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前一句(“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这句话是出自哪里 有什么道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哪里?出自《荀子.哀公》: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前一句(“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这句话是出自哪里 有什么道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哪里?

出自《荀子.哀公》: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 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 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

孔子曰:搜趣网“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 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 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WkntQAOu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此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

君出鲁之四门,以望 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说:“我出生在深邃的后宫之中,在妇人的哺育下长大,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悲哀,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忧愁,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劳苦,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恐惧,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危险。”

孔子说:“您所问的,是圣明的君主所问的问题。我孔丘,是//www.souquanme.com个小人啊,哪能知道这些?”

哀公说:“除了您,我没有地方可问啊。”

孔子说:“您走进宗庙的大门向右,从东边的台阶登堂,抬头看见椽子屋梁,低头看见灵位,那些器物还在,但那祖先已经没了,您从这些方面来想想悲哀,那么悲哀之情哪会不到来呢?

您黎明就起来梳头戴帽,天亮时就上朝听政,如果一件事情处理不当,就会成为祸乱的发端,您从这些方面来想想忧愁,那么忧愁之情哪会不到来呢?你天亮时上朝处理政事,太阳偏西时退朝,而各国逃亡而来的诸侯的子孙一定有等在您那朝堂的远处来侍奉您的,//www.souquanme.com您从这些方面来想想劳苦,那么劳苦的感觉哪会不到来呢?

您走出鲁国国都的四方城门去瞭望鲁国的四郊,那些亡国的废墟中一定有几处茅屋,您从这些方面来想想恐惧,那么恐惧之情哪会不到来呢?而且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君主好比船,百姓好比水。水能载船,水能翻船。’您从这个方面来想想危险,那么危险感哪会不到来呢?”

扩展资料: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是最简单明了的生活现象,中国先哲则从中悟出了深刻的哲理。

如何避免倾覆的危险,《荀子》中给出了明确答案。在引用“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后,接着谆谆开导说:“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

统治者要安荣显名,使得水能平稳载舟,就应该平政爱民,隆礼敬士,尚贤使能。荀子认为,这些对统治者来说,都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也是长治久安之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早出自什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的一句名言。
这句话最早出自荀子的《荀子.玉制篇》,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句话的大意是:君王是船,而老百姓是水,水既可以使船浮起来,也可以让船沉下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出处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原文见《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
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二)出现在《荀子.王制篇》。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三)唐初魏征和唐太宗也多次转引搜趣网这样的观点。见《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四)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