情。
山水诗艺术开端
通过赏析,我们都能读出曹操的雄心,但是他在这组诗中,是否有一句说自己志得意满,心怀天下、踌躇满志、充满希望吗?
并没有。
除了在最后的衬词“幸甚至哉”表达了自己的开心外,我们根本看不到一个他表达自己情绪的词。
但是我们能从整个诗里面能感觉到诗人心情和气魄,这是典型的纯以景物来写心情,“以景写情”后来成为诗歌的一个主要手法,尤其是到了唐代。
这种含蓄的表达就是中国古诗词高手的水平。从东汉末年开始,诗词逐渐离开了原本直白浅显的情意表达。
虽然我们今天都称赞《诗经》经典,是万诗之源,但是早期古人的写作手法是天然的,没有机心的。真正的文辞修饰是从三曹中的子建开始,并迅速在文人中风行,成为魏晋南北朝的重要诗文表达方式,一直影响到唐诗、宋词。
不过曹操的这种形式老套的乐府旧题,也已经开始展示出最新(当时)的寓情于景,以景写情的高超手法。
这也是我们写诗所需要重点学习的。打油诗虽好懂,但毕竟上不得台面。
真正的文学创作,诗词创作——其实就是不好好说话。
我们要表达自己的开心,也不能直接写我好高兴,要学会如何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写法的高超之处,就是这首诗的艺术性所在。
曹操是纯写景,后面的想象其实也是写景,但读了之后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心情,并被他感染。
中国的山水诗一般认为《观沧海》是鼻祖。
《诗经》里面也有一些描写景物的,但都是一些现实环境的描写,没有象这种单纯只写景,字里行间却渗透出一种心情的写法。
山水诗的定义正在这里——不是写山水就是山水诗,而是借助写山水表达情绪、志向才是山水诗。
所以这首诗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文学史、诗词史上的地位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