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是古代哪位人写的
警世贤文
守法篇: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万里;
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根深不怕树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为人不做亏心事 ,半夜敲门心不惊。
种麻得麻 ,种豆得豆;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等来早与来迟。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惧法朝朝乐 ,欺天日日忧。
守法篇: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万里;
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根深不怕树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为人不做亏心事 ,半夜敲门心不惊。
种麻得麻 ,种豆得豆;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等来早与来迟。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惧法朝朝乐 ,欺天日日忧。
你是怎样理解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这句话的?
我觉得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很早就听过这句话了,因为一个好事,往往只有几个人知道,但是坏事就会得到大家的宣传,这往往是反映出了人们的道德素质,如果有一天好事,能传千里坏事,只有几个人知道,那么这个社会将会非常的和平。
水浒传好句
浩气冲天贯牛斗,英雄事业未曾酬。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水浒传名言语录
见明施耐庵《水搜趣网浒传》第二十四回。这两句大意是:做人立得正,站得直,走得稳。以光明正大,心地坦菠,磊落硬气自许或赞人者可用此语。
有钱可以通神。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通:相通,通连。本句大意是:钱能使人与神仙相通。在阶级社会里,人们利用商品交换来互通有无,而钱具有商品交换和商品贮存的职能。人们离不开钱,许多人爱钱如命,也有许多人用钱来进行不正当的甚而肮脏的交易。人们就用“~”来比喻只要有钱,什么都能办到,也有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与此意同,均属贬义,可用以进行疯喻。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世情:社会人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面:指人的脸色。这两句大意是:社会人情从待人态度的冷淡或热情可以看出来,人的脸色因对方地位的高低而变化。在旧社会,世情贵高贱低,对有钱有势者往往巴结奉承,热情有余,而对无钱无势者则白眼相向,冷若冰霜。这种庸俗的人际关系,为道德高尚者所不齿。两句含有揭露、慨叹和否定的意思。
不怕官,只怕管。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官:官吏。管:管理,管辖,这里指管得着自己的人。本句大意是:不怕上面的大官,只怕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这两句说明不管官有多大,如果不能直接管住自己,约束力就不那么大,就不必害怕;相反,官职再小,甚至不是官,但只要能直接管住自己,就必须小心对待。选两句说明顶头上司的威力,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常被引用。
却之不恭,受之太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却之:推却,辞谢不纳。恭:恭敬。过:过分。这两句大意是:推却不受吧,太不恭敬;冒然接受吧,又太过分了。“却之不恭”是从《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意即“一再推却拒绝别人是不恭敬的”)句简化而来,现在多将~说成“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是接受别人馈赠时的谦词,表示接受感到愧疚,拒绝里觉得失礼的矛盾心情。
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这是两句俗语。它用种什么就收什么这个简单道理,比喻造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含有普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思在内,类似的话在我国流传甚广,如《吕氏春秋用民》说“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合汗衫》说“种谷得谷,种麻得麻”。《涅盘经》说“种瓜得瓜,种李得李”,清人尹会一的《吕语集粹存养》里说“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现在口语里也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都是说善果,恶果皆由自己造成,也可从积极方面理解为付出什么样的劳动,就有什么样的收获。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这两句大意是:要是早知道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后悔当初不应该那样做。这是自悔的话,可说成“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也可作为责怪别人的话,说某人当初不应该那样做。这句话常被引用。凡不满意眼前的情况,后悔过去的作法导致今日结果的皆可用此话。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不出门:传播不到门外去。恶事:坏事,见不得人的事。这两句大意是:好事不容易传出去,坏事传得很快很广。这是由人们一种很奇特的心理现象造成的一种很奇特的社会现象,往往好事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坏事却一传十,十人传百,在不知不觉中传得很快很远。这两句多用来形容坏事很容易被人们知道,含有警戒之意,也可单用“恶事传千里”。
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这里指夜晚。这两句大意是:人当处于欢乐的时候,总是嫌夜晚太短;处于寂寞的时候,又恼恨五更太长。这是人常有的心理感觉。欢乐时情绪激动,兴奋不已,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飞快地过去了,出于对欢乐的留恋,就总觉得时间太短。寂寞时痛苦难熬,只盼着夜晚快点过去,好在天亮时使情绪有所调节,就只恼恨夜太长了。一说“苦日难熬,欢时易过”(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与此意同。可用于写欢乐时或愁苦时人们对时间的感觉。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八回。这两句大意是:到瓮子里捉老鳖,那是手到拿来。此二句是形容办事十分容易。瓮中的老鳖躲也无处躲,藏又无处藏,因而瓮中捉鳖当是十分容易的事。可以此二句形容把敌人团团包围,使敌人躲逃无路,胜利唾手可得;也可形容事情易办。很有把握。
急来拖佛脚,闲时不烧香。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抱佛脚:求佛救助、保佑。这两句大意是:闲暇无事时不给佛烧香供奉,到事情急了才击求佛救助。这两句比喻平日不积极努力作好准备,事到临头才仓促设法应付。俗云“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对事情在平日就要预作准备,临事才能应付自如。事到临头才慌忙设法,就来不及了。也作“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或单作“临时抱佛脚”、“急时抱佛脚”。可用来比喻平时不准备,临事才设法;也可比喻平日不努力,临事才学习;还可比喻平时不与交往.临事才向人求助。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缘:缘分。这两句大意是:有缘分的人虽然远隔千里,却能因机遇、巧合而会面;没缘分的人即使打照面也会错过,跟没遇到一样。这两句话在元代无名氏《鸳鸯被》杂剧里作“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缘千里能相会”。现在人们常用“有缘”句形容相距很远的人结成了朋友或婚姻,用“无缘”句形容与亲友或想要会见的人打个照面竟未认出而失之交臂。
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惺惺(xīng星):聪明人。惜:爱惜。识:赏识。这两句大意是:聪明的人总是爱惜聪明的人,英雄汉总是赏识英雄汉。这两句可用来形容性格、才能相同的人互相敬慕爱护,最容易结为朋友。
吃饭防噎,行路防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噎(yē椰):食物塞住嗓子。这两句大意是:吃饭时要防备食物卡住嗓子,走路时要防备摔交。吃饭时卡住喉咙,走路时摔交,这都是世上常有的事,所以不得不小心预防,以利健康。此话还常用于比喻人处世办事必须小心谨慎,时时注意安全,以防不测。这两句既可用于论述养生,也可用以比喻处世。
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须:必须,应当。这两句大意是:男孩子长大了就应当结婚,女孩子长大了就应当出嫁。结婚,是人类生理、情感和延续后代的需要,是男女到了成年时期都要操办的大事。对于这个人生大事无论是个人或家庭,如果注意不够或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意外,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不幸,所以必须认真对待。也有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或“男大须婚,女大须嫁”的,与此两句意义相同。可用于说明无论男女,到了结婚年龄就应该结婚,或说明孩子们长大了,找对象、谈恋爱、结婚是必然的和理所当然的。
君子问灾不问福。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一回。本句大意是:君子只问自己有什么灾祸,而不问自己有什么福分。是君子,就有一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胸怀和气质,他不怕灾祸,敢于正视现实,去经受灾祸的磨练,所以他敢于“同灾”。而去寻问福气,则被认为是贪求和没有出息的行为,故君子不屑。本句意在表现一种无所畏惧的慷慨和大度。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六回。这两句大意是:幸运的事不会连续到来,灾祸一来却不止一种。就现实生活来说,什么情况都会发生,本无所谓“~”,之所以这样说,在于强调人的运气不好,幸运的事很少碰到,灾祸却接连而至。这两句现在还经常被引用。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须:却。这两句大意是:隔着墙却有耳朵在听着,窗户外边难道没有人听见?此两句语本《管子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世上有些事是很微妙的,往往被认为是很秘密的言谈,恰恰在周围就有人偷听,而被泄露出去。这两句就是指的这种现象,也作“隔墙有耳,窗外有人”,或单作“隔墙有耳”、“隔窗有耳”、“窗外有耳”,意皆同。多用来提醒人们说秘密话时要防止被别人听见,也可用来说明秘密言谈被别人听见了。
当取不取,过后莫悔。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应该取得的却不及时去取,机会过去以后可不要后悔。社会是千变万化的,许多东西的获得都有一定的机会。如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获取却不去获取,当条件丧失,就不容易或根本不可能取得了,那时将后悔莫及。这两句多用于说明能获取的东西就要当机立断去获取,不可错过时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九回。这两句大意是:作了好事或作了坏事,最终都将受到报应.且是来得早晚不同罢了。此二句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来到”(元无名氏《来生债》)一样,反映出前人最朴实、最鲜明的善恶观,在人民无力惩罚那些为非作歹的恶人,没有条件褒扬那些仁人善士时,往往以此二句去诅咒恶行,颂扬善行。~二句已成人们口头习www.souquanme.com用熟语,用以劝诫或安慰别人。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明施耐庵《水浒》第一百十六回。这几句大意是:凡事大多是得到得容易.失去得也容易滑到得困难,失去得也困难.这几句“浅显明确的语言,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一十真理,凡事得之容易,必不珍惜,往往随便将其丢弃;若得之困难,历尽干辛万苦,也必然对其万分珍惜,决不肯将其随便丢弃。对自已亲自带大的孩子格外有感情,对自己栽培的树木花草分外喜欢,就是这个道理。可以这几句教育青年人艰苦刨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要轻易毁坏丢弃。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这两句大意是:光听说名字不如眼见一面,亲自见面胜于听说姓名。“闻名”,仅仅是听到传闻,并不加以印证,能否相信,与事实相距多少,都在两可。而一经见面交谈,以往的传闻得以证实,自然胜似闻名。可以这两句作为初次见面的寒喧,作为初次见面后的评价。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荣枯事:好事或坏事。这两句大意是:进门之后不用同主人遇到好事或遇到坏事,察颜观色便可得到准确的结论,这两句俗语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明只要看看脸色,便可分析出主人的心情和遭遇。可以这两句说明察颜观色的重要性。
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经日:亲眼看到。这几句大意是:亲眼看到的事情,还唯恐它不真实,别人背后讲的话,怎么能够完全相信呢?这几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点明对背后之言不能全信的道理。即使是经目之事,还唯恐其中有假,何况是背后之言呢?可以此说明遇事应多调查,多分析,不轻信,不偏听,这样才能得出真实可信的结论。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否(pǐ匹)、泰:本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天地不相交叫“否”,天地相交叫“泰”。否、泰分别代表凶和吉,二者可以互相转化。这两句大意是:快乐到极点反生悲哀,坏事到了尽头,好事就会到来。事物发展过了头必然会向其对立面转化,乐化悲,凶化吉,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可用于对世事发展的说明,也可用以说明矛盾转化的哲理。~二句是从《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演化而来。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回。这两句大意是:蛇没了头就不会行走,鸟没了翅膀就不能高飞。这是两句俗语,却含有深刻的哲理。前句说明:一个群体少不了一个带头人,否则就无法统一行动;后句说明:干什么事都少不了得力助手和群众帮助,单枪匹马犹如无翼之鸟,什么事都难以成功。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这两句大意是:灯蛾扑到火上,引得火焰烧死自身。这是两句俗语,比喻不顾客观情况一意孤行,自寻死路,自趋灭亡。“灯蛾扑火”又作“飞蛾扑火”,源于唐姚思廉《梁书到溉传》:“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灯蛾扑火有时也用以比喻不顾一切地奔向新向往的目标。
赵括徒能读父书,文斌殒命又何愚。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八回。赵括:战国时赵将,著名战将赵奢的儿子。赵括空读其父所传兵法,倒背如流,实际上不会指挥作战。公元前二六零年,赵括代廉颇为将,一变前任以守为攻的战略,盲目出击,被秦将射死,四十万主力损失殆尽。文斌:姓王,名文斌。宋徽宗初年八十万禁军教头。自称幼读兵书,颇晓阵法,随被招安后的宋江抵御辽军,一战即身首异处。殒(yūn允):死亡。这两句大意是: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空读父亲的兵书,没有什么用处;王文斌因夸夸其谈而身首异处,何等愚蠢!此名句长于用具体事例说理,借用赵括与王文斌两个典故,说明只有书本知识而没有实际经验,只重“知”而不重“行”是不行的。它善用典故,使句子既典雅又含蓄,最得文约意丰,颇有文采。
赦其旧过,开以新图。
明施耐庵《永浒传》八十九回。这两句大意是:对有些人,可以赦免他过去的罪过,给以自新之路,让他重新作人。对于那些过去犯有一定罪行,本人有改恶从善的表现者,可以考虑给予宽大处理,使之重新作人。这样做有利于分化犯罪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胜败乃兵家常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www.souquanme.com五回。兵家:原指研究军事的学者,这里是指挥作战的将领。这两句大意是:打胜仗或打败仗是将军们常有的事。前人有“兵有利钝,战无百胜”(见《三国志吕蒙传》)之说,可见战争是异常复杂的,其胜负由多种因素构成,难以预料。此句强调胜败为兵家之常事,旨在说明不可搜趣网将胜负看得太重,尤其是不可将失败看得过重。可用以劝慰失败的将军,也可用来比喻搞竞赛、作科学实验及做其他事情,不能困失败,挫折而泄气。
有眼不识泰山。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泰山:山名。古时候的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受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本句大意是长着眼睛竟然不认识泰山。此句比喻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多用来说自己眼力差,也用来说别人没有眼力,认不出有名望的人。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农民的心内像沸水煮一样焦急,而公子王孙则手摇扇于逍遥自在。这首诗是梁山英雄白胜所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作者用人物不同的心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贫富贵践的阶级对立,抒发了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手法上写农夫以比喻表心境,写王孙以形象现心境,都好很生动。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明施耐庵《水浒传》笫六回。粱园:汉时粱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一说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南,为宴赏迎宾之所。这两句大意是:粱园虽然美好,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家,非久留之地。人们多用此句来抒发他乡非我乡的思乡之情,或表示要离开看似舒适,实则暗藏祸患的是非之地的意思,和李白的“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诗意相近。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君:你,对人的尊称。终:终归,到底。这两句大意是:送您选到千里之外,最后还是须有分别的时候。送别,送别,终有一别。这两句的意思在于说明不必远送了,也有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的。多用于劝人不必再远送,也可用于表示自己不再远送别人了。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这两句大意是:路遇不平之事,即挺身相向,扶弱除强。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盛行的侠义精神。在那个弱肉强食,恶人逞凶,好人受欺的黑暗社会,这种精抻是弱者、善者所带求的,因而具有存在的价值。但它有很强的江湖气息,常常模糊阶级界限,陷入个人恩怨之中,为封建统治者和坏人所利用。今天我们仍可用这两句称扬以往社会中那些行侠仗义的行为,也可用以称颂今人主持正义,勇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行为。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八回。本句大意是:在别人的矮屋檐下讨生活,怎么敢不低头呢?这两句比喻受制于人,其得顺从。今常作“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用于表示处于别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不得不忍气吞声的心理。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这两句形容处境艰难,没有出路。它最早见于宋普济《五灯会元安吉州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可通;入地,无门可进,这就把无法解脱的困厄处境描绘得生动可感,易记易懂,常被用来表现艰难窘迫的处境,使用率很高。
破屋更遭连夜两,漏船又遇打头风。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这两句比喻在难以支持的困难处境中又遇到新的打击,不幸中再遭不幸。也作“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可用于表现连遭不幸的艰艰窘处境。
自差偏自是。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三回。本句大意是:自己有了差错,还自以为是正确的。这句话表现了某些人的一种心理素质: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多用于评论不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现象,也可用于自悔自悟。
敢怒而不敢言。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本句大意是:胸中有怒气,但是不敢公开发泄或表露出来。“敢怒”,说明了有人格、有血性和不甘逆来顾受;而“不敢言”,则说明其受到某种势力或某种环境的严重压抑。这是一种强压怒火,忍气吞声的心态和情状。可用以表现受压抑状态下的言谈和举止。
总教掬尽三江水,难洗今朝一面羞。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纵然叫捧尽所有江湖的水,也难以洗尽今天脸面上的羞耻。形容羞耻重大,难以洗刷。可用于自悔自责或嘲讽别人无地自容。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凌:高出。这几句大意是:身材魁梧,有万夫难敌的威风;讲话有气魄,表现出千丈凌云的志气。这几句是《水浒传》二十三回所刻画的打虎英雄武松的形象,不仅有外貌描写,而且勾勒了他的语言、志气、威风、气度,的确是一条好汉。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这两句大意是:炎炎红日,炙热得如同火焰在燃烧,田野里的稻苗已有一半被烤得枯焦了。这两句描绘了夏日的酷热干旱,也透露丁农民们焦急的心情。可用来描写炎热苦旱之状,也可用“赤日炎炎”句来表示红日灼烤之苦。
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
同心报国,青史留名。 水浒传好句摘抄
酒乱性,色迷人。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水浒传名言语录
见明施耐庵《水搜趣网浒传》第二十四回。这两句大意是:做人立得正,站得直,走得稳。以光明正大,心地坦菠,磊落硬气自许或赞人者可用此语。
有钱可以通神。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通:相通,通连。本句大意是:钱能使人与神仙相通。在阶级社会里,人们利用商品交换来互通有无,而钱具有商品交换和商品贮存的职能。人们离不开钱,许多人爱钱如命,也有许多人用钱来进行不正当的甚而肮脏的交易。人们就用“~”来比喻只要有钱,什么都能办到,也有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与此意同,均属贬义,可用以进行疯喻。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世情:社会人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面:指人的脸色。这两句大意是:社会人情从待人态度的冷淡或热情可以看出来,人的脸色因对方地位的高低而变化。在旧社会,世情贵高贱低,对有钱有势者往往巴结奉承,热情有余,而对无钱无势者则白眼相向,冷若冰霜。这种庸俗的人际关系,为道德高尚者所不齿。两句含有揭露、慨叹和否定的意思。
不怕官,只怕管。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官:官吏。管:管理,管辖,这里指管得着自己的人。本句大意是:不怕上面的大官,只怕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这两句说明不管官有多大,如果不能直接管住自己,约束力就不那么大,就不必害怕;相反,官职再小,甚至不是官,但只要能直接管住自己,就必须小心对待。选两句说明顶头上司的威力,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常被引用。
却之不恭,受之太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却之:推却,辞谢不纳。恭:恭敬。过:过分。这两句大意是:推却不受吧,太不恭敬;冒然接受吧,又太过分了。“却之不恭”是从《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意即“一再推却拒绝别人是不恭敬的”)句简化而来,现在多将~说成“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是接受别人馈赠时的谦词,表示接受感到愧疚,拒绝里觉得失礼的矛盾心情。
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这是两句俗语。它用种什么就收什么这个简单道理,比喻造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含有普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思在内,类似的话在我国流传甚广,如《吕氏春秋用民》说“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合汗衫》说“种谷得谷,种麻得麻”。《涅盘经》说“种瓜得瓜,种李得李”,清人尹会一的《吕语集粹存养》里说“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现在口语里也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都是说善果,恶果皆由自己造成,也可从积极方面理解为付出什么样的劳动,就有什么样的收获。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这两句大意是:要是早知道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后悔当初不应该那样做。这是自悔的话,可说成“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也可作为责怪别人的话,说某人当初不应该那样做。这句话常被引用。凡不满意眼前的情况,后悔过去的作法导致今日结果的皆可用此话。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不出门:传播不到门外去。恶事:坏事,见不得人的事。这两句大意是:好事不容易传出去,坏事传得很快很广。这是由人们一种很奇特的心理现象造成的一种很奇特的社会现象,往往好事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坏事却一传十,十人传百,在不知不觉中传得很快很远。这两句多用来形容坏事很容易被人们知道,含有警戒之意,也可单用“恶事传千里”。
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这里指夜晚。这两句大意是:人当处于欢乐的时候,总是嫌夜晚太短;处于寂寞的时候,又恼恨五更太长。这是人常有的心理感觉。欢乐时情绪激动,兴奋不已,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飞快地过去了,出于对欢乐的留恋,就总觉得时间太短。寂寞时痛苦难熬,只盼着夜晚快点过去,好在天亮时使情绪有所调节,就只恼恨夜太长了。一说“苦日难熬,欢时易过”(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与此意同。可用于写欢乐时或愁苦时人们对时间的感觉。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八回。这两句大意是:到瓮子里捉老鳖,那是手到拿来。此二句是形容办事十分容易。瓮中的老鳖躲也无处躲,藏又无处藏,因而瓮中捉鳖当是十分容易的事。可以此二句形容把敌人团团包围,使敌人躲逃无路,胜利唾手可得;也可形容事情易办。很有把握。
急来拖佛脚,闲时不烧香。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抱佛脚:求佛救助、保佑。这两句大意是:闲暇无事时不给佛烧香供奉,到事情急了才击求佛救助。这两句比喻平日不积极努力作好准备,事到临头才仓促设法应付。俗云“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对事情在平日就要预作准备,临事才能应付自如。事到临头才慌忙设法,就来不及了。也作“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或单作“临时抱佛脚”、“急时抱佛脚”。可用来比喻平时不准备,临事才设法;也可比喻平日不努力,临事才学习;还可比喻平时不与交往.临事才向人求助。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缘:缘分。这两句大意是:有缘分的人虽然远隔千里,却能因机遇、巧合而会面;没缘分的人即使打照面也会错过,跟没遇到一样。这两句话在元代无名氏《鸳鸯被》杂剧里作“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缘千里能相会”。现在人们常用“有缘”句形容相距很远的人结成了朋友或婚姻,用“无缘”句形容与亲友或想要会见的人打个照面竟未认出而失之交臂。
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惺惺(xīng星):聪明人。惜:爱惜。识:赏识。这两句大意是:聪明的人总是爱惜聪明的人,英雄汉总是赏识英雄汉。这两句可用来形容性格、才能相同的人互相敬慕爱护,最容易结为朋友。
吃饭防噎,行路防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噎(yē椰):食物塞住嗓子。这两句大意是:吃饭时要防备食物卡住嗓子,走路时要防备摔交。吃饭时卡住喉咙,走路时摔交,这都是世上常有的事,所以不得不小心预防,以利健康。此话还常用于比喻人处世办事必须小心谨慎,时时注意安全,以防不测。这两句既可用于论述养生,也可用以比喻处世。
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须:必须,应当。这两句大意是:男孩子长大了就应当结婚,女孩子长大了就应当出嫁。结婚,是人类生理、情感和延续后代的需要,是男女到了成年时期都要操办的大事。对于这个人生大事无论是个人或家庭,如果注意不够或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意外,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不幸,所以必须认真对待。也有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或“男大须婚,女大须嫁”的,与此两句意义相同。可用于说明无论男女,到了结婚年龄就应该结婚,或说明孩子们长大了,找对象、谈恋爱、结婚是必然的和理所当然的。
君子问灾不问福。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一回。本句大意是:君子只问自己有什么灾祸,而不问自己有什么福分。是君子,就有一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胸怀和气质,他不怕灾祸,敢于正视现实,去经受灾祸的磨练,所以他敢于“同灾”。而去寻问福气,则被认为是贪求和没有出息的行为,故君子不屑。本句意在表现一种无所畏惧的慷慨和大度。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六回。这两句大意是:幸运的事不会连续到来,灾祸一来却不止一种。就现实生活来说,什么情况都会发生,本无所谓“~”,之所以这样说,在于强调人的运气不好,幸运的事很少碰到,灾祸却接连而至。这两句现在还经常被引用。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须:却。这两句大意是:隔着墙却有耳朵在听着,窗户外边难道没有人听见?此两句语本《管子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世上有些事是很微妙的,往往被认为是很秘密的言谈,恰恰在周围就有人偷听,而被泄露出去。这两句就是指的这种现象,也作“隔墙有耳,窗外有人”,或单作“隔墙有耳”、“隔窗有耳”、“窗外有耳”,意皆同。多用来提醒人们说秘密话时要防止被别人听见,也可用来说明秘密言谈被别人听见了。
当取不取,过后莫悔。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应该取得的却不及时去取,机会过去以后可不要后悔。社会是千变万化的,许多东西的获得都有一定的机会。如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获取却不去获取,当条件丧失,就不容易或根本不可能取得了,那时将后悔莫及。这两句多用于说明能获取的东西就要当机立断去获取,不可错过时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九回。这两句大意是:作了好事或作了坏事,最终都将受到报应.且是来得早晚不同罢了。此二句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来到”(元无名氏《来生债》)一样,反映出前人最朴实、最鲜明的善恶观,在人民无力惩罚那些为非作歹的恶人,没有条件褒扬那些仁人善士时,往往以此二句去诅咒恶行,颂扬善行。~二句已成人们口头习www.souquanme.com用熟语,用以劝诫或安慰别人。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明施耐庵《水浒》第一百十六回。这几句大意是:凡事大多是得到得容易.失去得也容易滑到得困难,失去得也困难.这几句“浅显明确的语言,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一十真理,凡事得之容易,必不珍惜,往往随便将其丢弃;若得之困难,历尽干辛万苦,也必然对其万分珍惜,决不肯将其随便丢弃。对自已亲自带大的孩子格外有感情,对自己栽培的树木花草分外喜欢,就是这个道理。可以这几句教育青年人艰苦刨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要轻易毁坏丢弃。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这两句大意是:光听说名字不如眼见一面,亲自见面胜于听说姓名。“闻名”,仅仅是听到传闻,并不加以印证,能否相信,与事实相距多少,都在两可。而一经见面交谈,以往的传闻得以证实,自然胜似闻名。可以这两句作为初次见面的寒喧,作为初次见面后的评价。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荣枯事:好事或坏事。这两句大意是:进门之后不用同主人遇到好事或遇到坏事,察颜观色便可得到准确的结论,这两句俗语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明只要看看脸色,便可分析出主人的心情和遭遇。可以这两句说明察颜观色的重要性。
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经日:亲眼看到。这几句大意是:亲眼看到的事情,还唯恐它不真实,别人背后讲的话,怎么能够完全相信呢?这几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点明对背后之言不能全信的道理。即使是经目之事,还唯恐其中有假,何况是背后之言呢?可以此说明遇事应多调查,多分析,不轻信,不偏听,这样才能得出真实可信的结论。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否(pǐ匹)、泰:本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天地不相交叫“否”,天地相交叫“泰”。否、泰分别代表凶和吉,二者可以互相转化。这两句大意是:快乐到极点反生悲哀,坏事到了尽头,好事就会到来。事物发展过了头必然会向其对立面转化,乐化悲,凶化吉,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可用于对世事发展的说明,也可用以说明矛盾转化的哲理。~二句是从《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演化而来。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回。这两句大意是:蛇没了头就不会行走,鸟没了翅膀就不能高飞。这是两句俗语,却含有深刻的哲理。前句说明:一个群体少不了一个带头人,否则就无法统一行动;后句说明:干什么事都少不了得力助手和群众帮助,单枪匹马犹如无翼之鸟,什么事都难以成功。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这两句大意是:灯蛾扑到火上,引得火焰烧死自身。这是两句俗语,比喻不顾客观情况一意孤行,自寻死路,自趋灭亡。“灯蛾扑火”又作“飞蛾扑火”,源于唐姚思廉《梁书到溉传》:“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灯蛾扑火有时也用以比喻不顾一切地奔向新向往的目标。
赵括徒能读父书,文斌殒命又何愚。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八回。赵括:战国时赵将,著名战将赵奢的儿子。赵括空读其父所传兵法,倒背如流,实际上不会指挥作战。公元前二六零年,赵括代廉颇为将,一变前任以守为攻的战略,盲目出击,被秦将射死,四十万主力损失殆尽。文斌:姓王,名文斌。宋徽宗初年八十万禁军教头。自称幼读兵书,颇晓阵法,随被招安后的宋江抵御辽军,一战即身首异处。殒(yūn允):死亡。这两句大意是: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空读父亲的兵书,没有什么用处;王文斌因夸夸其谈而身首异处,何等愚蠢!此名句长于用具体事例说理,借用赵括与王文斌两个典故,说明只有书本知识而没有实际经验,只重“知”而不重“行”是不行的。它善用典故,使句子既典雅又含蓄,最得文约意丰,颇有文采。
赦其旧过,开以新图。
明施耐庵《永浒传》八十九回。这两句大意是:对有些人,可以赦免他过去的罪过,给以自新之路,让他重新作人。对于那些过去犯有一定罪行,本人有改恶从善的表现者,可以考虑给予宽大处理,使之重新作人。这样做有利于分化犯罪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胜败乃兵家常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www.souquanme.com五回。兵家:原指研究军事的学者,这里是指挥作战的将领。这两句大意是:打胜仗或打败仗是将军们常有的事。前人有“兵有利钝,战无百胜”(见《三国志吕蒙传》)之说,可见战争是异常复杂的,其胜负由多种因素构成,难以预料。此句强调胜败为兵家之常事,旨在说明不可搜趣网将胜负看得太重,尤其是不可将失败看得过重。可用以劝慰失败的将军,也可用来比喻搞竞赛、作科学实验及做其他事情,不能困失败,挫折而泄气。
有眼不识泰山。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泰山:山名。古时候的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受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本句大意是长着眼睛竟然不认识泰山。此句比喻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多用来说自己眼力差,也用来说别人没有眼力,认不出有名望的人。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农民的心内像沸水煮一样焦急,而公子王孙则手摇扇于逍遥自在。这首诗是梁山英雄白胜所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作者用人物不同的心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贫富贵践的阶级对立,抒发了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手法上写农夫以比喻表心境,写王孙以形象现心境,都好很生动。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明施耐庵《水浒传》笫六回。粱园:汉时粱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一说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南,为宴赏迎宾之所。这两句大意是:粱园虽然美好,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家,非久留之地。人们多用此句来抒发他乡非我乡的思乡之情,或表示要离开看似舒适,实则暗藏祸患的是非之地的意思,和李白的“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诗意相近。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君:你,对人的尊称。终:终归,到底。这两句大意是:送您选到千里之外,最后还是须有分别的时候。送别,送别,终有一别。这两句的意思在于说明不必远送了,也有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的。多用于劝人不必再远送,也可用于表示自己不再远送别人了。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这两句大意是:路遇不平之事,即挺身相向,扶弱除强。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盛行的侠义精神。在那个弱肉强食,恶人逞凶,好人受欺的黑暗社会,这种精抻是弱者、善者所带求的,因而具有存在的价值。但它有很强的江湖气息,常常模糊阶级界限,陷入个人恩怨之中,为封建统治者和坏人所利用。今天我们仍可用这两句称扬以往社会中那些行侠仗义的行为,也可用以称颂今人主持正义,勇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行为。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八回。本句大意是:在别人的矮屋檐下讨生活,怎么敢不低头呢?这两句比喻受制于人,其得顺从。今常作“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用于表示处于别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不得不忍气吞声的心理。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这两句形容处境艰难,没有出路。它最早见于宋普济《五灯会元安吉州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可通;入地,无门可进,这就把无法解脱的困厄处境描绘得生动可感,易记易懂,常被用来表现艰难窘迫的处境,使用率很高。
破屋更遭连夜两,漏船又遇打头风。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这两句比喻在难以支持的困难处境中又遇到新的打击,不幸中再遭不幸。也作“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可用于表现连遭不幸的艰艰窘处境。
自差偏自是。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三回。本句大意是:自己有了差错,还自以为是正确的。这句话表现了某些人的一种心理素质: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多用于评论不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现象,也可用于自悔自悟。
敢怒而不敢言。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本句大意是:胸中有怒气,但是不敢公开发泄或表露出来。“敢怒”,说明了有人格、有血性和不甘逆来顾受;而“不敢言”,则说明其受到某种势力或某种环境的严重压抑。这是一种强压怒火,忍气吞声的心态和情状。可用以表现受压抑状态下的言谈和举止。
总教掬尽三江水,难洗今朝一面羞。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纵然叫捧尽所有江湖的水,也难以洗尽今天脸面上的羞耻。形容羞耻重大,难以洗刷。可用于自悔自责或嘲讽别人无地自容。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凌:高出。这几句大意是:身材魁梧,有万夫难敌的威风;讲话有气魄,表现出千丈凌云的志气。这几句是《水浒传》二十三回所刻画的打虎英雄武松的形象,不仅有外貌描写,而且勾勒了他的语言、志气、威风、气度,的确是一条好汉。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这两句大意是:炎炎红日,炙热得如同火焰在燃烧,田野里的稻苗已有一半被烤得枯焦了。这两句描绘了夏日的酷热干旱,也透露丁农民们焦急的心情。可用来描写炎热苦旱之状,也可用“赤日炎炎”句来表示红日灼烤之苦。
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
同心报国,青史留名。 水浒传好句摘抄
酒乱性,色迷人。
水浒传好句摘抄
好词: 三推六问 去住无门 言清行浊 说白道绿 三智五猜 十病九痛鹅行鸭步 执鞭随镫 搜根剔齿 单丝不线 近火先焦 推聋妆哑佯醉假癫 依草附木好句:1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3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哭: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无声谓之号。 4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 5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6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 7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窄狭时难回避。8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 9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 10有力使力,无力斗智. 11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12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今番欲作悲秋赋,回首西山又日斜,天涯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13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14远远望见旗蔽日,刀剑如麻,前面都是带甲马军,后面尽是擎兵将;大刀阔斧,杀奔白龙庙路上来!15两个待向前,只听得殿前又卷起一阵怪风,吹得飞砂走石,滚将下来;摇得那殿宇岌岌地动;罩下一阵黑云,布合了上下,冷气侵入,毛发竖起。16史文恭正走之间,之间阴云冉冉,冷气飕飕,星雾漫漫,狂风飒飒,虚空中一人,挡住去路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我在网上搜来整理的)
1、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赏析:林冲本是被高俅陷害,发配充军,却说自己与高俅交恶,不敢表达自己的愤怒,生动的展示了林冲这个下级封建官员在官场社会生活中忍气吞声以求生存的苟安性格。
2、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赏析:写景佳句,字字如金,描摹入神,写的舒缓从容,细品如如化境,一个卷子,漫天飞雪舒缓沉实之态毕现。
3、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赏析:此一句就有无尽妙处,一方面写林冲心细,在一面为下文草料场绝不可能自己起火必是人为纵火埋下伏笔。
4、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赏析:写林冲心细,入庙掩门抵石搜趣网,点滴不乱,处处描摹林冲性格,也为下一步纵火者不得门而入,林冲偷听到了事情原委做了伏笔。
5、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赏析:此处林冲以断绝了所有返还朝廷过旧时生活的可能,满腔怒火蓬发,语言行动自不相同,真栩栩如生也。
6、第8回 林冲见了,起身接着道:“娘子,小人有句话说,已禀过泰山了。为是林冲年灾月厄,遭这场屈事,今去沧州,生死不保,诚恐误了娘子青春。今已写下几字在此,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
为林冲误了贤妻。”那娘子听罢,哭将起来,说道:“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
如何把我休了!”林冲道:“娘子,我是好意,恐怕日后两个相误,赚了你。”
赏析:这里是林冲和娘子的对话,为什么把它选上呢,因为这体现了林冲对自己娘子的真心啊,如果没有真心对她,试问怎么会说这样的话呢?
7、第9回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赏析:这里描写了薛霸董超想要谋害林冲时鲁智深出手相救的场面,描写得十分精彩,而鲁智深说:“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这体现了鲁智深性格的粗中有细,因为此时出来不仅可以救林冲,而且还有他们的“犯罪证据”,叫他们服气,再杀他们,也算是有凭有据。
8、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赏析:这段话是动作描写,叙述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场面,体现了我们的主人公胜得精彩漂亮,而且光明磊落。
9、人无千日好,花无百园红
赏析:花会红,但是不会红过百日,迟早一天要凋谢 人的运气好,不会好过千日,总有运气差的时候
10、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赏析: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话里的豪情终究难掩不舍之情
1、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赏析:林冲本是被高俅陷害,发配充军,却说自己与高俅交恶,不敢表达自己的愤怒,生动的展示了林冲这个下级封建官员在官场社会生活中忍气吞声以求生存的苟安性格。
2、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赏析:写景佳句,字字如金,描摹入神,写的舒缓从容,细品如如化境,一个卷子,漫天飞雪舒缓沉实之态毕现。
3、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赏析:此一句就有无尽妙处,一方面写林冲心细,在一面为下文草料场绝不可能自己起火必是人为纵火埋下伏笔。
4、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赏析:写林冲心细,入庙掩门抵石搜趣网,点滴不乱,处处描摹林冲性格,也为下一步纵火者不得门而入,林冲偷听到了事情原委做了伏笔。
5、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赏析:此处林冲以断绝了所有返还朝廷过旧时生活的可能,满腔怒火蓬发,语言行动自不相同,真栩栩如生也。
6、第8回 林冲见了,起身接着道:“娘子,小人有句话说,已禀过泰山了。为是林冲年灾月厄,遭这场屈事,今去沧州,生死不保,诚恐误了娘子青春。今已写下几字在此,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
为林冲误了贤妻。”那娘子听罢,哭将起来,说道:“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
如何把我休了!”林冲道:“娘子,我是好意,恐怕日后两个相误,赚了你。”
赏析:这里是林冲和娘子的对话,为什么把它选上呢,因为这体现了林冲对自己娘子的真心啊,如果没有真心对她,试问怎么会说这样的话呢?
7、第9回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赏析:这里描写了薛霸董超想要谋害林冲时鲁智深出手相救的场面,描写得十分精彩,而鲁智深说:“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这体现了鲁智深性格的粗中有细,因为此时出来不仅可以救林冲,而且还有他们的“犯罪证据”,叫他们服气,再杀他们,也算是有凭有据。
8、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赏析:这段话是动作描写,叙述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场面,体现了我们的主人公胜得精彩漂亮,而且光明磊落。
9、人无千日好,花无百园红
赏析:花会红,但是不会红过百日,迟早一天要凋谢 人的运气好,不会好过千日,总有运气差的时候
10、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赏析: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话里的豪情终究难掩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