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以善小而不为的前一句是什么
斯语出于刘备遗诏而载于诸葛亮之文集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卷32)记蜀汉章武3年(公元223)夏四月刘备病逝于蜀都成都永安宫(《三国演义》所云之白帝城),并记其病重之时,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此处有裴松之注,其注引《诸葛亮集》所载刘备给后主刘禅(相传小名阿斗者是也)的遗诏,其中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数语。也就是说,这句话是刘备用来训诫其子刘禅之语,而这封遗诏载于《诸葛亮集》,或许正因为如此,或言此语出自刘备之口,或言此语出自诸葛亮之文,
当然,这里是否有这样一个可能:此遗诏即出自诸葛亮之手,不然似乎很难解释为何收入《诸葛亮集》。《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卷35)中记有陈寿等整理《诸葛亮集》后的上书,其时定名为《诸葛氏集》,计24篇,10万余字,由篇目及上疏中很难发现是否包括刘备的这篇遗诏。不过,以我之见,此遗诏不可能出于诸葛亮之手,理由如下:
其一,此遗诏作于刘备病重而未卒之时,据其时礼制,制作诏书之事当有志人,丞相诸葛亮不当为之。
其二,此遗诏云:“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优?”又云:“闻丞相为写《申》(《申子》)、《韩》(《韩非子》)、《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明言诸葛亮此时不在刘备之侧。
在《诸葛亮传》中曾记刘备病笃时召见诸葛亮,并托孤于他。但是此传中所记为章武3年春天,另次记有诏敕后主,令其“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未记明时间,而《先主传》先记是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后又记三月黄元之乱平定后病笃,此处裴松之注云:“临终时,呼鲁王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
君子与小人善恶观
不论此语究竟出自谁手出于谁口,实际都源自孔子之语。
《易经系辞下》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段论述,孔子说:“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这段话的大义是,小人不以不仁为羞耻,不以不义而sQyBUNR害怕,他们不看见自己的好处就不愿意为善举,不感受到威胁就不会停止做坏事。虽说不能恒久为善而不作恶,但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够这样去做,这也算是小人得福之途。《易经》说:“履校灭趾,无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一个人的善行不积累就不足以成就美名,恶行不积累就不足以毁灭其身。在现实生活中,小人常常把小的善举看成无利可得的事而不屑于施行,又把一些小恶看成无伤大体的事而不愿意除去。所以,到后来,是恶贯满盈而难以掩藏,罪大恶极而不可救药了。《易经》说:“何校灭耳,凶。”
当然孔子这段论述主要目的并不是一般性地讨论人之行善与作恶之事,而是为下文劝诫“君子”所作的铺垫与对比。孔子认为君子只有反小人之道而行之,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使得“身安而国家可保”。这里的小人之道是“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则君子之道自然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积善之家有余庆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初看不难,其实你如果想想刘备肯定不会只是要求他的儿子只是某天这样行事,或者随心所欲这样行事,那你就知道这样做实际并不容易。这里实际就是一个积善的问题。
毛主席在评价雷锋同志时说过:“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句话非常浅显地讲了人们行善而不作恶,应该持之以恒以及这样做的难度。《易经》上提出的“积善”理念说的是同样的道理,要比别人更多的吉庆,不在于一时一地为善而不作恶,关键在于“积善”。《荀子劝学》里则把积善之“余庆”讲得更加引人,说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可见积善是修养身心的重要途径,只要坚持积善不止,我们甚至不愁达不到圣人的境界。
关于积善,历史上有个传播很广的故事,说的是宋代葛繁日行一善。有的资料上说见于《宋史》,未曾检得其人其事。后见网上所载,说是葛繁,号鹤林居士,丹徒(今镇江),宋哲宗元3年(1088),任兵器监主簿,崇宁间为许放临颍主簿,后曾任镇江知府。其“日行一利人事,次行二事、三事,数十年未尝一日废。”他所做善事并不都是大利民众之事,他曾指所坐小凳为例,说是:“若此物轩之不正,则蹙人足,予为正之,亦利人事也。”又说:“若人渴,能饮以水,亦利人事也。唯随事而利之,上至卿相,下至乞丐,皆可以行,唯在乎久而废耳。”他实际上还是说利人之事,关键不能“久而废”,也就是说要“随事而利之”。当然这事后为佛家用所述,不免语涉不经,说是其“一日,方礼拜念佛时,舍利从空而下,后无疾,面西端而逝”,不过其是想以此来劝人为善而已,佛教在说理时最易夸大其词,搞得荒唐怪诞,实属多跨的一步。
行善而不可为恶之所以然
《易经系辞上》中孔子对君子为什么必须行善而不能为恶有一段论述,这个论述是借助于解释一段诗歌来讲的。诗云:“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这首诗不见于今之《诗经》,当是佚诗一类。今之《诗经小雅》中有一首《鹤鸣》,与其义或有相通,//www.souquanme.com故录此作为参阅,诗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孔子对“鸣鹤在阴”这首诗的解释是:“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居其室,是指君子之行;出其言,是指君子之言。孔子认为君子是天下之榜样,其言行上动天地,下关民生,中则关乎君子自身之荣辱。行一善,言一善,皆为民之榜样;行一不善,言一不善,亦皆为民之所关注。这段话重点是放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所以然上,换言之,《易经》时代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经远远超过了三国时代。当然,刘备是以此语来教训他那不怎么有帝王之质的儿子阿斗的,并不是就这样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探讨,讲到这个层次也就足够了。对于我们今天许多掌权者或者说是当权派而言,能弄懂这个道理,并且努力去践行这个道理同样也够了。如果能把孔子所讲的“所以然”,也能搞明白,那则善莫大焉。
在行善而勿行恶的所以然问题上,《了凡四训》这部近似庸俗之书给出的答案当然也不会高雅,叫做“期善日增恶日减,福日曾灾日减。一日不行善,即一日无福可求”,也就是说你若想为自己为家人祈福,那你就得为善;若想为自己为家人避灾,那你就不可作恶。正所谓,福者,是人们所力求之境;灾者,是人们所力避之祸。这样来讲行善而勿行恶的所以然,自然陷入了宗教式的简单因果报应,但还是那句话,它们也别无办法,只好用这样直接与刺激人的办法来劝人行善而勿行恶罢了。
说说伪善
说到行善求福,不能不再就行善动机多说几句。其实求一己之福而行善,虽说动机不太高尚,但只要不损害他人利益,似乎还是利大于弊。但若是包藏祸心而为善,实现是恶莫大焉。有时人们痛恨伪善者甚至超过明火执仗者,虽说并无道理可讲,实在也是情有可原吧。
伪善之祖很难考推,不过孟子似乎可以算一个。《孟子梁惠王上》中曾记下孟子这么一段话,说是:“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些肉食者远离庖厨,并非今天的动物保护主义者,而是因为欲其而食其肉,说得如此仁慈,不是伪善又是什么?当然,后来我再读读此章,孟子实在是以此来批评齐宣王“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这么看,还是免了孟子这个恶谥吧。
孟子不算,西汉末年的王莽肯定是逃不了的。王莽本是汉家外戚,家族中多是倚官仗势之辈,随处声色犬马,唯有王莽独守清静,仁孝皆备,成为一时精神文明的楷模。后历官至大司马,秉执国政,而谦谨俭朴一仍其旧,执法如山,其次子因杀家奴而被责自刎偿命。不过,谁也没想到,当他重为大司马时,其政治野心逐渐暴露,可谓不择手段篡得汉室,建立新朝。这主儿到这时才暴露狼子野心,此前就是有人识破于他,说出来又有谁人相信呢?所以白居易曾赠诗挚友《放言》诗,诗云:“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一生真伪复谁知?”当然现在看来,王莽篡汉之心,于其第一次为司马时为善终不得汉帝认可,反而将他罢相归国是有着直接的关系。前不久,有媒体莫名其妙想去“炸”中国好不容易出现的首善陈光标,我真www.souquanme.com的担心陈光标之辈会过于看重苛责之声,而怕了继续行善。
如此一讲,只怕要人为善也就难了。不为善,违了天愿人意;若为善,只怕再也不得有半点私念,否则非落得伪善之名不可。其实,这也是多虑之言了。行善之过程总归是有思想斗争,面临邪恶之诱惑不可能一直不动心,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所求的是“迹”,即实际行为与过程,而不必苛责其“心”。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中曾引用过一副古人的联语,联云:“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于为善而不作恶上,我想亦当是“论迹不论心”,否则世无行善之人,这样的真诚还有何价值?同样某人你认为是伪善,却不可阻止其为善,即使其伪善已然暴露,难道不比其始终作恶为佳?
有无抽象的善恶
善恶问题实际不可抽象而言,但同时又必须承认有共同价值观的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恶人而有善行,善人而有恶举。
当然,离开立场来谈善恶只是理想化的做法。罗曼罗兰在《弥盖朗琪罗传》(今译《米开朗其罗传》)说过:“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实际就是说行善要看对象,再换句话说,有时对那些恶人做点“恶事”也未尝不可。
其实类似的观点,孔子早就说过。现在有个成语叫以德报怨,一般的成语辞典都是作为褒义成语收入的,我们很多人以为这是孔子的观点,甚至常常把这一条作为宽容恶人的依据。《论语宪问》中实际是这样记载的,有人请教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的回答是:“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也就是说,孔子否定的“以德报怨”的想法,而是主张对行善者报德,对那些作恶者“以直”相报就可以了。道理也是这样,如果讲求“以德报怨”,那么对//www.souquanme.com那些行善积德的人又如何报答呢?这一问题,毛主席则从阶级社会的特点出发,指出:“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当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要求我们不可因为强调立场,而于普世价值的善举而不行。这当然应作为这一话题的题中之义,也就不去多言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下一句是什么?出自哪里?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展开讲讲...
收起 发布
1条回答
朴海镇的娇妻
来自百度知道认证团队 2017-12-05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下一句没有了。出自《老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选自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译文
敢于违背客观规律而蛮干的, 必定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勇于排除干扰, 决不逆客观规律而行的, 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必定会增加。这两种勇的结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处分的目的在于教育,而不在于惩罚”是什么意思?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小克劳德乔治
点评:惩罚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
在管理中,要是员工犯了错,批评和惩罚是应该的。通过惩罚,可以达到规范员工行为、使员工在制度规范的约束下,集中精力工作。但是,惩罚并不是越严厉越好。严厉的惩罚不光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很可能导致人才的流失,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弱己强敌。把握批评和惩罚是一门艺术,用好了它,才能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在某个公司里面曾出现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位业绩相当出色的员工,认为一项具体的工作流程是应该改进的。于是,他向部门经理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但没有的受到重视。一天,他就私自违犯工作流程,改用自己的方法来工作。主管发现后,严厉批评了他。而他不但不改,反而认为主管有私心,于是就和主管吵翻了。主管将这件事报告了经理,要求对那位员工进行严惩。由于这位员工业绩出色,经理不敢贸然辞退,于是就把问题报告给了总经理。
总经理把这位员工找来进行了一次谈话。总经理没有先上来就批评这位员工,而是让他先叙述事情www.souquanme.com的经过,并通过和他交谈来交换意见和看法。总经理发现,这位员工确实很有思路,他违犯的那项工作流程确实应该改进,而且还谈出了许多现行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总经理能以这样朋友式的平等和他交流,而且如此真诚地聆听他的意见,让他感觉受到了重视和尊重,反抗情绪渐渐平息下来,从开始的只认为主管有错,到最后承认自己做得也不对。最后,总经理决定以这位员工自己认为应受的罚金减半罚款,并让他在班前会上公开做了自我检讨,并补一个工作日。与此同时,总经理告诉他公司会以最快的速度改进那项工作流程。这位员工十分愉快地接受了。事情过后,这位员工一下子改变了原来的傲气和不服的情绪,并积极配合主管的工作,工作热情大增。
在必须处罚的前提下,不仅要留住人,更要留住心,关键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位员工之所以愉快地接受处罚,最关键之处是他认为不正确的问题得到了改进,证明他的意见被采纳了,他的才能得到了肯定。在与总经理朋友式的沟通交谈中,他自己认识到自己做错了(而不是领导或他人指责他做错了),他能不改吗?这样的解决是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化处罚为奖励。反之,员工要是被动消极地改正错误的话,就不会彻底地改,就有可能要留后遗症,随时有可能反弹。这位总经理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
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也是一个很会把握批评艺术的人。
“随身听”是索尼公司的重要产品之一。有一次,公司的一家销售产品到东南亚的分公司由于产品出了问题,收到了东南亚消费者的不少投诉。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这种随身听的包装上有些问题,但并不影响内在质量。分公司立即更换了包装,解决了问题。可是盛田昭夫仍然不肯善罢甘休。
这位经理被请到公司的董事会议上,被要求对这一错误做陈述。在会议上,盛田昭夫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要求全公司以此为戒。会后,该经理步履沉重地步出会议室,这时,董事长的秘书走过来,盛情邀请他一块去喝酒,这位经理很不解,说:“我现在是被总公司抛弃的人,你怎么还这样看得起我?”这位秘书说:“董事长一点也没有忘记你为公司做的贡献,今天的事情也是出于无奈。他知道你为这事伤心,特地让我请你喝酒。”
喝完酒后,秘书陪着这位经理回到了家。刚进家门,妻子迎了上来对丈夫说:“你真是受总公司重视的人!”丈夫听了感到非常奇怪。这时,只见妻子拿来一束鲜花和一封贺卡说:“今天是我们结婚20周年的纪念日,你忘记了?”该经理更加不明就里。原来,索尼公司的人事部门对员工的生日、结婚纪念日这样的事情都有记录,每当遇到这样的日子,公司都会为员工准备一些鲜花礼品。只不过今年有些特别,这束鲜花是董事长盛田昭夫特意订购的,并附上了一张他亲手写的贺卡,勉励这位经理继续为公司竭尽全力。
与上面那位总经理相比,盛田昭夫的“鲜花疗法”显然更胜一筹。
为了总公司的利益,他对犯错误的员工不能有丝毫的宽待,但考虑到这位经理是老员工,而且在生产经营上确实是一把好手,为了不彻底打击他,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一定的歉意。这样,就使这位员工深深地感到,即使是自己犯了错误也受到了别人的承认和尊重,这只会增加他对自己错误的更深层次认识,从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对待后面的工作。“鲜花疗法”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此。
处罚决不单单是冷酷无情的,只要大胆运用创新思维,处罚完全可以变得和正面的表扬一样激励人,甚至比正面的表扬奖励还要积极有效。管理的艺术,就在于化一切被动因素为积极因素,把批评和惩罚变成激励。
如何避免惩恶扬善变成惩异扬己?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惩 的出处
有心做好事,虽好却不奖赏;没有心做坏事,虽然做了恶但却不惩罚
原文节选: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诸神传赞不已。
召公上,谕曰:“河南缺一城隍,君称其职。”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膺宠命,何敢多辞?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寿籍。
翻译:宋公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有心做好事,虽好却不奖赏;没有心做坏事,虽然做了恶但却不惩罚)诸位神人传着看完,称赞不已。便传叫宋公上殿。下令说:“河南缺一个城隍神,你很称职。”
宋公听了,才恍然大悟,随即叩头在地,哭着说:“大神错爱我,叫我去当城隍,不敢推辞。只是我家有老母,七十多岁了,无人奉养,请求大神准我侍候母亲去世后,再去上任。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在清代前期,以才子佳人和市井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空前盛行,小说家的审美趣味从历史故事和神魔世界更多地转向了现实社会。
蒲松龄生在明清易代的乱世,从青年时期便热衷于记述神仙鬼怪等奇闻异事,他把黑暗的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遇的坎坷造成的“孤愤”、“狂痴”的人生态度融入了作品中,收集民间传说、以野史佚闻为创作凭借,融入自己的个性创造加工。
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将已有篇章结集为《聊斋志异》。《考城隍》就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亦是《聊斋志异》通篇首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考城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