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卖自夸的后一句(“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的下一句)

“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典故与来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释义】,对自己没有根据的东西大加......

自卖自夸的后一句(“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的下一句)

“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典故与来历?

【正确的说法】
应该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释义】
对自己没有根据的东西大加赞赏。这是后来的引申义,带有贬义色彩,应该说典故上不是贬义的。
【典故】
王婆,其实是个男人。他姓王,名字叫王波,因为他说话絮絮叨叨的,做起事来婆婆妈妈的,人们就送他个外号——王婆。
王婆的老家在西域(现新疆、甘肃一带),种瓜为生。那一带种的瓜叫胡瓜,就是现今的黄瓜。那时,宋朝边境经常发生战乱,王婆为了避难,就迁到了开封的乡下,种起胡瓜来。但胡瓜的外表不太好看,中原的人都不认识这种瓜,所以尽管这胡瓜比普通的西瓜甜上十倍,还是没有人来买。
王婆很着急,向来往的行人一个劲地夸自己的瓜怎么好吃,并且把瓜剖开让大家尝。起初没有人敢吃,后来有个胆大的人尝了一口,只觉蜜一样地甜,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王婆的瓜摊生意兴隆,人来人往。
一天, 神宗皇帝出宫巡视,一时兴起来到集市上,只见那边挤满了人,便问左HWuNO右:“何事喧闹?”左右回禀道:“启奏皇上,是个卖胡瓜的引来众人买瓜。”
皇上心想什么瓜这么招人,就走上前去观看,只见王婆正在连说带比划地夸自己的瓜好。见了皇上,他也不慌,还让皇上尝尝他的胡瓜。
皇上一尝果然甘美无比,连连称赞,便问他:“你这瓜既然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吆喝不停呢?”王婆说:“这瓜是西域品种,中原人不识,不叫就没有人买了。”
皇上听了感慨道:“做买卖还是当夸则夸,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有何不好?”皇帝的金口一开,不多时,这句话就传遍了黄河南北,直至今天。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意思与隐藏意思是什么?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句歇后语几乎家喻户晓,比喻对自己的东西没有根据大加赞赏,以骗取他人的钱财.现在经济生活里,很多人在引用这句歇后语时,多是带有一点贬义的意思去点评某人或某商家的自我宣传和推销的做法。
在当今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有必要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建立一个新的态度和辨证、正确的认识了。
一、如果“王婆”是自己种瓜、自己卖瓜,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如果当年那个卖瓜的“王婆”是民间评出的“西瓜王”的话,她去“自卖自夸”,那还真说明“王婆”有着突出的地方:即一有技术、会种瓜;二懂宣传、会营销,自己是“西瓜王”,还亲自现身说瓜,无疑是值得赞扬和学习的。
2、如果“王婆”单单是姓氏的话,王氏老太太种的和卖的瓜真是具备味道甜、形状圆、个头大、皮薄、有营养等优点,的确是好瓜,那么多种一点、多卖一点,自然不是坏事;吃瓜的人都搜趣网会品尝什么是好瓜或坏瓜,但不一定喜欢吃好瓜的人都知道好瓜好在哪里?很多爱吃瓜的人也不一定在哪里能买得到,那时也需要这样的王氏老太太引导人们吃上好瓜。另外,作为一个女性,而且又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还敢于在市场上叫卖自己种的瓜名副其实的好等,无疑是值得赞扬和学习的,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大量这样的“王婆”来卖瓜,适应性创造和丰富我们的生活。
3、如果王氏老太太卖瓜时是名不副实,明明瓜不好,王氏老太太硬要说自己的瓜好,买王氏老太太瓜或吃到王氏老太太这些瓜的人可能就会感觉上当了,吃瓜人损失的是有数量的买瓜钱,但种瓜和//www.souquanme.com卖瓜的王氏老太太,损失的就是无价的诚信,所以,不排除王氏老太太因为卖了一次名不副实的瓜,一辈子或几辈子都落了个被人讽刺的把柄,到现在人们还在讽刺她或拿她开玩笑。因此,卖瓜的人,一定不能乱卖瓜;否则将必然是卖了一次不好的瓜,换来了永久的不好名声。和诚信,连修正名声的机会都没有了。
二、如果“王婆”只管卖瓜,瓜是家人或别人种的,王氏老太太就是第一线的推销员了。
同理,如果是如同上述所言、瓜是名副其实的好,“王婆”的做法就值得赞扬和夸奖;反之,如果名不副实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很有可能是“王婆”的家人或其他种瓜的人,希望以王氏老太太是老年人容易获得人们信任的特点、来骗取人们的信任而买他们的瓜罢了,“王婆”只是被他人所利用或只从自家利利益出发来卖瓜了,自己却落了个永久的不好名声,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人包括家人来帮“王婆”挽回名声。因此,在今天诚信无价的社会,作为企业的营销人员、经销商、加盟商家需要选择好的企业、好的产品;作为企业或产品形象的代言人、策划人、宣传人等更是需要慎重,不能为一时的小利所诱惑,不顾诚信地去销售或推广,否则也将换来自己永远没有机会修正的不好名声。

王婆卖瓜的下一句歇后语是什么

  歇后语“王婆卖瓜”的下一句是“自卖自夸”。
  自卖自夸(zì mài zì kuā):自己卖的东西自己夸好。比喻为自己吹嘘。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己卖什么就夸什么好。比喻妄自夸口,凡属于自己的什么都好。
  例句:你的产品质量这么差,还敢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王婆卖瓜”的典故:据说王婆是个男人,名字叫王波,因为他说话絮絮叨叨的,做事婆婆妈妈的,就得到一个外号——王婆。王婆老家在西夏,种胡瓜(哈蜜瓜)为生。当时宋朝边境战乱,王婆迁家到开封种起胡瓜来。胡瓜的外表不太好看,虽然比西瓜甜上十倍,却没有人买。王婆很着急,不但向来往的行人夸自己的瓜好吃,而且让大家尝瓜。有个胆大的人尝了一口,觉得像蜜一样甜,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王婆的瓜摊生意兴隆,人来人往。
  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歇后语有什么? 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还有哪些?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饺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芯)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6、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67、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瞎子戴眼镜--------装饰 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80、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82、里弄www.souquanme.com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84、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85、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8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90、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91、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9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93、东洋人戴HWuNO高帽--------假充大个 94、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95、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96、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
9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98、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9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100、唱歌不看曲本--------离谱
101、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 102、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103、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 104、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105、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 106、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107、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 108、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09、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110、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111、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112、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
113、聋子耳朵——摆设 114、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115、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116、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117、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118、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119、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120、飞机上点灯——高明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牛)角抹油——又尖又滑。
老(虎)嘴里拔牙——冒险。 (兔)子尾巴——长不了。
(龙)王跳海——回老家。 打(蛇)七寸——找要害。
(马)尾搓绳——不合股。 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
(猴)子照镜——得意忘形。 (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狗)捉耗子——多管闲事。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小是人
刘备访贤——三顾茅庐 关公放曹操——念旧情
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关公走麦城——死到临头
关老爷赴会——单刀直人 张飞古城骂关羽——误会
曹操杀华佗——以怨报德 诸葛亮隆中对策——先声夺人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关公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歇后语有什么? 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还有哪些

类似“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歇后语有:

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强盗抓小偷--------贼喊捉贼

警察打老子--------公事公办

黑老(乌)鸦落在猪身上--------谁也别嫌谁黑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蚕豆开花--------黑心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打破砂锅--------问到底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虎落平阳--------被犬欺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大海捞针--------没处寻

竹篮打水--------一场空

打开天窗--------说亮话

船到桥头--------自会直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百度百科[引用时间2017-12-22]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