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尚志唯美笃学什么意思
崇德,崇尚道德,使德高,即提高,提升道德品质。尚志,高尚其志;崇尚志节。唯美是追求绝对的美,但真正意义上的唯美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唯美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美,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他的兴起是对社会功利哲学、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的反抗。笃学,心无旁鹜,专心致志学习。
通常这四个词都会被学校当做治学校风,以此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关心。
笃学慎思明辨尚行下一句是什么
厚德载物的延伸阅读
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什么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国学大师,他终生勤勉,致思学问,造福祖国的文化学术事//www.souquanme.com业,堪称一代学人楷模。
成语启示
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如果你有天才FxLCJtdCz,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中。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们。即使你身体有残缺,即使你没有过人的天资,即使别人看不起你。但是,只要你自强不息,就能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就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天赋超常而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迟钝的人都会超过那些只有天赋而没有毅力的人。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无论多么美好 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真正的智慧总是与谦虚相连,真正的哲人必然像大海一样宽厚。浅薄的嫉恨和无知的轻蔑都是真正不尊重劳动、不尊重勤劳的表现。人们常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割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一定的命运。 “闻鸡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让我们养成勤劳的习惯,培养勤奋的性格,收割丰收的果实!
大学校训
有人曾用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题,要学生写文章。发现学生虽能从正面理解“自强不息”之意,然对其深厚的意蕴却是不甚了了的。至于“厚德载物”,绝大多数人更是字面意思亦不能了然,对此我觉得非常遗憾。
有人曾说,我国学校校训之最佳者,当推清华大学的校训,因为它表述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粹。“自强不息”,出于《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这就是“天行健”的意思。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厚德载物”,见《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的地势就是厚广,可以承载万物,君子取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
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去努力。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古代不少学者,能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明末顾炎武有诗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他认为“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王夫之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姜斋公行述》说他:“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篡注。”他们所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这种精神由于人们的践履,使我们后人仍时时感受到它那幽杳的理性与璀璨的美。传统文化中富含极有价值的东西是绝无疑义的,对这一点,人们口头上似也都能道,然我总觉得等闲视之或视而不见者仍滔滔皆是。如此优秀的自家珍藏不知宝爱教人不可思议,读到一条注释尤让我叹息不已。《朱子语类》载朱子语曰:“试思人以眇然之身,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以常人而可以为圣贤……。”某大学出版社出版之《朱子语类选注》注“赞”字为“称颂,赞美”,真是大错特错。这里的“赞”,应解为“助”,人可以助天地之化育,是儒家所乐道的,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常识。注释者的无知令人吃惊。同书又注禅家话头“云在青天水在瓶”云:“要考查行为的结果,考虑到行事的困难。”更是胡说八道。如果敢于注释古书的人如此不学浅陋,对传统文化如此隔膜无知,则前面说到的我的学生们不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出处与意蕴,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人们已疏离到何等程度。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多做好事,善事日积月累就象滴水汇成江河湖海而升华为高尚的品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恪守道德准则的团体就会与时俱进,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虽历尽沧桑却一脉相承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一代代龙的传人上下求索扬善弃恶的必然结果。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都无不劝诫提倡人们从善。从这个角度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追求“善”的历史。所谓“善”就是“好”,“善事”就是遵循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或游戏规则所做的“好事”。
当代价值
“厚德载物”出自《易传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学术界对这句话虽有不同的具体解释,但最终认同的意思却相差不多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载育万物和生长万物。所谓“厚德”即最高尚的道德。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首先是指一切人。“人”与“物”可以联用,称之为“人物”。厚德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也就是说,想要载物必须有厚德。做人首先要强调厚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增加了内涵,具备了崇高的道德和博大精深的学识,践行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才能成为君子,才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亦才能够关心人、爱护人,以正直和与人为善的态度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兼容并蓄。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集孝、悌、忠、义、礼、信、诚等诸多道德于一身,几乎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化身。而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诸种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乐善好施;要有道义感,见义勇为;要有道德操守、讲诚信;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见利思义;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以及热爱祖国、关心他人、勤奋上进、勇于奉献等品质。一个内心缺乏道德精神或道德意志不坚定的人,很容易在物欲横流中随波逐流、腐化堕落。欲立事,先立人。培养良好的道德人格,不仅有益于个体的自我完善,而且有益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厚德载物”有利于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源泉。只有精神的充实和道德的追求,才能体验由内而外的快乐与幸福。儒家推崇的“孔颜乐处”就使人在道德实践中体会真正的充实和富足。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使中国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现实社会中,当传统道德被市场经济冲击时,功利、庸常、//www.souquanme.com浮躁成为一些人的生活写照,物质生活提高之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一种精神追求的乐趣。道德能够让人有尊严地生活,感受到人际和谐和受人尊重的欣慰。“厚德载物”思想能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人欲、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万物。有此修养的人,才会在家庭、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助人为乐、勇担责任。
“厚德载物”的人文特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了有效协调的社会。“厚德载物”作为一种博大的精神素养,它概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要和谐、协调的深刻认识,是播种和谐的种子。“厚德”强调个人内在道德修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它可以使人在喧嚣的尘世搅扰、利益之争和现实矛盾的漩涡中,获得一种内在的超越感和一份心灵的宁静,从而为每个人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奠定心理基础。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如果我们注重自我修养,在人际互动中约束个人行为,减少人际摩擦,化解人际中的紧张与冲突,自然就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当今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对于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总之,“厚德载物”做谦谦君子,虽然有束身寡过、当“老好人”等的时代局限性,但它塑造了中国人博大、宽厚、务实的道德心灵和精神风貌。它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睿智、人生境界和精神气象。当今社会,虽然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观念也随之日益更新,但儒家“厚德载物”思想,对于培养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南大学原校长、湖南省科协主席、中科院何继善院士为长沙县一中70周年校庆题写的“厚德载物 尚志笃学”的石碑,该石碑长度为8.8米,高度2.4 米,厚度55厘米,重量32吨。
天津市41中学校训尚志厚德笃学励达
帮忙写一下对这个校训的感受 600字左右 谢谢 着急尚志——十分尊崇,注重
厚德——取于“厚德载物”,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君子的胜人之处在于以德化人,至德即为至善。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生成才。
笃学——《尚书.说命》提出“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的知行观。《礼记.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方法。我们取“笃学”综合上述“知行观”、“博学”、“笃行”等,意指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践履所学,向着既定的目标和事业奋进不已。
励志——厚德方以励志,是指在他人的激励下树立志向,激发志气。此处用“励志”而非“立志”,是因为“立志”是立下志向,多指个体。而“励志”之说则突显师生之道,“传道授业解惑”也。
天津私立志达中学系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社会有识之士捐资创立的,校址在第十区(今河西区)马场道151号,该址是当时任袁世凯及段祺瑞掌权时期的海军总长、交通总长、教育总长刘冠雄的故居。占地6134平方米,西式砖木结构,主楼及配楼两幢楼,主楼为中楼仿航空母舰,配楼为西楼仿巡洋舰,北楼仿望远镜。主楼3层及地下室,配楼也是3层,红机砖清水墙,部分沙石罩面,挑檐,大瓦顶,菲律宾木料双槽窗子,硬木地板。整所建筑富丽堂皇,装修考究。该楼于1930年归先农公司所有,环境清静无扰,后由私立志达中学租用,租金800元,1936年4月13日,天津市教育局第446号令准予立案,该校1938年购妥校址基地,20世纪40年代末期学校已具规模,有男生教学楼及宿舍楼、女生教学楼及宿舍楼、图书馆、办公室、学生食堂、游艺室等。该校共有房屋90余间,操场2处,该校原设初中部,1937年秋增设男女高一双轨,该校董事长:张淑瑜,常务董事:李洪狱、田大文,董事:董楼岑、谢兰亭、吴清源、张拓拯等;校长,陈存诚,日本明治大学毕业曾任师范学校、中学校长、教育局督学等。
据历史记载由于校长张淑洵、陈存诚等的苦心经营,在任镜涵先生担任教务主任以来,认真教学,训教合一,校风为之一振。学校以“勇朴诚勤,乘时光须日日新”作为校训,以修德健身和学以至用作为学校办学目标,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天津有很高声望。当时,社会上流传这样一句话:“穷志达、富耀华”之说。这也反映出学校办学水平与耀华相媲美。
1949年天津解放前夕学校有学生522人,教职工32人,校长陈存诚。1952年10月改为市立中学,校名为天津市22中学,校长史国显。1955年8月高中部并入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学,高三3个班(分甲、乙、丙班)173人,高二2个班(甲、乙班)100人,教师十余人。历任校长张淑洵、张邮溪、校长陈存诚(1949.1—1953.7)史国显(1951.8—1956.12)刘潮(1964.10—1966.5),杨桂芝等,副校长有高平、张兰玉、刘逸等。1978年校舍由天津理工学院使用,中学撤销,绝大部分教师和全部学生并入天津四十一中。现校址为天津财院分院。
志达学校之所以是一所历史名校是因为他的历史对当今仍有辐射作用,具查证志达校歌歌词中写到:“裕吾知、修吾德、健吾身”;38年校史写到:“初聚一堂,情谊莆治,除埋头攻读外,兼顾课余活动,充满天真活跃之气”;46年训育实施情形:“注重锻炼健体格,陶融公民道德,培养民族文化,充实生活知能,培植科学基础,养成劳动习惯,启发艺术兴趣并使学生练习自治服从纪律,讲究公共卫生等事宜”。这些都说明志达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至今仍具有时代特征。
敬业乐群、技艺精湛是志达学校教师的风范。在校歌中写到:“会翠人文集英才,乐育天真”,体现了志达学校广集英才,以教书育人为乐的教师风貌。例如:著名学者张英伯,曾留学美国,获耶鲁大学科学硕士学位,蜜执安大学木材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是我国著名树木生理学家,是中国树皮结构化学研究的创始人,倡导发展了一门新学科——树木木质部生理学。还有现北大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诗书画》主编、中央文史馆馆员吴小如先生及当代著名学者、当今号称“南有沈伊默北有吴玉如”的书法大师吴玉如先生。著名书法家李鹤年等一批名人都曾在志达学校任教,教师的热心教授,学生的刻苦用功是当年志达学校的特点,当年,市教育局督学视察该校教学时,在听高二教员张悟钧温习化学、初一教员胡梓荣温习算学、任镜涵 高一班讲国文时,教师解说详尽,比喻恰当,学生答问搜趣网正确,博得督学的称赞。该校教师因材施教,该校毕业生著名漫画家萧英华回忆她就是被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发现的绘画天才的,后来成为朋弟的学生。
查证当年学生评语写到:“思想高超、眼光深远、待人永远真诚,处事务求彻底”。“潇洒的精神、善辩的谈锋、稳健的风度,这是我们所认识的他┅”。“强健的体格、豪爽的性格、刚毅的志气,三者足以为君将来成功的因素”。“沉静坚强的个性,埋头苦读的精神,是事业上的 健者┅”。从学生评语中可以看到志达教师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他们以“博大精深”的学识、精湛的教育艺术和“言必信、行必果、志必达、求必真”,的自身人格和道德力量,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救国建国”的栋梁人才。“勇朴诚勤”的校训反映出志达学校的学生构成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忧国国忧民,表现出很强的革命性、斗争性,同情、支持、投身革命活动,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据著名漫画家萧英华先生回忆,当年志达学校的学生中包括一些因不满日本统治而从东北流亡的学生和地下中共党员,萧英华先生就是因不满日本统治从东北逃亡到天津的,所以志达的学生爱国热情高涨,学生有组织的开展地下//www.souquanme.com活动,学生互相掩护上街张贴抗日标语、散发抗日传单等。据当年志达学校训育员邸永生回忆:当时志达学生地下中共党员被国民党发现后由学校掩护逃离了国民党的追捕扑。志达学生开展义教活动,为当时因经济困难不能上学的孩子义务辅导。
志达精神是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敬业奉献的人生追求,志达学校培养了一大批著名学者、艺术家、作家、政治活动家、外交官、企业家等优秀人才,志达学子、地域变化、专业变更、事业发达,但一生中恒定不变的是志达学校留给我的朴素朴实的精神品德,永保不变。例如;著名作家、画家管华,50年代随著名音乐家骥在天津中央音乐学院工作,在天津完成了他的名著《小英雄雨来》,写有《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等名曲,画有国画《兰竹》、《繁枝密叶》等。该校毕业生孙越,毕业后于1949年至台湾,从事话剧演出。1963年从影。在影片《破晓时分》中扮演反派角色。1969年参加拍摄影片《扬子江风云》,同年获第七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是台湾影坛知名的反派演员。1971年主演电视剧《小人物狂想曲》、《真假大亨》、《大追击》等喜剧片中扮演角色。1983年在影片《搭错车》中 退役老兵,获第二十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毕业生王敬立现任德国“东方医学研究院院长” 她将志达精神带向世界,曾经为波兰总理医病,她的医术受到波兰人民的赞扬。毕业生梁宗智曾任中国住加拿大使馆一秘并在联合国工作。志达敬业精神使志达人工作兢兢业业,金文美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中医医院儿科主任曾为救治病人长达70多小时在手术台上坚持工作。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宗绪是我国世界历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不仅研究成果极其丰厚、饮誉中外,而且在理论思维、方法论和导向性上,给我国学者开创性地研究历史起了开风气之先的榜样作用,他的许多精辟论断,至今看来仍是空谷足音。
志达学校作为“历史名校”,其优良的教育传统,优秀的师资队伍和优良校风、学风是宝贵的精神文化的积淀,它将作为一种永久的精神力量,博大的道德力量,强烈的感召力量,历史后动地影响着当今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学(外院二附中)是市级重点中学。学校发轫于1933年创建的“志达”中学,距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光辉历史,是天津市第一所历史名校。学校坐落在天津市充满外国文化风情的马场道上。
近八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遵循“尚志、厚德、笃学、砺达”的校训,以“育人为本、育德为首、均衡发展、健康个性”为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敬业、竟职、镜己、竞上”的教风和“思明、思问、思恭、思义”的学风,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