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对孔明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刘备死前对诸葛亮说的一段话代表什么意思?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其实即简单又复杂。需从刘备发起夷陵之战说起。
刘备这一生非常励志,从草根起家,百折不挠、越挫越奋,终成一代帝王。
公元221年,已60岁的刘备,在当上蜀汉皇帝后,还没三个月呢,便不顾年事已高,执意发起了著名的“夷陵之战”,刘备御驾亲征,讨伐东吴,却大败而归…… 刘备为何要发起夷陵之战,至今还众说纷纭,但其中比较公认的是:此战是刘备拼死而做的最后一搏,因为丢失荆州,是蜀汉不可承受的损失,等于宣布蜀汉势力被封死在西川!
这对于一心想恢复汉室荣光的刘备来言,是绝不可接受的。所以刘备此战的最低目标,是要拿回荆州,至于替关羽报仇,其实更多的算是借口。 但刘备却败了,且败的非常惨,但出人意料的却是,刘备虽惨败,却兵退到永安后,竟然决不后退了! 永安(今奉节县),位于益州东部,离东吴非常近,此刻东吴气盛正盛,为何刘备败退这里后,就决不后撤了?
显然这里也是危险异常的。除了因为有赵云的援军到来后,其实,更要赞一下刘备!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一位性格刚烈的人,非《三国演义》中,动不动就哭鼻子的形象,之所以他到达永安后就不再后退,是因为刘备清楚,自己若再败退下去,就等于是引领着吴兵全面进攻蜀汉,如此一来,蜀汉就危险了。
而他身在永安,相当于发出这样一个信号:君王誓死守边界。自然整个蜀汉的力量,会跟随着他集结在边界,即可避免全面溃败,又能对吴国起到威慑、遏制作用。 果然,正是由于刘备在永安,使得整个蜀汉的力量,再次集结在蜀、吴边界附近,再加上曹魏趁机袭击东吴,让孙权惊恐了,这种态势对东吴来言也是难以承受的,所以连忙修书刘备,派特使前来,表示两家应再次结盟,共同对付曹魏。
由胜利方,且是完胜方,向惨败方首先提出议和,这种现象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究其原因,既是当时魏、蜀、吴,三国间彼此克制,又环环相扣的历史大背景所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备于惨败中,以君王身份,守备边界的虎威所致。 刘备终于长出一口气,表示可以考虑,先两家停战吧。刘备最后的虎威,终于镇住了局势,但此刻的刘备,也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刘备托孤遗言公元223年,诸葛亮跪在刘备的床榻前。其实在诸葛亮到来前,即公元222年,已经有一位蜀汉重臣到过这里,他就是李严,当时是被刘备封为“尚书令”。
诸葛亮是第二个,来到这里的蜀汉重臣。 但这一次却跟李严那次完全不同,因为李严那次是属于,朝政的人事任命等,而这次却是托孤。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即,刘备清清楚楚地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华、能力,胜过曹丕十倍,有你在,必能使我蜀汉国泰民安,完成恢复汉室荣耀的历史责任,要是我儿子刘禅能否辅佐,就尽心辅佐,要是他不成器,你就自己定夺,选取对蜀汉最有利的方案!
其中:取并非是让诸葛亮取代刘禅,自己当皇上。因为近来,这种荒谬的说法大行其道,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一则是不负责者为博眼球,二来便是没搞清楚,此话的逻辑关系。
刘备托孤遗言的逻辑关系其一,肯定诸葛亮的才能,之所以拿曹丕来说事,不是“敲打或试探诸葛亮,是不是想学习曹丕”,因为后面还有“终成大事”这四个字跟着。对刘备来言,什么是终成大事?显然就是恢复汉朝的荣光!而曹丕对刘备来言,就是篡汉的逆臣!他不说曹丕,说谁?
其二,对诸葛亮的终极信任。所谓知子莫若父,刘备这一生惊涛骇浪,什么场面没见过?自然清楚刘禅的才德和缺点等。刘禅就不是一个敢于进取、搏击的人,故而“终成大事”这等任务,刘禅是完成不了的,这点刘备清楚。
所以刘备才对诸葛亮说“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个“可辅”和“不才”,都是围绕着“终成大事,即恢复汉朝的荣光”来言,那么这个“取”,怎么就变成了“诸葛亮可以取得刘禅,当皇上了”?所谓刘汉,刘汉——刘邦开创的汉朝江湖,自然皇上必定姓刘!
其三,通过前面两点可以清楚看出,刘备这句话的中心,是“终成大事”这四个字,一切都要围绕这四个字来分析。
因为,刘备他的身份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蜀汉皇帝。 从他不顾年高,执意发动夷陵之战,要夺回荆州,兵败后逞虎威,以君主的身份守备蜀汉边界,全都是围绕着这个“终成大事”,自然临死前也念念不忘这事,这是刘备一生的“主题”。
刘备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致力于“兴汉室”,这是他的旗帜!无论关羽、张飞、赵云,还是诸葛亮等,都因认同他这面旗帜,才聚集在他身边,才致死奋斗!所以刘备死前,他怎么可能,丢下这个主题,砍倒这面旗帜呢?
这也是为何蜀汉灭亡时,蜀汉出现的誓死不屈的英雄,比魏和吴都要多许多的真正原因,虽蜀汉最弱小,但若论为信念而战,蜀汉却又是最坚定的,因为他们认同自己代表的是“汉”!
为何成为难解的“历史谜团”那么为何,刘备清清楚楚的这句话,却成了难解的“历史谜团”,各种奇谈怪论层出不穷呢?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
因为任何一位熟知历史的人,都不会被这些奇谈怪论影响,因为他们清楚,在三国时期,东吴的孙策在临死前,也曾对张昭说过这等话。
《三国志》中,孙策临死前对张昭这样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发出奇谈怪论者,为何不对孙策的这句托孤遗言,来几句,说道说道?同样是“君便自取搜趣网之”!
想来,一则是刘备和诸葛亮在历史中的名望,要高出孙策和张昭。
第二,其实也是最重要的,谁让刘备的儿子是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刘禅?而不是曹操所言的: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才是关键!
由于蜀汉代表着汉的正统(曹丕篡汉后),可却出了一位功盖三国、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和一位&ldNdBowvquo;此间乐不思蜀”的刘禅,在这种奇妙的组合下,自然便会产生出一种假想,要是诸葛亮当了皇上,也许蜀汉就会一统江湖了&hellipNdBowv;…
偏偏刘备托孤中,又出现了“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故而出于有心也好,无心也罢的进行歪曲,尤其是加上《三国演义》的渲染,这种情绪便成为了一种现象,故而形成了这种“历史谜团”的假象。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的别有用心,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诸葛亮在刘备出兵讨伐东吴时,曾说过一句话令人费解的话。
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因关羽被陆逊设计所害,举蜀七十万兵讨伐东吴。诸葛亮、费祎等力劝也无法阻止,最后诸葛亮曾说了一句“若法孝直在,定能说服主公放弃伐吴”,为什么?刘备眼中的法正:
提起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诸葛亮.其实当时诸葛亮主要管理内政和筹措粮草,在刘备身边为其出谋划策的是法正,刘备对他的信用程度甚至超过了诸葛亮,三国志记载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可见他当时的地位.下面我引用了彭氏军史评论里对法正的评价:
因为刘封、孟达不发救兵,关羽被东吴擒杀。刘备听从诸葛亮之计,欲擒故纵,先调刘封守绵阳;孟达机警,与申耽、申仪商议:“我与法孝直同有功于汉中王;今孝直已死,而汉中王忘我前功,乃欲见害,为之奈何?”在申氏兄弟的唆使下,孟达反水,将上庸献予曹魏,并祸及并导致刘封被杀。诸葛亮的这一计策加大了西蜀在失去了关羽和荆州以后的损失。法正若在这一切是否还会发生?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东)人,名门之后。其祖父法真号“玄德先生”,是东汉末的名士;其父法衍是东汉末的司徒椽、廷尉左监。东汉末民不聊生,刀兵四起,富饶闭塞的西川成了躲避战火的避难所。法正和好友孟达入蜀投靠刘璋(难怪孟达有此一说),但刘璋昏庸不识才。仅委任法正为县令,法正的缺点是品行不怎么样,所以刘璋以后干脆不予任命。法正这段时间很不得志。后来法正和益州别驾张松成了好友,在张松的极力举荐下,法正才获刘璋委派出使刘备的工作。法正正是利用这次出使的机会结识一代枭雄刘备。
法正和张松决心共同帮助刘备入主西川,后来孟达也加入进来,于是就有了《三国演义》中有名的“张松献地图”的故事。法、张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直到建安十六年(211) ,曹操欲取汉中,刘璋为防范曹操大军祸害益州,再次派遣法正为使者去见刘备。法正暗中向刘备献计,鼓动游说刘备夺取西川以成就王霸大业。而收取两川以做为图取王霸的根据地正是当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设计好,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刘备即率步兵数万人由水道入蜀,留诸葛亮、关羽驻守荆州。
当刘备围攻雒城将近一年的时间,法正曾写信给刘璋劝降,虽然刘璋没有立即接受,但是雒城被攻破,刘备进军包围成都,只有几十天,城中尚有精兵三万,谷币还可以支持一年,吏民均愿意死战的情况下,刘璋却开城投降了,这不能不说刘璋是考虑了法正的劝降信作出的选择。刘备于十九年夺取益州。从此摆脱困境,奠定了鼎峙的基础。
法正任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法正最大功绩是在献计取汉中。当时曹操击败张鲁占领了汉中,法正目光敏锐地看到汉中对于蜀汉的重要性暨夺取汉中的可能性。
他分析指出曹操降伏张鲁后,没有趁胜夺取巴蜀,而是留夏侯渊、张郃二将守汉中,曹操自己北还是迫不得已,可见取汉中机不可失;另外曹操留守的夏侯渊的才能难堪镇守汉中的大任。
夏侯渊是有勇无谋的煞将,曹操手下能独挡一面的大将有张辽、曹仁、于禁、曹休、司马懿、曹彰等,可见曹操在用人方面的不当,利用这么难得的机会,主公亲统大军前往征讨,一定能击败曹军。
而且夺取汉中有三点好处:① 能击败曹军,得到东汉王室的褒奖和欢心。 ② 占领汉中后可以蚕食雍州、凉州,开疆拓土。③ 占领汉中可以巩固益州,是立国的根本。
正是在法正极力主张下,建安二十二年,刘备拒绝谋士周群等劝阻,毅然进兵汉中。在具体的指挥战斗中,法正的出谋划策又起了重要作用,法正协助老黄忠斩夏侯渊的故事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法正的计谋击破夏侯渊军,使他的对手曹操都为之叹服,诸葛亮也常常为法正的智慧和计谋所折服。刘备夺取汉中,其兴汉的大业才真正达到了顶峰。
刘备即位汉中王时,就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可惜法正命薄,年仅四十五岁就死了。刘备为法正的死累日痛哭。刘备后来追封法正为翼侯,赐爵于其子孙。
《三国志》记载,为了替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刘备不听诸葛亮及群臣的劝谏,一意孤行,起兵东征东吴。彝陵惨败后,诸葛亮慨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东行也;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段话反映了历史上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才干要远胜过诸葛亮,一代妖相诸葛孔明心比天高,曾自比管仲乐毅,放眼天下,大有高手寂寞之感。可也不得不叹息法正不在的遗憾。
三国志里还有一个相关的故事:有一次,刘备和曹操作战,形势非常不利,后退是最佳的选择,但刘备大怒不肯后退,没有谁敢劝说。这时候,箭若飞蝗。法正于是站到刘备的前面,刘备说:“孝直避箭。”法正说:“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刘备只得说“孝直,我和你一起走。”于是撤退了。蜀郡太守许靖〔许邵之堂弟〕原本不为刘备所喜爱,在法正的劝说下,刘备厚待许靖,封许靖为太傅。可见,刘备对法正的意见是相当尊重的。
陈寿对法正的评价是法正堪比曹操麾下最优秀的谋士程昱、郭嘉。法正的早逝给蜀汉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法正若在,孟达就不用担心刘备会加害自己而反叛,上庸这么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就不会落到曹魏手里,也就不存在刘备甚怒之下斩掉虎将刘封;法正若在,也许他真能阻止刘备的东征,即使东征,以法正的才华,是不会让刘备犯下在彝陵那样的低级错误,而导致惨败;三国鼎立最终局面会是怎样呢?法正若在…… ”
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的话,用意何在
这就是刘备的高明之处。因为他知道阿斗不成材,毕竟知儿子莫如父。
而刘备,。我们都知道他是已哭出名的。
可以说刘备的江山都是哭出来的。
刘备这么说:第一是看准了孔明的为人。知道孔明不会取而代之,这样可以使孔明更加认为,刘备对他很看重。有点类似苦肉计。只是为了孔明更加辅佐阿斗,之后有了两朝开戴老臣心。看看孔明那么呕心沥血的帮助阿斗,
当时以孔明的远见,知道蜀国是没希望了。
不要说孔明没着远见,从出师表可以看出,孔明远见。可他还是那么维护阿斗。可见刘备的苦肉计成功了
第二个是,刘备心老了,刘备是重义气的人,从他知道关羽被害,不顾孔明劝解,帅100万军队。几乎是蜀国全部军力,攻打吴国。可以说明重义气的程度。
那时蜀国是适合休养生息政策的。
看到关羽、张飞都死了,他们三个亲如手足,那种失去心情。
让他没了奋斗的激情。而且是火烧联营800里,心累....
而且阿斗,刘备又不怎么看重。从他长坂坡摔阿斗就可以看出(虽然有点苦肉计、可你想想战场情意之情,有时胜过出生不久儿子),
而且孔明和刘备感情很好,
“若其不才,君可自取”就是:孔明取代阿斗也好,这样阿斗会有个好未来。
辅佐阿斗也好。都可以。他心里还是更多孔明能辅佐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