巜仅存的》现代古诗?
后来读到唐代诗人严恽的《落花》诗,发现其中“为谁零落为谁开”和罗隐诗如出一辙,再看一看他俩的生辰,罗隐化用了严恽诗应是无疑了。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这首诗借自问春归何处表达惜春之情。“冉冉”是缓缓,慢慢之意,“春光冉冉”大概正是春光明媚之时,而作者已经在为春天的即将离去而忧愁。他走到花前想和它交流,想和它同饮一杯,可花却始终不言不语。“尽日”二字可见其痴与执,他想不明白,这花到底是为谁而开,又是为谁而凋落!
古人写诗,总是要托物言志,或是借物抒怀的,如果把这首诗中的花比喻成人的话, 也是说得通的。
他和 她偶然相遇,但是他们都知道相逢只是为了说再见,还没有分别便已思念。 他想问她要去向哪里,可她就是支支吾吾的不回答她这个问题,他不禁感叹,为何让我遇见你,你又为何要离我而去啊!
严恽这个人,生平简介不详,只知道他公元844年前后在世,进士不第,与杜牧友善,以问春诗闻名。全唐诗仅存他这一首《落花》诗,杜牧和了他一首《和严恽秀才落花》: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 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
“不恨凋零却恨开”写得多好啊!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常懊恼,如果当初不要认识,那该多好。没有开始便没有结束,也就不会有伤痛。
严恽这首问春诗,现在的人们可能很少知道,但是在宋代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为谁零落为谁开”这一句,王安石写诗填词都用上了:
《梅花》: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 尽日问花花不语”被欧阳修拿来稍加改动成“泪眼问花花不语”。不能说“尽日”不好,但“泪眼”较之“尽日”,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楚楚可怜泪眼汪汪的女子站在我们眼前。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代写“春归何处”的词人也很多,最著名的当属黄庭坚的《清平乐》,想来也受到严恽这首问春诗的影响!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杜牧诗词
「最受欢迎杜牧诗词公众号 最具人气的杜诗解读」
诗词 | 杜牧 | 古文 | 唯美 | 短篇 | 随笔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谁知道和练秀才杨柳的最后两句是什么?
如题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折柳赠别的风俗始于汉人而盛于唐人。《三辅黄图》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往往折柳赠别。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即指此事。这首诗虽未指明地点,细味诗意,可能也是写灞陵折柳赠别的事。
诗的开头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了这样的场景:初春,水边(可能指长安灞水之畔)的杨柳,低垂着象酒曲那样微黄的长条。一对离人将要在这里分手,行者驻马,伸手接过送者刚折下的柳条,说一声:“烦君折一枝!”烦者,劳也,是行者向送者表示谢意。这一情景,俨然是一幅“灞陵送别图”。
末两句“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从语气看,似乎是行者代手中的柳枝立言。在柳枝看来,此时此地,万物之中只有春风最相爱惜,虽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风还是殷勤地吹拂着,真是多情啊!诗句以物比人,蕴含深情。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本,犹如行人将别。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意谓,只有您如春风殷勤吹拂折柳那样,带着深沉真挚的感情来为我送行。只有您对我这个远行人“最相惜”呀!这层意思正是“烦君折一枝”所表现的感激之情的深化和发展。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而贴切,堪称巧比妙喻。
这首诗是从行者的角度来写,在行者眼里看来,春风吹柳似有“相惜”之意与“殷勤”之态,仿佛就是前来送行的友人。这是一种十分动情的联想和幻觉,行者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物象之中,本来是无情的东西,看去也变得有情了。正如宋谢枋得评此诗时所说:“杨柳已折,生意何在,春风披拂如有殷勤爱惜之心焉,此无情似有情也。”这种化无情之物为有情之物的手法,是我国古典诗歌所常用的,如唐元稹《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云:“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宋刘攽《新晴》诗曰:“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都是移情于物,我国古代文学评论称为“物色带情”(《文镜秘府论。南。论文意》)。这不是一般的拟人化,不是使物的自然形态服从人的主观精神,成了人的象征,而是让人的主观感情移入物的自然形态,保持物的客观形象。
《梅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什么意思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的意思是的玉石做的门堂前有一棵梅花树,盛开的花是为谁?又是为了谁凋落。这句诗出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梅花》。
原文: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译文:玉石做的门堂前有一棵梅花树,盛开的花是为谁?又是为了谁凋落。。只有春风最互相珍惜,一年一度一回来。
扩展资料:
王安石的这首七言《梅花》,可能在名气上要输于他的那首五言,但作为一首描写梅花的诗作,却是同样的写得极为生动,充满了无限的意境。
诗人一开篇便是描写到了梅花生长的地方,而且描写的极为生动,“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白玉堂的庭院里有一棵梅花树,此时正开得最为鲜艳的时候,梅花总是花谢花开,但是却不知道为谁而开而谢。在这两句中,诗人重点描写到了自己对于梅花的喜爱,以及梅花的生长过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花
梅花 王安石
qiáng jiǎo shù zhī méi
墙 角 树 枝 梅 ,
líng hán dú zì kāi
凌 寒 独 自 开 。
yáo zhī bù shì xuě
遥 知 不 是 雪 ,
wèi yǒu àn xiāng lái
为 有 暗 香 来 。
作者背景
见《元日》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凌寒:冒着寒冷气候。
遥知:距离很远就知道。
为:因为。
暗香:不易感觉到的清香。
古诗今译
墙角处有几枝洁白的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傲然盛开。远远看已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一阵阵清香飘来。
名句赏析——“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bū)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誉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以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王安石的梅花三首诗
王安石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因一生仕途不平,其诗作有不少是歌颂那些具有倔强性格的事物的。他爱不怕霜欺雪arDwuRMD压的梅花,不喜欢经不起风雨的桃李;爱磊落的苍松,堂堂直节的劲竹,不喜欢那瑟缩在寒风裹的秋瓜和冻芋。《梅花》是他用比喻手法,借颂梅花以喻自己不畏强暴的性格。
梅 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④
这首诗脱胎於南朝陈苏子卿《梅花落》一诗。原诗是:“中庭一树梅,多叶尚未开。只言花是雪,悟有暗香来”。⑤
“数枝”,《诗林广记》作“一枝”。“凌寒”,迎着严寒的风。“遥”,遥远。“为”,因为。“暗香”,幽香。前两句话,借喻梅花,写出自己的孤独无援,墙角有数枝腊梅,迎着凛冽的寒风,静悄悄的花开满树。后两句凭着自己的视觉和嗅觉,写自己的观感。三句转写一句,四句结到“为有暗香来”,这两句是在描写人们远远望去,知道不是白雪压枝,而是梅花迎寒独开,花白如雪。因此诗人说打老远就知道它不是雪,原因是嗅到了它散发出的阵阵清香,知道这是冬梅开出的花朵。“暗香”用林逋《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成语,形容梅花清香。宋陈正敏在《逐斋闲览》中说道:“凡诗之咏物,虽平淡巧丽不同,要能以随意造语为工”。
此诗咏园梅,构思与林逋《山园小梅》略同。林诗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亦咏园梅,而以梅花寄托隐士清高自赏情怀,所以其末联云:“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墙角不引入注目的地方,生长着一丛梅花;在这冰天雪地的寒风中只有它迎风开放。在老远就知道那墙角白白的一片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因为有清香散发过来。此诗则写寒土气节抒志士情怀,所以突出这数枝处於墙角的梅花,其位幽徽,但凌寒独开,倔强挺立。诗人赞美梅花色泽洁白,芳香清远,引人瞩目,令人闻知,不卑不亢,不由人不信服。所以此诗确乎工於『随意造语气善於推陈出新,而能意蕴含蓄,辞采清丽,平淡而巧丽,都见神情气势。短短四句二十字,情真意深,感人肺腑。可见,古代能流转下来的多不是那些应制诗,而是那些诗人呕心沥血,将自己的情感溶入诗句的佳作。
其实对花的欣赏也有特殊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还有很多不同的感受,也许自己从花中感叹自己的人生。在百花凋谢的寒冬,只有梅花在冰天雪地中与寒冷和风雪抗争着,不畏严寒,而且还能开出鲜艳的花朵,应该说它是花中的侥侥者。它不与别的花一争高低,盛开在群芳争艳的春天。它收起了自己的骄容,不畏天寒地冻,在经历了许多别人;无法忍受的风雪和严寒后,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我们做人也应该像梅花这样,要敢於同艰难困苦作斗争,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梅花精神激励着我们去战胜困难。虽然说花并不是为了取悦於人类而绽放的,但是我们对花总有着非常自觉的审美意识,人们常说三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气由此也多少反映出人们审美的一种主观的趋向。 一直以风云、花草、雨雪、日月来作古诗中永恒的主题。特别是梅花,为众多诗家所青睐。
独山梅花
独山梅花何所似,半开半谢荆棘中。
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
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速香随野风。
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颜色空。⑥
诗中的景物显得清幽雅洁,呈现超脱於世俗之外的美,而诗人的心便流连於此。王安石这一类诗是带有某种孤独和清高意味的,保持着心态的平衡,因而在语言上,这一类诗也写得比较平和清淡。王安石诗的另一特点,即表现的含蓄。透过清淡而含蓄的意境,诗人的内心隐痛还是可以感受到的。
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著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在中国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在王安石心中已不仅仅是梅花,它还承载了诗人的寄托。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花之君子“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激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虽然梅花绽放之季,天气变化无常,但它却依然独傲吐芳。这也象徵了王安石自己的心态。
诗中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逭里写的梅花,正是诗人人格的化身。他变法的新思想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被迫辞职,所以遭梅花三首诗都有“独”字还有“孤”字,表明了他十分孤立、孤独。遭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诗人遭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其中“疏影”、“暗香”一联,素乘被誉为“警绝”。诗人从水中的倒影高梅,从虚处着笔,遣就多一重意味,便於渲染静寂的气氛。疏淡的梅枝横出斜逸於水上,香气在空中若有若无地浮动,前者打破了纵的圆式,形成视觉上的平衡,富有画面之美,后者又打破视界的局限,给人以身临其境似的飘渺之感。而“水清浅”与梅枝的配合,更显出,“神清骨冷”的情趣;“月黄昏”舆暗香的配合,也更显得朦胧清幽,两者共同构成了一种清雅超逸的意境,传连出诗人的人生意趣。
梅 花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埽来。
这是一首集句诗,即集合前人诗句而成。集句体诗,始於汉魏间诗人应璩、傅咸,唐人称为“四体”, 至宋时盛行。王安石最为擅长,能因难见巧,信手拈来,顷刻而就。遣首“梅花”绝句(《王文公文集》卷七九题作《送吴显道》),系截取唐代和宋初四位诗人的诗句,经过巧妙组合,赋予新意,而又辞气相属,如出己手,无牵强奏和之迹,这也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白玉堂前一树梅”,出自唐薜维翰的《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寻常闭,春色因何得入来?”(《唐人万首绝句》卷十二)。“为谁零落为谁开?”乃是唐严惮《惜花》中的一句“春光搏扔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同前卷三七)。而“唯有春风最相惜”则是唐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中的诗句“水边杨柳绿烟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人万首绝句》卷二五)。最后一句“一年一度一归来”则出自宋初瞻光茂妻的《寄远》,“锦江江上探春回,消尽寒冰落尽梅。争得儿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宋诗记事》卷八九)。诗中既有“零落”又有“开”,表明了诗人对万事万物变化无常的感受,让我们在看得到的零落草木的同时又欣赏到在明媚的春光下百花争妍的景色。
王安石早年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达到了近乎无欲的境界,因而不为物惑,也不为欲望所左右,实现了真正的自由。他的道德可以说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文人的道德水准。事实上王安石是一个感情丰富、性格开朗、风趣幽默的人。他的无欲既出於天性、又是严格自律的结果。他也并非为无欲而无欲,而是为了克服人性本身的弱点,进入一个真正的自由境界。主要是借典故所包含的情绪色彩和象徵意蕴,来显示舆烘托一种朦胧迷离的内在心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晚年的王安石心境确实有所变化,从倾向改造世俗社会转向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从为人转向为己,个人的自由在他心目中更加重要。他已经超越了世俗与入世的分别,体会解脱的自在,体会舆融入自然的恬静,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