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后一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www.souquanme.com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武判官:生平不详。判官:官名,唐时设置的,是节度使和观察的僚属。(2)白草:产于西北边地,秋天变白。《汉书西域传》:“鄯善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多白草。”颜师古注:“白草,草之白,似莠而细,无芒,其熟时正白色。”(3)胡天:这里指西北地区。胡:我国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统称。(4)EnIhKZl梨花:这是形容雪花。春天梨花盛开,颜色雪白。(5)散入:指雪花因风纷纷飘入帘内的样子。珠帘:缀有珠子的帘幕。罗幕;绫罗制成的帷幕。(6)狐裘(qiu求):用狐皮做的皮袍子。锦衾(qin亲):锦缎缝制的被子。(7)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拉不开弓弦,因为天太冷,手冻僵了的缘故。(8)都护:都护府的长官,镇守边境的统帅。这里的“都护”和上句的“将军”都是泛指。铁衣:金属或皮革制成的用作战时护身的衣甲。著:同“着”,穿。(9)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10)愁云:阴云。惨淡:昏暗地铫。凝;停滞不动,指因天气奇寒百冻结了。(11)中军:本义指主帅亲率的军队,这里是指主帅所住营帐。饮:置酒宴请。归客:指武判官。(12)胡琴句:指席间演奏用以佐酒的各种乐器。(13)辕门:古代军营出入处用车辕相向架起作门,故称营门为辕门。(14)掣(che彻):牵动。冻不翻:是说红旗因雪凝而冰冻,虽有风吹,也不能飘动了。(15)君:指武判官。(16)天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17)山回路转:指山路曲折。(18)马行处:指马走过后雪地上留下的蹄印。
[简要评析] 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正如诗题所标示的那样,这首诗以歌咏白雪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一开头,就把边地奇寒、早雪的特异风光和壮丽景色,通过典型事物,用饱蘸淡墨的画笔,以浪漫主义手法氢它描绘了出来。北风卷地,连那坚韧不拨的白草,也为之摧折。那风啊,简直是一把锋利的铲刀,把大地乔得净荡荡的了。可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之间,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这玉树琼枝,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却春风阵了,象是醉人的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这境界该是怎样的新奇壮美!在这壮观的奇景辉映下,诗人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写了这早雪带来的令人难耐的奇寒。那飘飞的雪花啊,连帐内的罗幕//www.souquanme.com都打湿了;狐皮袍子不暖啊,盖的锦被也嫌太薄;将军的手啊,已冻得拉不开弓;征战护身的铁衣啊,也冷得难以穿上。但就在这一派难耐的奇寒中,透出了一股雄的健的气息。珠帘罗幕,狐裘锦衾,是多么的富丽;将军角弓,都护铁衣,又是多么威严。它巧妙地把防守边疆,战胜奇寒的将士,生动而鲜明地烘托了出来。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毕竟还是奇寒,从而才能显示出防守边疆的将士,是怎样艰苦卓绝。八月在内地,正是桂子飘香,皓月增辉的美好时节,而边地呢,已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可是,这瀚海坚冰,万里凝云,虽然愁惨,但不萧瑟、凄凉,而是浑厚、沉郁,这正是岑参边塞诗歌奇峭的艺术风格的特征。正是在这漫天皆白,寒气袭人的时候,中军设宴,饯别归客。一时胡琴、琵琶、羌笛齐奏,伴着塞外风光,自是别有一番天韵。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www.souquanme.com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武判官:生平不详。判官:官名,唐时设置的,是节度使和观察的僚属。(2)白草:产于西北边地,秋天变白。《汉书西域传》:“鄯善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多白草。”颜师古注:“白草,草之白,似莠而细,无芒,其熟时正白色。”(3)胡天:这里指西北地区。胡:我国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统称。(4)EnIhKZl梨花:这是形容雪花。春天梨花盛开,颜色雪白。(5)散入:指雪花因风纷纷飘入帘内的样子。珠帘:缀有珠子的帘幕。罗幕;绫罗制成的帷幕。(6)狐裘(qiu求):用狐皮做的皮袍子。锦衾(qin亲):锦缎缝制的被子。(7)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拉不开弓弦,因为天太冷,手冻僵了的缘故。(8)都护:都护府的长官,镇守边境的统帅。这里的“都护”和上句的“将军”都是泛指。铁衣:金属或皮革制成的用作战时护身的衣甲。著:同“着”,穿。(9)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10)愁云:阴云。惨淡:昏暗地铫。凝;停滞不动,指因天气奇寒百冻结了。(11)中军:本义指主帅亲率的军队,这里是指主帅所住营帐。饮:置酒宴请。归客:指武判官。(12)胡琴句:指席间演奏用以佐酒的各种乐器。(13)辕门:古代军营出入处用车辕相向架起作门,故称营门为辕门。(14)掣(che彻):牵动。冻不翻:是说红旗因雪凝而冰冻,虽有风吹,也不能飘动了。(15)君:指武判官。(16)天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17)山回路转:指山路曲折。(18)马行处:指马走过后雪地上留下的蹄印。
[简要评析] 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正如诗题所标示的那样,这首诗以歌咏白雪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一开头,就把边地奇寒、早雪的特异风光和壮丽景色,通过典型事物,用饱蘸淡墨的画笔,以浪漫主义手法氢它描绘了出来。北风卷地,连那坚韧不拨的白草,也为之摧折。那风啊,简直是一把锋利的铲刀,把大地乔得净荡荡的了。可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之间,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这玉树琼枝,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却春风阵了,象是醉人的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这境界该是怎样的新奇壮美!在这壮观的奇景辉映下,诗人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写了这早雪带来的令人难耐的奇寒。那飘飞的雪花啊,连帐内的罗幕//www.souquanme.com都打湿了;狐皮袍子不暖啊,盖的锦被也嫌太薄;将军的手啊,已冻得拉不开弓;征战护身的铁衣啊,也冷得难以穿上。但就在这一派难耐的奇寒中,透出了一股雄的健的气息。珠帘罗幕,狐裘锦衾,是多么的富丽;将军角弓,都护铁衣,又是多么威严。它巧妙地把防守边疆,战胜奇寒的将士,生动而鲜明地烘托了出来。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毕竟还是奇寒,从而才能显示出防守边疆的将士,是怎样艰苦卓绝。八月在内地,正是桂子飘香,皓月增辉的美好时节,而边地呢,已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可是,这瀚海坚冰,万里凝云,虽然愁惨,但不萧瑟、凄凉,而是浑厚、沉郁,这正是岑参边塞诗歌奇峭的艺术风格的特征。正是在这漫天皆白,寒气袭人的时候,中军设宴,饯别归客。一时胡琴、琵琶、羌笛齐奏,伴着塞外风光,自是别有一番天韵。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
忽如一夜东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
就像一夜之间春天就到来了似的,树枝上的雪像梨花一样开了千树万树
春色满园关不住、春风又绿江南岸、日出江花红胜红、忽如一夜春风来,与众不同的诗句是什么,为什么
忽如一夜春风来,因为它的后面一句是,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首诗是描写冬天的,而另外几句都是描写春天的。
呼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上句或下句是什么?
请问一下!!!!!有急用!!1字打错,忽如一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全集
登总持阁 高阁逼诸天, 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 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 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 常愿奉金仙. 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 分曹限紫薇.晓随天仗入, 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 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 自觉谏书稀. 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和贾舍人早朝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全集
登总持阁 高阁逼诸天, 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 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 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 常愿奉金仙. 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 分曹限紫薇.晓随天仗入, 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 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 自觉谏书稀. 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和贾舍人早朝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
快点,我等不及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①。散入珠帘湿罗幕②,狐裘不暖锦衾薄③。将军角弓不得控④,都护铁衣冷难着⑤。瀚海阑干百丈冰⑥,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⑦。纷纷暮雪下辕门⑧,风掣红旗冻不翻⑨。轮台东门送君去⑩,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狂风席卷着大漠北塞,吹折坚韧的白草,倒落如踩。北疆的八月,就有大雪将天地铺盖。好似突然一夜间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飘飘而落,打湿了帘珠,结冰在帷幕绮罗。狐皮裘再不觉暖和,锦缎被褥也感到单薄。将军的兽角硬弓也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铁衣难穿着。浩瀚的沙漠处处纵横百丈巨冰,惨淡的愁云凝滞,仿佛压低了天空。中军帅中摆下酒筵,为武判官归京送行,胡琴、琵琶伴着羌笛,起舞和鸣。纷纷扬扬的暮雪飘落在军营辕门,寒风狂舞的红旗,此时也冻挺凝结,成为一抹静止的红云。在轮台东门送居离去,那飘飘洒洒的大雪已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回路转,再也见不到君。雪地上空留着一排马行的蹄痕。
[赏析]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离愁别恨的俗套,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是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似乎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象像,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纷纷瑞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动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以雪生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方面,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被人传颂的名句。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EnIhKZl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编辑本段]译文
读陆游咏梅词,借用他的原题,立意却有所不同。
暮春的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转眼之间,冬末漫天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回来。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刺骨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时,她在花丛中欣慰地笑了。
毛泽东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编辑本段]赏析
自信者“俏”胜利者“笑”
――读《卜算子咏梅》
作者:石英
当我们读到毛泽东同志的《卜算子咏梅》时,很自然地便会联想到南宋杰出诗人陆游的那首同一词牌的《咏梅》词。我们无意比较这两篇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和作者性格各异的作品之高下,因为那样做既无甚必要也是不尽科学的。我们只能说:这两首词都是各自那个时代非同凡响的优秀篇章。我们还可以说,时间毕竟已经跨越了八百多年,社会向前大大发展了,诗人的人生观和美学思想也不可同日而语。从这个意义上当然可以说:毛泽东的《咏梅》词,以前人所不具有的昂扬格调和社会主义时代精神,诉之于优美的艺术形象,出色地描绘了一个自信、自豪、自强的革命家性格与情味浓郁的诗的意境。
梅花,是我国历代诗人所爱吟诵的物象。特别是一些品格正直的诗词作家,往往借梅花以抒发内心未申之志,喻节操之高洁,表示决不与浊世同流合污之骨气。这方面的名篇佳句不胜枚举,已与梅花这种高洁的花种一样,亦作为精神瑰宝位列艺术的芳园之中。但古代诗人的咏梅诗,往往在傲骨厌俗中,难免带有孤芳自赏甚至是顾影自怜的气质,感情天地和精神境界毕竟不够广阔。当做,这是不能苛求古人的。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于世界风云变幻,托物言志于日理万机之中。他也喜欢以梅喻不畏严寒、蔑敌如鼠的革命战士,并在诗词中渗透着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信念。“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这是他在另一首诗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足见他对梅花这一物象的挚爱之情。
《卜算子咏梅》一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大致与《冬云》一诗相同。中国共产党自她诞生之日起,就是在刀光血影中艰苦奋斗,在敌人的疯狂绞杀中成长养大,直至取得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内外形形色色的敌人并没有放弃他们明攻暗算的种种图谋。在三年困难时期,国际上的反共反华势力更是串演了一出有声有色的大合唱,妄图倾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大厦,改变历史发展的进程。当时中斩形势不可谓不严峻,国内外敌对势力加于党与人民头上的压力不可谓不沉重。但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泰然自若,以举重若轻的气度吟诵出迥异于以往诗人所有咏梅作品的诗篇。
雪,本是严寒的象征,但在诗人看来,只是迎接新的春天到来的使者。尽管冰凌垂挂于危崖,朔风怒号于幽谷,气象森然,望而股栗,但梅花偏偏于此时此地坚枝奋挺,花朵繁茂,直若置寒风于不顾,视冰凌为温床,俏色夺目并使人为这一振。这是一幅何等瑰伟壮阔的图景,又是何等超拔不凡的气魄!
一个“俏”字提挈全篇,传神写照,以少许胜多许。“俏”,不只是一般的美,它美得俊逸,美得机智,美得趣味横生,美得使仇视者嫉恨者也无可奈何。然而,梅花之俏却绝非春色春情的垄断者,更不是一个与百花争宠的角色。“俏也不争春”,她的超前出现,无非是为了证明一个无可逆转的规律――严寒之后必定是百花争艳的春天。做一个义务报春者,梅花心愿足矣!她真正足以自慰的时刻,则是山花烂漫遍野飘香之际。这时,她也没有做那飘然远遁的仙子,而是隐身于百花丛中,为春天的真正到来而展露出会心的笑。这个“笑”,是看谁笑到最后的笑,也是预示下一个胜利的笑,表明她不是旁观者,既在群花之中,又是百卉之神、百卉之胆。
诗人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EnIhKZl
短短八句四十四字,由于注入非凡之精魂,精确传神之词采,便使这首词透射出诗人的高尚品格和鲜明性格:即先行者和公仆的品格,艰危中奋不顾身、转安后乐于奉献的执著性格。这首词,于庄严中寓轻松,于严谨中有跳荡,于明快中富含蓄,于流畅中见丰厚。这就是属于毛泽东的这一个“梅”。
一首诗词不是枪炮,更不是原子弹和导弹,但在这首词出现之后,反共反华鬼蜮们的图谋确实并没有得逞。那么,诗为心声――作为物质和精神威力的标志,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对后世有着长久的思想启示作用和艺术鉴赏价值。历史的发展虽非循环,但其不同阶段有时却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一切真正的爱国者来说,我们任何时候都需要具有梅花的坚定意志:狂风袭来时头脑清醒目不迷,冰天雪地中依然不畏严寒火焰不息。坚信尽管又一个更严酷的冬天袭来,繁花似锦的春天仍会俏立人间。
今天我们重读《卜算子咏梅》之所以如此亲切,只能证明这首词的思想和艺术的强大生命力。任何真正优秀的作品,都不应是一哄而起赶时髦。以马列主义武装头脑的战士们不是占卜者,也从不相信什么算命先生。但由于他们具有真正科学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规律,预见未来的风雨阴晴,这也可以说是他们分布于敌人的得天独厚之处。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咏梅”的命题好,“卜算子”的词牌也用得俏!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①。散入珠帘湿罗幕②,狐裘不暖锦衾薄③。将军角弓不得控④,都护铁衣冷难着⑤。瀚海阑干百丈冰⑥,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⑦。纷纷暮雪下辕门⑧,风掣红旗冻不翻⑨。轮台东门送君去⑩,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狂风席卷着大漠北塞,吹折坚韧的白草,倒落如踩。北疆的八月,就有大雪将天地铺盖。好似突然一夜间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飘飘而落,打湿了帘珠,结冰在帷幕绮罗。狐皮裘再不觉暖和,锦缎被褥也感到单薄。将军的兽角硬弓也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铁衣难穿着。浩瀚的沙漠处处纵横百丈巨冰,惨淡的愁云凝滞,仿佛压低了天空。中军帅中摆下酒筵,为武判官归京送行,胡琴、琵琶伴着羌笛,起舞和鸣。纷纷扬扬的暮雪飘落在军营辕门,寒风狂舞的红旗,此时也冻挺凝结,成为一抹静止的红云。在轮台东门送居离去,那飘飘洒洒的大雪已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回路转,再也见不到君。雪地上空留着一排马行的蹄痕。
[赏析]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离愁别恨的俗套,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是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似乎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象像,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纷纷瑞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动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以雪生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方面,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被人传颂的名句。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EnIhKZl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编辑本段]译文
读陆游咏梅词,借用他的原题,立意却有所不同。
暮春的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转眼之间,冬末漫天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回来。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刺骨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时,她在花丛中欣慰地笑了。
毛泽东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编辑本段]赏析
自信者“俏”胜利者“笑”
――读《卜算子咏梅》
作者:石英
当我们读到毛泽东同志的《卜算子咏梅》时,很自然地便会联想到南宋杰出诗人陆游的那首同一词牌的《咏梅》词。我们无意比较这两篇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和作者性格各异的作品之高下,因为那样做既无甚必要也是不尽科学的。我们只能说:这两首词都是各自那个时代非同凡响的优秀篇章。我们还可以说,时间毕竟已经跨越了八百多年,社会向前大大发展了,诗人的人生观和美学思想也不可同日而语。从这个意义上当然可以说:毛泽东的《咏梅》词,以前人所不具有的昂扬格调和社会主义时代精神,诉之于优美的艺术形象,出色地描绘了一个自信、自豪、自强的革命家性格与情味浓郁的诗的意境。
梅花,是我国历代诗人所爱吟诵的物象。特别是一些品格正直的诗词作家,往往借梅花以抒发内心未申之志,喻节操之高洁,表示决不与浊世同流合污之骨气。这方面的名篇佳句不胜枚举,已与梅花这种高洁的花种一样,亦作为精神瑰宝位列艺术的芳园之中。但古代诗人的咏梅诗,往往在傲骨厌俗中,难免带有孤芳自赏甚至是顾影自怜的气质,感情天地和精神境界毕竟不够广阔。当做,这是不能苛求古人的。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于世界风云变幻,托物言志于日理万机之中。他也喜欢以梅喻不畏严寒、蔑敌如鼠的革命战士,并在诗词中渗透着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信念。“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这是他在另一首诗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足见他对梅花这一物象的挚爱之情。
《卜算子咏梅》一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大致与《冬云》一诗相同。中国共产党自她诞生之日起,就是在刀光血影中艰苦奋斗,在敌人的疯狂绞杀中成长养大,直至取得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内外形形色色的敌人并没有放弃他们明攻暗算的种种图谋。在三年困难时期,国际上的反共反华势力更是串演了一出有声有色的大合唱,妄图倾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大厦,改变历史发展的进程。当时中斩形势不可谓不严峻,国内外敌对势力加于党与人民头上的压力不可谓不沉重。但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泰然自若,以举重若轻的气度吟诵出迥异于以往诗人所有咏梅作品的诗篇。
雪,本是严寒的象征,但在诗人看来,只是迎接新的春天到来的使者。尽管冰凌垂挂于危崖,朔风怒号于幽谷,气象森然,望而股栗,但梅花偏偏于此时此地坚枝奋挺,花朵繁茂,直若置寒风于不顾,视冰凌为温床,俏色夺目并使人为这一振。这是一幅何等瑰伟壮阔的图景,又是何等超拔不凡的气魄!
一个“俏”字提挈全篇,传神写照,以少许胜多许。“俏”,不只是一般的美,它美得俊逸,美得机智,美得趣味横生,美得使仇视者嫉恨者也无可奈何。然而,梅花之俏却绝非春色春情的垄断者,更不是一个与百花争宠的角色。“俏也不争春”,她的超前出现,无非是为了证明一个无可逆转的规律――严寒之后必定是百花争艳的春天。做一个义务报春者,梅花心愿足矣!她真正足以自慰的时刻,则是山花烂漫遍野飘香之际。这时,她也没有做那飘然远遁的仙子,而是隐身于百花丛中,为春天的真正到来而展露出会心的笑。这个“笑”,是看谁笑到最后的笑,也是预示下一个胜利的笑,表明她不是旁观者,既在群花之中,又是百卉之神、百卉之胆。
诗人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EnIhKZl
短短八句四十四字,由于注入非凡之精魂,精确传神之词采,便使这首词透射出诗人的高尚品格和鲜明性格:即先行者和公仆的品格,艰危中奋不顾身、转安后乐于奉献的执著性格。这首词,于庄严中寓轻松,于严谨中有跳荡,于明快中富含蓄,于流畅中见丰厚。这就是属于毛泽东的这一个“梅”。
一首诗词不是枪炮,更不是原子弹和导弹,但在这首词出现之后,反共反华鬼蜮们的图谋确实并没有得逞。那么,诗为心声――作为物质和精神威力的标志,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对后世有着长久的思想启示作用和艺术鉴赏价值。历史的发展虽非循环,但其不同阶段有时却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一切真正的爱国者来说,我们任何时候都需要具有梅花的坚定意志:狂风袭来时头脑清醒目不迷,冰天雪地中依然不畏严寒火焰不息。坚信尽管又一个更严酷的冬天袭来,繁花似锦的春天仍会俏立人间。
今天我们重读《卜算子咏梅》之所以如此亲切,只能证明这首词的思想和艺术的强大生命力。任何真正优秀的作品,都不应是一哄而起赶时髦。以马列主义武装头脑的战士们不是占卜者,也从不相信什么算命先生。但由于他们具有真正科学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规律,预见未来的风雨阴晴,这也可以说是他们分布于敌人的得天独厚之处。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咏梅”的命题好,“卜算子”的词牌也用得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