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谁说的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句话是老子所说,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治理天下合乎//www.souquanme.com“道”,就可以//www.souquanme.com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搜趣网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却:屏去,退回。
走马以粪:粪,耕种,播种。此句意为用战马耕种田地。
戎马:战马。
生于郊:指牝马生驹于战地的郊外。
扩展资料: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主要反映了老子的反战思想。在春秋时代,诸侯争霸,兼并和掠夺战争连年不断,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灾难。对此,老子明确表示了自己的主张,他分析了战争的起因,认为是统治者贪欲太强。
老子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要求统治者知足常乐,这种观点可以理//www.souquanme.com解,但他没有明确区分战争的性质,因为当时的战争有奴隶主贵族互相兼并政权,也有的是地主阶级崛起后推翻奴隶主统治的战争,还有劳动民众的反抗斗争。因此,在本章里,老子所表述的观点有两个问题,一是引起战争的根源;二是对战争没有加以区分。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德经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辨证分析这句话所以,知道满足的富足平衡心理,是永远的富足。
老子教导我们要寡欲,谓之:“罪莫大於可欲,祸其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人若怀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则有了贪念;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老子指出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沉醉於声色犬马和口腹物欲会使人神昏意乱,使身体的感官和灵性受损;所以老子要求人“无欲”、“去欲” ,故谓:“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在生活起居、待人处事上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而这种“寡欲”,在我看来,就是淡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什么?
意思: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
出自老子《春秋》,原文如下: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厚于甚欲,咎莫憯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做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扩展资料:
现实意义:
在现实社会中,这句话旨在告诫党员干部要谨防贪欲之害,避免纵欲之险。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住人生的底线,洁身自好,清廉自律,不能突破党纪法规的要求。要经常地反躬自省,坚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www.souquanme.com示面前的醒悟能力。
而要做到这点,就应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学会知足常乐,不断提高自身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