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临终前的一句忠言(活了119岁的著名高僧 临终前告诫了弟子什么话)

慧能法师六祖禅师名言名言: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禅宗的顿教法门,我现在已经留给你们。世界人遇见我这顿教法门,要自己修行啊!不是不修行的......

禅师临终前的一句忠言(活了119岁的著名高僧 临终前告诫了弟子什么话)

慧能法师六祖禅师名言

名言: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禅宗的顿教法门,我现在已经留给你们。世界人遇见我这顿教法门,要自己修行啊!不是不修行的。

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这三句话就是《六祖坛经》上六祖接引惠明的时候所说的话,这句话是禅宗最根本的思想之一。这 里的“善、恶”,代表所有分别的。有了分别智,我们就失去了本心。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悟此法门”:你若明白这个顿教的法门,不是离开心而有佛,也不是离开佛而有心;也不是离开定而有慧,也不是离开慧而有定。“由汝习性”:为什么你不明白?就因为你多生多劫,有很大的习性障着。“用本无生”:妙用本来就是无生无灭的。“双修是正”:所以你修心,就是修佛,修佛,就是修心;修定,就是修慧,修慧,就是修定。这双修才是正法。

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善知识!每个人的菩提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只要用此清净的菩提心,当下就能了悟成佛。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义;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此句是《六祖坛经》在最后有两个偈子,其实这就是我们说的禅宗认为一切,不管是真假、善恶、净秽,这都是戏论。如果你在这戏论上用功,去著意的话。“自性入生死”什么意思?就是自性变成无明生死。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不思善,不思恶,此刻那个是你本来面目。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惯;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无顿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心肠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法,不离自性。

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

惠能没手法,一直百思维;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面,悟人在处一般。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搜趣网八万四千智能。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能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能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幷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

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解脱知见香,自心即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作业。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没意智。

清净至无余。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能,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荆听吾偈曰。

菩提性宛然。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能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自性具三身,发现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

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智能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拓展资料:

惠能,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

他弘化于岭南,对边区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王维《能禅师碑铭》谓其:“实助皇王之化”;同时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养,皇室屡次迎请惠能进宫,并为其建寺造塔。在滑台大云寺的无遮大会之后,通过对南北是非的辩论,奠定了曹溪禅在禅宗的地位。

在惠能入灭一百年后,禅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谈禅。柳宗元撰《赐谥大鉴禅师碑》说:“凡言禅,皆本曹溪。”武宗灭法之后,曹溪禅即位居中国佛教的主流地位。

百度百科-慧能法师

赵州禅师“吃茶去”是什么意思?

当年,赵州从谂禅师在河北赵县的观音院开坛布道,一时学人云集。一天,一位禅僧远道而来,参见赵州禅师。 禅师问他:“你来过这儿没有?” -- 禅师待客,亲切问候。 “没来过。” -- 远道而来,风尘仆仆,见到自己仰慕的禅师,恭敬回答。 “喝茶去吧。” -- 禅师亲切招待,让来人喝茶休息去。 之后,又来了一位禅僧。 禅师问:“你来过这儿没有?” -- 禅师待客,亲切问候。 “来过。” -- 一路赶来,见到自己仰慕的禅师,恭敬回答。 “喝茶去吧。” -- 禅师亲切招待,让来人喝茶休息去。 这时,在一边看了半天的院主心生疑惑,不解地问道:“和尚,刚才你让初来此地之人喝茶去,理所当然,但对常来这里的人,也让他喝茶去,这是为何?” -- 院长误以为赵州禅师的话中有很深奥的意义,产生了错误的思想。 赵州禅师一听此言,立即叫他:“院主!” -- 当头一喝!要震醒院长的“迷梦”。 院主立即应声。 -- 被赵州禅师从“梦中”唤醒,回到了眼前的现实当中。赵州禅师说:“喝茶去吧。” -- 院主在一边陪了好久,辛苦,还心生了妄念,不该,快喝茶休息去吧。 赵州从谂禅师是禅宗历史上震古烁今的得道大师。他的“功夫”都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好地展现了。真正的禅宗修养不是神秘莫测,恰恰是要能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修炼,该问候客人就问候客人,该如何招呼客人就如何招呼,碰到有人误入歧途心生妄念之时,还及时地将其唤醒,引导他回到自然的眼前生活中来。 曾有人问:饿来吃饭,困来卧眠,这谁不会啊?禅师说:偏有人胡思乱想,饿了不吃,困了不眠。自寻烦恼,而难以自拔。 思想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但对于已经掌握的东西,就不必要再胡思乱想,否则就如同画蛇添足,徒增无益。比如,学会了吃饭,再吃饭时就专心吃饭,否则容易消化不良,自寻不快。 比如,不会游泳,就要学习,开动思维的脑筋。如果要提高绘画、唱歌的技艺,就需要开动思想,反复实践锻炼,从而得到水平的提高。 这则公案提示人们:要自然而然地生活,不要演绎、推理出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思想。 “念”是指闪过的一个念头,比如在炎热的天气里忽然一阵凉风吹来,顿时感叹:好凉快!这就是“念”。 “思”是思想,推理、联想、演绎,等等,是思维的过程。 禅宗希望人们在有了“念”头时,不要由此生起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思想。这就是不“生”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思想。佛经中“无生”一词的含义与此相近。 要做到这样,需要反复锻炼。不用刻意寻找场所,生活中随时可以开始。

活了119岁的著名高僧,临终前告诫了弟子什么话?

佛教起源于两千多年前,发源地是古印度,之后传入我国。在历史上有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关于佛法的描述,最著名的就是《西游记》,至今佛教在我国都占有重要位置。由于佛教在我国备受推崇,所以自古以来出现了许多得道高僧,他们传播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时刻怀有一颗菩萨心肠。

上世纪有一位得道高僧名叫虚云禅师,他崇尚佛法并潜心修学,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高僧。虚云禅师活到了119岁的高龄,在他圆寂之前已经预感到自己即将去世,于是便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字,至今都引得人们无限联想。

出身不凡,立志修行佛法

虚云禅师出生于福建,他一生下来就注定不平凡。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样貌异于常人,并不像一个普通的孩子,而是一个肉球。当时他的母亲刚把他生下来,就因为身体虚脱而去世了。当时家里人看见这个肉球都吓坏了,没有一个人敢上前。

此时家门口突然来了一个卖药的老人,他看起来疯疯癫癫的,二话不说上前直接就把肉球破开了。此时众人才看见,原来肉球里面还藏了一个婴儿。由于生母早早过世,所以虚云禅师是跟着他的庶母长大的。父亲从小对他的管教就十分严格,虚云禅师长大之后发现,他对于佛法很感兴趣,于是便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

父亲听到的时候十分愤怒,坚决不同意他学习佛法。为了断绝儿子这个念头,父亲强迫他娶妻生子。虽然父亲为他娶了两房妻子,但是虚云禅师对她们并不感兴趣,只是一心向佛。之前由于年纪小,父亲对他看管又十分严格,所以虚云禅师几次出逃都失败了。无奈之下他只好表面听任父亲安排,让他对自己放松警惕,方便日后再寻机会离开。

待他十九岁的时候,父亲渐渐放松了对他的约束,于是虚云禅师趁此机会出逃。为了避免被家里人找到,他选择了隐居深山,并且每日坚持诵经打坐、研习佛法。在学习了一年之后,他已经大有所成。随即他要求师傅给他剃度,真正的成为了一名和尚。

四处游历,临死前留下一字

为了提升自己的见识,虚云禅师选择下山游历,他身着僧袍、头戴斗笠,凭借着双脚游历了全中国。众所周知佛法是从外国传入的,于是虚云禅师想去它的发源地印度游历一番,于是他从中国出发,途径缅甸以及斯里兰卡等国,最终终于抵达印度。经过此番学习之后,他的修为大大提升,最终成为了一代高僧。

建国之后,我国成立了佛教协会,在大家的推选下,虚云禅师成了协会会长,由此可见他在我国佛教领域有很高的地位。虚云禅师当时是从家中出逃的,一开始没有做出成绩的时候并不敢回家,现在他小有成就想回家看看。

他回家之后发现,他的庶母年岁已高,满脸都是沧桑,而自己之前所娶的两任妻子也都已经离开,重新改嫁他人。虚云禅师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做儿子的义务,于是内心十分愧疚。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他曾经三叩一拜走了一千多公里,以此来缓解自己的愧疚。此举不仅让他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孝子,而且还有效的传播了佛法,让更多人对佛教有了深入了解。

据说只要是得道高僧是可以预知到自己寿命的,在1959年的时候,119岁的虚云禅师觉得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尽头,作为高僧他早就看淡了生死。他把弟子提前叫到了他的身边,并且和他们说了一个字''戒''。

简单的一个字蕴含深刻的哲理,不禁引得人无限遐想。虚云禅师这是在警醒弟子和后人,一定不要贪婪,否则将会陷入深渊。相传每一个高僧圆寂之后都会有一颗舍利子,但是人们从虚云禅师的身上发现了数百颗,由此可见他的修为极为深厚。

小结

虚云禅师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一生游历四方,钻研佛学奥秘,并且将所学的东西毫无保留的传给了他的弟子,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佛教人才。即使在他即将圆寂的时候,他思虑的也是别人,生怕后人以及自己的弟子不懂得约束自己而犯下大错,于是才给他们留了这个''戒''字。虽然只有一字,但是很多人却需要用一生去参悟,才能够理解其中深意。

尽进忠言,则攸之 袆,允之任之 前一句

谢谢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出师表
赏析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报国之心,或呈献攻城掠地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惟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粲然于文苑。
诸葛亮上《出师表》是在蜀DIZWlWH汉后主建兴五年(227),率兵北伐之时。这时蜀偏居一隅,国力疲敝,又“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振兴汉室、一统天下的遗愿,“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定了南方,有了较巩固的后方,并抓住了曹魏兵败祁山、孙吴兵挫石亭的时机,挥师北伐,拟夺取魏的凉州(今甘肃部分地区),向后主刘禅上了两道表文,“前表开守昏庸,后表审量形势”,即出名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这里谈的是《前出师表》。
诸葛亮自刘备于公元207年“三顾茅庐”后,即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以完成统一大业。经过长期奋战,使寄寓荆州的刘备,一跃而为与魏、吴对峙的蜀汉之主,雄踞一方,到公元221年刘备即帝位。公元222年吴蜀彝陵之战后,刘备败逃白帝城,次年病死。刘备“白帝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业。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对诸葛亮无比信赖。诸葛亮回答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搜趣网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吩咐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继位,即后主。刘禅黯弱昏庸,亲信宦者,远避贤能,胸无大志,苟且偷安,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主张出兵击魏,侃侃陈词,力排众疑,申明大义以拯其愚,吐露忠爱以药其顽,既有政治家的眼光,又有军事家的头脑,且严守人臣下属的身份。
《出师表》前半部分是临行时的进谏,后半部分乃表明此行夺胜的决心。刘禅虽为蜀主,而蜀之安危成败,实系于诸葛亮之身,因而率众出征时,当促使后主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正确的观点,采取得力的措施,才能保证前方顺利进军;同时表明自己忠贞死节之心,既是自勉自励,也是预防小人惑主。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三项建议:广开言路,执法公平,亲贤远佞。这三项建议,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为了治愚医顽,作者在行文上颇费深思。
由势入理,起笔峥嵘。表文第一节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可是却从形势叙起,这能起振聋发聩的作用,又能激发继承遗志的感情。表文开笔即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深痛刘备壮志未酬身先死,深诫后人继承父业不可废,以追念先帝功业的语句领起,至忠至爱之情统领了全文。继而以“今天下三分”,点明天下大势,逐鹿中原,尚不知鹿死谁手;复直言“益州疲敝”,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搜趣网疾呼:“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笔势陡峭,峥嵘峻拔。在凸显形势的情况下,垫以“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他们不忘先帝恩德,不改对后主的忠心,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还是有依傍的,有力量的,有希望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的建议,规劝不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表文将是否广开言路,从关系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谈,从关系忠于先帝的高度来说,使人闻之惊心,思之动心。如果表文只是一般地申述广开言路的意义,平平道来,那对一个昏聩愚钝的君主来说,显然是不会有多大触动的。
由主而次,肌理缜密。以情动人,更要以理服人。说理应主次分明,先后有序。表文主要是向后主进言的,因而首揭“开张圣听”,以打开进言之路。在打通了忠谏之路的前提下,再言执法公平、亲贤远佞两项。谈执讼公平,又先总提“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继而就宫中、府中两方面分述之。分述时,又切紧“开张圣听”的精神,宫中之事,向郭攸之、费、董允这些志虑忠纯之士请教,而且要“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则“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对于府中之事,向“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向宠请教,“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也“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最后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问题。三项建议,既可独立成项,又相互关联。广开言路,是开的忠谏之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广纳郭攸之、向宠等人的良言,才能“昭平民之理”,不让奸邪得势,造成内外异法,赏罚不明。君主昏庸,主要就在于贪于私欲,蔽于视听,昧于事理,因而忠奸不分,贤愚不辨,是非不清,赏罚不当。诸葛亮针对后主宠信宦官黄皓,无视创业勋臣的毛病,对症施药,又说得委婉深曲,入情合理。所列三项,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平是关键,亲贤远佞是核心。严密的说理,再愚的人也会得到启发。
由近及远,思路开阔。表文为了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和“倾颓”的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并以先帝叹息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促使后主亲信贤臣,并以“汉室兴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由近及远,借古鉴今,成败并举,显得衢路交通,经纬成文。
诸葛亮因为后主是个“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昏庸之徒,理要说得明,语又不可用得重,既要循循善诱地开导,又要不失臣下尊上的分寸。因而以“形势”使对方震动,明示已临“危急存亡之秋”,如不励精图治,势必国破身亡;以“情感”打动对方,连呼先帝,声声热泪,其业系先帝首创之业,其臣为先帝简拔之臣,其将为先帝称能之将,怎不光先帝之遗德,竟先帝之遗业;以“措施”教之,告知治国理政的具体办法,切实可行,行必有效;以“事业”励之,告诫后主要完成“先帝创业未半”的业,使天下归一,汉室兴隆,促使他有远大的抱负,完成千秋大业。表文从各个方面规箴后主,情真理足,词婉心切,因而虽属奏章表文,却感人至深。
表文的第二部分,由叙自己生平而至言伐魏的意义,进而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也写得慷慨深沉,动人心魄。
由人到己,文势跌宕。表文从第一部分的进谏,到第二部分,忽以“臣本布衣”起笔,另入蹊径,别开生面。叙写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情况,历数先帝之殊遇,——一是三顾茅庐使之出山效命,一是倾覆之际使之出任丞相,使之由布衣身份一跃而为极位重臣,由躬耕隐士一举而成三军主帅。这一节叙述,好像是逸枝衍蔓,与上下文联系不紧。其实,它与上下文貌分神合,明疏实密。这是因为:第一,追溯二十一年的殊遇,披露感恩戴德之情,说明以上进言纯属忠谏,叫后主听来觉得舒徐入耳。第二,以自身不负先帝殊遇舍命驱驰,作为后主不忘先人之业的榜样,进一步启发后主奋发图强。第三,二十一年不平凡历程,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其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第四,写出先帝的榜样,不以孔明“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茅庐,事不分大小,悉以咨之,于败军之际,危难之间,仍委以重任,可见他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叫后主效法先帝知人善任。第五,表明自己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今后仍一如既往,忠心不改,余力不遗,使后主托之以讨贼兴复之任,且可免因率师北伐,小人进谗而不予信任,坏了大局。诸葛亮的这段叙述,系进一步打动后主的心,乐于接受前面的进言,又是临别时的表白,实有深衷曲意。文章由进言转而为自叙生平,宕开了笔墨,使文势波澜起伏,更为可观。
由叙而誓,推上高潮。表文继叙二十一年遭际之后,续述白帝托孤后的心情、工作,进而表明北定中原的决心。前面的论世、进言、抒情,到此结穴,出师表文的特点由此完全挑明。追言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说明这次出师的思想基础。“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指出这次出师的物质准备。在充分叙说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警拔爽截,铿铿振响,熠熠生光。《出师表》至此才径言出师,切入本题。前面的进言,是为了保证有出师的条件,中间叙事,是说明自身具有出师条件,至此两线归一,提出宜乎出师,也就如瓜熟蒂落,孕足而娩。
归纳前意,总绾全篇。表文结束之前,将出师与谏言两层意思拢合一起。一方面提出“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另一方面还提出“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主动领受任务,并表示如失职,甘愿受罚,以显示“平明之理”。最后还不放心,谆谆告诫,要后主“深追先帝遗诏”。先帝临终时训示后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最后又回复到“开张圣听”的问题上来,可见修明内政与北伐胜败的关系。这也就将前面两部分内容,沟通了内在联系。
表文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作结,其声呜咽似泣,其情沛然如注,勤勤恳恳之态如现,耿耿忠心尽袒。
“出师未捷身先死”,可惜诸葛亮此行未能如愿却先逝世,后人对此颇多惋叹。杜甫曾写道:“搜趣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宋代文天祥身陷囹圄,还高唱“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正气歌》)陆游更是多次提到《出师表》:“《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台》),“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状》),“《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总之,这道《出师表》,因其深情厚意寄翰墨,忠肝义胆照简编,一直为人所乐道。
《出师表》能写到如此地步,决不是偶然的。文章皆有所为而发。时当北伐在即,作为主帅的诸葛亮要向君主上一道表文,他不是作为例行公事,而是从北伐的全局上考虑,只有后主修明政治,才能保证北征顺利,因而先进安后之言,再表夺胜决心。表文又极为注意收表对象的特点,因而决不是一般的上条陈,列述方策,而是熔议论、叙事、抒情于一炉,启愚矫顽。诸葛亮是后主的丞相,又是受“托孤”的对象。他给后主上表文,既不宜用训斥的口吻,又不便用卑下的声气,写得不卑不亢,方为得体。尤其文中连称先帝,最为合宜。全文称先帝凡十三次,显得情词十分恳切。诸葛亮自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确实“诸葛一生惟谨慎”,细玩本文,从虑事到措词,无不体现了“谨慎”精神,这也是此表被之为“至文”的重要原因。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