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娘 重庆话是什么意思?
一般指的就是女朋友或者老婆。重庆人一般骂某一个女人会说“哈婆娘”,也就是普通话“傻女人”的意思。
扩展资料:
广义的重庆话(西南官话拼音:Congqinhua;国际音标:[tsʰoŋtɕʰinxua])是指居住在重庆包括周边区县(如重庆合川区、涪陵区、垫江县、四川广安市、达州市、南充市及周边地区等)的人所使用的母语,属于西南官话,是川东地区的代表,跟川西地区以成都话为代表的口音差异较大,也是西南官话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性方言之一.
虽然广义的来说,重庆话也可以指重庆各区县及四川东部地区各市区县所有人所使用的语言,但由于重庆某些区县及四川东部某些地区语言差异较大,还有大量岷江小片、土广东话、老湖广话的使用者。
因而学术上所指的重庆话,仅仅只是重庆市主城区的语言,使用人口约占重庆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
重庆话的部分汉字读音比普通话更接近中古汉语,比如见系不颚化, 保留歌韵等等。大多数重庆话读音和普通话不一样的字都是由于重庆话比普通话存古所致。
古汉语中古见晓组的某些字,在今天普通话里已经读成了舌面音[j],[q],[x],但在重庆方言里仍搜趣网然保留古音,读成舌根音[g]、[k]、[h]。
街 (搜趣网gāi____阴平) 解手 (gǎi____上声) 介绍(gài____去声) 螃蟹(kǎi____上声)
鞋子(hái____阳平) 几间(gān____阴平) 等下(hà____去声) 胯(kà) 下(kā)
吓人(héi____阳平) 咸味(hán____阳平) 牛角(gó_____阳平) 巷子 (hàng____去声)
项链(hàng____去声) 去 (kè/qè/qì/jì____去声) 叫(gào)花子 敲(kāo)门 睡觉(gào)觉(gao) 家(gā)婆 兮(hā,句尾语气词)
上述见系字,在今北京语音中实际上已经完全腭化了,即细音前的[k]、[kh]、[x]已经完全读成[諬][諬h][揶]了。在重庆方言中,这部分字还保留舌根音的读法,但有些字实际上是两读,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字视为文白异读。
例如:在"上街"这个词组中,重庆方言一般读成[k]声母,但在"华尔街"这个词组中,重庆方言一般读成文读音[諬]声母。再如在"解手"这个词中,重庆方言一般读成[k]声母。
参考资料: 百科-重庆话
形容话多的歇后语
形容话多时,有哪些可用的歇后语呢?以下是我带来的形容话多的歇后语,供各位阅读与参考。
关于形容话多的歇后语:
一、老母猪晃尾巴—闲磨
二、老鼠啃床腿—磨牙
三、见了丈母娘叫大嫂—没话拉呱话
四、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五、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找话
六、裹脚布—又臭又长
七耗子磨牙—没话找话
附:常见歇后语
(一)聋子的耳朵——摆设
(二)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
(三)鲁智深出家——一无牵挂
(四)猫哭耗子——假慈悲
(五)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六)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七)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八)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九)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十)生姜——老的辣
(十一)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十二)四两棉花——免谈(弹)
(十三)寺里起火——妙(庙)哉(灾)
(十四)孙大圣听了紧箍咒——头疼
(十五)天文台上的望远镜——好高骛远
(十六)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十七)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十八)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十九)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二十)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二十一)哑巴打官司——有口难言
(二十二)一顿能吃三升米——肚量大
(二十三)岳飞背刺字——精忠报国
(二十四)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二十五)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二十六)芝麻开花——节节高
(二十七)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二十八)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二十九)坐飞机吹喇叭——唱高调
(三十)来自三国的歇后语
(三十一)曹操转胎—疑心重
(三十二)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三十三)黄忠叫阵—不服老
(三十四)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三十五)张飞睡觉—不闭眼
(三十六)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三十七)梆子改木鱼----这个挨敲的货
(三十八)一二三四五六七--- 忘(王)八
(三十九)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猪狗养的
(四十)一把粉打在后颈窝---釉子上反了
(四十一)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四十二)三伏天卖不掉的肉---臭货
(四十三)三角坟地---缺德
(四十四)三年不洗口--- 一张臭嘴
(四十五)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
(四十六)大姑娘养的.---丑东西
(四十七)土地老爷挖了眼---瞎鬼
(四十八)大车拉王八---载你
(四十九)天上落豆渣---该猪吃
(五十)元宵滚进锅里---混蛋一个
(五十一)天落馒头---狗造化
(五十二)五百钱分两下---二百五
(五十三)牛屎虫搬家---滚蛋
(五十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五十五)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五十六)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五十七)朝着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五十八)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五十九)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有
(六十)打破沙锅——问到底
(六十一)灯盏油干——火烧芯(心)
(六十二)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六十三)老太婆开了口——一望无涯(牙)
(六十四)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六十五)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六十六)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六十七)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六十八)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六十九)蛤蟆跳井——不懂(扑通)
(七十)滚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炸开了
(七十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七十二)好泥巴打好灶———好心讨不到好报
(七十三)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
(七十四)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七十五)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七十六)脚踩两只船——摇摆不定
(七十七)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七十八)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七十九)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八十)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常见民俗歇后语
1.擀面仗吹火——一窍不通
2.隔着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
3.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4.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5.木头眼镜——看不透
6.石碑上钉钉子——硬碰硬
7.下雨泼街 刮风扫地——假积极
8.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9.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10.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11.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12.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13.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忘(王)八
14.赖蛤蟆吃秤砣----铁了心
15.大黄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16.打着灯笼上茅房----找屎(死)
17.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18.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19.麻袋里的铁钉----个个想出头
20.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21.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
22.兔子跟着月亮走----沾光不浅
23.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24.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5.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26.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27.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28.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29.麻开花----节节高
30.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1.竹篮子打水----一一场空
32.大黄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33.麻袋里的铁钉----个个想出头
34.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
35.鼠进书箱——咬文嚼字
36.牛角上抹油——又尖又滑
37.虎口拔牙——胆子大
38.兔的尾巴——长不了
39.龙王爷跳海——回老家
40.龙王爷搬家——厉害
41.蛇吃黄鳝——比长短
42.马尾巴搓绳——不合股
43.羊伴虎睡——靠不住
44.猴照镜子——得意忘形
45.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
46.猪鼻上插葱——装象
47.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48.窗户边吹喇叭 —— 名声在外
49.茶壶煮饺子 —— 有嘴道(倒)不出
50.程咬金的斧头 —— 就这三下子
51.床底砍柴 —— 撞板
52GUFIcts.大姑娘坐轿 —— 头一回
53.豆腐掉到灰堆里 —— 吹不得,打不得
54.多一个和尚 —— 多一分斋(搜趣网灾)
55.二两棉花一张弓 —— 细细弹(谈)
56.飞蛾扑火 —— 自取灭亡
57.狗咬吕洞宾 —— 不识好人心
58.马尾穿豆腐 —— 提不起来
59.黄莲树下弹琵琶 —— 苦中作乐
60.和尚打伞 —— 无发(法)无天
婆娘是什么意思啊?
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啊?嗲婆娘,顾名思义就是撒娇的女人。
方言
嗲〈上海 无锡方言〉形容撒娇的声音或态度:~声~气。~得很。
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侬嗲啥
优异:滋味真嗲
说话很嗲
典型的常州方言,什么的意思,做~,就~,~个,~事体(什么事情)
嗲,单字,山西晋南方言,父亲的意思,例子:嗲 cai屋里嘛?(爸,在家吗)?
嗲文化
嗲文化源自苏杭。大约早在宋代从开封迁都到杭州时,嗲文化就已经发端,这可能是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江南女儿柔美温婉的佳人风范,正如越剧所表现的那样,因为当时杭州的女性文化是来自开封或是更远的地方。
上海女人的“嗲”与北方女人的“撒娇”有点相似。女人发嗲,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性别优势。一般来说粗壮坚强,豪情侠骨,从来与吴越美女无缘上海“嗲妹妹”。这种嗲文化熏陶下的美女,大都表现得含蓄委婉、缠绵悱恻。不过有时候“嗲”也是外露的,尤其是在有外人在场的时候,上海女人尤其“嗲”,也不知道是为了让外人知道她多么爱自己的男人,还是为了让别人知道她自己多么风情万种。
“嗲”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是上海人对女性魅力的一种综合形容。涉外婚姻统计证明,上海的女性,最受西方男性的欢迎。中国的嗲同欧洲比如法国女人相比,有点小家子气。法国女性有一种要力夺“最有魅力女性”的领导地位的倾向,不管长相如何,似乎总认为自己最有魅力,也就是说,法国女性的 “嗲”是一种强势嗲,而上海女性的“嗲”,是一种惹人怜爱的弱者之嗲。
“发嗲”,包括了女人的娇媚、温柔、情趣、谈吐、姿态、出身、学历、技巧等等,其中既有小姑娘的撒娇弄俏,也有大姑娘的忸作态等显示女性柔弱娇媚的魅力的举止,包含有很多不可触摸的因素在其中,从而成为上海女性文化的一个重要成分。
“嗲”也是“好”的同义语,充分而恰当地表现了上海美女的让人魂牵梦绕的神情。而北方的姑娘们大多不知“嗲”为何物,她们为这种嗲找了另一个名词,称之为“犯酸”。但是在GUFIcts上海,“嗲”作为人们所认同的文化形态,正在悄然对女性进行塑造。
不说到嗲,就没有上海女人的味道。说一个女人“嗲”是褒义,说女人“发嗲”是贬义。因为“嗲”是从里而外的焕发,而后者就是像吹气球一样吹出来的。二者的关系,类似于东施效颦。
女孩子一点没有发嗲,更没有搔首弄姿,但是一副认错、幼稚、柔弱的样子,核心就在于“嗲”,“嗲”得男人发不出火,“嗲”得男人放她生路。
嗲嗲 苏北,淮安市方言,父亲的意思! 长沙俚语 解释:爷爷;外公;等男性年老长辈。 例句:国(这)是我滴(的)嗲嗲。 也用于口语说别人麻烦、行动慢之类. 例句:你真滴(的)是杂(个)嗲嗲来(口语词:啊;呀)! [diā,diā] 标准读法均为第一声。 口语第二字读轻声,为:[diā,dia]
原字:嗲[diǎ] 有撒娇之意。 P.S. 因现无字读[diā],所以暂用此字(嗲)代替[diā,diā]的[diā]字,敬请见谅!
三个婆娘是围着你转,八八今天不得干下一句
三个婆娘是围着你转 八八今天是不得干 中投最来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