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不虚此行的意思
希望没有空跑这一趟。表示期盼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
“此行不会鲈鱼脍”,后一句是什么?
记得里面有个“剡”,这个剡是指什么东西,还是指什么地方?请回答的简洁明了,不要多回答!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陪侍郎叔游洞
庭醉后三首(其三)
李 白
刬却君山好,
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
醉杀洞庭秋。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这年春 ,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遇大赦放还 。九死一生,喜出望外,赶忙返至江夏。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滞留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湘中。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两人同游洞庭,其心情是可以想见的。李白才华横溢,素有远大抱负,而朝政昏暗,使他一生蹭蹬不遇,到了晚年,九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灭,数十年愤懑,一齐涌上心头。因此当两人碧波泛舟,开怀畅饮之际,举眼望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阻挡湘水不能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就仿佛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于是,发出了“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奇想。他要铲去君山,实际上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情 。希望铲除世间的不平,让能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走啊!然而,君山是铲不平的 ,世路仍然是崎岖难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还是尽情地喝酒吧!诗人醉了,从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似乎洞庭湖水都变成了酒,而那君山上的红叶不就是洞庭之秋的绯红的醉颜吗?于是又生出了浪漫主义的奇想:“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两句诗,既是实写自然景色,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表达他实写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解忧的愿望。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
登太白峰
李 白
西上太白峰,
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
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
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
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
何时复更还?
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应诏入京时,踌躇满志。但是,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他的政治抱负落空,这使他感到惆怅与苦闷。这种心情就反映在《登太白峰》一诗上。
“西上太白峰 ,夕阳穷登攀 。”诗的开头两句,就从侧面烘托出太白山的雄峻高耸。诗人从西侧攀登太白山,直到夕阳残照,才登上峰顶。太白峰,在今陕西武功县南九十里 ,是秦岭著名秀峰,高矗入云,终年积雪,俗语说:“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山势如此高峻,李白却要攀登到顶峰,一个“穷”字,表现出诗人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精神。起句“西上太白峰”正是以开门见山的手法,为下面写星写月作了准备。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太白星对他倾诉衷情,告诉他,愿意为他打开通向天界的门户。诗人的想象多么稚真、活泼,富有情绪。诗人和星星之间的友谊是多么亲切动人,富有人情味啊!李白一向热爱皎洁的明月和闪亮的星星,常常把它们人格化,而在这首诗里,太白星则主动问好,同他攀谈,并愿为之“开天关”。在这里 ,李白并没有直接刻划太白峰的高峻雄伟,只是写他和太白星低语倾谈的情景,就生动鲜明地传达出太白山高耸入云的雄姿。这是一种化实为虚,以虚写实的手法。李白另有一些诗也描绘了太白山的高峻,但却是以实写的手法,如《古风其五》中 :“太白何苍苍 ,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搜趣网。”《蜀道难》中,也是正面形容太白山的险峻雄奇:“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虽然是同一个描写对象,李白却能根据诗歌内容的不同要求而采用丰富多彩的搜趣网表现方式 ,恰切地表达主题。诗人登上太白峰,通向上天的门户又已打开,于是幻想神游天界 :乘着习习和风,飘然高举,自由飞升,穿过浓密云层,直上太空,向月奔去。“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多么自由轻快 ,有如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境界异常开阔。诗人飘飘然有出世之思 。“愿乘泠风去” ,化用《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语意。但这里用得灵活自然,且不着痕迹。“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诗人满怀豪情逸志,飞越层峦迭嶂,举起双手,向着明月飞升,幻想超离人间 ,摆脱尘世俗气,到光明理想的世界中去。以上四句,意境高远,想象奇特,形象瑰玮,艺术构思新颖 ,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全诗高潮所在。“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正当诗人幻想乘泠风,飞离太白峰,神游月境时,回头望见武功山,却又依依不舍:一旦离别而去,什么时候才能返回来呢?一种留恋人间,渴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不禁油然而生,深深地萦绕在诗人心头。在长安,李白虽然“出入翰林中”,然而 ,并不被重用,因而郁郁不得意。登太白峰而幻想神游,远离人世,正是这种苦闷心情的形象反映。然而诗人一展宏图之心始终未绝 ,“何时复更还?”细致地表达了他那种欲去还留,既出世又入世的微妙复杂的心理状态,言有尽而意无穷,蕴藉含蓄,耐人寻味。晚唐诗人皮日休说过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 ,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 。”这首诗就带有这种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全诗借助丰富的想象,忽而驰骋天际,忽而回首人间,结构跳跃多变,大起大落,雄奇跌宕,生动曲折地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憧憬。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 白
江城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
临风怀谢公。
这首诗是诗人于天宝十三年(754 年)第二次到宣城登楼时所作。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时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
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 ,诗人独自登上谢公楼。岚光山影,是如此的明净!站在楼上俯看,这“江城”简直是在图画中似的。开头两句,诗人将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统领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严羽《沧浪诗话》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描绘的景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从结构上看,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
“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汇,绕城合流 ,所以说“夹”。时值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淌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以“明镜”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叫做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 —600)的建筑。这两条长长的大桥架在溪上,倒影水中,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碧青的溪水,五彩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化出无限奇异的璀灿色彩。这哪里是桥呢?简直是天上两道彩虹 ,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升腾起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人生出秋光渐老的感慨来。诗人以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传达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如果我们细心体会一下,就会发现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是丝丝入扣的。这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只是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 ”;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必到怀古,值得注意是“谁念”两个字 ,“怀谢公”的“怀” ,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 。两句的意,是慨叹自己“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并非一般的怀古了。
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斥、弃官而去之后,一直处于失意怅惘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的生活。客子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他那寂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宣城是他旧游之地,现在他又重来这里。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象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还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自己相同的情感。当李白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凭吊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心情,传达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能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又有谁能够理解呢?
夜下征虏亭
李 白
船下广陵去,
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
江火似流萤。
征虏亭在石头坞,建于东晋,此亭居山临江,风景佳丽。李白于上元二年(761)暮春由此登舟,往游广陵(扬州),即兴写下此诗。
诗的语言明白如话,意境宁静如画。诗人坐在小舟上回首仰望征虏亭,只见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www.souquanme.com,轮廓格外分明。
“绣颊”,亦称“绣面”,或“花面 ”。李白是以“绣颊”代称少女,以之形容山花。那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象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www.souquanme.com伫立江头,为诗人依依送别。素来以花喻少女,而以少女喻花,实不多见。
那江上的渔火和江中倒映的万家灯火,星星点点,闪闪烁烁,迷迷茫茫,似乎有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岸上山花烂漫多情,江上灯火迷离奇幻;古亭静立于上,小舟轻摇于下,皓月临空,波光滟滟,构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图。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感情和出游的喜悦,都从画面中传达出来。这首小诗写景简洁明快,近乎速写。李白善于从动的状态中捕捉形象,抓住客观景物在特定环境下所显示出的特有神态,以极简炼的笔触,迅速地勾勒出来,虽寥寥数笔,而逼真传神。如诗中的船、亭、山花、江火,都以月为背景,展现诸多景物在月光笼罩下所特有的朦胧美,唤起人的美感。
秋下荆门
李 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
自爱名山入剡中。
“荆门”,山名 ,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 ,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为楚国的西方门户。乘船东下过荆门,就出了蜀地。这首诗作于诗人第一次出蜀远游时。对锦绣前程的憧憬,对新奇而美好的世界的幻想,使他战胜了对峨眉山月的依恋,去热烈地追求理想中的未来。诗中洋溢着积极而浪漫的热情。第一句“霜落荆门江树空”是写景,同时点出题中的“秋”和“荆门”。荆门山原是林木森森 ,绿叶满山,如今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一空。因为山空,江面也显得更为开阔。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勾勒出山明水净、天地清肃的景象,寥廓高朗,而无萧瑟衰飒之感。
第二句“布帆无恙挂秋风” ,承上句“江”字,并www.souquanme.com暗点题中“下”字。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为荆州刺史殷仲堪幕府的参军,曾告假乘舟东下,仲堪特地将布帆借给他,途中遇大风,恺之写信给殷说 :“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这里借用了“布帆无恙”这一典故,不仅表明诗人旅途平安,更有一帆风顺、天助人愿的意味。这种秋风万里送行舟的景象,生动地传达出了诗人无比乐观欣慰的心情。
“此行不为鲈鱼鲙 ”,据说西晋时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的莼羹 、鲈鱼鲙,说:“人生贵得适志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命驾便归。李白“此行”正值秋天,船又是向着长江下游驶行,这就使他联想到张翰的故事,不过他声明“ 此行不为鲈鱼鲙”,此行目的与张翰不同,自己是远离家乡。这样反跌一笔,不但使造成起伏跌宕,而且急呼下文——“自爱名山入剡中”。剡中 ,今浙江嵊县,境内多名山佳水。句中“自”字,与上一句中“不为”相呼应,两句紧相连贯,增强了感情色彩。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如果只理解为诗人在表白“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吴地的美味佳肴,而是要去欣赏剡中的名山,那就未免太表面了。从张翰所说的话来看,张翰是把“名爵”与“鲈鱼鲙”对立起来,弃其前者,而就其后者,那么李白呢?他对后者的态度明朗——“此行不为鲈鱼鲙”。对前者呢 ?诗人没有明说。但联系诗人的一生,尤其从其青年时期的诗作可以明确知道诗人素有远大抱负,其建功立业的宏愿,积极用世的精神,与张翰弃名爵而取鲈鱼鲙的态度恰恰相反,另一方面,自视不凡的李白,不想通过当时一般文人所走的科举道路,去获取功名,而是要选择另一条富有浪漫色彩的途径,那便是游历、任侠、隐居名山,求仙学道,结交名流,树立声誉,以期一举而至卿相。因此这里的“自爱名山入剡中 ”,无非是在标榜自己那种高人雅士的格调,无非是那种不同凡俗的生活情趣的一种艺术概括。这种乐观浪漫、豪爽开朗 、昂扬奋发的精神,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个性,以及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色 。全诗仅四句,但写景、叙事、议论各具形象,抒发了年青诗人“仗剑去国”的热情,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四句诗中连用了两个典故,或暗用而不露痕迹,或反用而有新意 ,读来无凝滞堆砌之感,达到了推陈出新、语如己出、活泼自然的境界。
陪侍郎叔游洞
庭醉后三首(其三)
李 白
刬却君山好,
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
醉杀洞庭秋。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这年春 ,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遇大赦放还 。九死一生,喜出望外,赶忙返至江夏。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滞留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湘中。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两人同游洞庭,其心情是可以想见的。李白才华横溢,素有远大抱负,而朝政昏暗,使他一生蹭蹬不遇,到了晚年,九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灭,数十年愤懑,一齐涌上心头。因此当两人碧波泛舟,开怀畅饮之际,举眼望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阻挡湘水不能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就仿佛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于是,发出了“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奇想。他要铲去君山,实际上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情 。希望铲除世间的不平,让能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走啊!然而,君山是铲不平的 ,世路仍然是崎岖难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还是尽情地喝酒吧!诗人醉了,从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似乎洞庭湖水都变成了酒,而那君山上的红叶不就是洞庭之秋的绯红的醉颜吗?于是又生出了浪漫主义的奇想:“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两句诗,既是实写自然景色,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表达他实写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解忧的愿望。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
登太白峰
李 白
西上太白峰,
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
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
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
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
何时复更还?
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应诏入京时,踌躇满志。但是,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他的政治抱负落空,这使他感到惆怅与苦闷。这种心情就反映在《登太白峰》一诗上。
“西上太白峰 ,夕阳穷登攀 。”诗的开头两句,就从侧面烘托出太白山的雄峻高耸。诗人从西侧攀登太白山,直到夕阳残照,才登上峰顶。太白峰,在今陕西武功县南九十里 ,是秦岭著名秀峰,高矗入云,终年积雪,俗语说:“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山势如此高峻,李白却要攀登到顶峰,一个“穷”字,表现出诗人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精神。起句“西上太白峰”正是以开门见山的手法,为下面写星写月作了准备。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太白星对他倾诉衷情,告诉他,愿意为他打开通向天界的门户。诗人的想象多么稚真、活泼,富有情绪。诗人和星星之间的友谊是多么亲切动人,富有人情味啊!李白一向热爱皎洁的明月和闪亮的星星,常常把它们人格化,而在这首诗里,太白星则主动问好,同他攀谈,并愿为之“开天关”。在这里 ,李白并没有直接刻划太白峰的高峻雄伟,只是写他和太白星低语倾谈的情景,就生动鲜明地传达出太白山高耸入云的雄姿。这是一种化实为虚,以虚写实的手法。李白另有一些诗也描绘了太白山的高峻,但却是以实写的手法,如《古风其五》中 :“太白何苍苍 ,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搜趣网。”《蜀道难》中,也是正面形容太白山的险峻雄奇:“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虽然是同一个描写对象,李白却能根据诗歌内容的不同要求而采用丰富多彩的搜趣网表现方式 ,恰切地表达主题。诗人登上太白峰,通向上天的门户又已打开,于是幻想神游天界 :乘着习习和风,飘然高举,自由飞升,穿过浓密云层,直上太空,向月奔去。“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多么自由轻快 ,有如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境界异常开阔。诗人飘飘然有出世之思 。“愿乘泠风去” ,化用《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语意。但这里用得灵活自然,且不着痕迹。“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诗人满怀豪情逸志,飞越层峦迭嶂,举起双手,向着明月飞升,幻想超离人间 ,摆脱尘世俗气,到光明理想的世界中去。以上四句,意境高远,想象奇特,形象瑰玮,艺术构思新颖 ,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全诗高潮所在。“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正当诗人幻想乘泠风,飞离太白峰,神游月境时,回头望见武功山,却又依依不舍:一旦离别而去,什么时候才能返回来呢?一种留恋人间,渴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不禁油然而生,深深地萦绕在诗人心头。在长安,李白虽然“出入翰林中”,然而 ,并不被重用,因而郁郁不得意。登太白峰而幻想神游,远离人世,正是这种苦闷心情的形象反映。然而诗人一展宏图之心始终未绝 ,“何时复更还?”细致地表达了他那种欲去还留,既出世又入世的微妙复杂的心理状态,言有尽而意无穷,蕴藉含蓄,耐人寻味。晚唐诗人皮日休说过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 ,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 。”这首诗就带有这种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全诗借助丰富的想象,忽而驰骋天际,忽而回首人间,结构跳跃多变,大起大落,雄奇跌宕,生动曲折地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憧憬。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 白
江城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
临风怀谢公。
这首诗是诗人于天宝十三年(754 年)第二次到宣城登楼时所作。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时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
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 ,诗人独自登上谢公楼。岚光山影,是如此的明净!站在楼上俯看,这“江城”简直是在图画中似的。开头两句,诗人将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统领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严羽《沧浪诗话》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描绘的景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从结构上看,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
“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汇,绕城合流 ,所以说“夹”。时值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淌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以“明镜”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叫做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 —600)的建筑。这两条长长的大桥架在溪上,倒影水中,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碧青的溪水,五彩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化出无限奇异的璀灿色彩。这哪里是桥呢?简直是天上两道彩虹 ,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升腾起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人生出秋光渐老的感慨来。诗人以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传达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如果我们细心体会一下,就会发现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是丝丝入扣的。这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只是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 ”;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必到怀古,值得注意是“谁念”两个字 ,“怀谢公”的“怀” ,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 。两句的意,是慨叹自己“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并非一般的怀古了。
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斥、弃官而去之后,一直处于失意怅惘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的生活。客子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他那寂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宣城是他旧游之地,现在他又重来这里。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象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还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自己相同的情感。当李白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凭吊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心情,传达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能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又有谁能够理解呢?
夜下征虏亭
李 白
船下广陵去,
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
江火似流萤。
征虏亭在石头坞,建于东晋,此亭居山临江,风景佳丽。李白于上元二年(761)暮春由此登舟,往游广陵(扬州),即兴写下此诗。
诗的语言明白如话,意境宁静如画。诗人坐在小舟上回首仰望征虏亭,只见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www.souquanme.com,轮廓格外分明。
“绣颊”,亦称“绣面”,或“花面 ”。李白是以“绣颊”代称少女,以之形容山花。那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象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www.souquanme.com伫立江头,为诗人依依送别。素来以花喻少女,而以少女喻花,实不多见。
那江上的渔火和江中倒映的万家灯火,星星点点,闪闪烁烁,迷迷茫茫,似乎有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岸上山花烂漫多情,江上灯火迷离奇幻;古亭静立于上,小舟轻摇于下,皓月临空,波光滟滟,构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图。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感情和出游的喜悦,都从画面中传达出来。这首小诗写景简洁明快,近乎速写。李白善于从动的状态中捕捉形象,抓住客观景物在特定环境下所显示出的特有神态,以极简炼的笔触,迅速地勾勒出来,虽寥寥数笔,而逼真传神。如诗中的船、亭、山花、江火,都以月为背景,展现诸多景物在月光笼罩下所特有的朦胧美,唤起人的美感。
秋下荆门
李 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
自爱名山入剡中。
“荆门”,山名 ,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 ,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为楚国的西方门户。乘船东下过荆门,就出了蜀地。这首诗作于诗人第一次出蜀远游时。对锦绣前程的憧憬,对新奇而美好的世界的幻想,使他战胜了对峨眉山月的依恋,去热烈地追求理想中的未来。诗中洋溢着积极而浪漫的热情。第一句“霜落荆门江树空”是写景,同时点出题中的“秋”和“荆门”。荆门山原是林木森森 ,绿叶满山,如今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一空。因为山空,江面也显得更为开阔。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勾勒出山明水净、天地清肃的景象,寥廓高朗,而无萧瑟衰飒之感。
第二句“布帆无恙挂秋风” ,承上句“江”字,并www.souquanme.com暗点题中“下”字。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为荆州刺史殷仲堪幕府的参军,曾告假乘舟东下,仲堪特地将布帆借给他,途中遇大风,恺之写信给殷说 :“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这里借用了“布帆无恙”这一典故,不仅表明诗人旅途平安,更有一帆风顺、天助人愿的意味。这种秋风万里送行舟的景象,生动地传达出了诗人无比乐观欣慰的心情。
“此行不为鲈鱼鲙 ”,据说西晋时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的莼羹 、鲈鱼鲙,说:“人生贵得适志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命驾便归。李白“此行”正值秋天,船又是向着长江下游驶行,这就使他联想到张翰的故事,不过他声明“ 此行不为鲈鱼鲙”,此行目的与张翰不同,自己是远离家乡。这样反跌一笔,不但使造成起伏跌宕,而且急呼下文——“自爱名山入剡中”。剡中 ,今浙江嵊县,境内多名山佳水。句中“自”字,与上一句中“不为”相呼应,两句紧相连贯,增强了感情色彩。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如果只理解为诗人在表白“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吴地的美味佳肴,而是要去欣赏剡中的名山,那就未免太表面了。从张翰所说的话来看,张翰是把“名爵”与“鲈鱼鲙”对立起来,弃其前者,而就其后者,那么李白呢?他对后者的态度明朗——“此行不为鲈鱼鲙”。对前者呢 ?诗人没有明说。但联系诗人的一生,尤其从其青年时期的诗作可以明确知道诗人素有远大抱负,其建功立业的宏愿,积极用世的精神,与张翰弃名爵而取鲈鱼鲙的态度恰恰相反,另一方面,自视不凡的李白,不想通过当时一般文人所走的科举道路,去获取功名,而是要选择另一条富有浪漫色彩的途径,那便是游历、任侠、隐居名山,求仙学道,结交名流,树立声誉,以期一举而至卿相。因此这里的“自爱名山入剡中 ”,无非是在标榜自己那种高人雅士的格调,无非是那种不同凡俗的生活情趣的一种艺术概括。这种乐观浪漫、豪爽开朗 、昂扬奋发的精神,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个性,以及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色 。全诗仅四句,但写景、叙事、议论各具形象,抒发了年青诗人“仗剑去国”的热情,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四句诗中连用了两个典故,或暗用而不露痕迹,或反用而有新意 ,读来无凝滞堆砌之感,达到了推陈出新、语如己出、活泼自然的境界。
此行山高路远下一句是什么?
此行山高路远下一句是大军纵横驰奔,出自《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全诗如下: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译文:吴起镇山险路长沟深,中央红军骑马奔驰杀敌。有谁敢提刀骑马冲锋陷阵?只有我们的彭德怀大将军。
创作背景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红军抗日先遣队结束了长征,到达陕北保安的吴起镇。红军长征胜利后,蒋介石派5个骑兵团尾随而至。为了防止敌军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彭德怀指挥先遣队在吴起镇附近进行了“切尾巴”战斗。歼灭敌军一个骑兵团,取得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第一场胜仗。
为此,毛泽东特作本诗赠予彭德怀,彭德怀受到诗后,将诗末两句“唯我彭大将军”改为“惟我英勇红军”,并把原诗还给毛泽东,题目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