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已人非是什么意思?
原句应为:物是人非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出自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后世引用中以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最为著名。近义词:时过境迁。
出处
物是人非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译文:时节相同,而情境已不同于以往,物还在而人已非过去的人了,我的忧愁如何化解!
【物是人非】新解
1、物质是固定的,人是会改变的;
2、缘乃天生,份是人为;
3、命是天生的,运是可以改变的;
4、一成不变的是“情”,时刻变化的是“感”。认识“情”和“感”的区别,也就明白了爱情的真谛;
5、静态的是“物”,动态的是“人”。在变化中认识物,在静止中观察人。换一种心态,我们会www.souquanme.com豁然开朗:原来“物是人非”是这般令人愉悦!
6、不会变化的是环境,会变化的永远是人,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当你转身,突然发现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变,只是自己变了,物是人非。
扩展资料
近义词:时过境迁
时过境迁 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shí guò jìng qiān,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出自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106回:“凡我国民,应尽吾雪耻这天职,并望勿为五分钟之热度,时过境迁,又复忘怀,则吾国真不救矣。www.souquanme.com”
成语出处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106回:“凡我国民,应尽吾雪耻这天职,并望勿为五分钟之热度,时过境迁,又复忘怀,则吾国真不救矣。”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到现在时过境迁;这部书自然没甚用处……”
孙犁《秀露集石子》:“时过境迁,色衰爱驰,我对它们也失去了兴趣。”
聂绀弩 《鲁迅--思想革命与民族革命的倡导者》:“别的革命者的思想,往往局限于一定的时期,一定的境界,时过境迁,就褪色,退婴,乃至消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是人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过境迁
物已人非是什么意思
物非人非可以理解为:人和环境均已有了较大的变化,物不是从前的景物了,人再回头看也没有从前的心境了,让人很是感叹!
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非人非,我劳如何!”后世引用中以李清照“物非人非事事休”一句最为著名。
白话译文:季节相同,但时间已不是那个时间了。多用于表达时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东西不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我做这么多又有什么用呢!
一、物拼音:wù,注音:ㄨ,简体部首:牜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8画
繁体部首:牛部,五笔86:TRQwww.souquanme.comR,五笔98:CQRT,仓颉:HQPHH,郑码:MBRO
四角:27520,结构:左右,电码:3670,区位:4679,统一码:7269
笔顺:ノ一丨一ノフノノ
二、非拼音:fēi,注音:ㄈㄟ,部首:非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8画,五笔86:DJDD
五笔98:HDHD,仓颉:LMSY,郑码:KC,四角:11111,结构:单一,电码:7236
区位:2339,叠字:二叠字,统一码:975E,笔顺: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三、人拼音:fēi,注音:ㄈㄟ,部首:非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8画,五笔86:DJDD
五笔98:HDHD,仓颉:LMSY,郑码:KC,四角:11111,结构:单一,电码:7236
区位:2339,叠字:二叠字,统一码:975E,笔顺: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扩展资料《与朝歌令吴质书》的原文:
五月二十八日,丕白。季重NotupQCZDs无恙。途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弛骛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元瑜长逝,化为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
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天意和暖,众果具繁。时驾而游,北遵河曲,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今遣骑到邺,故使枉道相过。行矣自爱,丕白。
《与朝歌令吴质书》的翻译:
五月十八日,曹丕禀白:季重安好。路途虽然离得近,但是为官位职责所限,思念的情怀,实在是不可承受。您所在的治所是个偏僻的地方,仍然经常书信问候,更加增加了您的烦劳。
每当想起我们曾经的南皮之游,实在是不可忘记。既有思考六经的精妙之处,又悠闲自得地谈论百家学说,又常常设置弹棋,以六博而终结。
大家高谈阔论,非常开心,听听弹筝发出的哀曲,感觉顺耳。在北场奔驰游猎,在南馆吃喝旅住,将甘瓜放入清泉,在凉水中沉入红色的李子。
白日西沉,继以明月,大家共同乘坐车辇,前往后园游玩,车轮慢慢地滚动,宾客们都不发出声音,夜里凉风习习,笳发出悲声,像轻轻地吟叹,欢乐的情绪之后是哀伤之情,让人悲伤而感怀。我转过头对大家说,这样的哀音难以长久。
先生的追随者也都纷纷表示赞同。今天果然分别后,各在一方。阮璃已经逝去,化为异物,每次想到这事,我们何时又能聚在一起促膝长//www.souquanme.com谈?
如今已经是仲夏五月,暖风吹遍万物,天气暖和,众多的果树都枝繁叶茂。有时驾车出游,向北沿着曲折的河道行驶,跟随的侍者吹笳开路,文学之士乘坐于车后。
时节相同,而情境已不同于以往,物还在而人已非过去的人了,我的忧愁如何化解!今天派遣信使到邺城去,请他绕道从你那经过。请多保重。曹丕禀白。
“物事人非”的后一句是什么?
物是人非,月下疏梅似伊好。
物似人非的下一句是什么?
【成语解释】东西环境依旧,可是人却已变。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怀念故人,感慨万千。
1.正解: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歪解:物是人非,我心依旧~
物是人非下一句是什么
武陵春春晚
宋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
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阕侧重于外形,下阕多偏重于内心。“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这里,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读者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