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归来仍是少年前面一句是什么
”归来仍是少年“前面一句是:愿历尽千帆。
这句话出自现代诗人冯唐的《冯唐诗百首》。这是讲成年人要有赤子之心,但这太难了,这样的追求极少人能实现。我更欣赏千帆阅尽,洗尽铅华后依旧热爱生活。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这才是沧桑后的状态。归来仍少年,只是理想。
扩展资料:
相关原文如下:
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
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译文:
还没有及时佩戴护身的宝剑,一转眼就到了社会中。
经历了万千世事的磨难,依然还能保持少年时的那一份初心。
惠崇春江晚景的意思10个字?
孩子读三年级了,前面的古诗还是记得吗?
下面是部编1-3年级下册最新的古诗文+译文
明天会更新4-6年级的古诗文+译文
一年级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3、啼鸟:鸟的啼叫声。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的朋友。
2、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4、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5、不及:不如。
译文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
2、疑:好像。
3、举头:抬头。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寻:寻访。
2、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3、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4、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5、言:回答,说。
6、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吝惜。
3、照水:映在水里。
4、.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5、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6、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注释www.souquanme.com
1、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2、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3、平生:平素,平常。
4、轻:随便,轻易。
5、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6、一:一旦。
7、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译文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二年级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
3、醉:迷醉,陶醉。
4、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5、散学:放学。
6、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注释
1.赋得:借古人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2.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3.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2、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4、毕竟:到底。
5、六月中:六月中旬。
6、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7、同:相同。
8、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无边无际。
9、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10、映日:日红。
11、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搜趣网: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2、粟:泛指谷类。
3、秋收:一作“秋成”。
4、子:指粮食颗粒。
5、四海:指全国。
6、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7、犹:仍然。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
1、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2、簇:拥起。
译文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撤落无数的星星。
三年级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古诗大意: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2)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5)上:指鱼逆江而上。
古诗大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2)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3)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4)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5)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6)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7)黄鹂:黄莺
古诗大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2)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3)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4)蓝,蓼蓝,其叶可制蓝色染料。
古诗大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人笑。
(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2)走:跑,逃跑。
(3)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4)冀:希望。
(5)为:被
译文: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含义: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4)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6)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7)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古诗大意: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2)纷纷:形容多。
(3)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4)借问:请问。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2)忆:想念。
(3)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佳节:美好的节日。
(7)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8)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古诗大意: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2)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独怜:唯独喜欢。
(4)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5)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6)春潮:春天的潮汐。
(7)野渡:郊野的渡口。
(8)横:指随意飘浮。
古诗大意: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4)尽:指花凋谢了。
(5)山寺:指大林寺。
(6)始:才;刚刚。
(7)长恨:常常惋惜。
(8)春归:春天回去了。
(9)觅:寻找。
(10)不知:岂料,想不到。
(11)转:反。
(12)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古诗大意: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下面是部编1-3年级下册最新的古诗文+译文
明天会更新4-6年级的古诗文+译文
一年级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3、啼鸟:鸟的啼叫声。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的朋友。
2、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4、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5、不及:不如。
译文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
2、疑:好像。
3、举头:抬头。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寻:寻访。
2、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3、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4、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5、言:回答,说。
6、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吝惜。
3、照水:映在水里。
4、.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5、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6、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注释www.souquanme.com
1、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2、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3、平生:平素,平常。
4、轻:随便,轻易。
5、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6、一:一旦。
7、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译文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二年级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
3、醉:迷醉,陶醉。
4、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5、散学:放学。
6、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注释
1.赋得:借古人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2.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3.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2、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4、毕竟:到底。
5、六月中:六月中旬。
6、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7、同:相同。
8、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无边无际。
9、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10、映日:日红。
11、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搜趣网: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2、粟:泛指谷类。
3、秋收:一作“秋成”。
4、子:指粮食颗粒。
5、四海:指全国。
6、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7、犹:仍然。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
1、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2、簇:拥起。
译文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撤落无数的星星。
三年级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古诗大意: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2)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5)上:指鱼逆江而上。
古诗大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2)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3)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4)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5)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6)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7)黄鹂:黄莺
古诗大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2)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3)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4)蓝,蓼蓝,其叶可制蓝色染料。
古诗大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人笑。
(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2)走:跑,逃跑。
(3)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4)冀:希望。
(5)为:被
译文: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含义: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4)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6)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7)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古诗大意: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2)纷纷:形容多。
(3)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4)借问:请问。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2)忆:想念。
(3)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佳节:美好的节日。
(7)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8)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古诗大意: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2)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独怜:唯独喜欢。
(4)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5)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6)春潮:春天的潮汐。
(7)野渡:郊野的渡口。
(8)横:指随意飘浮。
古诗大意: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4)尽:指花凋谢了。
(5)山寺:指大林寺。
(6)始:才;刚刚。
(7)长恨:常常惋惜。
(8)春归:春天回去了。
(9)觅:寻找。
(10)不知:岂料,想不到。
(11)转:反。
(12)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古诗大意: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有关思乡爱国的诗句
思乡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行行重行行>JNwhGThK>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上.
日暮乡关何处是――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练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菊花,“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还要一一去点数似的,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真是一往情深啊!
修书传语。关山难越,锦书难寄。思乡的人啊,往往只能对月空吟,对影沉思。此时,要是遇到赶往故乡去的人,那叫诗人们多么欣喜啊!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仿写句子讲解
近年来,中考试卷中仿句题的闪亮登场,频频亮相,为试卷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万)
1.什么是仿句?
仿句就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参照规定的句式模仿写作。其实质是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
2.仿句的特点是什么?
①.符合例句的句式结构。
②.符合例句修辞方法。
③.与例句意义上有密切联系,内容符合事理,语句连贯通顺。
3 .仿句考查的知识点
① 考查同学们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② 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③ 检测同学们思想认识水平,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一、仿写句子的总要求
形似质新:重在模仿,贵在创新。
形神兼备:文字表达与语境和谐统一。
二、仿写原则:
仿写句子既要做“形似”又要做到“神似”。
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的 相同或相近。
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努力创新
三、主要解题方法
内容——相对 句式——相称 修辞——相同
1.审清题干,明确仿照内容(找出例句的显性信息或者隐性信息。)
四、仿句的解题思路 2.找全其模仿点,确定陈述对象
3.下笔仿写
此类题型犹如话题作文,属半开放型,既有严格的限制,又有广泛的自由。在形式上,仿写句必须与例句一致(包括结构、字数、标点),与原句构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内容上,上下连贯,语意衔接;在构思上,可以驰骋想象,任意东西,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任你选材。
例:仿照下面的拟人手法和句式特点,另写一组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山间的溪流,并不因为大海就在山下而停止歌唱;
路旁的小草,并不因为大树就在身旁而含羞躲藏。(河边的石子,并不因为高山就在眼前而悄然隐去;树上的小鸟,并不因为雄鹰就在头顶而徘徊烦躁。)
审题 明确对象——平凡、弱小的事物与大事物
修辞——拟人、对比
主旨——平凡、弱小而不自卑、逃避
五、类型
(一).词语型 (二).修辞型 (三).托物寓意型 (四).名著名言名句 (五).诗歌型
(一)、词语型:
例句: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1 、 书是_____ ,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是______,能医治愚昧之症。
书是_______,能哺育人们成长。
2、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是这条长河上涌起的波涛。
如果历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时间是这曲乐章中跳动的音符。
3、例: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恰当的词语。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 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
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搏击。 。
(二)、修辞型:
1、拟人仿写
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一路翻山越岭,呼啸着奔向大海。
泰山,_______________ 。
黄河,_______________ 。
泰山,又好像顶天立地的男儿,铮铮铁骨,激励着一批批英雄志士奋勇前行。
2.对偶仿写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3、比喻+排比仿写
学习,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 学习,是攀登科学高峰的工具;
学习,是----------------- ; 学习,是----------------- 。
学习,是通往成才路上的桥梁; 学习,是渡向成功彼岸的航船。
4、 对比+排比仿写
如: 仿照下面例句,补写三句,使之组成一段意思相关的文字。
金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 金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
金钱能买到(补药),不能买到(健康); 金钱能买到(别墅www.souquanme.com),不能买到(爱情);
金钱能买到(汽车),不能买到(安全); 金钱能买到(时装),不能买到(美丽);
金钱能买到(礼品),不能买到(友谊)。
5、设问(或反问)+比喻。
热爱是什么?热爱是风,热爱是雨。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帆,兴趣是浆。因为兴趣,我们甘于风餐露宿的生活;也因为兴趣,我们敢于九天揽月去,五洋捉鳖回。
三)、托物寓意型
1、教师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2、仿照示例,任选事物,用语言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煤 :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
3、如:依照下面“自然的启示”类警句,自选二——三种事物,写两个托物抒怀、富含哲理的拟人句。 篮球——容易坠入圈套,因为有人拍你。
竹—— 每攀登一步,就做一次小结。
(四)、名著名言名句型
例.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仿写: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五)诗歌型 感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 ,————————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 ————————
(得到一束阳光、整个太阳;拾起一片树叶、整个森林。亲吻一朵雪花,我银色的世界) 捧起一簇浪花,整个海洋;撷取一枚红叶,整个枫林
六、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仿写口诀:
审清题干一字不漏 善借原文寻找依据 发挥想象联系实际
打好腹稿理清语句 按照要求书写工整
仿句解题思路演示 :
1.仿照前句,续写后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我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我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 ______。
下列仿句中最符合要求的有哪几项?
A.如果我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份绿意 B.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流淌汩汩清泉
C.如果我是一条大江,就接纳滔滔百川 D.如果我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
E.如果我是一颗星星,就点缀一角天空
2、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用恰当的词语完成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
毒品 死亡
3、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 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
(1) 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2)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 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我愿是----------------------,------------------------------。
4、岳 阳 楼 上 范仲淹 作 文 寄 情 -------------- 欧阳修 ---------
" 醉 翁 亭 下欧阳修 借 景 抒 怀
5、希望是一颗永不陨落的恒星; 希望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希望是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
6、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 ,让我经受磨练:给我一次失败, ;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给我一次挫败 让我学会反省
7、a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b.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___。
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8、仿照下面《竹子》的格式和立意,另写一事物。
" 竹子:空有华丽的外表,却无坚实的内涵。
气球:总是爆烈,因为有人吹你。
9、如:依照下列例句,以“你渴望理解吗?”或“你希望成才吗?”作开头写一句话。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你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渴望理解吗?那么你别封闭自己,因为沟通是理解的桥梁。
你希望成才吗?那么你别骄傲,因为骄傲是成才的绊脚石。
10、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两句话,要求内容相关,句式整齐。(4分)
初中三年,光阴荏苒。忆同学少年,良多趣味。我们曾谈曹操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英雄;我们曾诵李白举头望明月,细诉思乡情怀; , ;
, ……如今,这些都如片片枫叶,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诗集。我们曾学毛泽东指点江山,歌颂风流人物;我们曾吟周敦颐爱莲篇章,立下君子之志。
11、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1)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______________
3)、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幸福是-------------------------------- 幸福是 。
4.)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 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______________
5)、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红玫瑰。 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丛丛荆棘。
快乐_____________ 悲伤_____________
6)、依照下面“自然的启示”类警句,自选二三种事物,写两个托物抒怀、富含哲理的拟人句。 沙发——柔软不一定就是无能。
7)、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请另选事物进行仿写。要求符合该物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感情。
小草
没有花朵的艳丽, 没有身躯的伟岸, 却以破土的力量昭示 ——什么是顽强。
句式:没有……,没有……,却…… 审用词特点:“艳丽” “伟岸” “顽强”都是褒义词
表现手法:先抑后扬
水滴 没有大海的浩瀚, 没有江河的奔腾, 却以穿石的不懈告白 ——什么是执着。
垂柳 没有松柏的挺拔, 没有梅花的孤傲,却以柔枝的依依展示 ——什么是多情。
愿同学们:
努力锤炼思维与语言,把握
仿写句子试题讲解(08)
(
1、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1 、句式符合 2 、意思完整 3、意义正确
一、感悟是心的眼睛,读懂了多少尘封的历史?二、回忆是心的双手,拾起了多少珍贵的从前?
三、感动是心的共鸣,见证了多少美妙的真情?四、自信是心的航灯,照亮了多少充实的今天?
五、理解是心的桥梁,化解了多少人间的仇恨 ?六、理解是心的钥匙,打开了多少封闭的心扉?
七、想象是心的画家,勾勒了多少美好的蓝图?八、记忆是心的储仓,积累了多少珍贵的往事?
2:动用对偶句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 例:看今朝锦绣河山
3、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
幸福是拼搏后相互勉励的一个微笑, 幸福是父亲充满关爱的一次粗糙的抚摩,
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幸福是克服困难后的那丝丝甜蜜。
4、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
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_鸟儿失去了翅膀 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 鱼儿失去了海洋
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 瓜儿失去了秧
5、仿造下面句子的句式和所用辞格,分别以“快乐”和“悲伤”开头,写两组句式相同的句子。
例句: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红玫瑰。 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丛丛荆棘。
_______________
快乐是你求之不得的那株千年灵芝, 悲伤便是那遍及周遭的凛凛冰雪.
快乐是你梦寐以求的那块蓝宝石, 悲伤便是那遍及周围的矿渣.
6、根据例句仿写两个句子,分别用“体育,你是团结”“体育,你是荣誉”开头。每个句子不超过35字。
例句:体育,你是拼搏。每当我们看到邓亚萍脸上流淌的汗水和湿透的运动衫,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做奉献。
体育,你是团结。____________ 。
每当我们看到中国女排队员卫冕冠军时那激动的场面,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做无悔。
体育,你是荣誉,__________ 。
每当我们看到运动场馆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做幸福/骄傲/自豪。
7、 仿照下面句式写三句话,使之与原句构成排比句。
中国是小 时候老师挂在黑板上的那一张花花绿绿的地图;中国是王军霞在奥运跑道上身披的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中国是 ;中国是 ;中国是 。
这道题的特点是用借代的手法,以部分代整体,以具体代抽象。既可以从历史人物上构思,也可以从空间上构思。
中国是焦裕禄脚下那一片并不富裕却坚贞热烈的土地;中国是屈原叩问九天的那一块古老沧桑却又凝重厚实的沃野;中国李时珍遍尝百草,悬壶济世的那一方并不挺拔却又蕴含宝藏的山川;中国是三峡大坝拦起的那一片碧波万顷,渔歌荡漾的秀美湖泊;中国是万里长城环绕的一座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崇山峻岭;中国是天安门广场耸立的那座写满历史、万人景仰的丰碑……。
8、 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坚冰; 谅解是_________ ,能___________ ;谅解是_________ ,能___________ 。
自己写作的命运!
9、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双浆。 勤劳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梨耙;
困难说,人生就是暗礁中行进的航船; 挫折说,人生就是坎坷曲折的山路。
10、 教师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农民的脚下泛着黄泥巴,不,那不是黄泥巴,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室前方有一块黑板,不,那不是黑板,那是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前面堆着厚厚的一摞书,不,那不是一摞书,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民耕耘的希望 播种知识的沃土 学生砌下通向成功的阶梯。
11、 孩子紧紧地牵着高飞的风筝,不,那不是风筝,那是孩子放飞的梦。
黑色的天幕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
清澈的水面上飘荡着纸船,不,那不是纸船,那是孩子们远航的渴望。
12、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 树林。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片绿叶的春天;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块绿洲的沙漠。
13、上联: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联: --------------------------
琅琊山蔚然深秀 岳阳楼壮美雄奇 桃花源和平宁静
14、请你按照示例仿写句子,要求格式和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2分)
"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15、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
"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 。
" 当一个人悲观失望的时候,他忘记了树立目标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忘记了谦卑为怀是一种习惯等
16、握手和拥抱容易,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很难;享受生活容易,活得真正有价值很难; , ; ,
" 对朋友说他爱听的话容易,但总是对他讲真话很难;展示成绩容易,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很难。(开放型题目,没有固定答案,只要句式对,内容健康,符合逻辑即可。)
17、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
" 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
" 例如:(陶渊明)追求理想描写世外桃源。
18、根据提供的语境,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祖国是蓝天,我就是蓝天上的一朵云;
祖国是__________ ___ , 我就是___________ __ ;
祖国是__________ ___ , 我就是________________ __ __ 。
19、 仿写下面的句子。
例: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仿句: 拥有_________, ;
拥有_________, 。
" 例①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例②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理解和支持;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快乐和温馨。例③拥有网络,就拥有了时间和空间;拥有网络,就拥有了世界和梦想。
20、例句: 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
" 仿句: 没有 的聚积,就没有 ;
" 没有 的聚积,就没有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行行重行行>JNwhGThK>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上.
日暮乡关何处是――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练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菊花,“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还要一一去点数似的,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真是一往情深啊!
修书传语。关山难越,锦书难寄。思乡的人啊,往往只能对月空吟,对影沉思。此时,要是遇到赶往故乡去的人,那叫诗人们多么欣喜啊!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仿写句子讲解
近年来,中考试卷中仿句题的闪亮登场,频频亮相,为试卷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万)
1.什么是仿句?
仿句就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参照规定的句式模仿写作。其实质是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
2.仿句的特点是什么?
①.符合例句的句式结构。
②.符合例句修辞方法。
③.与例句意义上有密切联系,内容符合事理,语句连贯通顺。
3 .仿句考查的知识点
① 考查同学们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② 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③ 检测同学们思想认识水平,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一、仿写句子的总要求
形似质新:重在模仿,贵在创新。
形神兼备:文字表达与语境和谐统一。
二、仿写原则:
仿写句子既要做“形似”又要做到“神似”。
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的 相同或相近。
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努力创新
三、主要解题方法
内容——相对 句式——相称 修辞——相同
1.审清题干,明确仿照内容(找出例句的显性信息或者隐性信息。)
四、仿句的解题思路 2.找全其模仿点,确定陈述对象
3.下笔仿写
此类题型犹如话题作文,属半开放型,既有严格的限制,又有广泛的自由。在形式上,仿写句必须与例句一致(包括结构、字数、标点),与原句构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内容上,上下连贯,语意衔接;在构思上,可以驰骋想象,任意东西,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任你选材。
例:仿照下面的拟人手法和句式特点,另写一组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山间的溪流,并不因为大海就在山下而停止歌唱;
路旁的小草,并不因为大树就在身旁而含羞躲藏。(河边的石子,并不因为高山就在眼前而悄然隐去;树上的小鸟,并不因为雄鹰就在头顶而徘徊烦躁。)
审题 明确对象——平凡、弱小的事物与大事物
修辞——拟人、对比
主旨——平凡、弱小而不自卑、逃避
五、类型
(一).词语型 (二).修辞型 (三).托物寓意型 (四).名著名言名句 (五).诗歌型
(一)、词语型:
例句: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1 、 书是_____ ,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是______,能医治愚昧之症。
书是_______,能哺育人们成长。
2、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是这条长河上涌起的波涛。
如果历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时间是这曲乐章中跳动的音符。
3、例: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恰当的词语。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 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
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搏击。 。
(二)、修辞型:
1、拟人仿写
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一路翻山越岭,呼啸着奔向大海。
泰山,_______________ 。
黄河,_______________ 。
泰山,又好像顶天立地的男儿,铮铮铁骨,激励着一批批英雄志士奋勇前行。
2.对偶仿写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3、比喻+排比仿写
学习,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 学习,是攀登科学高峰的工具;
学习,是----------------- ; 学习,是----------------- 。
学习,是通往成才路上的桥梁; 学习,是渡向成功彼岸的航船。
4、 对比+排比仿写
如: 仿照下面例句,补写三句,使之组成一段意思相关的文字。
金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 金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
金钱能买到(补药),不能买到(健康); 金钱能买到(别墅www.souquanme.com),不能买到(爱情);
金钱能买到(汽车),不能买到(安全); 金钱能买到(时装),不能买到(美丽);
金钱能买到(礼品),不能买到(友谊)。
5、设问(或反问)+比喻。
热爱是什么?热爱是风,热爱是雨。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帆,兴趣是浆。因为兴趣,我们甘于风餐露宿的生活;也因为兴趣,我们敢于九天揽月去,五洋捉鳖回。
三)、托物寓意型
1、教师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2、仿照示例,任选事物,用语言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煤 :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
3、如:依照下面“自然的启示”类警句,自选二——三种事物,写两个托物抒怀、富含哲理的拟人句。 篮球——容易坠入圈套,因为有人拍你。
竹—— 每攀登一步,就做一次小结。
(四)、名著名言名句型
例.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仿写: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五)诗歌型 感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 ,————————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 ————————
(得到一束阳光、整个太阳;拾起一片树叶、整个森林。亲吻一朵雪花,我银色的世界) 捧起一簇浪花,整个海洋;撷取一枚红叶,整个枫林
六、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仿写口诀:
审清题干一字不漏 善借原文寻找依据 发挥想象联系实际
打好腹稿理清语句 按照要求书写工整
仿句解题思路演示 :
1.仿照前句,续写后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我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我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 ______。
下列仿句中最符合要求的有哪几项?
A.如果我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份绿意 B.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流淌汩汩清泉
C.如果我是一条大江,就接纳滔滔百川 D.如果我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
E.如果我是一颗星星,就点缀一角天空
2、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用恰当的词语完成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
毒品 死亡
3、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 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
(1) 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2)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 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我愿是----------------------,------------------------------。
4、岳 阳 楼 上 范仲淹 作 文 寄 情 -------------- 欧阳修 ---------
" 醉 翁 亭 下欧阳修 借 景 抒 怀
5、希望是一颗永不陨落的恒星; 希望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希望是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
6、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 ,让我经受磨练:给我一次失败, ;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给我一次挫败 让我学会反省
7、a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b.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___。
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8、仿照下面《竹子》的格式和立意,另写一事物。
" 竹子:空有华丽的外表,却无坚实的内涵。
气球:总是爆烈,因为有人吹你。
9、如:依照下列例句,以“你渴望理解吗?”或“你希望成才吗?”作开头写一句话。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你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渴望理解吗?那么你别封闭自己,因为沟通是理解的桥梁。
你希望成才吗?那么你别骄傲,因为骄傲是成才的绊脚石。
10、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两句话,要求内容相关,句式整齐。(4分)
初中三年,光阴荏苒。忆同学少年,良多趣味。我们曾谈曹操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英雄;我们曾诵李白举头望明月,细诉思乡情怀; , ;
, ……如今,这些都如片片枫叶,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诗集。我们曾学毛泽东指点江山,歌颂风流人物;我们曾吟周敦颐爱莲篇章,立下君子之志。
11、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1)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______________
3)、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幸福是-------------------------------- 幸福是 。
4.)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 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______________
5)、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红玫瑰。 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丛丛荆棘。
快乐_____________ 悲伤_____________
6)、依照下面“自然的启示”类警句,自选二三种事物,写两个托物抒怀、富含哲理的拟人句。 沙发——柔软不一定就是无能。
7)、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请另选事物进行仿写。要求符合该物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感情。
小草
没有花朵的艳丽, 没有身躯的伟岸, 却以破土的力量昭示 ——什么是顽强。
句式:没有……,没有……,却…… 审用词特点:“艳丽” “伟岸” “顽强”都是褒义词
表现手法:先抑后扬
水滴 没有大海的浩瀚, 没有江河的奔腾, 却以穿石的不懈告白 ——什么是执着。
垂柳 没有松柏的挺拔, 没有梅花的孤傲,却以柔枝的依依展示 ——什么是多情。
愿同学们:
努力锤炼思维与语言,把握
仿写句子试题讲解(08)
(
1、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1 、句式符合 2 、意思完整 3、意义正确
一、感悟是心的眼睛,读懂了多少尘封的历史?二、回忆是心的双手,拾起了多少珍贵的从前?
三、感动是心的共鸣,见证了多少美妙的真情?四、自信是心的航灯,照亮了多少充实的今天?
五、理解是心的桥梁,化解了多少人间的仇恨 ?六、理解是心的钥匙,打开了多少封闭的心扉?
七、想象是心的画家,勾勒了多少美好的蓝图?八、记忆是心的储仓,积累了多少珍贵的往事?
2:动用对偶句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 例:看今朝锦绣河山
3、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
幸福是拼搏后相互勉励的一个微笑, 幸福是父亲充满关爱的一次粗糙的抚摩,
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幸福是克服困难后的那丝丝甜蜜。
4、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
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_鸟儿失去了翅膀 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 鱼儿失去了海洋
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 瓜儿失去了秧
5、仿造下面句子的句式和所用辞格,分别以“快乐”和“悲伤”开头,写两组句式相同的句子。
例句: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红玫瑰。 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丛丛荆棘。
_______________
快乐是你求之不得的那株千年灵芝, 悲伤便是那遍及周遭的凛凛冰雪.
快乐是你梦寐以求的那块蓝宝石, 悲伤便是那遍及周围的矿渣.
6、根据例句仿写两个句子,分别用“体育,你是团结”“体育,你是荣誉”开头。每个句子不超过35字。
例句:体育,你是拼搏。每当我们看到邓亚萍脸上流淌的汗水和湿透的运动衫,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做奉献。
体育,你是团结。____________ 。
每当我们看到中国女排队员卫冕冠军时那激动的场面,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做无悔。
体育,你是荣誉,__________ 。
每当我们看到运动场馆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做幸福/骄傲/自豪。
7、 仿照下面句式写三句话,使之与原句构成排比句。
中国是小 时候老师挂在黑板上的那一张花花绿绿的地图;中国是王军霞在奥运跑道上身披的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中国是 ;中国是 ;中国是 。
这道题的特点是用借代的手法,以部分代整体,以具体代抽象。既可以从历史人物上构思,也可以从空间上构思。
中国是焦裕禄脚下那一片并不富裕却坚贞热烈的土地;中国是屈原叩问九天的那一块古老沧桑却又凝重厚实的沃野;中国李时珍遍尝百草,悬壶济世的那一方并不挺拔却又蕴含宝藏的山川;中国是三峡大坝拦起的那一片碧波万顷,渔歌荡漾的秀美湖泊;中国是万里长城环绕的一座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崇山峻岭;中国是天安门广场耸立的那座写满历史、万人景仰的丰碑……。
8、 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坚冰; 谅解是_________ ,能___________ ;谅解是_________ ,能___________ 。
自己写作的命运!
9、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双浆。 勤劳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梨耙;
困难说,人生就是暗礁中行进的航船; 挫折说,人生就是坎坷曲折的山路。
10、 教师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农民的脚下泛着黄泥巴,不,那不是黄泥巴,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室前方有一块黑板,不,那不是黑板,那是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前面堆着厚厚的一摞书,不,那不是一摞书,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民耕耘的希望 播种知识的沃土 学生砌下通向成功的阶梯。
11、 孩子紧紧地牵着高飞的风筝,不,那不是风筝,那是孩子放飞的梦。
黑色的天幕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
清澈的水面上飘荡着纸船,不,那不是纸船,那是孩子们远航的渴望。
12、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 树林。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片绿叶的春天;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块绿洲的沙漠。
13、上联: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联: --------------------------
琅琊山蔚然深秀 岳阳楼壮美雄奇 桃花源和平宁静
14、请你按照示例仿写句子,要求格式和运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2分)
"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15、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
"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 。
" 当一个人悲观失望的时候,他忘记了树立目标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忘记了谦卑为怀是一种习惯等
16、握手和拥抱容易,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很难;享受生活容易,活得真正有价值很难; , ; ,
" 对朋友说他爱听的话容易,但总是对他讲真话很难;展示成绩容易,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很难。(开放型题目,没有固定答案,只要句式对,内容健康,符合逻辑即可。)
17、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
" 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
" 例如:(陶渊明)追求理想描写世外桃源。
18、根据提供的语境,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祖国是蓝天,我就是蓝天上的一朵云;
祖国是__________ ___ , 我就是___________ __ ;
祖国是__________ ___ , 我就是________________ __ __ 。
19、 仿写下面的句子。
例: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仿句: 拥有_________, ;
拥有_________, 。
" 例①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例②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理解和支持;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快乐和温馨。例③拥有网络,就拥有了时间和空间;拥有网络,就拥有了世界和梦想。
20、例句: 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
" 仿句: 没有 的聚积,就没有 ;
" 没有 的聚积,就没有 。
陶渊明写的归园田居是什么意思
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2注释译文编辑
其一
1、注释
⑴适俗:适俗韵:适,指逢迎、周旋;韵,是指为人品格、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指的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2]
⑵尘网: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官场。
⑶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⑷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⑸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⑹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可解释为固守自己愚拙的本性。
⑺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归园田居
⑻荫:荫蔽。
⑼罗:罗列。
⑽暧暧:暗淡的样子。
⑾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2]
⑿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⒀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⒁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⒂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官场。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2、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其二
1、注释
人事:指与人交结往来。
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
曲:隐僻之地。墟曲:犹乡野。
披:拨开。
2、译文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归园田居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其三
1、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2、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其四
1、注释
去:离开。山泽:山川湖泽。浪莽:放纵不拘之意。
试:姑且。披:分开。拨开。榛(zhen针):树丛。荒墟:荒废的村落。
丘陇:这里指坟墓。依依:隐约可辨的样子。
残朽株;指残存的枯木朽株。
借问:请问。采薪者:砍柴的人。此人:这些人,指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人。焉:何,哪里。如:往。
归园田居
殁(mo末):死。
一世异朝市:意思是说,经过三十年的变迁,朝市已面目全非,变化很大。这是当时的一句成语。一世:三十年。朝市:朝廷和集市,指公众聚集的地方。
幻化:指人生变化无常。《列子。周穆王》:“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空无:指虚无之境。[3]
2、译文
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
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
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于朽株。
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
砍柴之人对我言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
“三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不定,然纷纷扰扰终归于虚无,从此消融了种种差别。
其五
1、注释
⑴从内容上看,此诗似与上一首相衔接。诗人怀着怅恨的心情游山归来之后,盛情款待村中近邻,欢饮达旦。诗中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处处充满纯朴之情。
⑵怅恨:惆怅烦恼。策:策杖,拄杖,这里作动同用。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历:走过。棒曲:树木丛生的曲折小路。
⑶濯(zhuo浊):洗。
⑷漉(lu鹿)酒:用布过滤酒。滤掉酒糟。近局:近邻。
⑸日入:太阳落山。荆薪:烧火用的柴草。
⑹苦:恨,遗憾。天旭:天亮。
2、译文
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
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
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
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
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xī)。
3创作背景
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整体赏析
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作者陶渊明其实写的归园田居是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是有的。即以渊明辞官之际写下的《归去来兮辞》而论,不也还有“奚惆怅而独悲”之句吗 就是说,他心中总还难免有一丝惆怅之感的。真正纯净的灵魂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尽管诗人一再宣称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而是在不断地滤除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澈的。
正如一个人不愿触及心中的隐痛那样,诗人在《归园田居》中也很不愿意提及刚刚从其中拔脱的污秽官场。“误落尘网中”,就很有点引咎自责的遗憾意味。而“一去三十年”,是指自己从29岁“投耒去学仕”,到41岁“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而辞去彭泽县令这宦海沉浮的十三年。然而,今天毕竟如愿以偿了,此刻的心情也就豁然,释然了。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其中洋溢着一种故园依旧,“吾爱吾庐”的一往深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檐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匝地,习习清风平息了诗人心中的焦虑。眼前桃李花荣实繁,弄姿堂前,唤起诗人心中多少欢欣。诗人在同无知的草木交流着感情。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眼前堆案盈几的文牍案卷不见了,代之以心爱的“清琴”“异书”。嵇康把“人间多事,堆案盈几”,“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与山巨源绝交书》)视为不堪为官的理由。诗人在这里,也似在有意无意之间地用了“尘杂”这个字眼。他告诉我们,从前苦于应对“尘网”的一切,都没有,也不会再有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确有点儿“虚室”之感;但虚中有实,他重新开始了完全由自己来安排,支配的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与“三十年”相映,“樊笼”与“尘网”相映,“自然”与“性”相映,而以一“返”字点明了“魂兮归来”的乐趣。是的,官场消蚀了自己的半生,玷污了自己的“清节”,而今天,苦尽甘来,诗人终于得到了欣慰的补偿。是诗人出自肺腑的欢呼,终于脱出樊笼之束缚,像小鸟一样,重返山林,获得自由,与官府生活告别。这结句是点睛之笔,与开头呼应,集中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志向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全诗(其一)以抒情为基调,兼有农村景物的描绘,且以“羁鸟”、“池鱼”自喻,充分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由淳朴的乡村生活、蔑视丑恶的官场生活的情怀。情景交融,语言朴实无华,对仗亦十分自然,读者不仅能从诗中看到乡村的田园、房舍、榆柳、桃李、闻到狗吠和鸡啼,而且能看到一位洒脱诗人对着这宁静的田园景物,在吟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声。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我看这两句都应该倒过来理解:“为了罕见人事,我才来到野外,为着免于酬酢,我才住进了僻巷”。须知,这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主观的选择啊。诗人从官场退居到“野外”,从“野外”退处到“穷巷”,“白日掩荆扉”,又冥坐室中,“对酒绝尘想”。层层防范,躲避尘世唯恐不远,屏绝交游唯恐不及,屏弃俗虑唯恐不尽。诗人是不是太孤寂了,以至有些不近人情呢 不,诗人仿佛要有意消除人们这种错觉,而为我们展开了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他虽无“三径”之设,却自有同道频繁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们共有一个心爱的话题。
乡间的生活是简朴甚至贫困的,清静甚至寂寞的。但是,也正是这样的环境,使人们获得了共同的语言,培育起一种朴质真挚的感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移居》)诗人不惜一身清苦,儿辈“幼而饥寒”(《与子俨等疏》),而孜孜以求的,正是这种天地间的真情。
新的生活要从以躬耕洗雪身陷宦海的耻辱开始。也许是官身束缚,体质有所下降的缘故,也许是久别田园,农艺有些荒疏了吧,“草盛豆苗稀”,耕耘欠佳。这里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自惭,自勉之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仅从时间上看,也可见诗人决心之大,用力之勤。他清除“荒秽”,也是清除心中的杂念。除去了杂草,心中也就宽慰了一些,见出我还是那个“性本爱丘山”的我,还是那个乐于为农,也能够为农的我。荷锄夜归,心情傲然,举头仰望,皓月当空,诗人很像一个凯旋的士兵。辛苦是有的,但正是这辛苦的劳作使他获得了心灵的极大满足。“愿”是指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隐居躬耕的心愿。不愿为荣华富贵出卖灵魂。
诗的第四首同第五首实际是一首诗的前后两个部分。诗人怀着意满志得,甚至是带点炫耀的心情造访故友。子侄与俱,笑语不断,披榛寻径,健步而前。他要同故友共忆时岁月,向他们倾诉心曲,同他们畅饮几杯……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残破景象,听到的是故友“死没无复余”的噩耗。一向通达的诗人也不禁陷入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深沉哀伤之中。
所以,第五首写归来,“怅恨独策还”,虽仍有子侄跟随,诗人却不愿多言,形同孤雁,踽踽“独”行;“崎岖历榛曲”,一任小径上的灌木丛牵掣他的衣衫。诗人“怅恨”什么呢 惆怅的是人生必然的幻化,恼恨的是自己的不悟。如果早离官场,多同故友相聚些时日,不就实际上最大限度地推迟了这一悲剧的降临
那么,诗人又是如何从这种怅恨的心情中解脱出来的呢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也许是因为访友不得的余哀,也许是因为旅途的困顿劳乏,诗人在溪涧边坐下来小憩片刻。这溪水清澈见底,直视无碍;濯足水中,顿时,一股凉意流遍全身,也使他从纷繁的思绪中清醒过来。他仿佛又从悲哀的幻梦中回到了现实中来。我不是到底归来了么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人生固然短暂,我不是还有所余无多的宝贵时日 昔人固已凋零,我不是还有许多“披草共来往”的友人
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来看,诗人显然已经抹去了笼罩心头的不快的阴云。酒以陈为美,而“新熟酒”一词,一是说明家无余财,二也在点明诗人此刻“喝酒如狂”的迫切心情。这不禁使我想起诗人所著《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一文中那段有趣的对答:
“(桓)温尝问君(孟嘉):'酒有何好,而卿嗜之 '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
如果我们此刻问渊明:“酒有何好,而卿嗜之 ”想来他也定会回答我们“但不得酒中趣尔”。是啊,这“酒中趣”太丰富,太玄妙了:它消除了诗人一天的疲劳;它排解了访友不得的余哀;它使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趣;使诗人重又乐观起来,达观起来;它也加深了诗人同邻曲的理解和感情。主客俱欢,频频举觞;暮色降临,诗人胡乱燃起荆柴,学一个“秉烛夜游”。满屋烟火之气不仅不使人感到穷酸,反而平添了热烈亲切的气氛。什么人生如寄之悲,什么故旧凋零之叹,一霎时都悄悄地消融在这人生真谛的通达领悟之中了。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刚刚开始的新生活不也正如这旭日一般灿烂 这两句是全诗传神的点睛,是乐章的主旋律,是生活的最强音。
通观五首,官场污秽,而终获补偿的欣慰;生活贫困,却有亲朋的挚情;农事辛苦,而得心灵的满足;人生短暂,乃有人生真谛的彻悟。真个是“何陋之有” 这样,诗人就把整个隐居生活,不,整个人生的乐趣,包容到他浑涵汪洋的诗情中去了。这是一种高度的概括,也是一种深刻的揭示。正是在这种同污秽现实截然对立的意义上,《归园田居》达到了完美和谐的艺术意境,开拓出一片“浩浩落落”的精神世界。
诗人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心中也不是消弭了一切矛盾的静穆世界。诗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在与世族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田园世界中,他终于发现了自己人格的尊严,朋友的挚情,无地位尊卑,无贫富悬殊差别的人际关系,无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人生理想。这是陶诗思想意义的集中反映,也是陶诗平实,质朴,清新,自然风格的源泉。
他描绘的是常景。茅舍草屋,榆柳桃李,南山原野,犬吠鸡鸣,这些在高贵的世族文人看来,也许是难登大雅的,诗人却发现了蕴含其中的朴质,和谐,充满自然本色情趣的真美。
他抒发的是真情。他不是以鉴赏者那种搜奇猎异,见异思迁,短暂浮泛的感情去玩赏,而是以一种乡土之思去体察,去颂赞。所以,他的感情执着,浑厚,广阔,专注。周围的一切都是他生活中无言的伴侣,启动他心灵深处的共鸣。
他阐释的是至理。他理解到的,就是他付诸实施的。他耿直,不孤介;他随和,不趋俗。他从不炫耀,也无须掩饰。辞官场不慕清高,本“性”难易也;乐躬耕为的使心“愿无违”;避交游只图弃“绝尘想”;悲人生,因为他留恋这短暂,充实的生活。“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五柳先生传》)我写我心,仅此足矣。
他拣选的是“易”字。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枯燥的数字一经他化入诗中,就被赋予无限活泼的生命力。一般地说,计数不确是乡里人的一种习惯;特殊地说,它不也正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那心境的散适澹泊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村隐约迷茫,而诗人久久地伫立凝望,不正见出那心理上的切近 炊烟袅袅,天宇苍茫,这同诗人大解脱之后那种宽敞的心境是多么和谐。王维也很企慕这种意境,《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云:“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惜乎刻意的观察终不及渊明无意中的感受,斟酌的字眼儿也有逊于渊明用字的浑朴天然。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词因景设,意随词转,暗暗传出心境的微妙变化,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足当“行云流水”之//www.souquanme.com誉。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这一“招”多么传神!足不出户,隔墙一呼,而知邻曲必不见怪,招之即来。相形之下,反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之为繁缛了。
采菊东篱下
他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之喻,何等灵动贴切。
至若“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诸句,风韵天然,如谣似谚,几与口语无异。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云:“自晋来用字,率从简易,时并习易,人谁取难。”但真正练易字而臻于化境者,其唯渊明乎!
常景,真情,至理,易字,这就是渊明的艺术情趣,这就是渊明一生的艺术写照。
又:(其一)诗的开篇说,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误落尘网中”,很有些自责追悔的意味。以“尘网”比官场,见出诗人对污浊官场的鄙夷和厌恶。
“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回到自然,也即重获自由。那么生计如何维持呢?“开荒南野际”就可以弥补以前的过失,得以“守拙归园田”了。
接下来描述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虽然陶渊明从小生活在庐山脚下,这里的丘山、村落原本十分熟悉,但这次是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他后顾前瞻,远眺近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以至深巷狗吠、桑颠鸡鸣、无不是田园实景,又无一不构成诗人胸中的真趣。
“暧暧”,远景模糊;“依依”,轻烟袅袅。在这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吠,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幽闲。
结尾四句由写景而写心,“虚室”与“户庭”对应,既指空闲寂静的居室,又指诗人悠然常闲的心境。结尾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回应了诗的开头。这里显示的人格,即非别墅隐士,又非田野农夫。罢官归隐的士大夫有优越的物质生活,锄禾田间的农夫缺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所以陶渊明是真正能领略自然之趣、真正能从躬耕劳作中获得心灵安适的诗人和哲人。
“返自然”是这首诗的中心题旨。它是诗人的人生理想,也是这组田园诗的主旋律。
其一
陶渊明深感自己周身的社会是充满着物欲与名利之争的,而他怀揣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选择归隐山林,《桃花源记》和本文章都流露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皈依田园,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
其二
本篇是 《归园田居》 第二首,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先是从正面写“静”。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
不过,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常与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民披草来往,不是世俗的“人事”; 共话桑麻,也不是 “杂言”。与充满机巧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别有洞天。 ——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
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乐悲欢。“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 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或从正面说,或从旁说,让读者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 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衷正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劳作的地点:南山;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带月荷锄归”写出了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的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示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为后文写“衣沾不足惜”做铺垫。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明主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2注释译文编辑
其一
1、注释
⑴适俗:适俗韵:适,指逢迎、周旋;韵,是指为人品格、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指的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2]
⑵尘网: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官场。
⑶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⑷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⑸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⑹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可解释为固守自己愚拙的本性。
⑺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归园田居
⑻荫:荫蔽。
⑼罗:罗列。
⑽暧暧:暗淡的样子。
⑾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2]
⑿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⒀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⒁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⒂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官场。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2、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其二
1、注释
人事:指与人交结往来。
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
曲:隐僻之地。墟曲:犹乡野。
披:拨开。
2、译文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归园田居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其三
1、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2、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其四
1、注释
去:离开。山泽:山川湖泽。浪莽:放纵不拘之意。
试:姑且。披:分开。拨开。榛(zhen针):树丛。荒墟:荒废的村落。
丘陇:这里指坟墓。依依:隐约可辨的样子。
残朽株;指残存的枯木朽株。
借问:请问。采薪者:砍柴的人。此人:这些人,指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人。焉:何,哪里。如:往。
归园田居
殁(mo末):死。
一世异朝市:意思是说,经过三十年的变迁,朝市已面目全非,变化很大。这是当时的一句成语。一世:三十年。朝市:朝廷和集市,指公众聚集的地方。
幻化:指人生变化无常。《列子。周穆王》:“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空无:指虚无之境。[3]
2、译文
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
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
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于朽株。
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
砍柴之人对我言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
“三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不定,然纷纷扰扰终归于虚无,从此消融了种种差别。
其五
1、注释
⑴从内容上看,此诗似与上一首相衔接。诗人怀着怅恨的心情游山归来之后,盛情款待村中近邻,欢饮达旦。诗中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处处充满纯朴之情。
⑵怅恨:惆怅烦恼。策:策杖,拄杖,这里作动同用。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历:走过。棒曲:树木丛生的曲折小路。
⑶濯(zhuo浊):洗。
⑷漉(lu鹿)酒:用布过滤酒。滤掉酒糟。近局:近邻。
⑸日入:太阳落山。荆薪:烧火用的柴草。
⑹苦:恨,遗憾。天旭:天亮。
2、译文
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
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
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
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
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xī)。
3创作背景
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整体赏析
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作者陶渊明其实写的归园田居是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是有的。即以渊明辞官之际写下的《归去来兮辞》而论,不也还有“奚惆怅而独悲”之句吗 就是说,他心中总还难免有一丝惆怅之感的。真正纯净的灵魂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尽管诗人一再宣称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而是在不断地滤除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澈的。
正如一个人不愿触及心中的隐痛那样,诗人在《归园田居》中也很不愿意提及刚刚从其中拔脱的污秽官场。“误落尘网中”,就很有点引咎自责的遗憾意味。而“一去三十年”,是指自己从29岁“投耒去学仕”,到41岁“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而辞去彭泽县令这宦海沉浮的十三年。然而,今天毕竟如愿以偿了,此刻的心情也就豁然,释然了。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其中洋溢着一种故园依旧,“吾爱吾庐”的一往深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檐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匝地,习习清风平息了诗人心中的焦虑。眼前桃李花荣实繁,弄姿堂前,唤起诗人心中多少欢欣。诗人在同无知的草木交流着感情。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眼前堆案盈几的文牍案卷不见了,代之以心爱的“清琴”“异书”。嵇康把“人间多事,堆案盈几”,“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与山巨源绝交书》)视为不堪为官的理由。诗人在这里,也似在有意无意之间地用了“尘杂”这个字眼。他告诉我们,从前苦于应对“尘网”的一切,都没有,也不会再有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确有点儿“虚室”之感;但虚中有实,他重新开始了完全由自己来安排,支配的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与“三十年”相映,“樊笼”与“尘网”相映,“自然”与“性”相映,而以一“返”字点明了“魂兮归来”的乐趣。是的,官场消蚀了自己的半生,玷污了自己的“清节”,而今天,苦尽甘来,诗人终于得到了欣慰的补偿。是诗人出自肺腑的欢呼,终于脱出樊笼之束缚,像小鸟一样,重返山林,获得自由,与官府生活告别。这结句是点睛之笔,与开头呼应,集中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志向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全诗(其一)以抒情为基调,兼有农村景物的描绘,且以“羁鸟”、“池鱼”自喻,充分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由淳朴的乡村生活、蔑视丑恶的官场生活的情怀。情景交融,语言朴实无华,对仗亦十分自然,读者不仅能从诗中看到乡村的田园、房舍、榆柳、桃李、闻到狗吠和鸡啼,而且能看到一位洒脱诗人对着这宁静的田园景物,在吟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声。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我看这两句都应该倒过来理解:“为了罕见人事,我才来到野外,为着免于酬酢,我才住进了僻巷”。须知,这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主观的选择啊。诗人从官场退居到“野外”,从“野外”退处到“穷巷”,“白日掩荆扉”,又冥坐室中,“对酒绝尘想”。层层防范,躲避尘世唯恐不远,屏绝交游唯恐不及,屏弃俗虑唯恐不尽。诗人是不是太孤寂了,以至有些不近人情呢 不,诗人仿佛要有意消除人们这种错觉,而为我们展开了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他虽无“三径”之设,却自有同道频繁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们共有一个心爱的话题。
乡间的生活是简朴甚至贫困的,清静甚至寂寞的。但是,也正是这样的环境,使人们获得了共同的语言,培育起一种朴质真挚的感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移居》)诗人不惜一身清苦,儿辈“幼而饥寒”(《与子俨等疏》),而孜孜以求的,正是这种天地间的真情。
新的生活要从以躬耕洗雪身陷宦海的耻辱开始。也许是官身束缚,体质有所下降的缘故,也许是久别田园,农艺有些荒疏了吧,“草盛豆苗稀”,耕耘欠佳。这里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自惭,自勉之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仅从时间上看,也可见诗人决心之大,用力之勤。他清除“荒秽”,也是清除心中的杂念。除去了杂草,心中也就宽慰了一些,见出我还是那个“性本爱丘山”的我,还是那个乐于为农,也能够为农的我。荷锄夜归,心情傲然,举头仰望,皓月当空,诗人很像一个凯旋的士兵。辛苦是有的,但正是这辛苦的劳作使他获得了心灵的极大满足。“愿”是指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隐居躬耕的心愿。不愿为荣华富贵出卖灵魂。
诗的第四首同第五首实际是一首诗的前后两个部分。诗人怀着意满志得,甚至是带点炫耀的心情造访故友。子侄与俱,笑语不断,披榛寻径,健步而前。他要同故友共忆时岁月,向他们倾诉心曲,同他们畅饮几杯……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残破景象,听到的是故友“死没无复余”的噩耗。一向通达的诗人也不禁陷入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深沉哀伤之中。
所以,第五首写归来,“怅恨独策还”,虽仍有子侄跟随,诗人却不愿多言,形同孤雁,踽踽“独”行;“崎岖历榛曲”,一任小径上的灌木丛牵掣他的衣衫。诗人“怅恨”什么呢 惆怅的是人生必然的幻化,恼恨的是自己的不悟。如果早离官场,多同故友相聚些时日,不就实际上最大限度地推迟了这一悲剧的降临
那么,诗人又是如何从这种怅恨的心情中解脱出来的呢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也许是因为访友不得的余哀,也许是因为旅途的困顿劳乏,诗人在溪涧边坐下来小憩片刻。这溪水清澈见底,直视无碍;濯足水中,顿时,一股凉意流遍全身,也使他从纷繁的思绪中清醒过来。他仿佛又从悲哀的幻梦中回到了现实中来。我不是到底归来了么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人生固然短暂,我不是还有所余无多的宝贵时日 昔人固已凋零,我不是还有许多“披草共来往”的友人
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来看,诗人显然已经抹去了笼罩心头的不快的阴云。酒以陈为美,而“新熟酒”一词,一是说明家无余财,二也在点明诗人此刻“喝酒如狂”的迫切心情。这不禁使我想起诗人所著《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一文中那段有趣的对答:
“(桓)温尝问君(孟嘉):'酒有何好,而卿嗜之 '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
如果我们此刻问渊明:“酒有何好,而卿嗜之 ”想来他也定会回答我们“但不得酒中趣尔”。是啊,这“酒中趣”太丰富,太玄妙了:它消除了诗人一天的疲劳;它排解了访友不得的余哀;它使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趣;使诗人重又乐观起来,达观起来;它也加深了诗人同邻曲的理解和感情。主客俱欢,频频举觞;暮色降临,诗人胡乱燃起荆柴,学一个“秉烛夜游”。满屋烟火之气不仅不使人感到穷酸,反而平添了热烈亲切的气氛。什么人生如寄之悲,什么故旧凋零之叹,一霎时都悄悄地消融在这人生真谛的通达领悟之中了。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刚刚开始的新生活不也正如这旭日一般灿烂 这两句是全诗传神的点睛,是乐章的主旋律,是生活的最强音。
通观五首,官场污秽,而终获补偿的欣慰;生活贫困,却有亲朋的挚情;农事辛苦,而得心灵的满足;人生短暂,乃有人生真谛的彻悟。真个是“何陋之有” 这样,诗人就把整个隐居生活,不,整个人生的乐趣,包容到他浑涵汪洋的诗情中去了。这是一种高度的概括,也是一种深刻的揭示。正是在这种同污秽现实截然对立的意义上,《归园田居》达到了完美和谐的艺术意境,开拓出一片“浩浩落落”的精神世界。
诗人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心中也不是消弭了一切矛盾的静穆世界。诗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在与世族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田园世界中,他终于发现了自己人格的尊严,朋友的挚情,无地位尊卑,无贫富悬殊差别的人际关系,无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人生理想。这是陶诗思想意义的集中反映,也是陶诗平实,质朴,清新,自然风格的源泉。
他描绘的是常景。茅舍草屋,榆柳桃李,南山原野,犬吠鸡鸣,这些在高贵的世族文人看来,也许是难登大雅的,诗人却发现了蕴含其中的朴质,和谐,充满自然本色情趣的真美。
他抒发的是真情。他不是以鉴赏者那种搜奇猎异,见异思迁,短暂浮泛的感情去玩赏,而是以一种乡土之思去体察,去颂赞。所以,他的感情执着,浑厚,广阔,专注。周围的一切都是他生活中无言的伴侣,启动他心灵深处的共鸣。
他阐释的是至理。他理解到的,就是他付诸实施的。他耿直,不孤介;他随和,不趋俗。他从不炫耀,也无须掩饰。辞官场不慕清高,本“性”难易也;乐躬耕为的使心“愿无违”;避交游只图弃“绝尘想”;悲人生,因为他留恋这短暂,充实的生活。“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五柳先生传》)我写我心,仅此足矣。
他拣选的是“易”字。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枯燥的数字一经他化入诗中,就被赋予无限活泼的生命力。一般地说,计数不确是乡里人的一种习惯;特殊地说,它不也正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那心境的散适澹泊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村隐约迷茫,而诗人久久地伫立凝望,不正见出那心理上的切近 炊烟袅袅,天宇苍茫,这同诗人大解脱之后那种宽敞的心境是多么和谐。王维也很企慕这种意境,《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云:“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惜乎刻意的观察终不及渊明无意中的感受,斟酌的字眼儿也有逊于渊明用字的浑朴天然。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词因景设,意随词转,暗暗传出心境的微妙变化,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足当“行云流水”之//www.souquanme.com誉。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这一“招”多么传神!足不出户,隔墙一呼,而知邻曲必不见怪,招之即来。相形之下,反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之为繁缛了。
采菊东篱下
他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之喻,何等灵动贴切。
至若“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诸句,风韵天然,如谣似谚,几与口语无异。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云:“自晋来用字,率从简易,时并习易,人谁取难。”但真正练易字而臻于化境者,其唯渊明乎!
常景,真情,至理,易字,这就是渊明的艺术情趣,这就是渊明一生的艺术写照。
又:(其一)诗的开篇说,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误落尘网中”,很有些自责追悔的意味。以“尘网”比官场,见出诗人对污浊官场的鄙夷和厌恶。
“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回到自然,也即重获自由。那么生计如何维持呢?“开荒南野际”就可以弥补以前的过失,得以“守拙归园田”了。
接下来描述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虽然陶渊明从小生活在庐山脚下,这里的丘山、村落原本十分熟悉,但这次是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他后顾前瞻,远眺近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以至深巷狗吠、桑颠鸡鸣、无不是田园实景,又无一不构成诗人胸中的真趣。
“暧暧”,远景模糊;“依依”,轻烟袅袅。在这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吠,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幽闲。
结尾四句由写景而写心,“虚室”与“户庭”对应,既指空闲寂静的居室,又指诗人悠然常闲的心境。结尾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回应了诗的开头。这里显示的人格,即非别墅隐士,又非田野农夫。罢官归隐的士大夫有优越的物质生活,锄禾田间的农夫缺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所以陶渊明是真正能领略自然之趣、真正能从躬耕劳作中获得心灵安适的诗人和哲人。
“返自然”是这首诗的中心题旨。它是诗人的人生理想,也是这组田园诗的主旋律。
其一
陶渊明深感自己周身的社会是充满着物欲与名利之争的,而他怀揣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选择归隐山林,《桃花源记》和本文章都流露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皈依田园,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
其二
本篇是 《归园田居》 第二首,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先是从正面写“静”。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
不过,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常与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民披草来往,不是世俗的“人事”; 共话桑麻,也不是 “杂言”。与充满机巧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别有洞天。 ——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
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乐悲欢。“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 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或从正面说,或从旁说,让读者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 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衷正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劳作的地点:南山;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带月荷锄归”写出了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的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示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为后文写“衣沾不足惜”做铺垫。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明主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陶渊明的五言诗的意思
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叫五言诗。
陶渊明的诗几乎都是五言一句,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古朴诗风而又更加纯熟,将日常生活诗话,一反当时“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风。
陶渊明的诗几乎都是五言一句,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古朴诗风而又更加纯熟,将日常生活诗话,一反当时“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