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十大名句
金刚经十大名句:
1、心有所住,皆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个人的心,倘若一直记挂什么东西,那么你将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佛菩萨的心,什么东西都不会记挂,所以他们才能超脱物外,洞彻事物的一切真相。要达到这个地步,就要让你的心空起来,什么都不记挂。
2、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人世间的有些东西,通过等价交换可以得到,但是对于果位,无论你用金钱,或者是地位、名声,都无法换得,你只有去修才能得到。
即使你得到了世上的一切,想用来换得佛果,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些东西,在如来看来,皆是虚妄。
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人世间的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一个人,要想跳出相的束缚,就只有远离诸相。远离诸相的办法,不是远离红尘,不是与世隔绝,而是让心,从各种事物中,跳出来。
始终保持一种如如不动的境界。这样,就达到了“见如来”的资格。
4、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闻到了佛法,要怎样去修呢?其实佛所说的,也只是在不同的时候,针对不同的人心所讲的一些事例。
虽然对修行能起到不同的作用,但是在境界提高了以后,它就成为了“非法”,就要想办法舍弃掉它对自心的影响。
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在佛陀看来,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梦中、在虚幻中“演戏”。到了梦醒的时候,梦中的一切什么都不会存在。但是人还会继续吃苦。
为了让人脱离无尽的苦的折磨,佛陀让人先去保持心无所住的状态,意思即是“假装”你现在就是如来,已经认识到了所有的相都是假象。
到了将来,你就会真正认识到这一步。才会真正搜趣网发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6、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我们所能认识到的一切,只不过是我们后天学到的一种概念。无论是微尘,还是世界,都是在娑婆世界中,对事物的一种认识。等到离开娑婆世界,就会发现它们的真相。
7、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必挂怀。未来的尚未到来,无法预知。即使是现在,如果你思想中充满各种心念,只会让自己增加烦恼。因此要想跳出烦恼,这三心都不要有。
8、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众生与佛的最大区别,就是众生都活在自心“创造”的世界中。由此引出的一切因缘,也是根据人看到事物时的心态来合成的。缘来人则来,缘散人则散。要想离一切相,就要知晓佛的状态。就要让自己,保持无为。
9、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如来只是一个名号,他的本性是慈悲。当他看到众生苦,慈悲众生,就要想办法普度众生。
在世间的如来,只不过是如来的方便示现,并非真的如来。所以才说他“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既然没有来到,哪里有什么去哪里呢?
1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如来说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法,是让人不执著于自己所得到的任何东西。在修行的时候,也不能执著于任何东西,始终让自己,保持在一种清净状态。
许多的话,许多的法,都只是佛陀用以度人的“筏”。如果你认识不到这一点,你的般若智慧,就无法生发出来。
佛家经典佛法无边不度无形之刃后几句
康熙说“金刚不能夺其志……”后面一句是什么
康熙说“金刚不能夺其志……”后面一句是什么金刚不可夺其志后一句是:心刚毅、止口怒、怀刑法、性舍得。
字面意思就:心里要刚毅、坚强,不要轻易被失败击倒;不要随便骂人和对人发怒;心里要记着法律法规,不要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个性上要懂得舍得,别太多牵绊,是教导我们做人做事时的原则。
这句话是康熙对于雍正的评价,雍正朝是一个有着重大社会疾病的时代,康熙以宽仁著称,宽仁过度就酿成了一些积重难返的弊病。
扩展资料
康熙帝的主要成就有三点:
一、平定三藩之乱。
清朝初期,顺治帝册封的驻云南的吴三桂、驻广东的尚可喜、驻福建的耿精忠等藩王长期拥兵自重,擅自铸造兵器,每年要耗费国家大量的钱财养兵,形成了尾大不掉的趋势。康熙帝为维护国家的统一,调集天下兵马讨伐吴三桂,经历了多年的时间,终于平定三藩之乱。
二、收复台湾。
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军队历经八个月围攻血战,终于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台湾。
三、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
西北的准噶尔部落长期在蒙古烧杀掠夺其他部落的资源和人口,妄图统一全蒙古,恢复铁木真时期的荣光,康熙帝康熙从各地征集兵马,严行防堵,一面调兵遣将,准备北上迎击,先后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破准噶尔。
“不畏金刚怒目,只怕菩萨低眉”
请问:搜趣网何解?它的出处是什么?谢谢。《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不造作。」,说明人心是能善、能恶、知sVXXt善、知恶的本源。
心,既是导引肢体语言行为的「善恶」,也就能表现人性本能与心理行为的「爱恨」。因此「爱」与「恨」是一体的两面,人为了能满足私欲,就有无限的「贪爱」,一旦私欲难满时,「忿恨」就随之而起。
因此,从「自我」的观点来看,「爱与恨」是心理的,也是本能的,而爱与恨往往是人间的苦因,烦恼源头。
然而,爱与恨虽然是相对的,但也不尽然是绝对的;也就是说,「爱」未必全然是好的,而「恨」也未必都是不好的,唯有「大爱」和「大恨」,以公益为出发,「爱」与「恨」才有正面与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大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菩萨,是一种无污染、纯净的爱,如人饥己饥,人溺己溺。
大恨是大意志、大威德,是一种瞋恨的升华;也就是愤怒金刚、威摄邪魔的公义伸张。《涅盘经》中,指出如有人危害社会而使社会受灾难时,菩萨会予以制止,阻其作恶,而菩萨已发愿承挑制止恶人的一切结果。「爱」与「恨」有不同的层次与境界,於佛法而言,不落爱恨是超脱的菩萨,有爱无恨的是世间的圣贤,而人世间的凡夫,是「有爱有恨」的。
既然,有爱有恨,「菩萨低眉,金刚怒目」,怀抱「慈悲心」的爱与恨,才是现代人应有的情怀。一切要爱得有意义,也要恨得有道理,内搜趣网心清明自在的「爱与恨」,才是无挂碍的「爱与恨」。
《维摩经》说:「菩萨是向众生中求的。」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佛之所以成佛,是因为有众生让他度,有众生让他作功德,所以,菩萨成为伟大的救世者,佛能完成福德和智慧的大圆满者。如果没有众生让他们度,让他们服务,那他们就不能成为菩萨,不能成为佛了。芸芸众生并没有给菩萨与佛任何回馈,在没有任何回馈之中,他们本身已经完成了自我成长、自我建设、自我成就,从这个观点看,「给人方便」就已经成就自己,实在很划算。
《梵网经菩萨戒本》说:「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而在《瑜伽菩萨戒本》却规定菩萨不得不护雪(护持雪耻)外来的「恶声、恶称、恶誉」。这是说,为了爱护众生,应代众生受怨受辱;为了维护三宝,应该护雪恶意的中伤。再说,菩萨对众生,当存慈悲心,但在必要时也应以威折的方法,使得众生驯服。所以,菩萨若见到有些人应加呵责,治罚、驱逐、默槟(不和他说话),而不如此处置的,便犯戒。
菩萨度众生,虽有只为众生而不为自利的存心,但从佛法的常理上说,总以健全了自己之后,更容易发挥度他的效果。身教总比言教更能够感人,身教配合了言教,乃是佛法化世的常轨。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他本身的言行,必须要一致。他的言行必须是:说佛所应说的话,作佛所应作的事。然后才可谈到影响他人而摄化众生。
从个人的自我教育与自我修持,而到度脱众生,这是上求佛道以自度,下化众生以度他的菩萨之道。但是菩萨的精神,绝不是只在於自度的工夫之中,乃是於一边修行自度,同时也要从事於兼度众生的工作。并且他们在基本观念上,没有自度的存心。他们之将自己健全起来,目的是在利用健全的自己以度众生,而不是要使自己首先度脱生死的苦海。
个人健全之后,便可影响他的家人亲友,感化他的家人亲友,进一步影响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形成一种佛化的风气,造成佛化社会的人间净土,这是菩萨行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作为一个菩萨,他的境界越高,他所能够影响的范围也就越大;他的悲愿力越大,他能应化的众生类别也就越多。一般的菩萨,仅能在人间的文明地区教化;圣位的大菩萨们,却能不离於圣位的本处而随类示现,乃至深入最低下的众生如傍生、饿鬼、地狱道中,应化救济。
但是,要度众生,单凭一股宗教狂热的情绪是不中用的,宗教的狂热,固然能使人们生出赴汤蹈火的勇气,去宣传、去辩论、去冲锋、去陷阵、去战斗、去牺牲,但那决计不能持久,也决计不能产生深远的良好影响。
佛教,是以服务社会为菩萨道的表徵,佛在往昔的无数生中,以种种身分、种种形态、种种方式,深入种种的族群中,每每能居王的地位。所谓王,就是领搜趣网袖,那些领袖的地位,不是仗武力打得来的,全是以服务大众的道德价值所感召而致的,因为,唯有真正能为大众谋幸福的人,才是最够资格做大众领袖的人,才是最能赢得众望所归并心悦诚服的人。
因此,一个理想的居士,虽然不必在任何场合都要以领袖的姿态出现,至少,他该是受到任何场合所欢迎的人,乃至是能受到任何场合所尊敬的人。
一个佛教徒的本色,应该是多尽义务,少享权利,才能获得他人的爱戴。
因此,佛为统摄一切团体——社会的要求,说了四种德目,称为四摄法。摄是统摄和摄受,也就是领导或化导的意思。所谓四摄法,就是领袖人物所不可缺少的四种处世方法,切实地做好了四摄法的工作,便能感化群众,也能领导群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