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声之相和也的上一句是什么(老子二则原文及翻译)

逐字逐句解释老子道德经的第二章和第十一章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

音声之相和也的上一句是什么(老子二则原文及翻译)

逐字逐句解释老子道德经的第二章和第十一章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道德经的译文?

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译文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引语]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评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解读] “道”的革命性和权威性
“道”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机,如此等等。
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和“上帝”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道”,对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根据,它比“上帝”更具权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源于一种生物学上的意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质方面,从古迄今,都表现为一种近乎原始的依赖性,有如婴儿之对母体。古人有云:“人穷则反本。”这个所谓的“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也就是指“自然”,这个人类和万物的母亲。屈原长诗《天问》为什么会提出许多对宇宙天体、历史、神话和人世方面的疑问?当他对政治前途和黑暗现实感到失望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对自然的返归心态和求助愿望。出于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推本极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适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说,论述了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压抑,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说的人类天生的追求快乐的原则,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上。今天,人们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动的“回归自然”潮流,不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了古代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竭力尽智地探索的原因吗?由此我们也可理解老子哲学里尊崇自然,否决知识,追求“小国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对“道”纯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动力的渲染的历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上移,陪里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旧有的“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从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备了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注释]
①恶已:恶、丑。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引语]
本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搜趣网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学术界有人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也有人认为前两章是全书的引言,全书的宗旨都在其中了。
[评析]
无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解读]朴素辩证法的闪光
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在中国的哲学史上,还从来没有谁像他那样深刻和系统地揭示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反者,道之动也”(第四十章)。老子的辩证法是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综合的概括,其目的在于找到一种合理的社会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对立面,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善恶、美丑、是非、强弱、成败、祸福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原理。譬如说,如果人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也就不会产生对丑恶现象的唾弃;当你还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悦中时,或许一场灾祸或不幸正悄悄临近。
有个哲学家说过:人们讲得最多的,却往往是他最不了解的,人们对部分事物和表面现象的关注,常常会忽视整体的隐藏在深层次的、最本质的东西。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富于哲理的诗句。表述了对事物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现象与本质等诸种关系的领悟,这富于启迪性的人生哲理,与老子的辩证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会发现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在真理与谬误、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等矛盾斗争中前进的。而辩证法的丰富内涵就包含在全部人类文明史中。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传统文学艺术中有不少体现辩证思维的范畴,就与之有明显的渊源联系。例如“有”与“无”,出自老庄哲学,“有无相生”体现了事物 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实际也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后世的作家、艺术家,他们逐步从老庄哲学中引申出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过“有声”、“有色”的艺术,而进入“无声”、“无色”的艺术深层境界,才是至美的境界。与之相关,“虚”与“实”的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而“虚实相生”理论也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美学中独具特色的理论。
“奇”与“正”这对范畴涉及艺术创作中整齐与变化相统一的创造、表现方法,为中国古代作家、艺术家所常用。“正”指正常、正规、正统、整齐、均衡,“奇”指反常、怪异、创新、参差、变化,二者在艺术创造中是“多样统一”规律的具体表现之一。在创作者们看来,其意味着事物与事物或形式因素之间既有对称、均衡、整齐以有参差、矛盾、变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见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于是产生出和谐的、新颖的艺术美。倘若寻根究源,“奇”与“正”作为对立的哲学范畴,正始见于《老子》五八章:“正复为奇”。而将这对范畴移用于文学理论中,则始于刘勰《文心雕龙》。
不容否认,在中国哲学辩证法发展史上,老子的学说及其影响值得大书特书一笔。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注释]
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贵:重视,珍贵。货:财物。
③盗:窃取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敢:进取。
⑧弗为:同“无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引语]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治国安邦。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尚贤”的主张,这原本是为国家之本着想。然而,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民间也带来恶劣影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动荡、大变动的形势。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尚贤”这一主张,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尚贤”而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
这一章里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他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然而,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定是都要不断地发展提高,所以老子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是消极的。
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动乱不安、矛盾突出,这是出于差别的存在,老子想用减少差别,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这也有他进步的一面。
[评析]
在上一章里,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他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前面说到,先秦时代关于选贤用能的学说已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各诸侯国争用贤才也形成必然的趋势。老子在这种背景下,敢于提出“不尚贤”的观点,与百家诸子形成对立,似乎不合时宜。不过,在老子的观点中,不包含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引起人们纷纷争权夺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学的出发点,他既不讲人性善,也不讲人性恶,而是说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对此当然不会视而不见,肯定会挑动起人们的占有欲、追逐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倘若不使人们看到可以贪图的东西,那么人们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
不使人们贪欲,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此外要“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规律,就做到了无为而治。这一章与前章相呼应,从社会的角度,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无为”思想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观念,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
[解读]无为而治乃大治
任用贤才,富国强兵,而后取列国的为一统,本是春秋战国时代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世卿世禄制向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发展之一大时代特征。对人才的重视、使用乃至研究,成了长达五个半世纪的先秦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先秦时代是诸子的时代、士的时代和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由于列国都重视人才的使用,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他们或者纵横捭阖,游说诸侯,或者著书立说 ,自由阐发自己的观点。多元的政治格局和动荡、变乱的社会现实,为他们聪明才智的发挥提供了最广阔的历史舞台。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大变革中产生的种种弊端,特别是苛重的租税和劳役、频繁的战事所造成的经济凋敝和艰辛的民生,以及统治者的伪善、贪婪、残暴不仁等,都给诸子们以反思。他们希望从理论上来探究其原因。于是,有了从社会本体——人的本性的研讨,来找寻构建理想社会的基石。
墨家、法家对人性作出了“恶”的假定,并因之而提出“崇贤尚才”的主张。主张用积极、斗争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的改良。他们高扬了人类的能创精神,为先秦社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积极作用。
与之相反,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尤其是当时流行的推崇贤能的风尚,更被他认为是最易产生罪恶的渊薮。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道”的运动,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谓“无为之治”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李约瑟把这种行为方式解释为“抑制违反自然的行动。”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无为之治”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也不是虚渺幻想中架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具有现实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显明的史例就是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轻摇薄赋”、“约法省禁”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不要左一个运动,右一个政策,搞得民众无所适从。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对待井水一样,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什么漂白粉之类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静了。“无为而治乃大治”,这是老子“无为”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
——全文及译文
前 言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不下千种。但到今天为止,可以说哪一个注本都没能真正地说明老子究竟说了些什么。世界各国的注本也很多,发行量都很大,但是,中国人的经典,中国人不能悟透,何况外国人。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至今还普遍存在着老子思想是反对仁义智慧,反对革命,主张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甘守懦弱、逆来顺受、保守倒退的观点。这些观点也是历代哲学家比较普遍的观点。历史教材是这么说的,哲学教材也是这么说的,老师讲授的时候也就讲:“有为不如无为,有用不如无用,活着不如死了。”因此,在强调“有为”的社会里,很少有人去读《道德经》,我亦是。这些年,气功能够强身健体的观念深入人心。体弱多病的我自然找一些气功方面的书来读,这便使我零星地接触到老子的学说。待到系统地阅读了《道德经》以后,真是感慨万千,哪里是老子消极、反动?分明是人们误解了老子!于是,我便产生了重解《道德经》,还老子本来面目的冲动,因此也就有了眼前的完全否定了前人歪曲老子哲学思想的《道德论》。
拙作决非人云亦云,实为有感而发。多年的默修实践经验告诉我,老子的《道德经》是真理。但是,没有高深的道的境界和丰富的哲理思维,要想真正理解《道德经》这一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著作,实在是太难太难。所以,我决不敢说我理解了老子,但是,我坚信,我理解老子的思路是对的,对老子哲学思想的充分肯定也是正确的,并深切体会到整个人类价值体系的转变必将从人们真正理解老子的《道德经》开始。当然,是对是错,只要面向了读者,自有道德大师们来斧正,这也是我衷心希望的。我知道,我现在对《道德经》所作的解释还是十分浅陋的,其中的许多章节连我自己都不满意,原因就是我的学识实在是太有限,境界也太浅太浅。倘若再过十年、二十年,那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道德论》决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可以说,无论是字面功夫还是哲理的体悟水平都会有所提高,可我不愿这样做。学问要靠大家做,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只要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老子的道德思想早日遍布人间,我的心愿也就实现了。
上篇 道经
一章 论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这种解释是前人从没有过的,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
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人生之道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
“道”,是老子首创的含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除此以外,老子“道”的哲学内涵是宇宙本原。宇宙本原含有两方面内容:一、道体(有),即“道之为物”,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二、道性(无),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的最一般规律。道体、道性不可分离,二者相互对立统一,构成了宇宙的本原。
“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都是名词“道路”的意思,但前一个“道”特指圣人之道。中间的“道”,是名词用作动词,为“行走”的意思。“常道”,指没有体道的平常人行走的道路,亦即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前一个“名”是指沿圣人之道行走所得到的名也即“朴”(二十五章);中间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即“求得”、“占有”的意思;后面的“名”,指功利之名。“常名”,指常人所追求的名也即功利之名。
开头一句,揭示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圣人内求,所得之名,虽虚而实;常人外求,所得之名,虽实而虚。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无:道性。最根本、最一般的宇宙法则是化生宇宙万物的原动力,故“名天地之始”;有:道体。化生万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物质,故“名万物之母”。
“有”属于物质范畴,而“无”则是和物质概念相对立的概念。如果把“有”界定为具体的物质,那么,“无”就是具体的物质之所以存在的结构方式、时空关系、运动和变化形式等等,也可以用“自然规律”来概括。“有”和“无”不可分,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纯粹的“有”和纯粹的“无”是不存在的,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二章)“有”为实,“无”为虚,道体为实,道性为虚。彼此阴阳对立,虚实相合,共同构成宇宙的始母——道。
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是现实世界最一般的存在方式。 把世界的本体看作是精神的(无)或者物质的(有),都是主观片面的、非辩证的。老子的有无论是辩证本体论,即从世界的本体上确立了对立统一规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故:因此。常:常常。道性是永恒的、至诚的、无私无欲的,我欲“观其妙”,就必须“无欲”。这是说自我之性须符合道性。无欲:没有自我外在欲望。自我外在欲望即目之色欲,耳之声欲,口之味欲,鼻之嗅欲,体之亲欲和名利之欲。自我欲望在外,而妙景在内,所以,只有无外欲,才能进入客观存在的道的境界,体会宇宙之奥妙。妙:微妙、美妙,是就道境而言,是人脑透过心灵对微观世界的直观感受。这一妙境,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庄子?大宗师》)意思是说:这一境界是最适宜的,妙境来不及应接,心笑来不及安排。其实,这一境界也就是佛祖所说的“极乐世界”、基督所宣扬的“天堂”的境界和穆圣所谓的“天启”的境界。
有欲:识道之欲。因为追求智慧是人的本性。徼:是边际、边界的意思,这里是指矛盾的对立层面。“观其徼”,就是于“观妙”之中寻求矛盾双方的本质联系,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等都属于“观其徼”的范畴。
“观其妙”是同一说,面对的是道的境界,其前提条件是“无欲”;“观其徼”是对立说,面对的是现实世界,前提条件是“有欲”。要想实现人生之“大欲”,必须从“无欲”入手。只有“无欲”,才能进入道境,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生、造福社会。“无欲”是实现“有欲”的方式和策略。这里,“无欲”和“有欲”是辩证的。“无欲”是消除自我不符合客观规律、有害于生命的欲望;“有欲”是增强符合客观规律、有利于认识和改造人类命运的欲望。越是“有欲”,越具备“无欲”的坚强意志;“无欲”的境界越高,人生价值越大。因为只有体悟大道,才能取得大智大慧,从而更好地改造自身、改造世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指“妙”和“徼”,亦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矛盾的事物都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结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斗争性存在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包含矛盾的斗争性,故说“同出而异名”。
“玄”,古字为“ ”,是象形字,即对道的存在形式的形象描绘。玄,作为客观存在,它必然是结构的、秩序的、规则的、运动的,所以,玄还有“旋转”的含义。在微观世界,不论是人体基因组,还是电子、质子、夸克等微粒子,都是以玄的运动形式存在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说明了世界的本体即玄是旋转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宇宙和人生奥妙、玄机是蕴藏于玄的。把握不断旋转运动着的玄是探索和认识人生、社会以及宇宙奥妙的门户。这是老子的微观认识论。
  首章开宗明义,确立了道的哲学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人的一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这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而正确价值观来源于正确的宇宙观。要获得正确的宇宙观就必须去认识宇宙的本原,因此,老子把宇宙本原赋予道的哲学内涵。道是“有”和“无”即物质和规律的统一体,其形态是不断旋转运动着的玄,玄蕴藏着人生和宇宙奥妙。然而,玄不是人的外部感官所能认识的,外官所认识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属于感性认识。要把握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反观内视,开发悟性认识,前提条件是“无欲”,这就关系到认识论的问题。
老子哲学是彻底的自然主义。马克思说:“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将这二者结合的真理。我们同时也看到,只有自然主义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行动。”。马克思的这一自然主义的定义,恰如其分地说明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我们知道,老子把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物质称之为“有”,把物质发展变化所依赖的结构、关系、秩序、规则和信息等统称之为“无”,认为有和无不可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形成天地万物的始母,也就是宇宙的本原。以后的“有无相生”(二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三十六章),都说明了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关系。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有)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相当于无)的,而自然主义则认为,没有物质(有)的规律(无),和没有规律的物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它应当首先体现于宇宙的本原,否则,辩证法也就无从说起。作为辩证法大师的老子正是根据这一辩证本体论来阐述他的道德哲理的。
传统的认识方法是通过人的外部感官对现实世界做出反应,如果我们称这种认识方法为宏观认识,那么老子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微观认识(或称直觉认识)。微观认识是不借助人的外观器官和科学仪器,而是借助心灵对细胞、原子作直觉思维的认识。天地是大宇宙,细胞(包含原子)是小宇宙。宏观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机械的,微观认识才是本质的、整体的、能动的。老子的认识论相反于传统的认识论,尽管有些哲学家、科学家认识到微观思维的重要性,但是都没能指出具体的、科学的认识方法。只有确立老子的微观认识论,才能全面地、立体地认识世界。宏观世界统一于微观世界,认识且只有认识微观世界,才能真正认识宏观世界。宏观世界具有无限性(其大无外),而人的外部感官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虽然现代人借助于高科技成果,但还是不能完全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微观世界尽管也具有无限性(其小搜趣网无内),但是人的心灵的认识能力也是无限的,并表现为立体的整体认识。心灵的认识能力取决于自身修养功夫,功夫越高,其能力也就越强。所以,老子的微观认识论,是科学的、辩证的。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涵盖天地,无所不包,但它首先以人体科学为理论基础,并由养生理论扩展到治国理论,因此,《道德经》既是治身理论,又是治国理论,治身和治国是密切联系、相互印证的。人的肌体是细胞的集合体,每个人大约有60万亿个细胞,每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灵子,相当于国家的一名成员;大脑是魂的居所,相当于统治者的首府;魂是自我之主,相当于国家的统治者;骨骼相当于国家的政府机构;精气是肌体的养分和能量,相当于物质财富;血液循环系统,相当于道路交通;免疫系统,相当于司法系统;神经系统,相当于信息网络;消化系统相当于工厂企业......。明白这些,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子的身国同构理论。
人是哲学永恒的主题,离开了自我修证而片面强调哲学理论,哲学就显得空洞,很难为所有的人所接受。哲学的大道必须从认识自我开始。哲学要想解放全人类,必须首先解放人的心灵,或者说人类社会的健康之道首先应是自我的健康之道,这就是老子的圣人之道,也是老子哲学的最大特点。
二章 圣人之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美,凡指一切美好的事物。恶,凡指一切丑陋的事物。
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这说明丑陋的东西已经遍布天下;当人们都在为美好的善行而欢呼的时候,这说明不善已经充斥整个社会。
美丑和善恶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之所以知美,是因为有丑存在;之所以知善,是因为有恶存在。至道之世,人们不知有丑恶,也不知有美善,一切皆顺其自然,发乎道性而已。不道之世,那些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为人生观的人,为了追求名利,往往用假美、假善来伪装自己。因为集美善于一身则名利双收,而美善存伪,丑恶即生。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故:所以的意思。通过对上句美丑、善恶这两对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揭示出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进而引出下文。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它们的关系都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如果不能辩证地看待它们,矛盾就不可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世人无不追求有、易、长、高、声(名声)、前,而厌恶其反面,其结果往往因追求的方式不科学,造成求而不得的痛苦。老子所要向世人指明的是,求“有”须向“无”中求;求“易”必须重视“难”;欲“长”必先始“短”;欲“高”必先为于“下”;欲播声于“外”,必先发音于“内”;欲处人之“前”,必先居人之“后”。总之,要以辩证法的观点,从所追求事物的对立面着手,让其自然而然地由量变到质变向正面转化。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连词,承上启下,通过总结上文得出结论。
人生一世,谁不想有所作为?要想社会安定团结,不端正人们的思想观念怎么能行?因此,“有为”和“言教”成为社会的普遍理念。然而,根据对立转化规律,统治者强调自我有为,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无所作为;强调言教,必然导致人心不古、道德堕落。所以,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都是片面追求“有为”和“言教”之过。“有为”的对立面是“无为”,“言教”的对立面是“不言之教”,为了实现无所不为和社会淳朴的目的,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正是具体运用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也是老子辩证法的灵魂。
圣人:就治身而言,指体悟大道、返朴归真的人;就治国而言,指理想的统治者即神圣法律的代言人。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作为辩证法大师的老子向世人推出的济世安民的两大法宝,是对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运用,也是圣人治身、治国的最根本措施。
我们须知,老子的《道德经》是治身理论和治国理论的统一,治国理论源于治身理论,只有从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去阐释《道德经》,才能明白老子伟大的哲学思想及其千古魅力。
先说“处无为之事”。就治身而言,处无为之事,就是要求自我要有虚己守静、无私无欲、自失忘我的精神境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自我不带有任何主观偏见,始终遵循客观规律,让规律发挥作用。“无为”的目的在于大有作为、无所不为。欲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采取辨证的观点:我不直接治身而首先解放心灵,解放心灵的过程就是凝聚真朴的过程,凝聚真朴的过程就是强身建体的过程,朴成则以朴治身,以朴治身才能健康长寿。自我“无为”,才能充分发挥体内每个细胞的内在协调作用,使真朴得以逐渐形成;自我“有为”则灵受制于魂,灵受制于魂则真朴不现。自我的力量是有限的,朴的力量是无限的。我“无为”事朴,朴“无不为”治身。以朴治身,则百邪不侵,百病不生,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目的也就达到了。就治国而言,处无为之事,是要求统治者不要玩弄心计,搞独裁统治,而是虚己谦下,无私忘我,还百姓以自由,充分利用全体人民的智慧,建设公平、公正、正义的国家法律。总之,就是抛弃人治,实行法治。统治者“无为”,法律才会健全、神圣,以神圣的法律治国,国家必然有持久的繁荣和稳定。统治者的智力是有限的,法治的力量是无限的。“处无为之事”,收获的却是无所不为的成果。与之相对的是“有为之治”,而有为之治是所有阶级社会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它强调的是统治者以一人之心或少数人之心奴役天下人之心。有为的背后是个人英雄主义,是英雄史观。有为之治正是阻碍社会发展,产生历史悲剧的根源。
现在,人们对老子的“无为”思想认识不明,是几千年封建思想的余毒在作怪,人民群众还没有真正觉醒的缘故。统治者的有为观念,必然导致官僚主义和个人崇拜,而官僚主义和个人崇拜又必然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混乱。
“处无为之事”是言“治”,“行不言之教”则是言“教”。和“不言之教”相对的是设言施教。设言施教是统治者希望利用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思想观点进行表面说教。有人说,言教只是一种语言游戏和思想控制的拙劣形式。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表面的说教不可能触及每个人的心灵,彻底改变并巩固所有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造就真正意义的人和健康向上的社会。“不言之教”则是通过每个人的自身练功实践活动去参悟大道,实施自我教育,并自觉自愿地摒弃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自我意识,使之逐渐统一到客观规律上来。所以,“不言之教”所追求的教育成果是创造全社会的共识,形成共同的道德观念,因为世界的根本规律是至诚不移的。这一共识的形成必然成为改造现实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不言之教”实际上是将人类的品德修养付诸解放心灵、求证大道的实践过程之中,是对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
“不言之教”关注的是人的灵魂,但又不同于宗教信仰。宗教信徒信奉的是上帝和真主的说教,说教即“言教。”值得辩明的是,佛教和道教的根本,不属于宗教。宗教是讲世界是由唯一的神创造的,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和道教则不同,佛教是讲世人皆有佛性,人人可以修身成佛。所谓佛,是大彻大悟的人,而不是主宰世界的神。道教讲修道成仙,所谓仙,是通过自我修炼塑造出了与自我对立的阳神的人,这一阳神就是朴,也不是世界的主宰者。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成佛和成仙的人物,但他们要么是师徒关系,要么是同学关系,都是自身修炼的结果,他们之间只有境界的不同,没有身份的不同。佛教和道教虽然也具有太多的“言教”即鬼神说教的成分,但这只是后期的演化,其根本还是没有脱离“不言之教”。奉老子为始祖的道教已经偏离了老学的宗旨,成为和佛教相通的具有出世思想的组织,但是,他们的出世思想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总之,世界上的一切宗教以及佛教、道教,都是老子朴学的未完成式,它们或深或浅地解释了对大道的认识成果,但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消除宗教,让人类文化归结到老子朴学思想上来,世界才会和谐有序,人类才能消除信仰危机,获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不言之教”的宗旨,是要求万物之灵的人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严肃的、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通过自身实践去开启那个真实存在的既不属于上帝也不属于他人的心灵家园,并利用潜在的智慧,来指导人生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实现“小国寡民”的人间天堂而创造人生价值。“不言之教”,既使灵魂有所寄托,又不去为了灵魂得救而牺牲了尘世生活,因而是积极的、科学的、无与伦比的施教措施。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实践和认识的高度统一,是基于微观认识论并通过自我身心健康来检验真理的。“处无为之事”是法治,“行不言之教”是德治。只有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才能确保人类的和平及人生幸福。“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世界上最科学的方法论,也只有真正体悟大道的老子才能揭示出这一哲学方法论。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万物涌现而不躲避矛盾、推脱责任,真朴生成而不占为己有,追求有为而不恃自我之智,功成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功勋才永不磨灭。“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说圣人有功而不居功,人民却把功劳记在了圣人身上。正如泰戈尔所说:“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可是爱之神却发现了你。”相反,若是居功自傲,有功而无功。
本章揭示了矛盾的对立转化规律,中心论点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是整部经书的灵魂,以后各章论述都是围绕着“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这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而展开的。
处于“有”的层面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有为,追求功利,施行言教,其结果只能是强化自我意识,加剧自身矛盾和社会矛盾。人类只有彻底转变价值观念,参玄悟道,追求真朴,才能超越自我,创造真我,取得“无为而无不为”、不言而胜于言教的成果。
我们知道,《道德经》是以自身修养功夫即以生命科学作为理论基础的。现在,人们把我国古代的修养功夫通称为“气功”,但是用“气功”二字来说明道家功夫是不恰当的。 它只强调了气的功能,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其认识境界不明确,指导思想狭隘。道家功夫是基于微观认识论,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根本目的,以返朴归真为最高原则,要求在内创造无限自由的精神天堂,在外创造“小国寡民”的人间天堂。而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则是在悟道修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实现的,是不为而为,无私而成其私。因此,我们不妨称道家功夫为“道德功”。道德功是自我通过练功实践活动,平衡阴阳,创造真我,开启智慧,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使自我意识完全符合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追求人生幸福的功夫。
道德功的三要素是:正念,正身,正术。正念(或称正心),是指要树立合乎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生法则统一于宇宙法则;正身,是指端正自身,使身姿合乎修道要求;正术,是指要正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包括导引术、吐纳术、存想术、房中术等。道德功是严肃的人体科学,忽视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极其危险的。正术的背后是强调尊师重教。
修炼道德功依次出现的境界是:一、自我回忆,在道境之中直观人生历程。二、自我透视即返观自身的内部构造。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说的“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就是这一境界,我国的中医理论即基于此。三、细胞、微粒透视,直观人体基因组和微观粒子,破译基因密码和宇宙密码,彻悟人生规律和自然规律,从而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四、返朴归真。
给个推荐吧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
  ——全文及译文
  前 言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不下千种。但到今天为止,可以说哪一个注本都没能真正地说明老子究竟说了些什么。世界各国的注本也很多,发行量都很大,但是,中国人的经典,中国人不能悟透,何况外国人。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至今还普遍存在着老子思想是反对仁义智慧,反对革命,主张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甘守懦弱、逆来顺受、保守倒退的观点。这些观点也是历代哲学家比较普遍的观点。历史教材是这么说的,哲学教材也是这么说的,老师讲授的时候也就讲:“有为不如无为,有用不如无用,活着不如死了。”因此,在强调“有为”的社会里,很少有人去读《道德经》,我亦是。这些年,气功能够强身健体的观念深入人心。体弱多病的我自然找一些气功方面的书来读,这便使我零星地接触到老子的学说。待到系统地阅读了《道德经》以后,真是感慨万千,哪里是老子消极、反动?分明是人们误解了老子!于是,我便产生了重解《道德经》,还老子本来面目的冲动,因此也就有了眼前的完全否定了前人歪曲老子哲学思想的《道德论》。
  拙作决非人云亦云,实为有感而发。多年的默修实践经验告诉我,老子的《道德经》是真理。但是,没有高深的道的境界和丰富的哲理思维,要想真正理解《道德经》这一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著作,实在是太难太难。所以,我决不敢说我理解了老子,但是,我坚信,我理解老子的思路是对的,对老子哲学思想的充分肯定也是正确的,并深切体会到整个人类价值体系的转变必将从人们真正理解老子的《道德经》开始。当然,是对是错,只要面向了读者,自有道德大师们来斧正,这也是我衷心希望的。我知道,我现在对《道德经》所作的解释还是十分浅陋的,其中的许多章节连我自己都不满意,原因就是我的学识实在是太有限,境界也太浅太浅。倘若再过十年、二十年,那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道德论》决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可以说,无论是字面功夫还是哲理的体悟水平都会有所提高,可我不愿这样做。学问要靠大家做,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只要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老子的道德思想早日遍布人间,我的心愿也就实现了。
  上篇 道经
  一章 论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这种解释是前人从没有过的,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
  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人生之道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
  “道”,是老子首创的含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除此以外,老搜趣网子“道”的哲学内涵是宇宙本原。宇宙本原含有两方面内容:一、道体(有),即“道之为物”,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二、道性(无),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的最一般规律。道体、道性不可分离,二者相互对立统一,构成了宇宙的本原。
  “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都是名词“道路”的意思,但前一个“道”特指圣人之道。中间的“道”,是名词用作动词,为“行走”的意思。“常道”,指没有体道的平常人行走的道路,亦即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前一个“名”是指沿圣人之道行走所得到的名也即“朴”(二十五章);中间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即“求得”、“占有”的意思;后面的“名”,指功利之名。“常名”,指常人所追求的名也即功利之名。
  开头一句,揭示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圣人内求,所得之名,虽虚而实;常人外求,所得之名,虽实而虚。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无:道性。最根本、最一般的宇宙法则是化生宇宙万物的原动力,故“名天地之始”;有:道体。化生万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物质,故“名万物之母”。
  “有”属于物质范畴,而“无”则是和物质概念相对立的概念。如果把“有”界定为具体的物质,那么,“无”就是具体的物质之所以存在的结构方式、时空关系、运动和变化形式等等,也可以用“自然规律”来概括。“有”和“无”不可分,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纯粹的“有”和纯粹的“无”是不存在的,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二章)“有”为实,“无”为虚,道体为实,道性为虚。彼此阴阳对立,虚实相合,共同构成宇宙的始母——道。
  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是现实世界最一般的存在方式。 把世界的本体看作是精神的(无)或者物质的(有),都是主观片面的、非辩证的。老子的有无论是辩证本体论,即从世界的本体上确立了对立统一规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搜趣网 常有欲,以观其徼。
  故:因此。常:常常。道性是永恒的、至诚的、无私无欲的,我欲“观其妙”,就必须“无欲”。这是说自我之性须符合道性。无欲:没有自我外在欲望。自我外在欲望即目之色欲,耳之声欲,口之味欲,鼻之嗅欲,体之亲欲和名利之欲。自我欲望在外,而妙景在内,所以,只有无外欲,才能进入客观存在的道的境界,体会宇宙之奥妙。妙:微妙、美妙,是就道境而言,是人脑透过心灵对微观世界的直观感受。这一妙境,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庄子?大宗师》)意思是说:这一境界是最适宜的,妙境来不及应接,心笑来不及安排。其实,这一境界也就是佛祖所说的“极乐世界”、基督所宣扬的“天堂”的境界和穆圣所谓的“天启”的境界。
  有欲:识道之欲。因为追求智慧是人的本性。徼:是边际、边界的意思,这里是指矛盾的对立层面。“观其徼”,就是于“观妙”之中寻求矛盾双方的本质联系,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等都属于“观其徼”的范畴。
  “观其妙”是同一说,面对的是道的境界,其前提条件是“无欲”;“观其徼”是对立说,面对的是现实世界,前提条件是“有欲”。要想实现人生之“大欲”,必须从“无欲”入手。只有“无欲”,才能进入道境,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生、造福社会。“无欲”是实现“有欲”的方式和策略。这里,“无欲”和“有欲”是辩证的。“无欲”是消除自我不符合客观规律、有害于生命的欲望;“有欲”是增强符合客观规律、有利于认识和改造人类命运的欲望。越是“有欲”,越具备“无欲”的坚强意志;“无欲”的境界越高,人生价值越大。因为只有体悟大道,才能取得大智大慧,从而更好地改造自身、改造世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指“妙”和“徼”,亦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矛盾的事物都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结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斗争性存在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包含矛盾的斗争性,故说“同出而异名”。
  “玄”,古字为“ ”,是象形字,即对道的存在形式的形象描绘。玄,作为客观存在,它必然是结构的、秩序的、规则的、运动的,所以,玄还有“旋转”的含义。在微观世界,不论是人体基因组,还是电子、质子、夸克等微粒子,都是以玄的运动形式存在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说明了世界的本体即玄是旋转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宇宙和人生奥妙、玄机是蕴藏于玄的。把握不断旋转运动着的玄是探索和认识人生、社会以及宇宙奥妙的门户。这是老子的微观认识论。
  首章开宗明义,确立了道的哲学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人的一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这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而正确价值观来源于正确的宇宙观。要获得正确的宇宙观就必须去认识宇宙的本原,因此,老子把宇宙本原赋予道的哲学内涵。道是“有”和“无”即物质和规律的统一体,其形态是不断旋转运动着的玄,玄蕴藏着人生和宇宙奥妙。然而,玄不是人的外部感官所能认识的,外官所认识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属于感性认识。要把握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反观内视,开发悟性认识,前提条件是“无欲”,这就关系到认识论的问题。
  老子哲学是彻底的自然主义。马克思说:“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将这二者结合的真理。我们同时也看到,只有自然主义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行动。”。马克思的这一自然主义的定义,恰如其分地说明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我们知道,老子把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物质称之为“有”,把物质发展变化所依赖的结构、关系、秩序、规则和信息等统称之为“无”,认为有和无不可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形成天地万物的始母,也就是宇宙的本原。以后的“有无相生”(二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三十六章),都说明了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关系。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有)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相当于无)的,而自然主义则认为,没有物质(有)的规律(无),和没有规律的物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它应当首先体现于宇宙的本原,否则,辩证法也就无从说起。作为辩证法大师的老子正是根据这一辩证本体论来阐述他的道德哲理的。
  传统的认识方法是通过人的外部感官对现实世界做出反应,如果我们称这种认识方法为宏观认识,那么老子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微观认识(或称直觉认识)。微观认识是不借助人的外观器官和科学仪器,而是借助心灵对细胞、原子作直觉思维的认识。天地是大宇宙,细胞(包含原子)是小宇宙。宏观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机械的,微观认识才是本质的、整体的、能动的。老子的认识论相反于传统的认识论,尽管有些哲学家、科学家认识到微观思维的重要性,但是都没能指出具体的、科学的认识方法。只有确立老子的微观认识论,才能全面地、立体地认识世界。宏观世界统一于微观世界,认识且只有认识微观世界,才能真正认识宏观世界。宏观世界具有无限性(其大无外),而人的外部感官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虽然现代人借助于高科技成果,但还是不能完全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微观世界尽管也具有无限性(其小无内),但是人的心灵的认识能力也是无限的,并表现为立体的整体认识。心灵的认识能力取决于自身修养功夫,功夫越高,其能力也就越强。所以,老子的微观认识论,是科学的、辩证的。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涵盖天地,无所不包,但它首先以人体科学为理论基础,并由养生理论扩展到治国理论,因此,《道德经》既是治身理论,又是治国理论,治身和治国是密切联系、相互印证的。人的肌体是细胞的集合体,每个人大约有60万亿个细胞,每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灵子,相当于国家的一名成员;大脑是魂的居所,相当于统治者的首府;魂是自我之主,相当于国家的统治者;骨骼相当于国家的政府机构;精气是肌体的养分和能量,相当于物质财富;血液循环系统,相当于道路交通;免疫系统,相当于司法系统;神经系统,相当于信息网络;消化系统相当于工厂企业......。明白这些,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子的身国同构理论。
  人是哲学永恒的主题,离开了自我修证而片面强调哲学理论,哲学就显得空洞,很难为所有的人所接受。哲学的大道必须从认识自我开始。哲学要想解放全人类,必须首先解放人的心灵,或者说人类社会的健康之道首先应是自我的健康之道,这就是老子的圣人之道,也是老子哲学的最大特点。
  二章 圣人之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美,凡指一切美好的事物。恶,凡指一切丑陋的事物。
  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这说明丑陋的东西已经遍布天下;当人们都在为美好的善行而欢呼的时候,这说明不善已经充斥整个社会。
  美丑和善恶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之所以知美,是因为有丑存在;之所以知善,是因为有恶存在。至道之世,人们不知有丑恶,也不知有美善,一切皆顺其自然,发乎道性而已。不道之世,那些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为人生观的人,为了追求名利,往往用假美、假善来伪装自己。因为集美善于一身则名利双收,而美善存伪,丑恶即生。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故:所以的意思。通过对上句美丑、善恶这两对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揭示出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进而引出下文。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它们的关系都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如果不能辩证地看待它们,矛盾就不可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世人无不追求有、易、长、高、声(名声)、前,而厌恶其反面,其结果往往因追求的方式不科学,造成求而不得的痛苦。老子所要向世人指明的是,求“有”须向“无”中求;求“易”必须重视“难”;欲“长”必先始“短”;欲“高”必先为于“下”;欲播声于“外”,必先发音于“内”;欲处人之“前”,必先居人之“后”。总之,要以辩证法的观点,从所追求事物的对立面着手,让其自然而然地由量变到质变向正面转化。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连词,承上启下,通过总结上文得出结论。
  人生一世,谁不想有所作为?要想社会安定团结,不端正人们的思想观念怎么能行?因此,“有为”和“言教”成为社会的普遍理念。然而,根据对立转化规律,统治者强调自我有为,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无所作为;强调言教,必然导致人心不古、道德堕落。所以,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都是片面追求“有为”和“言教”之过。“有为”的对立面是“无为”,“言教”的对立面是“不言之教”,为了实现无所不为和社会淳朴的目的,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正是具体运用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也是老子辩证法的灵魂。
  圣人:就治身而言,指体悟大道、返朴归真的人;就治国而言,指理想的统治者即神圣法律的代言人。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作为辩证法大师的老子向世人推出的济世安民的两大法宝,是对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运用,也是圣人治身、治国的最根本措施。
  我们须知,老子的《道德经》是治身理论和治国理论的统一,治国理论源于治身理论,只有从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去阐释《道德经》,才能明白老子伟大的哲学思想及其千古魅力。
  先说“处无为之事”。就治身而言,处无为之事,就是要求自我要有虚己守静、无私无欲、自失忘我的精神境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自我不带有任何主观偏见,始终遵循客观规律,让规律发挥作用。“无为”的目的在于大有作为、无所不为。欲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采取辨证的观点:我不直接治身而首先解放心灵,解放心灵的过程就是凝聚真朴的过程,凝聚真朴的过程就是强身建体的过程,朴成则以朴治身,以朴治身才能健康长寿。自我“无为”,才能充分发挥体内每个细胞的内在协调作用,使真朴得以逐渐形成;自我“有为”则灵受制于魂,灵受制于魂则真朴不现。自我的力量是有限的,朴的力量是无限的。我“无为”事朴,朴“无不为”治身。以朴治身,则百邪不侵,百病不生,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目的也就达到了。就治国而言,处无为之事,是要求统治者不要玩弄心计,搞独裁统治,而是虚己谦下,无私忘我,还百姓以自由,充分利用全体人民的智慧,建设公平、公正、正义的国家法律。总之,就是抛弃人治,实行法治。统治者“无为”,法律才会健全、神圣,以神圣的法律治国,国家必然有持久的繁荣和稳定。统治者的智力是有限的,法治的力量是无限的。“处无为之事”,收获的却是无所不为的成果。与之相对的是“有为之治”,而有为之治是所有阶级社会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它强调的是统治者以一人之心或少数人之心奴役天下人之心。有为的背后是个人英雄主义,是英雄史观。有为之治正是阻碍社会发展,产生历史悲剧的根源。
  现在,人们对老子的“无为”思想认识不明,是几千年封建思想的余毒在作怪,人民群众还没有真正觉醒的缘故。统治者的有为观念,必然导致官僚主义和个人崇拜,而官僚主义和个人崇拜又必然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混乱。
  “处无为之事”是言“治”,“行不言之教”则是言“教”。和“不言之教”相对的是设言施教。设言施教是统治者希望利用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思想观点进行表面说教。有人说,言教只是一种语言游戏和思想控制的拙劣形式。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表面的说教不可能触及每个人的心灵,彻底改变并巩固所有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造就真正意义的人和健康向上的社会。“不言之教”则是通过每个人的自身练功实践活动去参悟大道,实施自我教育,并自觉自愿地摒弃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自我意识,使之逐渐统一到客观规律上来。所以,“不言之教”所追求的教育成果是创造全社会的共识,形成共同的道德观念,因为世界的根本规律是至诚不移的。这一共识的形成必然成为改造现实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不言之教”实际上是将人类的品德修养付诸解放心灵、求证大道的实践过程之中,是对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
  “不言之教”关注的是人的灵魂,但又不同于宗教信仰。宗教信徒信奉的是上帝和真主的说教,说教即“言教。”值得辩明的是,佛教和道教的根本,不属于宗教。宗教是讲世界是由唯一的神创造的,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和道教则不同,佛教是讲世人皆有佛性,人人可以修身成佛。所谓佛,是大彻大悟的人,而不是主宰世界的神。道教讲修道成仙,所谓仙,是通过自我修炼塑造出了与自我对立的阳神的人,这一阳神就是朴,也不是世界的主宰者。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成佛和成仙的人物,但他们要么是师徒关系,要么是同学关系,都是自身修炼的结果,他们之间只有境界的不同,没有身份的不同。佛教和道教虽然也具有太多的“言教”即鬼神说教的成分,但这只是后期的演化,其根本还是没有脱离“不言之教”。奉老子为始祖的道教已经偏离了老学的宗旨,成为和佛教相通的具有出世思想的组织,但是,他们的出世思想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总之,世界上的一切宗教以及佛教、道教,都是老子朴学的未完成式,它们或深或浅地解释了对大道的认识成果,但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消除宗教,让人类文化归结到老子朴学思想上来,世界才会和谐有序,人类才能消除信仰危机,获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不言之教”的宗旨,是要求万物之灵的人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严肃的、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通过自身实践去开启那个真实存在的既不属于上帝也不属于他人的心灵家园,并利用潜在的智慧,来指导人生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实现“小国寡民”的人间天堂而创造人生价值。“不言之教”,既使灵魂有所寄托,又不去为了灵魂得救而牺牲了尘世生活,因而是积极的、科学的、无与伦比的施教措施。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实践和认识的高度统一,是基于微观认识论并通过自我身心健康来检验真理的。“处无为之事”是法治,“行不言之教”是德治。只有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才能确保人类的和平及人生幸福。“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世界上最科学的方法论,也只有真正体悟大道的老子才能揭示出这一哲学方法论。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万物涌现而不躲避矛盾、推脱责任,真朴生成而不占为己有,追求有为而不恃自我之智,功成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功勋才永不磨灭。“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说圣人有功而不居功,人民却把功劳记在了圣人身上。正如泰戈尔所说:“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可是爱之神却发现了你。”相反,若是居功自傲,有功而无功。
  本章揭示了矛盾的对立转化规律,中心论点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是整部经书的灵魂,以后各章论述都是围绕着“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这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而展开的。
  处于“有”的层面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有为,追求功利,施行言教,其结果只能是强化自我意识,加剧自身矛盾和社会矛盾。人类只有彻底转变价值观念,参玄悟道,追求真朴,才能超越自我,创造真我,取得“无为而无不为”、不言而胜于言教的成果。
  我们知道,《道德经》是以自身修养功夫即以生命科学作为理论基础的。现在,人们把我国古代的修养功夫通称为“气功”,但是用“气功”二字来说明道家功夫是不恰当的。 它只强调了气的功能,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其认识境界不明确,指导思想狭隘。道家功夫是基于微观认识论,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根本目的,以返朴归真为最高原则,要求在内创造无限自由的精神天堂,在外创造“小国寡民”的人间天堂。而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则是在悟道修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实现的,是不为而为,无私而成其私。因此,我们不妨称道家功夫为“道德功”。道德功是自我通过练功实践活动,平衡阴阳,创造真我,开启智慧,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使自我意识完全符合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追求人生幸福的功夫。
  道德功的三要素是:正念,正身,正术。正念(或称正心),是指要树立合乎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生法则统一于宇宙法则;正身,是指端正自身,使身姿合乎修道要求;正术,是指要正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包括导引术、吐纳术、存想术、房中术等。道德功是严肃的人体科学,忽视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极其危险的。正术的背后是强调尊师重教。
  修炼道德功依次出现的境界是:一、自我回忆,在道境之中直观人生历程。二、自我透视即返观自身的内部构造。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说的“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就是这一境界,我国的中医理论即基于此。三、细胞、微粒透视,直观人体基因组和微观粒子,破译基因密码和宇宙密码,彻悟人生规律和自然规律,从而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四、返朴归真。
  =========================================================
  字数过多,不能发完,楼主留给邮箱吧

道德经第二篇哪种解释是对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第一种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第二种解释:天下都以为美就是美,这就不好了;都以为善就是善,这就不善了。有无仅仅是表征生的,难易仅仅是表征成的,长短仅仅是表征形的,高下仅仅是表征倾的,音声仅仅是表征和的,前后仅仅是表征随的。一切都是恒常的阿,所以圣人无为,不言,万物都是作而没有初始,生发而不占有,为而不仰仗,成功了而不自居,也是因为不自居所以不会有失去现代人对论语,道德经这些经典常有多种解释,我们学习这写经典应该如何对待这样的问题?
第四十五课 知 美

【原文】 【破译】
天下皆知美为美, 大家都知道美,
斯恶已。 这时恶习已太重。
皆知善为善,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善
斯不善已。 早已没有善了。
故有无相生, 所以有无是相互产生的,
难易相成, 搜趣网 难易是互相成立的,
长短相较, 长短是比较出来的,
高下相倾, 高下是在倾斜中产生的,
音声相和, 音声是互相交融的,
前后相随。 前后是互相跟随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所以圣人以无为来处理一切事情,
行不言之教。 以身体力行来教人。
万物作而不辞, 为万物生长而不辞辛劳
生而不有, 万物生长了不归为己有
为而不恃, 作了而不自恃
功成而弗居, 成功了而不自居,
夫唯弗居, 唯一的是不居功,
是以不去。 所以就不会失去。
我是《道德经》的自愿传播者,希望大家都喜欢学习它,欢迎大家的来访,谢谢!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