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无间隙,的下一句是?
为你解答问题,疑问
祝你生活愉快,幸福
: 1.不喜欢你
2.害羞内向
我感觉他是不喜欢你的!
再害羞内向的男生也会死应该不会这样的!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主动高兴的应该快要蹦起来,可是他不仅不拉手,还保持距离,短信还普通,这不是情侣,真的,我感觉他的真心不在你这里!
祝幸福
雪景一望无际的诗句?
玉山亘野,琼林分道。
南朝宋范泰《咏雪诗》
白雪覆盖下,大地一片苍茫。白玉似的大山横卧于原野之中,披雪的树林分立在宽阔的大道两边。诗句描绘出一幅异常寥廓的雪天景致。放眼于雪野,竟是这样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遥远处,玉山蜿蜒而卧,曲如白莽,使天空、雪野浑然一体。渐收视线,玉树琼枝如笼着白色的烟雾,一路漫肆着,直与远处的玉山相连接。两句诗近境与远景遥遥相接,自成一体,使人感到清幽淡远而绝不孤凄冷清。
素雪纷纷鹤委,清风飙飙入袖。
南朝宋谢灵运《上留田行》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到地面,形成银白色的一片光泽,就象一群群白鹤委下身子匍匐在地上。天气清寒,又有一阵阵清风呼呼地吹进人们的袍袖。诗句写冬季白雪纷飘,朔风劲吹的情景。诗人将落雪喻为白鹤委地,形象极为俊美,在喻雪的诗句中极为罕见,这样写,便把静态的雪写活了。而清风入袖的描状,可知冬时寒风无处不往、无隙不钻。这对进一步突出天气酷寒是有益的。诗句比喻精美,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使读者沉浸于高雅的艺术氛围中。
屯云闭星月,飞琼集庭院。
南朝宋刘义恭《夜雪诗》
屯聚的云块遮住了星月的光辉,庭院中却是一片由白雪组成的洁银世界。诗句写夜间瑞雪满庭的景象。“屯”字写出云之厚重,可以想见到天空晦暗一片,大地幽黑不明的意境。然而,诗人转而将笔锋移向飞雪,它们象飘飞的玉屑在院中飞舞,将庭院装点得格外素洁。“集”字既写出了雪之密,又饱含了诗人对瑞雪的喜悦之情。
江渠合为陆,天野浩无涯。
南朝宋鲍照《发长松遇雪诗》
冰雪覆盖,江河沟渠都变成陆地了,天空阔野白茫茫地连成无垠一片。诗句写雪后江渠成陆、天野无界的景象。诗句中,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是雪。江渠、陆地、天空、旷野都覆盖和弥漫着瑞雪,所以才“合为陆”、“浩无涯”。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极有气势地画出了雪大而密、浓而厚的情态,把水陆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远景推到读者眼前。两句诗气象开宏,意境壮美,颇富浪漫色彩。
牛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
南朝宋鲍照《望孤石诗》
美丽的红花上裹着一层白雪,山南树木的枝条在北风中嬉舞。诗句写江南冬末的雪景。江南的冬末春初是美丽的,尤其是在难逢的雪天。山野之中,白雪红花相映,该是多么绮丽的景致。尽管朔风示威似地呼啸,可鲜活的朝阳枝条仍然生机勃勃地将寒风玩弄于枝头,因为这枝条已饱含着欲放的活力了。“抱”、“熙”两字,用得极富情趣,把花、枝拟成人态,更使画面中平添了几分生意。
氛氲发紫汉,杂沓被朱城。倏忽银台搆,俄顷玉树生。
梁丘迟《望雪诗》
漫天的雪花从空中飘落降下,杂乱地给满是红墙的城镇披上一层银装。高台顿时变作一座银台,树丛立刻挂上了琼条。前句写空中雪花漫天飞舞,次句写雪裹朱城。三、四句写高台大树均为白雪笼罩,成为一片银白世界。诗句准确地描绘出诗人在降雪时所望见的高空与地面的远近景色。视域开阔,状景粗放和精细巧妙结合,尤其后两句的“银台”和“玉树”,更将雪景描绘得既雄浑,又剔透,煞是可爱。“倏忽”和“俄顷”又写出雪降速度之快,不一会便主宰一切了。
皎洁随处满,流乱逐风回。璧台如始构,琼树似新栽。
隋王衡《玩雪诗》
皎洁的雪花随处飘落洒满大地,皑皑一片银白世界。这雪花漫天飞舞,随风回旋。雪花覆盖在高台上,洁白无瑕,象是刚刚建成的碧玉台。雪花裹缠在树技上,晶莹闪烁,似刚刚栽植的美玉树。这是描写大雪纷飞的景象。前面两句,一写雪落大地后的静景,一写雪舞空中的动态。后两句连用两个比喻描绘银装素裹的大千世界。二句皆含双重喻意,颇为新奇,“如始构”、“似新栽”已是比喻,而“璧台”、“琼树”也是运用比喻辞格而紧缩了的偏正词组,言简意赅。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旌危。
唐祖咏《望蓟门》
蓟门边关,冬天破晓时分,北风裹着凛凛寒气侵人肌肤。连绵万里的积雪映现的寒光使人不冷自寒。放眼远眺,北疆边土都笼罩在朦胧的曙色中,边镇高悬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飘扬。诗句写远道而来的客子对边塞的地形、气候和氛围的特有感受。两句诗气势宏阔,首句用一“万里”,便见积雪绵延不尽,次句着一“三边”,又写出边地的宽广辽远。诗人保家卫国豪放雄浑之气溢于言表。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唐祖咏《终南望积雪》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站在长安城中向南眺望,只见终南山的阴面更显秀美挺拔,一座银白色的积雪山峰浮现在云层里。雪后初霁的阳光照在积有白雪的树梢上,反射出凛凛的寒光。日暮之时更觉城中冷气陡增。诗句语言准确、洗炼、典雅。首句用一个“阴”字,限定全篇格调。次句用一个“浮”字,山阴处积雪之高跃然纸上。第三句用一个“明”字,山岭的冷峻苍白自现。末句一个“增”字,又突出阴岭雪带来的逼人寒气。此诗不愧为唐代咏雪名作。
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高高耸立的天山雪峰,云缠雾绕,终年不散,白雪皑皑,巍峨壮丽。诗句写天山阴霾重重、积雪层层的景象。皑皑雪峰,云雾缭绕,遮天蔽日。诗人仅用“常不开”三字,就恰到好处地点出了“雪云”的浓密稠实的程度。雪是白的,山是白的,云也是白的。白云锁雪峰,“雪”、“山”、“云”浑然一体,着笔全在“常不开”上。日照雪山是美景,而白云缭绕终年不散的景致更美,更富诗的意境。两句诗构成了一幅晶莹剔透的雪山白云图,令人再三惊叹诗人的造化神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晶莹的雪花挂满了树枝,就象一夜之间吹来了春风,冰天雪地中千万棵梨树开满了雪白的梨花。这两句诗描写冬树挂雪不着俗笔,将春景比冬景,白雪如同梨花一般为“春风”吹绽,真是奇丽的幻想!又用“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手法状眼前之雪景,可见雪之大,景之美。两句诗虚实并举,是雪还是花,几乎令人分不清楚。诗人在惊讶的语调中饱含着赞叹之情。境界极为开阔,真可谓是“妙手回春”之笔。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
唐杜甫《前苦寒行二首》其二
白帝城去年的雪尚在山上,今年却已铺了一地。冻得蛟龙缩在南浦不肯出来,锐利的北风残忍地刮在人的肌肤上。前两句写去年和今年的雪,可知连年不断,且一年比一年冷(雪线下降天转寒),天气十分寒冷。后两句更着意在一“寒”字上。“蛟龙南浦缩”是虚写,蛟龙尚怕冷,何况人?“寒刮肌肤”是实写,“利”字写出了人的寒冷难耐之状。诗句虚实结合,反复渲染,似有寒气袭人之感。
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唐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沙村的白雪依然没开化,江县的红梅却已放出了一片春色。诗句写的是初春景象。“雪仍含冻”指冬天的气氛还很浓。“梅已放春”写梅花开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两句诗一抑一扬,写出了春天的希望。上句制造了一种肃杀的气氛,下句制造了一种艳丽的氛围,整体意念上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冬即去而春欲来的节气变化。
片山兼水绕,晴雪复漫漫。一径何人到,中林尽日看。
宋林逋《孤山雪中写望》
一座孤山,被那浩渺的水流环绕着。大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晴了又下,下了又停。诗人纵目远望,只见那山间的小径上不知何人正在独自徘徊、留连,他久久地伫立凝望着那密密的林间覆盖着的白色的雪花。诗句状写雪中之景。诗人雪中登山远望,心情是沉郁苍凉的,不禁对景伤情。诗人描绘的是幽远、孤寂的冬日雪景,这与诗人的心境是无法分开的。第三句中的“何人”,实则是诗人的化身,他正企望在观景中排遣忧愁呢。
山鸦瑟缩相依立,邑犬跳梁未肯归。
宋王安石《和钱学士喜雪》
风雪中,山野里的鸦雀将身子紧缩成一团,相互依偎。城里的狗在雪地里欢腾跳跃,不肯回家。诗句描绘雪中的景象。诗人不是正面描绘雪景,也不是直抒其情,而是通过“山鸦”、“邑犬”在雪中的活动,从侧面来描写雪。特别是后一句,通过狗在雪地里的撒欢腾跃,写雪给人间带来的喜悦,形象而生动。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二
大雪飘落在北台上,北台银装素裹,犹如玉楼一样。雪后寒冷,人站在台上冻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举目田野,白茫茫的大地好象银海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遍地发光,照得人目眩眼花。诗句写雪后天寒雪白之景。“起粟”写天气寒冷,“生花”写白雪皑皑耀人眼目,深契自然之理。“玉楼”、“银海”状摹雪后之景,更见韵味。
雪山万叠看不厌,雪尽山青又一奇。
宋陆游《春日》其五
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山上白雪皑皑,远远望去,好象变化莫测的白云在浮动,景色十分迷人,令人百看不厌。当温暖的春天到来之时,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群山又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绿装,山峦叠嶂,象绿色海洋中的波涛在汹涌,真乃人间又一奇观。诗句描写群山在不同季节的奇妙景观,语言朴实,色彩鲜明,平中见奇,宛如是一幅优雅淡美的山水画。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宋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作者站立山头向远处望去,最令他留连忘返的是那座东山,它银装素裹,在浅红的晚霞中闪耀着洁白的光芒,这光芒又似乎在上下翻伏,如同雪白的浪花一般。诗句写雪山在霞光掩映下产生的视觉差错,原先的静景化作动景,色泽又鲜丽明艳,仿佛把人带入仙境之中。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
虽然不是夜晚,可是大江、高山都披着银辉,好象是明亮的月光千里普照,天地没有半点私心,使千家万户都变成了如玉似银的一片白色。这两句诗写雪后的景象。构思得很巧妙,前一句以白昼比喻雪夜,但写得很婉转,展露了人物心理变化的层次:看到白色先疑是月,又想到不是夜晚,然后得知是雪(当然在现实中人们并不会如此)。后一句更奇特,看到白雪无所不至无处不在,于是联想到天地的“无私”来,其实天地并不是人,哪里有“私”与“无私”的道德观念?这是诗人心理活动的显露。这两句写雪立意高,写法也很高明。
南方雪色由来少,江上今看积翠屏。觅路已惊双峡断,插天犹露一峰青。
清梁佩兰《端州道中望峡口积雪》
在岭南很少看见雪景,如今在江上总算看到大雪覆压着的青山了。令人惊奇的是积雪封锁了峡口,出峡的通路断了,唯有一座孤峰高耸入雪端,还露出青青的颜色。这首诗写羚羊峡上的雪景。诗中把银装素裹的山恋比作翠色的屏风,生动而形象。“插”字写山峰的顶部由于地势过高而无白雪堆积,如此便突出了它的陡峭和高峻。“惊”字传神,极言雪大竟达到令人迷失方向的程度。
银沙万里无来迹,犬吠一声村落闲。
清郑板桥《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
如银沙般的大雪漫山遍野,遮住了行人的足迹。偶尔传来一声狗叫,村落显得愈加闲静。诗句写出山村降雪后的情景,描绘了一幅淡雅、幽静的雪景图画。诗句以“银沙”喻雪,描摹了大雪的洁白和松散,为历代诗家所少见。诗句又以动衬静,以有声状无声,相映得趣。
名胜古迹上的对联
龙游凤舞中天瑞 风和日朗大地春
中南海静谷楹联
胜赏寄云岩万象总输奇秀 清阴留竹柏四时不改茏葱
中南海跨桥联
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园峤水中央
颐和园邪颐乐殿联
珠玉九天元音谐乐律 笙簧六籍太室饫镆觞
颐和园知春堂联
七宝栏杆千岁古 十洲烟景四时花
颐和园涵远堂联
西岭烟霞生袖底 东洲云海落樽前
颐和园戴日腾愉联
松柏霭长春画图集庆 蓬莱依胜境结构灵光
颐和园澄爽斋联
芝砌春光尘池夏气 菊含秋馥桂映冬荣
颐和园宜芸馆联
绕阶苔痕初染碧 隔帘花气静闻香
云南黑龙潭联
万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昆明海心亭联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 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
滇池太华寺联
一幅湖山来眼底 万家忧乐注心头
近华浦联
曾经沧海难为水 欲上高楼且泊舟
昆明龙门对
仰笑宛离天尺五 凭临恰在水中央
云南五华书院联(尹楚珍书)
鱼跃龙飞活泼泼地 日华云烂乱漫漫天
昆明大观楼联
千秋怀抱三杯酒 万里云上一水楼
太原晋祠难老泉亭前联
昼夜不舍 天地同流
晋祠“别一洞天”联
石磴登云原有路 洞门迎旭别开天
晋祠圣母殿联
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 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
晋祠圣母殿联
沛泽共汾川十里稻畦流碧玉 剪圭分参野千年桐荫普黎甿
晋祠圣母殿联
溉汾西千顷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 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冽冽有本亿万年与世长清
海州云台山寺联(常建极书)
世外凭临一面峰峦三面海 云中结构二分人力几分天
杭州西冷印社后门石坊联
高风振千古 印学话西泠
杭州飞来峰联
飞峰一动不如一静 念佛求人不如求已
西湖冷泉亭飞来峰对(俞曲园撰)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对俞曲园联(左宗棠撰)
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 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
西湖白公祠对(阮芸台集李白句)
但是人家有遗爱 曾将诗句结风流
青田石门洞联
似洞非洞造成仙洞 无门有门是为佛门
浙江贡院联(阮文达撰)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孤山放鹤亭联(林则徐题)
世无遗草真能隐 山有梅花转不孤
灵隐寺天王殿联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岳坟前对
千秋冤案莫须有 百战忠魂归去来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辨伪真
史笔炳丹书真耶伪耶莫问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
墓门凄碧草似也非也看跪此一双顽铁亿万世奸臣贼妇受几多恶报阴诛
秦某题秦桧跪像
人从宋后少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岳庙联
遗迹镇栖霞洒泪重瞻新庙貌 大旗悬落日撼山愿学古军容
杭州藕香居茶室联(集东坡名)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碧波寺联(僧契盈题)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西www.souquanme.com湖平湖秋月联
万顷湖平长似镜 四时月好最宜秋
平湖秋月耿(骆成骧撰)
穿牖而来夏晶清风冬日日 卷帘相邮前山明月后山山
西湖天下景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潼关城楼联
华岳三峰凭槛立 黄河九曲抱关来
华山玉泉院联(严长明题)
三峰三霄通宝掌千秋留藓迹 一岳一石作金天万里矗莲花
马嵬坡联(毕秋帆题)
莺花尚恋霓裳影 环佩空归月夜魂
马嵬坡联(毕秋帆题)
谷风如诉旧愁来蜀道秦川过客重谈杨李氏 墓粉还将秋色补雨尘云梦伤心何似汉唐陵
兰州五泉山联(梁章巨题)
佛地本无边看排闼层层紫塞千峰平槛立 清泉不能浊笑出山滚滚黄河九曲抱城来
平凉六盘山联
峰高华岳三千丈 险居秦关百二重
河南南阳城楼联
真人白水生文叔 名士青山卧武侯
中岳嵩山联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 华 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 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氵厘)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三贤祠联(李白、杜甫、高适)
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 两间容啸傲青天明月此三人
普陀普济寺联(苏曼殊书)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湖南岳阳楼联
(一)
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二)
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三)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 范希文两字关情 滕子京百废俱兴 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 洞庭湖南极潇湘 扬子江北通巫峡 巴陵山西来爽气 岳州城东道崖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长沙三闾大夫祠(屈原)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武汉晴川阁联
栋宇逼层霄忆几番仙人解佩词客题襟风日最佳时坐倒金尊却喜青山排闼至
川原揽全省看不尽鄂渚烟光汉阳树色楼台如画里卧吹玉笛还随明月过江来
武汉黄鹤楼联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太白亭联(仙枣亭)
宛然海上三山貌矣安期先我亭前探枣实 犹是江城五月仙乎太白与君笛里听梅花
滕王阁联(李春园题)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滕王阁联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江西庐山天池联
天上有池能作雨 人间无地不逢年
江西百花洲联
枫叶荻花秋瑟瑟 闲云浮影日悠悠
百一峰阁联(梁章矩题)
平地起楼台恰双塔雄标三山秀拱 披襟坐霄汉看中天霞起大海澜回
题福州涌泉寺山门弥勒佛
日日(扌匝)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 坐 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来由
杭州西湖三雅园联
有山皆图画 无水无文章
西湖楼外楼联
屈醒陶醉随斟酌 春韭秋绿入品题
上海豫园明月楼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豫园点春堂联
桂馥兰芬水流山静 花明柳媚日郎风清
苏州狮子林门联
吴会名园此第一 云林画本旧无双
苏州拙政园联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虎丘花神庙联
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 二下四番花信吹香七里山塘
网师园联
雨雨风风暖圾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虎丘三笑亭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沧浪亭联(梁章矩集句)
清风明月本无价(欧阳修) 近水遥山皆有情(苏子美)
扬州蜀冈鉴真纪念堂内联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扬州水明楼联
盈手水光寒不湿 入帘花气梦难忘
扬州迎月楼联(赵子昂)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扬州濯清堂联
十分春水双檐影 百叶莲花七里香
扬州平山堂联
几堆江上画图山繁华自昔试看奢如大业令人讪笑令人悲哀应有些逸兴雅怀才领得廿四桥头萧声月色
一派竹西歌吹路传诵于今必须大似庐陵方可遨游方可啸咏切莫是秾花浊酒便当了六一翁后余韵流风
江阴南阳歧徐霞客故居联
曾有霞仙居北坨 依然虹影卧南阳
扬州乐善庵联
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 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西东
南京太平天国龙凤殿联
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太白楼联
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 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
南京明中山王故邸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山西解州关帝庙春秋楼内联
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 赤面青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
春秋楼大门楹联
圣德服中外大节共山河不变 英名振古今精忠同日月常明
春秋楼上对
北斗在当头帘箔开时应挂斗 南山来对面春秋阅罢且看山
山西永济首阳二仙庙联
竟开宇宙争端薇蕨馨香惭对墨胎义士 阅尽苍桑变局河山带砺难比雷首佳城
荆门州当阳县玉泉山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山西芮城永乐镇门楼砖联
楼傍三秦看岳色苍苍久矣扩开眼界 地邻九曲听河声浩浩诚哉荡涤胸襟
山西永乐镇“峨眉‘扌赞’秀”联
化日同游永乐还微普开乐 桃花满径玉溪疑是武陵溪
山西应县木塔对联
拔地攀天四面云山拱一柱 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层霄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楹联
酒味冲天飞鸟闻香化凤 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
杭州西湖湖心亭联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题济南大明湖(刘金门题)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刘备陵联
一抔土尚巍然问它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山东泰山壶天阁联(廷璐题)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 造绝顶千重尚多福地
泰山岱庙联
揽月居然凌上界 揌云便要洒齐州
黄山玉屏楼联
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 离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
趵突泉联(石琢堂书)
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 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
关天培庙联(林则徐)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竟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坛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见面如生
四川桂湖联
风月无边遥望秦川八百里 江山如画古称天府第一湖
三苏祠楹联(苏洵、苏轼、苏辙)
宦迹渺难寻只恃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邛崃卓文君井联
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寻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 天涯知己本难逢最堪怜录绮传情白头兴怨
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 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成都武侯祠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武侯祠联(赵藩书)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湖北石首秀林山刘备与孙夫人合祠联
锦绣江山半壁雄人敌吴魏 风云儿女千秋佳话掩甘糜
沈葆桢题杜甫草堂联
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于立群补书顾复初题草堂联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成都望江楼大门对联
此女校书旧日枇杷门巷 为古天府第一郊外公园
望江楼门联
一水绕当门滚滚浪分岷岭雪 双扉开对廓熙熙人乐锦楼春
薛涛井联
古井平涵修竹影 新诗快马浣花笺
薛涛井联(武介康题)
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第 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祠堂
濯锦楼联(顾复初题)
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万里朝宗东入海
锦城通咫尺听纷纷丝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四时引兴此登楼
望江楼楹联
压江流以扶地脉远瞩高瞻则见玉垒云开峨眉月朗夔门日射剑阁烟消郁郁葱葱助全蜀山川钟灵毓秀
临井络而焕人文闳中肆外当如长卿赋丽太白诗豪坡老词雄南轩学正麟麟炳炳为西川俊杰播美扬修
崇丽阁长联
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如长歌短赋、抛撒些幽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台湾彰化县秀水乡乌面将军庙联
乌威圣德万古流芳英烈将 玉面神光千秋垂泽崇仁军
台湾彰化县八堡川林先生庙联
八谷无恙万民欢稼穑 堡垒永存千载念先生
河北省通州河楼联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山东济南大明湖二联
地占百湾多是水 楼无一面不当山
舟行着色屏风里 人在回文锦字中
济南趵突泉二联
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
空洞洞天、作飞飞响 活泼泼地、故源源来
济南历下//www.souquanme.com亭二联
有鹤松皆古 无花地亦香
有亭翼然,纤尘不染。 高山仰止,清光大来。
泰山楼
一日无心出 群山不敢高
泰山雨花院
雨不崇朝遍天下 花随流水到人间
泰山南天门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南岳衡山南天门对联
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 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
广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天,目空今古? 五百里故侯安在,愧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文天祥祠对联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禹王庙联
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 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
山海关姜女庙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毛泽东《沁园春雪》全文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好像蜡白色的巨象在奔驰,它们都想试一试与天老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十分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一代上天骄宠的儿子成吉思汗,只知道弯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英雄豪杰,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注释】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秦皇汉武搜趣网、唐宗宋祖: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
风骚:《诗经国风》和屈原的《离骚》,泛指文学。
天骄:汉朝人称匈奴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
成吉思汗: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
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
【题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作法】这词的“成吉思汗”和《十六字令》的“离天三尺三”,一个不是汉名,一个是直接引用民谣,都不必拘守平仄。
【背景】1936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鉴赏】
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毛泽东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但专章一叹三唱,本篇却首推第一。不独如此,本篇还是毛泽东最早传世的一首,也是引起唱和、争论最多最大的一首。最根本的是,这首词是毛泽东诗情才智第一次充分的展露,也是毛泽东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艺术的显现。集如此众多之第一于一身,这首词自然就举足轻重、众望所归了。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清沈德潜『说诗碎语』)。毛泽东此词,是古今咏雪诗词之绝唱,其胸襟气魄的雄伟浩阔,真可谓“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宋刘克庄《辛稼轩集序》)。
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高唱而入,起笔不凡,总栝大半个中国的严冬雪景。诗人咏雪,眼光不仅仅停留在雪上,而是通过学来写祖国壮阔的山河,评述祖国悠久的历史,这就所见者大、所论者深。第一句,劈头统摄歌咏的地域对象,一笔囊括了半个中国。二、三句描写特征,点出题目。“千里”“万里”,承“北国”两字,从地下天上交错展开,极写范围广蒙深透;“冰封”“雪飘”承“风光”两字,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勾画严冬的威猛雄奇。寥寥十二个字,构成了一幅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画面,为下文的展开描写提供了巨大的艺术空间,而且豪情激荡,笼罩全篇。
接下来七句,用“望”字领起,分三层递出,具体描绘画卷上的冰封、雪飘的各个侧面,进一步抒写豪迈、激昂的情怀。你看:南北纵横,“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是一片茫茫无边的积雪,呼应了“万里雪飘”;东西环顾,“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一派寒威凛凛的坚冰,回应了“千里冰封”;上下远眺,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好象正“舞”向云宵,“驰”向天际,要跟雪云高压的天公一比高下!这七句大笔如椽,写尽了东西、南北、上下、内外,笔力千钧。这七句,大处落墨,专写大河、长城,点染了中华民族千古文明的历史纵深感。“欲与天公试比高”,更给本无生气的景物,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个性化的诗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客体风景与主体心境相交融,只有毛泽东才有此高招!诗人将眼前景象和联翩浮想交织起来,选取象征中华民族的长城和黄河纵横入画,从色彩(银、蜡)、形貌(蛇、象)、动作(舞、驰、比)等各个侧面描写山原,突出地刻画了祖国山河的伟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同时,通过这种传神的艺术描写,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银蛇飞舞状连绵之群山,以蜡象奔驰拟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赋予群山高原以昂扬奋进的斗争精神,使人联想到自古以来生息、劳动在这块土地上的富于革命传统的中华民族。这种移情入景、力诱纸背的描写,也只有毛泽东才有此妙词!
眼前雪中的山川,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壮阔,铺陈到此,已经淋漓尽致。然而诗人意犹未尽,又发挥丰富独特的想象,以充满浪漫主义的笔调劈出奇境:“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在冰雪茫茫的浩大画卷上,想象雪霎天晴之时,红艳艳的阳光照耀在白雪覆盖的祖国山河,犹如一个红装素裹的少女,更加绚丽多彩、娇媚动人。用“须”字转折,表达乐观期待的心情;“看”字承“望”,显示端详观赏的意态;“红装素裹”相映成趣,显得特别娇艳明媚,所以尾句说“分外妖娆”。这完全是诗人通过主观相象将自然景色人格化了的写法。以这样的奇想为上片作结,遂使所写的雪的场面,具有一种不饰雕作的妍新之美。诗人就是这样把祖国山河的壮美、精神摄出了。能够通过客观感受将自然的形态艺术地描绘出来,这即是古人所说的得“题中之精蕴”。
上片极写祖国江山之壮丽,故下片自然引出无数英雄竞相对她折腰。“江山如此多娇”极有吞吐之妙。它一方面承接上片所写的雪中“北国风光”而作一总束,一方面又从江山的美好引出倾倒于如此江山的无数英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接得不偿失劲挺,有异军突起之势。以下七句,举大端而论,与上片的博大空间相照应,写出浩瀚的时间,纵贯几千年,通览中华文明史,从“无数英雄”中举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评说。一个“惜”字,,着笔传神,把表面上看来似无逻辑的人、事传接起来,组成一幅壮丽的历史长卷;“略输”、“稍逊”、“只识”三层贬意,以婉转含蓄的笔调,诙谐风趣的语气,客观而公允地评价了他们的短长。这几位人物杂历史上都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www.souquanme.com他们功业赫赫,雄视一代,不愧是历史的巨子。只可惜他们武功有余,文才不足,只图摄取,不思创新,因而都配不上如此美丽的大好河山。那么,就自然而然地推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充满无限豪情的结尾。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曰:“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须结得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妙”。此词结尾三句,正有这样的妙处。第一句三字,先用一顿突转,象轻舟扬桨一拨,直转下二句。“往”字前大书一个“俱”字,如铁帚横扫历史上的“无数英雄”;“矣”字唱叹,富有感情色彩。二、三句在“数”与“看”两个动词之中,流露出对中国无产阶级的自信,充沛而动人,言有尽而意无穷。历代英雄人物统统被滚滚的历史洪流席卷而去,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愧的主人,才能使祖国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对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全词最警策的地方,也是诗人的神光所聚。有了这一最精炼、最概括的结语,全词咏雪的“题外之远致”就洋溢纸上了。
【附】《沁园春》——柳亚子
次韵和润之咏雪之作 不尽依原题意也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
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
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
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
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
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意雕。
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沁园春 雪
详细点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