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清净的出处
出自 《集论》卷一:“何等耳根?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清静色。”
“耳根清净”一词完整出现于《圆觉净》卷上:“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
耳根,“六根搜趣网”之一,指听觉器官及其功能。所说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灵,故佛多以音声作佛事来度化众生。“耳根清净”是“六根清净”的一类。“耳根清净”,便能达到“天耳通”,远近皆闻,能知一切众生的语言。
《楞严经》卷六还指出:“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后文学中常有引用,如《水浒传》第七回:“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阳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
如《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当是打发罗童回去,且得耳根清净。”
钱钟书《围城》第214页:“这全是你不好,听了许多闲话来告诉我,否则我耳根清净,好好的不会跟人计较”(参见“六根清净”条)。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耳根清净还是清静?
都可以,佛家讲清净;道家为清静。
耳根清静指的是图的休闲自在,不想有世间的吵吵闹闹,远离繁琐事情,只想找个安静的DmBoi地方待着。而耳根清净指的是不想理尘世间的繁杂俗事,对于很多家长里短的事情也不爱搭理,不搅和那些是非之事,以求心静自然凉。
“六根清净”指的是哪六根
“六根”及“六根清净”都是佛教哲学中用语。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认识系统。眼根,即视觉系统。耳根,即听觉系统。鼻根,即嗅觉系统。舌根,即味觉系统。身根,即触觉系统。意根,即思维系统。
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根的命名是以主要的器官来命名的。意根就是我们的大脑。所以,大致地而非完全严谨地可以认为佛教里的意根主要指的就是大脑。大脑对由前五根而来的表象进行符号组合与归类,并形成概念及推理。
相对于六根,有六种认识对象,佛教称为“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佛教认为六根对六尘的认识如果不合乎实际,便会产生无明,也即妄想执著,引发烦恼并进而驱使人造作罪业,这就是所谓的“染污”。
如果六根对六尘的认识合乎理性与实际,那么无明就会被斩断,人会从妄想执著中觉悟,从而由烦恼罪业中解脱出来,此时便是所谓的“六根清净”。
耳根清净? 耳根清静?
我这次请假,是想专心干点事,还想让耳根_____一会儿。总觉得和耳根搭配的话清静会比较多吧,可是答案选的是清净,觉得有问题。期待大家的高见!清净:没有事物打扰。有固定搭配“耳根子清净”。
这也是一道公务员考试题。
耳根清净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出自——唐代佛陀多罗《佛祖统记卷三十九》之《圆觉经》卷上。
原文: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
译文:修心得道,得道之后,再不起分别心,什么脏的净的,黑的白的统统消灭。
耳根,“六根”之一,指听觉器官及其功能。所说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灵,故佛多以音声作佛事来度化众生。“耳根清净”是“六根清净”的一类。“耳根清净”,便能达到“天耳通”,远近皆闻,能知一切众生的语言。
耳根清净,源自佛教用语,释义:耳边无事聒噪,指无事打扰。
扩展资料:
六根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这是从心理和生理的功能上来说的。这六根在生理上就是神经官能:眼有视觉功能;耳有听觉功能;鼻子有嗅觉功能;舌有味觉功能;身有感触功能;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我们的心和外界物质环境沟通的根本,所以叫六根。
人无论做善还是作恶,虽然都是心在做主,才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但最终还是因为六根在起作用。人之所以造下诸多恶业,都是因为无始以来的一切业障,造成我们的六根从来都不曾清净,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
身根贪细滑柔嫩、安逸舒服;意根贪喜乐享受,因为有贪,就会有嗔,贪和嗔又会引起无明烦恼,加起来就是佛教说的“贪、嗔、痴”三毒,以至于所造业中恶多善少,永远难以解脱。
怎样才能做到六根清净
“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眼根与色境相对,能生眼识,乃至意根与法境相对,能搜趣网生意识。由能生之义而称之为“根”。《法华经功德品》说,菩萨消除眼等六根无始以来罪垢,以无量功德庄严,使之清净洁白。由此清净功德而六根各发“无碍妙用”。清净眼根“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DmBoi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乃至清净意根“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且得六根互用自在,“于六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觉触、知法”。又《大智度论》卷十一说:“布施时六根清净,善欲心生;善欲心生故,内心清净……得一心故,实智慧生,如是等诸善法悉皆得。”后借用表示内心清净,不受外境干扰。如《水浒传》第四回:“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汝www.souquanme.com剃了,免得争竟。”又有“耳根清净”,形容不受嘈杂声或是非之语的干扰,安静自在。《水浒传》第七回“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元李文蔚《燕青搏鱼》第一折:“我出的这门来,燕顺也离了家中,可也耳根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