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隔帘花弄影上一句(连环诗 赏茶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幕)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什么意思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的意思是鸳鸯于黄昏后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出自宋代诗人张先......

遥望隔帘花弄影上一句(连环诗 赏茶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幕)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什么意思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的意思是鸳鸯于黄昏后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出自宋代诗人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原文: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代: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译文:手执酒杯细听那《水调歌》声声,午间醉酒虽醒愁还没有醒。送走了春天,春天何时再回来?临近傍晚照镜,感伤逝去的年景,如烟往事在日后空自让人沉吟。

鸳鸯于黄昏后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住灯光,风儿还没有停,人声已安静,明日落花定然铺满园中小径。

扩展资料:

作品特色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是宋代文学家张先的代表词作。此词上阕写春愁无限及人生遗憾,五句话写五件伤怨的情事,下阕通过“并禽”写自己孤独,月弄花影烘托出人生之无奈;以“落红应满径”暗喻作者情绪的低落。

全词将作者慨叹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情与暮春之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调子沉郁伤感,情蕴景中,用语精准,工于锻炼字句,体现了张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是谁的作品

天仙子(北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折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因这首词,张先被宋祁称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
张先(990~1078)
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张先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明道元年(1032)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以秘书丞知吴江县,次年为嘉禾判官。皇□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任为通判。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嘉□四年(1059),知虢州。英宗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家www.souquanme.com居。此后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并与赵□、苏轼、蔡襄、郑獬、李常诸名士登山临水,吟唱往还。直至逝世之年,尚有词作。
张先的词与柳永齐名。宋初词以小令为主,张先不仅小令写得很好,还是一位较早大量创作慢词长调的作家,对词的形式的发展有一定贡献。清人陈廷焯甚至夸大说:"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白雨斋词话》)实则张先在宋词的发展上所起的作用,尚不能与柳永相比。就内容来看,他的词多为反映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男女之情,不如柳永那样题材广泛。再就形式而言,张先的长调也不如柳永用得多、用得好。他缺乏铺叙的才力和组织结构的功夫,写长调而"多用小令作法"(夏敬观手批《子野词》)。词话家们称道他的词有韵味,主要还是指一些情调清新活泼、作风含蓄深婉的小词。如〔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龙头舴艋吴儿竞,□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这首词是作者在故乡吴兴度寒食节所作,上片句句景中有人,富于生活情趣;下片末二句写景之工,向为论者所称道。全词充满着春天的旺盛生机,若非自注写作时间,难以令人相信是一个86岁的老人所作。他的有关男女之情的小词,虽然有不少陈词滥调,但也不乏感情真挚健康和手法细腻新颖之作。如〔菩萨蛮〕写歌女"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和"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一丛花令〕写闺中怨女的"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的心理,尤为"无理而妙"(贺裳《皱水轩词筌》),在当时即有"'桃杏嫁东风'郎中"之誉(《过庭录》)。
张先词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的美。他以善于用"影"字著名。这些"影"字句,往往动中显静,以朦胧飘忽的景物反映出幽冷宁谧的意境。宋祁很赞赏他〔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称之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斋闲览》)。他自己也很得意于"云破月来花弄影",以及〔归朝欢〕的"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剪牡丹〕的"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因而自称"张三影"。清人李调元以为:"尚有一词(即〔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中'无数杨花过无影',合之应名'四影'。"(《雨村词话》)其他还有"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青门引〕),也写得不错。张先诗在宋代也享盛名。苏轼题张先词集后说:"子野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波耳。……而世俗但称其歌词。"(《知不足斋丛书》本《张子野词》跋)叶梦得也说,张先"能为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然俚俗多传咏先乐府,遂掩其诗声,识者皆以为恨云。"(《石林诗话》卷下)其诗集久佚,所存者散见诸家笔记及地方志,不足10首,除个别篇章稍有可观,其余皆伤于纤巧。单凭这些佚诗,无法全面评论张先的诗歌成就。
张先的集子,嘉泰《吴兴志》称其"有集一百卷,唯乐府传于世"。陈振孙《张氏十咏图跋》自述家藏子野诗一帙,名《安陆集》,然《直斋书录解题》却无著录。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十七提到"子野诗集湖州有之,近亡其本。"《宋史艺文志》著录《张先诗》20卷,亦不传。其词集明代亦佚。清康熙时侯文灿始刻《安陆集》1卷,收入《十名家词集》。乾隆时葛鸣阳刻《安陆集》1卷,则以所辑诗8首冠于前。其后鲍廷博得绿斐轩抄本《张子野词》2卷,160首,区分宫调,犹属宋时编次。复据侯本,去其重复,益以他书所辑,次为《补遗》二卷,刻入《知不足斋丛书》。朱孝臧《□村丛书》所收即据鲍本。
参考资料:艺术中国首页 - 历代人物 - 诗词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选自?解释?详

  【著 作】
  天仙子 作者: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1,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2,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3,往事后期空记省4。
  沙上并禽池上瞑5,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 释】
  1、嘉禾小倅:嘉禾,宋时郡名,即秀州,今浙江嘉兴市。小倅:即小副官。这里指判官。张先此时是嘉禾任判官。
  2、水调:曲调名,相传隋炀帝开凿汴河时自制此曲《水调歌》。
  3、流景:逝去的光阴。杜牧诗:"自伤晚临镜,谁与惜流年。
  4、省:醒悟,明白。
  5、并禽: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暝:闭眼小憩。
  【评解】
  这首词通过惜春伤春情绪的描写,感叹年华易逝和孤独寂寞的处境。叹老嗟卑,是封建时代诗词中常见的内容,但由于作者长于炼句,精雕细琢,使本词所写春天夜景颇有新意。“临晚镜,伤流景”,词人的感慨与暮春景色交融,深沉而含蓄。
  【赏 析】
  此词为临老伤春之作,为张先词中的名作。全词将作者慨叹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情与暮春之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工于锻炼字句,体现了张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上片起首三句写作者本想借听歌饮酒来解愁。但他在家里品着酒听了几句曲子之后,不仅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烦了。于是在吃了几杯闷酒之后便昏昏睡去。一觉醒来,日已过午,醉意虽消,愁却未曾稍减。冯延巳《鹊踏枝》:“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同样是写“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闲愁。只不过冯是在酒阑人散,舞休歌罢之后写第二天的萧索情怀,而张先则一想到笙歌散尽之后可能愁绪更多,所以根本连宴会也不去参加了。这就逼出下一句“送春春去几时回”的慨叹来。应当指出的是,此句中的前后两个“春”字,有不尽相同的涵义。上一个“春”指季节,指大好春光;而下面的“春去”,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涵着对青春时期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惜。这就与下文“往事后期空记省”一句紧密联系起来。
  四、五两句反用杜牧诗句:“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以“晚”易“晓”,主要在于写实。小杜是写女子晨起梳妆,感叹年华易逝,用“晓”字;而此词作者则于午醉之后,又倦卧半晌,此时已近黄昏,总躺在那儿仍不能消愁解忧,便起来“临晚镜”了。这个“晚”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晚年之晚,此处仅用一个“晚”字,就把“晚年”的一层意思通过“伤流景”三字给补充出来了。
  上片歇拍中的“后期”一本作“悠悠”。从词意看,“悠悠”空灵而“后期”质实,前者自有其传神入化之处。但“后期”二字虽嫌朴拙,却与张先上文“愁”、“伤”等词绾合得更紧密些。“后期”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往事已成过往,故着一“空”字。另一层意思则是指失去了机会或错过了机缘。甜蜜的往事在多年以后会引起人无限怅惘之情,而哀怨的往事则使人一想起来就加重思想负担。这件“往事”,由于自己错过机缘,把一个预先定妥的期约给耽误了。这使自己追悔莫及,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往事的印象并未因之淡忘,只能向自己的“记省”中去寻求。但寻求到了,却并不能得到安慰,反而更增添了烦恼。于是他连把酒听歌也不能消愁,即使府中有盛大的宴会也不想去参加了。这样的结尾把一腔自怨自艾、自甘孤寂的心情写得格外惆怅动人,表面上却又含而不露。词之上片所写,是作者的思想活动,是静态,颇具平淡之趣。
  下片从动态方面写词人即景生情,极富空灵之美。作者未去参加府会,便在暮色将临时到小园中闲步,借以排遣从午前一直滞留在心头的愁闷。天很快就暗下来了,水禽并眠在池边沙岸上,夜幕逐渐笼罩了大地。这个晚上原应有月的,不料云满夜空,并无月色,既然天已昏黑那就回去吧。恰在这时,起风了,刹那间云开月出,而花被风所吹动,也竟自在月光临照下婆娑弄影。这就给作者孤寂的情怀注入了暂时的欣慰。此句成了传诵千古的名句,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评曰:“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句权威性的评语主要是论其遣词造句之功力,其实这句妙处不仅在于修词炼句的功夫,主要还在于词人把经过整天的忧伤苦闷之后,居然在一天将尽时品尝到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这一曲折复杂的心情,通过生动妩媚的形象给曲曲传达出来,让读者从而也分享到一点欣悦和无限美感。正如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评云:“心与景会,落笔即是,着意即非,故当脍炙。”又杨慎《词品》云:“景物如画,画亦不能至此,绝倒绝倒!”
  结尾数句,作者先写“重重帘幕密遮灯”而后写“风不定”,并非迁就词谱的规定,这只是说明作者体验事物十分细致,外面有风而帘幕不施,灯搜趣网自然会被吹灭,所以作者进了屋子就赶快拉上帘幕,严密地遮住灯焰。但风更大了,纵使帘幕密遮而灯焰仍在摇摆,这个“不定www.souquanme.com”是包括灯焰“不定”www.souquanme.com的情景在内的。“人初静”一句,是说由于夜深人静,愈显得春夜的风势迅猛;联系到题目的“不赴府会”,作者这里的“人静”很可能是指府中的歌舞场面这时也该散了罢;再结合末句,又见出作者惜春、忆往、怀人的一片深情。好景无常,刚才还在月下弄影的姹紫嫣红,经过这场无情的春风,恐怕要片片飞落在园中的小路上了。结句内涵颇丰,既有伤春之逝的惆怅,自嗟迟暮的愁绪,又有赏春自得的窃喜。
  此词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还是善于炼字。作者在词中正是通过“花弄影”开拓了美的境界,使全词为之生辉。
  沈祖棻《宋词赏析》:张先在嘉禾作判官,约宋仁宗庆历元年,年五十二。据题,这首词当作于此年。这首词通过惜春伤春情绪的描写,感叹年华易逝和孤独寂寞的处境。叹老嗟卑,是诗词中常见的内容,但由于作者长于炼句,精雕细琢,使本词所写春天夜景颇有新意。"临晚镜,伤流景",词人的感慨与暮春景色交融,深沉而含蓄。上阕写伤时感怀,后事渺茫。下阕写景寄情,篇末点题。其中"云破月来花弄影,历来被称为佳句,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云破月来"句,心与景会,落笔即是,着意即非,故当脍炙。
  杨慎《词品》:"云破月来花弄影",景物如画,画亦不能至此,绝倒绝倒!黄蓼园《蓼园词选》:听"水调"而愁,自伤卑贱也。"送春"四句,喟流光易去,后期茫茫也?"沙上"二句,言所居岑寂,以沙禽与花自喻也。"重重"三句,言多障蔽也。结句仍缴送春本题,恐其时之晚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此词"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不作发语之语,而自然韵高。中间自午至晚,自晚至夜,写来情景宛然。王方俊《唐宋词赏析》:全词将词人慨叹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情与暮春之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工于锻炼字句,体现了张词的主要艺术特色。《后山诗话》: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飞絮无影’,世称诵之,谓之“张三影”。
  沈祖棻《宋词赏析》:叹老嗟卑,是封建社会不得志的文人的常见的情绪,其中也包含有一些优秀人物在那种黑暗时代被迫无所作为的愤惋,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是有其认识作用的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是谁的词?

张先(990~1078) 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张先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明道元年(1032)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以秘书丞知吴江县,次年为嘉禾判官。皇□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任为通判。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嘉□四年(1059),知虢州。英宗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家居。此后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并与赵□、苏轼、蔡襄、郑獬、李常诸名士登山临水,吟唱往还。直至逝世之年,尚有词作。 张先的词与柳永齐名。宋初词以小令为主,张先不仅小令写得很好,还是一位较早大量创作慢词长调的作家,对词的形式的发展有一定贡献。清人陈廷焯甚至夸大说:"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白雨斋词话》)实则张先在宋词的发展上所起的作用,尚不能与柳永相比。就内容来看,他的词多为反映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男女之情,不如柳永那样题材广泛。再就形式而言,张先的长调也不如柳永用得多、用得好。他缺乏铺叙的才力和组织结构的功夫,写长调而"多用小令作法"(夏敬观手批《子野词》)。词话家们称道他的词有韵味,主要还是指一些情调清新活泼、作风含蓄深婉的小词。如〔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龙头舴艋吴儿竞,□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这首词是作者在故乡吴兴度寒食节所作,上片句句景中有人,富于生活情趣;下片末二句写景之工,向为论者所称道。全词充满着春天的旺盛生机,若非自注写作时间,难以令人相信是一个86岁的老人所作。他的有关男女之情的小词,虽然有不少陈词滥调,但也不乏感情真挚健康和手法细腻新颖之作。如〔菩萨蛮〕写歌女"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和"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一丛花令〕写闺中怨女的"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的心理,尤为"无理而妙"(贺裳《皱水轩词筌》),在当时即有"'桃杏嫁东风'郎中"之誉(《过庭录》)。 张先词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的美。他以善于用"影"字著名。这些"影"字句,往往动中显静,以朦胧飘忽的景物反映出幽冷宁谧的意境。宋祁很赞赏他〔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称之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斋闲览搜趣网》)。他自己也很得意于"云破月来花弄影",以及〔归朝欢〕的"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剪牡丹〕的"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因而自称"张三影"。清人李调元以为:"尚有一词(即〔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中'无数杨花过无影',合之应名'四影'。"(《雨村词话》)其他还有"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青门引〕),也写得不错。张先诗在宋代也享盛名。苏轼题张先词集后说:"子野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波耳。……而世俗但称其歌词。"(《知不足斋丛书》本《张子野词》跋)叶梦得也说,张先"能为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然俚俗多传咏先乐府,遂掩其诗声,识者皆以为恨云。"(《石林诗话》卷下)其诗集久佚,所存者散见诸家笔记及地方志,不足10首,除个别篇章稍有可观,其余皆伤于纤巧。单凭这些佚诗,无法全面评论张先的诗歌成就。 张先的集子,嘉泰《吴兴志》称其"有集一百卷,唯乐府传于世"。陈振孙《张氏十咏图跋》自述家藏子野诗一帙,名《安陆集》,然《直斋书录解题》却无著录。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十七提到"子野诗集湖州有之,近亡其本。"《宋史艺文志》著录《张先诗》20卷,亦不传。其词集明代亦佚。清康熙时侯文灿始刻《安陆集》1卷,收入《十名家词集》。乾隆时葛鸣阳刻《安陆集》1卷,则以所辑诗8首冠于前。其后鲍廷博得绿斐轩抄本《张子野词》2卷,160首,区分宫调,犹属宋时编次。复据侯本,去其重复,益以他书所辑,次为《补遗》二卷,刻入《知不足斋丛书》。朱孝臧《□村丛书》所收即据鲍本。 参考资料:艺术中国首页 - 历代人物 - 诗词

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