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词一座城?有哪首诗词可代表温州?
温州,浙江省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温州,古称东瓯。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建郡,名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又名鹿城。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从括州析永嘉、安固两县设置温州,温州因此而得名,至今以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
温州作为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朝历代有许多文人墨客,如谢灵运、李白、杜甫、孟浩然、张又新、陆游、文天祥、王十朋等留下诗词千余首。
公元422年的秋天,一个人的到来,注定了他和温州城将名流历史。在温州的一年中,他的足迹踏遍了温州的山山水水,对温州的风景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怀着喜悦的心情,用自己超人的才华将温州钟灵毓秀的风景记录在诗篇之中。
他的诗犹如一把钥匙,第一次开启了温州山水蒙昧中的灵秀。他的名字叫谢灵运!当他来的时候,他的身份是永嘉太守;而当他离去之时,他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
《登江中孤屿》—南北朝·谢灵运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CEvfkqPdX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著名诗人孟浩然千里访友来到温州,看望自己的好友,时任温州乐城尉的张子容。孟浩然的温州之行,不但与温州山水结下了一段因缘,更留下了一段友情的佳话。
《宿永嘉江》—唐·孟浩然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
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
昨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
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唐玄宗天宝末年,杜甫的一位朋友裴虬被任命为温州永嘉县尉。虽然杜甫并没有跟随朋友来到温州,但他在赠行诗里写对温州山水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
《送裴虬尉永嘉》—唐·杜甫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故人官就此,绝境与谁同?
隐吏逢梅福,看山忆谢公。
扁舟吾已就,把钓待秋风。
唐朝末年担任温州刺史的大才子张又新,曾作赋三十五篇,并写下了大型组诗《永嘉百咏》。
《百里坊》—唐·张又新
时清游骑南徂暑,正值荷花百里开。
民喜出行迎五马,全家知是使君来。
南宋著名文人、诗人王十朋在温州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千百年来,一本《荆钗记》在舞台上长演不衰,让人们在悲欢离合的故事中记住了这位状元郎。
《天柱峰》—南宋·王十朋
女娲石烂若为修?四海咸怀杞国忧。
谁识山中真柱石,擎天功业胜伊周。
公元1276年,偏安江南150年的南宋朝廷,进入了风雨飘摇的最后时刻。蒙古铁蹄围困下的临安城一片混//www.souquanme.com乱,宋朝太后也带着年幼的皇帝纳表投降了。而在千里之外的温州,一位刚从敌营逃脱的爱国志士却悄然踏上江心孤屿。他,便是文天祥。
《至温州》—南宋·文天祥
万里风霜鬓己丝,飘零回首壮心悲。
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
只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
乘潮一到中川寺,暗读中兴第二碑。
温州人杰地灵,富有魅力的人文精神吸引了历代诗人不惜笔墨去描绘他们听到、看到、心中念念不忘的温州。
《送薛温州》—唐·权德舆
昨日馈连营,今来刺列城。
方期建礼直,忽访永嘉程。
郡内裁诗暇,楼中迟客情。
凭君减千骑,莫遣海鸥惊。
《送王宣慰中斋上温州》—宋·方回
梦草堂边下榻时,隙驹四十五年驰。
东嘉太守真知己,西里先生共赋诗。
前辈风流元不远,故家文献未全衰。
留耕相种书元帅,好与儒坛建鼓旗。
《送文温州》—明·唐寅
日月徂暑,时风布和。
远将仳离,抚筵悲歌。
左右行觞,缉御猥多。
墨札参横,冠带崔峨。
衠弦嘈嘈,嘉木婆娑。
孔雀西南,止于丘阿。
我思悠悠,慷慨奈何。
《温州好·调寄忆江南》—清·孙扩图
温州好,丰乐太平时。
海有鱼盐无寇盗,民安耕织保妻儿。帝力少人知。
温州好,别是一乾坤。
宜雨宜晴天较远,不寒不燠气恒温。风色异朝昏。
温州好,地势旧称雄。
山接天台来雁宕,地连甬上控闽中。胜据浙西东。
温州好,水土甲东南。
游遍千山无瘴疠,汲来千井尽清甘。久住使人贪。
温州好,城郭画图间。
渠引千街同一水,精临九斗孕羣山。潇洒出尘寰。
温州好,火艳有杨梅。
蜜橘垂枝怜色嫩,黄柑带露擘香开。冰雪荔枝来。
温州好,士女太缤纷。
净履鲜衣来个个,观灯竞渡一羣羣。香气晚氤氲。
温州好,贾客五方民。
吴会洋船经宿到,福清土物逐时新。直北是天津。
温州好,官长政清闲。
入郭江鱼烹石首,跻堂春酒醉华颠。幕府俨神仙。
温州好,书院讲堂开。
邹鲁当年曾媲美,山川何地不生才?小别惜追陪。
一首诗词,一座城,来看看你的城市在诗歌里是怎样的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南京
南京古称金陵,也是六朝古都: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在这里诞生的诗词自然不少。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下一句是什么?
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下一句是两个人,两座城,终了一生。
一个人一座城的说说:
1,一个人,一座城,因为一个人,放弃了一座城,因为一座城,失去了一个人。
2,因为一个人,去慢慢的熟悉一座城;还是因为一个人,如今却逃离了那座城。
3,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座有了年岁的城墙,用无数个青翠的日月堆砌而成的。日子是一瓦一砖,生命是一梁一柱。
4,一个人,一首歌,一个人,一座房,一个人,一座城,一个人,莫相忘。
5,一个人守一座城,一座城伤一个人,一个人圆一个梦,一个梦换一个人。
6,第一次喜欢上一座城市是因为一个人,第一次不喜欢一座城市是因为同一个人。
7,因为一个人,喜欢一座城,因为一个人,离开一座城,因为一个人,遗弃一座城,因为一个人,心系一座城。
8,一座城,一首歌,一个人,我独自一个人哼唱着一首歌,走向一座城寻找回家的方向。
渔家傲古诗范仲淹的
朝代:宋朝 作者: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一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随着军营的号角声响起,四面传来战马嘶鸣的声音。像千里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烟雾弥漫中,落日朦胧,只见四野荒漠,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CEvfkqPdX,不知//www.souquanme.com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笛的声音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将军和征人们不能入寐,他们都愁白了头发,流下伤心眼泪。
赏析
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本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着重写景。“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CEvfkqPdX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
把西北边陲的羌管笳鼓声带进词坛,使词进一步向社会化靠拢,旁枝独秀于艳词之外,本篇即为发端者之一。语气沉郁雄浑,风格苍凉悲壮,上下片之间情景相生,浑然一体。上篇“雁去无留意”移情于物,生动地表现了征人久戍边关,更无留意的内心感受。“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描写边塞风光的词篇中,可称警策。作者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充满了字里行间,气象开阔,开苏、辛豪放词之先河。
提到范仲淹,人们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因为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这首词,可以弥补这种认识的不足。
1040年(宋康定元年)至1043年(庆历三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将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斗争。“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 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上片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边塞,虽然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触下,却依然留着相同的印迹。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 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未勒也是《封燕然山铭》这个典故而来: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由班固执笔,颂汉威德,就是所谓“勒石燕然”。勒字此处是雕刻的意思。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总之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 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