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敲窗的上一句是什么(青灯照壁人初睡 冷雨敲窗被未温 出自何处 什么意思)

以“冷雨敲窗无眠夜”开头的诗要有内容,内容不限(最好是积极向上的,消极的也不错)要朗朗上口,不要是凑合的冷月夜,夜阑珊,雨轻落。敲不住孤独的心.......

冷雨敲窗的上一句是什么(青灯照壁人初睡 冷雨敲窗被未温 出自何处 什么意思)

以“冷雨敲窗无眠夜”开头的诗

要有内容,内容不限(最好是积极向上的,消极的也不错)要朗朗上口,不要是凑合的
冷月夜,夜阑珊,雨轻落。敲不住孤独的心.
幽窗冷雨一孤灯,寂寥一颗心。无人伴,夜难眠,独倚轩窗,轻卷珠帘,听,风儿呢喃,冷雨敲窗。凝眸夜空,雨幕重重,如烟似雾,如泣如诉,空灵而幽怨。

对对联:冷雨敲窗花褪色

上联:冷雨敲窗花褪色;
下联:寒风扫叶雁追霞。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出自何处?什么意思。

释义:那盏孤灯照在墙壁上,人刚刚躺下,被窝还没有焐暖,冰冷的雨水打在窗上发出声响,仿佛有人敲着窗户。给人以孤寂凄凉的感觉。

出自葬花吟。

《葬花吟》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作品: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释义:

花儿已经枯萎凋残,风儿吹得它漫天旋转。

退尽了鲜红颜色,消失了芳香,有谁对它同情哀怜?柔软的蛛丝儿似断似连,飘荡在春天的树间。

漫天飘散的柳絮随风扑来,沾满了绣花的门帘。

闺房中的少女,面对着残春的景色多么惋惜。

满怀忧郁惆怅,没有地方寄托愁绪。

手拿着锄花的铁锄,挑开门帘走到园里。

园里花儿飘了一地,我怎忍心踏着花儿走来走去?轻佻的柳絮,浅薄的榆钱,只知道显耀自己的芳菲。

不顾桃花飘零,也不管李花纷飞。

待到来年大地春回,桃树李树又含苞吐蕊。

可来年的闺房啊,还能剩下谁?新春三月燕子噙来百花,散着花香的巢儿刚刚垒成。

梁间的燕子啊,糟蹋了多少鲜花多么无情!明年百花盛开时节,你还能叼衔花草。

你怎能料到房主人早已死去,旧巢也已倾落,只有房梁空空。

一年三百六十天啊,过的是什么日子!刀一样的寒风,利剑般的严霜,无情地摧残着花枝。

明媚的春光,艳丽的花朵,能够支撑几时。

一朝被狂风吹去,再也无处寻觅。

花开时节容易看到,一旦飘落难以找寻。

站在阶前愁思满怀,愁坏了我这葬花的人。

手里紧握着花锄,我默默地抛洒泪珠。

泪珠儿洒满了空枝,空枝上浸染着斑斑血痕。

杜鹃泣尽了血泪默默无语,愁惨的黄昏正在降临。

我扛着花锄忍痛归去,紧紧地关上重重闺门;青冷的灯光照射着四壁,人们刚刚进入梦境。

轻寒的春雨敲打着窗棂,床上的被褥还是冷冷冰冰。

人们奇怪是什么事情,使我今天这样格外伤心?一半是对美好春光的爱惜,一半是恼恨春天的逝去。

我高兴春天突然来临,又为它匆匆归去感到抑郁。

春天悄然无语地降临人间,又一声不响地离去。

昨晚不知院外什么地方,传来一阵阵悲凉的歌声。

不知道是花儿的灵魂,还是那鸟儿的精灵?不管是花儿的灵魂,还是鸟儿的精灵,都一样地难以挽留。

问那鸟儿,鸟儿默默无语,问那花儿,花儿低头含羞。

我衷心地希望啊,如今能够生出一双翅膀。

尾随那飞去的花儿,飞向那天地的尽头。

纵使飞到天地的尽头,那里又有埋葬香花的魂丘?不如用这锦绣的香袋,收敛你那娇艳的尸骨。

再堆起一堆洁净的泥土,埋葬你这绝代风流。

愿你那高贵的身体,洁净的生来,洁净的死去。

不让它沾染上一丝儿污秽,被抛弃在那肮脏的河沟。

花儿啊,你今天死去,我来把你收葬。

谁知道我这薄命的人啊,什么时候忽然命丧?我今天把花儿埋葬,人们都笑我痴情。

等到我死去的时候,有谁把我掩埋?不信请看那凋残的春色,花儿正在渐渐飘落。

那也就是闺中的少女,衰老死亡的时刻。

一旦春天消逝,少女也便白发如丝。

花儿凋零人死去,花儿人儿两不知!

扩展资料:

《葬花吟》是曹雪芹创作的章回小说《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诗。

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

全诗血泪怨怒凝聚,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

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黑暗社会恶势力。

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

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

《葬花吟》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是为其思想价值。

此诗另一价值在于它为后人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

甲戌本上脂砚斋的批语指出:没有看过“宝玉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

所谓“后文”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搜趣网的文字。

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

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

为落花缝锦囊,为落花埋香冢;还要悲哭,还要作诗。

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荒唐”举动,唯有痴情如宝黛者方能理解,也唯有发生在宝黛身上方能为世人所理解。

和曹雪芹同时期的富察明义《题红楼梦》绝句说:“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以前红学研究者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从此绝句中可以看出,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

如果说,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像“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写宝玉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死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是再也无从凭想象而得的。

上面所引之诗中的后两句也是如此:明义说,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让宝、黛两个有情人成为眷属,把已断绝的月下老人所牵的红丝绳再接续起来。

可想而知,只要“沉痼”能起,“红丝”也就能续,这与后来续书者想象宝、黛悲剧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极为不同。

倘若一切都如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则贾宝玉已有他属。

起黛玉“沉痼”毫无作用。

“续红丝”当然不是为了要她做宝二姨娘。

《葬花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甚至通过写鹦鹉学吟诗也提到。

可知红颜老死之日,确在春残花落之时,并非虚词作比。

同时,这里说“他年葬侬知是谁”,前面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等,则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可以。

那时,并非大家都忙着为宝玉办喜事,因而无暇顾及,恰恰相反,宝玉、凤姐都因避祸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论亲”、“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日子,诗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或含此意。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几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怜落花而怨及燕子归去,用意甚难把握贯通。

倘作谶语看,就比较明确了。

大概春天里宝黛的婚事已基本说定了,即所谓“香巢初垒成”,可是,到了秋天,发生了变故,就像梁间燕子无情地飞去那样,宝玉被迫离家出走了。

因而,她悲叹“花魂鸟魂总难留”,幻想着自己能“胁下生双翼”也随之而去。

她日夜悲啼,终至于“泪尽证前缘”了。

这样,“花落人亡两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说宝玉,正是完全切合的。

贾宝玉凡遭所谓“丑祸”,总有别人要随之而倒霉的。

先有金钏,后有晴雯,终于轮到了黛玉,所以诗中又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双关语可用来剖白和显示气节。

“一别秋风又一年”,宝玉在次年秋天回gvfgvEoi到贾府,但所见怡红院已“红瘦绿稀”(脂评),潇湘馆更是一片“落叶萧萧,寒姻漠漠”(脂评)的凄凉景象,黛玉的闺房和宝玉的绛芸轩一样,只见“蛛丝儿结满雕梁”(脂评谓指宝黛住处),虽然还有薛宝钗在,而且以后还成其“金玉姻缘”,但这不能弥补他“对境悼颦儿”时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创痛。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就是这个意思。

这些只是从脂评所提及的线索中可以得到印证的一些细节,所述未必都那么妥当。

但此诗与宝黛悲剧情节必定有照应这一点,应不是主观臆断;其实,“似谶成真”的诗还不止于此,黛玉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也有这种性质。

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来离别宝玉的情景,后者则又像是她对自己“泪尽夭亡”(脂评)结局的预先写照。

有人说《葬花吟》是从唐寅的两首诗中“脱胎”的(俞平伯《红楼梦辨》)。

诗歌当然是有所继承借鉴的,但不应把文艺创作的“源”和“流”的关系弄颠倒了。

说到《葬花吟》在某些遣词造句、意境格调上利用前人之作,实不必到明人的集子中去找。

唐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类为人熟知的诗句也足以借取利用。

即如葬花情节,也未必径取唐寅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事,作者的祖父曹寅的《楝亭诗钞》中也就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诗句,也不足以启发他的构思。

但这些都是“流”,都仅仅是利用,既不表现诗的主要精神,也决不能代替作者源于现实生活的创造。

何况,如前所述,此诗中,作者运笔鬼斧神工之处,完全不在于表面上那些伤春惜花词句的悱恻缠绵。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不自知。

”黛玉这首抒情诗,实际上也是隐示其命运的谶语。

她如一朵馨香娇嫩的花朵,悄悄地开放,又在狂风骤雨中被折磨得枝枯叶败,从世界上悄悄消逝。

说这首诗是谶语,是就其整体的思想而言,并不是说每字每句都隐示www.souquanme.com着黛玉的具体遭遇。

《葬花吟》中消极颓伤的情绪也是极其浓重且不容忽视的。

它曾对缺乏分析思考能力的读者起过不良的影响。

这种情绪虽然在艺术上完全符合林黛玉搜趣网这个人物所处的环境地位所形成的思想性格,但毕竟因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借所倾心的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显露了他本身思想的弱点。

其实《葬花吟》不仅仅是黛玉一个人的诗谶,同时也是大观园群芳共同的诗谶。

她们尽管未来的具体遭遇各不相同但在“有命无运”这一点上却没有两样,都是在“薄命司”注册的人物。

随着贾家的败落,所有的大观园内的女孩儿都要陷于污淖、沟渠之中,都没有好命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葬花吟

落花满地伤春感,冷雨敲窗难成眠

落花满地伤春感,冷雨敲窗难成眠
日落江上霞满天 街灯闪烁倪红艳
落花满地伤春老 冷雨敲窗不成眠
出自宝玉哭灵 越剧

一自孤山春尽后,荷花柳浪枕幽窗

出自两首《十独吟》(写生离死别)
  其一 李清照(死别)
  赌书空忆泼茶时,铁马敲风乱入诗
  青女不谙霜雪苦,忍将剩冷锁残枝
  其二 冯小青(生离)
  烛花剪梦恨难双,雨暗罗衾泪暗江
  一自孤山春尽后,荷花柳浪枕幽窗
  右录潇湘妃子药余偶得十独吟十首之李清照冯小青二首
  这两首诗是原书(程伟元、高鄂本)里没有的,黛玉曾作《五美吟》,脂批曰:此与后《十独吟》对应。但是续书里却没有《十独吟》,因此这两首诗是后人代颦儿写的。据说这两首十独吟是87版红楼梦的编剧周岭代拟的。87版的剧本是三位编剧分集分工创作的,最后由编剧周岭全部修改统稿。
  释义:
  其一 李清照(死别)此时黛玉已经病重,自知泪尽之期不远。
  赌书空忆泼茶时: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追叙她婚后屏居乡里
  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文中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 ,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清,纳兰容若悼亡妻中“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曾用此典。
  此句是黛玉、宝玉在一起时的快乐生活的生动描写。
  铁马敲风乱入诗:黛玉写此诗时宝玉正值随北靖王远赴边境,由于当时边境叛乱不断,探春被迫远嫁和亲宝玉随行。自然铁马冰河皆如梦,连烟烽火乱入诗。这一句反映了黛玉担心宝玉安危的复杂心境。
  青女不谙霜雪苦:“青女”本是神话中霜雪之神。《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高诱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李商隐有《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忍将剩冷锁残枝: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连理枝gvfgvEoi比喻夫妻恩爱。“残枝”似指李清照寡居时的生活处境。
  两句合解:司霜雪的青女,你体会不到寒冷的凄苦吗?如何忍心不遗余力的,为本就独处悲伤的人再添凄凉。
  其二 冯小青(生离)
  烛花剪梦恨难双:剪梦成蝶比喻双双对对,只是“冷雨幽窗不可听”,只得“挑灯闲看牡丹亭”;虽然“人间亦有痴于我”,奈何“岂独伤心是小青?”
  冯小青原本是广陵(今扬州)的世家女。父亲冯紫澜,字凌波,广陵名儒。万历年中,以讽时之诗见怒于宰辅申时行,流岭南。其家被抄,女小青发为官奴。小青,小字玄玄,貌绝伦,于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方破瓜之年而沦于勾栏。不数日,获救于武林名士冯千秋,遂为妾,与归钱塘。
  至其家,大妇悍妒,不容。千秋无奈,于孤山下为小青购置旧屋一所,使其独居。其时孤山四面环水,陆路难通。大妇严令小青不可出屋,又禁其夫千秋前往探视。小青独居孤山,青灯照壁,冷雨敲窗,形影相吊,遂读《牡丹亭》以度漫漫长夜。自是“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千秋有亲名杨德修,为萧山令,常使其妻应氏泛舟至孤山探望小青。应氏劝小青另择佳偶,莫负锦样年华,则答曰:“宁作霜中兰,不作风中絮。”
  历年余,小青终不堪大妇之虐,以诗诀于应氏,含恨而终,年方一十八岁。待应氏闻讯而至,其遗作已为佣妇付之一炬,仅余残稿若干。后人辑为《焚余集》行世。葬小青于孤山玛瑙坡。
  民国间,柳亚子辑《小青遗事》,由杭州名伶冯子和出演,以所得之金将小青之墓修葺一新,柳亚子书其碑曰:明诗人小青女史之墓。不数年,情僧苏曼殊故世,择葬于小青墓侧。文革间,此二墓同苏小小墓俱被毁。惜哉,痛哉!!!
  雨暗罗衾泪暗江:这一句实在值得揣摩,如前面所提这两首十独吟是87版红楼梦的编剧周岭代拟的。甚至在电视剧制作期间,为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诗稿也几经推敲更改。在电视剧33、34集中该诗稿共出现3次,前后竟然出现3种书写版本。而诗的内容基本一致,其中“雨暗罗衾泪暗江”一句原诗稿中为“泪满罗衾雨满江”;“荷花柳浪枕幽窗”一句原诗稿中题为“荷花柳浪叹幽窗”。可见编剧反复推敲、数易其稿,才吟成此句。借此足可见编剧及制作人员的认真态度和良苦用心。
  从艺术角度来讲,“泪满罗衾雨满江”似乎合理,苦喻悲之切,痛之深。然而经修改后,一个“暗”更有诗意,也暗合了冯小青幽怨惆怅的心境。 “泪暗江”,那是多么惆怅的一个情景阿,一个弱女子站立江边,独自沐风雨中不禁泪洒江天。
  一自孤山春尽后:孤山:位于西子湖畔,为躲避催氏淫威,小青移居此处。此处亦是宋代名人林和静隐居之处。小青尝喜收取梅花瓣上的积雪,用以烧制梅雪茶。红楼梦中妙玉也曾烧制梅雪茶,此处隐喻小青为清冷孤寒的梅花。
  荷花柳浪枕幽窗:西湖,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一山指的孤山,另有苏堤、白堤,曲院风荷等;除孤山梅花外,荷花、柳浪是西湖景致的另一特色。
  两句合解似是:梅花落去,荷花、柳浪代枕幽窗竞逐芳华。

相关推荐文章